Ⅰ 年銷20億的小罐茶,為什麼是國民智商的悲哀
2014年底才成立的小罐茶火了!一款24個小罐包裝的茶葉,價格500~1000不等,別看賣得貴,銷量卻出奇的好,有業績為證:2018年憑借著僅20億元的年收入異軍突起,牢牢占據了3600億體量的茶行業第一的寶座。
杜國楹是誰?
盛名之下,杜國楹收獲的卻不是贊揚,而是各種質疑,最直接的便是產品誇大其詞、質不配位。
遠的不說,就說小罐茶,有人給年銷20億的小罐茶算了一筆賬,看完結果,真是令人瞠目結舌。
也就是說,一位大師一天要炒1466斤鮮茶葉!於是,不少網友便戲稱小罐茶收的便是消費者的「智商稅」。
我們無法否認小罐茶的質量跟不上營銷的事實,但如果我們從「品牌稅」的角度出發,或許會有不一樣的解釋,畢竟沒有人喜歡智商稅這個說法。
品牌稅即品牌除了質量之外,能為消費者帶來的其他價值,比如身份地位的象徵、或者是獨特的服務體驗,或是能為消費者提供什麼樣的心理滿足感。
小罐茶從面市開始走的就是中高端定位路線,所以無論是產品代言人還是宣傳,都在朝著這個定位走,也由此成功樹立起了品牌的高端形象,讓消費者購買小罐茶時,都能倍感有面子。
而且,小罐茶真的貴嗎?不了解茶葉市場的可能不知道,5000元一斤的茶,其實也就是個中等價位,小罐茶勝就勝在了包裝精緻以及其品牌溢價。
當然,質量要跟得上營銷才是真正的品牌之道。
Ⅱ 營銷高手小罐茶,有點難
曾創造年銷20億的奇跡,引發現象級熱潮的小罐茶,自虛假宣傳事件曝光後,昔日高光彷彿一落千丈,如同被打開的潘多拉魔盒:業績暴降、門店倒閉、消費者不買賬……小罐茶為何不香了?
01,小罐茶「神壇跌落」!
小罐茶最近一次映入大眾視野,還是去年的熱播劇《三十而已》之後,當顧佳的扮演者童瑤成了小罐茶C系列的首席教育官之時,那一刻,人們才驀然感慨,小罐茶還有錢簽明星代言?
小罐茶曾有過無比輝煌的歲月:
2014年,小罐茶品牌成立,主瞄高端茶市場,以「小罐茶,大製作」和「八位大師敬你一杯中國好茶」為賣點,憑借創始人杜國楹出色的炒作能力,讓部分人記住了小罐茶的名字。
2016年,小罐茶產品正式上線,定價高昂,每斤均價達6000元,並以狂風驟雨的廣告攻勢席捲央視,徹底打響了知名度,全國百姓都認識了小罐茶,而銷售額也是水漲船高,當年營收已達4億。
2017年,小罐茶對外宣稱完成了7億元的年銷售額,再次震驚整個行業。
2018年,是小罐茶真正意義上的巔峰,以年銷20億的成績創造了中國茶市場 歷史 紀錄,堪稱行業奇跡。
然而,短暫的高光之後,小罐茶迎來了 「至暗時刻」 :
因小罐茶宣稱2018年銷售額突破了二十億,於是,便迎來了較真網友的質疑:想實現這個目標,除非八個大師每人每年炒了2.5億的茶。換算下來便是一天要炒1466斤新茶葉,而頂級的茶娘一天才能炒40斤,這顯然不合邏輯,更有違常理。
到此,「經不起一算」的小罐茶被徹底扣上了虛假宣傳的帽子,引發了排山倒海的質疑,小罐茶創始人杜國楹做夢都沒想到,要不是公司公布2018年銷售數據,也不會引發海嘯般的輿情危機,盡管小罐茶進行了「強行解釋」,但消費者表示再難買賬,小罐茶品牌形象一落千丈。神奇的是,也正是從這一年開始,小罐茶不再對外公布銷量數據。
不過,我們仍可以從大電商平台的銷量數據上窺見一個殘酷的訊號,小罐茶確實在走下坡路了!
據名茶網統計數據顯示,2014年到2020年的雙11期間,天貓和淘寶茶葉銷售前十的品牌中,小罐茶共4次上榜,排名依次為2017年的第3位、2018年的第2位、2019年的第4位、2020年的第10位。
從2020年的雙11銷售數據來看,小罐茶旗艦店以1543萬成交額排在前十榜單的最後一名,與第一名大益茶葉的近2億元差距甚遠,387元的客單價差不多隻有大益的1/6,瀾滄的1/13,小罐茶高端之名已然形同虛設,不曉得今年的雙11,會不會跌出前10?
從年銷20億的網紅高端茶品牌,到如今的「無人問津」,小罐茶的沒落背後,折射出的是怎樣的發展焦慮?
02,杜國楹側身讓過時代巨輪!
品牌形象就像信任的紙,皺了便再難撫平,復盤小罐茶的神壇跌落,我們發現了,這個野心勃勃的品牌,一路走來,伴隨著杜國楹的投機與逐利,最後走向衰落,有其偶然中的必然:
虛假宣傳慣犯?
我們發現,在小罐茶親口承認非大師手工制茶背後,還有槽點。回到小罐茶極力宣傳的八位大師身上,,除了普洱茶終身成就大師鄒炳良等個別可謂真正的行業大師之外,其他的明顯要遜色很多,被稱為泰斗級顯然包裝過頭了。而且,傳統茶業大師如何給小罐茶的現代化全機械炒茶貢獻智慧成果?也是值得深思的。
更出乎意料的是,經過媒體的深扒,這八位大師,真不簡單,有的是雲南海灣茶葉創始人和董事長兼大股東,有的是西湖龍井的董事長兼大股東,還有的是黃山光明茶味董事長,並100%全資控股的實控人……
指望這些身居要職的企業高管來幫你把脈?傳統手藝?現實一點看,更像是一場純商業利益的聯合包裝炒作而已,這種營銷策略,恐怕比利用人們想喝手工炒茶的心理虛假宣傳更難以令人接受吧?
再回到小罐茶創始人杜國楹身上,這位在業內大名鼎鼎靠的不是人品,而是營銷炒作,堪稱「虛假營銷」教父:
1988年,背背佳橫空出世,憑著鋪天蓋地的廣告和初代青春美少女組合的代言,一年狂賣4.5億元,後來,背背佳就被曝出虛假宣傳事件,業績一落千丈,賺了一大筆錢的杜國楹轉手就給它賣了。
2003年,杜國楹二次創業,這次,他做出了好記星,又是一款爆品,還請了大山和李敏鎬代言,火爆異常。據統計,好記星累計銷量突破10億台,然而,好記星後來又因虛假營銷而翻車,杜國楹再次抽身。
2007年,杜國楹又推出了E人E本,還邀請彼時最當紅的馮小剛和葛優代言,並在央視等多家電視台輪番廣告轟炸,一個4000塊的產品,截至2009年,愣是突破了16億元的銷售額,後來,虛假宣傳事件又被曝光,杜國楹轉手以14億元賣給了清華同方,凈賺超7億元。
2015年,杜國楹開始第四次創業,推出了8848手機,專攻「土豪」人群,售價9998到3萬不等,要性能沒性能,要配置沒配置的手機,在杜國楹的老營銷套路包裝(包括簽下王石代言)加持下,兩年間愣是賣出了24.8萬台,銷售額近25億元。然後,又是熟悉的一幕重演,8848手機因虛假宣傳又雙叕被多個媒體曝光,腰包塞滿的杜國楹,再次金蟬脫殼。
再就到了杜國楹的第5次創業,即2016年上線的小罐茶了,同樣大賺了一筆,只不過這次跟前4次不同,雖然因虛假營銷被錘,杜國楹並沒有放棄小罐茶,搞得我都開始相信,他這一次,「炒茶」是炒出真感情了。
二十年商海浮沉,五次創業,杜國楹賺得盆滿缽滿的同時,也積累了厚重的黑 歷史 ,營銷大師在他這里儼然成了虛假功利的貶義詞,也正是這數十年如一日的騷操作,令當下的小罐茶公眾信任瀕臨破產邊緣。
捨本逐末,收割末途!
小罐茶包裝精美,干凈衛生,這些都算得上優點,但是賣得不是茶罐和茶葉本身的品質,風評素來不硬,在《如何評價小罐茶在茶行業的表現》的熱貼中,某高端商場招商部人士直言不諱:「就是拿中檔的茶葉包裝一下賣頂級的價格」。
小罐茶的營銷宣傳上,也是著力在除茶味品質與口感外的外顯元素上,比如鋁罐包裝,充氮技術鎖鮮,這個還真能忽悠到一些人傻錢多的,但是,細想起來,抽真空充氮氣,幾塊錢一盒的薯片用的保存工藝,能要多少成本?鋁罐就高級?可口可樂,百事可樂哪個不是鋁罐?
最本質的問題上,小罐茶的白茶與普洱品類,充氮就無法陳化。鐵觀音和烏龍一類,也不太需要保鮮技術,除非你買回家一年都不喝,那買的意義又是什麼?送禮另說。
當茶味本身的品質無法達到最頂級的檔次, 卻還要賣出大幾千一斤的天價,時就格外需要花里胡哨的包裝與營銷話術,搭配狂轟亂炸的廣告攻勢,能忽悠一茬是一茬,當70後80後覺醒以後,小罐茶的忽悠功力就已無想像空間了。再靠將普通產品包裝成牛逼單品輔以洗腦廣告的三板斧,已然行不通了。
指望90後?Z時代?呵呵,人家寧願花20多塊錢去擁抱新茶飲,也不願交這「智商稅」,時代的巨輪碾過,還有誰會記得,小罐茶們留下的眼淚?
後記:
2019年4月獲得C輪融資後,小罐茶到今天再無任何動靜,似有被資本拋棄之象,眼看杜國楹的千億帝國夢要落空了,當然,小罐茶也不是一無是處,今年的河南暴雨洪災,杜老闆也捐了200萬款項和300萬物資,也算是盡了企業的 社會 責任感,只是,要立足茶飲江湖,光靠營銷,遠遠不夠!
參考資料:
1,2020年茶葉電商成交額280億元—名茶網
Ⅲ 小罐茶號稱網紅茶,這款產品的優勢在哪裡了你認為它的營銷手段有哪些優缺點
優勢在於抓住一些人好面子心理,優缺點如下:
有點是從眾心理,明白很多人好面子要高端,往高端方向走。
缺點是把中低端的用戶全部拋棄,損失也很大。
Ⅳ 小罐茶營銷策略有哪些
具體策略如下:
1、順勢而為打造品牌杜國楹預測:下個30年,代表中國符號的產品一定會走向世界,這是趨勢。在全世界人民的認知中,中國茶最厲害,而中國茶又存在品牌空白,這就是用戶心智的認知空白,形成了小罐茶的品牌定位。
2、以客戶需求為出發點杜國楹說「不是世界人民不愛中國茶,而是因為中國茶沒有跟上世界變化,這幾十年來,中國茶的目光都在山上,不在用戶的生活空間里。」
3、讓喝茶變得簡單首先小罐茶抓住人性天生討厭復雜和啰嗦這個弱點,策略設計的核心是為中國茶葉做減法。讓喝茶更簡單是:去掉買茶時的價格困惑、去掉喝茶時的繁瑣茶藝。
4、內容決定傳播效果小罐茶這個廣告在央視持久霸屏,在這之前,從來沒有中國茶企這么大力度的推廣過。杜國楹作為央視廣告的老客戶,深知傳統營銷與銷售套路,順應「土豪」心理、拉高產品定價的同時進行廣告轟炸是他慣用的營銷手段。
5、整合上游供應鏈與很多傳統茶企不一樣,滿山先建茶廠,然後再來建自己的品牌和銷售,小罐茶是一個完全反向的操作過程。
3、讓喝茶變得簡單首先小罐茶抓住人性天生討厭復雜和啰嗦這個弱點,策略設計的核心是為中國茶葉做減法。讓喝茶更簡單是:去掉買茶時的價格困惑、去掉喝茶時的繁瑣茶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