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網路群體性事件的介紹
群體性事件是指由部分公眾參與並形成有一定組織和目的的集體上訪、集會、遊行、阻塞交通、圍堵黨政機關、靜坐請願、聚眾鬧事等群體行為,並對政府管理和社會造成影響。認定群體性事件,一般認為具有四個方面的辨識標准:第一,五人以上,有關部門統計群體性事件首先以人數確定,例如信訪條例明文規定,五個人以上視為 「事件」;第二,有一個共同的行為指向;第三,程序上缺乏法定依據;第四,影響秩序,特別是財產安全秩序、管制秩序。
㈡ 網路消費者群體主要具備哪幾個方面的特徵
消費者市場的基本特徵如下:
1.非盈利性。消費者購買商品是為了獲得某種使用價值,解決自身的生活消費需求,而不是為了盈利去轉手銷售。
2.非專業性。消費者往往缺乏專業的商品知識和市場知識,消費者在購買商品時容易受到商家,廠家宣傳,服務態度和商品質量的影響。
3.層次性。由於消費者的收入水平不同,所處社會階級也不同,因此消費者的需求會表現出一定的層次性。
4.廣泛性。消費者市場不僅購買者人數眾多而且分布地域廣,從國內到國外,從城市到鄉村,消費者無處不在。
5.替代性。消費者市場除了少數商品不可替代外大多數商品都能找到互換使用的商品和替代品。因此消費者市場的商品具有較強的替代性。
6.流行性。消費需求不僅受到消費者的內在因素影響,也會受到時尚,環境,價值觀等外在因素影響。時代不同消費者的需求也不同。因此消費者市場的商品具有一定的流行性。
㈢ 網路傳播中群體往往體現出哪些特徵
體心理學,研究結成群體的人們的心理現象、心理活動的社會心理學分支。社會群體生活是人們的基本生活方式,因此,人們在社會生活中的群體心理,就成為社會心理學研究的主要組成部分。早期社會心理學偏重於研究民族、群眾這樣一些大型群體問題。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實驗方法進入社會心理學,致使社會心理學中的群體研究轉而側重於小型群體問題。圍繞小群體問題的研究大致可以歸納為以下幾個方面:社會促進和社會抑制、順從、群體凝聚力及其測量、群體領導問題;群體思維、群體決策、群體極端化等。
群體心理具有四個特徵:
(一)認同意識
不管是正式群體的成員還是非正式群體的成員,他們都有認同群體的共同心理特徵,也即不否認自己是該群體的成員。他們對自己群體的目標有一致的認識,認同群體的規范,並在此基礎上產生自覺自願的行動,並且對重大事件和原則問題保持共同的認識和評價。當然,每個群體內部的認同程度是不一樣的,一般來說大群體內部的認同程度要相對低一些,而小群體內部的認同程度相對要高一些。
(二)歸屬意識
不管是正式群體的成員還是飛正式群體的成員,他們都有歸屬於群體的共同心理特徵,也即具有依賴群體的要求。但是,歸屬意識裡面有個自願感和被迫感的問題。非正式群體成員的歸屬意識是自願的歸屬意識,而正式群體成員的歸屬意識則不確定,可能是自願的,也可能是被迫的:個人的優勢在正式群體中得不到充分的發揮,就可能對歸屬於該群體產生被迫感。這是一種和被迫感並存的歸屬意識。在這種情況下,該成員首先考慮的不是我應該為群體做些什麼,而是考慮我歸屬於這個群體了,群體應該為我負責。所以同樣是歸屬意識,自願的歸屬增強凝聚,而被迫的歸屬增強離散。
(三)整體意識
由於認同群體,歸屬於群體,不管是正式群體的成員還是非正式群體的成員都有或深、或淺、或強、或弱的整體意識,即意識到群體有其群體的整體性。但是這種整體意識程度不同,行為表現不同。一般說來,整體意識越強,維護群體的意識也越強,行為具有和群體其他成員的一致性;反之,整體意識越弱,維護群體的意識也越弱,行為具有或強或弱的獨立性。但是也有相反的情況。正因為整體意識強,所以在發現群體其他成員的行為有害於整體時採取反對態度,和其他群體成員的行為不一致;正因為整體意識弱,所以採取不負責任的態度,和群體其他成員的行為保持一致。所以整體意識和行為一致是兩個互相聯系的問題,但不是同一個問題。不能簡單地把行為獨立性強的人等同於沒有整體意識或整體意識不強。
(四)排外意識
所謂排外意識,是指排斥其他群體的意識。群體具有相對獨立性,群體成員具有整體意識,這就必然在不同程度上產生排外意識。只要班組獎金高,管它車間發得出發不出獎金;只要車間獎金高,管它發礙出發不出獎金。這是群體成員普遍會產生的心理。排外意識是和群體成員把自己看做哪一個群體的成員:或者說更傾向於把自己看做哪一個群體的成員相聯系的。傾向於把自己看做班組群體的成員,他就排斥車間以上的群體;傾向於把自己看做車間群體的成員,他就排斥以上的群體,同時他更橫向地排斥同級的其他群體。越是把自己看做小群體的成員,排外的意識就越是強烈。因此,「外人」也就更難進入小群體。這反過來也說明,人們往往更重視小群體的利益。
㈣ 網路群體事件的要素是什麼
網路群體性事件,簡稱網群事件 ,指在互聯網上發生的有較多網民參與討論的事件。網路群體性事件的特點是會在很短時間內造成很嚴重的影響。
網路群體性事件狹義上特指在一定社會背景下形成的網民群體為了共同的利益或其他相關目的,利用網路進行串聯、組織、呼應,乃至可能或已經影響社會政治穩定的群體性非正常事件
㈤ 網路營銷消費者的群體特徵有哪些
網路消費者的需求特徵如下:
A、個性消費的回歸
沒有一個消費者的消費行為或者愛好是一模一樣的,每一個消費者都可以是一個細分市場。心理的認同感已經成為消費者做出購買品牌和產品決策的先決條件,每一個人都希望自己與眾不同,不希望被復制,從長尾理論來說,網上商家不應該僅僅關注那些有大批客戶的商品,而且還應該關注那些只有小眾消費者的產品或者服務。
B、消費的主動性增強
網上消費者一般對科技都比較在意,消費主動性在個性化的前提下變得越來越明顯。
C、便捷與購物並存
在網上購物過程中消費者除了希望能夠完成實際的購物需求意外,還希望在購物的同時可以手機和比較許多產品的信息,並得到各種消費樂趣等。
D、消費行為理性化
消費者在網上消費時,希望大范圍地選擇比較。正常情況下,網上銷售的低成本將使經營者有能力降低商品銷售的價格,並且開展各種促銷活動,給消費者帶來實惠。
E、層次性
消費者的個性化消費使得網路消費的需求呈現出層次性。不同的網路消費者因所處的環境、背景不同而產生不同需求,不同的網路消費者在同一需求層次上的需求也會不相同。
F、交叉性
在網路消費中,哥哥層次的消費不是互相排斥的,而是具有緊密的聯系,需求之間廣泛存在這交叉的現象。
G、在網上購物的主要人群是以經濟收入較高、對於新奇和超前的商品比較在意的中青年為主的消費者,他們比較注意和容易被新的消費動向與商品介紹所吸引。通過使用網路技術和信息技術,藉助網路這個平台進行網路調研,可以在減少人力、物理和時間等成本的同時,能夠在相對較短的時間里了解網路市場的整體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