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網路信息安全的威脅有哪些
信息安全三個不發生:
1、確保不發生大面積信息系統故障停運事故。
2、確保不發生惡性信息泄露事故。
3、確保不發生信息外網網站被惡意篡改事故。
網路環境中信息安全威脅有:
1、假冒:是指不合法的用戶侵入到系統,通過輸入賬號等信息冒充合法用戶從而竊取信息的行為;
2、身份竊取:是指合法用戶在正常通信過程中被其他非法用戶攔截;
3、數據竊取旁伍念:指非法用戶截獲通信網路的數據;
4、否認:指通信方在參加某次活動後卻不承認自己參與了;
5、拒絕服務:指合法用戶在提出正當的申請時,遭到了拒絕或者延遲服務;
6、錯誤路由;
7、非授權訪問。
提高信息安全防範能力的措施
加強網路安全基礎設施建設,推進網路安全態勢感知和應急處置平台建設,提升網路安全態勢感知能力,構建統一指揮、反應靈敏、協調有序、運轉高效的應急指揮體系。加強專業化、社會化相結合的網路安運困全專家隊伍和技術支撐隊伍建設。
落實橘猜好國家科技和產業政策,研究制定新形勢下適應信息技術產業發展新特點的政策措施,引導安天、安信與誠等企業網路安全核心技術研發和成果轉化,支持科研機構和企業積極承接國家重大信息技術核心技術研發,推動以「大智移雲」為核心的網路信息技術產業快速發展。
『貳』 當前互聯網存在的主要安全問題有哪些
常見的網路安全有以下幾種:
1、黑客這是指Intemet上一批熟悉網路技術的人,經常利用網路上現存的一些漏洞,設法進入他人的計算機系統。有些人只是為了好奇,而有些人是存在不良動機侵入他人系統,他們偷窺機密信息,或將其計算機系統破壞,這部分人就被稱為「黑客」。進入21世紀以來,盡管人們在計算機技術上做出了種種努力,但這種攻擊卻是愈演愈烈。從單一地利用計算備慎機病毒搞破壞和用黑客手段進行入侵攻擊轉變為使用惡意代碼與黑客攻擊手段結合的方式,使得這種攻擊具有傳播速度驚人、受害面驚人和穿透深度廣的特點,往往一次攻擊就會給受害者帶來嚴重的破壞和損失。
2、信息泄漏、信息污染、信息不易受控。例如,資源未授權侵用、未授權信息流出現、系統拒絕信息流和系統否認等,這些都是信息安全的技術難點。在網路環境中,一些組織或個人出於某種特殊目的,進行信息泄密、信息破壞、信息侵權和意識形態的信息滲透,甚至通過網路進行政治顛覆等活動,使國家利益、社會公共利益和各類主體的合法權益受到威脅。
3、網路運用的趨勢是全社會廣泛參與,隨之而來的是控制權分散的管理問題。由於人們利益、目標、價值的分歧,使信息資源的保護和管理出現脫節和真空,從而使信息安全問題變得廣泛而復雜。
4、隨著社會重要基礎設施的高度信息化,社會的「命脈」和核心控制系統有可能面臨惡意攻擊而導致損壞和癱瘓,包括國防通信設施、動力控制網、金融系統和政府網站等。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網路安辯物全法》
第一條 為了保障網路安全,維護網路空間主權和國家安全、社會公仿灶敬共利益,保護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促進經濟社會信息化健康發展,制定本法。
『叄』 網路安全面臨的威脅主要有哪些
病毒 木馬 攻擊 漏洞 加密
1 竊聽 攻擊者通過監視網路數據獲得敏感信息,從而導致信息泄密。主要表現為網路上的信息被竊聽,這種僅竊聽而不破壞網路中傳輸信息的網路侵犯者被稱為消極侵犯者。惡意攻擊者往往以此為基礎,再利用其它工具進行更具破壞性的攻擊。
2 重傳 攻擊者事先獲得部分或全部信息,以後將此信息發送給接收者。
3 篡改 攻擊者對合法用戶之間的通訊信息進行修改、刪除、插入,再將偽造的信息發送給接收者,這就是純粹的信息破壞,這樣的網路侵犯者被稱為積極侵犯者。積極侵犯者截取網上的信息包,並對之進行更改使之失效,或者故意添加一些有利於自己的信息,起到信息誤導的作用。積極侵犯者的破壞作用最大。
4 拒絕服務攻擊 攻擊者通過某種方法使系統響應減慢甚至癱瘓,阻止合法用戶獲得服務。
5 行為否認 通訊實體否認已經發生的行為。
6 電子欺騙 通過假冒合法用戶的身份來進行網路攻擊,從而達到掩蓋攻擊者真實身份,嫁禍他人的目的.
7 非授權訪問 沒有預先經過同意,就使用網路或計算機資源被看作非授權訪問。它主要有以下幾種形式:假冒、身份攻擊、非法用戶進入網路系統進行違法操作、合法用戶以未授權方式進行操作等。
8 傳播病毒 通過網路傳播計算機病毒,其破壞性非常高,而且用戶很難防範。如眾所周知的CIH病毒、愛蟲病毒、紅色代碼、尼姆達病毒、求職信、歡樂時光病毒等都具有極大的破壞性,嚴重的可使整個網路陷入癱瘓。
『肆』 網路環境下,會遇到哪些安全隱患
一般網路環境下會遇到的安全隱患有
1.
網路節點單點故障。只有一個核心交換機,路由器,或網路出口。
2.
網路內的ARP攻擊、病毒蠕蟲攻擊。特別對於網路內主機數量很多的情況。
3.
網路嗅探風險,一般非交換型網路,可以通過抓包軟體,獲得其他主機的通信信息。
『伍』 網路安全有什麼問題
信息安全的威脅有:
(1) 信息泄露:信息被泄露或透露給某個非授權的實體。
(2) 破壞信息的完整性:數據被非授權地進行增刪、修改或破壞而受到損失。
(3) 拒絕服務:對信息或其他資源的合法訪問被無條件地阻止。
(4) 非法使用(非授權訪問):某一資源被某個非授權的人,或以非授權的方式使用。
(5) 竊聽:用各種可能的合法或非法的手段竊取系統中的信息資源和敏感信息。例如對通信
線路中傳輸的信號搭線監聽,或者利用通信設備在工作過程中產生的電磁泄露截取有用信息
等。
(6) 業務流分析:通過對系統進行長期監聽,利用統計分析方法對諸如通信頻度、通信的信
息流向、通信總量的變化等參數進行研究,從中發現有價值的信息和規律。
(7) 假冒:通過欺騙通信系統(或用戶)達到非法用戶冒充成為合法用戶,或者特權小的用
戶冒充成為特權大的用戶的目的。黑客大多是採用假冒攻擊。
(8) 旁路控制:攻擊者利用系統的安全缺陷或安全性上的脆弱之處獲得非授權的權利或特
權。
例如,攻擊者通過各種攻擊手段發現原本應保密,但是卻又暴露出來的一些系統「特性」,利用這些「特性」,攻擊者可以繞過防線守衛者侵入系統的內部。
(9) 授權侵犯:被授權以某一目的使用某一系統或資源的某個人,卻將此許可權用於其他非授
權的目的,也稱作「內部攻擊」。
(10)特洛伊木馬:軟體中含有一個覺察不出的有害的程序段,棚帶滾當它被執行時,會破壞用戶的
安全。這種應用程序稱為特洛伊木馬(Trojan Horse)。
(11)陷阱門:在某個系統或某個部件中設置的「機關」,使得在特定的數據輸入時,允許違反
安全策略。
(12)抵賴:這是一種來自用戶的攻擊,比如:否認自己曾經發布過的某條消息、偽造一份對
方來信等。
(13)重放:出於非法目的,將所截獲的某次合法的通信數據進行拷貝,而重新發送。
(14)計算機病毒:一種在計算機系統運行過程中能夠實現傳染和侵害功能的程序。
(15)人員不慎:一個授權的人為了某種利益,或由於粗心,將信息泄露給一個非授權的人。
(16)媒體廢棄:信息被從廢棄的磁行敬碟或列印過的存儲介質中獲得。
(17)物理侵入:侵入者繞過物理控制而獲得對系統的訪問。
(18)竊取:重要的安全物品,如令牌或身份卡被盜。
(19)業務欺騙:某一偽系統或系統部件欺騙合法的鏈余用戶或系統自願地放棄敏感信息等等
『陸』 計算機網路安全問題有哪些
計算機網路安全是指保護網路及其上面的數據、系統和設備免受未經授權的訪問、攻擊和破壞。計算機網路安全問題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數據安全問題:包括數據泄露、數據篡改、數據丟失等。
網路安全問題:包括網路拒絕服務攻擊、網路漏洞利用、網路欺騙等。
設備安全問題:包括設備被未經授權的人員控制、設備被攔截數據等。
用戶行為安全問題:包括用戶使用不安全的密碼、用戶點擊不安全的鏈接等。
為了保護網路安全,建議採取以下措施:
安裝殺毒軟體和防火牆,防止病毒、木馬和惡意程序的侵入。
使用強壯的密碼,並定期更改密碼,防止密碼被猜測或暴力破解。
不要在公共網路上進行敏感操作,如網上銀行、網上購物等,以防止數據被竊取。
不要點擊未知的鏈接,避免訪問不安全的網站,防止計算機中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