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傳染病的上報制度有哪些
報告內容包括常規疫情報告(法定傳染病報告),特殊疫情報告(暴發疫情、重大疫情、災區疫情、新發現的傳染病、突發原因不明的傳染病),傳染病菌種、毒種丟失的報告。
(1)甲、乙、丙類傳染病,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報傳染病告卡》的要求填報。報告卡統一用A4紙印製,使用鋼筆或圓珠筆填寫,項目完整、准確、字跡清楚,填報人簽名。
傳染病報告病例分為實驗室確診病例、臨床診斷病例和疑似病例。對鼠疫、霍亂、肺炭疽、脊髓灰質炎、艾滋病以及衛生部規定的其他傳染病,按照規定報告病原攜帶者。
炭疽、病毒性肝炎、梅毒、瘧疾、肺結核分型報告。炭疽分為肺炭疽、皮膚炭疽和未分型三類;病毒性肝炎分為甲型、乙型、丙型、戊型和未分型五類;梅毒分為一期、二期、三期、胎傳、隱性五類;瘧疾分為間日瘧、惡性瘧和未分型三類;肺結核分為塗陽、僅培陽、菌陰和未痰檢四類。
未進行發病報告的死亡病例,在填寫報告卡時,應同時填寫發病日期(如發病日期不明,可填接診日期)和死亡日期。
(2)傳染病專項監測、專項調查信息的報告
對於開展專項報告的傳染病(性病、結核、艾滋病及HIV感染者),除專病報告機構外,其餘各級各類醫療機構發現診斷病例同時進行網路直報。
(3)醫務人員發現原因不明傳染病或可疑的新發傳染病後,應及時向當地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報告。疾病預防控制機構立即電話報告上級疾病預防控制機構與同級衛生行政部門,同時做好認真記錄與調查核實。
(4)各級疾病預防控制機構或者醫療機構接到任何單位和個人報告的傳染病病人或者疑似傳染病病人後,要認真做好疫情記錄,登記報告人、報告電話、報告事件、疫情發生時間、地點、發病人數、發病原因等。並立即電話報告上級疾病預防控制機構與同級衛生行政部門,同時進行調查核實。
(5)傳染病菌種、毒種丟失的報告
傳染病菌種、毒種丟失屬於《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規定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內容之一,各級疾病預防控制機構接到疫情後要在1小時內報告上級疾病預防控制機構與同級衛生行政部門。
報告程序與方式
傳染病報告實行屬地化管理。實行首診醫生負責制,醫院內診斷的傳染病病例的報告卡由首診醫生負責填寫,由醫院預防保健科的專業人員負責進行網路直報。暴發疫情現場調查的院外傳染病病例報告卡由屬地疾病預防控制機構的現場調查人員填寫,並由疾控機構進行報告。
(1)鄉鎮衛生院與城鎮社區衛生服務站負責收集和報告本行政區域內傳染病信息。有條件的實行網路直報,沒有條件實行網路直報的,應按照規定時限以最快方式將傳染病報告卡報告本行政區域內縣級疾病預防控制機構。
(2)縣級及以上醫療機構要實行網路直報。要建立預防保健科,要有專人負責網路直報工作。
(3)交通、民航、廠(場)礦所屬的醫療衛生機構,以及非政府舉辦的醫療機構按照傳染病防治法規定的報告方式、報告程序進行報告。
(4)部隊、武警等部門的醫療衛生機構接診地方居民傳染病病人時,按照傳染病防治法規定向屬地的縣級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報告。
報告時限
責任報告單位和責任疫情報告人發現甲類傳染病和乙類傳染病中的肺炭疽、傳染性非典型肺炎等按照甲類管理的傳染病人或疑似病人時,或發現其他傳染病和不明原因疾病暴發時,應於2小時內將傳染病報告卡通過網路報告。
對其他乙、丙類傳染病病人、疑似病人和規定報告的傳染病病原攜帶者在診斷後,應於24小時內進行網路報告。
不具備網路直報條件的醫療機構及時向屬地鄉鎮衛生院、城市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或縣級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報告,並於24小時內寄送出傳染病報告卡至代報單位。
㈡ 傳染病管理及上報制度
法律分析:1、疫情管理、直報人員必須認真學習《傳染病防治法》和其他相關法律法規以及規范性技術指導文件,嚴格按要求進行本院的疫情報告管理工作。
2、報告的方式:本單位的傳染病疫情信息實行網路直報,並按要求進行電話報告。
3、報告的程序為:傳染病病例的報告由首診醫生或其它執行職務的人員負責填寫報告卡(按要求電話報告)一>疫情管理人員收卡、登記—>網路直報(需電話報告屬地CDC的按要求報告)
4、報告病種和報告時限(一)責任報告人發現甲類傳染病、和乙類傳染病中的肺炭疽、傳染性非典型肺炎、脊髓灰質炎的病人、高致病性禽流感的病人、疑似病人或病原攜帶者時,應於2小時內以最快方式向屬地疾控中心報告。發現其他傳染病和不明原因疾病暴發時也應及時報告。同時,通過傳染病疫情監測信息系統進行報告;(二)對其它乙、丙類傳染病病人、疑似病人和傷寒副傷寒、痢疾、梅毒、淋病、白喉、瘧疾等的病原攜帶者在診斷後24小時內通過傳染病疫情監測信息系統進行報告;(三)對其它符合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報告標準的傳染病暴發疫情,按規定要求進行報告。
5、個別病種的確認須由相關單位認可後方能上報(1)脊髓灰質炎,要由國家確認實驗室進行審核確認;(2)甲類傳染病及按甲類管理的傳染病(如傳染性非典型肺炎、肺炭疽、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等),須由省級有確認許可權的單位或實驗室進行審核確認;(3)艾滋病,應由省級有確認許可權的單位或實驗室進行審核確認。
6、每月29日前檢查追蹤上月和本月已報告病例卡片的診斷變化和轉歸情況,如疑似病例改為確診病例或排除、未分型改為已分型、死亡等,要對原報告卡進行訂正報告。
7、在傳染病漏報自查、檢查和暴發調查中發現的未報告病例,要及時補充錄入。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
第一條 為了預防、控制和消除傳染病的發生與流行,保障人體健康和公共衛生,制定本法。
第二條 國家對傳染病防治實行預防為主的方針,防治結合、分類管理、依靠科學、依靠群眾。
㈢ 在我國傳染病疫情網路報告中,什麼報告
甲類傳染病報告時限:於2小時內將傳染病報告卡通過網路報告。
乙類、丙類傳染病報告時限:於24小時內進行網路報告。
不具備網路直報條件的醫療機構及時向或舉屬地鄉鎮衛生院、城市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或縣級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報告,並於24小時內寄送出傳染病報告卡至代報單位。
醫療機構傳染病報告管理部門審核時限:
對甲類傳染病和乙類傳染病中的肺炭疽、傳染性非典型肺炎等按照甲類管理的森伏病人或疑似病人以及其他傳染病和不明原因疾病暴發的報告信息,應立即調查核實,於2小時內通過網路完成報告信息的三級確認審核。
對於其他乙、丙類傳染病報告卡,由縣衫春碧級疾病預防控制機構核對無誤後,於24小時內通過網路完成確認審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