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網路營銷 > 常用的網路安全掃描技術有哪些

常用的網路安全掃描技術有哪些

發布時間:2023-05-29 18:50:31

Ⅰ 在網路安全中一般採用什麼技術來保障網路安全

【熱心相助】

您好!

網路安全保障關鍵要素包括四個方面:網路安全策略、網路安全管理、網路安全技術和網路安全運作,如下圖所示。網路安全策略包括網路安全的戰略、政策和標准:網路安全管理是指機構的管理行為,主要包括法律法規、規章制度、安全意識、組織結構和審計監督等;網路安全技術是網路系統的行為,包括安全服務和安全基礎設施;網路安全運作是日常管理的行為,包括運作流程和對象管理。

在企業管理機制下,需要通過運作機制藉助技術手段才能實現網路安全。網路安全運作是在日常工作中,執行網路安全管理和網路安全技術手段,「七分管理,三分技術,運作貫穿始終」,管理是關鍵,技術是保障。

其中,常用的網路安全技術,可以歸納為三大類:

(1)預防保護類。主要包括身份認證、訪問管理、加密、防惡意代碼、防禦和加固。

(2)檢測跟蹤類。主體對客體的訪問行為需要進行監控和事件審計,防止在訪問過程中可能產生的安全事故的各種舉措,包括監控和審核跟蹤。

(3)響應恢復類。網路或數據一旦發生安全事件,應確保在最短的時間內對其事件進行應急響應和備份恢復,盡快將其影響降至最低。

拓展閱讀:清華大學出版社,網路安全實用技術,賈鐵軍教授主編

Ⅱ 網路安全的防護技術有哪些

信息系統安全防護技術:

1、網路和系統隔離:隔離內部網路肢派和外部網路, 使所有內外網之間的通信都經過特殊的檢查;

盯塌2、網路和系統安全掃描:網路安全掃描和系統掃描產品可以對內部網路、操作系統、系統服務、以及防火牆等系統的安全漏洞進行檢歷則賀測;

3、安全實時監控與入侵發現技術:信息系統的安全狀況是動態變化的,安全實時監控系統可以發現入侵行為並可以調整系統進行及時的保護反應;

4、操作系統安全加固:採用B級系統替代傳統的C級系統是解決系統安全問題的比較根本性的措施;

5、資料庫系統和應用系統安全加固:在要害信息系統的伺服器中採用B級操作系統,,並配備B級資料庫管理系統;

6、可生存技術:可生存性是指在遭受攻擊, 發生失效或事故時,,仍能及時完成服務使命的能力,主要是指健康性、適應性、多樣性、進化性和恢復性。

Ⅲ 掃描器在網路安全管理中有什麼用處還有那些安全掃描器

用處:
掃描器簡介

迅速發展的Internet給人們的生活、工作帶來了巨大的方便,但同時,也帶來了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網路信息的安全保密問題就是其中之一。

網路的開放性以及黑客的攻擊是造成網路不安全的主要原因。科學家在設計Internet之初就缺乏對安全性的總體構想和設計,我們所用的TCP/IP 協議是建立在可信的環境之下,首先考慮的是網路互連,它是缺乏對安全方面的考慮的。而且TCP/IP協議是完全公開的,遠程訪問使許多攻擊者無須到現場就能夠得手,連接的主機基於互相信任的原則等等這一些性質使網路更加不安全。

先進的技術是實現網路信息安全的有力武器,這些技術包括:密碼技術、身份驗證技術、訪問控制技術、安全內核技術、網路反病毒技術、信息泄漏防治技術、防火牆技術、網路安全漏洞掃描技術、入侵檢測技術等。而在系統發生安全事故之前對其進行預防性檢查,及時發現問題並予以解決不失為一種很好的辦法,於是網路安全漏洞掃描技術應運而生。

掃描程序:
目前存在的掃描器產品主要可分為基於主機的和基於網路的兩種,前者主要關注軟體所在主機上面的風險漏洞,而後者則是通過網路遠程探測其它主機的安全風險漏洞。

國外,基於主機的產品主要有:AXENT公司的ESM,ISS公司的System Scanner等,基於網路的產品包括ISS公司的Internet Scanner、AXENT公司的NetRecon、NAI公司的CyberCops Scanner、Cisco的NetSonar等。目前國內有中科院網威工作室開發的NetPower產品出現,另外北方計算機公司(***)也有類似產品

Ⅳ 網路安全技術主要有哪些

1、防火牆

網路防火牆技術是一種特殊的網路互聯設備,用於加強網路間的訪問控制,防止外網用戶通過外網非法進入內網,訪問內網資源,保護內網運行環境。它根據一定的安全策略,檢查兩個或多個網路之間傳輸的數據包,如鏈路模式,以決定網路之間的通信是否允許,並監控網路運行狀態。

目前防火牆產品主要有堡壘主機、包過濾路由器、應用層網關(代理伺服器)、電路層網關、屏蔽主機防火牆、雙宿主機等。

2、殺毒軟體技術

殺毒軟體絕對是使用最廣泛的安全技術解決方案,因為這種技術最容易實現,但是我們都知道殺毒軟體的主要功能是殺毒,功能非常有限,不能完全滿足網路安全的需求,這種方式可能還是能滿足個人用戶或者小企業的需求,但是如果個人或者企業有電子商務的需求,就不能完全滿足。

幸運的是,隨著反病毒軟體技術的不斷發展,目前主流的反病毒軟體可以防止木馬等黑客程序的入侵。其他殺毒軟體開發商也提供軟體防火牆,具有一定的防火牆功能,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起到硬體防火牆的作用,比如KV300、金山防火牆、諾頓防火牆等等。

3、文件加密和數字簽名技術

與防火牆結合使用的安全技術包括文件加密和數字簽名技術,其目的是提高信息系統和數據的安全性和保密性。防止秘密數據被外界竊取、截獲或破壞的主要技術手段之一。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人們越來越關注網路安全和信息保密。

目前,各國除了在法律和管理上加強數據安全保護外,還分別在軟體和硬體技術上採取了措施。它促進了數據加密技術和物理防範技術的不斷發展。根據功能的不同,文件加密和數字簽名技術主要分為數據傳輸、數據存儲、數據完整性判別等。

(4)常用的網路安全掃描技術有哪些擴展閱讀:

首屆全VR線上網路安全大會舉辦

日前,DEF CON CHINA組委會正式官宣,歷經20餘月的漫長等待,DEF CON CHINA Party將於3月20日在線上舉辦。

根據DEF CON CHINA官方提供的信息,本次DEF CON CHINA Party將全程使用VR的方式在線上進行,這也是DEF CON歷史上的首次「全VR」大會。為此,主辦方構建了名為The DEF CONstruct的虛擬空間和賽博世界。在計算機語言中,Construct通常被譯為結構體。

Ⅳ 針對網路安全所存在的隱患,常用的安全防範技術有哪些

網路安全攻擊形式
一般入侵 網路攻擊 掃描技術 拒絕服務攻擊技術 緩沖區溢出 後門技術 Sniffer技術 病毒木馬
網路安全技術,從代理伺服器、網路地址轉換、包過濾到數據加密 防攻擊,防病毒木馬等等。
實際工作中我們的結論,10%數據配置錯誤,30%線路質量差或者用戶把斷線自己接駁了。60%是路由惹的事兒,師傅哼哧哼哧上門了,去掉路由一試都是正常的。
主要是造成個人隱私泄露、失泄密、垃圾郵件和大規模拒絕服務攻擊等,為了我們能順利的遨遊網路,才有了360、kav等殺軟。人不裸跑,機不裸奔。

怎麼網路安全
1.安裝好殺毒軟體和防火牆並及時更新。
2.養成良好的上網習慣,不去點擊一些不良網站和郵件。少下載
3.定期殺毒,及時給系統打好補丁。
4.學習網路安全知識,遠離黑客工具。

首先:系統補丁要及時打
其次:安裝殺毒軟體是必要的
再次:不好的網站不要亂上。
最後:基本上平時注意點就可以了

Ⅵ 常用網路安全技術有哪些

互聯網流行的現在,在方便大眾的同時,也有很多損害大眾的東西出現,比如木馬病毒、黑客、惡意軟體等等,那麼,計算機是如何進行防範的呢?其實是運用了網路安全技術。我在這里給大家介紹常見的網路安全技術,希望能讓大家有所了解。

常用網路安全技術

1、數據加密技術

數據加密技術是最基本的網路安全技術,被譽為信息安全的核心,最初主要用於保證數據在存儲和傳輸過程中的保密性。它通過變換和置換等各種 方法 將被保護信息置換成密文,然後再進行信息的存儲或傳輸,即使加密信息在存儲或者傳輸過程為非授權人員所獲得,也可以保證這些信息不為其認知,從而達到保護信息的目的。該方法的保密性直接取決於所採用的密碼演算法和密鑰長度。

計算機網路應用特別是電子商務應用的飛速發展,對數據完整性以及身份鑒定技術提出了新的要求,數字簽名、身份認證就是為了適應這種需要在密碼學中派生出來的新技術和新應用。數據傳輸的完整性通常通過數字簽名的方式來實現,即數據的發送方在發送數據的同時利用單向的Hash函數或者 其它 信息文摘演算法計算出所傳輸數據的消息文摘,並將該消息文摘作為數字簽名隨數據一同發送。接收方在收到數據的同時也收到該數據的數字簽名,接收方使用相同的演算法計算出接收到的數據的數字簽名,並將該數字簽名和接收到的數字簽名進行比較,若二者相同,則說明數據在傳輸過程中未被修改,數據完整性得到了保證。常用的消息文摘演算法包括SHA、MD4和MD5等。

根據密鑰類型不同可以將現代密碼技術分為兩類:對稱加密演算法(私鑰密碼體系)和非對稱加密演算法(公鑰密碼體系)。在對稱加密演算法中,數據加密和解密採用的都是同一個密鑰,因而其安全性依賴於所持有密鑰的安全性。對稱加密演算法的主要優點是加密和解密速度快,加密強度高,且演算法公開,但其最大的缺點是實現密鑰的秘密分發困難,在大量用戶的情況下密鑰管理復雜,而且無法完成身份認證等功能,不便於應用在網路開放的環境中。目前最著名的對稱加密演算法有數據加密標准DES和歐洲數據加密標准IDEA等。

在公鑰密碼體系中,數據加密和解密採用不同的密鑰,而且用加密密鑰加密的數據只有採用相應的解密密鑰才能解密,更重要的是從加密密碼來求解解密密鑰在十分困難。在實際應用中,用戶通常將密鑰對中的加密密鑰公開(稱為公鑰),而秘密持有解密密鑰(稱為私鑰)。利用公鑰體系可以方便地實現對用戶的身份認證,也即用戶在信息傳輸前首先用所持有的私鑰對傳輸的信息進行加密,信息接收者在收到這些信息之後利用該用戶向外公布的公鑰進行解密,如果能夠解開,說明信息確實為該用戶所發送,這樣就方便地實現了對信息發送方身份的鑒別和認證。在實際應用中通常將公鑰密碼體系和數字簽名演算法結合使用,在保證數據傳輸完整性的同時完成對用戶的身份認證。

目前的公鑰密碼演算法都是基於一些復雜的數學難題,例如目前廣泛使用的RSA演算法就是基於大整數因子分解這一著名的數學難題。目前常用的非對稱加密演算法包括整數因子分解(以RSA為代表)、橢園曲線離散對數和離散對數(以DSA為代表)。公鑰密碼體系的優點是能適應網路的開放性要求,密鑰管理簡單,並且可方便地實現數字簽名和身份認證等功能,是目前電子商務等技術的核心基礎。其缺點是演算法復雜,加密數據的速度和效率較低。因此在實際應用中,通常將對稱加密演算法和非對稱加密演算法結合使用,利用DES或者IDEA等對稱加密演算法來進行大容量數據的加密,而採用RSA等非對稱加密演算法來傳遞對稱加密演算法所使用的密鑰,通過這種方法可以有效地提高加密的效率並能簡化對密鑰的管理。

2、防火牆技術

盡管近年來各種網路安全技術在不斷涌現,但到目前為止防火牆仍是網路 系統安全 保護中最常用的技術。據公安部計算機信息安全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對2000年所檢測的網路安全產品的統計,在數量方面,防火牆產品占第一位,其次為網路安全掃描和入侵檢測產品。

防火牆系統是一種網路安全部件,它可以是硬體,也可以是軟體,也可能是硬體和軟體的結合,這種安全部件處於被保護網路和其它網路的邊界,接收進出被保護網路的數據流,並根據防火牆所配置的訪問控制策略進行過濾或作出 其它操 作,防火牆系統不僅能夠保護網路資源不受外部的侵入,而且還能夠攔截從被保護網路向外傳送有價值的信息。防火牆系統可以用於內部網路與Internet之間的隔離,也可用於內部網路不同網段的隔離,後者通常稱為Intranet防火牆。

目前的防火牆系統根據其實現的方式大致可分為兩種,即包過濾防火牆和應用層網關。包過濾防火牆的主要功能是接收被保護網路和外部網路之間的數據包,根據防火牆的訪問控制策略對數據包進行過濾,只准許授權的數據包通行。防火牆管理員在配置防火牆時根據安全控制策略建立包過濾的准則,也可以在建立防火牆之後,根據安全策略的變化對這些准則進行相應的修改、增加或者刪除。每條包過濾的准則包括兩個部分:執行動作和選擇准則,執行動作包括拒絕和准許,分別表示拒絕或者允許數據包通行;選擇准則包括數據包的源地址和目的地址、源埠和目的埠、協議和傳輸方向等。建立包過濾准則之後,防火牆在接收到一個數據包之後,就根據所建立的准則,決定丟棄或者繼續傳送該數據包。這樣就通過包過濾實現了防火牆的安全訪問控制策略。

應用層網關位於TCP/IP協議的應用層,實現對用戶身份的驗證,接收被保護網路和外部之間的數據流並對之進行檢查。在防火牆技術中,應用層網關通常由代理伺服器來實現。通過代理伺服器訪問Internet網路服務的內部網路用戶時,在訪問Internet之前首先應登錄到代理伺服器,代理伺服器對該用戶進行身份驗證檢查,決定其是否允許訪問Internet,如果驗證通過,用戶就可以登錄到Internet上的遠程伺服器。同樣,從Internet到內部網路的數據流也由代理伺服器代為接收,在檢查之後再發送到相應的用戶。由於代理伺服器工作於Internet應用層,因此對不同的Internet服務應有相應的代理伺服器,常見的代理伺服器有Web、Ftp、Telnet代理等。除代理伺服器外,Socks伺服器也是一種應用層網關,通過定製客戶端軟體的方法來提供代理服務。

防火牆通過上述方法,實現內部網路的訪問控制及其它安全策略,從而降低內部網路的安全風險,保護內部網路的安全。但防火牆自身的特點,使其無法避免某些安全風險,例如網路內部的攻擊,內部網路與Internet的直接連接等。由於防火牆處於被保護網路和外部的交界,網路內部的攻擊並不通過防火牆,因而防火牆對這種攻擊無能為力;而網路內部和外部的直接連接,如內部用戶直接撥號連接到外部網路,也能越過防火牆而使防火牆失效。

3、網路安全掃描技術

網路安全掃描技術是為使系統管理員能夠及時了解系統中存在的安全漏洞,並採取相應防範 措施 ,從而降低系統的安全風險而發展起來的一種安全技術。利用安全掃描技術,可以對區域網絡、Web站點、主機 操作系統 、系統服務以及防火牆系統的安全漏洞進行掃描,系統管理員可以了解在運行的網路系統中存在的不安全的網路服務,在操作系統上存在的可能導致遭受緩沖區溢出攻擊或者拒絕服務攻擊的安全漏洞,還可以檢測主機系統中是否被安裝了竊聽程序,防火牆系統是否存在安全漏洞和配置錯誤。

(1) 網路遠程安全掃描

在早期的共享網路安全掃描軟體中,有很多都是針對網路的遠程安全掃描,這些掃描軟體能夠對遠程主機的安全漏洞進行檢測並作一些初步的分析。但事實上,由於這些軟體能夠對安全漏洞進行遠程的掃描,因而也是網路攻擊者進行攻擊的有效工具,網路攻擊者利用這些掃描軟體對目標主機進行掃描,檢測目標主機上可以利用的安全性弱點,並以此為基礎實施網路攻擊。這也從另一角度說明了網路安全掃描技術的重要性,網路管理員應該利用安全掃描軟體這把"雙刃劍",及時發現網路漏洞並在網路攻擊者掃描和利用之前予以修補,從而提高網路的安全性。

(2) 防火牆系統掃描

防火牆系統是保證內部網路安全的一個很重要的安全部件,但由於防火牆系統配置復雜,很容易產生錯誤的配置,從而可能給內部網路留下安全漏洞。此外,防火牆系統都是運行於特定的操作系統之上,操作系統潛在的安全漏洞也可能給內部網路的安全造成威脅。為解決上述問題,防火牆安全掃描軟體提供了對防火牆系統配置及其運行操作系統的安全檢測,通常通過源埠、源路由、SOCKS和TCP系列號來猜測攻擊等潛在的防火牆安全漏洞,進行模擬測試來檢查其配置的正確性,並通過模擬強力攻擊、拒絕服務攻擊等來測試操作系統的安全性。

(3) Web網站掃描

Web站點上運行的CGI程序的安全性是網路安全的重要威脅之一,此外Web伺服器上運行的其它一些應用程序、Web伺服器配置的錯誤、伺服器上運行的一些相關服務以及操作系統存在的漏洞都可能是Web站點存在的安全風險。Web站點安全掃描軟體就是通過檢測操作系統、Web伺服器的相關服務、CGI等應用程序以及Web伺服器的配置, 報告 Web站點中的安全漏洞並給出修補措施。Web站點管理員可以根據這些報告對站點的安全漏洞進行修補從而提高Web站點的安全性。

(4) 系統安全掃描

系統安全掃描技術通過對目標主機的操作系統的配置進行檢測,報告其安全漏洞並給出一些建議或修補措施。與遠程網路安全軟體從外部對目標主機的各個埠進行安全掃描不同,系統安全掃描軟體從主機系統內部對操作系統各個方面進行檢測,因而很多系統掃描軟體都需要其運行者具有超級用戶的許可權。系統安全掃描軟體通常能夠檢查潛在的操作系統漏洞、不正確的文件屬性和許可權設置、脆弱的用戶口令、網路服務配置錯誤、操作系統底層非授權的更改以及攻擊者攻破系統的跡象等。

Ⅶ 網路安全控制技術有哪些

網路安全控制技術種類繁多而且還相互交叉,雖然沒有完整統一的理論基礎,但是為了不同的目的,在不同的場合下許多網路安全控制技術確實能夠發揮出色的功效。下面簡要介紹一些常用的網路安全控制技術。⑴ 身份驗證技術:身份認證的目的是確定系統和網路的訪問者是否是合法用戶。主要採用密碼、代表用戶身份的物品(如磁卡、IC卡等)或反映用戶生理特徵的標識(如指紋、手掌圖案、語音、視網膜掃描等)鑒別訪問者的身份。⑵ 訪問控制:訪問控制的目的是防止合法用戶越權訪問系統和網路資源。因此,系統要確定用戶對哪些資源(比如CPU、內存、I/O設備程序、文件等)享有使用權以及可進行何種類型的訪問操作(比如讀、寫、運行等)。為此,系統要賦予用戶不同的許可權,比如普通用戶或有特殊授權的計算機終端或工作站用戶、超級用戶、系統管理員等,用戶的許可權等級是在注冊時賦予的。⑶ 防火牆技術:防火牆是採用綜合的網路技術設置在被保護網路和外部網路之間的一道屏障,用以分隔被保護網路與外部網路系統防止發生不可預測的、潛在破壞性的侵入。它是不同網路或網路安全域之間信息的唯一出入口,像在兩個網路之間設置了一道關卡,能根據企業的安全政策控制出入網路的信息流,防止非法信息流入被保護的網路內,並且本身具有較強的抗攻擊能力。它是提供信息安全服務,實現網路和信息安全的基礎設施。⑷ 數據加密:數據加密就是按照確定的密碼演算法將敏感的明文數據變換成難以識別的密文數據,通過使用不同的密鑰,可用同一加密演算法將同一明文加密成不同的密文。當需要時,可使用密鑰將密文數據還原成明文數據,稱為解密。這樣就可以實現數據的保密性。數據加密被公認為是保護數據傳輸安全惟一實用的方法和保護存儲數據安全的有效方法,它是數據保護在技術上的最後防線。⑸ 一次性口令:為了解決固定口令的諸多問題,安全專家提出了一次性口令(OTP:One Time Password)的密碼體制,以保護關鍵的計算資源。OTP的主要思路是:在登錄過程中加入不確定因素,使每次登錄過程中傳送的信息都不相同,以提高登錄過程安全性。例如:登錄密碼=MD5(用戶名+密碼+時間),系統接收到登錄口令後做一個驗算即可驗證用戶的合法性。⑹ 主機認證:主機認證是用IP地址來標志允許或禁止一個客戶端。一旦有一個用戶登錄到X伺服器上,一個叫做X主機的程序用來控制來自那個IP的客戶允許連接。但是大多數主機支持多個一台客戶機上用戶,所以不可能控制在某一台客戶機,允許他上而別人不行。⑺ 網際協議安全:IPSec 作為安全網路的長期方向,是基於密碼學的保護服務和安全協議的套件。因為它不需要更改應用程序或協議,您可以很容易地給現有網路部署 IPSec。IPSec 對使用 L2TP 協議的 VPN 連接提供機器級身份驗證和數據加密。在保護密碼和數據的 L2TP 連接建立之前,IPSec 在計算機及其遠程隧道伺服器之間進行協商。⑻ 安全伺服器網路:為適應越來越多的用戶向Internet上提供服務時對伺服器保護的需要,第四代防火牆採用分別保護的策略保護對外伺服器。它利用一張網卡將對外伺服器作為一個獨立網路處理,對外伺服器既是內部網的一部分,又與內部網關完全隔離 。這就是安全服務網路(SSN)技術,對SSN上的主機既可單獨管理,也可設置成通過FTP、Telnet等方式從內部網上管理。SSN的方法提供的安全性要比傳統的」隔離區(DMZ)」方法好得多,因為SSN與外部網之間有防火牆保護,SSN與內部網之 間也有防火牆保護,一旦SSN受破壞,內部網路仍會處於防火牆的保護之下。⑼ 網路安全漏洞掃描技術:漏洞檢測和安全風險評估技術,因其可預知主體受攻擊的可能性和具體地指證將要發生的行為和產生的後果,而受到網路安全業界的重視。這一技術的應用可幫助識別檢測對名氣的系統資源,分析這一資源被攻擊的可能指數,了解支撐系統本身的脆弱性,評估所有存在的安全風險。網路漏洞掃描技術,主要包括網路摸擬攻擊、漏洞檢測、報告服務進程、提取對象信息以及評測風險,提供安全建議和改進措施等功能,幫助用戶控制可能發生的安全事件,最大可能地消除安全隱患。⑽ 網路反病毒技術:計算機病毒從1981年首次被發現以來,在近20年的發展過程中,在數目和危害性上都有著飛速的發展。因此,計算機病毒問題越來越受到計算機用戶和計算機反病毒專家的重視,並且開發了許多防病毒的產品。在計算機病毒檢測防護消除方面,我國也形成了一支有特色有能力的產業群體,為社會提供了國產的KILL98、瑞星、KV300、VRV、行天98等一批病毒防護產品。⑾ 安全審計:安全審計(Security Auditing)技術使用某種或幾種安全檢測工具(通常稱為掃描器(Scanner),採取預先掃描漏洞的方法,檢查系統的安全漏洞,得到系統薄弱環節的檢查報告,並採用相應的增強系統安全性的措施。安全審計是業界流行的系統安全漏洞檢測方法,目前基本上已經成為事實上的工業標准。

Ⅷ 簡述網路安全掃描的內容

一次完整的網路安全掃描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發現目標主機或網路。

第二階段:發現目標後進一步搜集目標信息,包括操作系統類型、運行的服務以及服務軟體的
版本等。如果目標是一個網路,還可以進一步發現該網路的拓撲結構、路由設備以及各主機的信息。

第三階段:根據搜集到的信息判斷或者進一步測試系統是否存在安全漏洞。

網路安全掃描技術包括有PING掃射(Ping sweeP)、操作系統探測(Operating system identification)、如何探測訪問控制規則(firewalking)、埠掃描(Port scan)以及漏洞掃描
(vulnerability scan)等。這些技術在網路安全掃描的三個階段中各有體現。

網路安全掃描技術的兩大核心技術就是埠掃描技術與漏洞掃描技術,這兩種技術廣泛運用於
當前較成熟的網路掃描器中,如著名的Nmap和Nessus就是利用了這兩種技術。

網路安全掃描技術是新興的技術,它與防火牆、入侵檢測等技術相比,從另一個角度來解決網
絡安全上的問題。隨著網路的發展和內核的進一步修改,新的埠掃描技術及對入侵性的埠掃描的新防禦技術還會誕生,而到目前為止還沒有一種完全成熟、高效的埠掃描防禦技術;同時,漏洞掃描面向的漏洞包羅萬象,而且漏洞的數目也在繼續的增加。就目前的漏洞掃描技術而言,自動化的漏洞掃描無法得以完全實現,而且新的難題也將不斷涌現,因此網路安全掃描技術仍有待更進
一步的研究和完善。

Ⅸ 網路安全技術有哪些

網路安全技術主要包括蠢梁物理安全分析技術,網路結構安全分析技術,系統安全分析技術,管理安全分析技術,及其它的安全服務和安全機制策略。

包含如下常用技術:
一、虛擬網技術。虛擬網技術主要基於近年發展的區域網交換技術(ATM和乙太網交換)。交換技術將傳統的基於廣播的區域網技術發展為面向連接的技術。因此,網管系統有能力限制區域網通訊的范圍而無需通過開銷很大的路由器。
二、防火牆技術。防火牆一詞大家都耳熟能詳,可以說是網路安陪察全的代名詞。網路中的防火牆(包括安全網關)是一種用來加強網路之間訪問控制,防止外部網路用戶以非法手段通過外部網路進入內部網路,訪問內部網路資源,保護內部網路操作環境的特殊網路互聯設備及相關技術。

想了解更多有關【網路安全技術的詳情】,推薦咨詢達內教育。該機構是引領行業的職業教育公司,致力於面向IT互聯網行業,培養軟體開發工程師、系統管理員、UI設計師、網路營銷工程師、會計等職場人才,擁有強大的師資力量,實戰講師對實戰經驗傾囊相授,部分講師曾就職於IBM、微軟、Oracle-Sun、華為、亞信等企業,其教研團帶亂運隊更是有獨家26大課程體系,助力學生系統化學習,同時還與各大高校進行合作,助力學生職業方向的發展。
【感興趣的話點擊此處,免費學習一下】

Ⅹ 保護網路安全的常用技術手段有哪些

為了保護網路安全,常用的技術手段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用備份技術來提高數據恢復時的完整性。備份工作可以手工完成,也可以自動完成。現有的操作系統一般都帶有比較初級的備份系統,如果對備份要求高,應購買專用的系統備份產品。由於備份本身含有不宜公開的信息,備份介質也是偷竊者的目標,因此,計算機系統允許用戶的某些特別文件不進行系統備份,而做涉密介質備份。

2、防病毒。定期檢查網路系統是否被感染了計算機病毒,對引導軟盤或下載軟體和文檔應加以安全控制,對外來軟盤在使用前應進行病毒診斷。同時要注意不斷更新病毒診斷軟體版本,及時掌握、發現正在流行的計算機病毒動向,並採取相應的有效措施。

3、補丁程序。及時安裝各種安全補丁程序,不要給入侵者以可乘之機。

4、提高物理環境安全。保證計算機機房內計算機設備不被盜、不被破壞,如採用高強度電纜在計算機機箱穿過等技術措施。

5、在區域網中安裝防火牆系統。防火牆系統包括軟體和硬體設施,平時需要加以監察和維護。

6、在區域網中安裝網路安全審計系統。在要求較高的網路系統中,網路安全審計系統是與防火牆系統結合在一起作為對系統安全設置的防範措施。

7、加密。加密的方法很多可視要求而定,如:通訊兩端設置硬體加密機、對數據進行加密預處理等。

閱讀全文

與常用的網路安全掃描技術有哪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網路安全資料大全 瀏覽:937
手機上是不是有一個網路限速開關 瀏覽:723
移動摩百盒無線網路慢 瀏覽:967
網路安全的議論文 瀏覽:109
有線網路異常不穩定 瀏覽:713
網路設備路由技術屬於哪個專業 瀏覽:438
360路由器網路連接不可用怎麼回事 瀏覽:836
手機如何檢查網路 瀏覽:486
華為2a路由器怎麼設置網路 瀏覽:518
網路運維軟體有哪些 瀏覽:322
lbp6300網路列印設置 瀏覽:405
國家校園網路安全教育 瀏覽:666
北京市海淀哪個網路課堂好 瀏覽:974
檢測無網路自動重啟路由器 瀏覽:866
網路用語亻辶什麼意思 瀏覽:275
小米10斷開wifi無網路信號 瀏覽:666
蘋果手機連上wifi不顯示網路 瀏覽:675
搞軟體網路 瀏覽:468
tplink路由器怎麼用手機設置網路 瀏覽:890
潮州網路營銷推廣軟體 瀏覽:108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