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中國社會里男女語言的差異
男性和女性語言差異主要體現在以下四個方面:語音語調的差異,詞彙使用的差異,語法句法使用的差異和話題選擇上的差異。
(一)語音語調的差異
一般來說,女性的語音比男性更標准。語言學家Trugil和Fisher研究發現,大多數男性在發-ing時,經常把它發成前鼻音/in/,而女性則能准確地將其發成後鼻音/i?耷/。即使在通常被認為英語口音較強的澳大利亞,情況亦是如此。 從音調上來說,由於生理上的差異,女性的聲帶通常比男性聲帶要短,振動的頻率更快,因此女性的音高(pitch)比男性高。一些研究表明,女性的尖叫聲甚至可以殺死老鼠。也正因為此,英語中女性的聚會戲稱為hen sessions,足可見其貶低之意敗租。實際上,男性和女性的音高並非天生就有這種差異。直到進入青春期後,女性的音高漸漸抬升,而男性的音高降低,但是男性到型枯茄了六十歲左右,他們的音高又重新上升。
除此之外,女性的語調變化范圍較大。以"I wish youd try it"為例,男性通常以降調結尾,聽起來比較堅定;但是女性通常以一種升調來結尾,聽起來要柔和得多。假定一名女性買了件衣服,但是對衣服的顏色有點拿不準。當她和朋友、尤其是男性朋友談起衣服時,多半會以這樣的方式:
女:我昨天買了件衣服。
男:什麼顏色?
女:紅色?
這里用疑問的口氣回答問題,表明她對自己買的衣服顏色不太確信,或者說她想知道她的朋友對自己所選顏色的看法。
(二)詞彙使用上的差異 一般來說,男性和女性有各自偏愛的詞彙。一些女性常用的詞彙,出於某種復雜的原因,男性卻很少使用。如果男性使用了女性常用的詞彙,可能會導致比較嚴重的後果,例如被認為具有女子氣。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可以注意到以下的不同:
第一,女性喜歡用比較誇張的形容詞。女性在描述她們的情感時,經常會選用"adorable,cute,gorgeous,heavenly"等語氣強烈的詞。例如,一位女士被邀請去參加家庭舞會,離別的時候,她通常會和女主人說:"Its a gorgeous party. Thank you!" 盡管一些形容詞是男女都可以使用的,如"lovely,great,wonderful,terrific",但是大多時候,只有女性才會說"That is a lovely hat","You have been a wonderful friend"。
第二,女性卜察經常使用副詞。她們使用 "awfully,pretty,terribly,nice,so" 這樣一些副詞,以表達其心中強烈的情感或者以示強調。而男性更傾向於使用"very,really"這樣一些常見詞彙來強調自己的觀點。 第三,女性經常使用較為溫和的詛咒語。總體來說,女性更傾向於使用禮貌語言,即便在表達感慨或者詛咒的時候,女性也會選擇一些較溫和的表達,例如"oh,dear! My Goodness! Dear me!" 而男性通常使用一些較粗俗的表達來宣洩情感,例如 "shit,damn,hell,fuck,etc."。我們聽到男性說"shit",這是不足為奇的,但如果聽到女性這么說,她就可能會給別人留下不好的印象。隨著女性主義運動的發展,很多女性開始模仿男性的說話方式,但這並不符合主流價值觀念。
第四,女性經常使用昵稱(diminutives)。女性經常在一些詞或者名字後面加上"-y","-ie","-let","-kin"等後綴語來表示親密的情感,例如sweetie(愛人),cattie(貓),bookie(書),Jackie(傑克)。男性一般不會這樣,否則會被指責為女子氣。
第五,女性經常使用禮貌語和委婉語。研究表明,女性日常生活中經常使用"Please","Thanks"等禮貌語。對於一些令人不快的事情,她們通常採用一種委婉的方式來表達。相較之下,男性就不太注意這些細節。總體來說,女性更加關注聽話人的感受。 (三)語法和句法使用方面的差異
男性和女性在語法和句法使用方面的差異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正確性。正如女性的發音比男性更准確,女性在語法使用方面也是如此。女性語言更加合乎語法,並且避免一些不規范的表達,例如"aint"。
第二,調節詞(molation)。較之於男性語言,女性更加頻繁地使用調節詞,如"I think","I suppose","Well,you know"。 一方面,這體現了說話人優柔寡斷的特質;另一方面,這些調節詞讓聽話者感覺比較親切。
第三,反意疑問句。反意疑問句的使用也是女性語言的一個特色。表達一個人不能做什麼,女性會這樣說:"He cant do that,can he?" 而不說 "He cant do that",因為前者聽起來較委婉。 表達對法律的看法時:"That law was poorly drafted",她們經常在後面加上一個問句"dont you think so?"。這樣聽起來有點不肯定,而且更加虛心,為別人表明觀點留下了餘地。
第四,祈使句。一般而言,如果讓別人做或者不做某事,女性一般不太贊成使用祈使句。為了達到自己的目的,她們一般會用調節語"I wonder if you could..."或者與他人商量。不管具體採用何種方式,她們總是試圖說服別人去做一件事,而不會直接把任務強加於別人。相反,男性通常以命令的方式來實現他們的目的,否則,他們就會被認為缺乏決斷力或者女子氣。
(四)話題選擇方面的差異
男性和女性在話題選擇方面呈現出較大的差異。語言學家通過研究發現,女性喜歡談論的話題往往涉及到個人生活,如家人、個人感受和願望、孩子、食品、健康、家務、夫妻關系等。而男性不同,他們很少談論個人的問題,他們更喜歡選擇政治、經濟、宗教、體育、股票等寬泛的話題。
通過對上述差異的分析,我們發現,在語言風格上,與男性相比,女性語言至少呈現了以下特點:第一,女性的語言更加准確;第二,女性的語言更加禮貌和溫和;第三,女性的語言更加具有合作性,盡管在男性看來,這是女性缺乏決斷和猶豫的表現。第四,女性的話題更加關繫到個人生活。
㈡ 語言性別差異的表現
(一)語言性別差異的表現形式
人類語言的性別差異已經被語言學家和社會學家當作語言學研究中一個不可或缺和忽視的重要因素來對待。從上個世紀開始,關於語言性別差異的研究國內外已經有了許多著作。歷史學家和比較語言學家認為:性別語言存在於多種文化的不同語言中,是語言學研究的永恆主題之一。當代從語言學角度研究性別語言的專家是丹麥語言學家葉斯伯森。他在 1923 年出版的《英語的發展與結構》一書中曾指出英語運用中的性別現象。1929 年,薩丕爾發表了《雅納語中的男人和女人的語言形式》。70 年代的著名語言學家,如來科夫、特拉吉爾、齊默曼、韋斯特等,80 年代的博林格及至 90 年代的研究使性別語言研究不斷深入。當代有關男女語言差別的論著專門闡述了性別差異在語言里的種種表現,美國人類學家和語言學家格雷傑遜在讀書的序言里提出要建立一門新的語言學科!性別語言學,引起了語言學家、社會學家、心理學家、人類學家等的廣泛重視。
Lakoff本人在《語言與女性的位置》中提出了女性語言的九大特點:(1)具體化的詞彙(specialized vocabulary),比如同男性相比,女性往往使用更加具體的顏色詞彙,像mauve;另外,這種使用具體化詞彙的傾向團羨也表現在其他與女性的生活緊密相關的許多方面。(2)弱化的咒罵語(milder expletives),女性使用的咒罵語往往比男性所使用的同類詞語的語氣要弱,比如女性可能會使用「Darn!」,而男性則可能會使用「Dame it!」或「Shit」,這也許是由於社會規約的限制,正如一則美國諺語所講「A whistling sailor, a crowing hen and a swearing women ought all three to go to hell together (Jeniffer Coates, 1993:20)」。(4)使用只表達情感而不含信息的形容詞(empty adjectives),比如像女性所使用的divine, charming, cute和adorable等。(5)反意疑問句(tag questions)的使用,盡管男性和女性在某些場合下都會使用反意疑問句,但是女性有一個比較特殊的反意疑問爛御句用法,即她們在表達自己的觀點時還會使用反意疑問句(6)語調(intonation)的差異,女性傾向於在陳述句內使用升調,其結果就是表達了女性的優柔寡斷和不確定。(7)過度禮貌的形式(superpolite forms)的應用,女性較男性而言更容易使用復合的間接請求方式,比如「I was wondering whether it was possible for you to hand me that book?」。(8)過分正確的語法(hypercorrect grammar),女性無論是在語法還是在語音方面都會使用非常正規的形式,比如她們不會使用「ain』t」,也不會把「going」講成「goin」。(9)沒有幽默感(joke-telling and humor),女性無論是在創造幽默還是在理解幽默方面都有著先天的不足。Lakoff認為上述女性在詞彙、句法和語用方面的差異構成了女性語言的獨特的風格:順從、消極、和不確定等。
英國著名的語言學家 Cheris Kramer 在對兩性語言的特徵做了仔細的和深入的研究後總結出女性的語言有以下特點:「絮絮閑聊、柔聲輕語、彬彬有禮、熱情洋溢、斟酌詞句,有時候莫名其妙,令人不得要領。」而相對的,男性的語言則具有以下特點:「傲慢自負、使用咒語俚語、盛氣凌人、氣粗聲大、言語有力、直來直往、敢說敢道、不容置疑」(王德春,1995)。誠然,這樣的說法也許有一些主觀性,但是也從一定層面說明了兩性在言策略和交際過程中所表現出來的差異。許多語言學家的研究(Zimmerman & West, 1975; Edelsky,1981; Tannan, 1990)結果表明,男女兩性在說話方式與策略方面存在著差異,有著各自不同的風格。具體體現在話題的控制 (control of the topic),話語打斷(interruption),重疊(overlaps)和沉默(silence)等幾個方面。其他的語言學家則提出男女在交際中,在飢或岩發言、提問、打斷、反饋和應答五個方面存在差異。 女性在說話的時候通常是抱一種合作的態度,給對方平等的機會來交流。女性很少會單獨控制話題而不給對方任何的發言機會。通常情況下,她們會先提及別人剛剛說過的話題,表示自己一直是在認真聽並且在努力使這個話題進行下去。在這樣的情況下,雙方比較容易將這個話題通過一來一往的方式進行下去。但是男性在說話時則不太會顧及對方的感受,容易變成一個人的長篇大論。特別是在公開場合,一般是男性控制發言,他們發言、提問和打斷別人均多於女性,而且更傾向於發起挑戰和提出異議。他們喜歡以一個權威者的身份對人講話, 而且似乎表現出懂得多,對自己所講的內容很在行, 喜歡滔滔不絕地高談闊論,給人一種說教或講演的感覺, 使他人很難參與其中。但是在非正式場合中, 他們則表現得少言寡語。與之相反,女性在非正式場合中表現得較為積極主動。她們總是採用支持鼓勵性的語言, 更多地表示贊同而不是反對,更多地表揚而不是批評, 努力尋求與對方的一致性關系, 從而使談話順利進行下去。 在一次研究中(袁宏智,2002),研究者對 11 對英美男女的 31 次談話錄音進行研究,發現男方重疊女方談話 9 次,打斷 16 次,而女方沒有重疊男方,打斷男方僅 2 次。重疊和打斷往往會造成另一方的沉默。在男方重疊與打斷之後,女方的沉默又使男方獲得了語輪和改變話題的機會。由此可見,談話的控制權多在男方。女性在講話時習慣較多地使用 we,you 這類可以把聽者包括在內的人稱代詞和以 Let!s 開頭的祈使句。同時,在別人說話時也習慣用點頭或者發出 mm,hmm,yeah 等表示自己在注意傾聽。而且她們會使用一些比較婉轉的語言,顯得比較猶豫或者含蓄,因而她們的男性聽者往往會認為她們缺乏主見或者自己的看法,其實這是一種誤解。相比之下,男性在交談時表現出較強的競爭意識,傾向於按照自己的思路去展開談話,而且有壟斷話題的慾望,不肯輕易地放棄自己的話語權,並且有向對方展現自己才華的慾望。
男女兩性在談話內容上有很大差異。男子談話內容一般側重信息交流,報告新信息,交流新情況,提出個人對事情的意見和看法,提出對某一問題的具體解決辦法等等。男子的話題一般較女子的廣,多與社會、政治、時事、經濟、體育等相關,他們會對此類話題滔滔不絕。另外, 男子在發布消息或敘述事件時,一般較傾向於只講事情的結果, 省略具體細節。如果男子在談話時發現無新東西可談, 往往閉口沉默。而女子的講話內容卻在很大程度上與男子的不同,她們注重人際關系。在她們看來, 參與談話就是感情交流, 談論什麼話題並不十分重要, 重要的是談論本身, 通過交談, 她們試圖建立和加強與對方的感情, 發展關系。這也就是使得 Kramer 發現女性說話「令人不得要領」的一個重要原因。在女性看來,話題只不過是使她們能夠繼續交談的一個重要手段而已,根本不存在有交換信息的要求。 女性使用援助性尾句(facilitative tag)和模糊語(sort of)的頻率高於男性, 而男性比女性更多地使用認識性尾句(epis-temic model tag)和 of course 這種模糊語。女性多用 you know, I think, 句末升調(high-risingterminal)等強調雙方共有的背景知識和意見的一致性, 或是邀請他人加入談話; 而男性則用它們來表明對所述命題的准確性不夠確定。可見, 女性側重於使用模糊語和強勢詞的情感功能, 而男性傾向於使用它們的意義功能。女性普遍較多地使用一般疑問句(yes/no questions)和附加疑問句(tag questions)。
(二)對語言性別差異成因的探討
總的來說,男女性別語言的差異是社會和歷史的發展使然,眾多的語言學家對此進行了大量的研究,也從心理、生理、歷史、社會、文化等角度來探討。由於交際語言是對語言的具體運用,現實社會紛繁復雜,生活中的言語交際千變萬化,作為交際對象的人更是各不相同,這就決定了女性交際語言的復雜性。首先,社會的觀念對此的影響是特別巨大的,由於生活在一定的環境中,男女被一定的觀念影響,向著一定的方向被培養,從而也產生了一定的思維模式。這種模式是被灌輸進他們的心裡的,而不是天生就有的。要求交際語言研究交際環境,包括社會環境、具體語言環境。研究交際的客體,對方文化教養、思想性格、職業、經歷、修養、場合等。女性話語風格所呈現的特點並非由性素決定的,而是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因此,如果過分突出性別的作用,那是不夠客際的。任何人都是一定的角色特點、角色地位決定的。研究者既要挖掘性別因素,又要冷靜客觀這就是課題本身復雜性的表現。其次,客觀情況的多樣性。男女兩性在語言上的差異不是場合、交際對象、個人文化程度、性格等因素而不同,有時甚至出現相反的情況。女性話個體的統一性和多樣化及群體的統一性和多樣化的特點,而且隨著社會的進步,還出現了兩融合,研究者既要如實客觀,又要典型地反映問題決非一件易事。女性交際語言的交際主性為實現自己的交際目的而使用的語言。但這種語言並非是一種獨立形式,它的存在是以帶有明顯的社會性,它不排斥男性,而以男性為合作夥伴,共同建築和諧的語言系統。所別語言中應該看到:性別差異形成的根本原因並不是他們的生理屬性,而是他們所參與的活以及在這些活動後面更大的社會團體。
㈢ 語言性別差異的表現
人類有性別之分,語言也就不可避免的帶有性別特徵。語言之中及其背後蘊含著深刻而又發雜的兩性意識,不這不僅是男女兩性對社會、文化、歷史等諸方面的認識在語言中的反映,更是社會、文化、歷史等對男女兩性在語言上的規范與限制。
一、 性別差異在語言上的表現
(一)發音
(1)從生理上講,女性的發音器官有別於男性。一般而言,男性的聲帶比較寬、厚、長,所以說話聲音低一些。女性的聲帶窄、薄、短,因此女子講話會給人以聲音高、尖的感覺。例如:二梅還沒進門就尖著聲喊:「奶奶,飯熟了沒有?」奶奶站起來笑著說:「熟了,有功的回來了。」(孫犁《麥收》)
(2)與男性相比,女子的音域更加寬廣,也更善於運用語調韻律的變化,她們說話的音調往往給人起伏多變的的印象。如「是嗎?真的呀!」「啊!多漂亮的衣服呀。」在許多語言中,女性說話時多用升調,語調變化多,並富於表現力。在對事物進行評價時,相比之下,男子話語的語調類型則比較少,調型變化較單調,給人計劃「四平八穩」的印象。
(二)詞語的使用與話語方式的選擇
(1)詞語
在語言交際詞語的使用方面,首先女性掌握的色彩術語比男性多且精確。在語言交際過程中,女性使用顏色詞時比男性更富想像力,能更准確、形象地描繪出事物的顏色。比如很多女性就知道用「蘋果綠、藕荷色」等詞去描繪事物。而大多數男生可能根本知不知道有這些詞。其次,女性在進行言語交際時所使用的表達感情的詞語比男性豐富,比如女性誇贊一個女孩長得好看的時會用adorable或者charming,而不像男性那樣呆板。再次,兩次在交際中的稱呼語也表現出不同,女性喜歡使用親密的表示友好的稱呼語,男性則不然。比如一個女孩稱自己的朋友叫「麗麗」,而男性肯定不會叫自己的朋友「強強」
(2)在感嘆句的使用方面,女性運用感嘆句的頻率較男性高。感情外露的特點突出,她們格外喜歡使用感嘆句來表達各種情感。矛盾《鄰家鋪子》結尾時,有一段張寡婦「帶哭帶嚷」的話:「啊喲!我的寶貝,我的心肝!強盜殺人了,玉皇大帝救命呀!」在遭遇這突發事變之時,她難以抑制情緒,於是發出了這一的感嘆,在這激烈的言詞下更多的流露出了一個女性的無奈。男子較少有這一類表達,男子容易剋制感情能把情緒的激動轉化為行為的沖動。
(3)表達方式上的差異
①含蓄與直露。兩性在表達方式上存在著「隱」與「顯」的差別;女性言語傾向於「隱」,說話多含委婉含蓄,較少顯山露水,而男性語言則偏好直接果斷。比如:明明想邀男友出去散步,卻不明說,只是絮叨『這房子窗戶怎麼這么小?』『這屋子裡真悶!』言在此意在彼。而如果男子想表達類似的想法,一般都會直來直去。
②細膩與粗獷。男女雙方的話語內容和言談方式有粗細之分。首先在內容方面,女性交談的話題有時過於瑣細;而男性的交談則多有意避開那些家長里短的話題。對同一件事的敘述,男性往往習慣粗線條地陳述,顯得粗放;女性則多關注其芹純中的細節,表達上顯得周詳綿密。其次,在言談方式方面,女性說話往往自習考慮自己採用的言語形式能否有助於提高自己的社會地位,因此主觀上傾向於使用較為規范標準的言語形式;男性說話時較少去考慮這些。
(三)交際話題
兩性在會話題材的選擇上各有其傾斗銀向性:女性往往在談話的內容上較多關注社交生活、個人感情、婚姻家庭等私人領域的內容,男性關注的話題則大多涉及新聞、政治、軍事、體育等。
(四)話語量
在嫌銷咐像課堂討論、會議等公開場合,男性說話較多,女性話少;而女性在家裡這樣的私下場合話多,男性話少。
(五)打斷(會話風格)
在交際中女性話語傾向於合作,男性則更傾向於競爭性、更自我。女性善於用言語建立和維系關系,達成共識。她們通常扮演聆聽著的角色,以提問的方式參與交談,很少打斷發言並及時作出反應。而男性則喜歡用言語表明權威和自信,確定自己的主導地位,善於奪取發言權,及時表明自己的觀點並提出具體意見,幫助解決問題,相比之下男性更容易打斷別人的談話,取得話語權。
二、 性別交際語言差異形成的原因
(一) 社會地位因素
長久以來,男性是權力與威嚴的象徵,處於統治地位,而女性被看做是男性的附屬品,處於從屬地位。作為人類社會發展的產物,語言自然也體現了男女社會地位的差別。語言性別差異作為一種社會現象,其產生是同社會對兩性的認識緊密相關的。社會地位的不同源自於兩性不同的社會角色以及社會規定的不同行為模式。社會包容男性當眾喧嘩,粗俗無禮,使用不規范、錯誤的語言形式,而要求女性遵循語法規則,言行舉止得體。此外,社會對女性的歧視使得多數女性無法發揮才能,女性的地位得不到保障。這種處境使一些女性對語言的標志作用更加敏感,她們盡量使用標准語言來提升自己的社會地位。
(二) 性別心理因素
心理學研究表明男性和女性的心理機制不盡相同。很多學者研究發現女性的情感深刻性、穩定性優於男性;女性過簡訊、自覺性不及男性等。心理不同就會影響話語交際的目的、興趣及外在表現形式和預期效果。由於男性的社會地位是通過參與競爭來確定的,所以 男性在話語中更多地展現獨立於身份。男性話語目標是解決問題,而非情感訴求,所以語言比較直接。相反女性的話語目標是表達感受並尋找同感,所以女性更願意採用間接委婉商量的口氣說話,這主要反映了女性對親密、團結、和諧的需求。
三、 交際技巧
(一) 女性在交際中要注意的問題
(1) 對同性適度贊美
(2) 在公共場合注意男性的面子問題
(3) 話語要明確,否則會引起男性的聯想。
(二) 男性的交際技巧
(1) 要充分理解女性的一些規約性話語,了解並掌握女性的話語風格以較少交際失誤
(2) 與別人交際是注意以情動人
㈣ 性別差異對語言的影響
一、性別語言差異的表現形式
1.語言自身屬性差異
1.1語音差異
男性和女性在發音方式上的差異是明顯可見的。從生理上看, 男女發音器官的構造不同決定了男女語音物理特徵的不同。一般來說, 女子的聲帶較短、較薄、較緊,所以, 女子的聲波音頻較高, 聲音顯得尖而細; 而男子的聲帶較長、較厚、較松, 發音時聲波的音頻低, 聲音顯得低沉、渾厚, 呈現 「陽剛之氣」。從心理上講,女性更願意接近標准語, 力求語音清悠;而男性則寧可保留土氣, 顯得更隨意, 以此表示豪爽。
除此以外,這種差異也與社區認同感和工作模式密切聯系,其聯系方式相當錯綜復雜。西方語言學家研究表明,在某些地區,是男性在採用本地口音,這里既有工人階級的男人,也有中產階級的男人,他們比同階級的女性更多地採用本地形式。人們認為男人應該聲音洪亮,而女人的聲音應該「溫柔、 輕微而舒緩」。這些刻板印象都是文化上的變數,在語言內部、不同語鏈扮緩言之間,都存在這些刻板的文化印象。
1.2.詞彙差異
女性善用形容詞、副詞等一些修飾性的詞語。如「太棒了」 「真討厭」「好極了」「太漂亮了」「好帥啊」等等。男性語言則更多地使用簡潔、直截了當、果斷的言語。
女性在交際時運用的語氣詞較多。如「吧、啊、呢、嗎、哎呦、嘖嘖、嗯嗯」等,而男性在這方面使缺攔用得比較少。女性比男性更容易產生情緒波動,並將這種波動溢於言表,運用語氣詞具有較強的感染力,習慣成自然,形成男女兩性不同的語用習慣。
女性多用委婉詞語和禮貌用語。女性用詞較委婉,能夠顧及聽話人的面子。在發表意見時,多用徵求、商量的語氣,不會使人感到咄咄逼人。即使是祈棚模使句也多使用表示請求的語氣。這些帶有委婉語氣的請求,沒有任何的強迫和命令的意味,很好地起到了交際的作用。
女性對顏色詞語的使用比男性更普遍一些。女性對顏色特別敏感,在語言運用中,不自覺地使用諸多表示顏色的詞語。在童年時期,父母就把女孩打扮得漂漂亮亮,接觸的顏色比男孩子豐富一些。隨著受教育程度的加深,審美能力的提高,對顏色的敏感性就越來越強,一些色彩詞的運用也可表現女孩子細膩的情感。
1.3.語法差異
主要表現在女性比男性較多地使用疑問句式,對各項語言規則習慣於循規蹈矩。女性更加傾向於使用社會贊同的語體,語言形式接近標准語;男性則傾向於使用社會不贊同的語體,富於創新與變化。
㈤ 性別差異對語言的影響
、 性別差異在語言上的表現
(一)發音
(1)從生理上講,女性的發音器官有別於男性。一般而言,男性的聲帶比較寬、厚、長,所型隱亮以說話聲音低一些。女性的聲帶窄、薄、短,因此女子講話會給人以聲音高、尖的感覺。
《麥收》)
(2)與男性相比,女子的音域更加寬廣,也更善於運用語調韻律的變化,她們說話的音調往往給人起伏多變的的印象。如「是嗎?真的呀!」「啊!多漂亮的衣服呀。」在許多語言中,女性說話時多用升調,語調變化多,並富於表現力。在對事物進行評價時,相比之下,男子話語的語調類型則比較少,調型變化較單調,給人計劃「四平八穩」的印象。
二)詞語的使用與話語方式的選擇
(1)詞語
在語言交際詞語的使用方面,首先女性掌握的色彩術語比男性多且精確。在語言交際過程中,女性使用顏色詞時比男性更富想像力,能更准確、形象地描繪出事物的顏色。比如很多女性就知道用「蘋果綠、藕荷色」等詞去描繪事物。而大多數男生可能根本知不知道有這些詞。其次,女性在進行言語交際時所使用的表達感情的詞語比男性豐富。
2)在感嘆句的使用方面,女性運用感嘆句的頻率較男性高。感情外露的特點突出,她們格外喜歡使用感嘆句來表達各種情感。
3)表達方式上的差異
①含蓄與直露。兩性在表達方式上存在著「隱」與「顯」的差別;女性言語傾向於「隱」,說話多含委婉含蓄,較少顯山露水,而男性語言則偏好直接果斷。
網路文庫
搜索文檔或關鍵詞
性別差異在語言上的表現
VIP專享文檔 2020-05-26 3頁
淺論語言交際中的性別差異特徵及技巧
人類有性別之分,語言也就不可避免的帶有性別特徵。語言之中及其背後蘊含著深刻而又發雜的兩性意識,不這不僅是男女兩性對社會、文化、歷史等諸方面的認識在語言中的反映,更是社會、文化、歷史等對男女兩性在語言上的規范與限制。
一、 性別差異在語言上的表現
(一)發音
(1)從生理上講,女性的發音器官有別於男性。一般而言,男性的聲帶比較寬、厚、長,所以說話聲音低一些。女性的聲帶窄、薄、短,因此女子講話會卜寬給人以聲音高、尖的感覺。例如:二梅還沒進門就尖著聲喊:「奶奶,飯熟了沒有?」奶奶站起來笑著說:「熟了,有功的回來了。」(孫犁《麥收》)
(2)與男性相比,女子的音域更加寬廣,也更善於運用語調韻律的變化,她們說話的音調往往給人起伏多變的的印象。如「是嗎?真的呀!」「啊!多漂亮的衣服呀。」在許多語言中,女性說話時多用升調,語調變化多,並富於表現力。在對事物進行評價時,相比之下,男子話語的語調類型則比較少,調型變化較單調,給人計劃「四平八穩」的印象。
(二)詞語的使用與話語方式的選擇
(1)詞語
在語言交際詞語的使用方面,首先女性掌握的色彩術語比男性多且精確。在語言交際過程中,女性使用顏色詞時比男性更富想像力,能更准確、形象地描繪出事物的顏色。比如很多女性就知道用「蘋果綠、藕荷色」等詞去描繪事物。而大多數男生可能根本知不知道有這些詞。其次,女性在進行言語攜唯交際時所使用的表達感情的詞語比男性豐富,比如女性誇贊一個女孩長得好看的時會用adorable或者charming,而不像男性那樣呆板。再次,兩次在交際中的稱呼語也表現出不同,女性喜歡使用親密的表示友好的稱呼語,男性則不然。比如一個女孩稱自己的朋友叫「麗麗」,而男性肯定不會叫自己的朋友「強強」
(2)在感嘆句的使用方面,女性運用感嘆句的頻率較男性高。感情外露的特點突出,她們格外喜歡使用感嘆句來表達各種情感。矛盾《鄰家鋪子》結尾時,有一段張寡婦「帶哭帶嚷」的話:「啊喲!我的寶貝,我的心肝!強盜殺人了,玉皇大帝救命呀!」在遭遇這突發事變之時,她難以抑制情緒,於是發出了這一的感嘆,在這激烈的言詞下更多的流露出了一個女性的無奈。男子較少有這一類表達,男子容易剋制感情能把情緒的激動轉化為行為的沖動。
(3)表達方式上的差異
①含蓄與直露。兩性在表達方式上存在著「隱」與「顯」的差別;女性言語傾向於「隱」,說話多含委婉含蓄,較少顯山露水,而男性語言則偏好直接果斷。比如:明明想邀男友出去散步,卻不明說,只是絮叨『這房子窗戶怎麼這么小?』『這屋子裡真悶!』言在此意在彼。而如果男子想表達類似的想法,一般都會直來直去。
②細膩與粗獷。男女雙方的話語內容和言談方式有粗細之分。首先在內容方面,女性交談的話題有時過於瑣細;而男性的交談則多有意避開那些家長里短的話題。對同一件事的敘述,男性往往習慣粗線條地陳述,顯得粗放;女性則多關注其中的細節,表達上顯得周詳綿密。其次,在言談方式方面,女性說話往往自習考慮自己採用的言語形式能否有助於提高自己的社會地位,因此主觀上傾向於使用較為規范標準的言語形式;男性說話時較少去考慮這些。
㈥ 語言中的性別歧視表現在哪些方面王烈琴
語言中逗乎的性別歧視包括對男性和女性的歧視,但主要是指對女性的歧視。語言的性別歧視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語言以男性為規范,把男性的語言作為標准和主體,而女性語言只是一種附屬或變體,例如英語中的陰性名詞大都有陽性名詞加詞尾而來,如actor(男演員)和actress(女演員),hero(男英雄)和heroine(女英雄),waiter(男招待)和waitress(女招待)等等;2)女性名詞向「貶化」方向發展,如英語中的woman,lady,Madam,mother,girl等等;3)與性有關的陰性詞多於陽性詞。據GraddolandSwann(1989:110)統計,在北美英語中,與性猜陪有關山兆悉的女性名詞大約有220個,而用來指男性的僅有20個左右;4)語序上男性在先女性在後,如:英語中的Mr.andMrs.Smith,fatherandmother,manandwoman,husbandandwife,maleandfemale,boysandgirls
㈦ 語言性別差異表現舉例
語言性別差異主要表現在一些人的談吐方面,有的人比較高雅或者有的人比較低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