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常見的網路犯罪有哪些
法律分析:非法侵入計算機信息系統罪、非法獲取計算機信息系統數據、非法控制計算機信息系統罪、破壞計算機信息系統罪等等。網路犯罪主要有兩類,一是針對計算機信息系統及網路的犯罪,二是利用計算機及網路實施的其他犯罪。如非法侵入計算機信息系統罪和破壞計算機信息系統罪。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二百八十五條 違反國家規定,侵入國家事務、國防建設、尖端科學技術領域的計算機信息系統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違反國家規定,侵入前款規定以外的計算機信息系統或者採用其他技術手段,獲取該計算機信息系統中存儲、處理或者傳輸的數據,或者對該計算機信息系統實施非法控制,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罰金;情節特別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提供專門用於侵入、非法控制計算機信息系統的程序、工具,或者明知他人實施侵入、非法控制計算機信息系統的違法犯罪行為而為其提供程序、工具,情節嚴重的,依照前款的規定處罰。
單位犯前三款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並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照各該款的規定處罰。
第二百八十六條 違反國家規定,對計算機信息系統功能進行刪除、修改、增加、干擾,造成計算機信息系統不能正常運行,後果嚴重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後果特別嚴重的,處五年以上有期徒刑。違反國家規定,對計算機信息系統中存儲、處理或者傳輸的數據和應用程序進行刪除、修改、增加的操作,後果嚴重的,依照前款的規定處罰。
『貳』 計算機網路犯罪有哪些
一)在計算機網路上實施的犯罪種類:非法侵入計算機信息系統罪;破壞計算機信息系統罪。表現形式有:襲擊網站;在線傳播計算機病毒。 (二)利用計算機網路實施的犯罪種類:利用計算機實施金融詐騙罪;利用計算機實施盜竊罪;利用計算機實施貪污、挪用公款罪;利用計算機竊取國家秘密罪;利用計算機實施其他犯罪:電子訛詐;網上走私;網上非法交易;電子色情服務及色情、虛假廣告;網上洗錢;網上詐騙;電子盜竊;網上毀損商譽;在線侮辱、毀謗;網上侵犯商業秘密;網上組織邪教組織;在線間諜;網上刺探、提供國家機密的犯罪。 犯罪特點:行為的跨國性;公然犯與隱秘犯的交織性;無犯罪現場性;犯罪危險及結果的廣域性、變異性、快速性;犯罪證據的可修改性;犯罪成本的低投入性
1、 計算機犯罪的類型,由於著眼點的不同,有不同的分類,視計算機在犯罪中的角色而定。有學者認為,計算機在犯罪中所扮演的角色主要有:
(1) 計算機作為犯罪的目標(OBJECT),盜取硬體或軟體數據等
(2) 計算機作為犯罪的主體(SUBJECT)或環境(ENVIORONMENT),如電子轉帳欺詐等
(3) 計算機作為犯罪的工具,如計算機間諜刺探機密等
(4) 計算機作為犯罪的象徵或符號(SYMBOLS),即計算機可能被用來作為掩飾計算機或濫用行為。
2、 美國刑法學界的計算機犯罪分類-1。
(1) 計算機濫用(Computer Abuse)
凡故意或過失以使用計算機的方法致使他人受損失或有損失危險的,即為計算機濫用
行為的主體為計算機的所有人或操作者(Perpetrator 犯罪者)
以計算機作為直接且顯著的工具
(2) 與計算機相關的犯罪(Computer Related Crime)
任何藉助計算機知識以達到犯罪目的的犯罪行為
在主觀和客觀上均與計算機有關
許多屬於傳統犯罪類型、但因為有計算機介入的犯罪大多數屬於此類
(3) 計算機犯罪(Computer Crime),范圍比與計算機相關犯罪狹隘
以欺詐或奪取的目的而執行程序
以陷他人於錯誤或欺詐的目的而獲金錢、財產或服務
任何人惡意接近、改變、增減、損壞計算機系統、計算機網路或資料的,均為計算機犯罪
計算機欺詐(Computer Fraud),很多與銀行有關
計算機輔助犯罪(Computer Assisted Crime),以計算機為犯罪手段或工具
3、美國刑法學界的計算機犯罪分類-2。
(1)刑事犯罪。破壞、毀損計算機系統
(2)財產犯罪。通過計算機竊取財產
(3)數據犯罪。盜取計算機數據
(4)經濟犯罪。憑借計算機實施復雜的財產欺詐案件
4、德國法學界的計算機犯罪分類-1
(1)利用計算機操作對數據處理系統的欺詐
(2)盜竊計算機硬體與軟體
(3)計算機破壞
(4)竊取勞務
(5)憑借數據處理的幫助違反傳統的計算機犯罪
5、德國法學界的計算機犯罪分類-2
(1)數據輸入、處理的不正當操作
(2)有關數據處理的計算機間諜
(3)數據處理的破壞
(4)盜竊使用
(5)侵入數據處理系統
6、日本法學界的計算機犯罪分類-1
(1)將計算機用於不良目的的行為
(2)危害計算機的行為
(3)竊取計算機存儲數據的行為
7、日本法學界的計算機犯罪分類-2
(1)破壞計算機的行為
(2)盜竊計算機數據
(3)盜竊計算機設備
(4)欺詐及侵佔
(5)機器時間的竊用
(6)對隱私權的侵害
8、中國台灣法學界的分類
(1)計算機操縱類犯罪(Computer Manipulation Crime)
輸入操縱(Input Manipulation)
程序操縱(Program Manipulation)
輸出操縱(Output Manipulation)
(2)計算機間諜類犯罪(Computer Espionage Crime)
(3)計算機破壞類犯罪(Computer Sabotage Crime)
(4)計算機竊用類犯罪(Occupy Computer Time)
9、聯合國文件中的計算機犯罪分類
(1)利用計算機的欺詐行為
(2)利用計算機偽造
(3)損毀或修改計算機程序
(4)非法進入他人計算機系統及服務
(5)非法復制受保護的計算機系統軟體
10、歐洲理事會《關於網路犯罪的公約》(2001年11月)中的計算機犯罪分類
(1)侵犯計算機數據或系統的機密性、完整性及可用性的犯罪
非法訪問
非法截獲
數據干擾
系統干擾
設備濫用
(2)與計算機有關的犯罪
未經授權故意輸入、修改、刪除、抑制計算機數據
(3)與內容有關的犯罪
兒童色情
歧視
(4)與侵犯版權有關的犯罪
『叄』 公安部:超六成電信網路詐騙利用虛假APP實施,有哪些信息值得關注
值得關注的是這些電信詐騙手法會隨著社會熱點發生變化,比如疫情發生之後,就衍生出了與疫情有關的詐騙方案。首先騙子會謊稱自己是防疫工作者。打電話給受害者,聲稱對方是密切接觸者,現在需要馬上自我隔離,並且不能告訴任何人。受害者聽了之後非常害怕,然後就會躲起來,按照對方的要求將款項轉至安全賬戶。
『肆』 網路犯罪有哪些
網路犯罪主要包括以下這些方面:第一個是指,危害了計算機網路安全運行相關行為的犯罪。第二個是指,通過利用網路危害到了國家的安全的犯罪。第三個,包括利用計算機系統危害社會的秩序以及破壞社會管理方面的罪行,第四個是,包括利用網路來危害他人財產合法權益的行為。首先,我們可以先了解一下,網路犯罪主要指的就是人類通過運用計算機,藉助網路而採取的對網路系統以及信息進行攻擊,破壞或者是利用網路技術進行其他犯罪的行為。同時包括人為的運用電腦編程,通過加密和解碼的技術或者是工具通過網路實施犯罪,也包括認為利用軟體進行相關的指令。同時,網路犯罪因為具有成本低,傳播迅速,同時互動性強以及隱蔽性強的特點。尤其是最近今年網路技術的迅速發展,導致網路犯罪率呈現直線上升的趨勢。第一個是指,危害了計算機網路安全運行相關行為的犯罪。主要包括侵入有關國家事務以及國家國防建設和高端科學技術的計算機系統。第二個是指,通過利用網路危害到了國家的安全的犯罪。主要包括通過網路互聯網進行造謠和誹謗以及通過發表和傳播有害信息,或者是煽動顛覆國家的言論或者是破壞國家統一的言論。第三個,包括利用計算機系統危害社會的秩序以及破壞社會管理方面的罪行,具體來說,包括利用互聯網進行銷售假冒偽劣產品,以及在網上破壞他人聲譽,在網上損害商品聲譽或者是知識產權的行為。第四個是,包括利用網路來危害他人財產合法權益的行為。主要包括在網路上侮辱他人,侵犯他人的通信自由,還有利用互聯網進行盜竊和詐騙等違法犯罪的行為。結合我國當前的網路犯罪的情況,主要是因為我國的互聯網技術迅速發展,所以給了很多犯罪者可趁之機。所以,當前我國的網路犯罪行為逐漸上升。【法律依據】:我國《刑法》第二百八十五條、二百八十六條、二百八十七條規定了網路犯罪的類型,網路犯罪主要有兩類,一是針對計算機信息系統及網路的犯罪,二是利用計算機及網路實施的其他犯罪。如非法侵入計算機信息系統罪和破壞計算機信息系統罪。
『伍』 使用境外軟體telegram是否違法
使用境外軟體telegram不違法,網路違法行蘆搜罩為就是網路犯罪,是指行為人運用計算機技術,藉助於網路對其系統或信息進行攻擊,破壞或利用網路進行其他犯罪的總稱。既包括行為人運用其編程,加密,解碼技術或工具在網路上實施的犯罪,也包括行為人利用軟體指令。網路系統或產品加密等技術及法律規定上的漏洞在網路內外交互實施的犯罪,還包括行為人藉助於其居於網路服務提供者特定地位或其他方法在網路系統實施的犯罪。
《中華陪鬧人民共和國網路安全法》
第二十一條國家實行網路安全等級保護制度。網路運營者應當按照網路安全等級保護制度的要求,履行下列安全保護義務,保障網路免受干擾、破壞或者未經授權的訪問,防止網路數據泄露或者被竊取、篡改:
(一)制定內部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規程,確定網路安全負責人,落實網路安全保護責任;
(二)採取防範計算機病毒和網路攻擊、網路侵入等危害網路安全行為的技術措施;
(三)採取監測、記錄網路運行狀態、網路安全事件的技術措施,並按照規定留存相關的網路日誌不少於六個月;
(四)採取數據分類、重要數據備份和加密等措施;
(五)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義務。
第四十二條網路運營者不得泄露、篡改、毀損其收集的個人信息;未經被收集者同意,不得向他人提供個人信息。但是,經過處理無法識別特定個人且不能復原的除外。
網路運營者應當採取技術措施和其漏數他必要措施,確保其收集的個人信息安全,防止信息泄露、毀損、丟失。在發生或者可能發生個人信息泄露、毀損、丟失的情況時,應當立即採取補救措施,按照規定及時告知用戶並向有關主管部門報告。
第六十條違反本法第二十二條第一款、第二款和第四十八條第一款規定,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有關主管部門責令改正,給予警告;拒不改正或者導致危害網路安全等後果的,處五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罰款,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處一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罰款:
(一)設置惡意程序的;
(二)對其產品、服務存在的安全缺陷、漏洞等風險未立即採取補救措施,或者未按照規定及時告知用戶並向有關主管部門報告的;
(三)擅自終止為其產品、服務提供安全維護的。
『陸』 簡述新型網路犯罪類型
新型網路犯罪的主要類型
(一)針對網路的犯罪的表現形式有:
1、網路竊密。
利用網路竊取科技、軍事和商業情報是網路犯罪最常見的一類。當前,通過國際信息高速公路廳坦互聯網,國際犯罪分子每年大約可竊取價值20億美元的商業情報。在經濟領域,銀行成了網路犯罪的首選目標。犯罪形式表現為通過用以支付的電子貨幣、賬單、銀行賬目結算單、清單等來達到竊取公私財產的目的。
2、製作、傳播網路病毒。
網路病毒是網路犯罪的一種形式,是人為製造的干擾破壞網路安全正常運行的一種技術手段。網路病毒的迅速繁衍,對網路安全構成最直接的扮凳桐威脅,已成為社會一大公害。
3、高技術侵害。
這種犯罪是一種旨在使整個計算機網路陷入癱瘓、以造成最大破壞性為目的的攻擊行為。世界上第一個將黑手伸向軍用計算機系統的15歲美國少年米尼克,憑著破譯電腦系統的特殊才能,曾成功進入「北美防空指揮中心」電腦系統。
4、高技術污染。
高技術污染是指利用信息網路傳播有害數據、發布虛假信息、濫發商業廣告、侮辱誹謗他人的犯罪行為。由於網路信息傳播面廣、速度快,如果沒有進行有效控制,造成的損失將不堪設想。
(二)網路扶持的犯罪的主要表現形式有:
1、網上盜竊。
網上盜竊案件以兩類居多:一類發生在銀行等金融系統,一類發生在郵電通信領域。前者的主要手段表現為通過計算機指令將他人賬戶上的存款轉移到虛開的賬戶上,或通過計算機網路對一家公司的計算機下達指令,要求將現金支付給實際上並不存在的另一家公司,從而竊取現金。在郵電通信領域,網路犯罪以盜碼並機犯罪活動最為突出。
2、網上詐騙。
網上詐騙是指通過偽造信用卡、製作假票據、篡改電腦程序等手段來欺騙和詐取財物的犯罪行為。
3、網上色情。
國際互聯網是一個「無主管、無國界、無警察」的開放網路,即所謂的「網路無邊,法律有限」。有了互聯網,無論大人小孩只需坐在電腦前,就可以在全世界范圍內查閱色情信息。網際網路賦予傳統的傳播淫穢物品行為以更大的廣泛性和粗缺更高的集中性。
4、網上賭博。
在網路時代,賭博犯罪也時常在網上出現。美國紐約曼哈頓區檢察院曾於1998年2月底對在互聯網上賭博的14名賭徒進行了起訴。負責該案的美國聯邦檢察官認為,美國有幾十個公司利用網際網路和電話進行體育賭博活動,每年賭資可能有10多億美元。
5、網上洗錢。
隨著網上銀行的悄然興起,一場發生在金融業的無聲革命正在開始。網上銀行給客戶提供了一種全新的服務,顧客只要有一部與國際互聯網路相連的電腦,就可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辦理該銀行的各項業務。這些方便條件為「洗錢」犯罪提供了巨大便利,利用網路銀行清洗贓款比傳統洗錢更加容易,而且可以更隱蔽地切斷資金走向,掩飾資金的非法來源。
6、網上教唆或傳播犯罪方法。
網上教唆他人犯罪的重要特徵是教唆人與被教唆人並不直接見面,教唆的結果並不一定取決於被教唆人的行為。這種犯罪有可能產生大量非直接被教唆對象同時接受相同教唆內容等嚴重後果,具有極強的隱蔽性和彌漫性。
如何防範網路犯罪
1、完善網路犯罪的刑事立法
進行網路刑事立法時,應當針對網路社會的開放性和網路犯罪的隱蔽性等特點,在明確網路管理部門、網路的提供者和服務者以及用戶對保護網路安全的權利和義務的同時,准確劃分網路犯罪與非罪的界限,規范網路管理措施,加大網路服務提供者及從業者的責任和義務,對反政府、反社會、惡意破壞、金融等方面的網路犯罪行為要嚴厲懲處。
通過完善網路刑事立法,引導網路社會各界提高對網路犯罪危害性的認識,自覺地以網路法規和自律規則為網路行為的指針,加強網路管理和網路行為的規范化,充分保護網路行為合法者的正當權益,以達到預防網路犯罪、懲戒網路犯罪的目的。
2、提升網路技術與設備
現實中,網路犯罪行為人往往利用網路系統的自身缺陷實施網路犯罪行為,故網路系統所使用的工具、硬體的品質直接決定著網路安全的防禦能力。必須加大我國網路防禦技術與設備的研究開發投入,尤其是加密、數字簽名、認證、審記、日誌、網路監測及安全檢查等網路技術和路由器、保密網關、防火牆、超級伺服器等重要網路設備以及中文操作系統等計算機軟體。
3、加強網路用戶的管理工作
在增強網路自身的防禦能力的同時,有必要通過嚴格執行科學的網路安全保護與監管制度,防止非法用戶的網路犯罪行為。這需要各個相關管理部門合理分工、通力合作、形成有效的網路管理體系,也需要各網路使用者形成良好的內部管理體制。
通過加強備份應急恢復、網路入侵預警、加裝操作系統和伺服器的補丁程序、對網路經常進行安全檢查、堵塞漏洞等工作,建立一個綜合性的網路及其信息安全的保護體系,是防範網路犯罪、強化網路管理能力的重要途徑。
4、充實網路監管的人力物力
防範與應對網路犯罪亟需在不斷提升網管技術的同時,進一步充實網路監管隊伍的人力及技術設備。定向培養具有較高法律素養、創新意識強、熟悉網路並能靈活運用網路偵查技術的復合型網路監管人員,篩選優秀的網路監管人員接受國內外訓練以提升反網路犯罪技術,借鑒國外遏制與打擊網路犯罪的成功經驗並逐步建立一套適合我國國情的網路監管的技術手段和策略,聘請國內專家學者作重大網路犯罪案件的技術協作者,委託專業機構開發用於網路犯罪偵查的專門軟體等,有效提高網路監管隊伍力量。
5、強化網路國際交流與合作
加強國際間的司法合作首先要統一認識,制定防範與打擊網路犯罪的區域性或國際性多邊條約,並通過國際網路監管機構協調各國之間、網路和網路之間的合作與監控機制,指導並幫助各國打擊國內網路犯罪。
6、加大網路法制教育力度
要大力宣傳有關互聯網方面的法律法規,使廣大網民依法依規上網。在對人們進行法制教育的同時,重點培養人們的法制觀念。而通過法制宣傳和普及,利用法律對人行為的引導作用,使人們對具體網路行為是否違法有一個客觀的認識,從而避免某些網路犯罪發生。
當然,在當前網路立法尚未健全情形下整個社會應該倡導一種積極向上的網路倫理道德觀,充分發揮道德的教化作用,通過有效的方式公開討論網路犯罪案對網路人群進行與時代合拍的價值觀、人生觀和包含網路規則在內的社會規范的教育,使網路用戶樹立良好的網路道德觀念,增強保障網路安全與規范網路行為的自律意識,以減少網路犯罪發生幾率。
7、推動IT企業支持網路管理
IT企業擁有大量的網路安全技術與管理的高級人才,在以自律規則約束自己的網路行為的同時,完全有能力為防範與制止網路犯罪提供重要的智力支持,提升網路犯罪防禦技術與手段。
網路提供企業或網路服務企業可以通過嚴格的認證程序以及保留網路用戶的使用資料的方法,為網路案件的偵辦提供網路犯罪嫌疑人的真實個人材料和實施具體網路行為的電磁記錄;郵寄企業認真識別網上交易寄件人的身份、記錄貨款存入的指定賬戶,可以為利用網路買賣違禁品的案件偵辦提供可靠的網路交易人線索。 IT企業加強對本企業優秀人才的正確引導和有效管理,還可以減少黑客犯罪的發生。
網路犯罪的技術和手段層出不窮,其專業性、隱蔽性,危害程度也會隨著網路的廣泛普及而加深,因此防範網路犯罪是一項任重而道遠的工作,需要立法、技術、觀念各方面的不斷更新與完善。
網路有利有弊,在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便利的同時,也滋生了一些犯罪。我們在使用互聯網的過程中,一定要注意保障自己的信息安全,避免受到侵害。一旦遭遇網路犯罪,人身、財產遭到損失的,要及時報警處理。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
第二十九條有下列行為之一的,處五日以下拘留;情節較重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
(一)違反國家規定,侵入計算機信息系統,造成危害的;
(二)違反國家規定,對計算機信息系統功能進行刪除、修改、增加、干擾,造成計算機信息系統不能正常運行的;
(三)違反國家規定,對計算機信息系統中存儲、處理、傳輸的數據和應用程序進行刪除、修改、增加的;
(四)故意製作、傳播計算機病毒等破壞性程序,影響計算機信息系統正常運行的。
『柒』 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非法製造買賣提供或者使用的設備和軟體包括
從2022年12月1日開始,備受關注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反電信網路詐騙法》(以下簡稱《反電信網路詐騙法》)正式實施。『捌』 網路違法犯罪有哪些類型
法律分析:一、是通過非法手段,針對網路漏洞對網路進行技術入侵,侵入網路後,主要以偷窺、竊取、更改或者刪除計算機信息為目的的犯罪。二、通過信息交換和軟體的傳遞過程,將破壞性病毒附帶在信息中傳播、在部分免費輔助軟體中附帶邏輯炸彈定時引爆、或者在軟體程序中設置後門程序的犯罪。三、是利用公用信息網路侵吞公共財務,以網路為傳播媒體在網上傳播反動言論或實施詐騙和教唆犯罪。四、是利用現代網路實施色情影視資料、淫穢物品的傳播犯罪。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一十九條:有下列侵犯商業秘密行為之一,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或者單處罰金;情節特別嚴重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一)以盜竊、賄賂、欺詐、脅迫、電子侵入或者其他不正當手段獲取權利人的商業秘密的;(二)披露、使用或者允許他人使用以前項手段獲取的權利人的商業秘密的;(三)違反保密義務或者違反權利人有關保守商業秘密的要求,披露、使用或者允許他人使用其所掌握的商業秘密的。明知前款所列行為,獲取、披露、使用或者允許他人使用該商業秘密的,以侵犯商業秘密論。本條所稱權利人,是指商業秘密的所有人和經商業秘密所有人許可的商業秘密使用人。第二百一十九之一:為境外的機構、組織、人員竊取、刺探、收買、非法提供商業秘密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或者單處罰金;情節嚴重的,處五年以上有期徒刑,並處罰金。第二百五十三條之一:違反國家有關規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個人信息,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罰金;情節特別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違反國家有關規定,將在履行職責或者提供服務過程中獲得的公民個人信息,出售或者提供給他人的,依照前款的規定從重處罰。竊取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獲取公民個人信息的,依照第一款的規定處罰。單位犯前三款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並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照各該款的規定處罰。第二百六十六條:詐騙公私財物,數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並處或者單處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並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
『玖』 詐騙界說的飛機是什麼軟體
「詐騙界說的飛機」指的是一種遠程式控制制軟體,通常被用於實施網路詐騙行為。這種軟體也被稱為「遠控」軟體,因為它可以遠程訪問受害者計算機並竊取其敏感信息或控制其操作。
這種軟體敏仔在黑客和網路犯罪分子中非常普遍,可能會以多種形式出現,如電子郵件附件、惡意軟體下載或對話框欺騙等。一旦安裝成功,該軟體便可以在背後默默地運行,並將受害者的鍵盤輸入、攝像頭畫面和屏幕截圖等信息發送回攻擊者的伺服器。
由於「詐橋滑汪騙界說的飛機」軟體的存在,使用互聯網時需要注意自己的安全,保護自己的電腦不被黑客入侵和控制。建議安裝可讓毀靠的殺毒軟體,並避免打開或下載任何來源不明的文件。
『拾』 6款淫穢APP被摧毀,涉5100餘萬元,這些app為何成「漏網之魚」
6款淫穢APP被摧毀,涉5100餘萬元,這些app為何成“漏網之魚”?
六款淫穢APP被摧毀,其中涉嫌5100餘萬元,這是一筆相當大的財產,而這些APP之所以能夠成為漏網之魚,首先最重要的就是抓住一些人的僥幸心理腔櫻,還有好奇心,因為這一些淫穢APP主要吸引的就是那些未成年人還有那些成年人內心對那種涉黃的一種渴望,就是利用消費者的這種心理然後取一些掩人耳目的名字,然後躲避了網路的調查,而且現在網路十分發達各色各樣的APP還有鏈接,其實都裡面有一些淫穢的東西,所以這伍虧叢也告訴我們以下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