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網路營銷 > 移動端嵌入式網路有哪些

移動端嵌入式網路有哪些

發布時間:2023-04-10 20:28:34

㈠ 嵌入式實時系統有哪些

嵌入式實時系統有:

(1) DeltaOS

DeltaOS是電子科技大學汪悄頌嵌入式實時教研室和科銀公司 (專門從事嵌入式開發) 聯合研製開發的全中文的嵌入式操作系統,提供強實時和嵌入式多任務的內核,任務響應時間快速、確定,不隨任務負載大小改變,絕大部分的代碼由C語言編寫,具有很好的移植性。

(2) Hopen OS

Hopen OS是凱思集團自主研製開發的實時操作系統,由一個體積很小的內核及一些可以根據需要進行定製的系統模塊組成。其核心Hopen Kernel的規模一般為10KB左右,佔用空間小,並具有實時、多任務、多線程的系統特徵。

(3) EEOS

EEOS是中科院計算所組織開發的開放源碼的實時操作系統。該實時操作系統重點支持p-Java,要求一方面小型化,一方面能重用Linux的驅動和其他模塊。

(4) HBOS

HBOS系統是浙江大學自主研製開發的全中文實時操作系統。它具有實運棗時、多任務等特徵,能提供瀏覽器、網路通信和圖形窗口等服務;可供進行一定的定製或二次開發;能為應用軟體開發提供API介面支持;可用於信息家電、智能設備和儀器儀表等領域開發應用。

(1)移動端嵌入式網路有哪些擴展閱讀:

常見的嵌入式操作系統:

一、VxWorks

VxWorks操作系統是美國WindRiver公司於1983年設計開發的一種嵌入式實時操作系統(RTOS),是Tornado嵌入式開發環境的關鍵組成部分。良好的持續發展能力、高性能的內核以及友好的用戶開發環境,在嵌人式實時操作系統領域逐漸占據一席之地。

二、Windows CE

Windows CE與Windows系列有較好的兼容性,無疑是Windows CE推廣的一大優勢。其中WinCE3.0是一種針對小容量、移動式、智能化、32位、了解設備的模塊化實時嵌人式操作系統。

三、嵌入式Linux

這是嵌入式操作系統的一個新成員,其最大的特點是源代碼公開並且遵循GPL協議,在近一年多以來成為研究熱點,據IDG預測嵌入式Linux將占未來兩年的嵌入式操作系統份額的50%。

四、μC/OS一Ⅱ

μC/OS一Ⅱ是著名的源代碼公開的實時內核,是專為嵌入式應用設計困鄭的,可用於8位,16位和32位單片機或數字信號處理器(DSP)。

㈡ 針對移動端與嵌入式視覺應用的卷積神經網路MobileNet系列解析

MobileNet V1 (2017)

(1)MobileNets基於一種流線型結構使用深度可分離卷積來構造輕型權重深度神經網路,核心部件就是 深度可分離卷積

(2)MobileNet是一種基於深度可分離卷積的模型,深度可分離卷積是一種將標准卷積分解成深度卷積以及一個1x1的卷積即逐點卷積

(3)深度卷積針對每個單個輸入通道應用單個濾波器進行濾波,然後逐點卷積應用1x1的卷積操作來結合所有深度卷積得到的輸出

(4)對深度卷積,它的卷積核厚度不是輸入張量的通道數,而是1,輸出通道就是卷積核數目。經典卷積的卷積核厚度默認是圖片的通道數

(5)可分離卷積tf內置函數: tf.layers.separable_conv2d

公式計算:

MobileNet V2 (2018)

(1)Mobilenet V2實在Mobilenet V1的基礎上發展而來,V2 主要引入了兩個改動:Linear Bottleneck 和 Inverted Resial Blocks。兩個改動分別對應V1和Resnet

(2)MobileNetV1遺留的問題

(3) 對比 MobileNet V1 與 V2 的微結構

(4) 對比 ResNet 與 MobileNet V2 的微結構

MobileNet V3 (2019)

論文地址:https://arxiv.org/pdf/1905.02244.pdf

(1)具體的內容可以看論文,這里我只是重點說明其中的激活函數改進(swish/h-swish)和網路結構改進(bneck)

(2)激活函數:作者發現一種新出的激活函數swish x 能有效改進網路精度

但就是計算量太大了,於是作者對這個函數進行了數值近似:

近似結果:

(3)網路結構:在大體思路上引用mobilenet v2的結構pw-dw-pw,其中激活函數添加了h-swish,同時在v2基礎上添加了Squeeze excitation layer,具體的設置可查閱論文中的網路參數圖對照,

其中Squeeze excitation layer

Squeeze excitation layer是引入基於squeeze and excitation結構的輕量級注意力模型SENet

論文:《Squeeze-and-Excitation Networks》

論文鏈接:https://arxiv.org/abs/1709.01507

什麼是嵌入式,涉及到哪些關鍵的技術

嵌入式基核系統是以應用為中心,以計算機技術為基礎,並且軟硬體可裁剪,適用於應用系統對功能、可靠性、成本、體積、功耗有嚴格要求的專用計算機系統。它一般由嵌入式微處理器、外圍硬體設備、嵌入式操作系統以及用戶的應用程序等四個部分組成,用於實現對其他設備的控制、監視或管理等功能。

嵌入式系統一般指非PC系統,它包括硬體和軟體兩部分。硬體包括處理器/微處理器、存儲器及外設器件和I/O埠、圖形控制器等。軟體部分包括操作系統軟體(OS)(要求實時和多任務操作)和應用程序編程。有時設計人員把這兩種軟體組梁帶合在一起。應用程序控制著系統的運作和行為;而操作系統控制著應用程序編程與硬體的交互作用。

嵌入式系統的核心是嵌入式微處理器。嵌入式微處理器一般就具備以下4個特點:

1)對實時多任務有很強的支持能力,能完成多任務並且有較短的中斷響應時間,從而使內部的代碼和實時內核心的執行時間減少到最低限度。

2)具有功能很強的存儲區保護功能。這是由於嵌入式系統的軟體結構已模塊化,而為了避免在軟體模塊之間出現錯誤的交叉作用,需要設計強大的存儲區保護功能,同時也有利於軟體診斷。

3)可擴展的處理器結構,以能最迅速地開展出滿足應用的最高性能的嵌入式微處理器。

4)嵌入式微處理器必須功耗很低,尤其是用於攜帶型的無線及移動的計算和通信設備中靠電池供電的嵌入式系統更是如此,如需要功耗只有mW甚至μW級。

嵌入式計算機系統同通用型計算機系統相比具有以下特點:

1.嵌入式系統通常是面向特定應用的嵌入式CPU與通用型的最大不同就是嵌入式CPU大多工作在為特定用戶群設計的系統中,它通常都具有低功耗、體積小、集成度高等特點,能夠把通用CPU中許多由板卡完成的任務集成在晶元內部,從而有利於嵌入式系統設計趨於小型化,移動能力大大增強,跟網路的耦合也越來越緊密。

2.嵌入式系統是將先進的計算機技術、半導體技術和電子技術與各個行業的具體應用相結合後的產物。這一點就決定了它必然是一個技術密集、資金密集、高度分散、不斷創新的知識集成系統。

3.嵌入式系統的硬體和軟體都必須高效率地設計,量體裁衣、去除冗餘,力爭在同樣的矽片面積上實現更高的性能,這樣才能在具體應用中對處理器的選擇更具有競爭力。

4.嵌入式系統和具體應用有機地結合在一起,它的升級換代也是和具體產品同步進行,因此嵌入式系統產品一旦進入市場,具有較長的生橡鋒蘆命周期。

5.為了提高執行速度和系統可靠性,嵌入式系統中的軟體一般都固化在存儲器晶元或單片機本身中,而不是存貯於磁碟等載體中。

6.嵌入式系統本身不具備自舉開發能力,即使設計完成以後用戶通常也是不能對其中的程序功能進行修改的,必須有一套開發工具和環境才能進行開發。

㈣ 嵌入式操作系統有哪些

嵌入式操作系統有哪些

嵌入式操作系統是一段在嵌入式系統啟動後首先執行的背景程序,用戶的應用程序是運行於其上的各個任務,它根據各個任務的要求,進行資源(包括存儲器、外設等)管理、消息管理、任務調度、異常處理等工作。在有嵌入式操作系統支持的系統中,每個任務有一個優先順序,根據各個任務的優先順序,動態地切換各個任務,保證對實時性的要求。經過多年的發展,比較流行的嵌入式操作系統如下:

1、VxWorks

VxWorks 操作系統是美國WindRiver公司於1983年設計開發的一種實時嵌入式操作系統(RTOS),由於具有高性能的系統內核和友好的用戶開發環境。

VxWorks的突出特點:可靠性、實時性和可裁減性。它是目前嵌入式系統領域中使用最廣泛、市場佔有率最高的操作系統。它支持多種處理器,如x86、i960、Sun Sparc、Motorola Mc68xxx、MIPS RX000、Power PC等。大多數的VxWorks API是專有的,採用GNU的編譯和調試器,具有集成開發環境Tornado 系列。

它屬於商業型操作系統,目前國內很多大的公司都採用此操作系統進行嵌入式系統的開發,如中興通訊、華為等。

2、pSOS

該系統是一個模塊化、高性能的實時操作系統,專為嵌入式微處理器設計,提供一個完全的多任務環境,在定製的或者商業化的硬體上具有高性能和高可靠性,可以讓開發者根據操作系統的功能和內存需求定製每一個應用所需的系統。猛渣開發者可以利用它來實現從簡單的`單個獨立設備到復雜的、網路化的多處理器系統。

3、Windows Embedded

Windows Embedded 產品家族是Microsoft的產品,主要是用於建立支持具有豐富應用程序和服務的32嵌入時系統,從而針對廣泛的用戶需求提供靈活解決方案。此外,同支持更快的“產品上市速度”並降低開發成本,Windows Embedded 產品家族還能保證開發人員立於競爭前沿。目前Windows Embedded產品家族主要有Windows CE 3.0 和Windows NT Embedded 4.0。

4、Palm OS

Palm OS是著名的網路設備製造商3COM旗下的Palm Computing掌上電腦公司的產品,在PDA市場上佔有很大的市場份額。它具有開放的操作系統應用程序介面(API),開發商可以根據需要自行開發所需要的應用程序。

從全球范圍來看,由於Handspring公司和SONY公司也被授權使用Palm OS操作系統,致使Palm OS的市場份額佔到將近90%。Palm OS的優勢在於可以讓用戶靈活方便地定製操作系統以適合自己的習慣,而且其市場運作經驗豐富,資本雄厚,目前也正在通過第三方軟體商進行軟體的中文化工作。

5、OS-9

Microwave的OS-9是為微處理器關鍵實時任務而設計的操作系統,廣泛應用於高科技產品中,包括消費電子產品、工業自動化、無線通信產品、醫療儀器、數字電視/多媒體設備。它提供了很好的安全性和容錯性。與其它手知殲的嵌入式系統相比,它畢沖的靈活性和可升級性非常突出。

6、LynxOS

Lynx Real-time Systems 的LynxOS式一個分布式、嵌入式、可規模擴展的實時操作系統,它遵循PosIX.la、PosIX.lb和PosIX.1c標准。LynxOS支持線程的概念,提供256個全局用戶線程優先順序;提供一些傳統的、非實時系統的服務特性,包括基於調用需求的虛擬內存、一個基於Motif的用戶圖形界面、與工業標准兼容的網路系統以及應用開發工具。

7、QNX

QNX是加拿大QNX公司的產品。QNX是在x86體繫上開發出來的,這和別的RTOS不太一樣,別的大多RTOS都是從68K的CPU上開發成熟,然後再移植到x86體繫上來的,但是QNX是直接在x86上面開發,只是近年才在68K等CPU上使用。

QNX是一個實時的、可擴充的操作系統,它部分遵循PosIX相關標准,如PosIX.1b實時擴展。它提供了一個很小的微內核以及一些可選的配合進程。其內核僅提供4種服務:進程調度、進程間通信、底層網路通信和中斷處理。其進程在獨立的地址空間運行。所有其它OS服務,都體現為協作的用戶進程,因此QNX內核非常小巧(QNX 4.x大約為12KB),而且運行速度極快。這個靈活的結構可以使用戶根據實際的需求,將系統配置成微小的嵌入式操作系統或者包括幾百個處理器的超級虛擬機操作系統。

由於QNX具有強大的圖形界面功能,因此很適合作為機頂盒、手持設備(掌上電腦、手機)、GPS設備的實時操作系統使用。

8、嵌入式Linux

自由免費軟體Linux的出現對目前商用嵌入式操作系統帶來了沖擊。它可以移植到多個有不同結構的CPU和硬體平台上,具有很好的穩定性、各種性能的升級能力強,而且開發更容易。

國際上許多大型跨國企業,已經選中了Linux操作系統作為開發嵌入式產品的工具。如韓國三星公司、美國Transmeta公司等。國內也有很多廠家推出了基於Linux的嵌入式系統,如中科紅旗軟體技術有限公司既開發了嵌入式Linux系統基本開發平台,有提供了可供裁減的嵌入式Linux圖形用戶界面、窗口系統和網路瀏覽器,並與其它廠商合作開發了許多產品,包括PDA、機頂盒、彩票機等。

9、μC/OS-II

μC/OS-II是源代碼公開的實時嵌入式內核,是由美國人Jean J. Labrosse撰寫,其性能完全可以與商業產品競爭。它是基於μC/OS的,在1992年以來已經有很多成功的商業應用。它可在絕大多數8位、16位、32位甚至64位微處理器、微控制器、數字信號處理器(DSP)上運行。

目前嵌入式系統的開發工具平台主要包括以下幾種:

(1)實時在線模擬系統ICE(In-Circuit Emulator)

(2)高級語言編譯器(Compiler Tools)

(3)源程序模擬器(Simulator)

;

㈤ 移動終端操作系統有哪些

移動終端操作系統有蘋果的IOS、谷歌的Android、惠普的WebOS、開源的MeeGo及微軟Windows。

一、ios系統:
iOS是由蘋果公司開發的移動操作系統。蘋果公司最早於2007年1月9日的Macworld大會上公布這個系統,最初是設計給iPhone使用的,後來陸續套用到iPodtouch、iPad以及AppleTV等產品上。iOS與蘋果的MacOSX操作系統一樣,屬於類Unix的商業操作系統。原本這個系統名為iPhoneOS,因為iPad,iPhone,iPodtouch都使用iPhoneOS,所以2010WWDC大會上宣布改名為iOS(iOS為美國Cisco公司網路設備操作系統注冊商標,蘋果改名已獲得Cisco公司授權)。

二、Android系統:
Android是一種基於Linux的自由及開放源代碼的操作系統,主要使用於移動設備,如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由Google公司和開放手機聯盟領導及開發。尚未有統一中文名稱,中國大陸地區較多人使用「安卓」或「安致」。Android操作系統最初由AndyRubin開發,主要支持手機。2005年8月由Google收購注資。2007年11月,咐陪正Google與84家硬體製造商、軟體開發商及電信營運商組建開放手機聯盟共同研發改良Android系統。隨後Google以Apache開源許可證的授權方式,發布了Android的源代碼。第一部Android智能手機發布於2008年10月。Android逐漸擴展到平板電腦及其他領域上,如電視、數碼相機、游戲機等。2011年第一季度,Android在全球的市場份額首次超過塞班系統,躍居全球第一。2013年的第四季度,Android平台手機的全球市場份額已經達到78.1%。2013年09月24日谷歌開發的操作系統Android在迎來了5歲生日,全世界採用這款系統的設備數量已經達到10億台。衡悔

三、webOS系統:
PalmwebOS是一個嵌入式操作系統,以Linux內核為主體並加上部份Palm公司開發的專有軟體。它主要是為Palm智能手機而亂知開發。該平台於2009年1月8日的拉斯維加斯國際消費電子展宣布給公眾,並於2009年6月6日發布。該平台是事實上的PalmOS繼任者,webOS將在線社交網路和Web2.0一體化作為重點。第一款搭載webOS系統的智能手機是PalmPre,於2009年6月6日發售。由於Palm被HP收購,webOS被收歸HP旗下。2011年8月19日凌晨,在惠普第三季度財報會議上,惠普宣布正式放棄圍繞TouchPad平板電腦和webOS手機的所有運營。

四、MeeGo系統:
MeeGo是一種基於Linux的自由及開放源代碼的便攜設備操作系統。它在2010年2月的全球移動通信大會中發布,主要推動者為諾基亞與英特爾。MeeGo融合了諾基亞的Maemo及英特爾的Moblin平台,並由Linux基金會主導。MeeGo主要定位在移動設備、家電數碼等消費類電子產品市場,可用於智能手機、平板電腦、上網本、智能電視和車載系統等平台。2011年9月28日,繼諾基亞宣布放棄開發meego之後,英特爾也正式宣布將MeeGo與LiMo合並成為新的系統:Tizen。2012年7月,在諾基亞的支持下,JollaMobile公司成立。並基於Meego研發sailfishos,將在華發布新一代Jolla手機。

五、Windows,系統:
MicrosoftWindows,是美國微軟公司研發的一套操作系統,它問世於1985年,起初僅僅是Microsoft-DOS模擬環境,後續的系統版本由於微軟不斷的更新升級,不但易用,也慢慢的成為家家戶戶人們最喜愛的操作系統。

㈥ 嵌入式系統有哪些類型

問題一:嵌入式操作系統的種類有哪些? 一般情況下,嵌入式操作系統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面向控制、通信等領域的實時操作系統,如windriver公司的vxworks、isi的psos、qnx系統軟體公司的qnx、ati的nucleus等;另一類是面向消費電子產品的非實時操作系統,這類產品包括個人數字助理(pda)、行動電話、機頂盒、電子書、webphone等。

問題二:什麼是嵌入式系統 一 什麼是嵌入式系統
嵌入式系統一般指非 PC 系統,有計算機功能但又不稱之為計算機的設備或器材。它是以應用為中心,軟硬體可裁減的,適應應用系統對功能、可靠性、成本、體積、功耗等綜合性嚴格要求的專用計算機系統。簡單地說,嵌入式系統集系統的應用軟體與硬體於一體,類似於 PC 中 BIOS 的工作方式,具有軟體代碼小、高度自動化、響應速度快等特點,特別適合於要求實時和多任務的體系。嵌入式系統主要由嵌入式處理器、相關支撐硬體、嵌入式操作系統及應用軟體系統等組成,它是可獨立工作的「器件」。
嵌入式系統幾乎包括了生活中的所有電器設備,如掌上 PDA 、移動計算設備、電視機頂盒、手機上網、數字電視、多媒體、汽車、微波爐、數字相機、家庭自動化系統、電梯、空調、安全系統、自動售貨機、蜂窩式電話、消費電子設備、工業自動化儀表與醫療儀器等。
嵌入式系統的硬體部分,包括處理器 / 微處理器、存儲器及外設器件和 I/O 埠、圖形控制器等。嵌入式系統有別於一般的計算機處理系統,它不具備像硬碟那樣大容量的存儲介質,而大多使用 EPROM 、 EEPROM 或快閃記憶體 (Flash Memory) 作為存儲介質。軟體部分包括操作系統軟體 ( 要求實時和多任務操作 ) 和應用程序編程。應用程序控制著系統的運作和行為;而操作系統控制著應用程序編程與硬體的交互作用。
二 嵌入式處理器
嵌入式系統的核心是嵌入式微處理器。嵌入式微處理器一般具備 4 個特點: (1) 對實時和多任務有很強的支持能力,能完陵慧成多任務並且有較短的中斷響應時間,從而使內部的代碼和實時操作系統的執行時間減少到最低限度;陪豎 (2) 具有功能很強的存儲區保護功能,這是由於嵌入式系統的軟體結構已模塊化,而為了避免在軟體模塊之間出現錯誤的交叉作用,需要設計強大的存儲區保護功能,同尺亂答時也有利於軟體診斷; (3) 可擴展的處理器結構,以能迅速地擴展出滿足應用的高性能的嵌入式微處理器; (4) 嵌入式微處理器的功耗必須很低,尤其是用於攜帶型的無線及移動的計算和通信設備中靠電池供電的嵌入式系統更是如此,功耗只能為 mW 甚至μ W 級。
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全世界嵌入式處理器的品種總量已經超過 1000 種,流行的體系結構有 30 多個系列。其中 8051 體系佔多半,生產這種單片機的半導體廠家有 20 多個,共 350 多種衍生產品,僅 Philips 就有近 100 種。現在幾乎每個半導體製造商都生產嵌入式處理器,越來越多的公司有自己的處理器設計部門。嵌入式處理器的定址空間一般從 64kB 到 16MB ,處理速度為 0.1~2000MIPS ,常用封裝 8~144 個引腳。
根據現狀,嵌入式計算機可分成下面幾類。
(1) 嵌入式微處理器 (Embedded Microprocessor Unit, EMPU)
嵌入式微處理器採用「增強型」通用微處理器。由於嵌入式系統通常應用於環境比較惡劣的環境中,因而嵌入式微處理器在工作溫度、電磁兼容性以及可靠性方面的要求較通用的標准微處理器高。但是,嵌入式微處理器在功能方面與標準的微處理器基本上是一樣的。根據實際嵌入式應用要求,將嵌入式微處理器裝配在專門設計的主板上,只保留和嵌入式應用有關的主板功能,這樣可以大幅度減小系統的體積和功耗。和工業控制計算機相比,嵌入式微處理器組成的系統具有體積小、重量輕、成本低、可靠性高的優點,但在其電路板上必須包括 ROM 、 RAM 、匯流排介面、各種外設等器件,從而降低了系統的可靠性,技術保密性也較差。由嵌入式......>>

問題三:嵌入式軟體系統的分類有幾種 應該是有很多種的

問題四:嵌入式系統的介面類型有哪些 嵌入式硬體系統 嵌入式處理器 各種類型存儲器 模擬電路及電源 介面控制器 嵌入式軟體系統 實時操作系統 板級支持包 設備驅動 協議棧 應用程序

問題五:嵌入式微處理器通常分為哪幾種類型? 嵌入式微處理器分類:
根據微處理器的字長寬度:微處理器可分為4位、8位、16位、32位、64位。一般把16位及以下的稱為嵌入式微控制器,32位以上的稱為嵌入式微處理器。

根據微處理器系統集成度,可劃分為兩類:一般用途的微處理器,即微處理器內部僅包含單純的中央處理單元;單晶元微控制器,即將CPU、Rom、RAM及I/O等部分集成到同一個晶元上。

根據嵌入式微處理器的用途:可分為以下幾類:
1、嵌入式微控制器(MCU),又稱為單片機。微控制器的片上外設資源通常比較豐富,適合於控制,因此稱為微控制器。微控制器晶元內部集成有ROM/EPROM、RAM、匯流排、匯流排邏輯、定時/計數器、看門狗、I/O、串列口、脈寬調制輸出(PWM)、A/D、D/A、Flash、EEPROM等各種必要功能和外設。微控制器的最大特點是單片化,功耗成本低,可靠性高。常用的有8051、MCS系列、C540、MSP430系列等,目前,微控制器占嵌入式 系統的約70%的市場份額。

2、嵌入式 微處理器(EMPU)。由通用計算機中的CPU發展而來,主要特點是具有32位以上的處理器,具有比較高的性能,價格也較高。與計算機CPU不同的是,在實際嵌入式 應用中,只保留和嵌入式 應用緊密相關的功能硬體,去除其它的冗餘功能部分,因此其體積小、重量輕、功耗低、成本低及可靠性高。通常嵌入式微處理器把CPU、ROM、RAM及I/O等元件 做到同一個晶元上,也稱為單板計算機。目前,主要的嵌入式 微處理器有ARM、MIPS、POWER PC和基於X86的386EX等。

3、嵌入式DSP處理器。它是專門 用於信號 處理方面的處理器,蘢在系統結構和指令演算法方面進行了特殊設計 ,具有很高 的編譯效率和指令執行速率,主要用在數字濾波、FFT、頻譜分析等各種儀器上。
DSP內部採用程序和數據分開存儲和傳輸的哈佛結構 ,具有專門硬體乘法器,廣泛採用流水線操作,提供特殊 的DSP指令,可用來快速的實現 各種數字信號處理演算法,加之集成電路 的優化設計,速度甚至比最快的CPU還快數倍。
4、嵌入式 片上系統(SOC)。它是追求產品系統最大包容 的集成器件。SOC最大的特點是成功實現了軟硬體無縫結合 ,直接 在處理器片內嵌入操作系統的代碼模塊。體積小,功耗低,可靠性高。
在網路上一搜一大堆的問題,怎麼老愛在這兒問,處理器根據結構設計的不同,哈佛結構和馮諾依曼,典型的哈佛結構為51系列的,馮諾依曼就不用說了,兩者的不同前者數據和程序指令分開存儲。

問題六:嵌入式處理器可以分為那幾種類型 5分 嵌入式系統中採用的 CPU 可以分成四類:
1、 微控制器或 SoC,這是最為典型的。常用的有基於 PowerPC 內核的晶元,基於
ARM 內核的晶元,還有各種基於 SPARC 和 MIPS 內核的微控制器晶元。這些內
核大都是 RISC 的,不過也有 CISC 的晶元,如傳統的 Intel 8051 等。
2、 由內核或類似內核構成的、體積和功耗都比較小的 RISC 微處理器晶元,即不帶
外設介面的 CPU 原形。
3、 流行的 CISC 結構 CPU 晶元的「移動版」,這些晶元本來是用於筆記本電腦的,體
積和功耗都比較小,所以也常用於嵌入式系統。
4、 普通的 CPU 晶元。此類 CPU 有 CISC 的,如 Pentium,也有 RISC 的,如 PowerPC。

問題七:常用的嵌入式軟體架構有哪幾種不同的基本類型 1簡單的輪詢結構
2帶中斷的輪詢結構
3監控式操作系統+應用軟體
4通用嵌入式操作系統+應用軟體

問題八:嵌入式軟體是什麼類型軟體 嵌入式軟體的分類與組成
嵌入式系統的發展非常快,而嵌入式軟體的發展更快。嵌入式軟體的發展就象生物的發展一樣,由單細胞生物到多細胞,一直到智能生物人類,在這個過程中,嵌入式軟體的結構越來越復雜,但是復雜系統還在不斷發展的同時,簡單系統仍然不可缺少。按照軟體結構劃分,嵌入式軟體的分類如圖1所示。
對單線程程序而言,沒有主控程序,結構如圖2所示,一種是循環輪詢系統,一種是有限狀態機。比如一個采弧循環輪詢結構的產品包裝系統,系統採用光感應來判斷是否有產品需要包裝,一旦發現傳輸帶上有物體,程序主體就控制執行包裝動作。單線程程序的優點是程序簡單、執行效率高,缺點是一旦出現故障,系統無法自動進行控制與恢復,安全性較差。如《貓和老鼠》中傳輸帶上不是要包裝的產品,而是一隻貓,系統也會進行包裝,這時如果貓使包裝設備出故障,程序仍然一如繼往地查是否有產品,有則執行包裝指令。
中斷驅動系統可以解決這種安全性問題。在中斷驅動系統中,有一循環輪詢的主程序控制中斷響應程序的執行,程序結構如圖3所示。對於多個中斷請求同時發生,要考慮中斷請求優先順序,以及響應出現錯誤等情況發生時,主程序就須處理更復雜的任務管理,這時主程序已成為一個簡單的嵌入式操作系統。如果上面的包裝系統採用中斷驅動系統,一旦發生錯誤,就會有一個錯誤中斷請求執行錯誤響應程序,錯誤響應程序會處理錯誤,使系統恢復正常。
考慮更多的任務、多個中斷處理過程的多任務系統的情況,比如要考慮存儲的分配與管理、I/O的控制與管理、多個任務或中斷請求同時發生等,中斷驅動系統就無法應付了,這時嵌入式操作系統的支持是必不可少的,它要完成任務的切換、調度、通信、同步、互斥、中斷管理、時鍾管理等。而在一些系統中還需要嵌入式資料庫的支持,如PDA上的一個微型客戶管理系統(CRM)。如圖4所示,雖然我們用簡單的框圖描述單機多任務嵌入式軟體的層次結構,但是我們知道其程序結構遠比前面所描述的幾種復雜。
嵌入式系統的需求已越來越復雜,PC機上的應用幾乎都有移到嵌入式系統的需要,如通過手機、PDA等移動設備進行的網路游戲、網上購物、網上銀行交易等,這使嵌入式軟體變得更加復雜,不僅需要嵌入式操作系統、嵌入式資料庫,還需要網路通訊協議、應用支撐平台等,在此基礎上的應用軟體的架構也變得復雜起來。如圖5所示,分布式嵌入式軟體系統可能是Peer-to-Peer結構,也可能是B/S結構等。

問題九:嵌入式系統有哪些就業職位?哪些類型的公司提供的?有什麼要求? 工作職位要求:
行業:一般這種工作都是電子研發類的公司,互聯網相關的公司。
希望我的回答能夠幫到您,祝生活愉快!

問題十:嵌入式處理器有哪幾種分類 嵌入式處理器是嵌入式系統的核心,是控制、輔助系統運行的硬體單元。范圍極其廣闊,從最初的4位處理器,目前仍在大規模應用的8位單片機,到最新的受到廣泛青睞的32位,64位嵌入式CPU。嵌入式微處理器嵌入式微處理器(Micro Processor UNIt,MPU)是由通用計算機中的CPU演變而來的。它的特徵是具有32位以上的處理器,具有較高的性能,當然其價格也相應較高。但與計算機處理器不同的是,在實際嵌入式應用中,只保留和嵌入式應用緊密相關的功能硬體,去除其他的冗餘功能部分,這樣就以最低的功耗和資源實現嵌入式應用的特殊要求。和工業控制計算機相比,嵌入式微處理器具有體積小、重量輕、成本低、可靠性高的優點。目前主要的嵌入式處理器類型有Am186/88、386EX、SC-400、Power PC、68000、MIPS、ARM/ StrongARM系列等。其中Arm/StrongArm是專為手持設備開發的嵌入式微處理器,屬於中檔的價位。嵌入式微控制器嵌入式微控制器(Microcontroller Unit, MCU)的典型代表是單片機,從70年代末單片機出現到今天,雖然已經經過了20多年的歷史,但這種8位的電子器件目前在嵌入式設備中仍然有著極其廣泛的應用。單片機晶元內部集成ROM/EPROM、RAM、匯流排、匯流排邏輯、定時/計數器、看門狗、I/O、串列口、脈寬調制輸出、A/D、D/A、Flash RAM、EEPROM等各種必要功能和外設。和嵌入式微處理器相比,微控制器的最大特點是單片化,體積大大減小,從而使功耗和成本下降、可靠性提高。微控制器是目前嵌入式系統工業的主流。微控制器的片上外設資源一般比較豐富,適合於控制,因此稱微控制器。由於MCU低廉的價格,優良的功能,所以擁有的品種和數量最多,比較有代表性的包括8051、MCS-251、MCS-96/196/296、P51XA、C166/167、68K系列以及 MCU 8XC930/931、C540、C541,並且有支持I2C、CAN-Bus、LCD及眾多專用MCU和兼容系列。目前MCU占嵌入式系統約70%的市場份額。近來Atmel出產的Avr單片機由於其集成了FPGA等器件,所以具有很高的性價比,勢必將推動單片機獲得更高的發展。嵌入式DSP處理器嵌入式DSP處理器(Embedded Digital Signal Processor, EDSP),是專門用於信號處理方面的處理器,其在系統結構和指令演算法方面進行了特殊設計,具有很高的編譯效率和指令的執行速度。在數字濾波、FFT、譜分析等各種儀器上DSP獲得了大規模的應用。DSP的理論演算法在70年代就已經出現,但是由於專門的DSP處理器還未出現,所以這種理論演算法只能通過MPU等由分立元件實現。MPU較低的處理速度無法滿足DSP的演算法要求,其應用領域僅僅局限於一些尖端的高科技領域。隨著大規模集成電路技術發展,1982年世界上誕生了首枚DSP晶元。其運算速度比MPU快了幾十倍,在語音合成和編碼解碼器中得到了廣泛應用。至80年代中期,隨著CMOS技術的進步與發展,第二代基於CMOS工藝的DSP晶元應運而生,其存儲容量和運算速度都得到成倍提高,成為語音處理、圖像硬體處理技術的基礎。到80年代後期,DSP的運算速度進一步提高,應用領域也從上述范圍擴大到了通信和計算機方面。90年代後,DSP發展到了第五代產品,集成度更高,使用范圍也更加廣闊。最為廣泛應用的是TI的TMS320C2000......>>

㈦ 嵌入式internet的幾種接入方式比較

首先介紹嵌入式Internet技術的發展和廣闊的應用前景以及嵌入式Internet技術的基本概念和原理,然後重點闡述了嵌入式系統接入Internet的幾種方式,包括各種接入方式的工作原理,對TCP/IP的處理方法及所需的其他協議、軟硬體等,並對它們各自的優缺點進行了比較,指出了新的發展方向。

關鍵詞:嵌入式系統;嵌入式Internet;TCP/IP協議

0引言

嵌入式Internet技術是一種將嵌入式設備接入Internet的技術,利用該技術可將Internet從PC機延伸到8位、16位、32位單片機,並實現基於Inter-net的遠程數據採集、遠程式控制制、自動報警、上傳/下載數據文件、自動發送E-mail等功能,大大擴展In-ternet的應用范圍。

嵌入式Internet技術的出現時間並不很長,但是發展速度卻非常之快,新思想不斷涌現,新概念連續推出,新技術層出不窮,新產品不斷產生,從底層硬體技術所提供的解決方案到頂層軟體所開拓的想像空間,都在不斷地推陳出新。隨著PC機時代的到來,21世紀將是嵌入式Internet的時代。美國貝爾實驗室總裁Arun Netravali的一批科學家對此做出了預測:嵌入式Internet「將會產生比PC機時代多成百上千倍的瘦伺服器和超級嵌入式瘦伺服器。這些瘦伺服器將與我們所能想到的各種物理信息、生物信息相聯接,通過Internet網自動地、實時地、方便地、簡單地提供給需要這些信息的對象」更多內容可以在闖客技術論壇查看。

網路專家預測,將來在Internet上傳輸的信息中,將有70%的信息來自小型嵌入式系統[2]。嵌入式Internet將有很好的發展前景和廣闊的市場,未來的Internet技術將是嵌入式Internet佔主導地位,因此嵌入式系統與Internet的接入方式已成為人們研究的熱點。

1嵌入式Internet的基礎

嵌入式Internet是嵌入式系統與Internet的結合。嵌入式系統中包含嵌入式處理機、嵌入式操作系統和應用電路部分,與Internet的接入則必須有對應的接入協議,如通用的TCP/IP協議。因此,實現嵌入式Internet的基礎是嵌入式處理機、嵌入式操作系統和接入Internet的通信協議。

(1)嵌入式處理機

單片機就是典型的嵌入式處理機,如常見的In-tel的8051系列、Atmel的AVR、MicroChip的PIC、Motorola的Dragonball、Cygnal的C8051F等,以及一些高端的單片機如ARM、SH3、MIPS等,嵌入式處理機的種類有幾百種。處理機是嵌入式系統的核心,其性能直接影響整個系統的性能高低,影響接入Internet的方式和成本。

(2)嵌入式操作系統

嵌入式系統要完成復雜的功能,已經不可能像普通單片機一樣,直接從底層開始編寫所有程序,必須採用底層的操作系統,在此基礎上來完成復雜的應用軟體設計。但由於嵌入式系統自身資源的限制,嵌入式操作不可能像PC機的操作系統一樣龐大,Windows98/2000有幾百兆位元組,而嵌入操作系統一般只有100-200半位元組。同時嵌入操作系統還必須是實時多任務操作系統,而Windows98/2000不是實時操作系統。另一方面,嵌入式處理機的種類繁多,嵌入操作系統還必須支持多種不同處理器體系結構的眾多處理機。

目前國際上嵌入式系統的主流是實時多任務操作系統(RTOS:Real-Time Operating System)。RTOS是嵌入式應用軟體的基礎和開發平台,是一段嵌入在目標代碼中的軟體,用戶的其它應用程序都建立在RTOS之上。不但如此,RTOS還是一個標準的內核,將CPU時間、中斷、I/O、定時器等資源都包裝起來,留給用戶一個標準的API,並根據各個任務的優先順序,合理地在不同任務之間分配CPU時開發基礎。這樣一來,基於RTOS上的C語言程序具有極大的可移植性。同時,在RTOS基礎上可以編寫出各種硬體驅動程序、專家庫函數、行業庫函數、產品庫函數和通用性的應用程序一起,可以作為產品銷售,促進行業內的知識產權交流。

雖然商品化的嵌入式操作系統在20世紀70年代後期才出現,但到20世紀末,成熟的商品化操作系統已經十分豐富了,如Palm OS,VxWorks,pSOS,Nuclear,VelOSity,QNX,VRTX,WindowsCE(現改名為Windows Powered)以及目前炒得很熱的嵌入式Linux等。

(3)接入Internet的通信協議

嵌入式系統接入Internet同PC機接入Internet一樣,必須通過相應的通信協議。目前的Internet採用TCP/IP協議,因此嵌入式系統接入Internet最終必須通過TCP/IP接入,嵌入式系統對信息進行TCP/IP協議處理,使其變成可以在Internet上傳輸的IP數據包。若採用網關方式,在網關前端可以採用適合嵌入處理機和起控製作用的新協議,通過網關轉換後變成標准IP包接入Internet。

由於嵌入式系統自身資源的限制,處理能力不如台式機強,以及從PC機上來的TCP/IP的復雜性,使得處理通信協議成為嵌入式系統接入Internet的關鍵,也是嵌入式系統接入Internet的難點之一。因此下面著重分析當前的幾種接入方式以及對協議的不同處理方法。

2嵌入Internet的幾種接入方式

2.1處理機加TCP/IP協議方式

採用處理機加TCP/IP協議方式,MCU處理機像PC機一樣直接處理TCP/IP協議,一般需要高檔的處理機,如32位的ARM,SH3,MIPS等MCU和一些單周期指令速度較高的8位MCU,如AVR、SX等,其結構見圖1。

對TCP/IP協議的具體處理又有2種方法。一種方法是採用實時操作系統RTOS,用軟體方式直接處理TCP/IP協議。實時操作系統的功能越來越強大,許多都具有對圖像界面和TCP/IP的支持能力。採用這種方式最靈活,能按用戶需求實現很多復雜的功能,當然靈活的同時帶來的是開發復雜度的增加,對開發人員的要求高,對操作系統和TCP/IP協議都要有一定的熟悉程度,因此開發周期也較長,高檔MCU和RTOS的價格也很高。

另一種是採用固化了TCP/IP協議的硬體晶元,如Seiko Instruments公司的S7600A等,它支持HTTP、SMTP、POP3、MIME等多種協議,通過外部硬體電路處理TCP/IP協議。也可用UBICOM公司(原Scenix公司)的SX單片機加虛擬外設的方式。SX單片機採用CPU並行流水線和單時鍾周期指令,其極限運行速度系數等於1,達到最大值,支持的晶振最大到100 MHz,因此執行速度可達100MIPS。SX單片機的最大特點是支持虛擬外設,將許多功能模塊(如DTMF接收與發送、TCP/IP協議等)設計成軟體功能模塊,需要使用某功能時直接調用相應模塊,其效果等同於安裝對應硬體外設電路,但虛擬外設方式更靈活更方便,且硬體電路簡單。該方式與前一種相比更方便,開發難度有所降低,但還是需要熟悉TCP/IP協議和相關介面。

這兩種方式類似於在MCU上實現PC機加網卡的功能,MCU直接處理TCP/IP協議,復雜度較高,且每個MCU也需要一個IP地址,而IP地址需要付費使用。它需要高檔的MCU處理機和較高的開發成本,因此一般只會在一些高檔產品(如汽車)中使用。它有一個好處是不需要PC機做網關。

2.2Webit方式

Webit是沈陽東大新業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研製開發的嵌入式系統接入Internet的一個實用產品,它將MCU和乙太網控制器集成到一塊小板卡上,將它裝入到嵌入系統中就可以完成嵌入系統與Internet網的聯接。Webit有自己的IP地址,與前面提到的第一種方式相似,但它有更高的集成度,將協議處理部分獨立出來,開發人員省去了網路部分的設計,可將主要精力放在應用系統本身。

Webit總體上是一個基於AVR單片機的系統,在單片機內有用來存儲系統服務程序的8千位元組的FLASH空間、512位元組的RAM空間以及用來存放

系統參數(IP地址、MAC地址、串口波特率等)的EEPROM。在單片機的外圍,有用來存放Web頁面的EEPROM。系統中包含一個10 M乙太網控制器,用來提供網路的聯接。系統提供的應用系統介面為TTL電平的UART口及14位I/O口,通過它與應用系統相連,其應用方式見圖2。

Webit方式實際上與第一種方式類似,只是將協議處理部分分離出來由Webit單獨完成,開發人員可以不必考慮網路協議和相關介面,但也需要獨立的IP地址。該方式也不需要網關,無需PC機,軟、硬體結構可以獨立設計,其開發成本相對較低。

2.3採用專用嵌入式網路協議

利用emWare公司開發的嵌入式微Internet網路技術(EMIT:Embedded Micro InternetworkingTechnology)。EMIT由emNet和emGateway兩部分組成,emNet協議運行在MCU內部,是為嵌入式系統和其他網路(如RS485、IR、RF和電力線等)進行聯接的網路協議。同時,emNet使得集成emMicro的嵌入式系統能夠和嵌入式微控制器網關emGate-way進行有效的通信。嵌入式微控制器網關(即em-Gateway)運行在計算機、TV機頂盒或專用的家用電器伺服器中,它是設備網路和Internet之間聯接的橋梁。應用系統運行MCU內的emNet,通過em-Gateway與Internet聯接,見圖3。

具體來講,EMIT採用桌面計算機或高性能嵌入式處理器作為網關emGateway,支持TCP/IP協議並運行Internet服務程序,形成一個用戶可通過網路瀏覽器進行遠程訪問的伺服器,emGateway通過RS232、RS485、CAN、紅外、射頻等匯流排將多個嵌入式設備聯系起來,每個嵌入式設備的應用程序中包含一個獨立的通信任務,稱為emMicro,監測嵌入式設備中預先定義的各個變數,並將結果反饋到emGateway中;同時emMicro還可以解釋emGate-way的命令,修改設備中的變數,或進行某種控制。

這種方式要求設計工程師必須熟悉emNet協議和相關的介面,並且軟硬體設計的工作量仍然較大。應用系統的MCU處理emNet協議要佔用一定的系統資源,對MCU的要求也較高,同時需要微機做網關。優點是網關中的一個IP地址可以聯接多個嵌入式應用系統。

2.4使用專用晶元Webchip

Webchip是武漢力源公司於2000年4月開發出使嵌入式電子設備和家用電器與網路方便聯接的實用解決方案。Webchip是獨立於各種微控制器的專用網路介面晶元,它通過標準的輸入、輸出口與各種MCU相連。MCU通過Webchip與網關聯接即可接收並執行經由Internet遠程傳來的命令或將數據交給Webchip發送出去。MCU應用系統通過Webchip網路晶元與Gateway聯接,再進入Internet網,如圖4所示。

Webchip內部固化了MCUNet協議,它與em-Gateway和OSGi協議兼容,是MCU電子設備與計算機平台上的Gateway建立聯系的一種軟體協議,可以處理MCU與Gateway之間的通信。MCUNet協議結構簡單,但功能很強。Webchip作用就是解釋通信協議,控制數據傳輸,使MCU應用系統不用去管理協議的具體內容,只需要解釋和執行Webchip送來的命令(Webchip與MCU之間共有17條命令)。Webchip將來自MCU的數據編譯成符合協議規定的格式,然後傳給Gateway,而由Gateway下傳的命令和數據由Webchip負責解釋,然後通過命令方式送給MCU。圖4中的網關伺服器用於協議的解釋、轉換、執行等,通常由一台普通PC機來實現。

Webchip的簡要工作過程是:Webchip通過SPI三線串列介面與MCU應用系統聯接。它與MCU應用系統交換信息是由17條簡單的指令進行控制。Webchip的另一端以RS-232、RS-485或Modem等介面電路與基於PC機平台的網關介面。Webchip在MCU應用系統接入Internet的過程中實際上是起

了底層協議的編譯、解釋和轉換作用,將MCU應用系統與網關再與Internet聯接起來。這是由於PC機網關能提供HTTP服務,又可與網路瀏覽器介面。

這種方案相對更簡單,對MCU要求較低,無論是運行速度、硬體配置和存儲器容量等方面均無特殊要求;軟體設計也只需在原應用系統的基礎上增加一小段介面程序,其它無需作大的改動。對設計工程師,不需要熟悉復雜的網路協議和相關介面,完全不必考慮任何網路協議,只需要解釋並執行We-bchip傳送過來的指令和數據就可以實現與Internet網路聯接。其開發周期更短,也較靈活。同採用專用嵌入式網路協議方案一樣,需要微機做網關,網關中的一個IP地址可以聯接多個嵌入式應用系統。

目前還買不到PS2000的晶元,只是最近在力源網站上有了PS2000的詳細晶元資料。其開發套件也較便宜,包含帶有通信介面的PSM2000模塊板和PSE2000 EVKIT演示套件等。

3結束語

隨著晶元技術的發展,嵌入Internet還會有更多更新的接入方式出現。針對目前的情況,最主要的問題是需要解決成本問題,以上幾種接入方式雖然有成本較低的方案,但與眾多嵌入系統中便宜的MCU系統相比,其接入成本在整個系統中還是佔有相當大的比重。只有接入成本進一步降低才能使嵌入式Internet真正進入尋常百姓家庭,真正在嵌入系統和智能家庭的大市場中發揮重要作用,因此還需要進一步開發單晶元的最低成本的解決方案,以適應市場的需要。

㈧ 嵌入式操作系統的主要功能有哪些請舉出幾種常見的嵌入式操作系統。

VxWorks操作系統是美國WindRiver公司於1983年設計開發的一種嵌入式實時操作系統RTOS,是Tornado嵌入式開發環境的關鍵組成部分。良好的持續發展能力、高性能的內核以及友好的用戶開發環境,在嵌人式實時操作系統領域逐漸占據一席之地。
VxWorks具有可裁剪微內核結構;高效的任務管理靈活禪衡的任務間通訊;微秒級的中斷處理;支持POSIX 1003.1b實時鋒襲腔擴展標准;支持多種物理介質及標準的、完整銀衫的TCP/IP網路協議等。
然而其價格昂貴。由於操作系統本身以及開發環境都是專有的,價格一般都比較高,通常需花費10萬元人民幣以上才能建起一個可用的開發環境,對每一個應用一般還要另外收取版稅。一般不通供源代碼,只提供二進制代碼。由於它們都是專用操作系統,需要專門的技術人員掌握開發技術和維護,所以軟體的開發和維護成本都非常高。支持的硬體數量有限。

㈨ 常見嵌入式系統有哪些

一個嵌入式系統裝置一般都由嵌入式計算機系統和執行裝置組成,嵌入式計算機系統是整個嵌入式系統的核心,由硬租沒件層、中間層、系統軟體層和應用軟體層組成。執行裝置也稱為被控對象,它可以接受嵌入式計算機系統發出的控制命令,執行所規定的操作或任務。執行裝置可以很簡單,如手機上的一個微小型的電機,當手機處於震動接收狀態時打開;也可以很復雜,如SONY智能機器狗,上面集成了多個微小型控制電機和多種感測器,從而可以執行各種復雜的動作和感受各種狀態信息。

硬體層
硬體層中包含嵌入式微處理器、存儲器(SDRAM、ROM、Flash等)、通用設備介面和I/O介面(A/D、D/A、I/O等)。在一片嵌入式處理器基礎上添加電源電路、時鍾電路和存儲器電路,就構成了一個嵌入式核心控制模塊。其中操作系統和應用程序都可以固化在ROM中。

(1)嵌入式微處理器

嵌入式系統硬體層的核心是嵌入式微處理器,嵌入式微處理器與通用CPU最大的不同在於嵌入式微處理器大多工作在為特定用戶群所專用設計的系統中,它將通用CPU許多由板卡完成的任務集成在晶元內部,從而有利於嵌入式系統在設賀滲計時趨於小型化,同時還具有很高的效率和可靠性。

嵌入式微處理器的體系結構可以採用馮·諾依曼體系或哈佛體系結構;指令系統可以選用精簡指令系統(RecedInstructionSet Computer,RISC)和復雜指令系統CISC(Complex Instruction Set Computer,CISC)。RISC計算機在通道中只包含最有用的指令,確保數據通道快速執行每一條指令,從而提高了執行效率並使CPU硬體結構設計變得更為簡單。

嵌入式微處理器有各種不同的體系,即使在同一體系中也可能具有不同的時鍾頻率和數據匯流排寬度,或集成了不同的外設和介面。據不完全統計,全世界嵌入式微處理器已經超過1000多種,體系結構有30多個系列,其中主流的體系有ARM、MIPS、PowerPC、X86和SH等。但與全球PC市場不同的是,沒有一種嵌入式微處理器可以主導市場,僅以32位的產品而言,就有100種以上的嵌入式微處理器。嵌入式微處理器的選擇是根據具體的應用而決定的。

(2)存儲器

嵌入式系統需要存儲器來存放和執行代碼。嵌入式系統的存儲器包含Cache、主存和輔助存儲器。

1、Cache

Cache是一種容量小、速度快的存儲器陣列它位於主存和嵌入式微處理器內核之間,存放的是一段時間微處理器使用最多的程序代碼和數據。在需要進行數據讀取操作時,微處理器盡可能的從Cache中讀取數據,而不是從主存中讀取,這樣就大大改善了系統的性能,提高了微處理器和主存之間的數據傳輸速率。Cache的主要目標就是:減小存儲器(如主存和輔助存儲器)給微處理器內核造成的存儲器訪問瓶頸,使處理速度更快,實時性更強。

在嵌入式系統中Cache全部集成在嵌入式微處理器內,可分為數據Cache、指令Cache或混合Cache,Cache的大小依不同處理器而定。一般中高檔的嵌入式微處理器才會把Cache集成進去。

2、禪型脊主存

主存是嵌入式微處理器能直接訪問的寄存器,用來存放系統和用戶的程序及數據。它可以位於微處理器的內部或外部,其容量為256KB~1GB,根據具體的應用而定,一般片內存儲器容量小,速度快,片外存儲器容量大。

閱讀全文

與移動端嵌入式網路有哪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悅盒連接無線網路 瀏覽:166
中國電信改移動網路 瀏覽:288
如果網線沒接好網路會出什麼問題 瀏覽:590
疫情期間網路異常活躍 瀏覽:844
網路打車平台投訴找哪個部門 瀏覽:682
搶單軟體顯示網路異常是咋回事 瀏覽:788
網路分析儀測量相位校準設置 瀏覽:256
mp3電腦傳歌需要網路嗎 瀏覽:29
不能拉黑的網路電話哪個好 瀏覽:264
周口下樓無線網路管理中心 瀏覽:696
網路欺詐金額多少錢才能立案 瀏覽:746
如何做一張網路虛擬電話卡 瀏覽:46
如何打開共享網路搜索 瀏覽:29
如何看待網路的普及和危害 瀏覽:537
蘋果xr玩游戲網路卡頓 瀏覽:368
邢台淘寶網路運營電話多少 瀏覽:540
手機的網路經常斷開 瀏覽:576
黑鯊手機wifi網路連接受限 瀏覽:362
怎麼查看同一網路下的其他電腦 瀏覽:73
網路核相儀公司有哪些 瀏覽:177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