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如今,網路已經十分普及,其中也肯定會出現一些安全問題,那麼,如何保護網路安全呢?我在這里給大家帶來保護網路安全的 措施 ,希望能幫到大家。
一般來說,人們認為網路安全技術基本上就是「老三樣」:防火牆、殺毒和入侵檢測。隨著網路安全與網路攻擊的博弈,人們發現入侵檢測也不能完全達到網路安全預警的期望值,有資料表明相當一部分網路安全問題是由「內鬼」或「非惡意觸發」引起的。此外,網路安全防護還有一個特殊的問題就是「要在網路的內外兩側同時作戰」。因而,有人就開始把目光轉向安全審計、態勢感知、證書認證、可信模塊等 其它 技術領域,希望尋找到第四種、第五種以至於第N種技術元素,以達到網路安全預警的初衷――「防患於未然」。
我們應從國防戰略高度提高網路安全意識,強化網路保密管理觀念。首先要確立網路安全管理是做好平時與戰時__的重要保障的思想;其次要從根本上解決重技術,輕管理偏見;最後要確立網路安全管理人人有責的觀念,確保信息安全是一項全員性、整體性工作,人人都有維護網路安全、保守網上軍事秘密的義務和責任。
網路安全是為保護商務各方網路端系統之間通信過程的安全性。保證機密性、完整性、認證性和訪問控制性是網路安全的重要因素。保護網路安全的主要措施如下:
(1)全面規劃網路平台的安全策略。
(2)制定網路安全的管理措施。
(3)使用防火牆。
(4)盡可能記錄網路上的一切活動。
(5)注意對網路設備的物理保護。
(6)檢驗網路平台系統的脆弱性。
(7)建立可靠的識別和鑒別機制。
2. 如何利用防火牆技術來保證網路的安全性
防火牆,顧名思義,就是起到抵擋和防禦外來侵犯的這樣一個作用,相當於古時候的「盾牌」。大多數電腦用戶都對電腦防火牆有一定的認識,但也只是一知半解,機友們都了解防火牆能夠有效地保護我們電腦的安全,能夠防止電腦黑客對於電腦的入侵,對於我們的電腦有著重要的保護作用,但是對於它的具體作用許多朋友並不是很了解,今天重點來給大家說說防火牆的作用吧。
電腦防火牆作用:
一、首先自然是撐起網路的保護傘。防火牆都會制定自己的規則,凡是符合規則的一律放行,不符合規則的一律禁止,當然這些規則可以由網路管理員來自己制定,但是某些防火牆或許只能使用內置規則。
二、接下來就是強化網路安全策略,本來網路安全問題是由各個安全軟體獨立處理,而防火牆可以有效的把所有安全軟體配置在防火牆上,以防火牆為中心統一調用。防火牆的集中安全管理更經濟,更安全。
三、防火牆還能有效地記錄Internet上的活動,如果訪問經過防火牆的話,它就能一五一十的記錄下來,形成日誌供用戶查看。當有可疑情況發生的時候,防火牆會自動的發出適當的警報,並且提供詳細的信息供用戶查詢。通過這些信息,我們可以有效的掌握目前的網路是否安全,是否需要進一步的配置確保萬無一失。
四、防火牆可以限制暴露用戶點。防火牆可以把網路隔成一個個網段,每個網段之間是相互獨立互不幹擾的,當一個網段出現問題的時候不會波及其他的網段,這樣可以有效的防止因為一個網段問題波及整個網路的安全。
五、防火牆還有一個重要的功能就是防止信息外泄,隱私應該是每個上網用戶最關心的問題,現在正是隱私泄露的敏感時期,因此更受到用戶的關心,而防火牆可以阻塞有關內部網路中的DNS信息,使本機的域名和IP地址不會被外界所了解,能有效的阻止信息外泄。
六、當然防火牆的作用不止於安全范圍,它還支持具有Internet服務特性的企業內部網路技術體系VPN(虛擬專用網路)。很多防火牆都含有VPN功能
3. 對網路安全的維護的方法有哪些
包括:(1)網路實體安全:如計算機的物理條件、物理環境及設施的安全標准,計算機硬體、附屬設備及網路傳輸線路的安裝及配置等.(2)軟體安全:如保護網路系統不被非法侵入,系統軟體與應用軟體不被非法復制、篡改、不受病毒的侵害等·(3)數據安全:如保護網路信息的數據安全,不被非法存取,保護其完整、一致等;(4)網路安全管理:如運行時突發事件的安全處理等,包括採取計算機安全技術,建立安全管理制度,開展安全審計,進行風險分析等內容.
1使用網路防火牆技術
這是一種用來加強網路之間訪問控制,防止外部網路用戶以非法手段通過外部網路進入內部網路,訪問內部網路資源,保護內部網路操作環境的特殊網路互聯設備.它對兩個或多個網路之間傳輸的數據包如鏈接方式按照一定的安全策略來實施檢查,以決定網路之間的通信是否被允許,並監視網路運行狀態.防火牆作為一種邊界安全的手段,在網路安全保護中起著重要作用.它使得內部網路與網際網路之間或與其它外部網路之間互相隔離、限制網路互訪,用來保護內部網路.
2訪問控制
訪問控制是網路安全防範和保護的主要策略,主要任務是保證網路資源不被非法使用和訪問.一般採用基於資源的集中式控制、基於資源和目的地址的過濾管理以及網路簽證等技術來實現.目前進行網路訪問控制的方法主要有:MAc地址過濾、VLAN隔離、IEEE802.Q身份驗證、基於iP地址的訪問控制列表和防火牆控制等.
3身份認證
身份認證是任何一個安全的計算機所必需的組成部分.身份認證必須做到准確無誤地將對方辨認出來,同時還應該提供雙向的.認證,即互相證明自己的身份,網路環境下的身份認證比較復雜,因為驗證身份的雙方都是通過網路而不是直接接觸的,傳統的指紋等手段已無法使用,同時大量的黑客隨時隨地都可能嘗試向網路滲透,截獲合法用戶口令並冒名頂替,以合法身份入網,所以目前通常採用的是基於對稱密鑰加密或公開密鑰加密的方法,以及採用高科技手段的密碼技術進行身份驗證.
4反病毒軟體
即使有防火牆、身份認證和加密措施,人們仍擔心遭到病毒和黑客的攻擊,隨著計算機網路的發展,攜帶病毒和黑客程序的數據包和電子郵件越來越多,打開或運行這些文件,計算機就有可能感染病毒.假如安裝有反病毒軟體,就可以預防、檢測一些病毒和黑客程序.
5安全設置瀏覽器
設置安全級別,當心Cookies.Cookie是在瀏覽過程中被有些網站往硬碟寫入的一些數據,它們記錄下用戶的特定信息,當用戶回到這個頁面上時,這些信息(稱作狀態信息)就可以被重新利用.但是關注Cookie的原因不是因為可以重新利用這些信息,而是關心這些被重新利用信息的來源:硬碟.所以要格外小心,或者乾脆關掉這個功能.以IE5為例,步驟是:選擇.工具」菜單下的「Internet選項」,選擇其中的「安全」標簽,就可以為不同區域的Web內容指定安全設置.點擊下面的「自定義級別」,可以看到對Cookies和Java等不安全因素的使用限制.
6智能卡技術
所謂智能卡就是密鑰一種媒體,一般就象信用卡一樣,由授權用戶所持有並由該用戶賦予它一個1:1令或密碼字.該密碼與內部網路伺服器上注冊的密碼一致.當口令與身份特徵共同使用時,智能卡的保密性還是相當有效的.
4. 網路安全防範措施有哪些
1、防火牆
安裝必要的防火牆,阻止各種掃描工具的試探和信息收集,甚至可以根據一些安全報告來阻止來自某些特定IP地址范圍的機器連接,給伺服器增加一個防護層,同時需要對防火牆內的網路環境進行調整,消除內部網路的安全隱患。
2、漏洞掃描
使用商用或免費的漏洞掃描和風險評估工具定期對伺服器進行掃描,來發現潛在的安全問題,並確保由於升級或修改配置等正常的維護工作不會帶來安全問題。
3、安全配置
關閉不必要的服務,最好是只提供所需服務,安裝操作系統的最新補丁,將服務升級到最新版本並安裝所有補丁,對根據服務提供者的安全建議進行配置等,這些措施將極大提供伺服器本身的安全。
4、優化代碼
優化網站代碼,避免sql注入等攻擊手段。檢查網站漏洞,查找代碼中可能出現的危險,經常對代碼進行測試維護。
5、入侵檢測系統
利用入侵檢測系統的實時監控能力,發現正在進行的攻擊行為及攻擊前的試探行為,記錄黑客的來源及攻擊步驟和方法。
相關說明
網路安全性問題關繫到未來網路應用的深入發展,它涉及安全策略、移動代碼、指令保護、密碼學、操作系統、軟體工程和網路安全管理等內容。一般專用的內部網與公用的互聯網的隔離主要使用「防火牆」技術。
與「防火牆」配合使用的安全技術還有數據加密技術。數據加密技術是為提高信息系統及數據的安全性和保密性,防止秘密數據被外部破壞所採用的主要技術手段之一。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網路安全與信息保密日益引起人們的關注。
各國除了從法律上、管理上加強數據的安全保護外,從技術上分別在軟體和硬體兩方面採取措施,推動著數據加密技術和物理防範技術的不斷發展。按作用不同,數據加密技術主要分為數據傳輸、數據存儲、數據完整性的鑒別以及密鑰管理技術4種。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網路安全
5. 保護網路安全的常用技術手段有哪些
為了保護網路安全,常用的技術手段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用備份技術來提高數據恢復時的完整性。備份工作可以手工完成,也可以自動完成。現有的操作系統一般都帶有比較初級的備份系統,如果對備份要求高,應購買專用的系統備份產品。由於備份本身含有不宜公開的信息,備份介質也是偷竊者的目標,因此,計算機系統允許用戶的某些特別文件不進行系統備份,而做涉密介質備份。
2、防病毒。定期檢查網路系統是否被感染了計算機病毒,對引導軟盤或下載軟體和文檔應加以安全控制,對外來軟盤在使用前應進行病毒診斷。同時要注意不斷更新病毒診斷軟體版本,及時掌握、發現正在流行的計算機病毒動向,並採取相應的有效措施。
3、補丁程序。及時安裝各種安全補丁程序,不要給入侵者以可乘之機。
4、提高物理環境安全。保證計算機機房內計算機設備不被盜、不被破壞,如採用高強度電纜在計算機機箱穿過等技術措施。
5、在區域網中安裝防火牆系統。防火牆系統包括軟體和硬體設施,平時需要加以監察和維護。
6、在區域網中安裝網路安全審計系統。在要求較高的網路系統中,網路安全審計系統是與防火牆系統結合在一起作為對系統安全設置的防範措施。
7、加密。加密的方法很多可視要求而定,如:通訊兩端設置硬體加密機、對數據進行加密預處理等。
6. 防火牆採用的主要技術包括哪些
1、靈活的代理系統
代理系統是一種將信息從防火牆的一側傳送到另一側的軟體模塊。新一代防火牆採用了兩種代理機制,一種用於代理從內部網路到外部網路的連接,另一種用於代理從外部網路到內部網路的連接。
前者採用網路地址轉換(NAT)技術來解決,後者採用非保密的用戶定製代理或保密的代理系統技術來解決。
2、多級的過濾技術
為保證系統的安全性和防護水平,新一代防火牆採用了三級過濾措施,並輔以鑒別手段。在 分組過濾一級,能過濾掉所有的源路由分組和假冒的IP源地址。
在應用級網關一級,能利用FTP、SMTP等各種網關,控制和監測Internet提供的所用通用服務;在電路網關一級,實現內部主機與外部站點的透明連接,並對服務的通行實行嚴格控制。
3、雙埠或三埠的結構
新一代防火牆產品具有兩個或三個獨立的網卡,內外兩個網卡可不作IP轉化而串接於內部網與外部網之間,另一個網卡可專用於對伺服器的安全保護。
4、網路地址轉換技術(NAT)
新一代防火牆利用NAT技術能透明地對所有內部地址作轉換,使外部網路無法了解內部網路的內部結構,同時允許內部網路使用自己定製的IP地址和專用網路,防火牆能詳盡記錄每一個主機的通信,確保每個分組送往正確的地址。
同時使用NAT的網路,與外部網路的連接只能由內部網路發起,極大地提高了內部網路的安全性。 NAT的另一個顯而易見的用途是解決IP地址匱乏問題。
5、透明的訪問方式
以前的防火牆在訪問方式上要麼要求用戶作系統登錄,要麼需要通過SOCKS等庫路徑修改客戶機的應用。新一代防火牆利用了透明的代理系統技術,從而降低了系統登錄固有的安全風險和出錯概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