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物聯網走進千家萬戶,下一代超低功耗節點有哪些
隨著物聯網的逐漸鋪開,人們已經在生活中看到了越來越多的物聯網模塊:智能水表,共享單車,等等。目前的物聯網仍然主要由運營商推動,物聯網模塊需要使用標准蜂窩協議與基站通訊。由於基站需要覆蓋盡可能大的面積,因此物聯網模塊需要能做到在距離基站很遠時仍能通訊,這就對於物聯網模塊的射頻發射功率有了很高的要求;從另一個角度來說,物聯網模塊在做無線通訊時仍然需要消耗高達30mA的電流,這使得目前的物聯網模組仍然需要配合較高容量的電池(如五號電池)才能工作,這也導致了物聯網模組的尺寸很難做小。
為了能進一步普及物聯網,必須克服這個功耗以及尺寸的限制。例如,如果未來要把物聯網做到植入人體內,則不可能再搭配五號電池,而必須使用更小的電池甚至使用能量獲取系統從環境中獲取能量徹底擺脫電池的限制。為了實現這個目標,從通訊協議上說,可以使用更低功耗的自組網技術,類似BLE;而從電路實現上,則必須使用創新電路來降低功耗。
結語
隨著物聯網的發展,目前第一代廣域物聯網已經快速鋪開走進了千家萬戶。然而,廣域物聯網節點由於必須滿足覆蓋需求,因此射頻功耗很難做小,從而限制了應用場景(例如人體內感測器等無法使用大容量電池的場景)。局域物聯網將會成為物聯網發展的下一步,本文介紹的能量獲取技術配合超低功耗無線通信、MCU和感測器可望讓物聯網節點突破傳統的限制,在尺寸和電池壽命方面都得到革命性的突破,從而為物聯網進入可植入式感測器等新應用鋪平道路。
以上由物聯傳媒轉載,如有侵權聯系刪除
B. LPWAN技術的特點及應用
LPWAN(低功耗廣域網),也稱為LPWA)或LPN,是一種用於物聯網(例如,以電池為電源的感測器)的類型,這是一種能夠以低比特率進行遠距離通信的無線網路。LPWAN可以同時滿足覆蓋和續航的要求。以最小的功耗提供最長的距離覆蓋是LPWAN最大的技術優勢。
3個LPWAN技術的特點
LPWAN技術是近年來國際上一項物聯網接入的革命性技術。遠距離、低功耗、低運維是LPWAN技術最大的特點。與現有的WiFi、藍牙、ZigBee等技術相比,LPWAN真正實現了廣闊的發展,並且能夠實現物聯網的低成本完全覆蓋。
1.廣域覆蓋
LPWAN技術使物聯網設備之間的通信距離達到3-20公里。低功耗LPWAN技術的運用,讓數據可以在智能城市中進行長距離傳輸。
2.低功耗
使用LPWAN的主要優勢之一是低功耗。有了LPWAN,當不使用物聯網設備時,設備會自動進入休眠模式。並且物聯網設備處於休眠模式時耗電非常少,所以這一優勢有助於節省電力。低功耗和低使用率又引起連鎖反應,使用LPWAN的這些物聯網設備的電池壽命預計為5到10年。
3.降低成本
LPWAN技術的運用大大降低了物聯網設備的相關成本。低功耗的特點讓物聯網設備可以使用電池成本降低,物聯網設備的成本也相應減少。除此之外,設備的維護成本也得到的了大幅降低。此外,通過LPWAN傳輸數據的網關數量將相應減少,從而進一步降低基礎設施成本。
LPWAN在智慧城市上的應用
3種LPWAN的主流技術
LPWAN技術是一種無線通信解決方案,它可以解決許多以前無法解決的需求,但目前的LPWAN市場上已經出現了各種類型的技術。目前市場上謹歷主要的LPWAN技術包括NB-IoT、eMTC、LORA。
NB-IoT是物聯網領域的一項新興技術,支持廣域網中低功耗設備的蜂窩數據連接。它也稱為低功耗廣域網(LPWAN)。NB-IoT支持設備有效連接,待機時間長,對網路連接要求高。據稱,NB-IoT設備的電池續航時間可以提高到至少10年。
eMTC作為物聯網的一種應用場景。它具有超可靠和低延遲的特點。eMTC主要應用在設備之間的通信需求上。
Lora是一項專有技術, Semtech為其提供晶元。Lora技術改變了以往在傳輸距離和功耗之間的折衷,為用戶提供了一個簡單的系統,可以實現遠距離、長續航、大容量,進而擴展感測器網路。
目前,與NB-IoT相比,LORA 無線模塊 是目前最成熟、最穩定的窄帶物聯網通信技術。它的免費網路專用網路遠遠優於運營商持續不斷收費的NB網路,而且LoRa不需要終生付費。然而,LORA在物聯網通信發展中的應用難度大、長期性強、准入門檻高。運營商將採用NB-IoT和eMTC,而Lora將專注於企業級應用。
3種LPWAN技術應用場景
LPWAN技術能夠在智慧城市的建設中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例如祥宏搜,智能路燈、濕度感測器、智能電表和智能停車場不需要很高的數據速率,但需要非常廣泛的覆蓋。特別是在停車管理、智能冷鏈、智能抄表等方面。
LPWAN的應用
LPWAN技術在智能抄表中的應用
在智能抄表解決應用中,水、電、氣、熱等抄表終端通過LoRaWAN通信模塊將數據上傳到本地LoRaWAN基站,該模塊可以控制一個LoRaWAN基站的數千個終端,然後絕蘆通過蜂窩骨幹網,將數據上傳到伺服器。
LPWAN技術在智能冷鏈中的應用
在智能冷鏈解決方案中,溫濕度信息由具有LORA傳輸模塊的各個採集器採集,然後上傳到LORA網關,蜂窩網路和互聯網上傳到雲平台,客戶可以在後台實時監控狀態。
LPWAN技術在智能路燈中的應用
在智能路燈解決方案中,LoRaWAN解決方案的架構類似於抄表。需要通過基站採集各個節點的數據,然後通過後台管理系統上傳到雲端,實現路燈故障報警、安全監控、緊急呼叫等功能。
C. cdma是低功耗廣域網嗎
cdma是低功耗廣域網。cdma,飢或弊中文叫碼分多址,它是上個世紀八十年代的美國軍方的通信網路。在九十年代中期退團睜役,開始進入民用領域。cdma目前有三個網路模爛族式,分別是cdma95,cdma1x,cdma200,以及由中國電信最新既然推出的cdma2000-evdo網路。
D. 除了LoRa和SigFox,物聯網低功耗廣域網路還有哪些
隨著各類廠商不斷發力低功耗廣域網路(LPWA),物聯網專用網路的話題在此引起業內的熱議。物聯網智庫曾持續關注並推出多篇LPWA的文章,向業內介紹SigFox、LoRa、LTE-M等市場上已開始商業化的LPWA協議。作為一個新興的、剛起步的技術和市場,LPWA網路協議應該是呈現多家爭鳴的狀態,那麼,這一領域還有哪些技術,它們之間在多個指標上各有哪些特點?物聯網智庫本周為大家編譯推出一篇LPWA協議的綜述性文章,希望能對大家對這一領域的理解有所幫助。
通信協議無疑是物聯網中爭論最多的領域之一,這些爭論中,有些是標准之爭,有些是專利之爭,其中無線通信是物聯網領域普遍關注的話題。我們討論過WiFi、藍牙、Zigbee之爭,但這些協議均為區域網絡協議,廣域網路方面當前功耗和成本的經濟性越來越吸引物聯網的應用者,被稱為低功耗廣域網路(Low Power Wide Area,LPWA)。
此前,我們曾看到SigFox屬於此類技術,但隨著研究的深入,我們發現其實還存在著不少類似的技術,當一項協議成為主流協議前,它一定是經過與其他協議的一番斗爭之後才形成的。本文的目標是對它們進行比較,不過人們對此立即會產生一個問題:你如何去做比較?通過查閱和研究相關文獻,我試圖提煉一些通用線索來返戚喚串起各種協議,並對每一協議漏凱的代表性企業進行訪談,形成了對LPWA協議的比較。
功耗和成本看似重要,實則無法納入比較參數
功耗和成本是每一個協議宣稱其所具備的特徵,但是,還沒有人成為這方面的贏家。
影響功耗的因素很多,有些可能無法計量,功耗是否可以進行比較其實並不明確。根據一位擁有多年LPWA實踐經驗的Telensa專家所述:「功耗唯一可計量的是電池壽命」。另一專家認為,LPWA網路協議雖然是低功耗的,但如果比較單位數據功耗的話,其功耗是大於2G網路的。低傳輸功耗意味著只有很低的數據速率,因此可能需要很長時間來傳輸,也就是說設備平均休眠狀態時間就很短。因低傳輸功耗而形成的微弱數據需要更敏感的接收線路,因此接收端可能需要更多平均功耗。
哪些參數可以拿來進行比較?
距離
我們知道任何無線技術傳輸距離隨著其信號傳輸方式不同而不同,這一規律自然適用於LPWA網路。在人口密集的城市環境中,圍牆、建築物、反射以及交通狀況等,使得無線傳輸距離短於農村地區;而在平整的、無障礙的農村環境下,傳輸距離會大大增加。但我們仍不可忽視一些因素——無線電干擾等。
因此,距離是各協議代表廠商熱議的話題,有些協議宣稱可以達到數十公里距離,但其競爭對手可能會說在實際環境中其效果會大打折扣。距離作為比較標准實際上是一個比較謹慎的選擇,但至少它是可計量的指標。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你可能發現這些LPWA協議在市場宣傳資料中會與諸如Zigbee之類的協議進行比較。你可能覺得Zigbee是一個局域組網協議,與LPWA比較有些奇怪,但實際上Zigbee通過Mesh組網也可以形成廣域網路。
頻譜
幾乎所有LPWA協議均使用ISM頻段,雖然有少量協議使用授權頻譜。我們將給出每個協議的頻段,有些使用的是超低頻段,有些是低頻段,還有些是採用寬頻。
上行/下行對稱性
這些LPWA協議均對數據的上下行採取非對稱的方式,比較表格中簡單給出了它們是否採用上下行對稱方式。
數據速率
這是另一個易變的參數,它依賴於距離、障礙以及數據擁堵情況,所以僅僅給出一般性的范圍。
最大節點數
最大節點有兩種表述方式,一個是整個網路中的節點數,另一個是星形網路中每一Hub配置的節點數。
最大節點數受一些因素的影響,節點數有可能在協議中已設定,但即使一個協議的理論容量是百萬,但其容量受制於ISM頻仔埋段,這不僅僅是一個數字,而是依賴於在給定時間有多少其他協議也在使用該頻段。
空中升級(OTA)的可能性
這可能是一個隨機的參數,但這一參數反映網路有效的下行能力。如果網路僅提供幾個比特的下行容量,那它是無法下載一個大的軟體數據包來更新其遠程節點的。
切換
我們很容易理解物聯網edge nodes作為靜態單位無線傳輸,但是很多設備——如汽車、農用機械等是移動的,還有一些本身可能不是移動的,但別人會不斷移動它們——比如倉儲中貼有電子標簽的貨物。因此,我們自然想知道一個協議是否可以實現設備在不同Hub之間的無縫切換。
運營模式
一些協議只是由網路運營商來掌握,並向工作提供網路服務,就像為電話提供蜂窩網路系統一樣。而也有其他協議通過公有或私有網路提供。
標准狀況
一些協議已制定了相應的標准,或者正在制定中,有些協議擁有者將其標准公開出來,而有些所有者申請專利保護。在一些情況下,你可以獲取其細則,而有些情況下你需要獲得認證。
現存的LPWA網路協議知多少
除了我們耳熟能詳的LoRa、SigFox、LTE-M外,這一領域也是多家爭鳴的狀態,包括NWave、OnRamp、Platanus、Telensa、Weightless、Amber Wireless等,本文主要對這些適用於物聯網的低功耗廣域網路協議相關參數進行比較,下期將推出一篇文章,詳細介紹每一通信協議的情況。
E. 窄帶蜂窩物聯網NB-IOT低功耗廣域網技術有哪些成熟的產品
基於蜂窩的窄帶帆帶核物聯網行銀(NarrowBandInternetofThings,NB-IoT)成為萬物互聯網路的一個重要分支。窄帶物聯網構建於蜂窩網路態掘,只消耗大約180KHz的帶寬,可直接部署於GSM網路、UMTS網路或LTE網路,以降低部署成本、實現平滑升級。窄帶物聯網的優勢:窄帶物聯網是IoT領域一個新興的技術,支持低功耗設備在廣域網的蜂窩數據連接,也被叫作低功耗廣域網(LPWA)。窄帶物聯網支持待機時間長、對網路連接要求較高設備的高效連接。據說窄帶物聯網設備電池壽命可以提高至至少10年,同時還能提供非常全面的室內蜂窩數據連接覆蓋。現在類似的物聯網平台如:電子人物聯網等。
F. 物聯網的關鍵技術有哪些
物聯網的關畝畢鍵技術有低功耗廣域網(LPWAN)、蜂窩移動(3G/4G/5G)、Zigbee和其他網狀協議等。
一、低功耗廣域網(LPWAN)
低功耗廣域網是物聯網中的新現象。該系列技術通過使用小型的、廉價的電池提供長達數年的遠程通信服務,旨在支持遍布工業、商業和校園的大規模物聯網應用。
雖然蜂窩移動網路不適用於大多數由電池供電的感測器物聯網應用,但它們卻非常適合特定的使用情形,例如交通和物流中的聯網汽車或車隊管理。此外,像車載信息娛樂系統、交通路線、高級駕駛輔助系統(ADAS)以及車隊遠程信息處理和跟蹤服務都可以依靠無處不在的高帶寬蜂窩移動網路。
具有高速和超低延遲的下一代移動網路5G將成為自動駕駛汽車和增強現實(VR)的未來。預計5G還將實現用於公共安全的實時視頻監控、用於互聯健康的醫療數據集的實時移動傳輸,以及一些對時間敏感的工業自動化應用。
三、Zigbee和其他網狀協議襲耐芹
Zigbee是一種短距離、低功耗無線技術(IEEE 802.15.4),通常部署在網狀拓撲中,以通過在多個感測器節點上中繼感測器數據來擴展覆蓋范圍。與低功耗廣域網相比,zigbee提供了更高的數據速率,但同時由於網格配置而降低了能耗效率。
由於它們的物理距離短(《100m),Zigbee和類似的網狀協議(例如Z-Wave、Thread等)最適合節點分布均勻且非常接近的中程物聯網應用。通常,Zigbee是WI-FI的完美補充,適用於智能照明、暖通空調控拍畢制、安全和能源管理等各種家庭自動化應用。
G. 低功耗、低速率的近距離無線數據傳輸技術有哪些適用在哪裡
低功耗、低速率的廣域網無線數據傳輸技術,如信&立Lora、Sigfox、NB-IoT等,這類傳輸技術適合於遠程設備運行狀態的數據傳輸、工業智能設備及終端的數據傳輸等。
H. gsm是低功耗廣域網嗎
是。
GSM演進和一種新的CleanSlate技術(類似於打掃干凈屋子再請客的做法),是低功粗賀耗廣域網。
低功耗廣域網是一個新興的高速增長物聯網領域,但它需要通用的全球虧凳顫授權頻譜標銷敗准,以高效擴展和提供安全、可靠和強大的性能。
I. 線性調頻擴頻技術,非蜂窩廣域網路的「活力之水」
Chirp,中文譯名啁啾(讀音:「周糾」),是一種編碼脈沖技術。CSS是英文Chirp Spread Spectrum的縮寫,中文意為啁啾擴頻,又稱線性調頻擴頻,是數字通信中的一種擴頻技術。CSS技術能夠提升無線通信的性能和距離,實現比FSK(Frequency Shift Keying,頻移鍵控)等調制技術距離更遠的無線通信,這非常有助於非蜂窩廣域網路規模化的組網應用。本文就從CSS技術、市場、射頻收發器等方面做簡要闡述。
CSS擴頻技術傳輸性能優異 實現更遠距離的無線通信
CSS技術並非是一種新的技術。在自然界里,Chirp脈沖就為海豚和蝙蝠等生物所用。20世紀40年代Hüttmann教授發明了雷達應用專利,後由Sidney Darlington進一步將CSS技術引入雷達系統創造性地開發了脈沖壓縮(Chirp)雷達。自1997年以來人們開始研究將CSS技術應用於商業的無線數據傳輸。後來,IEEE 802.15.4標准將CSS指定為了一種用於低速率無線個人區域網(LR-WPAN)的技術,實現了數據速率可擴展性、遠距離、更低功耗和成本,其與差分相移鍵控調制(DPSK)等技術相結合,可以實現更好的通信性能。CSS技術使用了其全部分配帶寬來廣播信號,從而使其對信道雜訊具有一定的魯棒性。CSS技術在非常低的功率下也能夠抵抗多徑衰落,非常適用於要求低功耗和較低數據速率的應用場景。CSS技術慶搜的低成本、低功耗、遠距離以及數據速率的可擴展性等特性為產品商業化應用提供了現實的可能。
從CSS技術應用情況來看,德國Nanotron公司使用CSS技術在2.4GHz頻段上實現了570米的距離通信。美國Semtech公司的LoRa產品使用CSS技術在Sub-1GHz頻段上實現了幾公里,甚至幾十公里的距離通信。
CSS技術通信距離遠可以在一定范圍內實現更大規模的無線連接,大大降低無線接入和組網的成本,組建經濟高效的無線廣域網路,有助於物聯網路規模化部署應用。CSS技術的普及應用將為新興的非蜂窩廣域網路市場的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將會有力地推動行業應用的發展。
非蜂窩廣域網路方興未艾 物聯網發展步入規模化應用階段
低功耗廣域網路(Low-Power Wide Area Network, LPWAN)大致可以分為蜂窩和非蜂窩廣域網路。蜂窩廣域網路是指由運營商建設的基於蜂窩技術的網路,一般是指3GPP主導的物聯網標准,代表技術有NB-IoT、LTE-M(eMTC)和EC-GSM-IoT等;非蜂窩廣域網路主要是指由企業自主建設使用免許可頻段組建的網路,代表技術有SIGFOX、LoRaWAN、ZETA等扒磨。也有的提出0G網路,是相對於1G/2G/3G/4G而言,在通信領域一般是指蜂窩行動電話之前的行動電話技術,如無線電話。在物聯網領域,0G指的是一個低帶寬的無線網路,沒有SIM卡、沒有流量、低成本接入、遠距離通信、傳輸少量數據的網路,也就是非蜂窩廣域網路。非蜂窩廣域網路的發展是源於對數據大規模採集和大量設備管理等的需求,並藉助互聯網技術和平台提升了基於數據的智能化管理水平。物聯網市春差斗場發展步入規模化應用階段。目前,非蜂窩廣域網路主要應用於市政、園區、水務、消防、物流、家居、電力、社區、工廠、農業、環境等領域。
不同網路技術示意圖
實際上,非蜂窩廣域網路和蜂窩廣域網路相互之間是一種相互依存互為補充的關系。一般地,非蜂窩廣域網路都是通過網關(或稱為集中器,或稱為基站)連接到互聯網,而網關連接到互聯網的方式一般是有線或蜂窩網路等公網,最終還是要走公網的管道,畢竟有線和蜂窩網路是廣泛存在的基礎性網路。另一方面,感測器或設備多是基於微控制器(MCU)的,受其資源限制,僅可運行輕量的簡單通信協議或定製化通信協議,通過網關轉換成互聯網協議(IP),網關起到了非蜂窩廣域網路和互聯網連接器的作用。非蜂窩廣域網路更是蜂窩網路的拓展延伸。非蜂窩廣域網路不同的無線接入技術可以滿足物聯網實際部署中各種各樣無線連接的應用需求,為感測器網路或設備聯網提供了靈活的無線接入方式和便捷的網路部署。
非蜂窩和蜂窩技術也可以相互融合。最近有報道稱,在手機上集成了無線通信技術,可以在沒有蜂窩網路的情況下,實現兩機或多機的無線遠距離相互通信,並可以實現自組網、定位等功能,這也為非蜂窩廣域網路的應用提供了新的應用場景。
同時,非蜂窩網路也在國家電網方面具有非常強勁的發展勢頭。據最近流傳的國家電網《電力設備無線感測器網路節點組網協議》顯示,針對電力設備無線感測器網路的組網和感測器接入應用,在物理層協議規范中有對CSS物理層進行了定義,」CSS物理層:工作在470-510MHz或者2400-2483.5MHz頻段,採用線性調頻擴頻(CSS)調制。線性調頻擴頻(CSS)調制應符合LoRaWAN™ 1.1 Specification 和IEEE Std 802.15.4TM-2015物理層的規定」。隨著泛在電力物聯網的建設發展,非蜂窩廣域網路在泛在電力物聯網中將會有著更為廣闊的應用場景。除電力市場之外,其他抄表類市場應用,如:水表、氣表、燃氣表等,也是非蜂窩廣域網路重要的典型應用市場。
另外,在一些重要的應用領域里,考慮到數據和安全等方面的因素,需要非蜂窩網路技術將設備接入到專網上,以保障私域網路的數據隱私和安全性。非蜂窩無線技術以其獨特的優勢在物聯網路應用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非蜂窩廣域網路可以組建無線感測網路,連接和管理一定范圍內大量感測器或設備等,也可以成為一種網路基礎設施,由專門公司來提供網路服務,或者說是一種物聯網路運營服務。在國外物聯網運營模式已開始發展,如Sigfox等。而國內情況還處於探索發展階段,目前主要還是以提供解決方案為主。
低功耗廣域網路市場發展前景看好 非蜂窩廣域網路預期規模增速明顯
根據IHS Markit預測,2017年全球LPWAN連接數量為8753.7萬個,預計到2023年可達171698.4萬個,2017-2023年復合增長率(CAGR)為64%。其中,除NB-IoT和LTE-M等蜂窩連接之外,非蜂窩廣域網路連接數量2017年為8124.8萬個,2023年預計可達84443.6萬個,2017-2023年復合增長率(CAGR)為48%。到2023年非蜂窩廣域網路連接規模佔比約為50%,非蜂窩廣域網路市場未來具有很大的發展潛力。
射頻收發器受市場關注 Sub-1GHz頻段更受青睞
一個完整的應用非蜂窩技術的應用圖包括感知層、網路層和應用層。其中感知層中的射頻收發器主要用於感測器和網關之間的信息交互。
非蜂窩技術系統應用框圖
射頻收發器是非蜂窩技術組網應用的關鍵器件,隨著非蜂窩廣域網路的發展,射頻收發器產品越來越受到市場關注。從業界目前非蜂窩廣域網路技術應用情況來看, 採用的都是國外半導體公司的射頻收發器產品,這些廠商有Semtech、ST、Silicon Labs、TI、NXP、ON等,鮮有國內半導體公司的產品。Semtech公司的LoRa產品在中國市場上得到了很多公司的支持,國內少數公司通過IP授權的方式獲得了LoRa IP,提供本地化產品,這些廠商有翱捷(ASR)、國民技術、華普等公司。隨著射頻收發器市場需求的發展,國內的一些晶元設計公司也開始研究和開發射頻收發器產品。最近有報道稱,國內上海磐啟微電子有限公司推出了基於CSS技術的Chirp-IOT晶元PAN3028,融合了多維信號調制技術解決了頻率不連續對射頻的影響,提高了接收靈敏度,在射頻收發器領域實現了新的技術突破。Chirp-IOT產品的國產化也填補了中國非蜂窩廣域網路市場的空白。
由於射頻收發器在Sub-1GHz頻段上具有良好的無線傳輸特性,傳輸距離遠、障礙物穿透能力強等,非蜂窩廣域網路基本都是採用Sub-1GHz射頻收發器組建網路。下面是關於Sub-1GHz射頻收發器主要的廠商:
Sub-1GHz射頻收發器廠商
萬物智聯市場快速發展需求大 集成電路設計國產化迎新機遇
中國市場規模大,對集成電路的需求也大,而目前還較多地依賴於集成電路的進口。根據海關統計,2018年中國進口集成電路有4170億塊,進口金額達3107億美元。據國家統計局的統計顯示,我國2018年集成電路產量1739.47億個,國產集成電路產量不足進口量一半。近些年,國家不斷加大對集成電路產業的政策扶持力度,出現了一大批新的集成電路設計公司,集成電路技術水平也在逐步提升。加之近兩年中美貿易環境的變化,加速了集成電路國產化的速度。在涉及到國家核心重要應用領域,仍然是強調國產自主可控。這是中國集成電路設計公司一個重要的發展契機,也是非蜂窩廣域網路行業一個發展機會。隨著萬物智聯市場的快速發展,中國集成電路設計也將會迎來一波新的發展機遇。
根據半導體行業協會的統計,2018年中國集成電路設計產值為2519.3億人民幣,同比增長21.5%,2009到2018年中國集成電路設計產值年復合增長率(CAGR)為28.7%,集成電路設計產業保持了較高的發展速度。
結語
CSS技術在無線通信方面具有顯著的優勢,有助於非蜂窩廣域網路實現大范圍的組網應用。隨著物聯網市場無線連接需求的不斷增長,射頻收發器產品越來越受到晶元公司的關注。而國內射頻收發器產品廠商少,行業發展還比較薄弱,需要更多的國內射頻收發器廠商共同的參與,助力非蜂窩廣域網路行業的發展,賦能非蜂窩廣域網無線超連接,創新更多的物聯網應用。
未來,隨著集成電路技術的不斷發展,或許會出現更多的新技術、新產品,這也將會大大豐富非蜂窩廣域網路生態。「獨木不成林」。需要各行各業共同的參與,建立共建共享共榮的良性發展生態。
J. 物聯網低功耗廣域網通信技術有哪些他們有何區別
物聯網中低功耗廣域網最具有發展力的就是NB-IoT技術和LoRa技術了
第一,頻段、服務質量和成本。LoRa工作在1Ghz以下的非授權頻段,在應用時不需要額外付費,NB-IoT和蜂窩通信使用1GHz以下的頻段是授權的,是需要收費的。
第二,電池壽命。關於電池壽命方面有兩個重要的因素要考慮,節點的電流消耗以及協議內容。LoRa是一種非同步的基於ALOHA的協議,也就是說節點可以根據具體應用場景需求進行或長或短的睡眠;而蜂窩等同步協議的節點必須定期地聯網,這樣就額外的消耗了電池的電量。
第三,網路覆蓋和部署時間表。NB-IoT標准在2016年公布,除網路部署之外,相應的商業化和產業鏈的建立還需要更長的時間和努力去探索。LoRa的整個產業鏈相對已經較為成熟了,產品也處於「蓄勢待發」的狀態,同時全球很多國家正在進行或者已經完成了全國性的網路部署。
第四,設備成本。對終端節點來說,LoRa協議比NB-IoT更簡單,更容易開發並且對於微處理器的適用和兼容性更好。同時低成本、技術相對成熟的LoRa模塊已經可以在市場上找到了,並且升級版還會接踵而至。
可以去塔石了解一下,他們lora和nb-iot兩種技術都有用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