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5G關鍵技術到底有哪些
5G 是 4G 的延伸,是第五代移動通信標准,也稱第五代移動通信技術。5G具有高速率、低時延、大容量等特徵。
在高速率方面,5G 的網路速度是4G 的10倍以上。在5G網路環境比較好的情況下,1G的電影1-3秒就能下完,基本上不會超過10秒。
在低時延方面,人類眨眼的時間為 100 毫秒,而 5G 的時延已達到毫秒級別,僅為4G的十分之一,您在網路購票、搶紅包時都能比普通4G客戶更快一步,視頻通話時也會有更好的交互體驗。
在大容量方面,5G 網路連接容量更大,即使50個客戶在一個地方同時上網,也能有100Mbps以上的速率體驗。
中國移動將為您提供高速率、低時延、大容量的優質5G網路。5G商用初期,為您提供5G網路下的高解析度、不卡頓、不拖尾、三維立體聲的超高清視頻;畫質更加清晰的豎屏視頻彩鈴;母帶級的24bit至臻音質內容;多終端、多網路、最多4方接入的家庭高清視頻通話;無需下載、即點即玩、多屏合一的雲端游戲等體驗。
隨著應用持續創新,未來中國移動還將陸續推出5G超高清視頻會議、5G AR/VR全景直播、5G平安校園、5G遠程教學、5G遠程醫療、5G自動駕駛、5G無人機巡線、5G質量檢測等應用。
❷ 5g無線接入的關鍵技術主要包含
品牌型號:Redmibook Pro 15
5g無線接入的關鍵技術主要包含:終端直連、超密集組網(UDN)、全頻譜接入、大規模天線陣列、新型多址、新型多載波。
5G Wi-Fi(802.11ac)是指運行在5Ghz無線電波頻段,且採用802.11ac協議的Wi-Fi。更高的無線傳輸速度是5G Wi-Fi的最大特徵。業界認為,5G Wi-Fi的入門級速度是433Mbps,這至少是Wi-Fi速率的三倍,一些高性能的5G Wi-Fi還能達到1Gbps以上。
真正的5G Wi-Fi是802.11ac,採用了工作在頻率5GHz的晶元,能同時覆蓋5GHz和2.4GHz兩大頻段。除了更快,它還能改善無線信號覆蓋范圍小的問題,雖然5GHz比2.4GHz的衰減更強,難穿過障礙物,但由於覆蓋范圍更大,考慮到信號會產生折射,新標准反而會更容易使各個角落都能收到信號。
❸ 5g的關鍵技術有哪些
關鍵技術1:高頻段傳輸。
移動通信傳統工作頻段主要集中在 3GHz 以下,這使得頻譜資源十分擁擠,而在高頻段(如毫米波、厘米波頻段)可用頻譜資源豐富,能夠有效緩解頻譜資源緊張的現狀,可以實現極高速短距離通信,支持 5G 容量和傳輸速率等方面的需求。
關鍵技術2:新型多天線傳輸。
多天線技術經歷了從無源到有源,從二維(2D)到三維(3D),從高階 MIMO 到大規模陣列的發展,將有望實現頻譜效率提升數十倍甚至更高,是目前 5G 技術重要的研究方向之一。
關鍵技術3:同時同頻全雙工。
最近幾年,同時同頻全雙工技術吸引了業界的注意力。利用該技術,在相同的頻譜上,通信的收發雙方同時發射和接收信號,與傳統的 TDD 和 FDD 雙工方式相比,從理論上可使空口頻譜效率提高1倍。
關鍵技術4:D2D。
傳統的蜂窩通信系統的組網方式是以基站為中心實現小區覆蓋,而基站及中繼站無法移動,其網路結構在靈活度上有一定的限制。
關鍵技術5:密集網路。
在未來的 5G 通信中,無線通信網路正朝著網路多元化、寬頻化、綜合化、智能化的方向演進。隨著各種智能終端的普及,數據流量將出現井噴式的增長。
關鍵技術6:新型網路架構。
目前,LTE 接入網採用網路扁平化架構,減小了系統時延,降低了建網成本和維護成本。未來5G 可能採用 C-RAN 接入網架構。
❹ 5G技術(四)——回傳和前傳網路、無線接入網
姓名:安鑫 學號:17050110007 學院:物理與光電工程學院
引自:
https://blog.csdn.net/istrangeboy/article/details/103341433
【嵌牛導讀】本文介紹5G技術中的回傳和前傳網路與無線接入網。
【嵌牛提問】什麼是回傳和前傳網路?什麼是無線接入網?
【嵌牛鼻子】回傳和前傳網路與無線接入網杠關鍵技術
【嵌牛正文】
1 前傳和回傳技術
回傳(Backhaul)指無線接入網連接到核心網的部分,光纖是回傳網路的理想選擇,但在光纖難以部署或部署成本過高的環境下,無線回傳是替代方案,比如點對點微波、毫米波回傳等,此外,無線mesh網路也是5G回傳的一個選項,在R16里,5G無線本身將被設計為無線回傳技術,即IAB(5G NR集成無線接入和回傳)。前傳(Fronthaul)指BBU池連接拉遠RRU部分,如C-RAN章節所述。前傳鏈路容量主要取決於無線空口速率和MIMO天線數量,4G前傳鏈路採用CPRI(通用公共無線介面)協議,但由於5G無線速率大幅提升、MIMO天線數量成倍增加,CPRI無法滿足5G時代的前傳容量和時延需求,為此,標准組織正在積極研究和制定新的前傳技術,包括將一些處理能力從BBU下沉到RRU單元,以減小時延和前傳容量等。
2 無線接入網
為了提升容量、頻譜效率,降低時延,提升能效,以滿足5G關鍵KPI,5G無線接入網包含的關鍵技術包括:C-RAN、SDR(軟體定義無線電)、CR(認知無線電)、Small Cells、自組織網路、D2D通信、Massive MIMO、毫米波、高級調制和接入技術、帶內全雙工、載波聚合、低時延和低功耗技術等。
3 雲無線接入網(C-RAN)
雲無線接入網(C-RAN),將無線接入的網路功能軟體化為虛擬化功能,並部署於標準的雲環境中。C-RAN概念由集中式RAN發展而來,目標是為了提升設計靈活性和計算可擴展性,提升能效和減少集成成本。在C-RAN構架下,BBU功能是虛擬化的,且集中化、池化部署,RRU與天線分布式部署,RRU通過前傳網路連接BBU池, BBU池可共享資源、靈活分配處理來自各個RRU的信號。C-RAN的優勢是,可以提升計算效率和能效,易於實現CoMP(協同多點傳輸)、多RAT、動態小區配置等更先進的聯合優化方案,但C-RAN的挑戰是前傳網路設計和部署的復雜性。
❺ 5G技術的關鍵
關鍵技術1:高頻段傳輸
移動通信傳統工作頻段主要集中在 3GHz 以下,這使得頻譜資源十分擁擠,而在高頻段(如毫米波、厘米波頻段)可用頻譜資源豐富,能夠有效緩解頻譜資源緊張的現狀,可以實現極高速短距離通信,支持 5G 容量和傳輸速率等方面的需求。
高頻段在移動通信中的應用是未來的發展趨勢,業界對此高度關注。足夠量的可用帶寬、小型化的天線和設備、較高的天線增益是高頻段毫米波移動通信的主要優點,但也存在傳輸距離短、穿透和繞射能力差、容易受氣候環境影響等缺點。
射頻器件、系統設計等方面的問題也有待進一步研究和解決。
監測中心目前正在積極開展高頻段需求研究以及潛在候選頻段的遴選工作。高頻段資源雖然目前較為豐富,但是仍需要進行科學規劃,統籌兼顧,從而使寶貴的頻譜資源得到最優配置。
關鍵技術2:新型多天線傳輸
多天線技術經歷了從無源到有源,從二維(2D)到三維(3D),從高階 MIMO 到大規模陣列的發展,將有望實現頻譜效率提升數十倍甚至更高,是目前 5G 技術重要的研究方向之一。
由於引入了有源天線陣列,基站側可支持的協作天線數量將達到128根。
此外,原來的 2D 天線陣列拓展成為 3D 天線陣列,形成新穎的 3D-MIMO 技術,支持多用戶波束智能賦型,減少用戶間干擾,結合高頻段毫米波技術,將進一步改善無線信號覆蓋性能。
目前研究人員正在針對大規模天線信道測量與建模、陣列設計與校準、導頻信道、碼本及反饋機制等問題進行研究,未來將支持更多的用戶空分多址(SDMA),顯著降低發射功率,實現綠色節能,提升覆蓋能力。
關鍵技術3:同時同頻全雙工
最近幾年,同時同頻全雙工技術吸引了業界的注意力。利用該技術,在相同的頻譜上,通信的收發雙方同時發射和接收信號,與傳統的 TDD 和 FDD 雙工方式相比,從理論上可使空口頻譜效率提高1倍。
全雙工技術能夠突破 FDD 和 TDD 方式的頻譜資源使用限制,使得頻譜資源的使用更加靈活。然而,全雙工技術需要具備極高的干擾消除能力,這對干擾消除技術提出了極大的挑戰,同時還存在相鄰小區同頻干擾問題。
在多天線及組網場景下,全雙工技術的應用難度更大。
關鍵技術4:D2D
傳統的蜂窩通信系統的組網方式是以基站為中心實現小區覆蓋,而基站及中繼站無法移動,其網路結構在靈活度上有一定的限制。
隨著無線多媒體業務不斷增多,傳統的以基站為中心的業務提供方式已無法滿足海量用戶在不同環境下的業務需求。
D2D 技術無需藉助基站的幫助就能夠實現通信終端之間的直接通信,拓展網路連接和接入方式。
由於短距離直接通信,信道質量高,D2D 能夠實現較高的數據速率、較低的時延和較低的功耗;通過廣泛分布的終端,能夠改善覆蓋,實現頻譜資源的高效利用;支持更靈活的網路架構和連接方法,提升鏈路靈活性和網路可靠性。
目前,D2D 採用廣播、組播和單播技術方案,未來將發展其增強技術,包括基於D2D的中繼技術、多天線技術和聯合編碼技術等。
❻ 5g承載網的關鍵技術
5g承載網的關鍵技術分為三類:核心網、回傳和前傳網路、無線接入網。
1、核心網。核心網關鍵技術主要包括:網路功能虛擬化(NFV)、軟體定義網路(SDN)、網路切片和多接入邊緣計算(MEC)。
2、回傳和前傳網路。回傳(Backhaul)指無線接入網連接到核心網的部分,光纖是回傳網路的理想選擇,但在光纖難以部署或部署成本過高的環境下,無線回傳是替代方案,比如點對點微波、毫米波回傳等。前傳指BBU池連接拉遠RRU部分,如C-RAN章節所述。前傳鏈路容量主要取決於無線空口速率和MIMO天線數量,4G前傳鏈路採用CPRI(通用公共無線介面)協議。
3、無線接入網。為了提升容量、頻譜效率,降低時延,提升能效,以滿足5G關鍵KPI,5G無線接入網包含的關鍵技術包括:C-RAN、SDR(軟體定義無線電)、CR(認知無線電)、SmallCells、自組織網路、D2D通信、MassiveMIMO、毫米波、高級調制和接入技術、帶內全雙工、載波聚合、低時延和低功耗技術等。
❼ 5g無線接入的關鍵技術主要包含
5G網路技術主要分為三類:核心網、回傳和前傳網路、無線接入網。核心網關鍵技術主要包括:網路功能虛擬化(NFV)、軟體定義網路(SDN)、網路切片和多接入邊緣計算(MEC)。
NFV,就是通過IT虛擬化技術將網路功能軟體化,並運行於通用硬體設備之上,以替代傳統專用網路硬體設備。
NFV將網路功能以虛擬機的形式運行於通用硬體設備或白盒之上,以實現配置靈活性、可擴展性和移動性,並以此希望降低網路CAPEX和OPEX。
NFV要虛擬化的網路設備主要包括:交換機(比如OpenvSwitch)、路由器、HLR(歸屬位置寄存器)、SGSN、GGSN、CGSN、RNC(無線網路控制器)、SGW(服務網關)、PGW(分組數據網路網關)、RGW(接入網關)、BRAS(寬頻遠程接入伺服器)、CGNAT(運營商級網路地址轉換器)、DPI(深度包檢測)、PE路由器、MME(移動管理實體)等。NFV獨立於SDN,可單獨使用或與SDN結合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