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簡述現代網路體系結構
網路體系結構是指通信系統的整體設計,它為網路硬體、軟體、協議、存取控制和拓撲提供標准。它廣泛採用的是國際標准化組織(ISO)在1979年提出的開放系統互連(OSI-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的參考模型。
中文名
網路體系結構
外文名
Network Architecture
解釋
通信系統的整體設計
目的
為網路硬體提供標准
提出
國際標准化組織
採用
開放系統互連的參考模型。
協議定義
1、網路體系結構(networkarchitecture):是計算機之間相互通信的層次,以及各層中的協議和層次之間介面的集合。
2、網路協議:是計算機網路和分布系統中互相通信的對等實體間交換信息時所必須遵守的規則的集合。
3、語法(syntax):包括數據格式、編碼及信號電平等。
4、語義(semantics):包括用於協議和差錯處理的控制信息。
5、定時(timing):包括速度匹配和排序。
計算機網路是一個非常復雜的系統,需要解決的問題很多並且性質各不相同。所以,在ARPANET設計時,就提出了「分層」的思想,即將龐大而復雜的問題分為若干較小的易於處理的局部問題。
簡介
1974年美國IBM公司按照分層的方法制定了系統網路體系結構SNA(System NetworkArchitecture)。SNA已成為世界上較廣泛使用的一種網路體系結構。
一開始,各個公司都有自己的網路體系結構,就使得各公司自己生產的各種設備容易互聯成網,有助於該公司壟斷自己的產品。但是,隨著社會的發展,不同網路體系結構的用戶迫切要求能互相交換信息。為了使不同體系結構的計算機網路都能互聯,國際標准化組織ISO於1977年成立專門機構研究這個問題。1978年ISO提出了「異種機連網標准」的框架結構,這就是著名的開放系統互聯基本參考模型 OSI/RM (Open Systems InterconnectionReferenceModle),簡稱為 OSI 。
OSI得到了國際上的承認,成為其他各種計算機網路體系結構依照的標准,大大地推動了計算機網路的發展。20世紀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出現了利用人造通信衛星進行中繼的國際通信網路。網路互聯技術不斷成熟和完善,區域網和網路互聯開始商品化。
OSI參考模型用物理層、數據鏈路層、網路層、傳輸層、對話層、表示層和應用層七個層次描述網路的結構,它的規范對所有的廠商是開放的,具有指導國際網路結構和開放系統走向的作用。它直接影響匯流排、介面和網路的性能。常見的網路體系結構有FDDI、乙太網、令牌環網和快速乙太網等。從網路互連的角度看,網路體系結構的關鍵要素是協議和拓撲
B. 現代的通信方式分為幾種
通信分為有線通信和無線通信。有線通信的收發兩端一定要有傳輸信號的導線相連,它需要架設電桿、電線,需要維護和修理。
無線通信是靠電磁波的傳播來傳遞信息的。無線通信信號由無線發射基地以電磁波的形式放出,它在空中傳播的速度與光速相同,然後由無線電接收,並轉換成聲音、文字元號和圖像。
現代通信的主要方式有移動通信和電視電話。移動中的用戶與固定的或移動中的另一方進行直接的通信,叫做移動通信。移動通信是無線通信和有線通信的綜合利用,無線通信的種類主要有無線電對講系統和行動電話系統。
電視電話是一種既能傳遞聲音又能傳遞圖像的現代通信工具。它是由美國貝爾研究所研製出來的。利用這種電話可以拉近相隔萬里的人們的距離,給打電話者以「親臨現場」的感受。
在電話發明以前,人們靠寫信互通情況。有了電話後,人們可以利用電話在相隔很遠的地方交談。有了通信衛星後,電話的功能就大大地增強了。人們把電話系統聯成一個大網路,利用這個網路進行全國、全地球的電話通話是非常便捷和快速的,這就是電信網路。
電信網路可以傳播電話、電報和電視信號。電信網路由通信衛星、衛星通信站、電波中繼站、光纜、電話交換機組成。電信網路的工作過程是:打電話的發、收信號通過衛星通信站和通信衛星傳到電話交換機,然後傳到用戶。
現代通信,網路作為快捷的通訊方式,越來越讓人接受。像電子郵箱,只要輕點滑鼠,幾秒鍾之內好友就會收到你發的郵件。
又如QQ、MSN這些聊天工具,也被人們接受。QQ不僅僅是簡單的即時通信軟體,它與全國多家尋呼台、移動通信公司合作,實現傳統的無線尋呼網、GSM行動電話的短消息互聯,是國內最為流行,功能最強的即時通信軟體。騰訊QQ支持在線聊天、即時傳送視頻、語音和文件等多種功能。但是,這些聊天工具都是以虛擬數字傳遞為基礎的,這就容易造成傳遞方式出現漏洞,越高新越容易信息崩潰,即使常備份也抵不住數據外溢或者黑客攻擊,又因傳遞速度快捷也容易使錯誤的不安分的信息快速傳播。
手機
C. 常見的網路架構有哪些
常見的網路拓撲結構有以下幾種:1.匯流排型網路拓撲結構;2.星型網路拓撲結構;3.環形網路拓撲結構;4.樹型網路拓撲結構;5.網狀網路拓撲結構;6.混合網路型拓撲結構。網路拓撲結構是指用傳輸媒體對各種設備進行連接的物理布局。
1.匯流排型網路拓撲結構
匯流排型結構是將網路中的所有設備通過相應的硬體介面直接連接到公共匯流排上,結點之間按廣播方式通信,一個結點發出的信息,匯流排上的其它結點均可「收聽」到。 匯流排型結構就像一張樹葉,有一條主幹線,主幹線上面由很多分支。
2.星型網路拓撲結構
星型結構是一種以中央節點為中心,把若干外圍節點連接起來的輻射式互聯結構。這種結構適用於區域網,特別是近年來連接的區域網大都採用這種連接方式。這種連接方式以雙絞線或同軸電纜作連接線路。
3.環形網路拓撲結構
環形結構各結點通過通信線路組成閉合迴路,環中數據只能單向傳輸,信息在每台設備上的延時時間是固定的,特別適合實時控制的區域網系統。環形結構就如一串珍珠項鏈,環形結構上的每台計算機就是項鏈上的一個個珠子。
4.樹型網路拓撲結構
樹型拓撲結構是一種層次結構,結點按層次連結,信息交換主要在上下結點之間進行,相鄰結點或同層結點之間一般不進行數據交換。樹型拓撲結構是就是數據結構中的樹。
5.網狀網路拓撲結構
網路拓撲結構又稱作無規則結構,結點之間的聯結是任意的,沒有規律。
6.混合網路型拓撲結構
混合型網路拓撲結構就是指同時使用上面的5種網路拓撲結構種兩種或兩種以上的網路拓撲結構。
D. 現代網路宣傳形式有哪些
第一是搜索引擎
第二是社交媒體
第三是官方媒體 網路宣傳是網路推廣的一種形式。就是利用互聯網進行宣傳推廣活動。被推廣對象可以是政府、政黨和企業等組織以及個人或者產品等。根據有關數據顯示2009調查中國93%的企業沒有嘗試過網路推廣,而在國外發達國家只有16%的企業。這一調查研究表示中國互聯網還處於萌芽階段。 廣義上講, 企業從開始申請域名、租用空間、建立網站開始就算是介入了網路推廣活動,而通常我們所指的網路宣傳是指通過互聯網手段進行的宣傳推廣等活動。 狹義地說,網路宣傳的載體是互聯網,離開了互聯網的宣傳就不能算是網路宣傳。而且利用互聯網必須是進行宣傳,而不是做其他的事情。 上面這樣講網路宣傳的概念比較空洞,有比較才能有鑒別,我們可以通過同一些概念進行比較,更清楚地認識網路宣傳。
E. 什麼是現代通信網路
現代通信網路是人類社會的神經系統。
在信息時代,我們的社會生活的范圍擴大、節奏加快,現代通信網路技術已經成為社會交往中須臾不可離開的手段。各種通信手段,如信件、電話、傳真等,把人們緊密地聯結在一起。
現代通信網路大體由終端設備、傳輸設備和交換設備組成。
通信終端設備包括電話機、傳真機、用戶電報機(電傳機)、數據終端和圖像終端等。
F. 現代通信網的構成和分類
(1)通信網的構成:一個完整的通信網包括硬體和軟體。通信網的硬體一般由終端設備、傳輸系統和轉接交換系統等三部分電信設備構成,是構成通信網的物理實體;為了使全網協調合理地工作,還要有各種規定,如信令方案、各種協議、網路結構、路由方案、編號方案、資費制度與質量標准等,這些均屬於軟體。
①按電信業務的種類分為:電話網、電報網、用戶電報網、數據通信網、傳真通信網、圖像通信網、有線電視網等。
②按服務區域范圍分為:本地電信網、農村電信網、長途電信網、移動通信網、國際電信網等。
③按傳輸媒介種類分為:架空明線網、電纜通信網、光纜通信網、衛星通信網、用戶光纖網、低軌道衛星移動通信網等。
④按交換方式分為:電路交換網、報文交換網、分組交換網、寬頻交換網等。
⑤按結構形式分為:網狀網、星形網、環形網、柵格網、匯流排網等。
⑥按信息信號形式分為:模擬通信網、數字通信網、數字/模擬混合網等。
⑦按信息傳遞方式分為:同步轉移模式(STM)的綜合業務數字網(ISDN)和非同步轉移模式(ATM)的寬頻綜合業務數字網(B-ISDN)等。
(二)通信信息網路系統
通信業務網路:包括各種通信網路業務節點和由業務節點組成的網路,如:電話交換網、智能網、數據網、多媒體網等;
電信基礎網路:包括各種傳輸網路,如:光纜通信、移動通信、微波通信、衛星通信、接入網等;
電信支撐網路:包括支撐電信網的各種網路或系統,如:網管系統、信令網、同步網、計費系統、呼叫系統、呼叫中心、數據中心等。
G. 什麼是網路網路由哪些部分組成
計算機網路是由計算機系統、網路節點和通信鏈路等組成的系統。從邏輯功能上看,一個網路可分成資源子網和通信子網兩個部分構成。
網路系統以通信子網為中心,通信子網處於網路的內層。通信子網實現網路通信功能,包括數據的加工、傳輸和交換等通信處理工作。即將一個主計算機的信息傳送給另一個主計算機。通信子網主要包括交換機、路由器、網橋、中繼器、集線器、網卡和纜線等設備及相關軟體。
資源子網實現資源共享功能,包括數據處理、提供網路資源和網路服務。資源子網主要包括主機及其外設、伺服器、工作站、網路列印機和其他外設及其相關軟體。計算機網路連接的計算機系統可以是巨型機、大型機、小型機、工作站、微型機或其他數據終端設備。
通信子網由網路節點、通信設備、通信線路等組成獨立的數據通信系統,承擔全網的數據傳輸、交換、加工和變換等通信處理工作。
網路節點也就是網路單元,是網路系統中的各種數據處理設備、數據通信控制設備(CCP)和數據終端設備的統稱。網路節點分轉接節點和訪問節點兩類。轉接節點是支持網路連接性能的節點,它通過通信線路來轉接和傳遞信息,如集中器、終端控制器等。訪問節點是信息交換的源節點和目標節點,起信源和信宿的作用,如終端、主計算機等。
通信設備指各種網路連接設備,包括中繼器、網橋、交換機、路由器等。
通信線路指的是傳輸介質及其介質連接部件,包括雙絞線、同軸電纜、光纖等。
除了上述物理組成外,計算機網路還應具有功能完善的軟體系統,以支持資源共享、數據傳輸等網路功能。為了在各網路組成部分之間進行數據通信,通信雙方就必須有一套能夠彼此了解,全網一致遵守的通信規則或約定。如數據傳送的格式、數據傳送的起始和停止位, 傳送速度,傳送中的差錯控制等等。這些規則或約定稱為網路協議。它是區別計算機網路與一般計算機互連的重要標志。可以說計算機網路通信是以網路協議為前提的。
H. 現代網路信息傳遞的方式有哪些
現代信息傳遞的方式:
1.有線通訊傳輸,如電話,傳真,電報,電視等
2.無線通訊傳輸,如對講機,BP機(以淘汰),行動電話,收音機
3.數字通訊傳輸,最熟悉的,連網的電腦,數字電視
4.紙張通訊傳輸,如書信,報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