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中國互聯網發展歷程
1、在1989年, 中國開始建設互聯網——5年目標:國家級四大骨幹網路聯網。
2、在1991年, 在中美高能物理年會上,美方提出把中國納入互聯網路的合作計劃。
3、在1994年4月,NCFC率先與美國NSFNET直接互聯,實現了中國與Internet全功能網路連接,標志著我國最早的國際互聯網路的誕生。中國科技網成為中國最早的國際互聯網路。
4、在1994年, 中國第一個全國性 TCP/IP 互聯網——CERNET示範網工程建成,並於同年先後建成。
5、在1994年, 中國教育與科研計算機網 中國科學技術網中國金橋信息網中國公用計算機互聯網。
6、在1994年, 中國終於獲准加入互聯網並在同年5月完成全部中國聯網工作。
7、在1995 年,張樹新創立首家互聯網服務供應商——瀛海威,讓老百姓進入互聯網。
8、在1998 年,CERNET 研究者在中國首次搭建IPV6 試驗床。
9、在2000年, 中國三大門戶網站搜狐、新浪、網易在美國納斯達克掛牌上市。
10、在2001年,下一代互聯網地區試驗網在北京建成驗收。
11、在2002年, 第二季度,搜狐率先宣布盈利,宣布互聯網的春天已經來臨。
12、在2003年, 下一代互聯網示範工程CNGI 項目開始實施。
(1)網路發展歷程帶動了哪些擴展閱讀
中國互聯網發展的四大階段
1、學術牽引期。指的是互聯網從美國引入中國的階段。在這一階段,中國政府科研單位歷經數年的努力,推動互聯網從信息檢索,到全功能接入,再到商業化探索。
2、探索成長期。指的是逐步建立普通大眾對互聯網的認知度和接受度,穩步成長。在這一期間,我國最早一批互聯網公司相繼成立,熱情高漲,一路高歌,不畏互聯網泡沫期帶來的考驗,努力探索互聯網的商業模式。
3、快速發展期。該階段成熟的互聯網商業模式已經建立,「內容為王」的時代慢慢過去,開始轉向「關系為王」的web2.0。互聯網的角色關系也開始轉變,內容的締造者不再只是網站,個體用戶也可以參與其中,逐步通過內容來拓展自己的關系鏈,也就是我們常說的SNS時代。
4、成熟繁榮期。該階段正是我們目前經歷的成熟互聯網階段。從微博的盛行,到2012年移動互聯網的爆發,移動應用與消息流型社交網路並存,真正體現了互聯網的社會價值和商業價值,呈現空前繁榮的景象。
B. 網路對社會發展的影響(利與弊)有什麼
對現代社會而言,計算機網路的普及的發展,將會對社會生產和生活的各個方面都產生十分巨大的影響,這種影響有利有弊:
一、利:
1、網路將會推動社會生產力以更快的速度發展
計算機和網路時代的主要元素就是信息,通過計算機和互聯網,信息技術的發展將會空前加快,人們了解信息、傳遞信息的渠道將增多、速度將變快,信息的及時性和有效性也將會變的更強。同時,信息技術的發展也將會推動與信息相關產業的進步與發展,如生物技術和電子技術等。
而一些新材料、新能源的開發和利用技術也都將在這一過程中獲得巨大發展,從而促使科技作為人類社會第一生產力的地位顯得更為突出。
2、網路使人類的工作和勞動方式發生改變
通過計算機網路的連接,人們可以足不出戶的完成工作和學習任務,可以讓大家節約出更多的時間去處理一些其他的事,使人們在行動甚至是思想上都得到了解放。通過網路進入生產過程,我們可以把原先大量的人力支配的生產環節節約出來,讓他們去從事更為靈活的生產活動。
二、弊:
1、網路成癮
網路成癮不僅影響人的心理,還影響人的身體健康,尤其是引起植物神經紊亂,體內激素水平失衡,使免疫功能降低,引發心血管疾病,胃腸神經官能病,緊張性頭疼,焦慮,憂郁等,甚至可能導致死亡。
2、在校生成績下降
在校生因迷戀網路游戲造成學習成績下降,甚至曠課、逃學的現象日益普遍。
3、社會難題
未成年人長期玩飛車、砍殺、爆破、槍戰等游戲,會使他們模糊道德認知,淡化游戲虛擬與現實生活的差異,誤認為這種通過傷害他人而達到目的的方式是合理的。因為玩電子游戲而引發的道德失范、行為越軌甚至違法犯罪的問題正逐漸增多。
網路的特點:
1、計算機網路具有無中心性和開放性的特點。計算機網路中,對信源的資格並無特殊限制,任何一個上網者都可以成為信源。
2、計算機網路具有信息容量巨大和信息種類豐富的特點。計算機網路所容納的信息量巨大,以至於人們創造出「海量」這一詞語加以描述,網路資料庫就是典型的例子。
3、計算機網路具有信息傳播「交互性」的特點。在計算機網路環境下,信宿卻可以「主動」地向信宿傳遞信息,要求信宿根據自己的要求提供信息。
C. 網路對社會發展起了哪些推進作用
對現代社會而言,計算機網路的普及的發展,將會對社會生產和生活的各個方面都產生十分巨大的影響,特別是網路作為一種生產和生活工具被人民廣泛接納和使用之後,計算機網路的作用將會變得更為巨大。
首先,網路將會推動社會生產力以更快的速度發展。人類社會經歷好幾次技術革命,而計算機網路時代到來,宣告了一場新的科技革命的到來。計算機和網路時代的主要元素就是信息,通過計算機和互聯網,信息技術的發展將會空前加快,人們了解信息、傳遞信息的渠道將增多、速度將變快,信息的及時性和有效性也將會變的更強。同時,信息技術的發展也將會推動與信息相關產業的進步與發展,如生物技術和電子技術等。而一些新材料、新能源的開發和利用技術也都將在這一過程中獲得巨大發展,從而促使科技作為人類社會第一生產力的地位顯得更為突出,甚至可能會讓科學技術逐漸上升為一種獨立的力量進入物質生產過程,並成為決定生產力大小的決定性要素。
在計算機網路時代,信息將會變成一個重要的社會資源,將會成為社會發展所要依賴的綜合性要素,而藉助於網路,信息資源的開發和利用將會變的更為簡單。我們可以通過建立專門的社會、行業、企業和個人的信息網路和信息資料庫,使社會經濟的各個部門都能夠把企業生產和經營決策建立在及時、准確和科學的信息基礎上,從而推動整個國民經濟的水平得到大幅度提高。
其次,對於個人來說,通過使用計算機和網路,人類的工作和勞動方式也將會發生許多改變。生產活動有勞動者,勞動工具和勞動對象三個要素,勞動者也就是人是生產活動開展的主體,他們將決定勞動工具和勞動對象以及勞動方式的選擇。同時,幾個生產要素也是相互作用,他們的合作程度如何將會直接影響到生產的效率和結果。
再次,計算機網路將會開辟電子化管理的時代。通過計算機網路,將會給政府部門的管理工作帶來新的方式和方法。未來電子化的政府管理模式可能會得以實現。
最後,計算機網路對老百姓生活的改變也將產生極大的影響。通過計算機和網路,我們在今後可以擁有一個新的公共和私人的生領域,使人們的生活方式出現了嶄新的形式。網路使人與人之間的溝通更加方便,使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更為密切,使世界的距離變的越來越小。
由此可見,計算機網路的發展將會對人類社會產生積極的影響,將會引起社會的生產和生活的革命性變化,將會推動人類文明向更高的階段發展。
以上供參考。
D. 網路給我們的生產生活帶來哪些變化共5條。
網路給我們的生產生活帶來的變化:
1、網路將會推動社會生產力以更快的速度發展。通過計算機和互聯網,信息技術的發展將會空前加快,人們了解信息、傳遞信息的渠道將增多、速度將變快,信息的及時性和有效性也將會變的更強。
2、通過使用計算機和網路,人類的工作和勞動方式也將會發生許多改變,通過計算機網路的連接,人們可以足不出戶的完成工作和學習任務,使人們在行動甚至是思想上都得到了解放。
3、通過網路進入生產過程,可以把原先大量的人力支配的生產環節節約出來,讓他們去從事更為靈活的生產活動。
4、網路使人與人之間的溝通更加方便,使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更為密切,使世界的距離變的越來越小。
5、網路還將會提供任何我們需要的服務,比如收發信息、親友聯系、網上購物、了解及時新聞、收看電視節目以及完成工作和學習任務等等。
E. 互聯網帶動了什麼
互聯網帶動了就業和人才~~~~
同時帶動了人才發展。我們應該都知道,在中國目前,除了科技型的私企有特別多的奇才,其他單位其實都差不多水平的。我們可以看到:網路公司的無人車、阿里巴巴建設的12306系統解決了13億人的出行問題,騰訊的微信和QQ成了我們身邊必不可少的通訊工具,這些都是一個個活生生的例子。而這些產品的背後都是無數科技人才的努力研發所得到的成果,他們除了掙錢還有一個共同的目標,就是給用戶一個方便,這是每一個工程師都具有的特質吧。
不得不說互聯網豐富了我們的生活的同時,也潛在的推動了人民的幸福感和國家的發展,希望互聯網發展越來越好。
F. 互聯網發展帶給我們的好處
互聯網發展帶給我們的好處是給生活帶來了很大的發布。從購物、繳費、訂票等生活應用的革新,到網約車、共享單車等新事物如雨後春筍,越來越多的人體驗到了與時代發展同步的獲得感。可以說,從單一的技術發明,到覆蓋衣食住行用的隨處可見,互聯網「越來越像空氣」,彌漫在每一個人周圍。
不僅如此,如果說,生活方式的進步是網路力量最直觀的彰顯,那麼在公共領域帶來的價值嬗變和制度進步,成為互聯網時代不容忽視的特徵。微博微信成為社會輿論的組成部分,廣播直播受到越來越多人的歡迎。(6)網路發展歷程帶動了哪些擴展閱讀:
應當說,互聯網在精神領域掀起了一場頭腦風暴,「多元價值、凝聚共識,提倡共享,實現多贏」等理念深入人心,由此誕生的「互聯網思維」不僅被行業奉為圭臬,也在全面深化改革、創新社會治理等方面有著深刻的現實啟迪和實踐意義。
而對更多的普通人而言,最大的觸動就在於,信息壁壘的消弭,讓芸芸大眾不僅享受技術進步帶來的生活便利,也增強了每一個網民在社會公共生活當中的參與感和現場感。
有人曾經這樣比喻網路,說它是看世界的窗口和望遠鏡。「無窮的遠方,無數的人們,都和我有關」。藉助互聯網羽翼,我們可以站得更高,看得更遠,但最重要的是,會讓我們思考得更深,行走得更穩。
G. 我國網民規模達10.51億,都帶動了哪些行業的發展
首先帶動了互聯網行業的發展,我國網民的規模其實是一路飆升的。最開始只有少量的網民,到最後網民規模達到了十億多,其實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設備的發展和普及。之前的上網設備可以說是比較貴的,必須要有電腦才能夠接觸到互聯網,但是因為手機行業的迅速發展,導致我們現在每個人都能夠接觸到網路,那麼網民的數量自然而然也就一路上漲。吃到了這波紅利的,首先就是一些互聯網公司,比如說像騰訊之類的,有著如此之大的網民基礎,他們也展開了非常多的業務,比如像游戲就是很多企業的招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