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GSM網路由哪幾部分組成
GSM系統主要由移動台(MS)、移動網子系統(NSS)、基站子系統(BSS)和操作支持子系統(OSS)四部分組成。
全球移動通信系統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就是眾所周知的GSM,是當前應用最為廣泛的行動電話標准。
GSM屬於第2代(2G)蜂窩移動通信技術。模擬蜂窩技術被稱為一代移動通信技術,寬頻CDMA技術被稱為三代移動通信技術,即3G。
移動台(MS)
移動台是公用GSM移動通信網中用戶使用的設備,也是用戶能夠直接接觸的整個GSM系統中的唯一設備。移 動台的類型不僅包括手持台,還包括車載台和攜帶型台。隨著GSM標準的數字式手持台進一步小型、輕巧和增加功能的發展趨勢,手持台的用戶將占整個用戶的極大部分。
基站子系統(BSS)
基站子系統(BSS)是GSM系統中與無線蜂窩方面關系最直接的基本組成部分。它通過無線介面直接與移動台相接,負責無線發送接收和無線資源管理。另一方面,基站子系統與網路子系統(NSS)中的移動業務交換中心(MSC)相連,實現移動用戶之間或移動用戶與固定網路用戶之間的通信連接,傳送系統信號和用戶信息等。當然,要對BSS部分進行操作維護管理,還要建立BSS與操作支持子系統(OSS)之間的通信連接。
移動網子系統(NSS)
移動網子系統(NSS)主要包含有GSM系統的交換功能和用於用戶數據與移動性管理、安全性管理所需的資料庫功能,它對GSM移動用戶之間通信和GSM移動用戶與其它通信網用戶之間通信起著管理作用。NSS由一系列功能實體構成,整個GSM系統內部,即NSS的各功能實體之間和NSS與BSS之間都通過符合CCITT信令系統No.7 協議和GSM規范的7號信令網路互相通信。
操作支持子系統(OSS)
操作支持子系統(OSS)需完成許多任務,包括移動用戶管理、移動設備管理以及網路操作和維護。
❷ GSM系統有哪幾種接入方式
GSM屬於第2代(2G)蜂窩移動通信技術。模擬蜂窩技術被稱為一代移動通信技術,寬頻CDMA技術被稱為三代移動通信技術,即3G。
無線電介面
GSM 是一個蜂窩網路,也就是說行動電話要連接到它能搜索到的最近的蜂窩單元區域。GSM網路運行在多個不同的無線電頻率上。
GSM網路一共有4種不同的蜂窩單元尺寸:巨蜂窩,微蜂窩,微微蜂窩和傘蜂窩。覆蓋面積因不同的環境而不同。巨蜂窩可以被看作那種基站天線安裝在天線桿或者建築物頂上那種。微蜂窩則是那些天線高度低於平均建築高度的那些,一般用於市區內。微微蜂窩則是那種很小的蜂窩只覆蓋幾十米的范圍,主要用於室內。傘蜂窩則是用於覆蓋更小的蜂窩網的盲區,填補蜂窩之間的信號空白區域。
蜂窩半徑范圍根據天線高度、增益和傳播條件可以從百米以上至數十公里。實際使用的最長距離GSM規范支持到35公里。還有個擴展蜂窩的概念,蜂窩半徑可以增加一倍甚至更多。
GSM同樣支持室內覆蓋,通過功率分配器可以把室外天線的功率分配到室內天線分布系統上。這是一種典型的配置方案,用於滿足室內高密度通話要求,在購物中心和機場十分常見。然而這並不是必須的,因為室內覆蓋也可以通過無線信號穿越建築物來實現,只是這樣可以提高信號質量減少干擾和回聲。
GSM是的縮寫,意為全球移動通信系統,是世界上主要的蜂窩系統之一。
GSM是基於窄帶TDMA制式,允許在一個射頻同時進行8組通話。GSM80年代興起於歐洲,1991年投入使用。到1997年底,已經在100多個國家運營,成為歐洲和亞洲實際上的標准,到了2001年,在全世界的162個國家已經建設了400個GSM通信網路。
GSM系統的容量是有限的,在網路用戶過載時,就不得不構建更多的網路設施。值得欣慰的是GSM在其他方面性能優異,它除了提供標准化的列表和信令系統外,還開放了一些比較智能的業務如國際漫遊等。
GSM手機的方便之處在於它提供了一個智能卡,人們稱之為SIM卡,並且機卡可以分離,這樣用戶更換手機並且定製個人信息這方面都十分便利了。GSM網路經過多年的發展完善,現在已經非常成熟,盲區少,信號穩定,自動漫遊,並且通訊距離不受周圍環境影響。尤其是GSM簡訊息,靈活方便,可以跨市、跨省、甚至跨國傳送,而且每發送一條簡訊息只要1毛錢,非常可靠廉價。
此外,目前手機SIM卡近年來可以0元申請辦理,某些套餐使用費用比固話還低。因此利用手機簡訊來實現報警、超遠程遙控工業設備、傳輸數據是一個非常不錯的選擇。GSM模塊,是一個類似於手機的通訊模塊,集成了手機的若干功能於一塊小電路板上,它可以發送短消息,通話等等,模塊雖小,但它具備了很多手機的功能,擁有它等於就是擁有了手機的核心部分了,它在很多應用領域中都有著廣泛的應用,GSM模塊通過使用AT指令才能控制它,模塊可以與電腦RS232串口相連,也可以用單片機來進行控制。
❹ GSM有什麼網元及其功能
一套完整的蜂窩移動通信系統主要是由交換網路子系統(NSS)、無線基站子系統(BSS)、移動台(MS)及操作維護子系統(OMS)四大子系統設備組成。
NSS 包括:
MSC: 交換,採集原始通話記錄,移動性管理;
HLR: 用來儲存本地用戶位置信息的資料庫;
VLR:用來儲存來訪用戶位置信息的資料庫;
EIR: 存儲移動台設備(ME)參數的資料庫;
AUC:可靠地識別用戶身份;
IWF:提供與其它數據網路的鏈接,數率匹配,協議匹配;
EC: 用於消除PLMN與PSTN通話時,PLMN一側的回聲;
BSS 包括:
BSC: 無線資源的控制與管理;
BTS:無線相關功能的實施者;
XCDR:變碼器,完成空中編碼與陸地網路變碼之間的轉換;
MS 包括:
ME: 移動設備(手機)
SIM: SIM卡
OMS 包括:
NMC: 負責移動網路的全局性管理;
OMC: 負責移動網路的區域性管理;
(omc基本可以實現nmc的功能,現網沒有nmc)
以下是具體一點的解釋,以上是自己總結的;
1交換網路子系統
1.MSC移動交換中心
它是GSM網路系統的核心部分,是對位於它所覆蓋區域中的移動台進行控制和完成話路交換的功能實體,也是移動通信系統與其它公用通信網之間的介面。MSC提供交換功能,完成移動用戶尋呼接入、信道分配、呼叫接續、話務量控制、計費、基站管理等功能,還可完成BSS、MSC之間的切換和輔助性的無線資源管理、移動性管理等,並提供面向系統其它功能實體和面向固定網(PSTN、ISDN等)的介面功能。作為網路的核心,MSC與網路其他部件協同工作,完成移動用戶位置登記、越區切換和自動漫遊、合法性檢驗及頻道轉接等功能。
MSC處理用戶呼叫所需的數據和後面介紹的三個資料庫有關,它們是HLR 、VLR 和AUC,MSC根據用戶當前位置和狀態信息更新資料庫。
2.HLR歸屬位置寄存器
HLR是一個靜態資料庫,用來存儲本地用戶數據信息的資料庫。一個HLR能夠控制若干個移動交換區域或整個移動通信網,所有用戶重要的靜態數據都存貯在HLR中,在GSM通信網中,通常設置若干個HLR,每個用戶都必須在某個HLR(相當於該用戶的原籍)中登記。登記的內容分為兩類:一種是永久性的參數,如用戶號碼、移動設備號碼、接入的優先等級、預定的業務類型以及保密參數等;另一種是暫時性的需要隨時更新的參數,即用戶當前所處位置的有關參數,即使用戶漫遊到HLR所服務的區域外,HLR也要登記由該區傳送來的位置信息。這樣做的目的是保證當呼叫任一個不知處於哪一個地區的移動用戶時,均可由該移動用戶的原地位置寄存器獲知它當時處於哪一個地區,進而建立起通信鏈路。
HLR儲存兩類數據:
一是用戶的參數,包括MSISDN、IMSI 、用戶類別、Ki,補充業務等參數。
二是用戶的位置信息,即該MS 目前處於哪個MSC/VLR中的MSC/VLR 地址。
3.VLR拜訪位置寄存器
VLR是一種用於存儲來訪用戶位置信息的資料庫。一個VLR通常為一個MSC控制區服務,也可為幾個相鄰MSC控制區服務。當移動用戶漫遊到新的MSC控制區時,它必須向該地區的VLR申請登記。VLR要從該用戶的HLR查詢有關的參數,要給該用戶分配一個新的漫遊號碼(MSRN),並通知其HLR修改該用戶的位置信息,准備為其它用戶呼叫此移動用戶時提供路由信息。如果移動用戶由一個VLR服務區移動到另一個VLR服務區時,HLR在修改該用戶的位置信息後,還要通知原來的VLR,刪除此移動用戶的位置信息。因此VLR可看作一個動態的資料庫。
VLR用於寄存所有進入本交換機服務區域用戶的信息。VLR看成是分布的HLR,由於每次呼叫,它們之間有大量的信令傳遞,若分開,信令鏈路負荷大,所以在愛立信系統中,VLR和MSC配對合置於一個物理實體中,將MSC與VLR之間的介面做成AXE 的內部介面。
VLR中也寄存兩類信息:
一是本交換區用戶參數,該參數是從HLR中獲得的。
二是本交換區MS的LAI 。
4.AUC鑒權中心
AUC屬於HLR的一個功能單元部分,專用於GSM系統的安全性管理。它產生為確定移動客戶的身份和對呼叫保密所需鑒權、加密的三參數(隨機號碼RAND,符合響應SRES,密鑰Kc)的功能實體,用戶的鑒權和加密都需通過系統提供的用戶三參數組參與來完成。
三參數組:RANDom number (RAND)、Signed RESponse (SRES)、Ciphering Key (Kc)
AUC存儲著鑒權信息與加密密鑰,用來進行用戶鑒權及對無線介面上的話音、數據、信令信號進行加密,防止無權用戶接入和保證移動用戶通信安全。
每個用戶在注冊登記時,就被分配一個用戶號碼和用戶識別碼(IMSI)。IMSI通過SIM寫卡機寫入SIM卡中,同時在寫卡機中又產生一個對應此IMSI的唯一的用戶密鑰Ki,它被分別存儲在SIM卡和AUC中。
AUC中有個偽隨機碼發生器,用戶產生一個不可預測的偽隨機數(RAND)。RAND和Ki經AUC的A8演算法(也叫加密演算法)產生一個Kc,經A3演算法(鑒權演算法)產生一個響應數(SRES)。由RAND、SRES、Kc一起組成該用戶的一個三參數組,AUC中每次對每個用戶產生7——10組三參數組,傳送給HLR,存儲在該用戶的用戶資料庫中。
VLR一次向HLR要5組三參數組,每鑒權一次用1組,當只剩下2組(該數值可在交換機中設置)時,再向HLR要5組,如此反復。
空中介面是移動通信中最重要的通道。保護在它上面所傳送的用戶信息和信令不被無權者獲知,是PLMN網提供的一種重要功能,即用戶安全功能。
所謂空中介面的安全是指:
——空中所傳送的話音及數據不被竊聽
——網路不為無權者提供服務
——使用介面的用戶不能被識別或跟蹤
針對用戶安全問題,GSM提供下列用戶安全功能:
1)鑒權(AUTHENTICATION)
鑒權是為了保護合法用戶,防止假冒合法用戶的「入侵」。當用戶請求接入時,MSC/VLR通過控制信道將RAND傳送給用戶,SIM卡收到後,用此RAND與SIM卡中的Ki經同樣的A3演算法得到響應數SRES,傳送給MSC/VLR。MSC/VLR將收到的SRES與三參數組中的SRES進行比較,若相同就允許接入,若不同則拒絕此次呼叫。
圖1-4 鑒權過程
2)加密(CIPHERING)
就是對用戶在空中所傳送的用戶數據(包括話音及數據)和信令數據進行加密,以保護話務和信令通道中的用戶信息的隱私。
加密是指無線信道上的加密,是為了防止在BTS和MS之間交換用戶信息和用戶參數時被非法個人或團體監聽或竊取。MS側以A8演算法得到Kc。根據MSC/VLR發送出的加密命令,BTS側和MS側同時使用Kc。在MS側,由Kc、TDMA幀號和加密命令一起經A5演算法,對用戶信息數據流進行加密(也叫擾碼),在無線路徑上傳送。在BTS側,把收到的數據流、TDMA幀號和Kc再經A5演算法解密後傳送給BSC和MSC。
圖1-5 Kc的產生
5.EIR設備識別寄存器
EIR也是一個資料庫,存儲有關移動台設備參數。主要完成對移動設備的識別、監視、閉鎖等功能,以防止非法移動台的使用。
EIR存貯著移動設備的國際移動設備識別號(IMEI),通過核查白色清單、黑色清單、灰色清單這三種表格,分別列出准許使用、出現故障需監視、失竊不準使用的移動設備識別號(IMEI)。運營部門可據此確定被盜移動台的位置並將其阻斷,對故障移動台能採取及時的防範措施。
但在我國,基本上沒有採用EIR進行設備識別。
1.2.2 無線基站子系統
BSS系統是在一定的無線覆蓋區中由MSC控制,與MS進行通信的系統設備,它主要負責完成無線發送接收和無線資源管理等功能。功能實體可分為基站控制器(BSC)和基站收發信台(BTS)。
基站子系統BSS在GSM網路的固定部分和無線部分之間提供中繼,一方面BSS通過無線介面直接與移動台實現通信連接,另一方面BSS又連接到網路端的移動交換機。
1.BSC基站控制器
基站控制器(BSC)是基站收發台和移動交換中心之間的連接點,也為基站收發台和操作維護中心之間交換信息提供介面。一個基站控制器通常控制多個基站收發台,其主要功能是進行無線信道管理、實施呼叫和通信鏈路的建立和拆除,並為本控制區內移動台的過區切換進行控制,控制完成移動台的定位、切換及尋呼等,是個很強的業務控制點。
2.BTS基站收發台
基站收發台(BTS)包括無線傳輸所需要的各種硬體和軟體,如發射機、接收機、支持各種上小區結構(如全向、扇形、星狀和鏈狀)所需要的天線,連接基站控制器的介面電路以及收發台本身所需要的檢測和控制裝置等。BTS完全由BSC控制,主要負責無線傳輸,完成無線與有線的轉換、無線分集、無線信道加密、跳頻等功能。
BTS包括無線收發信機和天線,此外還有與無線介面相關的信號處理電路。信號處理電路將實現多址復用所需的幀和時隙的形成和管理,以及為改善無線傳輸所需的信道編、解碼和加密、解密,速率適配等功能。
1.2.3 移動台MS
移動台就是常說的「手機」,它是GSM系統的移動客戶設備部分,它由兩部分組成,移動終端(MS)和客戶識別卡(SIM)。MS可完成話音編碼、信道編碼、信息加密、信息的調制和解調、信息發射和接收。
SIM卡就是「身份卡」,它類似於現在所用的IC卡,因此也稱作智能卡,存有認證客戶身份所需的所有信息,並能執行一些與安全保密有關的重要信息,以防止非法客戶進入網路。SIM卡還存儲與網路和客戶有關的管理數據,只有插入SIM後移動終端才能接入網路進行正常通信。
1.2.4 操作維護子系統
GSM系統還有個操作維護子系統(OMC),它主要是對整個GSM網路進行管理和監控。通過它實現對GSM網內各種部件功能的監視、系統的自檢、報警與備用設備的激活、系統的故障診斷與處理、話務量的統計和計費數據的記錄與傳遞,以及各種資料的收集、分析與顯示等功能。
❺ GSM網路是什麼
1、GSM網路是2G網路。GSM全名為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s,中文為全球移動通訊系統,由歐洲開發的數字行動電話網路標准。
2、GSM採用的是數字調制技術,其關鍵技術之一是TDMA時分多址(每個用戶在某一時隙上佔用頻載且只能在特定時間下收信息)。
3、GSM系統包括 GSM 900:900MHz、GSM1800:1800MHz 及 GSM-1900、1900MHz等幾個頻段。
❻ GSM分為幾個頻段 移動聯通電信各是那個頻段
中國移動的頻帶如下。
GSM:上行890~909MHz;下行頻率935~954MHz:1~95。
EGSM:上行885~890MHz;下行930~935MHz頻率點:999~1024。
Gsm-r:上行885~889MHz;下行930~934MHz。
DCS1800:上行1710~1720MHz,下行1805~1815MHz,上行1725~1735MHz,下行1820~1830MHz,頻率點512~561,1710~1730MHz,頻率點1805~1825MHz,頻率點587~636
Td-scdma:1880-1920mhz(F頻段),2010-2025mhz(A頻段),2300-2400mhz(E頻段)。
中國聯通的頻帶如下。
GSM:上行909-915mhz,下行954-960mhz頻率點:96-125。
DCS1800:上行1740~1755MHz,下行1835~1850MHz頻率點:662~736。
中國電信的頻帶如下。
CDMA:825~835MHz,870~880MHz,共7個頻率點:37、78、119、160、2011、242、283。其中283為基本通道,前三個ev-do頻率點使用,後三個cdma2000頻率點使用,160段作為隔離。
Cdma2000:1920~1935MHz,2110~2125MHz,30MHz。
(6)gsm網路信源有哪些擴展閱讀:
中國移動基站採用蜂窩系統,覆蓋范圍0.5~35KM;輻射的頻率和能量決定了覆蓋范圍。也從另一個角度,從節能的角度來分析:手機輻射其基站輻射小(GSM),相反,手機輻射小其基站輻射大(CDMA)。
基站的組成一般分為以下幾個系統:傳輸系統,包括SDH設備、光纜、光纜等;電力系統、電池、公用事業等。動環監控系統;天線饋電系統;BTS主要設備;以及其他輔助設備,如空調、防盜門等。
GSM900和DCS1800通常被稱為雙頻網路。它們都是GSM標准。這兩個系統的功能是相同的,主要是由於不同的頻率。GSM900工作在900MHZ,DCS1800工作在1800MHZ。
隨著通信網路規模和用戶數量的快速發展,原有的GSM900網路頻率變得越來越緊張。
為了更好地滿足用戶日益增長的需求,中國最近推出了DCS1800,並採用基於GSM900網路和網路的形成方法輔以DCS1800網路形成GSM900/DCS1800雙頻網路,為了緩解日益緊張的無線頻道在高流量密集的地區。
只要用戶使用雙頻手機,即可在GSM900/DCS1800之間自由切換,並自動選擇最佳通話通道。即使在通話中,手機也可以在用戶不知情的情況下在兩個網路之間自動切換。此外,手機選擇了最好的頻道,連接速度也得到了提高。
❼ gsm的網路單元有哪些
GSM網路結構可以接功能劃分為三大部分:
NSS(網路交換子系統)
ESS(基站子系統)
NMS(網路管理子系統)
GSM網路各單元的作用:
NSS:網路交換子系統。負責執行呼叫控制功能。比如。管理一個呼叫的建立,保持,釋族,以及這個呼叫的計費信息。
ESS:基站子系統。充當手機用戶和Ns5之間的一個介面。同時,它還對無線介面和基站子系統中的各網路元素之間的傳輸鏈路進行控制。
NMS:網路管理子系統。管理整個G8網路。它包括告警管理以及反映網路性能的一些測量和統計報告。
❽ GSM通信網元是什麼BSC的名稱,MSC的名稱,網元的名稱,它們之間有什麼區別
網元就是實現通信時gsm系統內的節點
gsm系統分成4大部分:MS、BSS、NSS、OMS
ms:移動台,即手機。由兩大硬體部分組成:sim卡和用戶設備me
BSS:基站子系統。包含的網元:基站收發信台bts、基站控制器bsc、變碼器tc/xc/xcdr
NSS:網路交換系統。包含的網元:移動交換中心msc、歸屬位置寄存器hlr、訪問位置寄存器vlr、設備識別寄存器eir、回聲消除器ec、互通單元iwf、鑒權中心auc。
oms:操作與控制系統,包括兩部分:omc和nmc
BSS它主要負責完成無線發送接收和無線資源管理等功能
NSS主要完成交換功能和客戶數據與移動性管理、安全性管理所需的資料庫功能
希望對你有幫助
❾ 什麼是GSM網路
GSM的涵義
GSM全名為: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s,中文為全球移動通訊系統,俗稱"全球通",是一種起源於歐洲的移動通信技術標准,是第二代移動通信技術,其開發目的是讓全球各地可以共同使用一個行動電話網路標准,讓用戶使用一部手機就能行遍全球。我國於20世紀90年代初引進採用此項技術標准,此前一直是採用蜂窩模擬移動技術,即第一代GSM技術(2001年12月31日我國關閉了模擬移動網路)。目前,中國移動、中國聯通各擁有一個GSM網,為世界最大的移動通信網路。GSM系統包括 GSM 900:900MHz、GSM1800:1800MHz 及 GSM-1900:1900MHz等幾個頻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