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網路問政的形式說明了什麼有什麼意義
我正在考試,就是這題,哥的名字叫翻譯!
B. 網路問政是什麼意思
網路問政?
智慧與真知蘊於民間,通過網路技術平台,草根原生態的輿論和智慧可以被集納和傳播,也包括政治民主。
網路問政有何作用?
來帖奧一網將定期整理歸納上報各級黨委和政府部門,構建充滿活力、和諧有序、建設性的網路民主平台。
如何進行網路問政?
您可以直接點擊發帖,也可通過電子郵箱、信件、電話,或手機參與。
C. 如何看待「網路問政」以及有什麼意義
「網路問政」是目前主流國家政府在互連網時代的一個政治的意見交流平台,是國家政治民主的體現的方式,是讓普通民眾參政,議政,督政的一個實現方式。
D. 什麼是網路施政與網路問政相比有什麼優勢
網路施政即通過網路行使政令。網路問政與之不具備可比性。因前者具有絕對權力而後者沒有。
E. 網路問政的簡介
網路問政,就是政府通過互聯網做宣傳、做決策,了解民情、匯聚民 智,以達到取之於民,用之於民。從而實現科學決策、民主決策,真正做到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隨著網路的日益普及,互聯網在中國民眾的政治、經濟和社會生活中扮演著日益重要的角色,成為中國公民行使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和監督權的重要渠道。從2008年6月20日,胡錦濤總書記在人民網與網友在線聊天,到各省官員通過各種形式在網上與百姓溝通,中國官員越來越多地通過網路問政於民,使得政府的信息更加透明暢通。
F. 網路問政的主要作用
網路民意的凸顯,一方面在於網媒的發展、公民意識的成長,另一方面更在於執政者對於網路民意的日益重視。2008年6月20日,胡錦濤總書記到人民網強國論壇同網友在線交流,成為「中國第一網民」,重視程度可見一斑。據相關調查,超七成公眾認為網路表達將成中國民主建設的新通道,近六成人認為有助於拉近政府與民眾距離。
依託互聯網的大平台,網路問政風生水起,網路監督亦風起雲涌。一項調查顯示,87.9%的網民非常關注網路監督;當遇到社會不良現象時,99.3%的網民會選擇網路曝光。回看過往,從當年的孫志剛事件到一波三折的虎照丑聞,從黑磚窯官員的撤職、復職、再撤職到「天價香煙局長」周久耕被立案調查,從公務員出國「考察門」到「一夫二妻」區委書記董鋒被曝光後半月成為階下囚,網路一次又一次展示出巨大的能量。在網路面前,人人都是新聞記者,一個全民反腐的時代已經到來。
G. 「網路問政」有什麼重要意義
網路問政,主要是靠網民在網上曝光那些丑惡的社會現象,輿論的壓力迫使有關部門不得不管,那些肆意妄為的人不得不收斂,這就是網路問政,實施群眾監督的意義。
H. 網路問政存在的主要問題有哪些
網路問政主要存在的問題表現在:
一、官員被動「問政」。如今「網路問政」這個詞及時與時俱進的時代特徵,也是時髦的代名詞,可是部分官員只是想用網路問政這個方式來提升自己的認可度,並沒有真正的觸網,做到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反而因為自己的不良習慣給自己帶來負面影響。
二、「網路問政」被官員視為洪水猛獸。
三、「網路問政」成為空城計。
I. 堅持網路問政的措施有哪些
在互聯網時代,網路問政正在逐步變為各級政府治國理政的一種常態,也成為政府獲取民意,問計於民、問需於民、問政於民最有效的途徑和手段。
如何使網路問政規范化、制度化,使之不是一種隨意的行為,而變成一種切實可行的制度?按照筆者看法,在把網路問政制度化方面,我們至少需要從幾個方面努力。
第一,一定要把上網進行到底。無論是胡錦濤在人民網與網友的在線聊天,還是溫家寶在新聞發布會上坦誠自己經常上網了解民意;無論是一些省、市級政府利用網路讓網民對本地的發展獻計獻策,通過網路進行幹部評議和政績評估,還是越來越多的政府官員或實名登錄論壇或實名開設博客,諸多頻繁成為熱點時政新聞的信息顯示:互聯網不僅已經深刻改變了我國普通民眾的生活,同時也開始逐漸改變我國的政治生態環境。
第二,真正重視網路問政。在相對虛擬、隱秘的互聯網上,很多人平時在現實社會中不敢說、不方便說的話與事,往往都能原汁原味地展現在各級政府公務員面前。這些海量、及時、真實的網路原生態信息,不僅使我國民眾的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監督權得到前所未有的保障與擴展,同時也對各級政府的執政方式與智慧帶來了新的機遇與挑戰。
因為能不能獲得真實、高效的社情民意,能不能積極參與、影響並引導網路民意,並與之形成一種良性互動,不僅直接關繫到政府公務員能不能打贏信息戰,更是直接考驗著一個黨與政府的執政能力。正因為如此,如今越來越多的國家機關開始日益重視互聯網的作用。
第三,要切實解決黨政機構和官員對互聯網本身的認識,消除一些不必要的偏見和誤解。作為一種新型媒體,互聯網有自身的三個顯著特徵:即信息的快速傳遞、排山倒海式的響應、瞬間被放大。互聯網的上述特徵,可能使一個小小的事件,只要引起網路、公眾的關注,就可能在極短的時間內被放大,掀起軒然大波。這些年發生了一系列網路事件,幾乎都具有這樣的特徵,也確實對我們的公共治理、政府管理提出嚴峻挑戰。如果我們所有的黨政機構、公職人員能夠認識到互聯網的這些屬性和特徵,也許就會消除一些不必要的偏見,增加對利用網路的信心和主動權,這一點至關重要。
第四,要把需要進行網路問政的議題、形式、時間等,通過制度化的形式確定下來。對於不同層級的政府機構而言,也許選擇網路問政的內容會有一定差異,如中央層面的政府及其部門更多的是有關國家層面的宏觀政策,而對於基層政府來說,除了本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的一些重大問題之外,對於那些直接關系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的事情,尤其需要納入網路問政的范圍。當然,網路問政的形式也可以是多種多樣的,有網上直接對話的,也可以有直接進行民意調研的,關鍵要將其納入網路問政的制度框架之中。
第五,要通過網路問政這樣的形式,培植和引導網路輿論的健康發展,並及時向社會反饋政府改進、吸納的情況。對於那些熱心參與、提出有重要價值的政策建議、並被政府採納取得明顯經濟社會效益的網民,要給予重獎,並在社會上進行廣泛宣傳,這樣就會在全社會形成一種良好的網路參與和網路表達的氛圍,形成政民互動、官民互動的網路參與環境,這種氛圍和環境,無論對政府還是對網民都是至關重要的。
第六,官員上網不能葉公好龍。雖然如今我國網民數量正在日益增多,但經常能上網的其實還是少數,很多農民、工人等弱勢群體,依然不能經常上網表達。雖然網路上不乏真實的原生態民意,但網路本身的虛擬性既是其先天優勢,也是其內在缺陷所在。尤其需要注意的是,如今確實存在這樣一些政府官員,雖然在網上名氣很大,搞出來的動靜也很大,但其上網更多地是在展示其個人魅力,展示一種所謂的親民態度。
第七,網路優勢應化為執政生產力。「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同樣,虛擬網路世界再為美好的東西,只有最終在現實世界中得到對接,才能更多地展現其內在優勢與魅力。
在如今這樣一個日益網路化生存的時代,各級政府官員不僅要積極順應這個時代潮流,更多利用互聯網去了解民情、匯聚民智,更要逐漸將這種科學、優秀的運作模式明確化、制度化、縱深化,使網路民意最終在現實的公共決策和政策執行過程中有效展現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