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網路上那麼多的信息,都儲存在哪裡會輕易被別人查到嗎
這是一個大家都普遍非常關心的問題,因為我們每個人都有著很多數據與資料,而這些數據與資料有很多是非常私密的,是不希望別人能夠看到的,如果是在過去其實我們根本就沒有必要擔心,因為我們的所有資料都存在自己的電腦,本地的磁碟當中也就不會有泄密的風險。
很多人都會擔心我們的數據會不會被別人輕易的拿到,其實這種擔心也是很有必要的,因為畢竟網路安全現在關乎著我們每一個人的利益,其實大體上分析一下,我認為這些數據還是應該比較安全的,因為每一家的平台網路公司,都會有自己的防火牆和一些專業人士來對這些資料進行加密,如果不是黑客故意去攻擊或者有著超高科技的手段,我們的資料是絕對安全的。總而言之一句話,社會在發展,時代在進步,我們儲存數據的方式也在發生著變化,這種變化帶來的只能是讓我們的數據更加安全更加可靠所以大家根本不必擔心。
② 中國互聯網終端在哪裡
互聯網沒有頭沒有尾。每一台電腦都是終端。每一個路由器都是節點。
從最早的「人在機器中」到「人機交互」再到「人機融合」時代——自1969年以來,不僅互聯網終端不斷微縮化、能力大幅提升和應用不斷繁榮,終端的使用地點以及人與機器的相對位置也在劇變中……
互聯網設計用於計算機之間的通信,計算機既是終端也是網路設備。發揮網路設備功能的計算機,後來做了很多優化,專用後換馬甲叫做「路由器」;發揮終端功能的計算機很難優化,上網一直只是一項功能,因此還叫計算機。因此,可以說業界很長一段時間都沒有「互聯網終端」的概念。
2007年後,隨著多點觸控等人機交互技術的成熟和應用,徹底改變了用戶的使用習慣,出現了以iOS和Android操作系統為代表的系統軟體,以及以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為代表的真正面向互聯網設計的終端設備。
如果說上世紀90年代優化計算機,設計專用網路設備,成就了Cisco等公司的神話,那麼近5年來,設計優化專用的移動上網終端軟硬體,成就了Apple、Google和三星等的輝煌。但這些公司的共同特點是互聯網基礎設施技術和產品的提供者,是「賣水者」而不是「掘金者」。
互聯網終端包括一般用戶側的客戶端和ICP側的伺服器兩大類,雖然從網路的角度看二者是完全對等的,但按默認指客戶端終端。客戶端有多種物理形態,如PC、機頂盒、智能手機等計算機「變種」,可安裝的軟體有通用功能的瀏覽器(Web方式)、專用功能的安全服務、即時通訊、下載分享、圖像處理、媒體播放、游戲娛樂等。
PC終端的互聯網客戶端軟體,走過了一個從C/S模型(早期安裝諸多APP)到B/S模型(瀏覽器為代表,App數量大幅減少)為主流的發展里程。目前仍有超過10種用戶上億、私有技術的PC客戶端軟體,但瀏覽器是主流的。移動互聯網所謂的Native App與Web App之爭,很可能也將是這樣的一個發展軌跡。
自1969年以來,不僅互聯網終端不斷微縮化、能力大幅提升和應用不斷繁榮,終端的使用地點以及人與機器的相對位置也在劇變中。
「工廠時代」的終端要選址。最早的互聯網終端是大型機,發展成熟於大約1960年到1970年初,1980年還賣出了10萬台。大型機都是龐然大物,早期要佔用好幾間房子,人在機器里工作,耗電巨大。今天的數據中心,看起來就是50年前的大型機再生。數據中心要規劃和選址,不僅耗電驚人,而且建設、運維和升級都讓人崩潰,人也是在數據中心這個龐大的「機器」里工作。
「辦公室時代」的終端可搬運。以小型機為代表,發展成熟於上世紀70年代,1985年賣出了100萬台。小型機只有冰箱大小,雖不「便攜」但也可搬動了,可以搬到辦公室、生產車間和大型企業里去了,人也從機器里解放出來了。今天模塊化數據中心(如集裝箱式),就像40年前的小型機。小型機之於大型機,就像瓦特的蒸汽機(可搬動)相對於水車(固定位置)的優勢,看似不經意卻影響深遠。
「桌面時代」的終端進入家庭。以1980年到1990年的PC為代表,2011年全球出貨量達3.50億台。PC遠比冰箱小,可以進入家庭中,放到桌面上,人可以舒服地坐下來了。照此推理,模塊化數據中心也將會進一步微型化,方便攜帶和進入家庭?已有一些企業在嘗試了。
「掌中時代」的終端在手裡。以智能手機(一隻手操作)和平板電腦(兩只手操作)為代表,互聯網終端從20~30英寸屏幕的PC來到4~5英寸屏幕的世界,2012年出貨量達到了7億部。可以躺著、走路或坐車時使用手持終端,與使用姿勢無明顯關系了。從這時開始,真正面向互聯網設計的終端開始占據主流,而不僅是借用計算機當終端。同樣的推理,手持設備是否會升級成為伺服器?目前看還沒必要,因為有雲計算幫忙了。
「可穿戴時代」終端在人身上。移動互聯網終端要拿在手上,智能眼鏡、智能手錶和智能鞋等發明要解放雙手,希望「變帶為戴」,把互聯網終端直接穿戴在身上。這一趨勢的影響如何,預測要大膽。
「未來時代」終端會進入人體內部嗎?人生來是赤條條的,是在可穿戴的互聯網還是在穿衣打扮上做功課,如果未來互聯網終端內置在身體內部,不是更方便嗎?再進一步,互聯網終端會替代人體的部分器官嗎?
MIT早已在研究只有人類細胞一半大小的微型電池,是自供電的,很適合植入式感測器。中國科學家剛剛實驗發現「反常霍爾效應」。這些都將加速這一趨勢的早日到來。
看起來,互聯網終端(客戶端)從早期的「人在機器中」發展到了「人機交互」時代,即將進入「人機融合」時代。作為另外一側的互聯網終端,數據中心正在重復著用戶側往日的故事。
③ 互聯網的終端伺服器在哪裡
在政府手裡。
互聯網(英語:Internet),是21世紀之始網上與網上之間所串連成的龐大網上,這些網上以一組標準的網上TCP/IP協議族相連,連接全世界幾十億個設備,形成邏輯上的單一巨大國際網路。它是由從地方到全球范圍內幾百萬個私人的、學術界的、企業的和政府的網路所構成,通過電子,無線和光纖網路技術等等一系列廣泛的技術聯系在一起。
這種將計算機網路互相聯接在一起的方法可稱作「網路互聯」,在這基礎上發展出覆蓋全世界的全球性互聯網路稱互聯網,即是互相連接一起的網路。互聯網並不等同萬維網(WWW),萬維網只是一個基於超文本相互鏈接而成的全球性系統,且是互聯網所能提供的服務其中之一。互聯網帶有范圍廣泛的信息資源和服務,例如相互關系的超文本文件,還有萬維網的應用,支持郵箱的基礎設施,點對點網路,文件共享,以及IP電話服務。
④ 移動互聯網終端的硬體設備
MID,即Mobile Internet Device,移動互聯網設備,它是在2008年IDF大會上英特爾推出的一種新概念迷你筆記本電腦。在英特爾的定義中,這是一種體積小於筆記電腦,但大於手機的流動互聯網裝置。MID與UMPC類似,同樣為便於攜帶的移動PC產品,通過MID,用戶可進入互聯網,隨時享受娛樂、進行信息查詢、郵件收發等操作。
MID的重量少於300克,英特爾甚至稱,MID可放入錢包中攜帶。MID採用4英寸到6英寸的顯示屏,操作系統並非採用Windows,而是Linux。MID與UMPC的區別是MID沒有完整的PC功能,在尺寸上也只有5英寸大。 自MID概念提出以後,一直被業內看作是一款革命性的創新產品,其核心的設計思路是將移動多媒體與互聯網無縫聯結。為此,英特爾特別將其定義為比PPC、智能手機屏幕略大並且比UMPC英寸略小的5到7英寸產品,而這將是一個全新的移動產品市場。
所有符合MID標準的產品將不帶有鍵盤,仍通過觸摸式屏幕實現多媒體應用。而在網路接入方面,MID將放棄GPRSCDMA聯入,轉而引入802.11X(a/b/g/n),未來還將集成WiMAX。
不過在廣義定義上,我們也可以把MID產品看成是未來超移動電腦的代表,即屏幕尺寸在10寸(含10寸)以下的小型PC都可以歸類為MID產品。 一、上網本
英特爾關於「上網本」的描述是:「上網本是採用英特爾Atom(凌動)處理器的無線上網設備,具備上網、收發郵件以及即時信息(IM)等功能,並可以實現流暢播放流媒體和音樂功能。
上網本的尺寸為7—10英寸,體重在1.5公斤以下,大多在1.0——1.2公斤左右。
「上網本」是英特爾在台灣Computex展會上創造的名詞,在此之前它並沒有中文名字,大家都管它叫「Netbook」。
市場定位
上網本的市場定位為:一是需要第二台甚至第三台筆記本電腦的商務人士;二是青少年一族、小學生等需要上網的群體,便於學習和應用;還有第三種人群是某些特殊職業者,如記者、地質勘探者等經常需要出差的人員,甚至喜歡上網炒股的家庭主婦,也是目標人群;第四是時尚一族,喜歡旅遊,喜歡新奇事物。
與筆記本的區別
英特爾認為「上網本」的使用方式與傳統的筆記本電腦並不相同:與筆記本電腦(或PC)可以進行內容的創建和編輯不同,「上網本」主要以「消費」內容為主,可以支持網路交友、網上沖浪、聽音樂、看照片、觀看流媒體、即時聊天、收發電子郵件、基本的網路游戲等;而筆記本電腦(或PC)則可以安裝高級復雜的軟體、下載、存儲、播放CD/DVD,進行視頻會議,打開、編輯大型文件、多任務處理以及體驗更為豐富的需要安裝的游戲等 。
二、智能手機
智能手機除了具備手機的通話功能外,還具備了PDA的大部分功能,特別是個人信息管理以及基於無線數據通信的瀏覽器和電子郵件功能。智能手機為用戶提供了足夠的屏幕尺寸和帶寬,既方便隨身攜帶,又為軟體運行和內容服務提供了廣闊的舞台,很多增值業務可以就此展開,如:股票、新聞、天氣、交通、商品、應用程序下載、音樂圖片下載等等。融合3C(Computer、Communication、Comsumer)的智能手機必將成為未來手機發展的新方向。
操作系統
市場上的智能手機共有6種不同的操作系統,它們分別是:
1、Symbian操作系統(UIQ、Series60、Series80、Series90)
2、Windows Mobile(PocketPC、Smartphone)
3、蘋果OS系統
3、Linux操作系列系統
4、Palm操作系統
5、黑莓系統
6、安卓系統
三、智能導航儀
移動互聯終端SP710,在大眾導航的基礎上通過嵌入GoUwork雲計算系統,靈活的技術介面,高度的數據整合,迎合移動互聯網的發展,也可以在傳統導航儀上實現網路、通信、導航、位置服務、資訊推送等。
功能介紹
1. 基本功能一應俱全
3D全景周周更新、智能聲控導航、5寸高清亮屏、智能人機交互界面,基礎導航功能一應俱全。
2. 路徑導航一鍵呼
一鍵呼叫人工坐席,通過服務平台查詢地址信息等,終端接收一鍵導航,解放雙手讓行車更安全。
3. 位置服務資訊查詢一鍵接收
定機票、訂酒店、車輛救援、送油服務等,終端一鍵呼叫全部搞定,資訊信息隨時接收,讓您的生活更豐富。
4. 社區互動盡情盡致
強大的支撐平台,可通過終端添加好友、組群、聊天、查看群友位置、位置導航等,社區互動盡情盡興。
5. 自駕組隊,知您所想行您所願
去哪兒玩,和哪些隊友去,怎麼去、路線如何規劃;一個信息,途中如何告知隊友,如何防止跟車丟失;行程編輯與管理,行駛跟車,集合信息等十多項功能為自駕出遊做保障,讓組隊出遊更輕松。
6. 好友互聯隨心享
任意添加好友並接收好友位置,實現好友間通話、簡訊交流、位置互動,好友互聯隨心享溝通更隨意。
7. 功能豐富、服務貼切、讓企業用戶管理更高效
企業用戶可通過平台實時推送命令信息等給終端、成員位置了解、相關數據統計、報表導出等功能,溝通便捷讓企業管理更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