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互聯網醫院分為哪幾類
互聯網醫院三大類形式!
五紀時代
根據使用的人員和服務方式,將「互聯網+醫療服務」分為三類:
第一類為遠程醫療,由醫療機構之間使用本機構注冊的醫務人員,利用互聯網等信息技術開展遠程會診和遠程診斷。
第二類為互聯網診療活動,由醫療機構使用本機構注冊的醫務人員,利用互聯網技術直接為患者提供部分常見病、慢性病復診和家庭醫生的簽約服務。並明確規定,不得對首診患者開展互聯網診療活動。
第三類為互聯網醫院,包括作為實體醫療機構第二名稱的互聯網醫院,以及依託實體醫療機構獨立設置的互聯網醫院。
互聯網醫院可以使用在本機構和其他醫療機構注冊的醫師開展互聯網診療活動,互聯網醫院可以為患者提供部分常見病、慢性病復診和家庭醫生的簽約服務。此外,當患者到實體醫療機構就診,由接診的醫師通過互聯網醫院邀請其他醫師進行會診時,會診的醫師可以直接出具診斷意見並開具處方。
其中,第二類和第三類均屬於醫療機構通過互聯網直接為患者提供服務。
值得注意的是,《互聯網診療管理辦法(試行)》規定,醫師開展互聯網診療活動應當依法取得相應執業資質,具有3年以上獨立臨床工作經驗。
准入程序和監管
互聯網醫院可以按照醫療機構設置程序申請設置。互聯網醫院作為實體醫療機構的第二名稱,由實體醫療機構申請設置並按規定進行執業登記;已經取得《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的醫療機構擬建立互聯網醫院,由其發證機關按照《醫療機構管理條例》、《醫療機構管理條例實施細則》的有關規定辦理執業登記。
為保證互聯網醫療服務新業態的醫療質量和安全底線,要求開展互聯網醫院准入前必須建立全省的統一監管平台;所有醫療機構開展互聯網診療活動必須全程留痕、可追溯,並向監管部門開放數據介面。
明確法律責任關系
三個文件都分別明確了法律責任的主體:互聯網診療責任主體就是提供互聯網診療服務的實體醫療機構,互聯網醫院首先要向所在地的衛生健康行政部門提出訴求,由落地的實體醫療機構和互聯網醫院共同來承擔責任,兩者之間的法律責任的分擔根據協議承擔各自相應的責任。
遠程醫療服務分為兩類,一種叫遠程會診,一種叫遠程診斷。遠程會診目前應用較多,會診受邀請方只提供診療意見,最後診斷和治療的決策權依然在邀請方,所以相應的法律責任承擔由邀請方來承擔。
現在很多大醫院都在建立醫聯體,在醫聯體內利用遠程診斷的方式,解決基層人才能力不足的問題,即「基層檢查,上級診斷」,這種情況下由邀請方和受邀方兩者共同來承擔法律責任。
在線咨詢不屬於互聯網診療范圍
在線疾病咨詢和在線疾病診療兩者之間確實存在交叉,但在線疾病咨詢不屬於互聯網診療的范圍。
互聯網診療是醫生通過互聯網等信息技術對疾病下診斷結論,並且提出治療方案,如果只提供疾病咨詢,給一些如要少吃鹽、多運動等建議,沒有明確診斷和治療,這屬於咨詢范圍。如果對某個疾病做出明確診斷,並告訴患者要吃什麼葯,或到醫院做某種治療,就屬於診療的范疇,要按照互聯網診療的管理辦法進行管理。
如何判斷初診、復診病人
通過正在建立的區域衛生信息平台,以及電子病歷資料庫,把電子病歷和居民電子健康檔案連接起來,在線開展復診並且開具處方的時候,醫師一定要掌握患者相應的病歷資料,明確患者在實體醫療機構已經就一種病或者幾種病有過明確的診斷,就可以針對已經明確診斷的疾病提供復診的服務。
如果查詢不到任何患者病歷資料,就只能建議患者到實體醫療機構就診,建立了電子就診記錄以後,下一次如果是屬於診斷明確的疾病在線復診,那麼醫生可以給他提供相應在線服務。
⑵ 有什麼比較好的互聯網醫療平台推薦
健康 通、阿里 健康 等
互聯網醫療興起的原因很簡單,就是因為有需求。中國醫療機構普遍存在「三長一短」的現象,即預約掛號的排隊時間長、繳費排隊時間長、醫院就診排隊時間長,但醫生進行診斷的時間短。
有了互聯網技術的助力,連接醫生和患者,改變了以前的就醫模式,為緊張的醫療資源開辟了一個導流新渠道,能夠降低交易成本,有效緩解「看病貴」、「看病難」、「醫患矛盾突出」等問題。
平台列舉
此前,互聯網醫療發展過程中出現了一些問題,例如規范問題和數據安全、用戶隱私安全問題,給互聯醫療的發展蒙上了一層陰影。但也正因為出現了問題,才能正視問題,及時解決問題。
可以預見,隨著政策和監管開始重視、細則不斷規范完善,互聯網醫療方興未艾,還會持續發展。從市場來看,人類對 健康 的需求是無止境的,從技術、服務、便捷性到公平性,到處都是「未被滿足的需求」;從政策方面看,從2015年互聯網醫療第一次寫入政府工作報告,互聯網醫療就受到業界越來越多的關注。
互聯網通過大數據的方式,輔助基層醫生診斷,以及在輕問診、 健康 咨詢等領域發揮的作用,無論對於「互聯網+醫療」還是「醫療+互聯網」的意義都是深遠的,互聯網醫療是能解決實際問題和有極大應用價值的。
我們美中嘉和正在籌備建設互聯網醫院,馬上就會上線供大家使用,請多多關注喲
業內最看好的五大互聯網醫療平台:丁香園,掛號網,好大夫,大牙網,糖尿病網。
有很多啊,特別推薦智慧E保的家庭醫生,APP內還能直接買葯,方便。
阿里 健康
等5G最終普及了,互聯網醫療會發展起來,。當下,只能說是互聯網掛號還可以。
要想達到醫療信息的實時性,還是不行的。
⑶ 什麼是互聯網醫院
第一種以醫療機構為主體,即線下醫院的互聯網化
分為兩小類型:
(1)醫院自建平台,把部分醫生搬到網上,進行網上問診服務
典型例子有浙一互聯網醫院由浙江大學附屬第一醫院主導,引進軟體,開展網上診所。
(2)由醫院主導,但第三方平台提供技術服務
典型例子是深圳市寶安中醫院網上醫院,深圳寶安中醫院提供診療服務(在線問診、開電子處方),健康160提供技術支持,160大葯房提供葯品配送。
第二種是互聯網企業是主體
申報成立互聯網醫院公司,但必須要有掛靠的實體醫院,不管是自建的、收購的、或者合作的,只有有掛靠的實體醫院就行。(因為醫生要在該網上醫院執業,必須要備案到所掛靠的醫院)。
也分為兩小類型:
烏鎮互聯網醫院(只有一個),由微醫集團主導,與地方政府和醫院合作,成立公司。
銀川互聯網醫院(是一個互聯網醫院體系,可有多個互聯網醫院),由政府引主導審核,互聯網企業申請互聯網醫院,必須在當地注冊互聯網醫院公司。也是目前比較常見的,影響比較廣的模式。
典型例子有:好大夫的銀川智慧互聯網醫院、微醫的寧夏互聯網醫院、銀川丁香互聯網醫院、春雨的銀川春雨互聯網醫院、京東的銀川京東互聯網醫院、安心醫生的銀川雲海翼互聯網醫院等17家互聯網醫院。其中微醫集團是在互聯網醫院體系下最活躍的互聯網企業,其旗下有21家互聯醫院(包括合作的)
⑷ 2021年度國家醫療信息互聯互通標准化成熟度測評結果發布,有哪些醫院入選了
在本批次公示名單中,內蒙古醫科大學附屬醫院、南京市六合區人民醫院、無錫市惠山區人民醫院、南通大學附屬醫院、啟東市人民醫院、宿遷市第一人民醫院、黃山市人民醫院、濟南市章丘區人民醫院、常德市第一人民醫院、遵義醫科大學第五附屬(珠海)醫院、重慶醫科大學附屬口腔醫院、成都市郫都區中醫醫院獲評「四級甲等」,棗庄市立醫院、粵北第二人民醫院獲評「四級乙等」,海鶿科技為其提供多種智慧醫療解決方案,包括智慧醫院、互聯網醫院、慢病管理、統一對賬平台等,全面助力其通過互聯互通等級測評。。
⑸ 常青藤互聯網醫院靠譜嗎
現在互聯網醫院比較多哦,基本很多醫院都辦了自己的互聯網醫院,包括現在京東、騰訊。百 度,阿里也都辦了自己的互聯網醫院,這些醫院都要衛生健康部門批准才能成立的,一般都是比較靠譜的。
⑹ 國內互聯網醫療行業做的比較好的公司有哪些
互聯網醫院的話,有丁香醫生、好大夫、微醫等。
互聯網大廠很多也在布局這一行,像網路、支付寶、微信、位元組之類的,都可以關注一下的。
專注互聯網醫療行業的話,像海鶿科技也可以關注一下,合作過挺多知名的公立醫院。
⑺ 廣東有多少家醫院建了互聯網醫院
廣東省251家醫院建成互聯網醫院,基本實現三甲醫院全覆蓋,比如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廣州婦女兒童醫療中心等;4504家醫療衛生機構實現遠程醫療一站會診;2657家醫療機構實現「一碼就醫」,居民手持廣東電子健康碼,可完成預約掛號、就診、檢驗檢查、查看報告、取葯、支付等健康醫療服務,「互聯網+醫療健康」更加便民惠民。
⑻ 互聯網醫院做得比較好的公司有哪些呀
好多互聯網大廠都在互聯網醫院呀,比如支付寶、京東健康、位元組、網路之類的,還有像丁香醫生這種,都是企業提供平台,醫生在平台上注冊服務。
當然,還有一種是醫院為主體建設的互聯網醫院,這種就是基於實體醫院本身的醫療服務進行智慧化建設,將線下窗口服務都線上化,比如預約掛號、在線問診、支付繳費、建檔、電子病歷、線上處方、檢驗檢查結果查閱等。幫助醫院做這個的互聯網醫療公司也很多,像海鶿科技就給301醫院、湘雅醫院做過。其實,平常去醫院看病的時候,也可以多多留意下給醫院做這些的公司。
⑼ 目前有哪些線上問診平台
互聯網醫療熱度不斷
一直以來,基於傳統就診習慣和遠程問診接觸面不足等條件限制,互聯網醫療平台在 培養用戶習慣方面一直收效甚微,所以以至於大家寧可花著更多的精力、時間、金錢去選擇當面問診。
然而,從當時的武漢封城開始,遠程問診網路熱度便急劇攀升,疫情期間在線咨詢接 到的問題主要集中在判斷自身症狀是否為新冠病毒引發的肺炎、口罩相關選擇和佩戴方式、低熱處理方式、孕產婦相關防護咨詢等,此後熱度便一直保持在較為活躍的水平線 上,到目前為止,相關網路熱度仍在持續。
互聯網醫療平台快速發展
對目前較為熱門的幾大在線問診平台熱度趨勢進行分析,騰訊微信、京東健康、新浪微博、阿里健康占據前幾位,這與用戶的使用習慣有一定關系。這幾個平台本身便擁有龐大、固定的粉絲群體,在線醫療只是其業務的一部分,疫情期間快速增長的用戶群體與本 身業務相輔相成,互為助力,其影響力可見一斑。
網路問診平台的醫生是真的嗎,可信度高嗎?
首先,無論哪個問診平台,首先需要提供身份證、醫師資格證、執業醫師證、所在醫院職稱聘書,所以這個基本是不可能造假的。其中,例如「好大夫在線」當年注冊時還會專門打電話到科室詢問是否有這個醫生。
3、如醫醫生:如醫三大核心特點包括智能診斷、自動病例分析、復診神器。專注腫瘤醫生管理復診患者,方便醫生持續管理病人;區別於輕問診,更專業、更能解決醫療問題;針對自己熟悉的患者,電子處方才能成為可能。
4、網路醫生:網路醫生的核心特點就是為用戶提供了找醫生、約醫生、評醫生的服務閉環。醫生以兼職方式,在線回答患者的醫療問題和健康疑問。其基本工資計算公式為回答條數乘以每條回答單價。
5、春雨醫生:春雨醫生已擁有3000萬激活用戶量,4萬名在線醫生,每日健康問題咨詢量超過5萬。春雨醫生免費為醫生買保險;咨詢費全部給醫生,醫生收入更合理。醫生關注患者也有禮;咨詢費相對更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