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網路營銷 > 標准交換機網路有哪些架構

標准交換機網路有哪些架構

發布時間:2023-02-18 16:44:35

1. 網路交換機的分類

從廣義上來看,交換機分為兩種:廣域網交換機和區域網交換機。廣域網交換機主要應用於電信領域,提供通信基礎平台。而區域網交換機則應用於區域網絡,用於連接終端設備,如PC機及網路列印機等。
按照現在復雜的網路構成方式,網路交換機被劃分為接入層交換機、匯聚層交換機和核心層交換機。其中,核心層交換機全部採用機箱式模塊化設計,已經基本上都設計了與之相配備的1000Base-T模塊。接入層支持1000Base-T的乙太網交換機基本上是固定埠式交換機,以10/100M埠為主,並且以固定埠或擴展槽方式提供1000Base-T的上聯埠。匯聚層1000Base-T交換機同時存在機箱式和固定埠式兩種設計,可以提供多個1000Base-T埠,一般也可以提供1000Base-X等其他形式的埠。接入層和匯聚層交換機共同構成完整的中小型區域網解決方案。
從傳輸介質和傳輸速度上看,區域網交換機可以分為乙太網交換機、快速乙太網交換機、千兆乙太網交換機、FDDI交換機、ATM交換機和令牌環交換機等多種,這些交換機分別適用於乙太網、快速乙太網、FDDI、ATM和令牌環網等環境。
從規模應用上又有企業級交換機、部門級交換機和工作組交換機等。各廠商劃分的尺度並不完全一致,一般來講,企業級交換機都是機架式,部門級交換機可以是機架式,也可以是固定配置式,而工作組級交換機則一般為固定配置式,功能較為簡單。另一方面,從應用的規模來看,作為骨幹交換機時,支持500個信息點以上大型企業應用的交換機為企業級交換機,支持300個信息點以下中型企業的交換機為部門級交換機,而支持100個信息點以內的交換機為工作組級交換機。
根據架構特點,人們還將區域網交換機分為機架式、帶擴展槽固定配置式、不帶擴展槽固定配置式三種產品。機架式交換機是一種插槽式的交換機,這種交換機擴展性較好,可支持不同的網路類型,如乙太網、快速乙太網、千兆乙太網、ATM、令牌環及FDDI等,但價格較貴。不少高端交換機都採用機架式結構。帶擴展槽固定配置式交換機是一種有固定埠並帶少量擴展槽的交換機,這種交換機在支持固定埠類型網路的基礎上,還可以通過擴展其他網路類型模塊來支持其他類型網路,這類交換機的價格居中。不帶擴展槽固定配置式交換機僅支持一種類型的網路(一般是乙太網),可應用於小型企業或辦公室環境下的區域網,價格最便宜,應用也最廣泛。
按照OSI的七層網路模型,交換機又可以分為第二層交換機、第三層交換機、第四層交換機等,一直到第七層交換機。基於MAC地址工作的第二層交換機最為普遍,用於網路接入層和匯聚層。基於IP地址和協議進行交換的第三層交換機普遍應用於網路的核心層,也少量應用於匯聚層。部分第三層交換機也同時具有第四層交換功能,可以根據數據幀的協議埠信息進行目標埠判斷。第四層以上的交換機稱之為內容型交換機,主要用於互聯網數據中心。
按照交換機的可管理性,又可把交換機分為可管理型交換機和不可管理型交換機,它們的區別在於對SNMP、RMON等網管協議的支持。可管理型交換機便於網路監控、流量分析,但成本也相對較高。目前,市面上生產可管理性交換機的廠商有華為,思科,飛魚星等主要網路設備供應商。而有大中型網路在匯聚層應該選擇可管理型交換機,在接入層視應用需要而定,核心層交換機則全部是可管理型交換機。
按照交換機是否可堆疊,交換機又可分為可堆疊型交換機和不可堆疊型交換機兩種。設計堆疊技術的一個主要目的是為了增加埠密度。
按照最廣泛的普通分類方法,區域網交換機可以分為桌面型交換機(Desktop Switch)、工作組型交換機(Workgroup Switch)和校園網交換機(Campus Switch)三類。桌面型交換機是最常見的一種交換機,使用最廣泛,尤其是在一般辦公室、小型機房和業務受理較為集中的業務部門、多媒體製作中心、網站管理中心等部門。在傳輸速度上,現代桌面型交換機大都提供多個具有10/100M自適應能力的埠。工作組型交換機常用來作為擴充設備,在桌面型交換機不能滿足需求時,大多直接考慮工作組型交換機。雖然工作組型交換機只有較少的埠數量,但卻支持較多的MAC地址,並具有良好的擴充能力,埠的傳輸速度基本上為100M。校園網交換機的應用相對較少,僅應用於大型網路,且一般作為網路的骨幹交換機,並具有快速數據交換能力和全雙工能力,可提供容錯等智能特性,還支持擴充選項及第三層交換中的虛擬區域網(VLAN)等多種功能。
根據交換技術的不同,有人又把交換機分為埠交換機、幀交換機和信元交換機三種。與橋接器不同的是,埠交換機轉發延遲很小,操作接近單區域網性能,遠遠超過了普通橋接互聯網之間的轉發性能。埠交換技術最早出現在插槽式的集線器中,這類集線器的背板通常劃分有多條乙太網段,不用網橋或路由器連接,網路之間是互不相通的。以太主模塊插入後通常被分配到某個背板的網段上。埠交換用於將以太模塊的埠在背板多個網段之間進行分配、平衡。幀交換是目前應用最廣泛的區域網交換技術,它通過對傳統傳輸媒介進行微分段,提供並行傳送的機制,以減小沖突域、獲得高的帶寬。ATM技術代表了網路和通信中眾多難題的一劑「良葯」。ATM採用固定長度為53個位元組的信元交換。由於長度固定,因而便於用硬體實現。ATM採用專用的非差別連接,並行運行,可以通過一個交換機同時建立多個節點,但不會影響每個節點之間的通信能力。ATM還容許在源節點和目標節點之間的通信能力。ATM採用統計時分電路進行復用,因而能大大提高通道利用率。ATM的帶寬可以達到25M、155M、622M甚至數G比特傳送能力。
事實上,從應用的角度劃分,交換機又可分為電話交換機(PBX)和數據交換機(Switch)。當然,目前非常時髦的在數據上的語音傳輸VoIP又有人稱之為「軟交換機」。
遵照交流機措置幀時分歧的操作模式,首要可分為兩類:
存儲轉發:交流機在轉發之前必需領受整個幀,並進行錯誤校檢,如無錯誤再將這一幀發往目的地址。幀經由過程交流機的轉發時延隨幀長度的分歧而轉變。
縱貫式:交流機只要搜檢到幀頭中所包含的目的地址就當即轉發該幀,而無需期待幀全數的被領受,也一直行錯誤校驗。因為乙太網幀頭的長度老是固定的,是以幀經由過程交流機的轉發時延也連結不變。

2. H3C 網路架構

核心上各網段的地址為各斷網關,下連pc記得設置好網關就行

3. 通信網路是如何組建的,具體的網路架構是怎樣(從大的宏觀方面講,謝謝)

網路從大到小:
物聯網------英特網------廣域網------城域網------區域網(電話網現在也已經融入到了物聯網了,和英特網接軌了)
網路架構:(數據通信原理的角度)
現在基本都是基於AS的模式,即用戶和伺服器。即我們平時上網,我們的電腦就是客戶機,比如你登陸到網路,那麼網路那邊就是伺服器。網路通信是建立在分層的基礎之上。
OSI開放系統互連模型有七層:
物理層---數據鏈路層---網路層---傳輸層---會話層---表示層---應用層
OSI模型只是一個標准,現在比較流行的事TCP/IP模型:
介面層---網際層-傳輸層---應用層。
上面兩個模型都有它的局限性,現在的網路可以劃分出這樣一個理想的模型:
物理層---數據鏈路層---網路層---傳輸層---應用層
像集線器是工作在第一層,即物理層,網橋工作在第二層,交換機也是第二層,路由器是第三層,即網路層,而功能更強大的網關工作在這三層以上。
怎麼說呢,網路是個很深的東西,不像單純的硬體,或是軟體,要想在網路通信方面有點建樹,軟體要會,硬體也要會,並且計算機網路也必須過關,這樣才有可能學好網路。。。

4. 網路交換機是由哪些部件組成的

交換機的內部是由緩沖區、交換網路、交換表和交換機軟體組成的。

緩沖區是用來緩存從埠輸入的幀以便交換機處理。

交換表由兩部分組成:目的地址(MAC)和輸出埠號

5. 3級交換機與3層架構區別

樓主,你好

三層交換機通常指具有部分路由器功能的交換機,
工作在OSI網路標准模型的第三層:網路層。
它缺少路由器或者防火牆的核心功能 NAT。
但是通常可以配置比如BGP MPLS IS-IS RIP OSPF EIGRP 等路由協議與其它設備交互路由條目
當然,三層可以選購支持NAT的板卡,不過沒人這么干

三層架構通常指接入層、匯聚層、核心層
接入負責設備接入、匯聚層負責流量清洗、策略應用、旁掛設備、核心層負責高速流量轉發
————————————————————
補充一點,上面所說網路包括樓主所問大概率是傳統企業網/園區網架構
過去由於交換機性能\架構所限制,通常接入、匯聚、核心層會很明顯,各司其職,VRRP HSRP MSTP Port-channel等二\三層技術當時風頭正勁

隨著交換機性能大幅提升(40G、100G、400G介面,高背板、大帶寬)
各種虛擬化(堆疊、集群、VPC、VDC、Vxlan)
業務需求(傳統南北向流量、東西向流量)
三層架構越來越模糊,開始轉向扁平化架構,越來越多都是Spine+leaf架構。

6. 交換機有幾層啊每層分別有什麼

交換機一般分為二層交換機和三層交換機,具體作用如下:

1、二層交換機作用,二層交換機屬數據鏈路層設備,可以識別數據包中的MAC地址信息,根據MAC地址進行轉發,並將這些MAC地址與對應的埠記錄在自己內部的一個地址表中。

2、三層交換機作用, 三層交換機就是具有部分路由器功能的交換機,三層交換機的最重要目的是加快大型區域網內部的數據交換,所具有的路由功能也是為這目的服務的,能夠做到一次路由,多次轉發。對於數據包轉發等規律性的過程由硬體高速實現,而象路由信息更新、路由表維護、路由計算、路由確定等功能,由軟體實現。

(6)標准交換機網路有哪些架構擴展閱讀

網路設備都是對應工作在OSI(開放系統互連參考模型)這一開放模型的一定層次上,工作的層次越高,說明其設備的技術性越高,性能也越好,檔次也就越高。最簡單的交換機就是工作在OSI的第二層上,而現在都已經發展到可以工作在第四層的交換機了。

在企業級的交換機方面,還有更多層次的交換機,如四層交換機、五層、六層、七層交換機,所面對的對象以及對應的OSI層不一樣。

7. 交換機的種類

一,按照網路層次,可以分為「2類」
1、二層交換機
2、三層交換機
二、按照設備大小,可以分為「2類」
1、盒式交換機
2、框式交換機
三、按照管理方式,可以分為「2類」
1、可網管交換機
2、非網管交換機
四、按照轉發速率,可以分為「4類」
1、百兆交換機
2、千兆交換機
3、萬兆交換機
4、超萬兆交換機
五、按照網路架構,可以分為「3類」
1、接入交換機
2、匯聚交換機
3、核心交換機

8. 傳統網路架構包括哪些設備

傳統網路架構包括中央處理器、接入層交換機、匯聚層交換機和核心層交換機。

閱讀全文

與標准交換機網路有哪些架構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網路營銷在各行業的應用 瀏覽:431
網路共享中心載入不出來 瀏覽:25
蘋果手錶se要不要蜂窩網路 瀏覽:933
互聯網正常時路由器連接網路失敗 瀏覽:806
無線網路異常打不了電話 瀏覽:61
華為新網路安全中心 瀏覽:896
哪些不具備網路直報條件 瀏覽:604
水星路由器連接網路需要認證 瀏覽:950
中國哪些地方還沒有網路 瀏覽:858
電腦無線連接獲得網路地址 瀏覽:589
大數據對網路營銷有什麼影響 瀏覽:700
網路營銷實訓有哪些目標 瀏覽:917
小米無人接聽網路異常 瀏覽:625
路由器老是無法訪問網路怎麼回事 瀏覽:483
流量查詢網路設置 瀏覽:55
農村家用無線網路連接方法 瀏覽:803
一般店的網路密碼 瀏覽:308
移動網路包含哪些設備 瀏覽:528
小七網路軟體 瀏覽:226
m132如何設置網路列印共享 瀏覽:497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