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十年來的網路用語如果做成合集,你最經常用的是哪些
我最常用的有以下這些:
一、躲貓貓
緣由:在某年雲南省晉寧縣看守所里發生了所謂“躲貓貓”事件,一名24歲的男子因盜伐林木被關入看守所後死去,警方稱死者是在玩“躲貓貓”時眼部被蒙,不慎撞牆受傷而死亡的。最終偵查結果表明該男子系被“獄霸”毆打致死。此後,“躲貓貓”就有了多種新義:或隱瞞事實,或逃避監督,或暗箱操作。總之,不讓人了解真情。
六、洪荒之力
緣由:熱播劇《花千骨》“控制不住體內的洪荒之力”被大家熟知;在里約奧運會女子期間,傅園慧她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說:“我已經用了洪荒之力啦。” “洪荒之力”一夜走紅,多用來形容超乎想像的巨大能量。
七、友誼的小船說翻就翻
因一組漫畫而火,對應的還有“愛情的巨輪說沉就沉”。
八、來了老弟
緣由:一位抖音上的燒烤攤大姐招呼熟客時的常用台詞
Ⅱ 求記者采訪時的用語
參考下面材料,希望對你有所啟發
引用下面的這則故事,說明采訪時應注意的語言問題。
記者:總統閣下,您能就總攻的時間說點什麼嗎?
羅斯福:您能保守秘密嗎?
記者:難道您不相信我嗎?
羅斯福:我相信您。但是對於一位新聞記者來說,了解一個不能公開的秘密又有什麼意義呢?
羅斯福對於記者的提問。回答得既得體,又巧妙,充分展示了他的語言魅力。今天,我們來學習「采訪」和回答提問。
(一)明確目標
1.進一步了解采訪的特點。
2.練習采訪和答問。
(二)整體感知
1.怎樣采訪?
2.采訪和答問的活動。
(三)重點、難點的學習與目標完咸過程
1.學生自讀[表達指導],回答下列問題:
(1)采訪應注意哪些問題?
(2)怎樣接受采訪?
明確(1)首先,要了解對方情況。其次,在初步了解的基礎上,應擬定采訪提綱,確定采訪內容。重點是設計要提出的問題。設計問題,要找准線索,由表及裡,便於被采訪者回答。最後,要注意采訪的開場白,它往往決定著采訪的進程與結束。要注意對象的年齡,性格,身份,愛好,目前正在做的、想的和正在追求的。同時應斟酌采訪用語。采訪用語的設計應遵循三條原則:①禮貌;②得體;③可控。
(2)首先,接受采訪之前,應該大致了解采訪者的意圖,以便有所准備。其次,回答采訪時要有所側重。再次,回答的話不在多而在精。最後,謹慎選擇用語。
2.做[口語練習]1
明確:采訪失敗的原因是:①時機不對;②問題過於直接;③采訪過程中缺乏可控、調解手段。
3.做[口語練習]2
要求:任選一題;標明時間。
4.做[口語練習】3
5.從下列選題中任選一題,同學之間進行采訪活動,要求到講台表演。
①你認為中學生是否該有浪漫的感情經歷?
②你和長輩之間能夠進行順暢溝通嗎?
③你認為網路能代替書籍嗎?
6.教師對學生活動進行分析、總結。
7.以學生為提問者,教師為答問者,進行一次師生間的對話活動。
(四)布置作業
閱讀[借鑒實例],與自己的課堂活動對比,總結自己在提問或答問中的優點與不足。
Ⅲ 目前盛行的四大網路語及意思
網路流行語之一:「做人不能太CNN」。 在報道3·14拉薩打砸搶燒事件中,美國CNN的新聞報道將一張反映拉薩街頭多名暴徒襲擊過往軍車的照片剪裁為局部特寫,故意淡化襲擊者的暴力和群體色彩,引發全球華人大簽名,要求CNN道歉。同期,CNN新聞主播卡弗蒂在北京奧運火炬在美傳遞期間發表侮華言論,稱中國人是「一群五十年不變的獃子和暴徒。」由此,網民們發起了「做人不能太CNN」的流行口頭禪,「做人不能太CNN」一時風靡網路,甚者被網友編成RAP風格的歌謠。 網路流行語之二:「裸體做官」 該詞當為新華網網友首創。以陝西省政協原副主席龐家鈺的落馬為例,將暗地圈錢給境外的妻兒,孤身一人在國內做官的貪官稱為「裸體做官」者。這類貪官走的是「分步出逃法」:先以種種「合理的」名目,將妻子兒女弄出境外,然後暗渡陳倉,將巨額國有資產非法轉移出境,貪官自己則暫時留在國內以掩人耳目,一旦有風吹草動,便迅速抽身外逃,溜之大吉。 網路流行語之三:「叉腰肌」 這個詞的來源十分無厘頭:足協主席謝亞龍在女足總結會上大批姑娘們沒有鬥志,沒有技術後,認為女足身體肌群中最需要訓練的是「叉腰肌」,可姑娘們並不知道他所說的這個肌肉部位在哪裡。但「叉腰肌」卻從此一炮打響,在網路上流行起來,算是對不爭氣的中國足球及其管理者的嘲諷吧。謝亞龍也因發明「叉腰肌」而獲得山寨版諾貝爾醫學獎。 網路流行語之四:「囧」 2008年,一個古老而陌生的漢字因互聯網而重生,這個字就是囧。依稀記得,該詞被熱炒源自於央視新大樓的征名,在「大褲衩」被多數人認為不雅後,「智窗」因為和「痔瘡」諧音而遭網民惡搞,「囧大樓」則是一個相對形象而又不算惡俗的名稱,「囧」字圖案也因此流傳於網路。與「囧」字幾乎一道流行於網路的,還有「槑」(音同「梅」)字。意為兩個「呆」字在一起,比呆更呆。 網路流行語之五:「山寨」 該詞據說源於廣東方言。通俗說即盜版、仿製等,最初以「山寨手機」之名闖入了我們的視野,其後,山寨家電,山寨明星,山寨建築等衍生品層出不窮。近期被炒得最熱的要數「山寨春晚」了,這台被命名為「中國山寨電視春節聯歡晚會」的節目,由中國山寨電視(簡稱「CCSTV」,應為虛擬的電視台)製作,明顯是和央視春晚唱對台戲。效果如何,我們拭目以待。 網路流行語之七:「范跑跑」 「在這種生死抉擇的瞬間,只有為了我的女兒我才可能考慮犧牲自我,其他的人,哪怕是我的母親,在這種情況下我也不會管的。」汶川大地震後,四川一所私立中學教師范美忠在博客中的這番震後「表白」掀起軒然大波,被網友譏諷為「范跑跑」,並引發了一場關於「師德」的討論。站在道德制高點並具有一定知名度的時評人郭松民,大罵范美忠無恥,甚至連「畜牲」、「雜種」這樣的詞都用上了,並多處表現出缺乏基本的涵養,而被網民稱之為「郭跳跳」。 網路流行語之八:「打醬油」 本來用「孩子都會打醬油」是來說明自己的年齡不小了,但「打醬油」一詞在2008年被熱炒卻和年齡無關。陳冠希的「艷照門」事件發生後,有記者對一位廣州市民進行了采訪,那位市民無意中的「關我X事,我是來打醬油的」立即成為網路熱詞。後來,人們要想表示不清楚某事、不想談論某事,或者表示自己和某事無關時,均使用「打醬油」代之,簡單明了。 網路流行語之九:「我是北京派來的」 源自於10月底在深圳發生的「猥褻們」事件。深圳海事局黨組書記、副局長、紀檢組長林嘉祥在那次涉嫌猥褻女童案中創造出「我是北京交通部派下來的」,「你們算個屁」外,還有「看我怎麼收拾你們」。隨後這段視頻在網路上曝光,「我是北京派來的」也一夜間飆紅網路,成為丑惡嘴臉的官員狂妄囂張的代名詞。正如一位網民所說:「這件事雖然還沒完,但是給人的啟示是網民的良知遠遠超乎我的想像,網路的力量遠遠超出我的想像。 網路流行語之十:很黃很暴力 此詞是出自中央電視台《新聞聯播》中一則關於凈化網路視聽的新聞里。13歲女孩張殊凡在接受采訪時說:「上次我上網查資料,突然彈出來一個網頁,很黃很暴力,我趕緊把它給關了。」 這句話掀起的「旋風」恐怕是央視所始料未及的。同時,它也將很X很XX這一句式演繹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有評論指出,當網路的「BT文化」發展到欺負一個才13歲的女孩時,這無疑值得深思。當 「網路暴力」這股邪火突破道德底線對現實生活進行「民間制裁」時,或許真的就該進行法律規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