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使用互聯網時我們應遵循哪些道德規范
1.網路道德意識。同傳統倫理學的道德意識相比較,網路社會中的道德意識顯然更加淡漠,人性也趨於自然,而交往更是較少受社會因素的影響,並且摒棄了現實社會強加給人的各種限制。換言之,一進入網路,一切都不同了,心靈得到釋放,獲得自由,人最大限度地去實現自己,成為自己。其特點是自律性及其要求增加,凸現個人修養和學識的重要性。2.網路道德關系。這種關系具有不確定性、簡單性和互動性。這是網路社會在倫理學上提出的新問題。即人們之間可以沒有現實中的交往,但是他們仍然可以擁有友誼、愛情以及信任、幫助等等。當然,這種關系也可能維持的時間很短,但是應當承認,這種關系更多直接性,更少功利性。它也許克服了人們由於現實社會的各種壓力而被迫放棄的各種交往關系。3.網路道德活動。這些新型的道德活動具有其特有的一面:獨特性、多樣性、隨機性、目的性。網路提供的是虛擬的空間,這種新型的空間發展了許多新型的活動。比如聊天(chat)、發貼子(post)、電郵(mail)、上/下載(upload/download)、網路攻擊(attack)、等等。而且隨機性的交往增多。在這些活動中,人們的交往均具有鮮明的目的性。例如,交友網站的增多,各種聊天工具的普及等等。網路提供的即時通訊功能和匿名功能使人們的交往活動不必考慮空間距離和文化等因素的影響。
⑵ 網路生活中的道德要求有哪些
從本質上說,網路交往仍然是人與人的現實交往,網路生活也是人的真實生活,因而也必須遵守道德規范。
(1)正確使用網路工具。應當正確使用網路,提高對網路內容和信息的鑒別力,積極運用網路傳播正能量,使網路成為開闊學習視野、提高學習能力的重要工具。
(2)健康進行網路交往。應通過網路開展健康有益的人際交往,積極參與網路文化的建設與管理,進行有利於個人身心健康和品德培養的網路交往。同時,要樹立自我保護意識,不要輕易相信、約會網友,避免受騙上當,避免給自己的人身和財產安全帶來危害。
(3)自覺避免沉迷網路。應當從自己的身心健康出發,合理安排上網時間,理性對待網路。
(4)養成網路自律精神。應當在網路生活中培養自律精神,做到自律而「不逾矩」,促進網路生活的健康與和諧。
面對網路生活,不僅遵守道德規范,也應當自覺學習和遵守有關互聯網的法律規定,堅守法律法規底線、社會主義制度底線、國家利益底線、公民合法權益底線、社會公共秩序底線、道德風尚底線和信息真實性底線,這也是遵守網路道德的要求。
⑶ 網路生活中的道德要求有哪些
從本質上講,網路溝通仍然是人與人之間的真實溝通,網路生活也是人的真實生活,所以一定要遵守道德規范。
1、正確使用網路工具。
應該正確利用網路,提高對網路內容和信息的辨別能力,積極利用網路傳播正能量,使網路成為拓寬學習視野、提高學習能力的重要工具。
2、健康的網路傳播。
應該通過互聯網開展健康有益的人際交往,積極參與網路文化的建設和管理,開展有利於個人身心健康和道德修養的網路交往。同時,要樹立自我保護意識,不要輕易相信,約會網友,避免上當受騙,避免給自己的人身和財產安全帶來危害。
3、自覺避免上網成癮。
應該從自己的身心健康出發,合理安排上網時間,合理對待上網。
4、發揚網路自律精神。
在網路生活中要培養自律精神,實現自律而不違規,促進網路生活的健康和諧。
(3)網路的道德規范有哪些擴展閱讀:
網路生活道德基本原則包括:
1、無害原則
無害原則是指任何網路主體的行為都應盡量避免對他人和網路環境造成不必要的傷害。
2、尊重原則
尊重原則要求網路主體在尊重和維護彼此人格尊嚴的前提下進行平等的雙向溝通。人格尊嚴權主要體現在名譽權、肖像權、姓名權和隱私權的維護上。
3、適度原則
質量相互變化的原則告訴我們,當需要保持事物的性質穩定時,數量必須控制在一定的范圍內。
4、誠實信用原則
誠實信用原則是指網路主體的活動必須本著誠實信用的原則進行,並且必須在不損害他人和社會利益的情況下行使自己的權利。履行義務,信守承諾,遵守法律規定。
⑷ 大學生應該遵守的網路道德與法律規定有哪些
網路具有方便快捷、信息量大、覆蓋面廣的特點,可以成為大學生學習、交流的重要工具。然而,網路也是一把雙刃劍,它既可以極大地促進社會的發展,又可能因使用不當或缺乏規范而損害社會公德、妨礙社會的發展。
網路的健康發展不僅需要高科技作為重要條件,而且離不開倫理道德作為其發展的支撐力量。 網路生活中的道德要求,是人們在網路生活中為了維護正常的網路公共秩序需要共同遵守的基本道德准則,是社會公德規范在網路空間的運用和擴展。
原則
網路道德的全民原則內容包含一切網路行為必須服從於網路社會的整體利益。個體利益服從整體利益;不得損害整個網路社會的整體利益。
它還要求網路社會決策和網路運行方式必須以服務於社會一切成員為最終目的,不得以經濟、文化、政治和意識形態等方面的差異為借口把網路僅僅建設成只滿足社會一部分人需要的工具,並使這部分人成為網路社會新的統治者和社會資源佔有者。
網路應該為一切願意參與網路社會交往的成員提供平等交往的機會,它應該排除現有社會成員間存在的政治、經濟和文化差異,為所有成員所擁有並服務於社會全體成員。
⑸ 網路生活的基本准則有哪些
網路生活的基本准則是網路無限,自由有界;恪守道德、遵守法律。
網路具有方便快捷、信息量大、覆蓋面廣的特點,可以成為大學生學習、交流的重要工具。然而,網路也是一把雙刃劍。
它既可以極大地促進社會的發展,又可能因使用不當或內缺乏規范而損害社會公德、妨礙社會的發展。在網路中要遵守網路生活的基本准則:網路無限,自由有界;恪守道德、遵守法律。
(5)網路的道德規范有哪些擴展閱讀
網路生活的的道德規范:
1、要加強思想道德修養,自覺按照社會主義道德的原則和要求規范自己的行為。
2、要依法律己,遵守「網路文明公約」,法律禁止的事堅決不做,法律提倡的積極去做。
3、要凈化網路語言,堅決抵制網路有害信息和低俗之風,健康合理科學上網。
4、嚴格自律,學會自我保護,自覺遠離網吧,並積極舉報網吧經營者的違法犯罪行為。
⑹ 網上道德規范教育主要包括哪三個方面
網上道德規范教育主要包括:
1、要加強思想道德修養,自覺按照社會主義道德的原則和要求規范自己的行為。
2、要依法律己,遵守「網路文明公約」,法律禁止的事堅決不做,法律提倡的積極去做。
3、要凈化網路語言,堅決抵制網路有害信息和低俗之風,健康合理科學上網。
網路道德規范的重要性:
網路空間中道德的規范作用也是十分重要的。道德不但是網路立法的基礎,也是網路法律規范實施的思想保障。良法推行於世,首先要依靠社會成員的普遍自覺遵守,如果廣大的網民和網路工作者都不遵守,再好的法律也只是徒增法治成本而已。
如果在網路文化中有成熟的道德體系,在一致認同的規范和標准衡量下,一個群體或個人的網路行為會自覺地服從社會的整體利益,從而將網路社會的權利、義務與責任集成於新型的網上生活方式和行為方式。則網路失范行為的數量和程度都會大大地降低。
大量事實表明,法律雖然在預防和懲治網路違法犯罪方面能發揮強有力的作用,但一方面立法的速度趕不上網路發展的變化,許多領域無法及時得到法律調整,總有不少網路失范行為是游離於法律之外的。
另一方面,網路的虛擬性的特點也使法律在懲治網路違法犯罪方面力度有限,存在著偵破難、取證難等客觀困難。即使在號稱「網路王國」的美國,計算機犯罪的破案率不到10%,能定罪的則不到3%。故從道德層面上維護網路秩序是十分必要。
⑺ 網路道德規范的基本規范
(1)你不應該用計算機去傷害他人;
(2)你不應干擾別人的計算機工作;
(3)你不應窺探別人的文件;
(4)你不應用計算機進行偷竊;
(5)你不應用計算機作偽證;
(6)你不應使用或拷貝沒有付錢的軟體;
(7)你不應未經許可而使用別人的計算機資源;
(8)你不應盜用別人的智力成果;
(9)你應該考慮你所編的程序的社會後果;
(10)你應該以深思熟慮和慎重的方式來使用計算機。
(11)為社會和人類作出貢獻;
(12)避免傷害他人;
(13)要誠實可靠;
(14)要公正並且不採取歧視性行為;
(15)尊重包括版權和專利在內的財產權;
(16)尊重知識產權;
(17)尊重他人的隱私;
(18)保守秘密。
六種網路不道德行為
(1)有意地造成網路交通混亂或擅自闖入網路及其相聯的系統;
(2)商業性或欺騙性地利用大學計算機資源;
(3)偷竊資料、設備或智力成果;
(4)未經許可而接近他人的文件;
(5)在公共用戶場合做出引起混亂或造成破壞的行動;
(6)偽造電子郵件信息。
⑻ 大學生應當遵守的網路道德要求包括什麼
1、積極引導網路輿論。
2、自覺避免沉迷網路。
3、健康進行網路交往。
4、加強網路道德自律。
⑼ 網路交往遵守的規則
1.網路交往要遵守道德:不惡意製造、傳播流言,不侮辱他人人格;在網路聊天室、公告欄等公眾場所,要語言文明、輕松幽默,不辱罵他人;與網友交流,要真誠友好,不欺詐他人。
2.網路交往是人際交往的延伸,因此,上網要遵守法律的是最基本的行為准則,我們上網時,要有很強的依法行事的意識:不惡意製造、傳播流言,不侮辱他人人格,不進行詐騙活動;不泄露國家機密;不製造、傳播病毒,不利用網路破壞公共設施等。總之,上網時要有很強的依法行事的意識。
3.中學生在網路交往中要學會保護自己:①必須提高自己的安全防範意識,不輕易泄露個人資料,不隨意答應網友的要求。現實生活中的問題,進可能找熟悉的朋友或師長幫助解決,不要僅僅依賴網友來滿足自己的情緒要求,以免受騙上當。②只有不斷提高自己的辨別察覺能力,提高自己的抗誘惑能力,才能保護自己。
⑽ 網路生活中的道德要求有哪些
網路生活中的道德要求是人們在網路生活中為了維護正常的網路公共秩序需要共同遵守的基本道德准則,是社會公德規范在網路空間的運用和擴展。在網路生活中培養自律精神,做到自律而「不逾矩」,促進網路生活的健康與和諧。
網路具有方便快捷、信息量大、覆蓋面廣的特點,可以成為大學生學習、交流的重要工具。然而,網路也是一把雙刃劍,它既可以極大地促進社會的發展,又可能因使用不當或缺乏規范而損害社會公德、妨礙社會的發展。網路的健康發展不僅需要高科技作為重要條件,而且離不開倫理道德作為其發展的支撐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