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計算機系統的核心技術是(網路所使用的操作系統+Intelnet+TCP/IP)。CPU是計算機運行的核心,並不是網路計算機系統的核心,計算機本身運行的核心是操作系統,而網路計算機的系統核心就是本身網路所使用的操作系統+Intelnet+TCP/IP
㈡ 計算機網路由哪些部分組成
計算機網路一般由以下幾個部分組成:
一、
綜合布線系統
布線系統是構建計算機網路通信傳輸的基礎設施,主要用於互聯網設備和終端設備。布線系統分為干線子系統、水平子系統、工作區子系統、建築群子系統和管理間,通常包括主幹線纜、水平線纜、信息插座、配線架、跳線和適配器等。
二、網路交換設備
網路交換設備主要指構建計算機網路所採用的各類交換機,如模塊化(也稱機櫃式)
交換機、固定埠(含堆疊式)交換機等。
三、網路接入設備
是指把計算機和數據設備接入網路的一種介面設備。
(一)網路介面卡(NIC):簡稱為網卡,通過電纜和插頭將計算機(伺服器和
工作站)連接到網路中。網卡的種類很多,取決於所使用的網路交換設備和傳輸介質。
(二)訪問伺服器+數據機:用於通過公共電話網路(PSTN)訪問
Internet
和實現遠程互連。優點是費用低,靈活、方便。缺點是傳輸速率低。
四、網路互連設備
為了提供網間互連以及訪問Internet,需要使用網路互連設備。目前常用的網路互連設備主要有三層交換機、路由器、網橋和網關等。
五、網路伺服器
網路伺服器是計算機網路中最核心的設備之一,它既是網路服務的提供者,又是數據的集散地。
按應用分類,網路伺服器可分為:
l
資料庫伺服器
l
Web伺服器
l
郵件伺服器
l
視頻點播(VOD)伺服器
l
文件伺服器等
按硬體性能分類,網路伺服器可分為:
l
PC伺服器
l
工作站伺服器
l
小型機伺服器
l
大型機伺服器等。
六、工作站
工作站是連接到計算機網路的計算機,工作站既可以獨立工作,也可以訪問伺服器,共享網路資源。
七、網路外部設備
網路外部設備通常是網路用戶共享的昂貴設備,例如網路打
印機、大容量存儲設備(如磁碟陣列)、繪圖儀等。
八、網路操作系統
網路操作系統是網路的核心和靈魂,其主要功能包括控制管理網路運行、資源管理、文件管理、用戶管理和系統管理等。目前,常用的網路操作系統有
Unix族、Wndows
NT、Netware、
Linux等。
九、網路應用基礎平台與應用軟體
網路應用基礎平台是用於構造計算機網路信息服務和應用的一組基礎服務系統的集合,它包括資料庫系統、Web服務系統、文件系統、工作流定義工具等。應用軟體則主要包括網路通用軟體工具和專有應用系統兩類。典型的專有應用系統有:
l
管理信息系統(MIS)
l
辦公自動化系統(OA)
l
財務管理軟體
l
ERP、CIMS等。
十、不間斷電源(UPS)
UPS是確保網路可靠供電所不可缺少的設備,對保護網路伺服器、網路交換設備和運行關鍵業務的工作站是十分必要的。
81600168
11:34:10
十一、機房
由於計算機網路設備對運行環境要求很高,例如溫度、濕度、空氣和防靜電等,因此,通常要對機房進行裝修。
十二、網路管理系統
網路管理系統是現代網路系統所必需的組成部分。通過網路管理系統,網路管理員能監視網路的運行狀態,控制網路運行參數,提高網路的性能,減輕網路管理和維護人員的工作負擔。
十三、網路安全軟硬體
由於電子商務的出現,人們對網路安全越來越重視,網路安全已成為影響網路發展的重大問題。目前,網路安全產品主要有防火牆和軟硬體加密。
㈢ 什麼是網路網路由哪些部分組成
計算機網路是由計算機系統、網路節點和通信鏈路等組成的系統。從邏輯功能上看,一個網路可分成資源子網和通信子網兩個部分構成。
網路系統以通信子網為中心,通信子網處於網路的內層。通信子網實現網路通信功能,包括數據的加工、傳輸和交換等通信處理工作。即將一個主計算機的信息傳送給另一個主計算機。通信子網主要包括交換機、路由器、網橋、中繼器、集線器、網卡和纜線等設備及相關軟體。
資源子網實現資源共享功能,包括數據處理、提供網路資源和網路服務。資源子網主要包括主機及其外設、伺服器、工作站、網路列印機和其他外設及其相關軟體。計算機網路連接的計算機系統可以是巨型機、大型機、小型機、工作站、微型機或其他數據終端設備。
通信子網由網路節點、通信設備、通信線路等組成獨立的數據通信系統,承擔全網的數據傳輸、交換、加工和變換等通信處理工作。
網路節點也就是網路單元,是網路系統中的各種數據處理設備、數據通信控制設備(CCP)和數據終端設備的統稱。網路節點分轉接節點和訪問節點兩類。轉接節點是支持網路連接性能的節點,它通過通信線路來轉接和傳遞信息,如集中器、終端控制器等。訪問節點是信息交換的源節點和目標節點,起信源和信宿的作用,如終端、主計算機等。
通信設備指各種網路連接設備,包括中繼器、網橋、交換機、路由器等。
通信線路指的是傳輸介質及其介質連接部件,包括雙絞線、同軸電纜、光纖等。
除了上述物理組成外,計算機網路還應具有功能完善的軟體系統,以支持資源共享、數據傳輸等網路功能。為了在各網路組成部分之間進行數據通信,通信雙方就必須有一套能夠彼此了解,全網一致遵守的通信規則或約定。如數據傳送的格式、數據傳送的起始和停止位, 傳送速度,傳送中的差錯控制等等。這些規則或約定稱為網路協議。它是區別計算機網路與一般計算機互連的重要標志。可以說計算機網路通信是以網路協議為前提的。
㈣ 什麼是網路的心臟它提供了網路最基本的核心
伺服器操作系統。
伺服器操作系統是網路的心臟,它提供了網路最基本的核心功能,如網路文件系統、存儲器的管理和調度等,是網路的中心。
網路是由若干節點和連接這些節點的鏈路構成,表示諸多對象及其相互聯系。
㈤ 網際網路的兩大組成部分(邊緣部分和核心部分)的特點是什麼它們的工作方式各有什麼特點
邊緣部分 由所有連接在網際網路上的主機組成。這部分是用戶直接使用的,用來進行通信(傳送數據、音頻或視頻)和資源共享。
核心部分:由大量網路和連接這些網路的路由器組成。這部分是為邊緣部分提供服務的(提供連通性和交換)。 在網路邊緣的端系統中運行的程序之間的通信方式通常可劃分為兩大類:客戶伺服器方式(C/S 方式)即Client/Server方式 ,對等方式(P2P 方式)即 Peer-to-Peer方式 。客戶(client)和伺服器(server)都是指通信中所涉及的兩個應用進程。客戶伺服器方式所描述的是進程之間服務和被服務的關系。客戶是服務的請求方,伺服器是服務的提供方。被用戶調用後運行,在打算通信時主動向遠地伺服器發起通信(請求服務)。因此,客戶程序必須知道伺服器程序的地址。不需要特殊的硬體和很復雜的操作系統。 一種專門用來提供某種服務的程序,可同時處理多個遠地或本地客戶的請求。系統啟動後即自動調用並一直不斷地運行著,被動地等待並接受來自各地的客戶的通信請求。因此,伺服器程序不需要知道客戶程序的地址。一般需要強大的硬體和高級的操作系統支持。對等連接方式從本質上看仍然是使用客戶伺服器方式,只是對等連接中的每一個主機既是客戶又同時是伺服器。
網路核心部分是網際網路中最復雜的部分。網路中的核心部分要向網路邊緣中的大量主機提供連通性,使邊緣部分中的任何一個主機都能夠向其他主機通信(即傳送或接收各種形式的數據)。在網路核心部分起特殊作用的是路由器(router)。路由器是實現分組交換(packet switching)的關鍵構件,其任務是轉發收到的分組,這是網路核心部分最重要的功能。路由器是實現分組交換(packet switching)的關鍵構件,其任務是轉發收到的分組,這是網路核心部分最重要的功能。
㈥ 整個網路的核心是什麼
核心網路即主幹網,指一種在主要連接節點之間承載快速通信流量的通信傳輸網路。通常它具有網格拓撲結構,可為在網路上的設備中提供任意兩個之間的連接。核心/骨幹網提供了不同子網間信息交換路徑。一般而言,大型企業使用骨幹網,而服務供應商更多使用核心網。
雖然可以將網際網路看作一個巨大的核心網路,實際上它是由許多運行其自己的核心網路的服務提供商組成,且這些核心網路互相連接。一個核心網路可以由以多鏈接網格拓撲結構配置的多個ATM交換機組成,或者由IP路由器組成。在美國當地交換中,核心網路的連接是通過一些競爭型內部交換網路實現的。而世界其他地區的核心網路遍及的范圍泛指國家邊界以內。
核心/骨幹網中主要設施為交換機和路由器,這樣的趨勢促進了訪問設備和邊緣設備的智能化和決策,並維持核心設備的「快速轉儲」,因此,交換機在核心/骨幹網中的應用越來越廣泛。核心/骨幹網中主要涉及的技術是數據鏈路層和網路層技術,如 SONET、DWDM、ATM、IP 等。大型企業的骨幹網中,常應用到吉比特乙太網或10吉比特乙太網技術。
對於核心網路具有重大意義的是「邊緣」,網路和用戶就存在於此。邊緣可以執行在核心網路內部不執行的智能功能。例如,如果核心網路正在使用MPLS(多協議標記交換),則邊緣交換機可以檢查數據分組,並基於數據分組的不同屬性在網路上選擇一個路徑。然後核心網路交換數據分組(與執行數據分組的逐跳路由選擇不同),這顯著地改善了性能。在這種情況下,因為核心上的路徑選擇由邊緣確定,所以核心網路被認為相對「愚笨」,而邊緣被認為「靈巧」。
㈦ 互聯網的組成有什麼部分
互聯網由小規模的區域網(LAN)、城市規模的區域網(MAN)以及大規模的廣域網(WAN)等部分組成
㈧ 組成計算機網路的核心設備是什麼
區域網交換機是組成網路系統的核心設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