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網上祭奠的平台有哪些
1、中華英烈網:
中華英烈網國家退役軍人事務部主辦的官方性質網站,主要祭奠著為國家做出貢獻而犧牲的烈士,可以讓廣大網民通過互聯網向中華民族的先賢英烈以及戰斗英雄們獻花致敬,緬懷先烈,追思功德,感恩英雄,見賢思齊。
㈡ 怎樣網上祭奠英烈
登錄國家公祭網進行線上祭奠
「國家公祭網」由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和新華網共同籌辦,包含中、英、日三種文字版本,於2014年7月6日正式上線。
2014年12月13日,「國家公祭網」還將增加俄、法、德、韓四種語言文字版本。
為悼念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和所有二戰期間慘遭日本侵略者殺戮的死難同胞,揭露日本侵略者的戰爭罪行,牢記侵略戰爭造成的深重災難,2014年2月底,中國決定將12月13日確定為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這一符合國際慣例、順乎國內民意的決定,受到了國內外輿論的一致好評。2014年12月13日,第一次國家公祭將在南京舉行。
設立「國家公祭網」旨在進一步普及國家公祭相關知識,將對死難同胞的紀念常態化,方便全球華人及愛好和平的國際友好人士隨時隨地了解史料信息、悼念死難者,在提醒世人不忘歷史教訓的同時,進一步向世界傳遞國人反對戰爭、珍愛和平的理念。
公祭網設計以血紅、黑色與白色等三種色調為主,凸顯了對死難者的哀思與祭奠。網站已完成第一階段建設,根據對象的不同,中文版主要分為公祭資訊、海外公祭、在線公祭、公祭迴音、公祭教育、公祭知識和網上史料館等七大板塊。英文版和日文版均分為在線公祭、公祭資訊、公祭知識、論壇互動等四大板塊。
作為「國家公祭日」的重要依託,公祭網無論設計框架還是內容分類,均體現了權威性、即時性、學術性、國際性、知識性與互動性。權威性,即公祭網由新華網承建,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負責內容把關;即時性,即隨時發布相關新聞,並對重點新聞進行評論;學術性,即搜集整理各類以日軍侵華歷史、南京大屠殺歷史為主題的專家言論、名人觀點、學術論著等;國際性,即設計內容針對全球網民,既有多種文字版本,又按不同地區設立了公祭區域,如港澳台公祭、東南亞公祭、歐洲公祭、非洲公祭等;知識性,即公祭網本身承擔了國家公祭知識的普及功能,設有專門板塊介紹何為公祭、為何公祭等。
媒體報道,自國家公祭網上線以來,不少網友前去在線緬懷先烈,寄託哀思。截至2014年07月7日17時30分,網站上線不足兩天,已有505136人通過點燭、獻花、敲鍾等形式參與祭拜,發表祭文、詩詞、楹聯共1568篇。網路「國家公祭網」相關網頁1117萬多個,相關微博閱讀超30萬次。通過國家公祭網進行祭拜的網民數量一直在持續增加。
㈢ 網上祭祀的方式有哪些
全國大概有上萬家網路紀念館,而每一家網站的注冊都很簡單,和注冊博客用戶操作程序差不多,輸入用戶名之後接著設定密碼,僅簡單的幾個步驟就完成了。在一些祭祀網站建立紀念館需要支付一定的費用。「華夏祭祀網」就在申請網上紀念館時就有收費提示,15天的試用期內免費,升級為正式紀念館的建館費用一般為150元左右,以後每年還需交納幾十元的維護費。也有些祭祀網站,設計的比較人性化,像「天堂紀念網」注冊建館全是免費的,祭拜也可以完全免費,用戶可以選擇性消費。這樣設置還是能讓大多用戶接受。
㈣ 怎樣在網上祭奠先烈
可以通過網上祭奠的方式進行祭奠先烈。網上祭奠就是通過互聯網這種網路新渠道來紀念已逝親人或好友的祭祀方式。在網上搜索一下就會有很多網上紀念館,每個都去體驗一下,總能夠找到適合自己的。
㈤ 怎樣網上祭奠親人
網上有很多祭奠網站,如果親人在裡面設立墓地,可以隨時祭奠。有燒紙、獻花、祭奠等多種紀念方式。網上追悼會很好。你可以去看看。裡面的藝人和環境都很好。
清明節如何在網上掃墓?清明節怎麼祭奠親人?
和家人一起去掃墓,各地習俗不一樣。問問當地的老人有沒有相應的禁忌。
你可以建立一個群,在這個群里你可以告訴你愛的人,他們去世前有多好,然後你們可以一起哭,或者你可以在網上僱人來做。
清明節網上祭奠親人最好的網站是哪個?
1.用戶體驗。
你在網頁形式上看到的只是圖片,而你在網路祭祀平台上看到的卻是你在現實世界中找不到的完美環境和風水寶地。只有在這樣的風水寶地里祭祖,才能達到尋根受祖庇護的目的!
最重要的是網上祭祀平台可以實現多人異地聯合祭拜,尤其是春節假期和清明節傳統祭祀節日不能回家的朋友的最佳選擇。可以實現異地聯合祭拜!網上祭祀平台有很多祈福儀式和活動,特別好。
㈥ 網上祭祀怎麼操作
各地區操作方法不同,以廣東省為例
准備工具:
粵省事微信小程序、iPhone11、ios14
具體步驟:
1、首先在微信中打開粵省事小程序
㈦ 2022年清明節網上祭祀怎麼祭祀 2022年清明節網路祭祀微信掃墓平台指南
1、清明臨近,不能返鄉祭祖的群眾,可以在微信里追思故人了。方法如下打開微信,進入公眾號「小燭光」,在菜單處選擇「緬懷」。
2、選擇創建紀念館,即可為逝去的親人創建一個微信紀念館,在微信里追思故人。微信紀念館並不是替代傳統的祭祀方式,是一種新時代的文明祭祀方式;也並不是唯一的方式,只要是文明祭祀,又能表達對故人的思念之情的方式,都是值得推崇的,無論是寫文追思、鮮花祭祀、家庭追思。網路祭掃,本質上是表達思念之情。
3、清明節是國家傳統節日,無論採用什麼樣的方式去追思故人,做了總比沒做的好。更提倡親自回去一趟,去看看,掃掃墓,說說話,這才是傳統繼承、家風傳承。當不能返鄉祭祖時,這個清明,我們推薦您採用文明、環保的方式進行。
㈧ 如何網上祭奠,一般步驟是什麼網上祭奠的方法分享
選擇網上祭奠網站,創建賬號,創建紀念館,填寫逝者信息,填寫生平介紹,填寫逝者故事,上傳照片視頻,進入3D紀念館進行祭奠。
㈨ 網路頻現祭祀奇葩亂象,你們見過的網路奇葩祭祀還有哪些
網路祭祀的初衷本來是服務那些腿腳不方便,沒有時間去祭祀的人,而現在卻發展得越來越怪異,有的網站祭祀甚至都開始祭祀活人了。
3,紀念館處處收費。現實生活中存在的紀念館其實很多是不收費的,它讓我們能夠更深刻的感受歷史,不讓我們忘記歷史。而網路紀念館裡面卻處處存在收費的現象,有的甚至都把網路直播的方式弄到“紀念館”裡面了,像什麼刷飛機、刷小船等等,請問,主辦方這樣做良心何在?這樣做是不是在過度消費我們的民族英雄?
面對“網路祭祀”其實是應該排斥的,這樣做不知道是不是觸犯了法律,希望有關部門能夠嚴厲打擊這種消費情懷的網路亂象,同時還人們一個清潔的網路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