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文獻】
1
肖克江;熊忠陽;張玉芳;;多徑路由協議AOMDV的改進與性能分析[J];計算機工程與應用;2012年06期
2
田克;張寶賢;馬建;姚鄭;;無線多跳網路中的機會路由[J];軟體學報;2010年10期
【共引文獻】
1
陳偉;魏強;趙玉婷;;傳輸速率感知的機會路由候選路由節點選擇和排序[J];計算機應用;2011年11期
2
王英;黃群;李雲;曹儐;;一種新的協作的路由協議:C-DSR[J];計算機應用研究;2013年07期
3
蔡順;張三峰;董永強;吳國新;;面向編碼機會路由的無線Mesh網路廣播信道接入[J];軟體學報;2012年09期
4
李彬;王文傑;殷勤業;楊榮;楊小勇;王慧明;;無線感測器網路節點協作的節能路由傳輸[J];西安交通大學學報;2012年06期
5
劉琰;;基於網路編碼的流量感知路由協議研究設計[J];延安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3年01期
⑵ 找關於網路的文獻
大學生上網利與弊
問題提出
今天當我們步入網路社會,發現青年與網路之間存在眾多的契合點,正是這些契合點使青年對互聯網「一網情深」。青年在網路影響下千狀百態雖然向社會展示了其眾多絢麗之處,也令人倍感驚喜。但不少青年網民的失色表現卻無論如何不能給社會增輝,不能讓人高枕無憂。
內容一 青少年用戶使用互聯網的特徵
一、用戶開始使用互聯網的時間:約80%的用戶從1999年或2000年開始使用互聯網,網齡大都不長。具體分布如下:1997年以前佔6.3%;1998年佔14.0%;1999年佔36.20%;2000年佔43.50%。
二、上網地點:58.8%的青少年用戶在家裡上網,31.5%的用戶在親戚朋友家上網,在網吧、咖啡廳或電子游戲廳上網的佔20.45%,在父母或他人辦公室上網的佔15.0%,在學校上網的佔10.8%。
三、上網時間和對上網時間的滿意度估計:青少年用戶平均每周上網時間212分鍾左右,如果平均到每日,約30分鍾左右。37.0%的用戶認為自己上網時間「正好」,認為「比較多還能滿足」的用戶佔12.0%,認為「太多了」的僅為0.7%。31.7%的用戶認為「比較少」,18.5%的青少年用戶認為「太少了」。也就是說,50%的青少年用戶對上網時間並不滿足。
四、互聯網功能的使用:玩游戲佔62%;使用聊天室佔54.5%;收發電子郵件佔48.6%;下載儲存網頁佔39.7%;使用搜索引擎佔25.0%;訂閱新聞佔21,9%;網路電話佔14.7%;網上尋呼佔14.3%;製作和更新個人網頁佔12.6%;上傳文件佔9.4%;公告板(BBS)佔9.2%;代理伺服器佔2.3%。
五、用戶和非用戶對互聯網的需求;用戶選擇「獲得更多的新聞」為最重要的需求的比例最高,其均值為3.81(滿分為5分,以下同)。以下依次是:「滿足個人愛好」為3.74;「提高課程的學習效率」為3.71;「課外學習和研究有興趣的問題」為3.67;「結交新朋友」為3.65。最不重要的需求是「享受成年人的自由」,均值為2.8l。
內容二 網路的影響
一 網路的正面影響
1、網路有助於創新青少年思想教育的手段和方法。利用網路進行德育教育工作,教育者可以以網友的身份和青少年 在網上「毫無顧忌」地進行真實心態的平等交流,這對於德育工作者摸清、摸准青少年的思想並開展正面引導和全方位溝通提供了新的快捷的方法。此外,由於網路信息的傳播具有實時性和交互性的特點,青少年可以同時和多個教育者或教育信息保持快速互動,從而提高思想互動的頻率,提高教育效果;由於網路信息具有可下載性、可儲存性等延時性特點,可延長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思想互動的時間,為青少年提供「全天候」的思想引導和教育。還可以網上相約,網下聚會,實現網上德育工作的滋潤和補充,從而及時化解矛盾,起到溫暖人心,調動積極性,激發創造力的作用。
2、提供了求知學習的新渠道。目前在我國教育資源不能滿足需求的情況下,網路提供了求知學習的廣闊校園,學習者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都能接受高等教育,學到在校大學生學習的所有課程、修滿學分、獲得學位。這對於處在應試教育體制下的青少年來說無疑是一種最好的解脫,它不但有利於其身心的健康發展,而且有利於家庭乃至於社會的穩定。
3、開拓青少年全球視野,提高青少年綜合素質。上網使青少年的政治視野、知識范疇更加開闊,從而有助於他們全球意識的形成。同樣,又可提高青少年綜合素質。通過上網,可以培養他們和各式各樣的人交流的能力;通過在網上閱覽各類有益圖書,觸類旁通,提高自身文化素養。
二 網路的負面影響
1、對於青少年「三觀」形成構成潛在威脅。青少年很容易在網路上接觸到資本主義的宣傳論調、文化思想等,思想處於極度矛盾、混亂中,其人生觀、價值觀極易發生傾斜,從而滋生全盤西化、享樂主義、拜金主義、崇洋媚外等不良思潮。
2、網路改變了青年在工作和生活中的人際關系及生活方式。青少年在網上公開、坦白地發表觀點意見,要求平等對話,對青少年工作者的權威性提出挑戰,使思想政治工作的效果往往不能達到預期。同時,上網使青少年容易形成一種以自我為中心的生存方式,集體意識淡薄,個人自由主義思潮泛濫。
3、信息垃圾弱化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意識。有關專家調查,網上信息47%與色情有關,六成左右的青少年在網上無意中接觸到黃色信息。還有一些非法組織或個人也在網上發布擾亂政治經濟的黑色信息,蠱惑青少年。這種信息垃圾將弱化青少年思想道德意識,污染青少年心靈,誤導青少年行為。
4、網路的隱蔽性,導致青少年不道德行為和違法犯罪行為增多。一方面,少數青少年瀏覽黃 色和非法網站,利用虛假身份進行惡意交友、聊天。另一方面網路犯罪增多,例如傳播病毒、黑客入侵、通過銀行 和信用卡盜竊、詐騙等。這些犯罪主體以青少年 為主,大多數動機單純,有的甚至是為了「好玩」、「過癮」和「顯示才華」。另外,有關網路 的法律制度不健全也給青少年 違法犯罪以可乘之機。
內容三 上網青年的各種「症狀」
第一,認知上的「快餐——硬結」症
對於眾多步履匆忙的青年而言,互聯網好比知識快餐一樣,大大激發了他們急於求知的強烈慾望,在滑鼠輕點之間就能立刻在浩如煙海的信息海洋中找到自己所需的信息,從而大大提高了單位時間里的學習、工作效率。 而對網上各種時髦展品,他們在好奇心、求知慾驅使下流連忘返,從不審視、懷疑它的構造成份和運轉功效,整個大腦於囫圇吞棗之際成了一個受動而麻木的機器,致使許多硬結不但吞噬著青年人本應充滿活力和主見的青春大腦,而且阻塞著他們對真知的內化。
第二,情感上的「狂瀉——冷漠」症
對於那些至今尚未完全擺脫父權主義、順應主義教育的青年來說,雖然在現實中其情感表露總要受到他人及社會的左右,但他們身上被壓抑的諸多情感卻可以在網路世界中肆意暴發。上網交友,網上聊天、在BBS中高談闊論成了人們忘記權威壓制、排遣孤獨,宣洩不滿的暢通渠道。只是我們觀察到,盡管互聯網在一定程度上有助於青年緩解壓力、平衡心理、但過多虛擬的網上情感交流無疑讓許多青年在放飛情感的同時,總想試圖將自己真實的情感深埋心底,不願向真實世界坦露,並懶得與活生生的人進行情感交流。 生活中,這些人沉默寡言、不善言談、不為世間情感所動,顯出一副冷漠姿態。互聯網成了一部分人面對現實情感世界的心靈之鎖。
第三、意志上的「自主——膨脹」症
在互聯網這一無人管理的區域內,青年人能夠以己為中心,以己需要為尺度,完全按自己的個人意志自主地利用網上資源、自主地在游戲中扮演各類角色、自主地設計令人驚嘆的「小製作」、「小發明」等等,這種無拘無束,隨心所欲的意志自主表現雖然在相當程度上利於青年個性的張揚。 但我們也為一部分人在極度的意志自主中其「唯我獨尊、唯我是大」的意志膨脹表現所震驚:一些青年僅僅是為了顯示自己的個性,總想通過自己的意志自主表現而一鳴驚人,於是利在互聯網上隨意製造思想和議論的巨大泡沫,甚至為了達到讓世人把他當主角的目的而不惜作出損害別人數據、破壞他人網站,侵入別人系統等過激行為,以至釀發可怕的阻塞網路交通的網路地震。
內容四 充分認識網路發展中的「青年問題」,積極尋求對策
1、充分認識網上思想滲透問題,強化對青少年的教育引導。必須加強對青少年的思想政治教育,以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教育引導廣大青少年,使他們堅定共產主義理想信念,努力樹立起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強化愛國主義意識和宏揚民族精神。
2、切實加強網上文明行為規范的建設。要廣泛開展以宣傳《青少年網路文明公約》為主題的各項活動,積極引導青少年遵守網路道德,提倡「五要五不」,即:要善於網上學習,不瀏覽不良信息;要誠實友好交流,不侮辱欺詐他人;要增強保護意識,不隨意約見網友;要維護網路安全,不破壞網路秩序;要有益身心健康,不沉溺虛擬空間。努力創造干凈、健康、文明、有序的網路環境。
3、構建網路和社會互動的青少年教育體系。網路時代的青少年思想教育是一項復雜的系統 工程,因此政府、社會、家庭要協作聯動,努力做到三個結合:一是要把傳統的青少年教育的政治優勢和互聯網的特徵有機結合起來;二是把黨、政府和群眾團體的組織力量和培養網上青年志願者的工作結合起來;三是把網站的建設工作與對現有青少年組織和機構運行機制進行必要的改革結合起來,以適應網路發展需求。另外,還要著重加強對青少年 的社會化教育,提高青少年適應現代社會的能力,使他們勇敢地直面現實世界,積極投入到改造社會的實踐中去。
4、培養一批適應網路時代要求的青少年工作者。調查顯示,目前青少年工作者中有5.6%的人根本不會用電腦,38.4%的人根本沒有接觸過網路,這種情況很難適應網路時代的教育要求,所以,我們必須加強對青少年工作 者隊伍網路技術的培訓,讓他們盡快掌握和互聯網有關的知識和技能,豐富自己的知識容量,改善自己的知識結構,了解青少年的所思所想,這樣才能使教育工作更具有針對性。
5、開辟更多的更好的青年網站,積極佔領網路陣地。目前,大多數青少年網站沒有新鮮感、時代感,顯得比較呆板,不容易產生強烈的凝聚力和號召力。因此我們要盡快建設內容豐富多彩、形式獨特而富有新意的青少年網站,以「主題鮮明、形式活潑、清新高雅、健康向上」的風格對青少年進行正面教育,真正在「以理服人、以情感人」上有所突破。同時,要加強青少年教育軟體的開發製作,利用法律和技術上的可行性打擊網上違法犯罪現象,走「以法治網」的良性發展軌道。
資料來源: 《當代青年研究》2002、4
關於中學生上網利與弊的
關於中學生上網利與弊的調查與研究
中學生上網的好處
網路的信息化特徵催生中學生的現代觀念的更新,如學習觀念、效率觀念、全球意識等。它使中學生不斷接觸新事物、新技術,接受新觀念的挑戰。中山大學心理學系主任楊中芳教授認為,除非法黃色和暴力網站可能對孩子造成傷害外,網路帶給孩子正面的東西遠比負面的要多。並且,對於中學生來說,網路是不可迴避的東西,無論你喜不喜歡,它都要註定成為中學生生活不可或缺的東西,不讓中學生上網,反而對他們的成長不利。那麼中學生上網到底有什麼好處呢?
一、開闊視野
網際網路是一個信息極其豐富的網路全書式的世界,信息量大,信息交流速度快,自由度強,實現了全球信息共享,中學生在網上可以隨意獲得自己的需求,在網上瀏覽世界,認識世界,了解世界最新的新聞信息,科技動態,極大地開闊了中學生的視野,給學習、生活帶來了巨大的便利和樂趣。
二、加強對外交流
網路創造了一個虛擬的新世界,在這個新世界裡,每一名成員可以超越時空的制約,十分方便地與相識或不相識的人進行聯系和交流,討論共同感興趣的話題,由於網路交流的「虛擬」性,避免了人們直面交流時的摩擦與傷害,從而為人們情感需求的滿足和信息獲取提供了嶄新的交流場所。中學生上網可以進一步擴展對外交流的時空領域,實現交流、交友的自由化。同時現在的中學生以獨生子女為多,在家中比較孤獨,從心理上說是最渴望能與人交往的。現實生活中的交往可能會給他們特別是內向性格的人帶來壓力,網路給了他們一個新的交往空間和相對寬松、平等的環境。
三、促進中學生個性化發展
世界是豐富多彩的,人的發展也應該是豐富多彩的。網際網路就提供了這個無限多樣的發展機會的環境。中學生可以在網上找到自己發展方向,也可以得到發展的資源和動力。利用網際網路就可以學習、研究乃至創新,這樣的學習是最有效率的學習。網上可供學習的知識浩如煙海,這給中學生進行大跨度的聯想和想像提供了十分廣闊的領域,為創造性思維不斷地輸送養料,一些電腦游戲在一定程度上能強化中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
四、拓展當今中學生受教育的空間
我們的問卷調查中有15%的人因為上網而提高了學習成績,這也是我們上網值得驕傲的一點。網際網路上的資源可以幫助中學生找到合適的學習材料,甚至是合適的學校和教師,這一點已經開始成為現實,如一些著名的網校。這里值得提出的是,有許多學習困難的學生,學電腦和做網頁卻一點也不叫苦,可見,他們的落後主要是由於其個性類型和能力傾向不適從某種教學模式。可以說,網際網路為這些「差生」提供了一個發揮聰明才智的廣闊天地。
科技發展史不斷證明,科學技術像一把雙刃劍,既有有益於人類發展的一面,也有危害人類利益的一面。網路作為信息社會的技術新生兒,也毫無例外地具有這種雙面特徵。同時由於中學生身心發展的不成熟性、網路的特殊性和網路發展的不完善性,我們在看到電腦網路對中學生有利一面的同時,更應該看到它的消極影響,並引起足夠重視。
中學生上網的弊端
一、網路信息的豐富性易對中學生造成「信息污染」。
網路是一個信息的寶庫,同時也是一個信息的垃圾場。網上各種信息良莠並存,真假難辨,由於缺乏有效的監管,網上色情、反動等負面的信息屢見不鮮。同時,網路的互動性與平等性,又使得人們可以在一個絕對自由的環境下接收和傳播信息。這些不良信息對於身體、心理都正處於發育期,是非辨別能力、自我控制能力和選擇能力都比較弱的中學生來說,難以抵擋不良信息的負面影響。個別網吧經營者更是抓住中學生這一特點,包庇、縱容、支持他們登陸色情、暴力網站,使他們沉迷於網上不能自拔。一些中學生也因此入不敷出,直至走上偷盜、搶劫、強奸、殺人的犯罪道路。如我們在人民網上找到《狼群出沒的互聯網》文章(http://www.people.com.cn/GB/it/52/303/20021128/876736.html),裡面的內容主要是介紹了2000年以來我國以及別的國家由於青少年上互聯網而發生的犯罪事件。
二、網路信息傳播的任意性容易弱化中學生的道德意識。
豐富多彩的互聯網信息極大地豐富了中學生的精神世界,但是由於信息傳播的任意性,形形色色的思潮、觀念也充斥其間,對於自我監控能力不強、極富好奇心的中學生具有極大的誘惑力,導致喪失道德規范。同時互聯網上信息接受和傳播的隱蔽性,使中學生在網路上極易放縱自己的行為,完全按照自己的意願來做自己想做的事,忘卻了社會責任。部分中學生並不認為「網上聊天時說謊是不道德的」,認為「在網上做什麼都可以毫無顧忌」等,使得中學生對自我行為的約束力大大減弱,網上不良行為逐漸增多。
三、網路的虛擬性造成中學生社會化的「不足」。
網路可以即時傳送文字、聲音、圖像,為中學生人際交往提供多媒體化、互動性的立體途徑。網上收發電子郵件方便、快捷, QQ新奇、及時,聊天室輕松愉快,BBS的討論自由、廣泛,中學生通過這些途徑可以與許多互不相識的人交談、來往,互相幫助,互相傾訴。但是,這種社會化只是一種虛擬的社會化,人與人之間的交往存在機器的阻隔,是一種「人——機——符號——符號——機——人」形式的交往。這種形式的交往去除了互動雙方的諸多社會屬性,帶有「去社會化」的特徵,與真實社會情境中的社會化相去甚遠。而且,網路上的青年交往范圍大多隻限於青年與青年之間的同輩交往,中學生與家長、親戚朋友、老師等之間的社會互動較少,代際間的學習、互動明顯不足。這一點從我們的調查中可以看到,20.4%中學生上網的主要目的是還是聊天。
四、網路的誘惑性造成中學生「網路上癮」、「網路孤獨」等症狀。
網路到處都是新鮮的事物,而且在不斷地增加著。因此對易於接受新鮮事物的中學生有著無限的吸引力,這種吸引往往會導致中學生對網路的極度迷戀。男性中學生是網迷的主要人群,由於他們心理素質不強,自製能力相對較弱,所以成為網路性心理障礙的多發群體。患者因為將網路世界當作現實生活,脫離時代,與他人沒有共同語言,從而表現為孤獨不安、情緒低落、思維遲鈍、自我評價降低等症狀,嚴重的甚至有自殺意念和行為。醫學上把這種症狀叫作「互聯網成癮綜合征」,簡稱IAD。
分析引起弊端的原因
一、中學生身心發展特點的原因
中學生時期是一個非常特殊的階段,個體從小學進入初中、高中階段,其身心發展起了重大的變化。首先是出現了對其心理與行為有重要影響的兩方面需要,第一是性的成熱,使中學生性意識與性沖動出現,即出現了性的需要;第二是由於身體的全面發展,使中學生產生了成人感,出現了強烈的獨立性需要。這些身心發展特點就勢必導致了他們容易受網上信息的干擾。
二、互聯網本身原因
互聯網具有全球性、互動性、信息資源及表現形式豐富和使用方便等特點,這為以盈利為目的色情服務業提供了難得的營業場所。這些網站為吸引顧客,往往在主頁上張貼色情圖片,使任何在網上沖浪的人有意無意地就能看到,中學生當然也不例外。心智尚未成熟的中學生一旦接觸這些內容,受到的影響可想而知。
三、家長和學校原因
我們的調查數據中有79.4%的中學生家長沒有對孩子進行上網引導。當今社會,中學生家長將大量的時間放在了工作上,很少有大人陪伴的中學生便用上網來消磨時間。學校作為中學生最為集中並接受教育的場所,是中學生受教育中的最重要一環。但是有的學校忽視對學生的網路道德教育,忽視我們的傳統教育往往迴避的青春期教育問題,導致中學生缺乏正確的引導和網路道德意識。
四、社會原因
目前網吧經營競爭激烈,致使一些業戶出於營利目的,不顧法律和道德,投中學生好奇心,專搞不正當競爭。同時通信、公安、文化和工商在對網吧的管理上,還不夠和諧一致,「三證」不全的網吧還大量存在。防範措施和監管制度仍滯後於網路技術的發展。
電腦網路對中學生心理發展及心理健康的影響是雙重的,有消極影響更有積極影響,關鍵在於廣大心理衛生工作者、學校、家庭、社會如何進一步發揮電腦網路積極的心理效應,控制和減少其消極作用,這是面臨的一個全新課題。我們根據調查的數據和結果來就如何正確引導和防治上網帶來的弊端,提出如下建議:
消除弊端的建議
一、中學生自身要遵守網路道德規范,養成上網的良好習慣。
中學生不要沉浸於網上聊天、游戲等虛擬世界,不瀏覽、製作、轉播不健康信息,不使用侮辱、謾罵語言聊天,不輕易和不曾相識的網友約會,盡量看一些和自己的日常學習生活有益的東西並且一定要注意保持自製力;在上網之前,最好能擬個小計劃,把要做的事情先寫下來,一件一件的去做。中學生要在學校和家長的教育下,在感性與理性認識相結合中學會五個拒絕:一是拒絕不健康心理的形成;二是拒絕網路侵害;三是拒絕不良癖好、不良行為;四是拒絕黃、暴力的毒害;五是拒絕進入未成年人不應該進入的網吧。總之,中學生要自覺遵守互聯網道德規范,自覺抵制不良網路信息的侵蝕。
二、家長要積極主動關心孩子,正確引導上網。
作為家長一定要關心自己孩子的學習和生活情況,避免學生在不被父母知道的情況下私自去網吧上網。另外部分中學生往往在家中使用互聯網,家長應該對網路有一定的認識,要正確引導孩子上網的目的,同時也要關心孩子到底看些什麼,學到了什麼,並且要和孩子一起學習、交流、成長。心理咨詢實踐表明,許多家庭教育失敗的原因,就是家長對孩子之間缺乏有效的溝通。家長與孩子上網,可以提供兩代人交往探討的話題,共同上網,查找信息、評論是非這就是一個實施家庭教育的好機會。家長要有超前意識,不斷學習,提高自己各方面的修養和能力,爭取成為自己子女最佩服的人。加強對孩子上網監管,更是每個家長責無旁貸的事情,嚴格控制孩子的上網內容、上網時間,只有這樣,才能充分發揮網路作用,既藉助網路幫助中學生成才,又消除它的負面影響。同時父母應該加大對孩子的網路安全教育,加強與學校的信息溝通,避免孩子在家或在網吧登陸不良網站,以免受到網路侵害或引發違法犯罪。
三、學校要以理想信念教育為重點,加強中學生全面素質教育。
學校是法制教育的主渠道,要加強對學生的思想道德與遵紀守法及網路自護的教育,豐富學生的課余文化生活;各學校的法制校長和德育教師要結合學生實際,在學生中以專題講座等形式開展網路法制教育,並組織專題討論。同時要用鄧小平理論教育和引導廣大中學生,充分考慮中學生的身心特點,以生動活潑的形式開展理想信念教育,使他們堅定走社會主義道路的信心,樹立起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增強他們道德判斷能力,指導他們學會選擇,識別良莠,提高自我約束、自我保護能力,鼓勵他們進行網路道德創新,提高個人修養,養成道德自律。同時有條件的學校還可以建立校園網吧,提供學生安全健康的上網環境。
三、建立適合中學生的綠色網站,佔領網路前沿。
目前,形形色色的網站很多,但健康、具有教育功能的網站缺少點擊率。因此,需要加強網路工作的隊伍建設,努力建設一支既具有較高的思想道德修養、了解熟悉中學生心理特點,思想情況,又了解網路文化特點,能比較有效地掌握網路技術的隊伍,建設一批能吸引中學生「眼球」的綠色網站,在網上進行生動活潑的教育,弘揚主旋律。適合中學生身心發展的網站,用主旋律和喜聞樂見、深入淺出的內容吸引中學生、凝聚中學生,生活在信息高速路上的一代中學生就一定能夠茁壯、健康地成長起來。
四、國家和地方要加大網路管理力度,規范互聯網及相關事業的有序發展。
自從互聯網誕生以來,網路犯罪就成為網路發展的伴生物。網路犯罪蔓延迅速,涉及面廣,隱蔽性強,危害性大,已經成為網路社會的一顆毒瘤。我國在1997年12月30日公安部發布了《計算機信息網路國際聯網安全保護管理辦法》的法規,也只是在一定程度上規范了網路的健康發展。我們的通信、公安、文化和工商等相關部門還要加強協調配合,加大對網吧的管理與查處力度,堅決取締違規操作的「黑」吧,並對有營業執照的網吧進行經常性檢查,發現問題及時糾正。另外要利用計算機技術手段,加強網路「防火牆」的研製,特別是加強對網上不良信息進行過濾的軟體的開發。要建立網路監察機制,成立網路監察安全部門,招募網上警察,加大打擊力度,以對付日益猖獗的網上犯罪。
研究結論:
網路社會已經悄然而至,我們既不能因為其強大的生命力和對中學生發展的巨大正面作用,而忽視它所帶來的種種問題,也不能因為它的負面作用而敬而遠之。我們應該加強對中學生上互聯網的研究,探索新情況,創造新方法,解決新問題,增強中學生上網的成效。
我們要引導和規范相結合,使中學生養成良好的用「腦」和上網習慣。通過各種途徑告訴中學生網路的虛幻性、信息的龐雜性,對其上網繼續指導和適當規范,使其有防範意識,學會區分現實生活和網路世界的區別,培養他們的網路道德意識。對中學生進行網路知識的普及教育,增強他們的網路信息意識。同時給予適當的關心和愛護,多聽聽他們到底在想什麼。既帶好路,又提供「保護」,在目前網路法規和技術不完善的情況下,這也許是目前家庭和學校解決上網不利影響的較為可行的一條重要途徑。
⑶ 求一些關於網路對社會影響的書籍,參考文獻~
[1] 汪偉. 計算機網路對社會發展的影響[J]. 合作經濟與科技, 2005,(12) .
[2] 張建波 ,婁東生 ,石玉華. 計算機網路對人類社會的影響[J]. 統計與咨詢, 2001,(03) .
[3] 吳兆彤. 互聯網路對社會的影響分析[J]. 科學管理研究, 2004,(06) .
[4] 錢晟磊. 論計算機網路對社會發展的影響[J]. 市場周刊.研究版, 2005,(S1) .
[5] 崔建國. 試論網路傳播及其對社會的影響[J]. 貴州社會科學, 2007,(12) .
[6]網路對社會交往行動的影響[J]. 江蘇社會科學, 2006,(02) .
[7] 張悅. 網路對傳統思維方式的沖擊[J]. 國外社會科學, 2005,(01) .
[8] 張琴. 試論網路對社會發展的影響[J]. 成才之路, 2008,(09) .
[9] 周成龍. 信息網路對現代社會關系的影響[J]. 山西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7,(02) .
[10] R.庫馬爾 ,真真. 《網路兒童:信息時代的兒童》述評[J]. 國外社會科學, 2005,(03) . [1] 生活在網路中[J]. 課外閱讀, 2004,(07)
[2] 暮楓. 網路對社會的影響[J]. 國外社會科學, 2005,(02)
[3] 林朝輝. 論網路對青少年的影響及對策[J]. 福州黨校學報, 2005,(01)
[4] 網路快訊[J]. 國外社會科學, 2005,(02)
[5] 魏晶晶. 網路看上去並非很美[J]. 健康大視野, 2000,(04)
[6] 張璇. 都是網路惹的禍?[J]. 時代教育, 2004,(13)
[7] 周舟. 網路很淺,網路很深[J]. 中學生讀寫(高中), 2006,(04)
[8] 網路COMIC WEB[J]. 少年人生, 2004,(12)
[9] 本刊編輯部 , 江南. 網路:讓人歡喜讓人憂[J]. 初中生之友, 2004,(Z5)
[10] 孫松濱. 網路[J]. 教書育人, 2005,(11)
⑷ 有關網路營銷的參考文獻有哪些
1 [美] Philip Kotler著.梅汝和等譯. 營銷管理. 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2 2 趙乃真主編. 網路營銷. 北京:中國勞動社會保障出版社,2003 3 [美] Bud Smith等著. 王思寧等譯. 網上營銷指南. 北京:電子工業出版社,2000 4 [美] Martha McEnally著. 袁瑛等譯. 消費者行為學案例. 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4 5 劉紅強編著. DELL營銷. 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2003 6 杜明漢主編. 市場營銷知識. 北京: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02 7 孫秉申主編. 企業市場營銷實務. 北京:地震出版社,1999 8 范明明主編. 市場營銷學. 北京:科學出版社,2004 9 蘭苓主編. 市場營銷學. 北京:中央廣播電視大學出版社,2000 10 范明明主編. 市場營銷與策劃. 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03 11 彭純憲主編.網路營銷.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12 梅紹祖等主編. 網路營銷. 北京:人民郵電出版社,2001 13 錢東人等主編. 網路營銷.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14 劉光峰等主編. 實戰網路營銷——理論與實踐. 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0 15 PM奇茲諾爾.喬慧存等譯. 營銷調研. 北京:中信出版社,1999 16 [美]菲利普科特勒.愈利軍譯. 營銷學導論.北京:華夏出版社,1998 17 [美]J.Cataudella,B.Sawyer,D.Greely.孫昕等譯. 網上商店行銷指南. 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0 18 瞿鵬志主編. 網路營銷.第二版.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19 馮英健著. 網路營銷基礎與實踐. 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4 20 錢旭潮 汪群編著. 網路營銷與管理. 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2 21 尚曉春主編. 網路營銷策劃. 南京:東南大學出版社,2002 22 祖強 李宇紅等編著. 網路營銷. 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4 23 呂英斌 儲節旺主編.網路營銷案例評析.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 北方交通大學出版社,2004 24 周遊、趙炎主編. 網路市場營銷.第一版. 北京:中國物資出版社,2002. 25 劉興根主編. 現代企業市場營銷.第一版. 北京:經濟管理出版社,1997. 26 馬絕塵主編. 本土市場營銷.第一版. 北京:企業管理出版社,2003. 27 羅莉主編. 現代市場營銷策略.第一版. 北京:現代出版社,1998. 28 杜明汗主編. 市場營銷知識.第一版. 北京: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02. 29 陳放主編. 企業病診斷.第一版. 北京:中國經濟出版社,1999. 30 方光羅主編. 市場營銷學.第二版. 大連:東北財經大學出版社,2003. 31 孔偉成 陳水芬 編著. 網路營銷.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2 32 薛辛光 主編. 網路營銷學. 北京: 電子工業出版社, 2003 33 沈鳳池 主編. 網路營銷. 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5 34 曲學軍,劉喜敏主編. 網路營銷. 大連:大連理工出版社,2003
⑸ 文獻的分類有哪些
從文獻的載體類型區分
為了有效地存貯、傳播知識,人類先後發明了各種各樣的物質材料來記錄信息。古代人類的知識主要是記錄在甲骨、泥板、獸皮、竹簡等上面。從紙張和印刷術發明以來,人類的知識主要以紙張為載體,加以保存和傳遞。隨著信息記錄與存取技術的發展,文獻載體形式呈現多樣化,如音像磁帶、縮微膠卷、光碟等,這些非紙型文獻的出現使文獻的范圍進一步擴大;使文獻的生產和傳遞更加迅速;使知識、信息的存儲和利用更加便捷。目前文獻主要有紙張型、縮微型、電子型、音像型等四種。
1.紙張文獻(Paper Document)是以手寫、列印、印刷等為記錄手段,將信息記載在紙張上形成的文獻。它是傳統的文獻形式,便於閱讀和流傳,但存貯密度小、體積大,不便於管理和長期保存。
2.縮微文獻(Microform)是利用光學技術以縮微照相為記錄手段,將信息記載在感光材料上形成的文獻,如縮微膠卷、縮微平片。特點是存貯密度大、體積小,便於保存和傳遞,但必須藉助專門的設備才能閱讀。世界上許多文獻信息服務機構都將欲長期收藏的文獻製成縮微品加以保存。
3.電子文獻(Electronic Document)是指以數字代碼方式將圖、文、聲、像等信息存儲到磁、光、電介質上,通過計算機或類似設備閱讀使用的文獻,也稱機讀型文獻。目前電子型文獻種類多、數量大、內容豐富,如各種電子圖書、電子期刊、聯機資料庫、網路資料庫、網路新聞(如Usenet,Mailing list,BBS)、光碟資料庫等。特點是信息存儲量大,出版周期短、易更新,傳遞信息迅速,存取速度快,可以融文本、圖像、聲音等多媒體信息於一體,信息共享性好、易復制,但必須利用計算機才能閱讀。
4.音像文獻(Audio-Visual Document)是採用錄音、錄像、攝影、攝像等手段,將聲音、圖像等多媒體信息記錄在光學材料、磁性材料上形成的文獻,也稱視聽型文獻,如音像磁帶、唱片、幻燈片、激光視盤等。特點是形象、直觀,尤其適於記錄用文字、符號難以描述的復雜信息和自然現象,但其製作、閱讀需要利用專門設備。
⑹ 關於網路發展的利可以參考哪些文獻
能回復別的不
⑺ 大學生網路社交調查報告參考文獻有哪些
[1] 尚瓊瓊. SNS與網路時代大學生媒介素養教育探析[J]. 青年記者. 2010(11)
[2] 李園園. 校內網對大學生的影響[J]. 青年記者. 2009(17) [3] 梁世敏,孫理,張麗偉. 基於校園SNS網路的大學生思想教育初探[J]. 長春工程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9(02)
[4] 朱峰,呂偉. 校園SNS時代青年網路社會人際交往行為透視——以校內網現象為例[J]. 青少年研究(山東省團校學報). 2009(03) [5] 劉文娟,袁文芳. 校內網的SNS人際傳播特徵分析[J]. 東南傳播. 2009(05)
[6] 陳卉. 社會性網路服務(SNS)流行原因分析[J]. 新聞世界. 2009(05) [7] 汪陽. 大學生校內網上交友狀況調查——以蘭州地區為例[J]. 青年記者. 2009(11)
[8] 張楠,錢艷麗. SNS網路社區的出現及走紅——以校內網為代表[J]. 今日南國(理論創新版). 2009(03) [9] 張丹. 利用校園SNS網路開辟高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方式[J]. 才智. 2009(08)
[10] 郝若琦. 淺析基於Web2.0時代的校園SNS網站的盛行原因[J]. 東南傳播. 2008(12)
[1] 劉蕾. 試論網路交際對大學生心理發展的負面影響及對策[J]. 教育與職業. 2009(12)
[2] 阮敏爾. 大學生虛擬生存的影響及對策[J]. 北京郵電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7(03) [3] 伍安春,張新福,余惠瓊. 網路對大學生道德的沖擊及對策思考[J]. 重慶郵電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4(03)
[1] 田卉,柯惠新. 網路環境下的輿論形成模式及調控分析[J]. 現代傳播(中國傳媒大學學報). 2010(01)
[2] 杜駿飛,魏娟. 網路集群的政治社會學:本質、類型與效用[J]. 東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0(01)
[3] 葛晨光. 高校網路論壇輿論形成及引導芻議[J]. 南陽師范學院學報. 2009(11)
[4] 劉建. 高校網路輿論對大學生的影響及其引導[J]. 南陽理工學院學報. 2009(05)
[5] 王一春. 試論當代大學生網路憤青現象[J]. 上海青年管理幹部學院學報. 2009(03)
[6] 周千賀. 傳統媒體和網路的輿論監督及其互動[J]. 青年記者. 2009(23)
[7] 任海. 高校校園網路輿論的形成、特點及引導策略[J]. 燕山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09(02)
[8] 陶曉華,高健. 高校校園網路輿論的現狀、影響因素和引導策略[J]. 南方論刊. 2009(05)
[9] 李雪瑩,鄧飛. 從傳播學視角看高校網路輿論及其引導[J]. 黑龍江科技信息. 2009(14)
[10] 倪曉莉,陳思路,顏虹. 網路依賴行為研究及其干預模型的理論構建[J]. 蘭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7(02)
⑻ 文獻的分類有哪些
從文獻的載體類型區分
為了有效地存貯、傳播知識,人類先後發明了各種各樣的物質材料來記錄信息。古代人類的知識主要是記錄在甲骨、泥板、獸皮、竹簡等上面。從紙張和印刷術發明以來,人類的知識主要以紙張為載體,加以保存和傳遞。隨著信息記錄與存取技術的發展,文獻載體形式呈現多樣化,如音像磁帶、縮微膠卷、光碟等,這些非紙型文獻的出現使文獻的范圍進一步擴大;使文獻的生產和傳遞更加迅速;使知識、信息的存儲和利用更加便捷。目前文獻主要有紙張型、縮微型、電子型、音像型等四種。
1.紙張文獻(paper
document)是以手寫、列印、印刷等為記錄手段,將信息記載在紙張上形成的文獻。它是傳統的文獻形式,便於閱讀和流傳,但存貯密度小、體積大,不便於管理和長期保存。
2.縮微文獻(microform)是利用光學技術以縮微照相為記錄手段,將信息記載在感光材料上形成的文獻,如縮微膠卷、縮微平片。特點是存貯密度大、體積小,便於保存和傳遞,但必須藉助專門的設備才能閱讀。世界上許多文獻信息服務機構都將欲長期收藏的文獻製成縮微品加以保存。
3.電子文獻(electronic
document)是指以數字代碼方式將圖、文、聲、像等信息存儲到磁、光、電介質上,通過計算機或類似設備閱讀使用的文獻,也稱機讀型文獻。目前電子型文獻種類多、數量大、內容豐富,如各種電子圖書、電子期刊、聯機資料庫、網路資料庫、網路新聞(如usenet,mailing
list,bbs)、光碟資料庫等。特點是信息存儲量大,出版周期短、易更新,傳遞信息迅速,存取速度快,可以融文本、圖像、聲音等多媒體信息於一體,信息共享性好、易復制,但必須利用計算機才能閱讀。
4.音像文獻(audio-visual
document)是採用錄音、錄像、攝影、攝像等手段,將聲音、圖像等多媒體信息記錄在光學材料、磁性材料上形成的文獻,也稱視聽型文獻,如音像磁帶、唱片、幻燈片、激光視盤等。特點是形象、直觀,尤其適於記錄用文字、符號難以描述的復雜信息和自然現象,但其製作、閱讀需要利用專門設備。
⑼ 關於計算機網路方面的參考文獻
呵呵,你的要求有點多的,我只知道一點,不夠15本,不好意思
1、計算機網路 清華大學出版社
2、TCP/IP協議族第三版 清華大學出版社
3、CCNA學院第一學期 郵電出版社
4、區域網組網大全 郵電出版社
這些都是我看過的,沒看過的我就不說了。
如果你是自己看的話,我覺得這些足夠你看一段時間了,只要你不是走馬觀花。如果你是采購教材的話,希望你繼續尋找,我所知道的就幫不了你了。
祝你好運。
⑽ 計算機網路工程學有哪些文獻可以參考
《計算機網路工程基礎》
本書是"21世紀高職高專規劃教材"《計算機網路應用基礎》的姊妹篇。在《計算機網路應用基礎》中作者提出並回答了一個問題:遠在異國他鄉的伺服器上的網頁是怎樣下載到你的計算機上的呢?在本書中,作者提出並回答了另外一個問題:如果讓你構建一個計算機網路,你應該做哪些工作呢?本書為讀者提供了建設計算機網路應該開展的工作內容、工作流程和工作指南,包括網路工程規劃、網路基礎結構設計、硬體系統選型、軟體系統選型、區域網組網、廣域網組網、網路工程驗收測試和優化等。本書內容系統全面、實用新穎、指導性強。可以作為高等院校電子和信息類本(專)科專業、高職高專的計算機網路基礎課教材,也適用於社會培訓使用
本書是"21世紀高職高專規劃教材"《計算機網路應用基礎》的姊妹篇。在《計算機網路應用基礎》中作者提出並回答了一個問題:遠在異國他鄉的伺服器上的網頁是怎樣下載到你的計算機上的呢?在本書中,作者提出並回答了另外一個問題:如果讓你構建一個計算機網路,你應該做哪些工作呢?本書為讀者提供了建設計算機網路應該開展的工作內容、工作流程和工作指南,包括網路工程規劃、網路基礎結構設計、硬體系統選型、軟體系統選型、區域網組網、廣域網組網、網路工程驗收測試和優化等。本書內容系統全面、實用新穎、指導性強。可以作為高等院校電子和信息類本(專)科專業、高職高專的計算機網路基礎課教材,也適用於社會培訓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