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計算機網路技術的目錄
第1章 計算機網路基礎11.1 計算機網路概述11.1.1 計算機網路的定義11.1.2 計算機網路的發展過程11.1.3 計算機網路的組成21.2 計算機網路的功能與服務61.2.1 計算機網路的功能61.2.2 計算機網路的服務71.2.3 計算機網路的分類71.2.4 按網路結構分類81.3 網路的拓撲結構91.3.1 網路拓撲的定義91.3.2 網路拓撲結構的分類及其特點91.4 計算機網路的應用與發展101.4.1 計算機網路的應用101.4.2 計算機網路帶來的問題111.4.3 計算機網路技術的發展11習題一12第2章 數據通信基礎142.1 數據通信的基本概念142.1.1 數據和信號142.1.2 數據通信142.1.3 信道、帶寬、數據傳輸速率142.1.4 數據的傳輸方式162.2 數據傳輸技術162.2.1 基帶傳輸162.2.2 頻帶傳輸162.2.3 寬頻傳輸172.2.4 串列通行與並行通信172.2.5 同步技術172.3 多路復用技術172.3.1 頻分多路復用FDM182.3.2 時分多路復用TDM182.3.3 波分多路復用 WDM182.4 數據交換技術192.4.1 電路交換192.4.2 報文交換202.4.3 分組交換202.4.4 信元交換212.5 差錯控制技術232.5.1 差錯產生的原因與差錯類型232.5.2 誤碼率232.5.3 檢錯碼與糾錯碼232.5.4 常用檢錯碼242.5.5 差錯控制機制242.5.6 數據編碼調制技術25習題二25第3章 網路體系結構273.1 網路體系結構的基本概念273.1.1 基本概念273.1.2 層次結構283.2OSI 參考模型283.2.1OSI 模型的分層原則293.2.2OSI 模型各層的基本功能293.3TCP/IP 模型313.4 網路標准化組織333.4.1 標準的重要性333.4.2 標准化組織33習題三34第4章 網路協議與應用354.1 網路協議354.1.1 應用層協議354.1.2 傳輸層協議394.1.3 網路層協議414.1.4 數據鏈路層協議494.2 其他網路通信協議494.2.1 IPX/SPX協議494.2.2 NetBEUI協議50習題四50第5章 計算機網路設備525.1 傳輸介質525.1.1 雙絞線及相關製作工具525.1.2 同軸電纜555.1.3 光纖565.2 網卡575.2.1 網卡的分類575.2.2 網卡的選購585.3 中繼器585.4 集線器595.4.1 集線器概述595.4.2 集線器的分類605.4.3 集線器的選購605.5 網橋615.5.1 網橋概述615.5.2 網橋的分類615.5.3 網橋與中繼器的比較625.6 交換機625.6.1 交換機概述625.6.2 交換機的工作原理645.6.3 交換機技術655.6.4 交換機的分類655.6.5 交換機的選購685.6.6 交換機配置概述695.6.7 交換機與集線器的比較725.7 路由器735.7.1 路由器概述735.7.2 路由器的工作原理745.7.3 路由器的分類745.7.4 路由器的選購755.7.5 路由器和交換機的比較765.8 網關765.8.1 網關概述765.8.2 網關分類775.9 網路設備綜合785.9.1 網路設備埠類型785.9.2 交換機之間的連接795.9.3 單播/多播/廣播835.9.4 網路設備經典比喻 84習題五84第6章 區域網技術866.1 IEEE 802標准系列866.2 乙太網(IEEE 802.3)標准876.2.1 乙太網和OSI模型876.2.2 CSMA/CD的工作原理876.2.3 收發器896.2.4 乙太網的工作原理906.3 無線區域網通信916.3.1 WLAN的技術標
Ⅱ 計算機網路軟體主要包含哪幾個部分
計算機網路軟體主要由 計算機系統、數據通信系統、網路軟體及協議三大部分組成。
計算機系統是由 硬體系統 和 軟體系統 兩大部分組成的。
由硬體系統和軟體系統所組成,沒有安裝任何軟體的計算機稱為裸機。可分為超級計算機、工業控制計算機、網路計算機、個人計算機、嵌入式計算機五類,較先進的計算機有生物計算機、光子計算機、量子計算機等。
計算機的組成
計算機是由硬體系統(hardware system)和軟體系統(software system)兩部分組成的。傳統電腦系統的硬體單元一般可分為輸入單元、輸出單元、算術邏輯單元、控制單元及記憶單元,其中算術邏輯單元和控制單元合稱中央處理單元(Center Processing Unit,CPU)。
(2)計算機網路應用的主要目錄擴展閱讀:
計算機的主要特點
一、運算速度快:計算機內部電路組成,可以高速准確地完成各種算術運算。當今計算機系統的運算速度已達到
每秒萬億次,微機也可達每秒億次以上,使大量復雜的科學計算問題得以解決。例如:衛星軌道的計算、大型水壩的計算、24小時天氣算需要幾年甚至幾十年,而在現代社會里,用計算機只需幾分鍾就可完成。
二、計算精確度高:科學技術的發展特別是尖端科學技術的發展,需要高度精確的計算。計算機控制的導彈之所以能准確地擊中預定的目標,是與計算機的精確計算分不開的。一般計算機可以有十幾位甚至幾十位(二進制)有效數字,計算精度可由千分之幾到百萬分之幾,是任何計算工具所望塵莫及的。
三、邏輯運算能力強:計算機不僅能進行精確計算,還具有邏輯運算功能,能對信息進行比較和判斷。計算機能把參加運算的數據、程序以及中間結果和最後結果保存起來,並能根據判斷的結果自動執行下一條指令以供用戶隨時調用。
四、存儲容量大:計算機內部的存儲器具有記憶特性,可以存儲大量的信息,這些信息,不僅包括各類數據信息,還包括加工這些數據的程序。
Ⅲ 計算機網路應用是什麼
計算機網路的功能主要表現在硬體資源共享、軟體資源共享和用戶間信息交換三個方面。
(1)硬體資源共享。可以在全網范圍內提供對處理資源、存儲資源、輸入輸出資源等昂貴設備的共享,使用戶節省投資,也便於集中管理和均衡分擔負荷。
(2)軟體資源共享。允許互聯網上的用戶遠程訪問各類大型資料庫,可以得到網路文件傳送服務、遠地進程管理服務和遠程文件訪問服務,從而避免軟體研製上的重復勞動以及數據資源的重復存貯,也便於集中管理。
(3)用戶間信息交換。計算機網路為分布在各地的用戶提供了強有力的通信手段。用戶可以通過計算機網路傳送電子郵件、發布新聞消息和進行電子商務活動。
Ⅳ 計算機網路及應用的目錄
1計算機網路概論
1.1計算機網路的歷史、現狀和發展
第一代計算機網路---遠程終端聯機階段
第二代計算機---計算機網路階段
第三代計算機網路---計算機網路互聯階段
第四代計算機網路---國際互聯網與信息高速公路階段 20世紀60年代,美蘇冷戰期間,美國國防部領導的遠景研究規劃局ARPA提出要研製一種嶄新的網路對付來自前蘇聯的核攻擊威脅。因為當時,傳統的電路交換的電信網雖已經四通八達,但戰爭期間,一旦正在通信的電路有一個交換機或鏈路被炸,則整個通信電路就要中斷,如要立即改用其他迂迴電路,還必須重新撥號建立連接,這將要延誤一些時間。這個新型網路必須滿足一些基本要求:
1:不是為了打電話,而是用於計算機之間的數據傳送。
2:能連接不同類型的計算機。
3:所有的網路節點都同等重要,這就大大提高了網路的生存性。
4:計算機在通信時,必須有迂迴路由。當鏈路或結點被破壞時,迂迴路由能使正在進行的通信自動地找到合適的路由。
5:網路結構要盡可能地簡單,但要非常可靠地傳送數據。
根據這些要求,一批專家設計出了使用分組交換的新型計算機網路。而且,用電路交換來傳送計算機數據,其線路的傳輸速率往往很低。因為計算機數據是突發式地出現在傳輸線路上的,比如,當用戶閱讀終端屏幕上的信息或用鍵盤輸入和編輯一份文件時或計算機正在進行處理而結果尚未返回時,寶貴的通信線路資源就被浪費了。
分組交換是採用存儲轉發技術。把欲發送的報文分成一個個的「分組」,在網路中傳送。分組的首部是重要的控制信息,因此分組交換的特徵是基於標記的。分組交換網由若干個結點交換機和連接這些交換機的鏈路組成。從概念上講,一個結點交換機就是一個小型的計算機,但主機是為用戶進行信息處理的,結點交換機是進行分組交換的。每個結點交換機都有兩組埠,一組是與計算機相連,鏈路的速率較低。一組是與高速鏈路和網路中的其他結點交換機相連。注意,既然結點交換機是計算機,那輸入和輸出埠之間是沒有直接連線的,它的處理過程是:將收到的分組先放入緩存,結點交換機暫存的是短分組,而不是整個長報文,短分組暫存在交換機的存儲器(即內存)中而不是存儲在磁碟中,這就保證了較高的交換速率。再查找轉發表,找出到某個目的地址應從那個埠轉發,然後由交換機構將該分組遞給適當的埠轉發出去。各結點交換機之間也要經常交換路由信息,但這是為了進行路由選擇,當某段鏈路的通信量太大或中斷時,結點交換機中運行的路由選擇協議能自動找到其他路徑轉發分組。通訊線路資源利用率提高:當分組在某鏈路時,其他段的通信鏈路並不被通信的雙方所佔用,即使是這段鏈路,只有當分組在此鏈路傳送時才被佔用,在各分組傳送之間的空閑時間,該鏈路仍可為其他主機發送分組。可見採用存儲轉發的分組交換的實質上是採用了在數據通信的過程中動態分配傳輸帶寬的策略。
1.1.1計算機網路的歷史
1.1.2現代網路結構的特點
1.1.3計算機網路的發展趨勢
1.2計算機網路概念
計算機網路,是指將地理位置不同的具有獨立功能的多台計算機及其外部設備,通過通信線路連接起來,在網路操作系統,網路管理軟體及網路通信協議的管理和協調下,實現資源共享和信息傳遞的計算機系統。
1.3計算機網路的主要功能
1.4計算機網路分類
計算機網路的分類與的一般的事物分類方法一樣,可以按事物的所具有的不同性質特點即事物的屬性分類。計算機網路通俗地講就是由多台計算機(或其它計算機網路設備)通過傳輸介質和軟體物理(或邏輯)連接在一起組成的。總的來說計算機網路的組成基本上包括:計算機、網路操作系統、傳輸介質(可以是有形的,也可以是無形的,如無線網路的傳輸介質就是空氣)以及相應的應用軟體四部分。
要學習網路,首先就要了解的主要網路類型,分清哪些是我們初級學者必須掌握的,哪些是的主流網路類型。
1.4.1按拓撲結構分類
1.4.2按網路控制方式分類
1.4.3按網路作用范圍分類
1.4.4其他分類方式
思考題
2計算機網路基本原理
2.1計算機網路體系結構
2.1.1層次結構
層次結構(hierarchy)
一種計算機操作系統的構成方法。
它是根據信息的類型、級別、優先順序等一組特定的規則排列的一群硬體或軟體項目。
這種結構的最大特點就是將一個大型復雜的系統分解成若干單向依賴的層次,從而確保程序的可靠性和易讀性,也便於人們對系統進行局部修改。
在面向對象編程中,hierarchy映射為父類和子類之間的關系。
UNIX操作系統就是採用層次結構實現結構設計
2.1.2網路協議
網路協議的定義:為計算機網路中進行數據交換而建立的規則、標准或約定的集合。例如,網路中一個微機用戶和一個大型主機的操作員進行通信,由於這兩個數據終端所用字元集不同,因此操作員所輸入的命令彼此不認識。為了能進行通信,規定每個終端都要將各自字元集中的字元先變換為標准字元集的字元後,才進入網路傳送,到達目的終端之後,再變換為該終端字元集的字元。當然,對於不相容終端,除了需變換字元集字元外。其他特性,如顯示格式、行長、行數、屏幕滾動方式等也需作相應的變換。
2.1.3介面與服務的概念
2.1.4ISO/OSI參考模型
2.1.5TCP/IP體系結構
2.1.6TCP/IP與OSI/RM的比較
2.2數據通信基礎
2.2.1數字信號與模擬信號數字信號指幅度的取值是離散的,
數字信號指幅度的取值是離散的,幅值表示被限制在有限個數值之內。二進制碼就是一種數字信號。二進制碼受雜訊的影響小,易於有數字電路進行處理,所以得到了廣泛的應用。
數字信號特點抗干擾能力強、無雜訊積累
在模擬通信中,為了提高信噪比,需要在信號傳輸過程中及時對衰減的傳輸信號進行放大,信號在傳輸過程中不可避免地疊加上的雜訊也被同時放大。隨著傳輸距離的增加,雜訊累積越來越多,以致使傳輸質量嚴重惡化。
模擬信號是指信息參數在給定范圍內表現為連續的信號。 或在一段連續的時間間隔內,其代表信息的特徵量可以在任意瞬間呈現為任意數值的信號。
主要是與離散的數字信號相對的連續的信號。模擬信號分布於自然界的各個角落,如每天溫度的變化,而數字信號是人為的抽象出來的在幅度取值上不連續的信號。電學上的模擬信號主要是指幅度和相位都連續的電信號,此信號可以被模擬電路進行各種運算,如放大,相加,相
乘等。
模擬信號是指用連續變化的物理量表示的信息,其信號的幅度,或頻率,或相位隨時間作連續變化,如廣播的聲音信號,或圖像信號等。
2.2.2通信系統模型
2.2.3數據傳輸方式
2.2.4串列通信與並行通信
2.2.5數據通信方式
2.2.6信道及其傳輸特性
2.3傳輸介質
2.3.1雙絞線
2.3.2同軸電纜
2.3.3光纜
2.3.4自由空間
2.4多路復用技術
2.4.1頻分多路復用FDM技術
2.4.2時分多路復用TDM技術
2.4.3光波分多路復用WDM技術
2.5數據交換技術
2.5.1線路交換
2.5.2報文交換
2.5.3分組交換
2.6流量控制
2.6.1流量控制概述
2.6.2滑動窗口協議
2.7高級數據鏈路控制協議HDLC
2.7.1數據鏈路連接管理方式
2.7.2HDLC配置和數據傳輸工作方式
2.7.3HDLC幀格式
2.8網路層協議
2.8.1路由選擇
2.8.2IP技術
2.9IPv6
2.9.1IPv6的特點
2.9.2IPv6地址空間分配
2.9.3IPv6地址類型
2.9.4特殊IPv6地址
2.9.5IPv6地址表示法
2.9.6我國現有IPv6總數和分配
2.9.7從IPv4到IPv6的演進
2.9.8IPv6現有實驗網路
2.10運輸層協議
2.10.1UDP協議
2.10.2TCP協議
2.11客戶機/伺服器計算模式
2.11.1客戶機/伺服器計算模式的概念
2.11.2客戶機/伺服器應用方式思考題
3典型網路通信技術
3.1區域網
3.1.1區域網的特點
3.1.2區域網的分類
3.1.3區域網的組成
3.1.4區域網介質訪問控制方式
3.2乙太網
3.2.110Base5
3.2.210Base2
3.2.310BaseT
3.2.410BaseF
3.2.5100Mbps乙太網
3.2.61000Mbps乙太網
3.2.7萬兆乙太網
3.3FDDI網路
3.3.1FDDI的拓撲結構
3.3.2FDDI的工作原理
3.3.3FDDI的特點
3.3.4FDDI的應用環境
3.4幀中繼技術
3.4.1幀中繼技術簡介
3.4.2幀中繼的優點
3.4.3幀中繼的應用
3.5ATM技術
3.5.1ATM產生的背景
3.5.2ATM的基本原理
3.6虛擬區域網
3.6.1虛擬網路的基本概念
3.6.2虛擬區域網的實現技術
3.6.3虛擬網路的優點
3.7無線區域網
3.7.1無線區域網標准
3.7.2無線區域網的主要類型
3.7.3無線網路接入設備
3.7.4無線區域網的配置方式
3.7.5個人區域網
3.7.6無線區域網的應用
3.7.7無線區域網的發展趨勢
思考題
4計算機網路設備
4.1伺服器
4.1.1伺服器的性能特點
4.1.2伺服器的主要外觀特點
4.1.3伺服器的分類
4.2數據機
4.2.1數據機概述
4.2.2數據機分類
4.2.3傳輸協議
4.3網卡
4.3.1網卡的作用
4.3.2網卡的分類
4.4集線器
4.4.1集線器概述
4.4.2集線器的缺點
4.4.3集線器的分類
4.5交換機
4.5.1交換機概述
4.5.2交換機的特點
4.5.3交換機與集線器的區別
4.5.4交換機的工作原理
4.5.5交換機的分類
4.6路由器
4.6.1路由器概述
4.6.2路由器的主要功能
4.6.3路由器和交換機的區別
4.6.4路由器的發展過程及趨勢
4.6.5路由器的工作原理
4.6.6路由器的分類
4.7防火牆
4.7.1防火牆概念
4.7.2防火牆的基本特徵
4.7.3防火牆的主要功能
4.7.4防火牆的分類
4.8計算機網路組成實例
4.8.1某省勞動和社會保障網路中心組網實例
4.8.2會議中心的無線組網實例
思考題
5計算機網路互連
5.1網路互連概述
5.1.1網路互連的必要性
5.1.2網路互連的基本原理
5.1.3網路互連的類型
5.1.4網路互連的方式
5.2網路互連設備
5.2.1中繼器
5.2.2網橋
5.2.3網關
5.2.4網路互連設備的比較
思考題
6網路操作系統
6.1操作系統及網路操作系統概述
6.1.1操作系統概述
6.1.2網路操作系統概述
6.2Windows系列操作系統
6.2.1Windows系列操作系統的發展與演變
6.2.2WindowsNT操作系統
6.2.3Windows2000操作系統
6.3Unix操作系統
6.3.1Unix操作系統的發展
6.3.2Unix操作系統組成和特點
6.3.3Unix操作系統的網路操作
6.4Linux操作系統
6.4.1Linux操作系統的發展
6.4.2Linux操作系統的特點和組成
6.5NetWare操作系統
6.5.1NetWare操作系統的發展
6.5.2NetWare操作系統的組成
6.5.3NetWare操作系統的特點
6.5.4IntranetWare操作系統
思考題
7互聯網
7.1Internet概述
7.1.1Internet概念
7.1.2Internet組成部分
7.1.3Internet主要功能
7.1.4Internet邏輯結構
7.1.5Internet的特點
7.2Internet發展歷程
7.3我國Internet發展
7.3.1發展歷程
7.3.2目前發展情況
7.4Internet工作模式
7.4.1C/S模式運作過程
7.4.2B/S模式
7.4.3C/S模式與B/S模式的比較
7.5Internet基本文件形式
7.5.1RFC及RFC編輯者
7.5.2RFC處理過程
7.5.3RFC分類
7.6Internet的組織和運營管理
7.6.1Internet管理者
7.6.2我國Internet管理者
7.7Internet提供的服務
7.7.1域名系統
7.7.2文件傳輸協議
7.7.3遠程登錄TELNET
7.7.4電子郵件
7.7.5超文本傳輸協議
7.7.6搜索引擎
7.7.7多媒體網路應用
7.7.8Internet其他服務
7.8Internet接入技術
7.8.1Internet骨幹網
7.8.2Internet接入網
7.8.3電話撥號接人
7.8.4專線接入
7.8.5ISDN接入
7.8.6xDSL接入
7.8.7HFC接入
7.8.8光纖接入
7.8.9無線接入
7.8.10電力線接入
7.9網路連接測試
7.10網路存儲
7.10.1SAS和NAS
7.10.2SAN存儲結構
思考題
8Intranet與Extranet
8.1Intranet概述
8.1.1Intranet的概念及發展
8.1.2Intranet使用的主要技術
8.1.3Intranet的特點
8.1.4Intranet功能與服務
8.2Intranet體系結構與組成
8.2.1Int.ranet體系結構
8.2.2Intranet網路組成
8.3Intranet中基於Web的資料庫應用
8.3.1Web資料庫應用的三層體系結構
8.3.2資料庫與Web的交互
8.4Extranet
8.4.1Extranet概述
8.4.2Internet與Intranet及Extranet的比較
思考題
9計算機網路安全與管理
9.1網路安全概述
9.1.1網路安全
9.1.2網路安全策略
9.1.3網路安全措施
9.2計算機網路的安全問題
9.2.1計算機網路遭受的威脅
9.2.2漏洞
9.3防火牆的基本技術
9.3.1包過濾(packetfiltering)技術
9.3.2代理服務(proxy)技術
9.3.3監測技術
9.3.4防火牆的配置和體系結構
9.4數據加密與隱藏技術
9.4.1加密/解密演算法和密鑰
9.4.2密碼體制
9.4.3數字簽名
9.4.4密鑰分配
9.4.5數據隱藏技術
9.5數字證書、數字認證與公鑰基礎設施
9.5.1數字證書
9.5.2數字認證
9.5.3公鑰基礎設施
9.6反病毒技術
9.6.1病毒概述
9.6.2常用反病毒技術
9.6.3網路病毒及其防治
9.7檢測技術
9.7.1檢測技術概述
9.7.2入侵檢測技術
9.7.3漏洞掃描技術
9.7.4入侵檢測和漏洞掃描系統模型
9.7.5檢測產品的部署
9.7.6入侵檢測系統的新發展
9.8無線區域網安全技術
9.8.1無線區域網的安全問題
9.8.2無線區域網安全技術
9.9其他安全技術
9.9.1IC卡技術
9.9.2面像識別技術
9.9.3網路欺騙技術
9.10網路管理
9.10.1網路管理概述
9.10.2網路管理的定義和目標
9.10.3網路管理的基本功能
9.10.4網路管理模型
9.10.5簡單網路管理協議(SNMP)
9.10.6公共管理信息服務/公共管理信息協議(CMIS/(2MIP)
9.10.7公共管理信息服務與協議(CMOT)
9.10.8區域網個人管理協議(LMMP)
9.10.9電信管理網路(TMN)
9.11計算機網路安全的法律與道德規范
思考題
10網路系統集成、規劃與設計
10.1網路系統集成
10.2網路系統集成的目標方法和內容
10.2.1目標
10.2.2方法
10.2.3內容
10.3網路規劃與設計
10.3.1網路系統規劃及設計的一般步驟與原則
10.3.2需求分析及系統目標
10.3.3網路規劃方案
10.3.4網路系統性能的保證與評價
10.4網路系統設計範例介紹
思考題
參考文獻
Ⅳ 計算機網路的應用包括哪些方面
資料庫及其應用、數據結構導論、計算機應用技術、
計算機組成原理、操作系統概論、線性電子電路、
區域網理論與實踐、多媒體技術與應用。有的還會有一些數據維護及硬體方面的操作、Ip電話等
Ⅵ 計算機網路技術與應用的目錄
第1章 計算機網路基礎
1.1 計算機網路概述
1.1.1 計算機網路的概念
1.1.2 計算機網路的主要功能
1.1.3 計算機網路的拓撲結構
1.2 計算機網路的分類
1.3 計算機網路的組成
1.3.1 計算機網路的硬體設備
1.3.2 計算機網路軟體
1.3.3 計算機網路操作系統
1.4 網路的傳輸介質
1.4.1 雙絞線
1.4.2 同軸電纜
1.4.3 光纜
1.5 廣域網基礎
1.6 IP地址與子網掩碼
1.6.1 IP地址
1.6.2 子網掩碼
1.7 區域網的組建
第2章 網路體系結構和TCP/IP協議
2.1 網路協議模型
2.1.1 協議分層
2.1.2 OSI參考模型
2.1.3 TCP/IP協議模型
2.1.4 TCP/IP與OSI的對應關系
2.2 乙太網技術
2.2.1 乙太網的工作原理
2.2.2 乙太網地址和幀格式
2.2.3 嗅探器的相關知識
2.2.4 Sniffer的使用
2.3 TCP/IP 協議
2.3.1 TCP/IP協議基礎
2.3.2 ARP協議
2.3.3 IP協議
2.3.4 ICMP協議
2.3.5 UDP協議
2.3.6 TCP協議
2.4 常用網路測試工具的使用
2.4.1 設置和查看網路介面工具:Ipconfig
2.4.2 測試網路連通狀態工具:Ping
2.4.3 顯示網路狀態工具:Netstat
2.4.4 顯示經過的網關工具:Tracert
第3章 Windows操作系統和常用伺服器配置
3.1 Windows Server 2003操作系統
3.1.1 Windows Server 2003系統簡介
3.1.2 管理計算機名、用戶賬戶、用戶組
3.1.3 本地安全設置
3.1.4 管理文件和文件夾
3.2 DNS服務
3.2.1 DNS概述
3.2.2 DNS客戶端
3.2.3 架設DNS伺服器
3.2.4 DNS協議和實例分析
3.3 Web服務
3.3.1 Web概述
3.3.2 Web客戶端
3.3.3 架設Web伺服器
3.3.4 HTTP協議和實例分析
3.4 FTP服務
3.4.1 FTP概述
3.4.2 FTP客戶端
3.4.3 架設FTP伺服器
3.4.4 FTP協議和實例分析
3.5 MAIL服務
3.5.1 MAIL概述
3.5.2 MAIL客戶端
3.5.3 架設MAIL伺服器
3.5.4 SMTP協議、POP3協議和實例分析
第4章 Linux操作系統和常用伺服器配置
4.1 Linux操作系統基礎
4.1.1 Linux簡介
4.1.2 使用Linux命令行
4.1.3 常用命令
4.1.4 文件和目錄基礎
4.1.5 vi編輯器
4.1.6 管理用戶和組
4.1.7 文件和目錄的屬性
4.1.8 文件打包和壓縮
4.1.9 使用grep進行文本搜索
4.1.10 使用RPM軟體包
4.1.11 網路配置
4.2 配置DNS伺服器
4.2.1 安裝DNS伺服器
4.2.2 安裝緩存域名伺服器(caching-nameserver)
4.2.3 配置主DNS伺服器
4.2.4 重新啟動DNS伺服器
4.2.5 配置DNS客戶端
4.2.6 使用nslookup命令測試DNS服務
4.3 配置FTP伺服器
4.3.1 安裝vsftpd伺服器
4.3.2 測試vsftpd伺服器的默認配置
4.3.3 配置vsftpd伺服器,允許匿名用戶上傳文件
4.3.4 配置vsftpd伺服器的虛擬用戶
4.4 配置Web伺服器
4.4.1 安裝Apache伺服器
4.4.2 測試Apache伺服器
4.4.3 配置Apache伺服器
4.5 配置E-mail伺服器
4.5.1 配置DNS伺服器
4.5.2 安裝Postfix伺服器
4.5.3 切換郵件伺服器
4.5.4 修改配置文件/etc/postfix/main cf,配置Postfix伺服器
4.5.5 配置dovecot伺服器,實現POP和IMAP郵件服務
4.5.6 配置電子郵件客戶端
第5章 網頁製作
5.1 Dreamweaver CS4的安裝
5.2 Dreamweaver CS4界面及常用面板
5.3 站點管理
5.3.1 創建本地站點
5.3.2 管理站點
5.4 網頁基本操作
5.4.1 新建一個空白頁面
5.4.2 插入文本
5.4.3 插入圖片
5.4.4 插入超級鏈接
5.4.5 插入音頻、視頻以及動畫
5.4.6 使用表格
5.5 網頁中的高級應用
5.5.1 利用框架構建網頁
5.5.2 加入行為
5.5.3 創建翻轉圖
5.5.4 使用模板
5.5.5 使用庫
第6章 路由器及選路協議基礎
6.1 路由器的基礎知識
6.1.1 路由器的基本概念
6.1.2 路由器的功能
6.1.3 路由器的工作原理
6.1.4 初次訪問路由器
6.2 路由器的命令行界面(CLI)
6.2.1 路由器用戶界面概述
6.2.2 命令行界面命令列表
6.2.3 路由器的幫助功能和編輯命令
6.3 路由器的文件維護
6.3.1 路由器的基本存儲組件
6.3.2 路由器的啟動過程
6.3.3 路由器IOS的升級與備份
6.4 路由表的建立和靜態路由配置
6.4.1 路由表的建立
6.4.2 靜態路由的實例
6.5 距離矢量選路協議
6.5.1 路由更新的概念
6.5.2距離矢量協議中路由選擇表的交換
6.5.3 路由環路問題
6.5.4 RIP協議基礎
6.5.5 RIP協議的配置
6.6 鏈路狀態選路協議
6.6.1 鏈路狀態協議基礎
6.6.2 OSPF選路協議
6.6.3 單區域中配置OSPF
6.7 網路地址轉換
6.7.1 網路地址轉換NAT的基本概念
6.7.2 NAT的原理
6.7.3 NAT配置實例
第7章 交換機配置基礎
7.1 交換機的基本概念
7.1.1 交換機的三種交換方式
7.1.2 VLAN的基本概念
7.2 生成樹協議
7.2.1 生成樹協議的幀格式及選舉過程
7.2.2 快速生成樹協議簡介
7.3 VLAN中繼
7.3.1 VLAN中繼數據幀的格式
7.3.2 VLAN數據幀跨交換機的傳輸
7.4 交換機的基本配置
7.4.1 在交換機上配置VLAN和配置中繼鏈路
7.4.2 三層交換機上VLAN間路由的配置
第8章 計算機網路安全
8.1 網路安全概述
8.1.1 網路安全概念
8.1.2 網路安全機制
8.2 加密與認證
8.2.1 網路加密技術
8.2.2 網路認證技術
8.2.3 利用PGP加密技術文件
8.3 網路安全實用技術
8.3.1 防火牆基礎
8.3.2 入侵檢測技術基礎
參考文獻
Ⅶ 計算機網路應用包括哪些
計算機網路應用 --企業信息網路
●企業信息網路是指專門用於企業內部信息管理的計算機網路,它一般為一個企業所專用,覆蓋企業生產經營管理的各個部門,在整個企業范圍內提供硬體、軟體和信息資源的共享.
●根據企業經營管理的地理分布狀況,企業信息網路既可以是區域網,也可以是廣域網,既可以在近距離范圍內自行鋪設網路傳輸介質,也可以在遠程區域內利用公共通信傳輸介質,它是企業管理信息系統的重要技術基礎。
●在企業信息網路中,業務職能的信息管理功能是由作為網路工作站的微型計算機提供的,進行日常業務數據的採集和處理,而網路的控制中心和數據共享與管理中心由網路伺服器或一台功能較強的中心主機實現,對於分布於廣泛區域的分公司、辦事處、庫房等異地業務部門,可根據其業務管理的規模和信息處理的特點,通過遠程模擬終端、網路遠程工作站或區域網遠程互連實現彼此間的互連。
●目前,企業信息網路已成為現代代企業的重要特徵和實現有效管理的基礎,通過企業信息網路,企業可以擺脫地理位置所帶來的不便,對廣泛分布於各地的業務進行及時、統一的管理與控制,並實現全企業范圍內的信息共享,從而大大提高企業在全球化市場中的競爭能力。
企業信息網路實例:
計算機網路應用 --聯機事物處理
●聯機事務處理是指利用計算機網路,將分布於不同地理位置的業務處理計算機設備或網路與業務管理中心網路連接,以便於在任何一個網路節點上都可以進行統一、實時的業務處理活動或客戶服務。
●聯機事務處理在金融、證券、期貨以及信息服務等系統得到廣泛的應用。
●例如金融系統的銀行業務網,通過撥號線、專線、分組交換網和衛星通信網覆蓋整個國家甚至於全球,可以實現大范圍的儲蓄業務通存通兌,在任何一個分行、支行進行全國范圍內的資金清算與劃撥。
●在自動提款機網路上,用戶可以持信用卡在任何一台自動提款機上獲得提款、存款及轉帳等服務。
●在期貨、證券交易網上,遍布全國的所有會員公司都可以在當地通過計算機進行報價、交易、交割、結算及信息查詢。 此外,民航訂售票系統也是典型的聯機事務處理,在全國甚至全球范圍內提供民航機票的預訂和售票服務。
計算機網路應用 --POS系統
POS(Point Of Sales)系統是基於計算機網路的商業企業管理信息系統,它將櫃台上用於收款結算的商業收款機與計算機系統聯成網路,對商品交易提供實時的綜合信息管理和服務。
●商業收款機本身是一種專用計算機,具有商品信息存儲、商品交易處理和銷售單據列印等功能,既可以單獨在商業銷售點上使用,也可以作為網路工作站在網路上運行。
●POS系統將商場的所有收款機與商場的信息系統主機互連,實現對商場的進、銷、存業務進行全面管理,並可以與銀行的業務網通信,支持客戶用信用卡直接結算。
●POS系統不僅能夠使商業企業的進、銷、存業務管理系統化,提高服務質量和管理水平,並且能夠與整個企業的其他各項業務管理相結合,為企業的全面、綜合管理提供信息基礎,並對經營和分析決策提供支持。
計算機網路應用 --電子郵件系統
●電子郵件系統是在計算機及計算機網路的數據處理、存儲和傳輸等功能基礎之上,構造的一種非實時通信系統。
●電子郵件的基本原理是:在計算機網路主機或伺服器的存儲器中為每一個郵件用戶建立一個電子郵箱(開辟一個專用的存儲區域),並賦予一個郵箱地址,郵件發送者可以在計算機網路工作站(如PC機)上,進行郵件的編輯處理,並通過收件人的電子信箱地址表明郵件目的地;郵件發出後,網路通信設備根據郵件中的目的地址,確定最佳的傳輸路徑,將郵件傳輸到收件人所在的網路主機或伺服器上,並存入相應的郵箱中;收件人可隨時通過網路工作站打開自己的郵箱,查閱所收到的郵件信息。
●先進的電子郵件系統可以提供「文本信箱」、「語音信箱」、「圖形圖象信箱」等多種類型的電子郵政功能,支持數據、文字、語音、圖形、圖象等多媒體郵件,並且可以將各種各樣的程序、數據文件作為郵件的附件隨電子郵件發送。因此可以構造許多基於電子郵件的網路應用。
●目前,全球范圍內的電子郵件服務都是通過基於分組交換技術的數據通信網提供的。隨著網路能力的提高和網路用戶的增加,電子郵政將逐漸替代傳統的信件投遞系統,成為人們廣泛應用的非實時通信手段。
計算機網路應用 --電子數據交換系統
●電子數據交換系統(Electronic Data Interchange,簡稱EDI)是以電子郵件系統為基礎擴展而來的一種專用於貿易業務管理的系統,它將商貿業務中貿易、運輸、金融、海關和保險等相關業務信息,用國際公認的標准格式,通過計算機網路,按照協議在貿易合作者的計算機系統之間快速傳遞,完成以貿易為中心的業務處理過程。
●由於EDI可以取代以往在交易者之間傳遞的大量書面貿易文件和單據,因此,EDI有時也被稱為無紙貿易。
●EDI的應用是以經貿業務文件、單證的格式標准和網路通信的協議標准為基礎的。商貿信息是EDI的處理對象,如訂單、發票、報關單、進出口許可證、保險單和貨運單等規范化的商貿文件,它們的格式標準是十分重要的,標准決定了EDI信息可被不同貿易夥伴的計算機系統所識別和處理。 EDI的信息格式標准普遍採用聯合國歐洲經濟委員會制訂並推薦使用的EDIFACT標准。
●EDI適用於需處理與交換大量單據的行業和部門,其業務特徵是交易頻繁、周期性作業、大容量的數據傳輸和數據處理等。目前EDI在歐洲、北美、大洋洲及亞太地區的日本、韓國和新加坡等國家應用相當普及,有些國家已明確規定,對使用EDI技術的進口許可證、報關單等貿易文件給予優先審批和處理,而對書面文件延遲處理。國際EDI應用的迅速發展,促進了我國EDI工作的開展,1991年我國就成立了「中國促進EDI應用協調小組」,並加入了國際上的相關組織,EDI的應用開發納入了國家科技攻關計劃,經貿委、海關、銀行、運輸等系統以及部分省市已開展了不同程度的研究與應用工作,有些已開始了試運行。從目前科技發展水平來看,實現EDI已不是技術問題,而是一個管理問題。
Ⅷ 計算機網路主要應用於哪些方面
計算機網路的應用於以下方面:
1、企業信息網路。
企業信息網路是指專門用於企業內部信息管理的計算機網路,它一般為一個企業所專用,覆蓋企業生產經營管理的各個部門,在整個企業范圍內提供硬體、軟體和信息資源的共享。
2、聯機事務處理。
是指利用計算機網路,將分布於不同地理位置的業務處理計算機設備或網路與業務管理中心網路連接,以便於在任何一個網路節點上都可以進行統一、實時的業務處理活動或客戶服務。聯機事務處理在金融、證券、期貨以及信息服務等系統得到廣泛的應用。
3、POS系統。
POS系統是基於計算機網路的商業企業管理信息系統,它將櫃台上用於收款結算的商業收款機與計算機系統聯成網路,對商品交易提供實時的綜合信息管理和服務。商業收款機本身是一種專用計算機,具有商品信息存儲、商品交易處理和銷售單據列印等功能,既可以單獨在商業銷售點上使用,也可以作為網路工作站在網路上運行。
Ⅸ 網路技術應用的目錄
第一章計算機網路概述第一節計算機網路的演變、發展和定義一、計算機網路的演變二、計算機網路的發展三、計算機網路的定義第二節計算機網路的功能與應用一、計算機網路的功能二、計算機網路的組成三、計算機網路的分類四、計算機網路的應用本章小結思考與練習第二章計算機網路基礎知識第一節計算機網路的拓撲結構與傳輸介質一、網路的拓撲結構二、網路傳輸介質第二節計算機網路體系結構與網路協議一、網路體系結構概述二、osi參考模型三、tcp/ip參考模型四、ip地址與域名服務第三節區域網與廣域網一、區域網二、廣域網本章小結實訓思考與練習第三章區域網及區域網組網技術第一節區域網簡介一、區域網的特點二、區域網的常見結構及特點三、區域網標准—ieee802.x四、乙太網與快速乙太網第二節區域網組網技術一、網路規劃與設計二、區域網組網所用設備三、區域網組網方法四、區域網結構化布線第三節網路互聯技術一、網路互聯概述二、網路互聯設備三、互聯新技術本章小結實訓思考與練習第四章windows2000server系統第一節網路操作系統一、網路操作系統簡介二、常見網路操作系統第二節windows2000server系統安裝一、windows2000操作系統版本介紹二、windows2000server操作系統的安裝第三節活動目錄的安裝及管理一、活動目錄的介紹二、活動目錄的安裝三、活動目錄安裝後驗證第四節ntfs文件系統及操作一、常見文件系統二、ntfs許可權設置三、ntfs文件壓縮與加密本章小結實訓思考與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