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網路連接 > 計算機網路模型osi模型

計算機網路模型osi模型

發布時間:2025-04-09 18:06:46

⑴ 在計算機網路中OSI是指什麼

1. OSI模型,即開放式通信系統互聯參考模型(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 OSI/RM),是由國際標准化組織(ISO)提出的一個標准框架,旨在使各種計算機網路在全球范圍內互連。該模型簡稱為OSI。
2. OSI/RM協議由ISO制定,其核心目的是為開發者提供一個通用的概念框架,以便開發出能夠解釋並連接不同系統的完善協議。
3. OSI模型將計算機網路體系結構劃分為七個層次,從低到高依次為:
- 物理層:負責將數據轉換為可通過物理介質傳送的電子信號
- 數據鏈路層:決定訪問網路介質的方式,負責將數據分幀,並處理流控制,同時指定拓撲結構並提供硬體定址。
- 網路層:負責數據包在網路中的路由選擇,確保數據包經過大型網路傳輸到達目的地。
- 傳輸層:提供端到端的可靠連接,並處理錯誤恢復和流量控制。
- 會話層:允許用戶使用簡單易記的名稱建立、管理和終止會話。
- 表示層:負責協商數據交換的格式,確保一個系統的應用層所發送的信息能被另一個系統的應用層理解。
- 應用層:作為用戶的應用程序和網路之間的介面,提供網路服務到最終用戶的途徑。

⑵ OSI參考模型各層使用的網路設備是什麼

第一層:物理層,主要設備:中繼器、集線器。

第二層:數據鏈路層,主要設備:二層交換機、網橋。

第三層:網路層,主要設備:路由器

後四層依次為:傳輸層、會話層、表示層、應用層。後四層主要是計算機軟體控制。

⑶ 「OSI」是什麼意思

OSI是什麼意思:
OSI是Open System Interconnect的縮寫,意為開放式系統互聯參考模型。在OSI出現之前,計算機網路中存在眾多的體系結構,其中以IBM公司的SNA(系統網路體系結構)和DEC公司的DNA(Digital Network Architecture)數字網路體系結構最為著名。為了解決不同體系結構的網路的互聯問題,國際標准化組織ISO(注意不要與OSI搞混)於1981年制定了開放系統互連參考模型(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 Reference Model,OSI/RM)。這個模型把網路通信的工作分為7層,它們由低到高分別是物理層(Physical Layer),數據鏈路層(Data Link Layer),網路層(Network Layer),傳輸層(Transport Layer),會話層(Session Layer),表示層(Presen tation Layer)和應用層(Application Layer)。第一層到第三層屬於OSI參考模型的低三層,負責創建網路通信連接的鏈路;第四層到第七層為OSI參考模型的高四層,具體負責端到端的數據通信。每層完成一定的功能,每層都直接為其上層提供服務,並且所有層次都互相支持,而網路通信則可以自上而下(在發送端)或者自下而上(在接收端)雙向進行。當然並不是每一通信都需要經過OSI的全部七層,有的甚至只需要雙方對應的某一層即可。物理介面之間的轉接,以及中繼器與中繼器之間的連接就只需在物理層中進行即可;而路由器與路由器之間的連接則只需經過網路層以下的三層即可。總的來說,雙方的通信是在對等層次上進行的,不能在不對稱層次上進行通信。
OSI 標准制定過程中採用的方法是將整個龐大而復雜的問題劃分為若干個容易處理的小問題,這就是分層的體系結構辦法。在OSI中,採用了三級抽象,既體系結構,服務定義,協議規格說明。
ISO將整個通信功能劃分為七個層次,劃分層次的原則是:
1、網中各節點都有相同的層次。
2、不同節點的同等層次具有相同的功能。
3、同一節點能相鄰層之間通過介面通信。
4、每一層使用下層提供的服務,並向其上層提供服務。
5、不同節點的同等層按照協議實現對等層之間的通信。

⑷ 在計算機網路中OSI和ISO分別是指什麼

在計算機網路中,OSI模型,即開放式通信系統互聯參考模型,被國際標准化組織(ISO)提出,用於定義如何使各種計算機互連為網路。OSI模型將網路通信協議分為七層,包括物理層、數據鏈路層、網路層、傳輸層、會話層、表示層和應用層。這個模型旨在提供一個框架,使得不同類型的計算機能夠進行通信。

ISO,即國際標准化組織,在80年代提出了OSI模型。這個模型將計算機網路通信協議分為七層,分別負責不同的功能,例如物理層負責數據在物理介質上的傳輸,數據鏈路層確保數據正確無誤地傳輸到下一個節點,網路層則負責數據包的路由選擇,傳輸層保證數據的可靠傳輸,會話層管理會話的建立、管理和終止,表示層負責數據的表示和轉換,應用層則提供應用程序之間的服務。這七層的結構設計使得不同類型的計算機能夠進行通信,即使它們使用不同的協議和硬體。

OSI模型的特點包括:網路中異構的每個節點均有相同的層次,相同層次具有相同的功能;同一節點內相鄰層次之間通過介面通信;相鄰層次間介面定義原語操作,由低層向高層提供服務;不同節點的相同層次之間的通信由該層次的協議管理;每層次完成對該層所定義的功能,修改本層次功能不影響其它層;僅在最低層進行直接數據傳送;定義的是抽象結構,並非具體實現的描述。這些特點使得OSI模型能夠提供一個統一的框架,使得不同類型的計算機能夠進行通信。

計算機網路體系結構可以從網路體系結構、網路組織、網路配置三個方面來描述。網路體系結構是從功能上來描述計算機網路結構,網路組織是從網路的物理結構和網路的實現兩方面來描述計算機網路,網路配置是從網路應用方面來描述計算機網路的布局,硬體、軟體和通信線路來描述計算機網路。這些描述方式使得計算機網路能夠更好地滿足用戶的需求。

閱讀全文

與計算機網路模型osi模型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悅盒連接無線網路 瀏覽:156
中國電信改移動網路 瀏覽:281
如果網線沒接好網路會出什麼問題 瀏覽:579
疫情期間網路異常活躍 瀏覽:819
網路打車平台投訴找哪個部門 瀏覽:671
搶單軟體顯示網路異常是咋回事 瀏覽:763
網路分析儀測量相位校準設置 瀏覽:251
mp3電腦傳歌需要網路嗎 瀏覽:20
不能拉黑的網路電話哪個好 瀏覽:258
周口下樓無線網路管理中心 瀏覽:689
網路欺詐金額多少錢才能立案 瀏覽:744
如何做一張網路虛擬電話卡 瀏覽:40
如何打開共享網路搜索 瀏覽:21
如何看待網路的普及和危害 瀏覽:534
蘋果xr玩游戲網路卡頓 瀏覽:362
邢台淘寶網路運營電話多少 瀏覽:537
手機的網路經常斷開 瀏覽:569
黑鯊手機wifi網路連接受限 瀏覽:357
怎麼查看同一網路下的其他電腦 瀏覽:54
網路核相儀公司有哪些 瀏覽:173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