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網路連接 > 計算機網路技術名詞解釋信道容量

計算機網路技術名詞解釋信道容量

發布時間:2025-03-30 14:32:00

⑴ 有關計算機的專業術語!!!基礎的!

常用的計算機專業術語+解釋
1、計算機網路是利用通信設備和線路將地理位置不同的、功能獨立的多個計算機系統互連起來,以功能完善的網總軟體實現網路中資源共享和信息傳遞的系統。
2、聯機系統是由一台中央計算機連接大量的地理位置分散的終端而構成的計算機系統。
3、PDN是公用數據網。網中傳輸的是數字化的數據,屬於通信子網的一種。
4、OSI是開放系統互連參考模型。為ISO(國際標准化組織)制訂的七層網路模型。
5、PSE是分組交換設備。作為網路的中間節點,它具有存儲轉發分組的功能。
6、PAD是分組裝配/拆卸設備。在發送方將大的報文拆成若干分組,在接受方將屬於同一報文的分組再重新組成報文的設備。
7、FEP是前端處理機。設置在中心計算機與通信線路之間,專門負責通信控制。
8、IMP是介面信息處理機,是網路中間節點的統稱。
二、
1、數據通信:是一種通過計算機或其他數據裝置與通信線路,完成數據編碼信號的傳輸、轉接、存儲和處理的通信技術。
2、數據傳輸率:每秒能傳輸的二進制信息位數,單位為B/S.
3、信道容量:是信息傳輸數據能力的極限,是信息的最大數據傳輸速率。
4、自同步法:是指接收方能從數據信號波形中提取同步信號的方法。
5、PCM:稱脈碼調制,是將模擬數據換成數字信號編碼的最常用方法。
6、FDM:又稱時分多路復用技術,是在信道帶寬超過原始信號所需帶寬情況下,將物理停產的總帶寬分成若干個與傳輸單個信號帶寬相同的子停產,每個子信息傳輸一路信號。
7、同步傳輸:是以一批字元為傳輸單位,僅在開始和結尾加同步標志,字元間和比特間均要求同步。
8、差錯控制:是指在數據通信過程中能發現或糾正差錯,把差錯限制在盡可能小的允許范圍內的技術和方法。
9、FEC:又叫向前糾錯,是一種差錯控制方法,接收端不但能發現錯誤,而且能確定二進制碼元發生錯誤的位置,從而加以糾正。
10、信號:是數據的電子或電磁編碼。
11、MODEM:又稱數據機。其作用是完成數字數據和模擬信號之間的轉換,使傳輸模擬信號的媒體能傳輸數字數據。發送端MODEM將數字數據調制轉換為模擬信號,接收端MODEM再把模擬信號解調還原為原來的數字數據。
12、信號傳輸速率:也稱碼元率、調制速率或波特率,表示單位時間內通過信道傳輸的碼元個數,單位記做BAND.
13、基帶傳輸:是在線路中直接傳送數字信號的電脈沖,是一種最簡單的傳輸方式,適用於近距離通信的區域網。
14、串列通信:數據是逐位地在一條通信線上傳輸的,較之並行通信速度慢,傳輸距離遠。
15、信宿:通信過程中接收和處理信息的設備或計算機。
16、信源:通信過程中產生和發送信息的設備或計算機。
17、全雙工:允許數據同時在兩個方向上傳輸,要有兩條數據通道,發送端和接收端都要有獨立的接收和發送能力。
18、沖擊雜訊:呈突發狀,常由外界因素引起;其雜訊幅度可能相當大,無法靠提高信噪比來避免,是傳輸中的主要差錯。
19、ARQ:又稱自動請示重發,是一種差錯控制方法;要求接收方檢測出差錯時,就設法通知發送端重發,直到正確的數據收到為止。
20、數據:為有意義的實體,它涉及到事物的存在形式。
三、
1、 網路協議:為進行計算機網路中的數據交換而建立的規則、或約定的集合。
2、 語義:涉及用於協調與差錯處理的控制信息。
3、 語法:數據及控制信息的格式、編碼及信號電平等。
4、 定時:涉及速度匹配和排序等。
5、 網路的體系結構:計算機網路各層次及其協議的集合。
6、 OSI:開放系統互連,是ISO中的術語,指資源子網中的主機。
7、 端開放系統:是ISO中的術語,是指資源子網中的主機。
8、 中繼開放系統:是ISO中的術語,指通信子網中的節點機。
9、 DTE:數據終端設備,是對用戶擁有的連網設備和工作站的統稱。
10、 DCE:數據電路終接設備或數據通信設備,是對為用戶提供入網連接點的網路設備的統稱。
11、 零數據機:當用RS-232C直接連接兩台近地DTE時,為使電纜兩端的DTE通過電纜看過方都好像是DCE,所 採用交叉跳接的信號電纜。
12、 V系列介面標准:是數據終端設備與數據機或網路控制器之間的介面,是一種比較復雜的介面。
13、 X系列介面標准:是適用公共數據網的宅內電路終接設備和數據終端設備之間的介面,它制定較晚,是一種比較簡單的介面。
14、 100系列介面標准:是DTE與不帶自動呼叫設備的DCE(如數據機)之間的介面。
15、 200系列介面標准:是DTE與帶自動呼叫設備的DCE(如網路控制器)之間的介面。
16、 X.21建議:是一個用戶計算機的DTE如何與數字化的DCE交換信號的數字介面。
17、 鏈路管理:數據鏈路層連接的建立、維持和釋放。
18、 反饋差錯控制:用以使發送方確認接收方是否正確收到了由它發送的數據信息的方法。
19、 ARQ法:又稱自動請求重發,發送方將要發送的數據幀附加一定的冗餘檢錯碼一並發出,接收方則根據檢錯碼對數據幀進行差錯檢測,若發現錯誤就返回請求重發的應答,發送方收到請求重發的應答後,便重新傳送該數據幀。
20、 停發法:又稱空閑重發請求,規定發送方每發送一幀後就要停下來等待接收方的確認返回,僅當發送方收到接收方的正確接收確認後再發送下一幀。
21、 go-back-n策略:當接收方檢測出失序的信息幀後,要求發送方重發最後一個正確接收的信息幀之後的所有未被確認的幀。
22、 選擇重發策略:當接收方發現某一幀出錯後,仍然後續來的正確的幀存放在一個緩沖區中暫不向上層遞交,同時向發送方要求重新傳送出錯的那一幀;一旦收到重新傳來的幀後,就將其與存於緩沖區的中的其幀一同按正確順序遞交高層。
23、 發送窗口;發送方已發送但尚未被確認的幀的序號隊列的界限,其上下界分別為窗口的上下沿,下下沿的距離為窗口盡寸。
24、 非同步協議:以字元為獨立的信息傳送單位,在每個字元的起始處開始對每個字元內的比特進行同步,但字元間的間隔是不固定的。
25、 同步協議:以多位元組或多比特組成的數據塊為傳送社交晚會產,僅在幀的起始處同步,幀內維持固定的時鍾。
26、 BSC:面向字元的同步控制協議,又稱二進制同步通信,採用字元填充的首尾定界法,屬於數據鏈路層協議。
27、 信息幀:又叫I幀,用於傳送有效信息和數據。
28、 控制幀:又叫S幀,用於差錯控制和流量控制。
29、 無編號幀:又叫U幀,用於提供鏈路的建立、拆除以及多種控制功能。
30、 HDLC:高級數據鏈路控制規程,是面向比特的數據鏈路層協議,採用比特填充的首位標識法。
31、 虛電路服務:網路層向運輸層提供的一種面向連接的,使所有分組序到達目的系統的可靠的數據傳輸服務。
32、 阻塞:到達通信子網中某一部分的分組數量過多,使得該部分網路來不及處理,以至引起這部分及至整個網路性能下降的現象。
33、 死鎖:網路阻塞嚴重,導致網路通信業務停頓的現象。
34、 間接存儲轉發死鎖:在一組節點之間,某節點的所有緩沖區都裝滿了等待輸出到下一節點的分組,這種情況依次傳遞構成循環,造成多節點間的死鎖。
35、 直接存儲轉發死鎖:兩個節點彼此的所有緩沖區都裝滿了等待輸出到對方的分組,造成兩節點既不能接收也不能發送分組的現象。
36、 網路服務質量:是指在運輸連接點之間看到了某些運輸連接的特性,是運輸層性能的度量,反映了運輸質量及服務的可用性。
37、 抽象語法:是對數據一般結構的描述,是應用層實體對數據結構的描述。
38、 上下文關系:抽象語法和傳輸語法之間的對應關系,稱上下文關系。
39、 重新同步:會話層在已經應答發送方正確接收後,在後期處理中發現錯誤而請求發送方重發。
40、 FTP服務:是一個用於訪問遠程機器的協議,採用客戶/伺服器模式,使用戶可以在本地機與遠程機之間進行有關文件的傳輸操作。
41、 簡單郵件傳送協議:是一個應用層協議,是簡單的基於文本的,可靠的,有效的數據傳輸協議。
42、 地址轉換協議ARP:在網路層將IP地址轉換為相應物理網路地址的協議。
四、
1、 令牌:是一種能夠控制站點佔有媒體的特殊山幀,以區別數據幀及其他控制幀。
2、 載波監聽:即發送站點在發送幀之前,先要監聽信道上是否有其他站點發送的載波信號,若無
其他載波,可以發送信號;否則,推遲發送幀。
3、 沖突檢測:即發送站點在發送數據時要邊發送邊監聽信道,若監聽到信道有干擾信號,則表示產生了沖突,於是就要停止發送數據。
4、 時槽:是一個固定長度的二進制位串,對應一個特定的時間片段,每個站點只能在時間片內發送數據。
5、 服務訪問點:簡稱SAP,是一個層次系統的上下層之間進行通信的介面,N層的SAP就是N+1層可以訪問N層服務的地方。
6、 區域網操作系統:是在區域網低層所提供的數據傳輸能力的基礎上,為高層網路用戶提供共享資源管理和其他網路服務功能的區域網系統軟體。
7、 傳輸時延:是指一個站點從開始發送數據幀到數據幀發送完畢所需要的全部時間,也可是接收站點接收事個數據幀的全部時間。
8、 本地網橋:指在電纜允許的長度范圍內互連網路的網橋。
9、 比特環長:當數據幀的傳輸時延等於信號在環中和上的傳播時延時,該數據幀的比特數就是以比物度量的環路長路。
五、
1、 ISDN:是由綜合數字電話網演變發展而來的的一種通信網路,它提供端到端的數字連接以支持廣泛的業務,支持語音和非語音的通信業務,它為用戶連網提供了一組少量的標准多用途網路介面。
2、 數字位管道:指的是用戶設備和ISDN交換系統之間傳輸比特流的介面。管道中雙向傳輸的比特流是由多個獨立信道的比特流採用時分多路復用形成的。
3、 信元:ATM的信元是具有固定長度的幀,共53位元組。其中5個位元組是信元頭,48個位元組是信息段。信息段中可以是各類業務的用戶數據,信元頭包含各種控制信息。
4、 幀中繼:是一種新型快速分組交換方式,它在繼承了X.25的特點之後,簡化了其網路層協議功能而發展起來的。
5、 ISP:internet服務提供商。
6、 URL:即統一資源定位器,WWW上的每個網頁都按URL格式命名惟一的地址。
7、 子網掩碼:是一個32位二進制數,對應IP地址的子網主機標識區域全為「0」,其餘部分全為「1」。用於兩台主機是否在同一子網中。
8、 萬維網:又稱WWW,是Interner上集文本、聲音、圖像、視頻等多媒體信息於一身的全球信息資源網路,是Internet上的重要組成部分。
9、 intranet:表示一組在特定機構范圍內使用的互連網路,它們沿用的internet協議,採用客戶/伺服器結構,也叫內聯網。
10、 防火牆:是一種安裝在網間連接設備上的軟體,在被保護的intranet和internet之間堅豎起的一道安全屏障,用於增強intranet的安全性。

⑵ 計算機網路基礎與管理什麼叫信道容量

信道容量:信道能無錯誤傳送的最大信息率。對於只有一個信源和一個信宿的單用戶信道,它是一個數,單位是比特每秒或比特每符號。
1、信道容量是信道的一個參數,反映了信道所能傳輸的最大信息量,其大小與信源無關。對不同的輸入概率分布,互信息一定存在最大值。我們將這個最大值定義為信道的容量。一但轉移概率矩陣確定以後,信道容量也完全確定了。
2、盡管信道容量的定義涉及到輸入概率分布,但信道容量的數值與輸入概率分布無關。我們將不同的輸入概率分布稱為試驗信源,對不同的試驗信源,互信息也不同。其中必有一個試驗信源使互信息達到最大。這個最大值就是信道容量。

⑶ 計算機網路中,傳輸速率,帶寬,信道容量有何區別和聯系

計算機網路中的傳輸速率、帶寬和信道容量是描述信息傳遞速度的三個核心概念。在理解它們之間的區別和聯系時,首先從傳輸速率的概念出發。

傳輸速率,是以某個單位表示單位時間內傳輸的信息量。在實際應用中,我們通常以位元組(Byte)為單位,如下載軟體顯示的5.5MB/s。在計算機領域,更常用的是以比特(bit)作為信息量的單位,描述傳輸時攜帶的信息速率。

但傳輸速率與波特率(baud rate)並非完全相同。波特率是指單位時間內傳輸過來的符號量,而在大多數情況下,符號量和信息量是相等的,容易混淆。例如,在評價系統中,用0和1兩種符號表示「優」、「良」、「中」、「差」四個選項,每個選項即1個符號,可以表達一個狀態。若採用兩種符號,則每個狀態需要兩個位置來表示,因此1個字=2bit。

帶寬是描述在通信過程中能夠傳輸的數據速率,通常以比特率(bit/s)表示,如常說的百兆帶寬(100Mbit/s)。帶寬的概念源自物理中的帶寬理論,類比於跑得越快的物體越寬,但在實際應用中,帶寬是指在頻域中佔用的寬度,即傳輸信號的頻譜范圍。當傳輸速度過快時,佔用的頻譜寬度超過允許的最大頻帶時,數據傳輸速率將無法再提高。

信道容量則是指信道在無差錯條件下所能傳輸的最大信息速率。根據香農的理論,信道容量與帶寬呈線性關系,與符號的信噪比呈對數關系。要提高信息傳輸速度,可以增大帶寬、提高信源編碼效率以增加符號的信息量,或採用信道編碼以提高信噪比。信道容量提供了指導意義,即實際傳輸速率應小於信道容量,以確保數據的無差錯傳輸。

⑷ 【計算機網路】韓立剛老師課堂筆記 第二章物理層

計算機網路第二章物理層韓立剛老師課堂筆記總結如下

  1. 物理層的基本概念

    • 物理層負責明確與傳輸介質的介面特性。
  2. 數據通信的基礎知識

    • 信號與數據:數據代表消息的實體,信號是數據的電氣或電磁表現。
    • 模擬與數字信號:模擬信號的參數連續,數字信號的參數離散。碼元是數字信號的基本波形。
    • 通信類型:根據信息傳輸方向,分為單向、雙向交替和雙向同時三種類型。
    • 信道容量與限制:信道的極限容量受信號頻率范圍、信噪比等因素影響。碼元傳輸速率越高,信號傳輸距離越遠,失真越嚴重。
    • 奈氏准則與香農理論:奈氏准則給出碼元傳輸速率上限,避免碼間串擾;香農理論指出帶寬受限信道的極限信息傳輸速率與信噪比密切相關。
  3. 傳輸媒體

    • 導向傳輸媒體:包括雙絞線、同軸電纜和光纜,通過特定物理路徑傳輸信號。
    • 非導向傳輸媒體:如無線傳輸,利用電磁波在空間中傳播,頻段范圍廣泛。短波通信依賴反射,微波通信為直線傳播。
  4. 信道復用技術

    • 頻分復用:用戶分配到特定頻帶,並在整個通信過程中佔用該頻帶。
    • 時分復用:時間劃分為時分復用幀,每個用戶在幀中佔用固定序號的時隙。
    • 波分復用:在光的頻分復用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技術。
    • 碼分復用:使用不同碼型實現多址接入,每個站被指派唯一碼片序列,具有強抗干擾能力。

以上內容涵蓋了韓立剛老師課堂筆記中關於計算機網路第二章物理層的主要知識點。

⑸ 計算機網路--奈奎斯特定理&香農公式

1、信道容量

信道容量是給定條件下,給定通信路徑上所能達到的最大數據傳輸速率。單位是bit/s。
所以也可以理解位最大的傳信速率。
這里的給定的條件是:誤碼率、信道帶寬、信噪比。

2、計算信道容量

奈奎斯特(理想狀態下,就是沒有雜訊干擾)
奈氏准則:在理想的條件下,既一個無雜訊,帶寬為W赫茲的信道,其傳碼速率最高為2W波特
注意這里的傳碼速率是傳棗搜遞碼元的速率。如果傳碼速率大於最大限制,就會出現碼間串擾,信號產生失真。

上面得內奎斯特公擾鋒式是理想得情況下,是沒有雜訊的,但是真實情況下是無法滿足的,所有u有了下面的香農公式
3、信噪比凳李歷

一般給出信道的信噪比分貝(dB),可以通過信噪比公式求出S/N,帶入香農公式求出最大·信道比。

閱讀全文

與計算機網路技術名詞解釋信道容量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網路鄰居查不到共享計算機 瀏覽:414
電腦網路老是斷開又連接怎麼回事 瀏覽:644
國家網路雲平台在哪裡注冊 瀏覽:298
電腦玩手游網路連接不上 瀏覽:981
沒有網路有電腦怎麼上網 瀏覽:773
日立hcpa8連接網路 瀏覽:687
美版xr網路信號 瀏覽:522
創維60q60電視連接網路 瀏覽:367
可以查看無線網路的軟體 瀏覽:704
怎麼把wifi網路最大化 瀏覽:176
vivo手機怎麼顯示網路不可用 瀏覽:591
電腦使用網卡連手機熱點沒網路 瀏覽:624
哪個網路電視盒看直播好用 瀏覽:574
怎樣查看網路屬於哪個運營商 瀏覽:463
網路熱點共享出毛病了怎麼回事 瀏覽:527
手機使用網路速度變慢 瀏覽:484
蘋果手機投寶馬車上怎麼沒網路 瀏覽:545
流量連接網路設置 瀏覽:586
西南交大網路教育復習題在哪裡 瀏覽:283
n5230c網路分析儀多少錢 瀏覽:906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