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常見的八種網路拓撲圖,你知道幾個
網路拓撲結構是指用傳輸媒體互連各種設備的物理布局,就是用什麼方式把網路中的計算機等設備連接起來。常見的網路拓撲圖有8種。
星型
星型結構是最古老的一種連接方式,大家每天都使用的電話屬於這種結構。目前一般網路環境都被設計成星型拓樸結構。星型網是目前廣泛而又首選使用的網路拓樸設計之一。
星型結構是指各工作站以星型方式連接成網。網路有中央節點,其他節點(工作站、伺服器)都與中央節點直接相連,這種結構以中央節點為中心,因此又稱為集中式網路。
星型拓撲結構便於集中控制,因為端用戶之間的通信必須經過中心站。由於這一特點,也帶來了易於維護和安全等優點。端用戶設備因為故障而停機時也不會影響其它端用戶間的通信。同時星型拓撲結構的網路延遲時間較小,傳輸誤差較低。但這種結構非常不利的一點是,中心系統必須具有極高的可靠性,因為中心系統一旦損壞,整個系統便趨於癱瘓。對此中心系統通常採用雙機熱備份,以提高系統的可靠性。
在星型拓撲結構中,網路中的各節點通過點到點的方式連接到一個中央節點(又稱中央轉接站,一般是集線器或交換機)上,由該中央節點向目的節點傳送信息。中央節點執行集中式通信控制策略,因此中央節點相當復雜,負擔比各節點重得多。在星型網中任何兩個節點要進行通信都必須經過中央節點控制。
現有的數據處理和聲音通信的信息網大多採用星型網,目前流行的專用小交換機PBX(Private Branch Exchange),即電話交換機就是星型網拓撲結構的典型實例。它在一個單位內為綜合語音和數據工作站交換信息提供信道,還可以提供語音信箱和電話會議等業務,是區域網的一個重要分支。
在星型網中任何兩個節點要進行通信都必須經過中央節點控制。因此,中央節點的主要功能有三項:當要求通信的站點發出通信請求後,控制器要檢查中央轉接站是否有空閑的通路,被叫設備是否空閑,從而決定是否能建立雙方的物理連接;在兩台設備通信過程中要維持這一通路;當通信完成或者不成功要求拆線時,中央轉接站應能拆除上述通道。
由於中央節點要與多機連接,線路較多,為便於集中連線,目前多採用交換設備(交換機)的硬體作為中央節點。
集中式
這種結構便於集中控制,因為端用戶之間的通信必須經過中心站。由於這一特點,也帶來了易於維護和安全等優點。端用戶設備因為故障而停機時也不會影響其它端用戶間的通信。同時它的網路延遲時間較小,傳輸誤差較低。但這種結構非常不利的一點是,中心系統必須具有極高的可靠性,因為中心系統一旦損壞,整個系統便趨於癱瘓。對此中心系統通常採用雙機熱備份,以提高系統的可靠性。
環型
環型結構在LAN中使用較多。這種結構中的傳輸媒體從一個端用戶到另一個端用戶,直到將所有的端用戶連成環型。數據在環路中沿著一個方向在各個節點間傳輸,信息從一個節點傳到另一個節點。這種結構顯而易見消除了端用戶通信時對中心系統的依賴性。
環行結構的特點是:每個端用戶都與兩個相臨的端用戶相連,因而存在著點到點鏈路,但總是以單向方式操作,於是便有上游端用戶和下游端用戶之稱;信息流在網中是沿著固定方向流動的,兩個節點僅有一條道路,故簡化了路徑選擇的控制;環路上各節點都是自舉控制,故控制軟體簡單;由於信息源在環路中是串列地穿過各個節點,當環中節點過多時,勢必影響信息傳輸速率,使網路的響應時間延長;環路是封閉的,不便於擴充;可靠性低,一個節點故障,將會造成全網癱瘓;維護難,對分支節點故障定位較難。
匯流排型
匯流排上傳輸信息通常多以基帶形式串列傳遞,每個結點上的網路介面板硬體均具有收、發功能,接收器負責接收匯流排上的串列信息並轉換成並行信息送到PC工作站;發送器是將並行信息轉換成串列信息後廣播發送到匯流排上,匯流排上發送信息的目的地址與某結點的介面地址相符合時,該結點的接收器便接收信息。由於各個結點之間通過電纜直接連接,所以匯流排型拓撲結構中所需要的電纜長度是最小的,但匯流排只有一定的負載能力,因此匯流排長度又有一定限制,一條匯流排只能連接一定數量的結點。
因為所有的結點共享一條公用的傳輸鏈路,所以一次只能由一個設備傳輸。需要某種形式的訪問控制策略、來決定下一次哪一個站可以發送.通常採取分布式控制策略。發送時,發送站將報文分成分組.然後一次一個地依次發送這些分組。有時要與其它站來的分組交替地在介質上傳輸。當分組經過各站時,目的站將識別分組的地址。然後拷貝下這些分組的內容。這種拓撲結構減輕了網路通信處理的負擔,它僅僅是一個無源的傳輸介質,而通信處理分布在各站點進行。
在匯流排兩端連接有端結器(或終端匹配器),主要與匯流排進行阻抗匹配,最大限度吸收傳送端部的能量,避免信號反射回匯流排產生不必要的干擾。
匯流排結構是使用同一媒體或電纜連接所有端用戶的一種方式,也就是說,連接端用戶的物理媒體由所有設備共享,各工作站地位平等,無中央結點控制,公用匯流排上的信息多以基帶形式串列傳遞,其傳遞方向總是從發送信息的結點開始向兩端擴散,如同廣播電台發射的信息一樣,因此又稱廣播式計算機網路。各結點在接受信息時都進行地址檢查,看是否與自己的工作站地址相符,相符則接收網上的信息。
使用這種結構必須解決的一個問題是確保端用戶使用媒體發送數據時不能出現沖突。在點到點鏈路配置時,這是相當簡單的。如果這條鏈路是半雙工操作,只需使用很簡單的機制便可保證兩個端用戶輪流工作。在一點到多點方式中,對線路的訪問依靠控制端的探詢來確定。然而,在LAN環境下,由於所有數據站都是平等的,不能採取上述機制。對此,研究了一種在匯流排共享型網路使用的媒體訪問方法:帶有碰撞檢測的載波偵聽多路訪問,英文縮寫成CSMA/CD。
這種結構具有費用低、數據端用戶入網靈活、站點或某個端用戶失效不影響其它站點或端用戶通信的優點。缺點是一次僅能一個端用戶發送數據,其它端用戶必須等待到獲得發送權;媒體訪問獲取機制較復雜;維護難,分支結點故障查找難。盡管有上述一些缺點,但由於布線要求簡單,擴充容易,端用戶失效、增刪不影響全網工作,所以是LAN技術中使用最普遍的一種。
分布式
分布式結構的網路是將分布在不同地點的計算機通過線路互連起來的一種網路形式。
分布式結構的網路具有如下特點:由於採用分散控制,即使整個網路中的某個局部出現故障,也不會影響全網的操作,因而具有很高的可靠性;網中的路徑選擇最短路徑演算法,故網上延遲時間少,傳輸速率高,但控制復雜;各個結點間均可以直接建立數據鏈路,信息流程最短;便於全網范圍內的資源共享。缺點為連接線路用電纜長,造價高;網路管理軟體復雜;報文分組交換、路徑選擇、流向控制復雜;在一般區域網中不採用這種結構。
樹型
樹型結構是分級的集中控制式網路,與星型相比,它的通信線路總長度短,成本較低,節點易於擴充,尋找路徑比較方便,但除了葉節點及其相連的線路外,任一節點或其相連的線路故障都會使系統受到影響。
網狀
網狀拓撲結構主要指各節點通過傳輸線互聯連接起來,並且每一個節點至少與其他兩個節點相連.網狀拓撲結構具有較高的可靠性,但其結構復雜,實現起來費用較高,不易管理和維護,不常用於區域網!
將多個子網或多個網路連接起來構成網狀拓撲結構。在一個子網中,集線器、中繼器將多個設備連接起來,而橋接器、路由器及網關則將子網連接起來。根據組網硬體不同,主要有三種網狀拓撲:
網狀網:在一個大的區域內,用無線電通信鏈路連接一個大型網路時,網狀網是最好的拓撲結構。通過路由器與路由器相連,可讓網路選擇一條最快的路徑傳送數據,如圖5-4所示。
主幹網:通過橋接器與路由器把不同的子網或LAN連接起來形成單個匯流排或環型拓撲結構,這種網通常採用光纖做主幹線。
星狀相連網:利用一些叫做超級集線器的設備將網路連接起來,由於星型結構的特點,網路中任一處的故障都可容易查找並修復
蜂窩
蜂窩拓撲結構是無線區域網中常用的結構。它以無線傳輸介質(微波、衛星、紅外等)點到點和多點傳輸為特徵,是一種無線網,適用於城市網、校園網、企業網。
混合型
將兩種或幾種網路拓撲結構混合起來構成的一種網路拓撲結構稱為混合型拓撲結構(也有的稱之為雜合型結構)。
這種網路拓撲結構是由星型結構和匯流排型結構的網路結合在一起的網路結構,這樣的拓撲結構更能滿足較大網路的拓展,解決星型網路在傳輸距離上的局限,而同時又解決了匯流排型網路在連接用戶數量的限制。這種網路拓撲結構同時兼顧了星型網與匯流排型網路的優點,在缺點方面得到了一定的彌補。
這種網路拓撲結構主要用於較大型的區域網中,如果一個單位有幾棟在地理位置上分布較遠(當然是同一小區中),如果單純用星型網來組整個公司的區域網,因受到星型網傳輸介質--雙絞線的單段傳輸距離(100m)的限制很難成功;如果單純採用匯流排型結構來布線則很難承受公司的計算機網路規模的需求。結合這兩種拓撲結構,在同一棟樓層我們採用雙絞線的星型結構,而不同樓層我們採用同軸電纜的匯流排型結構,而在樓與樓之間我們也必須採用匯流排型,傳輸介質當然要視樓與樓之間的距離,如果距離較近(500m以內)我們可以採用粗同軸電纜來作傳輸介質,如果在180m之內還可以採用細同軸電纜來作傳輸介質。但是如果超過500m我們只有採用光纜或者粗纜加中繼器來滿足了。這種布線方式就是我們常見的綜合布線方式。
無線電通信
傳輸線系統除同軸電纜、雙絞線、和光纖外,還有一種手段是根本不使用導線,這就是無線電通信,無線電通信利用電磁波或光波來傳輸信息,利用它不用敷設纜線就可以把網路連接起來。無線電通信包括兩個獨特的網路:移動網路和無線LAN網路。利用LAN網,機器可以通過發射機和接收機連接起來;利用移動網,機器可以通過蜂窩式通信系統連接起來,該通信系統由無線電通信部門提供。
網路可採用乙太網的結構,物理上由伺服器,路由器,工作站,操作終端通過集線器形成星型結構共同構成區域網。
2. IT男家裝網路規劃經驗分享(更新ing)
對多數家裝來說,網路建設是個大問題,首先自己不熟悉日新月異的電子新產品,其次看了很多案例,多數裝修公司甚至設計師這方面都是門外漢,僅僅停留在用工具夾個網線水晶頭的級別。但是當今網路社會,越來越多的電子設備甚至家用電器需要接入Internet,一個完善的家庭內部網路基礎架構是很重要的支撐。
作為一個曾經的IT技術人員,自家裝修,這方面的考量設計一開始就沒指望裝修公司。雖然自己也是N年沒有做過網路了,多少還是有些基礎,從使用角度達到基本的要求還是可以努力一把的。趁著新裝完成的一股熱情,在這里分享下自己這方面的考量和實施經驗,希望能給別人一個參考。
什麼是家裝網路要達到的效果?
從技術層面來說,隨著寬頻網路在一線城市將迅速跨入5G時代以及1000Mb帶寬進家庭,將來家庭數據的下載交換需求絕對不是今天簡單的加TB。今天一部1080P的藍光高清電影隨隨便便就是4GB,4K電影的片源更是20GB級別,且不說下載速度是否跟得上,即使在家庭內,一部電影要從電腦上解碼傳輸到電視機、投影上,內部網路沒有千兆是很難保證的。至於現在最快的萬兆網路,對於家庭使用過於超前了,估計至少得3-5年之後才有初步需求,暫時不用考慮,畢竟成本過高了(主要是支持萬兆的路由器、交換機甚至電子設備價位太高)。
很多家庭買了高端的電視機投影儀,但是片源還是停留在IPTV或者電視盒子的所謂「偽高清」、「偽4K」的級別。不好意思,這種片源實際是將原片的碼率壓縮到1/10甚至更低,這樣的播放質量和原碼的藍光相比連提鞋都不配。換言之,你用電視盒子看電影,買個2000元的電視機就足夠了。你可以嘗試下載一部2-3GB左右的1080P電視劇在電視機上試試看就知道這個天差地別了。
另一方面,即使5G即將到來,無線網速對於家庭大數據的支持在當前的技術條件下還是無法與有線網路相提並論,且不說各種承重牆可能對信號的嚴重削弱和干擾。
所以,個人認為,當前家庭裝修,網路上要達到,
1. 全千兆到桌面(意味著每個可能需要傳輸大數據的位置,設置一個千兆接入網口備用)
2. 無線wifi雙頻覆蓋每個角落無死角
有很多人問過,百兆到桌面可以嗎? 暫時可以,但是1-2年內就會落後於實際需要,一個很明顯的理由就是北上廣電信移動的寬頻早已經千兆到小區大樓了,只是最後10米沒有接入家庭而已。最後考慮到千兆桌面實施的成本並不太高(小幾千就可以全部搞定),新裝修還是建議千兆到桌面。
具體需要哪些裝備?
最常見的家庭網路拓撲圖如下, 一個弱電箱安裝在靠近進門處,裡面放置一個寬頻的光貓,電信移動的寬頻光纖線從室外接入到這里;然後還有個交換機(不帶wifi支持)用於擴展網路連接。光貓和交換機都放置在弱電箱里,有網路線直連。預留2-3路供電插口,專業的弱電箱自帶風扇降溫。既然要千兆到桌面,這個交換機的網路口子必須支持千兆,和其他埠相連的網路線也必須是支持千兆的6類線(市場上超5類線也可以支持千兆,但是沒有6類線穩定,差價也不大,一定用6類線)
家裡如果用IPTV要注意,一般需要從光貓直連,而不能通過交換機轉接,涉及到網路協議的地址分配,可能連不通。如果你不確定,可以打寬頻運營商的服務熱線咨詢。為確保可用,布線時就直接是選擇直連。另外,假設IPTV不在弱電箱附近譬如在客廳,那麼這根直連網線需要走暗管到客廳牆壁,從一個有線網路面板接到IPTV盒子。
然後就是考慮從交換機到後端的設備。首先根據房間數和需要使用大數據傳輸的設備數確定需要多少有線網路面板。為了保證性能,要做到從交換機到有線網路面板是專用線直連,不要轉接或者分叉,這個線纜多花不了多少錢。以我家的需求為例,至少需要8個有線網路介面:
書房電腦PC需要一個網口;餐廳預留一個網口備用;卧室預留一個網口備用(萬一以後想添置電視機之類);客廳需要3個,1個接IPTV盒子,1個接小米盒子,1個預留給電視;NAS需要1個;還有一個是連接無線路由器的WAN入口,用來支持家裡的wifi覆蓋需求
當然,無線路由器本身一般自帶網口,還能進一步擴展有線網路介面。如果家裡承重牆較多,一個無線路由器的wifi信號不一定能覆蓋到遠端角落,就需要千兆線接所謂的AP來擴展無線信號(簡單理解就是把有線信號無損地接到遠端再轉換成wifi)。下圖我標記的是無線網路面板,和AP的區別是在轉換成wifi信號的同時還能兼做有線網路面板的作用,也就是自帶有線網路出口。
按照這樣的計算,千兆交換機至少需要支持7個有線網路輸出(IPTV是光貓直連)。市面上能買到的交換機常見的是4口或者8口,這樣就需要買一個8口千兆交換機。這個價格不會很貴,華三或者TP-LINK一般200元以內搞定。
由於目前主流的無線路由器本身自帶的有線網路出口就比較多,因此很多家庭可以考慮不用交換機,無線路由器兼做交換機的作用。基本上,可以把一個無線路由器看作是一個支持wifi的加強版交換機。就轉變成下圖,
實際操作中新問題隨之而來!當你尋找到一個帶8口的千兆無線路由器的時候(一般自帶2-4根又粗又黑的天線),仔細一看物理尺寸,啊哈,放不進我家的弱電箱哎!!譬如我家實際使用的這個無線路由器,整機尺寸(含天線)(L*W*H)259.2*235.8*234.7mm,
JD、TB找一圈,根本沒有合適的弱電箱。考慮到不要影響wifi信號的傳播,弱電箱不能用金屬外殼的,那麼可選擇性更小了。最重要的一點,市面上這些弱電箱實在長得太丑了,非常丑,為啥不能設計得美觀些呢?
所以,就引申出一些行家的變通做法了,自製一個弱電箱,或者放在門口一個木櫃子里,既不會屏蔽wifi信號,空間也夠大(當然記得要預留電源介面以及散熱),樣式還可以挑。
我的最終方案是啥呢? 不用弱電箱! 我索性買了個1.2米高的櫃子,把光貓、無線路由器甚至一個列印機都放在上面了。看看,外觀很不違和吧?
最終的拓撲圖就變成了,
選擇具體設備的考慮點
好了,定了大致的規劃,接下來就是怎樣落實了。
先說核心的無線路由器吧。TP-LINK是一家20多年歷史的國內網路設備公司,我從很早就接觸他家的產品,使用體驗一直不錯。誠然市場上有Cisco、網件這樣的高端產品,但是我覺得家用TP-LINK應該足夠勝任,勝在高性價比。
如前所述,我家的網路設計需要一個8口千兆有線輸出的路由器,wifi信號要強勁(就是天線功率要大些的意思)。研究了一陣子,看中了TP-LINK旗下這款TL-WAR1208L:
一個千兆WAN輸入口+8個千兆輸出口
這8個輸出口其中3個可以修改配置選項切換成WAN輸入。所謂WAN輸入,就是寬頻接入。最多4條WAN輸入,意味著這個設備可以同時接入4條寬頻,最實際的我家寬頻主力是電信,手機用的是移動,現在移動搞活動送寬頻1年。那麼我可以額外申請一條移動的寬頻接入,指定有些應用譬如下載使用電信的寬頻,指定上網用移動的寬頻。。。
這個無線路由器的天線是4根,天線增益支持5dBi,算是很厲害的了。自帶1個USB2.0介面,支持列印機網路共享(我家列印機接在這里,整個網路里的設備包括手機可以共享使用這台列印機)。
這台算是入門級企業使用的無線路由器,你看,支持最多100用戶同時接入,無線信號在開放空間覆蓋直線距離是100米,無線速率達到近1200Mb,足夠支持一個小型企業辦公所需了。
很貴嗎?不很貴,JD旗艦店賣599元。考慮到這玩意要一年365天每天24小時連續工作N年,我在JD上加了延保3年,幾十RMB而已。
網路面板
有線網路面板就是比對價格,注意市場上多數電腦網路面板都是百兆(有標成五類的,有標成Cat 5的)。既然要組千兆網路,面板當然需要支持千兆了,看規格參數說明,應該有Cat 6或者6類網路支持的說明。這些面板尺寸規格都是86的,和開關插座面板大小一樣,所以也是預埋一個86暗盒即可。
因為家裡的開關插座全系列選擇了松下的,所以網路面板也買的松下。網上基本沒有賣千兆網路面板的,只有在實體店預訂。松下的單口產品編號以431結尾,大約58元一個;雙口編號以432結尾,大約150元一個。
無線面板用到了一個,PoE供電,自帶2個千兆有線輸出。所謂PoE供電,就是可以通過網路線纜來傳輸所需低電壓給設備。現在常見的家用監控攝像頭,一般就是不用接220V電源的,直接網線PoE供電,同時把數據傳回去。
現在的wifi技術工作在雙頻,一種頻率是2.4GHZ,另一種頻率是5GHZ。前者穿透力很好,過一面承重牆信號衰減不大;後者穿透力不如2.4GHZ的但是勝在傳輸速度快。所以高端的設備都是同時支持雙頻工作的。
無線面板或者AP,不同型號支持不同的雙頻網速。我的無線路由器是支持雙頻1167Mbps的,所以無線面板支持的速率只要1167Mbps就夠了,再高浪費了。
從面板背面看,就是一個6類網線水晶頭接入即可,網線從無線路由器的一個有線輸出口接到這里
無線面板或AP的網路管理有2種模式,一般在設備上可以通過一個開關選擇:
瘦模式(FIT AP),即由AC路由器直接管理並分發配置給AP;
胖模式(FAT AP),即由AP自己來管理網路
我家的無線路由器本身就支持AC功能,就是說可以管理相連的AP。舉個例子,一個小企業有一個AC路由器,但是連接了20個AP設備。如果要每個AP獨立去改動配置會很麻煩。瘦模式下,在AC路由器上設置好,一保存就會自動將新配置推送給每個AP。雖然我家目前只用了一個無線面板,但是還是選擇了瘦模式。
提醒下啊,AP和AC最好用同一品牌的,否則會有兼容性問題
6類有線線纜
千兆網路的線纜必須採用6類線,有一種超5類線勉強可以支持千兆但是不穩定。我指定品牌要安普的6類線和水晶頭,不為什麼,從業20多年,IT專業網路布線只用安普。
注意檢查下工人安裝的線纜,我家第一次檢查,發現埋進去的線居然標著Category 5e,也就是超五類。沒啥好討論的,返工換掉。
除了暗埋的線纜,面板和設備之間還需要連接6類線,這些我就直接在JD上買現成的了
如果家裡考慮AP面板會設置比較多,可以考慮用一個PoeAC一體路由器直接代替上文中的無線路由器!
譬如TP-LINK家的全千兆9路一體機,TL-R479GPE-AC,TB上大概價格800不到,本身不帶Wi-Fi輸出,一個WAN輸入加上8個內含Poe供電的LAN輸出口可以直連AP(注意這種口也可以自適應連接普通的非Poe供電設備),好處就是不用另外買Poe供電模塊了!就是用電厲害,最大功率120W(另外個6口的型號是60W不到),這也沒辦法,一個AP功耗就是10W不到些,驅動8個AP功耗不可能低於100W。而且這種型號多數不帶風扇,主要是機房上機架的,安裝空間必須通風良好(放在弱電箱的尤其要注意散熱,否則穩定性和壽命都是問題)
如果家裡配置的網路口比較少,也可以選用TL-R473GP-AC,1個WAN口輸入帶4個千兆LAN口的,總功率支持57W,一般家庭也夠用了。網上價格不到500。
更小白的推薦!
JD上有套裝,譬如下面這個TP-LINK的套裝(不是做廣告啊,用了很久TP-LINK,家用足夠性價比最好),包含一個5口Poe千兆路由一體機R470GP-AC,包含3個1200M的AP,價格大約在1200上下,最重要送一對一VIP遠程設置服務,包教會!還包含壓線鉗、2根千兆網線、網線測試儀、水晶頭等在內的工具套裝,這個真心是小白之友了:
TP-LINK 1200M無線ap面板 全屋wifi套裝 雙頻千兆分布式子母poe ac一體化路由器 5口千兆一體機*1,1200M千兆面板AP*3 白
補充更新Wi-Fi 6
簡單說,新一代Wi-Fi 6相比上一代,無線帶寬從1200M升級到了1800M;對並發多隊列支持更強了,譬如很多手機pad電腦同時使用不會互相干擾速度了;無線信號天線的要求增強了,信號質量會更好
那麼一般家庭需要Wi-Fi 6嗎?我只能說對比上一代,這個更新不迫切。除非你是商用或者辦公室環境,並沒有大量設備同時搶無線通道的情況經常發生。而帶寬從1200M升級到1800M,只是把高速公路擴寬了50%,只有用滿的時候才體現出這個快,並不是說你的Wi-Fi傳輸速度隨時增加了50%,家用用得滿這個帶寬的很少。當然咯,如果你是新裝修網路,那當然買新不買舊的。
市場上已經出現了一批支持Wi-Fi 6的AP了,譬如TP-LINK家的這個TL-XAP1800GI-Poe,TB上大約是360元左右價格,內帶一個千兆網口輸出,便於網線外接。注意下,如果前端你用的是AC-Poe一體路由器,更新到Wi-Fi 6是不需要更新路由器的,因為路由器只是協調AP工作,收發Wi-Fi只和AP有關,所以只要AP支持Wi-Fi 6即可。
其他可以說一下的
前面說到我家沒有用弱電箱,光纖寬頻線和6類有線網路布線,都是直接管道從牆壁上穿出來的。為此我買了個帶出線孔面板裝在牆壁上,這也是86面板標准尺寸的,開孔有25mm和35mm2種規格,一個才7.5元!
這種開孔面板不錯,還有各種材質和顏色可以挑選,配合傢具格調:
另外,書房連接PC的網線就不裝網路面板了,直接裝了一個出線孔,網線從這里鑽出來接電腦,這樣省了一根網路連接線,出線孔面板也比網路面板便宜很多,只要8元!
還有個不錯的小東東推薦下。家裡這么多線很亂,有個扎線帶能夠整理得干凈些。那種塑料卡扣的扎線帶不好看且不容易拆卸,還是喜歡這種暗色的,也可以方便拆下。這家是一卷2米或者5米這樣賣的,可以根據需要自由裁剪,2米的一卷只有15元
好吧,暫時先寫到這里咯。。。。
內容由好好住用戶zygao提供,更多問題來好好住APP和屋主直接交流吧~
3. 想知道500台電腦同時上網的最佳組網方案。分不多,在線等,是用光纖還是寬頻為什麼
企業網路化能夠為企業提高辦公效率,加速企業內部員工間的溝通,滿足移動辦公的需要。另外,互聯網可以作為實現企業對外宣傳、信息發布平台,跨越空間和時間的界限,快速實現客戶信息反饋和客戶跟蹤。
SOHO級企業網
SOHO是SmallOfficeHomeOffice的簡稱,這類網路用戶數量較少且相對集中,網路布線採用雙絞線即可。一般而言,SOHO級企業對網路的要求不高,基本實現以下功能即可:實現企業內資源共享,無紙辦公,提供管理應用系統,實現企業辦公自動化,能夠接入Internet,收發E-mail,共享Internet資源。該網路的拓撲圖如圖1所示。
圖1SOHO級網路拓撲
在圖1中,通過TCLR3105路由器,用戶以ADSL或Cable方式接入Internet,未開通ADSL的地方可採用ISDN方式,將R3105換成R3007。
此方案的特點是結構簡單,內部區域網可以採用全交換方式,實現百兆交換到桌面。另外也可以採用集線器組網。
園區級企業網
園區級企業網指的是企業的部門較多,部門位置相對分散,但相互間的距離不是太遠。園區級企業對網路的需求是:實現企業內資源共享,提供管理應用系統,實現企業辦公自動化,建立企業E-mail系統,建立企業的對外網站,提供一個對外宣傳的信息平台,接入Internet,共享網路資源。
園區級企業網路拓撲圖如圖2所示。
圖2園區級企業網路拓撲
在該方案中,企業各部門通過千兆光纖連接在一起,為避免帶寬的浪費,區域網內部劃分出不同的VLAN,網路中心採用三層交換機解決VLAN之間的通信。
異地解決方案
當企業發展到一定規模,企業在外地設有許多分支機構。這時,為加快企業內部的信息流通,企業需要將總部和各分支機構連接起來,這就是我們常說的「遠程企業網」。
遠程企業對網路的需求是:通過Internet接入,在整個公司實現數據快速傳輸、辦公自動化,最終實現企業無紙化辦公;企業擁有自己的IP地址和域名,在公司主機上建立網站,向外界宣傳企業形象、公司各項業務、活動及最新成果等;以IP電話方式節省企業大部分的長途話費,亦可通過IP網路來實現視頻會議;整個公司需要一個運行可靠、費用合理的通信系統;實現Telnet、FTP服務、Web服務、E-Mail服務、防火牆功能、Gopher服務、新聞等網路服務;建立一個功能全面、使用方便的管理信息系統(MIS),使總公司與各地分支機構之間的業務審批電子化,各項工作能夠協同完成。
遠程企業網路拓撲結構如圖3、圖4和圖5所示。
圖3遠程企業網路總體拓撲
圖4遠程企業公司總部網路拓撲
圖5遠程企業分公司或辦事處網路拓撲
在這個方案中,公司總部申請專線方式接入廣域網,分公司可採用ADSL、ISDN、Modem等與總公司連接。總公司可以申請固定IP地址、永久域名等建立公司自己的網站,擴大對外宣傳。總公司和分公司間通過VPN技術互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