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怎麼做靜態路由配置啊網路地址、網關以及網段ip、怎麼計算啊。求高手指點。可以加qq的優先。一定要懂啊
我知道一點,不過IP的計算弄不大明白。能共同學習。
⑵ 計算機網路路由配置
這是什麼樣的一個問題,我為啥剛才回答的問題小時給我不太好的東西,這個問題我回答不了,希望你能採納
⑶ (計算機網路技術)簡述使用靜態路由的目的
摘要 你好,靜態路由作用是使網路安全保密性高。動態路由因為需要路由器之間頻繁地交換各自的路由表,而對路由表的分析可以揭示網路的拓撲結構和網路地址等信息。因此,網路出於安全方面的考慮也可以採用靜態路由。不佔用網路帶寬,因為靜態路由不會產生更新流量。
⑷ 配置靜態路由的方法
無線路由器靜態IP方式設置方法:
1、無線路由器插上電,先不要接進戶網線,電腦連接無線路由器任一LAN口 ;
2、 瀏覽器地址欄輸入路由器IP地址(路由器背後標簽上有的),輸入登錄用戶名和密碼進入設置頁面;
3、按照靜態IP方式設置,輸入靜態IP地址,克隆MAC地址;4、設置一下SSID、加密方式和 密碼;5、保存、重啟;
6、設置好以後,把進戶網線接在無線路由器的WAN口上。經常遇到一台計算機要同時訪問兩個網路(一個是互聯網,一個是校園網或者企業內部網)的要求以本人為例機器有兩塊網卡,接到兩台交換機上 ,都是自動分配IP或者也可以自己設置IP,網關一定要知道。我訪問外網是和別人共享的ADSL所以用的是區域網IP。路由關系是需要雙向解析的,和NAT單向不同的。在幾個網段互聯時就需要配置靜態路由來指定某一個網段通過哪個地址去訪問。簡單的舉個例子,
你公司一台電腦接的區域網A,配置了網關192.168.0.1(公司外網路由器),通過網關去訪問Internet網。然後公司還有一個網段B,這個網段有自己的外網路由器192.168.1.1。B網段的電腦通過這個路由訪問Internet。那麼A網段和B網段的電腦該怎麼互訪呢?在A,B網段之間添加一個路由器,一邊連接A網段,地址為192.168.0.2,一邊連接B網段,地址為192.168.1.2。
⑸ 靜態路由原理
路由器的工作原理
本文通過闡述TCP/IP網路中路由器的基本工作原理,介紹了IP路由器的幾大功能,給出了靜態路由協議和動態路由協議,以及內部網關協議和外部網關協議的概念,同時簡要介紹了目前最常見的RIP、OSPF、BGP和BGP-4這幾種路由協議,然後描述路由演算法的設計目標和種類,著重介紹了鏈路狀態法和距向量法。在文章的最後,扼要講述新一代路由器的特徵。
近十年來,隨著計算機網路規模的不斷擴大,大型互聯網路(如Internet)的迅猛
發展,路由技術在網路技術中已逐漸成為關鍵部分,路由器也隨之成為最重要的網路設
備。用戶的需求推動著路由技術的發展和路由器的普及,人們已經不滿足於僅在本地網
絡上共享信息,而希望最大限度地利用全球各個地區、各種類型的網路資源。而在目前
的情況下,任何一個有一定規模的計算機網路(如企業網、校園網、智能大廈等),無
論採用的是快速以大網技術、FDDI技術,還是ATM技術,都離不開路由器,否則就無法
正常運作和管理。
1 網路互連
把自己的網路同其它的網路互連起來,從網路中獲取更多的信息和向網路發布自己
的消息,是網路互連的最主要的動力。網路的互連有多種方式,其中使用最多的是網橋
互連和路由器互連。
1.1 網橋互連的網路
網橋工作在OSI模型中的第二層,即鏈路層。完成數據幀(frame)的轉發,主要目
的是在連接的網路間提供透明的通信。網橋的轉發是依據數據幀中的源地址和目的地址
來判斷一個幀是否應轉發和轉發到哪個埠。幀中的地址稱為「MAC」地址或「硬體」
地址,一般就是網卡所帶的地址。
網橋的作用是把兩個或多個網路互連起來,提供透明的通信。網路上的設備看不到
網橋的存在,設備之間的通信就如同在一個網上一樣方便。由於網橋是在數據幀上進行
轉發的,因此只能連接相同或相似的網路(相同或相似結構的數據幀),如乙太網之
間、乙太網與令牌環(token ring)之間的互連,對於不同類型的網路(數據幀結構不
同),如乙太網與X.25之間,網橋就無能為力了。
網橋擴大了網路的規模,提高了網路的性能,給網路應用帶來了方便,在以前的網
絡中,網橋的應用較為廣泛。但網橋互連也帶來了不少問題:一個是廣播風暴,網橋不
阻擋網路中廣播消息,當網路的規模較大時(幾個網橋,多個乙太網段),有可能引起
廣播風暴(broadcasting storm),導致整個網路全被廣播信息充滿,直至完全癱瘓。
第二個問題是,當與外部網路互連時,網橋會把內部和外部網路合二為一,成為一個網
,雙方都自動向對方完全開放自己的網路資源。這種互連方式在與外部網路互連時顯然
是難以接受的。問題的主要根源是網橋只是最大限度地把網路溝通,而不管傳送的信息
是什麼。
1.2 路由器互連網路
路由器互連與網路的協議有關,我們討論限於TCP/IP網路的情況。
路由器工作在OSI模型中的第三層,即網路層。路由器利用網路層定義的「邏輯」
上的網路地址(即IP地址)來區別不同的網路,實現網路的互連和隔離,保持各個網路
的獨立性。路由器不轉發廣播消息,而把廣播消息限制在各自的網路內部。發送到其他
網路的數據先被送到路由器,再由路由器轉發出去。
IP路由器只轉發IP分組,把其餘的部分擋在網內(包括廣播),從而保持各個網路
具有相對的獨立性,這樣可以組成具有許多網路(子網)互連的大型的網路。由於是在
網路層的互連,路由器可方便地連接不同類型的網路,只要網路層運行的是IP協議,通
過路由器就可互連起來。
網路中的設備用它們的網路地址(TCP/IP網路中為IP地址)互相通信。IP地址是
與硬體地址無關的「邏輯」地址。路由器只根據IP地址來轉發數據。IP地址的結構有兩
部分,一部分定義網路號,另一部分定義網路內的主機號。目前,在Internet網路中采
用子網掩碼來確定IP地址中網路地址和主機地址。子網掩碼與IP地址一樣也是32bit,
並且兩者是一一對應的,並規定,子網掩碼中數字為「1」所對應的IP地址中的部分為
網路號,為「0」所對應的則為主機號。網路號和主機號合起來,才構成一個完整的IP
地址。同一個網路中的主機IP地址,其網路號必須是相同的,這個網路稱為IP子網。
通信只能在具有相同網路號的IP地址之間進行,要與其它IP子網的主機進行通信,
則必須經過同一網路上的某個路由器或網關(gateway)出去。不同網路號的IP地址不
能直接通信,即使它們接在一起,也不能通信。
路由器有多個埠,用於連接多個IP子網。每個埠的IP地址的網路號要求與所連
接的IP子網的網路號相同。不同的埠為不同的網路號,對應不同的IP子網,這樣才能
使各子網中的主機通過自己子網的IP地址把要求出去的IP分組送到路由器上。
2 路由原理
當IP子網中的一台主機發送IP分組給同一IP子網的另一台主機時,它將直接把IP分
組送到網路上,對方就能收到。而要送給不同IP子網上的主機時,它要選擇一個能到達
目的子網上的路由器,把IP分組送給該路由器,由路由器負責把IP分組送到目的地。如
果沒有找到這樣的路由器,主機就把IP分組送給一個稱為「預設網關(default
gateway)」的路由器上。「預設網關」是每台主機上的一個配置參數,它是接在同一
個網路上的某個路由器埠的IP地址。
路由器轉發IP分組時,只根據IP分組目的IP地址的網路號部分,選擇合適的埠,
把IP分組送出去。同主機一樣,路由器也要判定埠所接的是否是目的子網,如果是,
就直接把分組通過埠送到網路上,否則,也要選擇下一個路由器來傳送分組。路由器
也有它的預設網關,用來傳送不知道往哪兒送的IP分組。這樣,通過路由器把知道如何
傳送的IP分組正確轉發出去,不知道的IP分組送給「預設網關」路由器,這樣一級級地
傳送,IP分組最終將送到目的地,送不到目的地的IP分組則被網路丟棄了。
目前TCP/IP網路,全部是通過路由器互連起來的,Internet就是成千上萬個IP子
網通過路由器互連起來的國際性網路。這種網路稱為以路由器為基礎的網路(router
based network),形成了以路由器為節點的「網間網」。在「網間網」中,路由器不
僅負責對IP分組的轉發,還要負責與別的路由器進行聯絡,共同確定「網間網」的路由
選擇和維護路由表。
路由動作包括兩項基本內容:尋徑和轉發。尋徑即判定到達目的地的最佳路徑,由
路由選擇演算法來實現。由於涉及到不同的路由選擇協議和路由選擇演算法,要相對復雜一
些。為了判定最佳路徑,路由選擇演算法必須啟動並維護包含路由信息的路由表,其中路
由信息依賴於所用的路由選擇演算法而不盡相同。路由選擇演算法將收集到的不同信息填入
路由表中,根據路由表可將目的網路與下一站(nexthop)的關系告訴路由器。路由器
間互通信息進行路由更新,更新維護路由表使之正確反映網路的拓撲變化,並由路由器
根據量度來決定最佳路徑。這就是路由選擇協議(routing protocol),例如路由信息
協議(RIP)、開放式最短路徑優先協議(OSPF)和邊界網關協議(BGP)等。
轉發即沿尋徑好的最佳路徑傳送信息分組。路由器首先在路由表中查找,判明是否
知道如何將分組發送到下一個站點(路由器或主機),如果路由器不知道如何發送分組
,通常將該分組丟棄;否則就根據路由表的相應表項將分組發送到下一個站點,如果目
的網路直接與路由器相連,路由器就把分組直接送到相應的埠上。這就是路由轉發協
議(routed protocol)。
路由轉發協議和路由選擇協議是相互配合又相互獨立的概念,前者使用後者維護的
路由表,同時後者要利用前者提供的功能來發布路由協議數據分組。下文中提到的路由
協議,除非特別說明,都是指路由選擇協議,這也是普遍的習慣。
3 路由協議
典型的路由選擇方式有兩種:靜態路由和動態路由。
靜態路由是在路由器中設置的固定的路由表。除非網路管理員干預,否則靜態路由
不會發生變化。由於靜態路由不能對網路的改變作出反映,一般用於網路規模不大、拓
撲結構固定的網路中。靜態路由的優點是簡單、高效、可靠。在所有的路由中,靜態路
由優先順序最高。當動態路由與靜態路由發生沖突時,以靜態路由為准。
動態路由是網路中的路由器之間相互通信,傳遞路由信息,利用收到的路由信息更
新路由器表的過程。它能實時地適應網路結構的變化。如果路由更新信息表明發生了網
絡變化,路由選擇軟體就會重新計算路由,並發出新的路由更新信息。這些信息通過各
個網路,引起各路由器重新啟動其路由演算法,並更新各自的路由表以動態地反映網路拓
撲變化。動態路由適用於網路規模大、網路拓撲復雜的網路。當然,各種動態路由協議
會不同程度地佔用網路帶寬和CPU資源。
靜態路由和動態路由有各自的特點和適用范圍,因此在網路中動態路由通常作為靜
態路由的補充。當一個分組在路由器中進行尋徑時,路由器首先查找靜態路由,如果查
到則根據相應的靜態路由轉發分組;否則再查找動態路由。
根據是否在一個自治域內部使用,動態路由協議分為內部網關協議(IGP)和外部
網關協議(EGP)。這里的自治域指一個具有統一管理機構、統一路由策略的網路。自
治域內部採用的路由選擇協議稱為內部網關協議,常用的有RIP、OSPF;外部網關協議
主要用於多個自治域之間的路由選擇,常用的是BGP和BGP-4。下面分別進行簡要介紹。
3.1 RIP路由協議
RIP協議最初是為Xerox網路系統的Xerox parc通用協議而設計的,是Internet中常
用的路由協議。RIP採用距離向量演算法,即路由器根據距離選擇路由,所以也稱為距離
向量協議。路由器收集所有可到達目的地的不同路徑,並且保存有關到達每個目的地的
最少站點數的路徑信息,除到達目的地的最佳路徑外,任何其它信息均予以丟棄。同時
路由器也把所收集的路由信息用RIP協議通知相鄰的其它路由器。這樣,正確的路由信
息逐漸擴散到了全網。
RIP使用非常廣泛,它簡單、可靠,便於配置。但是RIP只適用於小型的同構網路,
因為它允許的最大站點數為15,任何超過15個站點的目的地均被標記為不可達。而且
RIP每隔30s一次的路由信息廣播也是造成網路的廣播風暴的重要原因之一。
3.2 OSPF路由協議
80年代中期,RIP已不能適應大規模異構網路的互連,0SPF隨之產生。它是網間工
程任務組織(IETF)的內部網關協議工作組為IP網路而開發的一種路由協議。
0SPF是一種基於鏈路狀態的路由協議,需要每個路由器向其同一管理域的所有其它
路由器發送鏈路狀態廣播信息。在OSPF的鏈路狀態廣播中包括所有介面信息、所有的量
度和其它一些變數。利用0SPF的路由器首先必須收集有關的鏈路狀態信息,並根據一定
的演算法計算出到每個節點的最短路徑。而基於距離向量的路由協議僅向其鄰接路由器發
送有關路由更新信息。
與RIP不同,OSPF將一個自治域再劃分為區,相應地即有兩種類型的路由選擇方式
:當源和目的地在同一區時,採用區內路由選擇;當源和目的地在不同區時,則採用區
間路由選擇。這就大大減少了網路開銷,並增加了網路的穩定性。當一個區內的路由器
出了故障時並不影響自治域內其它區路由器的正常工作,這也給網路的管理、維護帶來
方便。
3.3 BGP和BGP-4路由協議
BGP是為TCP/IP互聯網設計的外部網關協議,用於多個自治域之間。它既不是基於
純粹的鏈路狀態演算法,也不是基於純粹的距離向量演算法。它的主要功能是與其它自治域
的BGP交換網路可達信息。各個自治域可以運行不同的內部網關協議。BGP更新信息包括
網路號/自治域路徑的成對信息。自治域路徑包括到達某個特定網路須經過的自治域串
,這些更新信息通過TCP傳送出去,以保證傳輸的可靠性。
為了滿足Internet日益擴大的需要,BGP還在不斷地發展。在最新的BGp4中,還可
以將相似路由合並為一條路由。
3.4 路由表項的優先問題
在一個路由器中,可同時配置靜態路由和一種或多種動態路由。它們各自維護的路
由表都提供給轉發程序,但這些路由表的表項間可能會發生沖突。這種沖突可通過配置
各路由表的優先順序來解決。通常靜態路由具有默認的最高優先順序,當其它路由表表項與
它矛盾時,均按靜態路由轉發。
4 路由演算法
路由演算法在路由協議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採用何種演算法往往決定了最終的尋徑
結果,因此選擇路由演算法一定要仔細。通常需要綜合考慮以下幾個設計目標:
(1)最優化:指路由演算法選擇最佳路徑的能力。
(2)簡潔性:演算法設計簡潔,利用最少的軟體和開銷,提供最有效的功能。
(3)堅固性:路由演算法處於非正常或不可預料的環境時,如硬體故障、負載過高
或*作失誤時,都能正確運行。由於路由器分布在網路聯接點上,所以在它們出故障時
會產生嚴重後果。最好的路由器演算法通常能經受時間的考驗,並在各種網路環境下被證
實是可靠的。
(4)快速收斂:收斂是在最佳路徑的判斷上所有路由器達到一致的過程。當某個
網路事件引起路由可用或不可用時,路由器就發出更新信息。路由更新信息遍及整個網
絡,引發重新計算最佳路徑,最終達到所有路由器一致公認的最佳路徑。收斂慢的路由
演算法會造成路徑循環或網路中斷。
(5)靈活性:路由演算法可以快速、准確地適應各種網路環境。例如,某個網段發
生故障,路由演算法要能很快發現故障,並為使用該網段的所有路由選擇另一條最佳路
徑。
路由演算法按照種類可分為以下幾種:靜態和動態、單路和多路、平等和分級、源路
由和透明路由、域內和域間、鏈路狀態和距離向量。前面幾種的特點與字面意思基本一
致,下面著重介紹鏈路狀態和距離向量演算法。
鏈路狀態演算法(也稱最短路徑演算法)發送路由信息到互聯網上所有的結點,然而對
於每個路由器,僅發送它的路由表中描述了其自身鏈路狀態的那一部分。距離向量演算法
(也稱為Bellman-Ford演算法)則要求每個路由器發送其路由表全部或部分信息,但僅發
送到鄰近結點上。從本質上來說,鏈路狀態演算法將少量更新信息發送至網路各處,而距
離向量演算法發送大量更新信息至鄰接路由器。
由於鏈路狀態演算法收斂更快,因此它在一定程度上比距離向量演算法更不易產生路由
循環。但另一方面,鏈路狀態演算法要求比距離向量演算法有更強的CPU能力和更多的內存
空間,因此鏈路狀態演算法將會在實現時顯得更昂貴一些。除了這些區別,兩種演算法在大
多數環境下都能很好地運行。
最後需要指出的是,路由演算法使用了許多種不同的度量標准去決定最佳路徑。復雜
的路由演算法可能採用多種度量來選擇路由,通過一定的加權運算,將它們合並為單個的
復合度量、再填入路由表中,作為尋徑的標准。通常所使用的度量有:路徑長度、可靠
性、時延、帶寬、負載、通信成本等。
5 新一代路由器
由於多媒體等應用在網路中的發展,以及ATM、快速乙太網等新技術的不斷採用,
網路的帶寬與速率飛速提高,傳統的路由器已不能滿足人們對路由器的性能要求。因為
傳統路由器的分組轉發的設計與實現均基於軟體,在轉發過程中對分組的處理要經過許
多環節,轉發過程復雜,使得分組轉發的速率較慢。另外,由於路由器是網路互連的關
鍵設備,是網路與其它網路進行通信的一個「關口」,對其安全性有很高的要求,因此
路由器中各種附加的安全措施增加了CPU的負擔,這樣就使得路由器成為整個互聯網上
的「瓶頸」。
傳統的路由器在轉發每一個分組時,都要進行一系列的復雜*作,包括路由查找、
訪問控製表匹配、地址解析、優先順序管理以及其它的附加操作。這一系列的操作大大影響
了路由器的性能與效率,降低了分組轉發速率和轉發的吞吐量,增加了CPU的負擔。而
經過路由器的前後分組間的相關性很大,具有相同目的地址和源地址的分組往往連續到
達,這為分組的快速轉發提供了實現的可能與依據。新一代路由器,如IP Switch、
Tag Switch等,就是採用這一設計思想用硬體來實現快速轉發,大大提高了路由器的性
能與效率。
新一代路由器使用轉發緩存來簡化分組的轉發操作。在快速轉發過程中,只需對一
組具有相同目的地址和源地址的分組的前幾個分組進行傳統的路由轉發處理,並把成功
轉發的分組的目的地址、源地址和下一網關地址(下一路由器地址)放人轉發緩存中。
當其後的分組要進行轉發時,應先查看轉發緩存,如果該分組的目的地址和源地址與轉
發緩存中的匹配,則直接根據轉發緩存中的下一網關地址進行轉發,而無須經過傳統的
復雜操作,大大減輕了路由器的負擔,達到了提高路由器吞吐量的目標。
⑹ 求教計算機網路中靜態路由和默認靜態路由問題,誰能為我解答急急急!!!!
所謂靜態路由,是有手工寫的路由,如:ip route 192.168.2.0 255.255.255.0 172.16.1.2
表示到達192.168.2.0網段,下一跳為172.16.1.2,所有去往192.168.2.0的數據包都往172.16.1.2這個路由器發。
而默認路由,則指當去往某些網段的數據包在路由表中沒有匹配的路由條目,那麼去往這些網段的數據都將往默認路由所指向的下一跳轉發,如:ip route 0.0.0.0 0.0.0.0 172.16.1.2,當某一數據包去往192.168.100.0網段時,到達此路由器,而此路由器的路由表中沒有192.168.100.0網段的路由,那麼此數據包將會匹配上面所寫的默認路由,將數據包往下一跳172.16.1.2轉發!
自述的不知道你明白不,如果不明白可以網路!
⑺ 計算機網路實驗的靜態路由的網址設定
router 192.168.10.1 255.255.255.0 192.168.20.1
⑻ 計算機網路路由表,怎麼寫
R3:
目的主機所在網路 從哪個路由器轉發 經過哪個埠
11.0.0.0 12.0.0.1 2
12.0.0.0 直接 2
13.0.0.0 直接 1
14.0.0.0 12.0.0.3 2
15.0.0.0 13.0.0.2 1
16.0.0.0 13.0.0.3 1
⑼ 誰能幫我綜述一下當前計算機網路的路由技術
路由
1、路由表
如果一個主機有多個網路介面,當向一個特定的IP地址發送分組時,它怎樣決定使用哪個介面呢?答案就在路由表中。來看下面的例子:
目的 子網掩碼 網關 標志 介面
201.66.37.0 255.255.255.0 201.66.37.74 U eth0
201.66.39.0 255.255.255.0 201.66.39.21 U eth1
主機將所有目的地為網路201.66.37.0內主機(201.66.37.1-201.66.37.254)的數據通過介面eth0(IP地址為201.66.37.74)發送,所有目的地為網路201.66.39.0內主機的數據通過介面eth1(IP地址為201.66.39.21)發送。標志U表示該路由狀態為「up」(即激活狀態)。對於直接連接的網路,一些軟體並不象上例中一樣給出介面的IP地址,而只列出介面。
此例只涉及了直接連接的主機,那麼目的主機在遠程網路中如何呢?如果你通過IP地址為201.66.37.254的網關連接到網路73.0.0.0,那麼你可以在路由表中增加這樣一項:
目的
掩碼
網關
標志
介面
73.0.0.0
255.0.0.0
201.66.37.254
UG
eth0
此項告訴主機所有目的地為網路73.0.0.0內主機的分組通過201.66.37.254路由過去。標志G(gateway)表示此項把分組導向外部網關。類似的,也可以定義通過網關到達特定主機的路由,增加標志H(host):
目的 掩碼 網關 標志 介面
91.32.74.21 255.255.255.255 201.66.37.254 UGH eth0
下面是路由表的基礎,除了特殊表項之外:
目的 掩碼 網關 標志 介面
127.0.0.1 255.255.255.255 127.0.0.1 UH lo0
default 0.0.0.0 201.66.37.254 UG eth1
第一項是loopback介面,用於主機給自己發送數據,通常用於測試和運行於IP之上但需要本地通信的應用。這是到特定地址127.0.0.1的主機路由(介面lo0是IP協議棧內部的「假」網卡)。第二項十分有意思,為了防止在主機上定義到網際網路上每一個可能到達網路的路由,可以定義一個預設路由,如果在路由表中沒有與目的地址相匹配的項,該分組就被送到預設網關。多數主機簡單地通過一個網卡連接到網路,因此只有通過一個路由器到其它網路,這樣在路由表中只有三項:loopback項、本地子網項和預設項(指向路由器)。
2、重疊路由
假設在路由表中有下列重疊項:
目的 掩碼 網關 標志 介面
1.2.3.4 255.255.255.255 201.66.37.253 UGH eth0
1.2.3.0 255.255.255.0 201.66.37.254 UG eth0
1.2.0.0 255.255.0.0 201.66.37.253 UG eth1
default 0.0.0.0 201.66.39.254 UG eth1
之所以說這些路由重疊是因為這四個路由都含有地址1.2.3.4,如果向1.2.3.4發送數據,會選擇哪條路由呢?在這種情況下,會選擇第一條路由,通過網關201.66.37.253。原則是選擇具有最長(最精確)的子網掩碼。類似的,發往1.2.3.5的數據選擇第二條路由。
注意:這條原則只適用於間接路由(通過網關)。把兩個介面定義在同一子網在很多軟體實現上是非法的。例如下面的設置通常是非法的(不過有些軟體將嘗試在兩個介面進行負載平衡):
介面 IP地址 子網掩碼
eth0 201.66.37.1 255.255.255.0
eth1 201.66.37.2 255.255.255.0
對於重疊路由的策略是十分有用的,它允許預設路由作為目的為0.0.0.0、子網掩碼為0.0.0.0的路由進行工作,而不需要作為路由軟體的一個特殊情況來實現。
回頭來看看CIDR,仍使用上面的例子:一個服務提供商被賦予256個C類網路,從213.79.0.0到213.79.255.0。該服務提供商外部的路由表只以一個表項就了解了所有這些路由:213.79.0.0,子網掩碼為255.255.0.0。假設一個用戶移到了另一個服務提供商,他擁有網路地址213.79.61.0,現在他是否必須從新的服務提供商處取得新的網路地址呢?如果是,意味著他必須重新配置每台主機的IP地址,改變DNS設置,等等。幸運的是,解決辦法很簡單,原來的服務提供商保持路由213.79.0.0(子網掩碼為255.255.0.0),新的服務提供商則廣播路由213.79.61.0(子網掩碼為255.255.255.0),因為新路由的子網掩碼較長,它將覆蓋原來的路由。
3、靜態路由
回頭看看我們已建立的路由表,已有了六個表項:
目的 掩碼 網關 標志 介面
127.0.0.1 255.255.255.255 127.0.0.1 UH lo0
201.66.37.0 255.255.255.0 201.66.37.74 U eth0
201.66.39.0 255.255.255.0 201.66.39.21 U eth1
default 0.0.0.0 201.66.39.254 UG eth1
73.0.0.0 255.0.0.0 201.66.37.254 UG eth0
91.32.74.21 255.255.255.255 201.66.37.254 UGH eth0
這些表項分別是怎麼得到的呢?第一個是當路由表初始化時由路由軟體加入的,第二、三個是當網卡綁定IP地址時自動創建的,其餘三個必須手動加入,在UNIX系統中,這是通過命令route來做的,可以由用戶手工執行,也可以通過rc腳本在啟動時執行。上述方法涉及的是靜態路由,通常在啟動時創建,並且沒有手工干預的話將不再改變。
路由器 <五>
四、路由
4、路由協議
主機和網關都可以使用稱作動態路由的技術,這使路由表可以動態改變。動態路由需要路由協議來增加和刪除路由表項,路由表還是和靜態路由一樣地工作,只是其增添和刪除是自動的。
有兩種路由協議:內部的和外部的。內部協議在自製系統(AS)內部路由,而外部協議則在自製系統間路由。自製系統通常在統一的控制管理之下,例如大的公司或大學。小的站點常常是其網際網路服務提供商自製系統的一部分。
這里只討論內部協議,很少有人涉及到甚至聽說外部協議。最常見的外部協議是外部網關協議EGP(External Gateway Protocol)和邊緣網關協議BGP(Border Gateway Protocol),BGP是較新的協議,在逐漸地取代EGP。
5、ICMP重定向
ICMP通常不被看作路由協議,但是ICMP重定向卻與路由協議的工作方式很類似,所以將在這里討論一下。假設現在有上面所給的六個表項的路由表,分組被送往201.66.43.33,看看路由表,除了預設路由外,這並不能匹配任何路由。靜態路由將其通過路由器201.66.39.254發送(trip 1),但是,該路由器知道所有發向子網201.66.43.0的分組應該通過201.66.39.253,因此,它把分組轉發到適當的路由器(trip 2)。但是如果主機直接把分組發到201.66.39.253就會提高效率(trip 3)。
因為路由器把分組從同一介面發回了分組,所以它知道有更好的路由,路由器可以通過ICMP重定向指示主機使用新的路由。雖然路由器知道所有發向201.66.43.0子網的分組應該通過201.66.39.253,它通常只發送特定的主機的ICMP重定向(此例中是201.66.43.33)。主機將在路由表中創建一個新的表項:
目的 掩碼 網關 標志 介面
201.66.43.33 255.255.255.255 201.66.39.253 UGHD eth1
注意標志D,對所有由ICMP重定向創建的路由設置此標志。將來此類分組將通過新路由發送(trip 3)。
6、RIP
RIP是一種簡單的內部路由協議,已經存在很久,被廣泛地實現(UNIX的routed就使用RIP)。它使用距離向量演算法,所以其路由選擇只是基於兩點間的「跳(hop)」數,穿過一個路由器認為是一跳。主機和網關都可以運行RIP,但是主機只是接收信息,而並不發送。路由信息可以從指定網關請求,但通常是每隔30秒廣播一次以保持正確性。RIP使用UDP通過埠520在主機和網關間通信。網關間傳送的信息用於建立路由表,由RIP選定的路由總是具有距離目的跳數最少的。RIP版本1在簡單、較小的網路中工作得不錯,但是在較大的網路中,就出現一些問題,有些問題在RIP版本2中已糾正,但有些是由於其設計產生的限制。在下面的討論中,適用於兩種版本時簡單稱為RIP,RIP v1和RIP v2則指特定的版本。
RIP並沒有任何鏈接質量的概念,所有的鏈路都被認為是相同的,低速的串列鏈路被認為與高速的光纖鏈路是同樣的。RIP以最小的跳數來選擇路由,因此當在下面兩個路由中選擇時:
100Mbps的光纖鏈路,路由器,然後是10Mbps的乙太網
9600bps的串列鏈路
RIP將選擇後者。RIP也沒有鏈路流量等級的概念。例如對於兩條乙太網鏈路,其中一個很繁忙,另一個根本沒有數據流,RIP可能會選擇繁忙的那條鏈路。
RIP中的最大hop數是15,大於15則認為不可到達。因此在很大的自製系統中,hop數很可能超過15,使用RIP是很不現實的。RIP v1不支持子網,交換的信息中不含子網掩碼,對給定路由確定子網掩碼的方法各不相同,RIP v2則彌補了此缺點。RIP每隔30秒才進行信息更新,因此在大網中斷鏈信息可能要花些時間才能傳播開來,路由信息的穩定時間可能更長,並且在這段時間內可能產生路由環路。對此有一些解決辦法,但這里不進行討論。
⑽ 計算機網路靜態路由測試
r1:ip route 0.0.0.0 0.0.0.0 r2與r1介面地址
r3:ip route 0.0.0.0 0.0.0.0 r2與r3介面地址
r2:ip route host1 255.255.255.255 r1與r2介面地址
ip route host3 255.255.255.255 r3與r2介面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