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網路連接 > 精品網站課程設計計算機網路

精品網站課程設計計算機網路

發布時間:2025-02-11 01:20:54

⑴ 求寫計算機網路課程設計 校園網

1.設計任務
以學院本部校園為背景,設計一個校園網方案。
本部分為辦公區、教學區和生活區三部分。現假設:辦公區中各樓宇名為:教務處樓,黨政辦公樓,圖書館,計算機樓、講堂樓、機械樓、土木樓、海洋學院樓、藝術學院樓、教學主樓、文通樓等,生活區中有學生公寓區和教師住宅區及各食堂。假設使用預留的INTERNET地址,試根據本部校園網的應用需求和管理需求、各建築物的地理分布、確定信息點個數及信息點分布,設計出本部的校園網方案。方案中應明確學院網管中心的位置,確定拓撲方案,進行IP地址規劃,完成設備選型,註明各種設備、設施和軟體的生產商、名稱、型號、配置與價格,並分別給出其價格的出處(如網站等),基本確定方案的預算。
2.設計要求
(1)通過資料查閱和學習,了解園區網路規劃、設計的一般方法。
(2)參考和研究一些公司和高校/企業園區網的規劃和建設方案,結合《計算機網路》課程中所學知識,積極完成設計任務。
(3)認真完成需求分析,並根據需求分析完成園區網路的總體方案設計,確定網路邏輯拓撲結構和所採用的網路技術、主要設備的性能指標,進而完成設備的選型和經費預算。
(4)動手架構一個具體的LAN,要求實現WEB伺服器、FTP伺服器的安裝,並能實現WEB信息發布。
(5)創建區域網內的DNS伺服器,配置相關文件,可以對區域網內的主機作域名解析。
(6)認真按時完成課程設計報告,課程設計報告內容包括:課程設計目的、設計任務與要求、設計說明書、設計成果和設計心得五個部分。

⑵ 追加200 求計算機網路課程設計

設計1:XX網路構建方案設計
http://bbs.51cto.com/thread-23928-1-14.html

設計2:企業內部Web站點構建及維護;
http://searchnetworking.techtarget.com.cn/tips/293/2137793.shtml

http://www.cnitt.net/wz1/Html/2004126181316-1.html

http://www.chinaitservice.net/it/%E5%87%A0%E7%A7%8D%E5%B8%B8%E8%A7%81%E7%9A%84%E5%B1%80%E5%9F%9F%E7%BD%91%E6%8B%93%E6%89%91%E7%BB%93%E6%9E%84.html

設計3:企業內部的DNS伺服器構建。
http://www.etoow.com/article/2006/0103/1136290608.htm

設計4:利用雙網卡主機實現路由功能
首先保證主機有兩塊網卡,一塊連接你的「貓」,一塊連接副機,然後進入到副機電腦的Windows XP的「網路鄰居」中,點選「設置家庭或小型辦公網路」,這時要確定主機電腦和副機已連接好,點兩下「下一步」,會出現三個選項,選擇第二項,繼續點「下一步」,在「工作組名」欄里把默認的「MSHOME」改為「WORKGROUP」,一直點「下一步」,直到問「你要做什麼?」時,會出現四個選項,選擇第四項,「完成該向導」就可以了。打開筆記本電腦上的IE,是不是可以上網了'

設計5:利用ADSL實現共享上網。
http://www0.ccidnet.com/school/net/2001/09/14/70_5132.html

設計6:利用代理伺服器實現共享上網。
http://thd.nchqw.com/archiver/?tid-863.html

設計7:簡單FTP客戶端軟體設計。
http://happycampus52.blog.hexun.com/6670430_d.html

設計8:RS-232串列介面通信軟體設計
http://www.bjx.com.cn/files/wx/xddzjs/2002-4/33.htm

⑶ 網路課程設計實驗報告

一.實驗目的: 網路構建方案設計與實現,充分利用實驗室設備進行組網實驗,使構建出來的網路能實現多種功能。

二.實驗設備 RSR20-04型路由器4台 S2628G-I型二層交換機2台 S5750-28GT-L型三層交換機2台 主機(WindowsXP系統)7台 三.實驗設計: 現有四個地理位置分離的網路區域,由四個路由器聯通(採用RIPV2路由協議)。

區域一由三台主機(PC0 PC1 PC4)、一台二層交換機、一台三層交換機組成,三台主機屬於不同VLAN,且PC0能與PC4通信,PC1不能與PC4通信(採用ACL訪問控制列表)。 區域二隻有一台主機PC6,它不能與區域四中的PC5進行通信(採用ACL訪問控制列表)。 區域三由一台主機PC3與一台三層交換機組成。 區域四由兩台主機(PC2 PC5)與一台二層交換機組成,兩台主機屬於不同VLAN,由最近的路由器實現VLAN間互聯(採用單臂路由)。 除限制條件外,實現所有設備之間的互聯。

⑷ 計算機網路課程設計

兄弟,這是老師給你們留的作業吧,你可真是聰明,直接share到網上了。
題目一:
(1)圖我畫不了,教學樓一共50個點,24口、48口交換機各1台,辦公樓一共30個點,48口交換機1台。一般cisco2960就可以。兩個樓之間用光纖,交換機下聯用超5線就成。2個GLC-SX-MM(500米以內)多模光纖模塊,考慮冗餘的話就要4個。
(2) 辦公信息、師生交流、網上討論用個網站伺服器
文件共享用個ftp
多媒體教學用個vod
(3)還需求防火牆,再加個路由器更好
(4)這個就多了,什麼netflow,syslog,snmp等等。

題目二
你參照題目一自己考慮一下,呵呵。

⑸ 計算機網路課程設計 題目是 組建某政府辦公區域網

設備:fortigate200c防火牆兼路由器,思科網路交換機,文件伺服器,域控伺服器兼DNS伺服器,WEB伺服器,另外是不是考慮虛擬伺服器,磁碟列陣?
1,區域網內有多少個部門?根據部門和用戶設置訪問許可權
2,多少計算機?根據計算機數量分配ip,設計網段,分配訪問許可權。
條件是不是不夠充分?

⑹ 計算機網路技術畢業設計

1, 現在計劃與校網路中心為中心,建立一個覆蓋全校的校園網,為全校師生員工提供校園內部的電子郵件、以及INTERNET接入等服務,並要留有一定的擴展餘地。。 2, 校網路中心和各系的計算中心、,校機關、各系辦、各教研室合在一起作為一個子網。(需要劃分子網或做VLAN) 3, 網路中心要建立一個www伺服器,一個ftp伺服器。 各單位的微機配置情況如下; 校機關有20個單獨的機房,每個機房配1台微機;網路中心有一個大機房,配有100台微機;各系部均有一個計算中心,配50台微機。 課程設計的基本要求: 本課程設計的目的在與全面復習和鞏固前面所學的專業理論知識,綜合運用所學理論知識,解決工程上的實際問題,鍛煉學生綜合運用學過的理論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實際動手能力,達到學以致用、理論與實際的統一 本課程設計主要包括計算機網路設計和網路互連兩個方面。 1、網路設計包括網路規劃、網路總體設計、網路拓撲結構的選擇、子網劃分和IP地址分配的原則與方法、網路設備的選型與比較和網路的具體實施。 2、網路互連及其實現技術包括區域網絡設計中的傳輸媒質、中繼器、網橋、集線器(HUB)的實際應用和大型網路中子網的劃分、路由器、網關等的實際應用,提供網路服務的各類伺服器的硬體和軟體配置與設備,以及區域網與廣域網的互連,還包括遠程網路互連及其實現技術,以及遠程接入的實現方法和技術手段。 區域網組建課程設計任務要求 一、 課程設計(論文)文本結構規范 1.課程設計(論文)題目、摘要、關鍵詞 2.課程設計(論文)目錄 3.課程設計(論文)正文 二、 正文內容要求 1) 概述 2) 設計方案 3) 設備選型、設備清單、經費預算 4) 子網的劃分和IP地址的分配 5) 實施方案 6) 參考文獻

⑺ 計算機網路總結:計算機網路重點知識總結

《計算機網路》課程總結

目錄

一、 對老師的印象

二、 對計算機網路的認識

三、 計算機網路實踐課程的學習歷程與收獲

四、灶悉叢 計算機網路筆記整理

五、 總結

對老師的印象

一、 整體印象

對於老師的印象應該追溯到上個學期,上個學期選了短學期的課《數據結構課程設計》,當時選擇這門課的時候並沒有考慮自己是否對它了解

只是為了單純的湊學分。但是通過第一節課的了解,感覺天都塌了下來。這個課的基礎是C 語言和《數據結構》,這兩門課我其實都沒有學過,我感覺老師說的真的很對,沒有學過這些就可以退掉這門課,我們果斷退掉了這門課。當時對老師的印象就是很嚴格,要求很高,後來我們想想其實是對課程本身的一種恐懼感。

二、二次印象

老師真是太敬業啦,其實從老師進教室的那一刻就看出老師挺著肚子,有了寶寶。當時就想,老師都這樣了為什麼還要來上課,很是佩服老師的敬業精神。而且以前陸大嚴格的影響全都被老師的講課的內容所掩蓋,我沒有上過老師的課,但第一次上老師的就感覺老師教的很好,其實大學里好多老師的學歷很高,但有些老師真的不會講課,至少讓大部分同學感覺他講的不好。但是我感覺老師在講課方面很有自己的想法。

三、對同學的態度

在《計算機網路課程設計》的實驗課上,老師給我們操作演示,為每一個學生悉心指導,我覺得老師真的很親民,對於網路的搭建,老師給我們演示了web 服務的構建,DNS 伺服器和FTP 的設置,以及最終的客戶端設置,很少有老師這樣耐心指導。最後老師收作業的方式也是很好,避免了有的同學投機,我覺得很不錯。

對計算機網路的認識

一、定義

計算機網路,是指將地理位置不同的具有獨立功能的多台計算機及其外部設備,通過通信線路連接起來,在網路操作系統,網路管理軟體及網路通信協議的管理和協調下,實現資源共享和信息傳遞的計算機系統。

二、發展歷程

1. 第一代計算機網路

其實計算機的發展速度遠超過人們的想像,在20世紀50年代,人們利用通信線路,將多台終端設備連接到一台計算機上,構成「主機-終端」系統,這里的終端不能夠單獨進行數據處理,僅能完成簡單的輸入輸出,所有數據處理和通信處理任務均由計算機主機完成。現在的終端指的就是一台獨立的計算機,不僅可以輸入輸出,還可以處理數據。其實這個時期並不算是真正的計算機網路,應該稱為偽計算機網路。

2. 第二代計算機網路

到了上個世紀60年代,獨立的終端有了處理數據的能力,例如美國的

ARPAnet 網路。第二代計算機網路主要用於傳輸和交換信息,因為沒有成熟的操作系統,資源共享不高。

3. 第三代計算機網路

70年代,出現了許多協議,比如TCP/IP協議。其主要特徵就是所有的計算機遵守同一種網路協議,突出資源共享(硬體、軟體和數據)。

4. 第四代計算機網路

90年代開始,微電子技術、大規模集成電路技術、光通技術和計算機技術不斷發展,為計算機網路技術的發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信息綜合化和傳輸高速化是第四代計算機網路的特點。

三、網路傳輸媒體

網路傳輸媒體也稱,傳輸介質或傳輸媒介。就好像一條條水管,所有的自來水從自來水廠到家裡,都要經過水管,水管相當於一種媒介。分為有線傳輸和無線傳輸。在傳輸過程中要盡可能保證信號的真實性,所以對於有線傳輸的材質等要求比較高。

四、網路拓撲

由於在大二時沒有學《網路技術基礎》,所以這個學期同時學《網路技術基礎》和《計算機網路》,前一門課是後一門課的基礎,在學習網路拓撲機構的時候,了解到其實總體分為,星型和匯流排型,對於這個為了更好的理解拓撲結構,我們搭建了一個小型的網路。可以實現三個實驗室,每個實驗室中的計算機可以相互通信,不同實驗室中計算機不可以通信,其實可以形成了樹型結構。以下是我利用思科的一個軟體做的一個網路拓撲結構:

計算機網路課程設計的學習過程與收隱櫻獲

一、小組的建立

1. 一開5個人,對於實驗任務一直不太理解,只知道要配置三個伺服器,分別是DNS 伺服器配置、FTP 配置、WEB 伺服器配置,一個客戶端的配置。在還有一周的時間就要叫作業的時候,我們重新組隊,進行認真分析。

2. 實驗內容對於實驗的能容,每個配置都講了很多,比較詳細。但最讓人不能理解的就是必須在Windows server 2003系統下進行操作,這就帶來了一個問題,只能在實驗室做,其實我們的能力有限,在實驗室的兩節課根本不夠。我們通過學習老師的操作過程,大致了解了配置方法,但是並沒有真正理解最後的內在關系。我們在周一晚課時,去實驗室進行實驗。在操作的過程中,我們不斷遇到各種問題,我們通過網路查資料,翻看老師的課件和實驗例子,不斷的改進,後來我突然明白了他們的內在聯系。

3. 具體的原理:首先要配置web 和ftp ,在設置IP 地址時要選擇自身計算機的IP 地址,web 需要建立一個網站首頁,其實就是一個簡單的html 文件。ftp 可以傳輸文件,所以要在設置ftp 的電腦上新建一個路徑,按照老師的要求將小組作業存放在這個路徑下。此時可以通過訪問web 和ftp 的IP 進行網頁的瀏覽和作業的檢查。但是IP 地址不方便記憶,所以要通過DNS 伺服器為每個IP



置域名。DNS 設置域名是從後往前設置的,依次是新建域,新建區域,新建主機,例如 ,這樣就可以通過域名進行訪問。最後就是客戶端,其實這個是最簡單的,只需要將首選DNS 伺服器的IP 地址改成配置DNS 伺服器的那台計算機的IP 地址就可以啦,這樣就可以在任何一台電腦上訪問web 和ftp 。

4. 收獲:最大的收獲就是一定要去做,親自動手去做才能發現問題。實踐去做才能有所收獲,在最後成功的那一刻,會有一種成就感。這種成就感是無法被任何其他事情所代替,困難問題是有,但這不是一個奮斗的年紀嗎?

計算機網路筆記整理

總結

一、認識

對於計算機的認識是在小學開始,但從小學到大學基本上沒有什麼深刻的認識改變。只是特別淺層次的認識,比如可以用計算機打字,可以上網查資料,可以玩游戲,可以看視頻,可以聽歌等等。隨著計算機的快速發展,網路的搭建使計算機的價值得到了最大的體現。計算機網路到底怎麼連接計算機的,到底是什麼組成了那個看不見的網路。

二、收獲

1. 首先我知道計算機網路的分類組成,知道區域網,城域網,廣域網是什麼意思。知道學校其實就是一個區域網,我們每天都會用到的172.18.20.5無線網其實就是區域網。

2. 知道計算機之間是通過傳輸媒體完成傳輸,有形媒介和無形媒介,知道雙絞線是什麼,我們宿舍里用的網線就是雙絞線,裡面有八根線,每兩根在一起。

3. 計算機的數據在傳輸過程中其實要經過一個復雜的程序,從一個用戶到另一個用戶,數據分別要經過應用層,表示層,會話層,傳輸層,網路層,數據鏈路層,最終的物理層。

4. 所有的資源共享得益於遵照相同的協議,例如TCP/IP協議,不同的層次之間也會有一個標準的協議進行傳輸。

5.了解IP 地址的組成,網路號,主機號,A 類、B 類、C 類。路由器IP 地址的配置,網路傳輸過程中的加密等問題。

閱讀全文

與精品網站課程設計計算機網路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西寧2021網路安全宣傳 瀏覽:381
領克網路手機怎麼連接 瀏覽:733
金昌網路安全宣傳周 瀏覽:429
如何測試神經網路運行時的功耗 瀏覽:432
最好用的網路電視軟體電腦版 瀏覽:49
新冠網路上報時間是多少小時 瀏覽:904
一建建築網路圖考多少分 瀏覽:956
網路歌手蘇三現在在哪個平台 瀏覽:737
衛生所的網路密碼是什麼 瀏覽:469
為什麼手機卡老是沒有網路呢 瀏覽:31
現在哪些網路小說好看 瀏覽:811
手機有線投屏到投影儀需要網路嗎 瀏覽:674
關於網路協議下面哪個選項是正確 瀏覽:30
思科建立融合網路有什麼用途 瀏覽:311
陌陌網路連接超時怎麼登錄不上 瀏覽:865
2m網路是多少千兆 瀏覽:850
網路安全是怎麼來的 瀏覽:688
電腦裝了固態硬碟後沒有網路 瀏覽:589
路由器網路連接老是掉線 瀏覽:310
專科計算機網路好還是應用好 瀏覽:313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