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網路連接 > 網路電腦的構架

網路電腦的構架

發布時間:2025-02-10 10:25:10

無線網路怎麼構架的

無線網路方案ADSL+WLAN 終成趨勢
由於提供了超出56KModem近100倍的速度,ADSL逐漸成為了首選的寬頻接入方式。同時隨著WLAN應用市場初見崢嶸,無線技術開始滲透到網路的各個層面。在寬頻市場,無線與寬頻結合逐漸成為應用趨勢。目前,對於SOHO、家庭上網一族而言是否選用無線ADSL主要存在以下疑慮:
首先,應用成本問題。一般說來SOHO、家庭上網一族投資不會太多,但仍然希望能擁有一個功能完整、高效的寬頻網路,因此應用成本成為選擇網路接入方式的首要因素。同時,產品的多功能性使得網路應用更加豐富,所以多功能的網路設備更受SOHO/家庭用戶的歡迎。
其次,簡單安裝和維護。在以上的網路環境中,用戶常常不一定有專業的網路管理人員,因此他們需要網路廠商為其提供的是一個簡單易用的產品和方案,便於管理和維護。
再者,網路安全和穩定的性能。構建網路的出發點就是擁有一個安全的網路,因此,在擺脫錯綜復雜的布線網路之後,安全成為推進無線網路應用的關鍵因素之一
針對以上應用問題,我公司推出了無線區域網寬頻路由器解決方案,並以無線區域網寬頻路由器為核心,為不同的應用環境精心設計了定製化的解決方案。該系列方案最大的特點是實現了無線、有線網路的結合,使用戶可以靈活選擇網路構建模式,同時也有效地解決了以上問題:
首先,寬頻上網,隨手可得。由於無線區域網寬頻路由器融合了ADSL寬頻和WLAN優勢於一體,擺脫了傳統了有線網路構架束縛,網上沖浪隨處可得。同時獨有的11-22M無線接入,加上與ADSL寬頻的配合使用,用戶可以充分享受寬頻無線網路的時尚品味。
其次,網路構建經濟簡單,應用更加豐富。該系列方案有效地利用現有電話線資源傳送數據和語音信號,大幅度地降低了辦公成本。網路支持PC、筆記本、掌上電腦等各種無線接入終端產品,使得網路建設一次到位,節省了網路無線升級的成本。
最後,安全可靠,確保網路安全。無線產品的安全性能設計與IP路由安全功能的有效結合,使網路更加安全可靠。此外,無線區域網寬頻路由集合了IP路由、防火牆等多種安全功能,用戶可通過子網分離和限制廣播域等方法來提高廣域網的傳輸性能並加強網路的安全性;而且產品還引入了業內最新的Wi-Fi?保護接入(WPA) 安全標准,新標准結合了數字加密和網路認證功能,將無線網路的安全性推向了更高水平,進一步保證區域網絡安全。
以下是我公司針對SOHO、家庭用戶貼身定製的2套"自由寬頻"解決方案,其所帶來的2種自由的工作、生活方式將為用戶帶來無處不在的寬頻體驗。

特色解決方案:1、SOHO族自由辦公無線ADSL接入方案
該方案適合規模較小、移動量較大的中小企業及家庭辦公室。在方案中採用了有線、無線相結合的方式,企業可以根據業務和規模的實際情況和發展需要,靈活選擇選擇不同的接入方式。總體來看,方案選用了無線區域網寬頻路由器作為介面,通過電話線與Internet網路相連。該寬頻路由器具有ADSL寬頻和無線AP功能,並提供四個乙太網口,公司可以根據內部終端設備實際情況,選擇下接Switch或Hub通過ADSLModem與Internet連接,或者直接通過無線區域網寬頻路由器乙太網口與外網互聯互通,而移動PC、筆記本或掌上電腦則無需網線連接,通過配置無線網卡,就可以實現網上業務。與此同時,列印機可直接與無線區域網寬頻路由器自適應列印埠連接,實現列印伺服器共享功能,進而節省了辦公成本,這種方案的主要特點為:規模小,移動性大,網路環境和接入方式隨時根據公司業務和規模的擴張而發展;列印伺服器共享功能使網路應用更加豐富,而且還節省了相應的辦公開支。採用包月制費用方式,並適用於所有ADSL專線用戶。
2、針對家庭用戶的ADSL接入方案以上拓撲結構主要針對家庭用戶設計的ADSL接入方案,非常適合休閑在家的中、老年網民以及求新求酷的新新人類。考慮到家庭用戶的終端設備的使用較少,傢具環境不易於鋪設太多線路,因此建議同樣使用無線區域網寬頻路由器作為接入設備,上端通過ADSLModem與Internet相連,而在下端這樣既可以直接連接台式PC,也可適應筆記本的靈活移動辦公的特點,同時滿足多台終端設備網路業務的需要,而且也減少了布線的繁瑣。而列印伺服器共享功能,也可以使用戶在家中的任何角落實現網路列印,輕松享受自由自在的移動生活。
這種方案的特點為:安裝簡便,滿足非專業用戶(個人用戶對家庭)多種上網方式的需求;靈活性強,用戶在家中隨時隨地均可實現網上沖浪。包月制和預付卡兩種費用方式均可,並適用於所有ADSL專線用戶。

如何用電腦查看全網路架構

查看網路構架步驟如下:
1.右鍵「計算機」,選擇「屬性」,在左上角選擇「設備管理器」。
2.打開設備管理器。在其中選擇處理器。
3、上網查詢,即可得到該處理器的性質

Ⅲ B/S架構 C/S架構 SOA架構 分別是什麼

一、什麼是C/S和B/S

第一、什麼是C/S結構。C/S (Client/Server)結構,即大家熟知的客戶機和伺服器結構。它是軟體系統體系結構,通過它可以充分利用兩端硬體環境的優勢,將任務合理分配到Client端和Server端來實現,降低了系統的通訊開銷。目前大多數應用軟體系統都是Client/Server形式的兩層結構,由於現在的軟體應用系統正在向分布式的Web應用發展,Web和Client/Server 應用都可以進行同樣的業務處理,應用不同的模塊共享邏輯組件;因此,內部的和外部的用戶都可以訪問新的和現有的應用系統,通過現有應用系統中的邏輯可以擴展出新的應用系統。這也就是目前應用系統的發展方向。

傳統的C/S體系結構雖然採用的是開放模式,但這只是系統開發一級的開放性,在特定的應用中無論是Client端還是Server端都還需要特定的軟體支持。由於沒能提供用戶真正期望的開放環境,C/S結構的軟體需要針對不同的操作系統系統開發不同版本的軟體, 加之產品的更新換代十分快,已經很難適應百台電腦以上區域網用戶同時使用。而且代價高, 效率低。如我院使用的上海超蘭公司「案件統計」管理軟體就是典型的C/S體系結構管理軟體。

第二、什麼是B/S結構。B/S(Browser/Server)結構即瀏覽器和伺服器結構。它是隨著Internet技術的興起,對C/S結構的一種變化或者改進的結構。在這種結構下,用戶工作界面是通過WWW瀏覽器來實現,極少部分事務邏輯在前端(Browser)實現,但是主要事務邏輯在伺服器端(Server)實現,形成所謂三層3-tier結構。這樣就大大簡化了客戶端電腦載荷,減輕了系統維護與升級的成本和工作量,降低了用戶的總體成本(TCO)。以目前的技術看,區域網建立B/S結構的網路應用,並通過Internet/Intranet模式下資料庫應用,相對易於把握、成本也是較低的。它是一次性到位的開發,能實現不同的人員,從不同的地點,以不同的接入方式(比如LAN, WAN, Internet/Intranet等)訪問和操作共同的資料庫;它能有效地保護數據平台和管理訪問許可權,伺服器資料庫也很安全 。目前我院內網(Intranet)、外網(Internet)和北京東方清大公司「案件、辦公管理軟體」就是B/S 結構管理軟體,幹警在區域網各工作站通過WWW瀏覽器就能實現工作業務。特別是在JAVA這樣的跨平台語言出現之後,B/S架構管理軟體更是方便、快捷、高效。

第三、管理軟體主流技術。管理軟體技術的主流技術與管理思想一樣,也經歷了三個發展時期。首先,界面技術從上世紀DOS字元界面到Windows圖形界面(或圖形用戶界面GUI),直至Browser瀏覽器界面三個不同的發展時期。其次,今天所有電腦的瀏覽器界面,不僅直觀和易於使用,更主要的是基於瀏覽器平台的任何應用軟體其風格都是一樣的,使用人對操作培訓的要求不高,而且軟體可操作性強,易於識別;再者,平台體系結構也從過去單用戶發展到今天的文件/伺服器(F/S)體系、客戶機/伺服器(C/S)體系和瀏覽器/伺服器(B/S)體系。

二、C/S和B/S 之比較

C/S和B/S是當今世界開發模式技術架構的兩大主流技術。C/S是美國 Borland公司最早研發,B/S是美國微軟公司研發。目前,這兩項技術以被世界各國所掌握,國內公司以C/S和B/S技術開發出產品也很多。這兩種技術都有自己一定的市場份額和客戶群,各家企業都說自己的管理軟體架構技術功能強大、先進、方便,都能舉出各自的客戶群體,都有一大群文人墨客為自己搖旗吶喊,廣告滿天飛,可謂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1、C/S架構軟體的優勢與劣勢

(1)、應用伺服器運行數據負荷較輕。最簡單的C/S體系結構的資料庫應用由兩部分組成,即客戶應用程序和資料庫伺服器程序。二者可分別稱為前台程序與後台程序。運行資料庫伺服器程序的機器,也稱為應用伺服器。一旦伺服器程序被啟動,就隨時等待響應客戶程序發來的請求;客戶應用程序運行在用戶自己的電腦上,對應於資料庫伺服器,可稱為客戶電腦,當需要對資料庫中的數據進行任何操作時,客戶程序就自動地尋找伺服器程序,並向其發出請求,伺服器程序根據預定的規則作出應答,送回結果,應用伺服器運行數據負荷較輕。

(2)、數據的儲存管理功能較為透明。在資料庫應用中,數據的儲存管理功能,是由伺服器程序和客戶應用程序分別獨立進行的,前台應用可以違反的規則,並且通常把那些不同的(不管是已知還是未知的)運行數據,在伺服器程序中不集中實現,例如訪問者的許可權,編號可以重復、必須有客戶才能建立定單這樣的規則。所有這些,對於工作在前台程序上的最終用戶,是「透明」的,他們無須過問(通常也無法干涉)背後的過程,就可以完成自己的一切工作。在客戶伺服器架構的應用中,前台程序不是非常「瘦小」,麻煩的事情都交給了伺服器和網路。在C/S體系的下,資料庫不能真正成為公共、專業化的倉庫,它受到獨立的專門管理。

(3)、C/S架構的劣勢是高昂的維護成本且投資大。首先,採用C/S架構,要選擇適當的資料庫平台來實現資料庫數據的真正「統一」,使分布於兩地的數據同步完全交由資料庫系統去管理,但邏輯上兩地的操作者要直接訪問同一個資料庫才能有效實現,有這樣一些問題,如果需要建立「實時」的數據同步,就必須在兩地間建立實時的通訊連接,保持兩地的資料庫伺服器在線運行,網路管理工作人員既要對伺服器維護管理,又要對客戶端維護和管理,這需要高昂的投資和復雜的技術支持,維護成本很高,維護任務量大。

其次,傳統的C/S結構的軟體需要針對不同的操作系統系統開發不同版本的軟體,由於產品的更新換代十分快,代價高和低效率已經不適應工作需要。在JAVA這樣的跨平台語言出現之後,B/S架構更是猛烈沖擊C/S,並對其形成威脅和挑戰。

2、B/S架構軟體的優勢與劣勢

(1)、維護和升級方式簡單。目前,軟體系統的改進和升級越來越頻繁,B/S架構的產品明顯體現著更為方便的特性。對一個稍微大一點單位來說,系統管理人員如果需要在幾百甚至上千部電腦之間來回奔跑,效率和工作量是可想而知的,但B/S架構的軟體只需要管理伺服器就行了,所有的客戶端只是瀏覽器,根本不需要做任何的維護。無論用戶的規模有多大,有多少分支機構都不會增加任何維護升級的工作量,所有的操作只需要針對伺服器進行;如果是異地,只需要把伺服器連接專網即可,實現遠程維護、升級和共享。所以客戶機越來越「瘦」,而伺服器越來越「胖」是將來信息化發展的主流方向。今後,軟體升級和維護會越來越容易,而使用起來會越來越簡單,這對用戶人力、物力、時間、費用的節省是顯而易見的,驚人的。因此,維護和升級革命的方式是「瘦」客戶機,「胖」伺服器。

(2)、成本降低,選擇更多。大家都知道windows在桌面電腦上幾乎一統天下,瀏覽器成為了標准配置,但在伺服器操作系統上windows並不是處於絕對的統治地位。 現在的趨勢是凡使用B/S架構的應用管理軟體,只需安裝在Linux伺服器上即可,而且安全性高。所以伺服器操作系統的選擇是很多的,不管選用那種操作系統都可以讓大部分人使用windows作為桌面操作系統電腦不受影響,這就使的最流行免費的Linux操作系統快速發展起來,Linux除了操作系統是免費的以外,連資料庫也是免費的,這種選擇非常盛行。

比如說很多人每天上「新浪」網,只要安裝了瀏覽器就可以了,並不需要了解「新浪」的伺服器用的是什麼操作系統,而事實上大部分網站確實沒有使用windows操作系統,但用戶的電腦本身安裝的大部分是windows操作系統。

(3)、應用伺服器運行數據負荷較重。由於B/S架構管理軟體只安裝在伺服器端(Server)上,網路管理人員只需要管理伺服器就行了,用戶界面主要事務邏輯在伺服器(Server)端完全通過WWW瀏覽器實現,極少部分事務邏輯在前端(Browser)實現,所有的客戶端只有瀏覽器,網路管理人員只需要做硬體維護。但是,應用伺服器運行數據負荷較重,一旦發生伺服器「崩潰」等問題,後果不堪設想。因此,許多單位都備有資料庫存儲伺服器,以防萬一。

Web服務作為炙手可熱的技術,如何應用到企業的IT系統和商業流程之中、並給企業帶來直接的經濟效益,一直備受國內外企業管理者的高度關注和推崇。而在近兩年,出現了一種技術架構被譽為下一代Web服務的基礎架構,它就是SOA(Service-oriented architecture,面向服務架構)。1996年,Gartner最早提出SOA。2002年12月,Gartner提出SOA是"現代應用開發領域最重要的課題",還預計到2008年,SOA將成為佔有絕對優勢的軟體工程實踐方法,主流企業現在就應該在理解和應用SOA開發技能方面進行投資。

更好支持商業流程
SOA並不是一個新事物,IT組織已經成功建立並實施SOA應用軟體很多年了,BEA、IBM、等廠商看到了它的價值,紛紛跟進。SOA的目標在於讓IT變得更有彈性,以更快地響應業務單位的需求,實現實時企業(Real-Time Enterprise,這是Gartner為SOA描述的願景目標)。而BEA的CIO Rhonda早在2001年6月就提出要將BEA的IT基礎架構轉變為SOA,並且從對整個企業架構的控制能力、提升開發效率、加快開發速度、降低在客戶化和人員技能的投入等方面取得了不錯的成績。

SOA是在計算環境下設計、開發、應用、管理分散的邏輯(服務)單元的一種規范。這個定義決定了SOA的廣泛性。SOA要求開發者從服務集成的角度來設計應用軟體,即使這么做的利益不會馬上顯現。SOA要求開發者超越應用軟體來思考,並考慮復用現有的服務,或者檢查如何讓服務被重復利用。SOA鼓勵使用可替代的技術和方法(例如消息機制),通過把服務聯系在一起而非編寫新代碼來構架應用。經過適當構架後,這種消息機制的應用允許公司僅通過調整原有服務模式而非被迫進行大規模新的應用代碼的開發,使得在商業環境許可的時間內對變化的市場條件做出快速的響應。

SOA也不僅僅是一種開發的方法論--它還包含管理。例如,應用SOA後,管理者可以方便的管理這些搭建在服務平台上的企業應用,而不是管理單一的應用模塊。其原理是,通過分析服務之間的相互調用,SOA使得公司管理人員方便的拿到什麼時候、什麼原因、哪些商業邏輯被執行的數據信息,這樣就幫助了企業管理人員或應用架構師迭代地優化他們的企業業務流程、應用系統。

SOA的一個中心思想就是使得企業應用擺脫面向技術的解決方案的束縛,輕松應對企業商業服務變化、發展的需要。企業環境中單個應用程序是無法包容業務用戶的(各種)需求的,即使是一個大型的ERP解決方案,仍然不能滿足這個需求在不斷膨脹、變化的缺口,對市場快速做出反應,商業用戶只能通過不斷開發新應用、擴展現有應用程序來艱難的支撐其現有的業務需求。通過將注意力放在服務上,應用程序能夠集中起來提供更加豐富、目的性更強的商業流程。其結果就是,基於SOA的企業應用系統通常會更加真實地反映出與業務模型的結合。服務是從業務流程的角度來看待技術的--這是從上向下看的。這種角度同一般的從可用技術所驅動的商業視角是相反的。服務的優勢很清楚:它們會同業務流程結合在一起,因此能夠更加精確地表示業務模型、更好地支持業務流程。相反我們可以看到以應用程序為中心的企業應用模型迫使業務用戶將其能力局限為應用程序的能力。

企業流程(enterprise process)是流經企業框架的空氣,它賦予業務模型里的組件以生命,並更加清晰地定義了它們之間的關系。流程定義了同業務模型進行交互操作的專門方法。例如,會計可能是企業服務系統的一個組件--但是將發票寄給客戶卻是一個業務流程。服務被定義用來支持業務流程,因而貫穿整個流程始終的是:各種服務組件在流程和邏輯實現過程中的裝配操作。理解業務流程是定製服務的關鍵所在。

有利於企業業務的集成
傳統的應用集成方法(點對點集成、企業消息匯流排或中間件的集成(EAI)、基於業務流程的集成)都很復雜、昂貴,並且不靈活。這些集成方法難於快速適應基於企業現代業務變化不斷產生的需求。基於面向服務架構 (SOA) 的應用開發和集成可以很好的解決其中的許多問題。

SOA 描述了一套完善的開發模式來幫助客戶端應用連接到服務上。這些模式定製了系列機制用於描述服務、通知及發現服務、與服務進行通信。

不同於傳統的應用集成方法,在 SOA 中,圍繞服務的所有模式都是以基於標準的技術實現的。大部分的通信中間件系統,如 RPC、CORBA、DCOM、EJB 和 RMI,也同樣如此。可是它們的實現都不是很完美的,在權衡交互性以及標準定製的可接受性方面總是存在問題。SOA 試圖排除這些缺陷。因為幾乎所有的通信中間件系統都有固定的處理模式,如RPC 的功能、CORBA 的對象等等。然而,服務既可以定義為功能,又可同時對外定義為對象、應用等等。這使得 SOA 可適應於任何現有系統,並使得系統在集成時不必刻意遵循任何特殊定製。

SOA 幫助企業信息系統遷移到"leave-and-layer"架構之上,這意味著在不用對現有的企業系統做修改的前提下,系統可對外提供 Web 服務介面,這是因為它們已經被可以提供 Web 服務介面的應用層做了一層封裝,所以在不用修改現有系統架構的情況下,SOA 可以將系統和應用迅速轉換為服務。SOA 不僅覆蓋來自於打包應用、定製應用和遺留系統中的信息,而且還覆蓋來自於如安全、內容管理、搜索等 IT 架構中的功能和數據。因為基於 SOA 的應用能很容易地從這些基礎服務架構中添加功能,所以基於SOA的應用能更快地應對市場變化,為使企業業務部門設計開發出新的功能應用。

http://dev2dev.bea.com.cn/techdoc/200404186.html

Ⅳ 網路拓撲的五種結構分別適用於哪種具體網路

樹型拓撲結構
樹形結構是匯流排型結構的擴展,它是在匯流排網上加上分支形成的,其傳輸介質可有多條分支,但不形成閉合迴路,樹形網是一種分層網,其結構可以對稱,聯系固定,具有一定容錯能力,一般一個分支和結點的故障不影響另一分支結點的工作,任何一個結點送出的信息都可以傳遍整個傳輸介質,也是廣播式網路。一般樹形網上的鏈路相對具有一定的專用性,無須對原網做任何改動就可以擴充工作站。 網狀網:
在一個大的區域內,用無線電通信連路連接一個大型網路時,網狀網是最好的拓撲結構。通過路由器與路由器相連,可讓網路選擇一條最快的路徑傳送數據。
2、主幹網:
通過橋接器與路由器把不同的子網或LAN連接起來形成單個匯流排或環型拓撲結構,這種網通常採用光纖做主幹線。
3. 星狀相連網:
利用一些叫做超級集線器的設備將網路連接起來,由於星型結構的特點,網路中任一處的故障都可容易查找並修復。
應該指出,在實際組網中,為了符合不同的要求,拓撲結構不一定是單一的,往往都是幾種結構的混用。

Ⅳ 需要組裝一台玩3D大型網路游戲的電腦配置(主要玩英雄聯盟,逆戰等游戲,最好是中高配的,預算4000rmb左...

cpuE3-1230V2
1250
主板華擎B75M
369
顯卡迪蘭恆進 HD68500 酷能+ 1G
880
內存三星黑武士4GB*2 DDR3 1600
330
硬碟鎂光M4 256G
1200
機箱至睿戰斧X8 機箱倒置38度架構最強散熱構架USB3.0
119

計算機網路的組成是什麼

計算機網路的組成基本上包括:計算機、網路操作系統、傳輸介質(可以是有形的,也可以是無形的,如無線網路的傳輸介質就是空氣)以及相應的應用軟體四部分。

閱讀全文

與網路電腦的構架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陌陌網路連接超時怎麼登錄不上 瀏覽:864
2m網路是多少千兆 瀏覽:849
網路安全是怎麼來的 瀏覽:687
電腦裝了固態硬碟後沒有網路 瀏覽:588
路由器網路連接老是掉線 瀏覽:309
專科計算機網路好還是應用好 瀏覽:312
什麼軟體測試網路速度准確 瀏覽:577
設置網路超時怎麼辦 瀏覽:929
香河縣有沒有無線網路 瀏覽:996
手機交易貓網路異常 瀏覽:175
網路招生生源來源方式主要是什麼 瀏覽:542
網路恢復出廠設置閃紅燈 瀏覽:67
光環無限網路設置 瀏覽:280
網路用語戰斗什麼意思 瀏覽:576
網路oem貼牌和代理哪個好做 瀏覽:886
城陽哪個網路好用 瀏覽:645
網路用戶名和密碼是什麼意思 瀏覽:976
小度的無線網路的密碼 瀏覽:981
別的wifi為什麼搜不到自家的網路 瀏覽:888
華為電腦設置密碼顯示沒網路 瀏覽:19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