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網路連接 > 海明碼在計算機網路哪一章講的

海明碼在計算機網路哪一章講的

發布時間:2024-09-25 20:15:17

⑴ 海明碼是什麼

海明碼是一種可以糾正一位差錯的編碼。它是利用在信息位為k位,增加r位冗餘位,構成一個n=k+r位的碼字,然後用r個監督關系式產生的r個校正因子來區分無錯和在碼字中的n個不同位置的一位錯。它必需滿足以下關系式: r 2^r ≥ k r 1 或 2^r ≥ n 1海明碼的編碼效率為: R=k/(k+r) 式中 k為信息位位數 r為增加冗餘位位數

計算機網路和傳統電話網的數據交換方式相同嗎

傳統電話網的數據交換方式
就是程式控制電話交換機的主要任務是實現用戶間通話的接續。基本劃分為兩大部分:話路設備和控制設備。話路設備主要包括各種介面電路(如用戶線介面和中繼線介面電路等)和交換(或接續)網路;控制設備在縱橫制交換機中主要包括標志器與記發器,而在程式控制交換機中,控制設備則為電子計算機,包括中央處理器(CPU),存儲器和輸入/輸出設備。程式控制交換機實質上是採用計算機進行「存儲程序控制」的交換機,它將各種控制功能與方法編成程序,存入存儲器,利用對外部狀態的掃描數據和存儲程序來控制,管理整個交換系統的工作。
1、 交換網路
交換網路的基本功能是根據用戶的呼叫要求,通過控制部分的接續命令,建立主叫與被叫用戶間的連接通路。在縱橫制交換機中它採用各種機電式接線器(如縱橫接線器,編碼接線器,笛簧接線器等),在程式控制交換機中目前主要採用由電子開關陣列構成的空分交換網路,和由存儲器等電路構成的時分接續網路。
2、 用戶電路
用戶電路的作用是實現各種用戶線與交換之間的連接,通常又稱為用戶線介面電路(SLIC,Subscriber Line Interface Circuit)。根據交換機制式和應用環境的不同,用戶電路也有多種類型,對於程式控制數字交換機來說,目前主要有與模擬話機連接的模擬用戶線電路(ALC)及與數字話機,數據終端(或終端適配器)連接的數字用戶線電路(DLC)。

模擬用戶線電路是適應模擬用戶環境而配置的介面,其基本功能有;
饋電(Battery feed):交換機通過用戶線向共電式話機直流饋電;
過壓保護(Overvoltage Protection):防止用戶線上的電壓沖擊或過壓而損壞交換機。
振鈴(Ringing):向被叫用戶話機饋送鈴流。
監視(Supervision): 藉助掃描點監視用戶線通斷狀態,以檢測話機的摘機,掛機,撥號脈沖等用戶線信號,轉送給控制設備,以表示用戶的忙閑狀態和接續要求。
編解碼(CODEC):利用編碼器和解碼器(CODEC),濾波器,完成話音信號的模數與數模交換,以與數字交換機的數字交換網路介面 。
混合(Hybrid):進行用戶線的2/4線轉換,以滿足編解碼與數字交換對四線傳輸的要求。
測試(Test):提供測試埠,進行用戶電路的測試。
這7種功能常用第一個字母組成的縮寫詞(BORSCHT)代表。對於模擬程式控制交換機,不需要編解碼功能;而在數字程式控制交換機中,除某些特定應用的小型交換機利用增量調制方式外,其它大部分均採用PCM編解碼方式。數字用戶線電路是為適應數字用戶環境而設置的介面,它主要用來通過線路適配器(LAM)或數字話機(SOPHO-SET)與各種數據終端設備(DTE)如計算機,列印機,VDU,電傳相連。

3、 出入中繼器
出入中繼器是中繼線與交換網路間的介面電路,用於交換機中繼線的連接。它的功能和電路與所用的交換系統的制式及局間中繼線信號方式有密切的關系。
模擬中繼介面單元(ATU),其作用是實現模擬中繼線與交換網路的介面,基本功能一般有:
發送與接收表示中繼線狀態(如示閑,佔用,應答,釋放等)的線路信號。
轉發與接收代表被叫號碼的記發器信號。
供給通話電源和信號音。
向控制設備提供所接收的線路信號。
對於最簡單的情況,某一交換機的中繼器通過實線中繼線與另一交換機連接,並採用用戶環路信令,則該模擬中繼器的功能與作用等效為一部「話機」。若採用其它更為復雜的信號方式,則中繼器應實現相應的話音,信令的傳輸與控制功能。
數字中繼線介面單元(DTU)的作用是實現數字中繼線與數字交換網路之間的介面,它通過PCM有關時隙傳送中繼線信令,完成類似於模擬中繼器所應承擔的基本功能。但由於數字中繼線傳送的是PCM群路數字信號,因而它具有數字通信的一些特殊問題,如幀同步,時鍾恢復,碼型交換,信令插入與提取等,即要解決信號傳送,同步與信令配合三方面的連接問題。
數字中繼介面單位的基本功能包括幀與復幀同步碼產生,幀調整,連零抑制,碼型變換,告警處理,時鍾恢復,幀同步搜索及局間信令插入與提取等,如同模擬用戶電路的BORSCHT,也可將數字中繼單元的上述8種功能概括為GAZPACHO。
4、 控制設備
控制部分是程式控制交換機的核心,其主要任務是根據外部用戶與內部維護管理的要求,執行存儲程序和各種命令,以控制相應硬體實現交換及管理功能。
程式控制交換機控制設備的主體是微處理器,通常按其配置與控制工作方式的不同,可分為集中控制和分散控制兩類。為了更好的適應軟硬體模塊化的要求,提高處理能力及增強系統的靈活性與可靠性,目前程式控制交換系統的分散控製程度日趨提高,已廣泛採用部分或完全分布式控制方式。

計算機網路
一、計算機網路就是利用通信設備和線路將地理位置不同的功能獨立的多個計算機系統互連起來,以功能完善的網路軟體(網路通信協議、信息交換方式和網路操作系統等)實現網路中資源共享和信息傳遞的系統。
二、計算機網路由資源子網(主機HOST(提供資源)和終端T(請求資源))以及通信子網(網路結點和通信鏈路)組成,通信子網是計算機網路的內層。
三、計算機網路的演變概括為:1、面向終端的計算機網路(50年代初、SAGE)2、計算機-計算機網路(60年代後期、ARPANET)3、開放式標准化網路。
四、計算機網路的實例:網際網路、公用數據網和乙太網。
五、計算機網路的功能:硬體資源共享、軟體資源共享、用戶信息交換
六、計算機網路的分類:1、地理:廣域網、區域網、城域網;2、交換方式:電路交換網、報文交換網、分組交換網;3、拓撲結構:星型網、匯流排網、環形網、樹形網;4、用途:科研、教育、商業、企業;按傳輸介質分為雙絞線網、同軸電纜網、光纖網、無線網;按信道帶寬分窄帶網、寬頻網。
七、計算機網路應用於辦公自動化、遠程教育、電子銀行、證券期貨交易、校園網、企業網(集散系統和計算機集成製造系統是兩種典型的企業網路系統)、智能大廈和結構化綜合布線系統。
八、計算機網路的標准制定機構有:國際標准化組織(ISO)、國際電信聯盟(ITU)、美國國家標准局(NBS)、美國國家標准學會(ANSI)、歐洲計算機製造商協會(ECMA)、INTERNET工程任務組和INTERNET工程指導小組。
第二章計算機網路基礎知識
一、數據可定義為有意義的實體,分為數字數據和模擬數據,數字數據是離散的值,模擬數據是在某個區間內連續變化的值。
二、信號是數據的電子或電磁編碼,分模擬信號、數據信號。
模擬信號是隨時間連續變化的電流、電壓和電磁波,數據信號是一系列離散的電脈沖,可以利用其某一瞬間狀態來表示要傳輸的數據。
三、信息是數據的內容和解釋;
四、信源是產生和發送信息的設備或計算機;
五、信宿是接收和處理信息的設備或計算機;
六、信道是信源和信宿之間的通信線路。
七、數據通信是一種通過計算機和其它數據裝置與通信線路完成數據編碼信號的傳輸、轉接、存儲和處理的通信技術。它是以計算機為中心,用通信線路連接分布在異地的數據終端設備。以實施數據傳輸的一種系統。
八、模擬數據和數字數據都可以用模擬信號和數字信號來表示。
模擬數據是時間的函數,並佔有一定的頻率范圍(頻帶),它可以用佔有相同頻帶的模擬信號來傳輸。
模擬數據用數字信號表示時,完成模擬數據和數字信號轉換功能的設施是編碼解碼器,數字數據用模擬信號表示,轉換設備是數據機modem。
數據通信長距離傳輸信號衰減克服的方法:模擬信號:放大器;數字信號:中繼器。
通信方式分為並行方式和串列方式,並行方式用於近距離通信(計算機內部),串列方式用於遠距離通信。
九、串列通信的方向性結構:單工、半雙工、全雙工。
數字信號變換成音頻信號的過程稱調制,音頻信號變換成數字信號的過程稱解調。把調制和解調功能做成一個設備稱數據機。
十、數據傳輸速率法:每秒能傳輸的二進制信息位數(單位:位/秒)。S=1/T*log2N
信號傳輸速率:單位時間內通過信道傳輸的碼元個數,單位為波特(baud)。波特率、碼元速率、調制速率。
二者的區別:信號傳輸速率是指單位時間內通過的碼元個數,數據傳輸速率通過的是碼元的二進制信息位數。
它們的關系是:S=B*log2NB=S/log2N
信道容量:表示一個信道傳輸數據的能力,它是傳輸數據能力的極限,而數據傳輸速率是實際的數據傳輸速率
1、離散的信道容量:C=2*H*log2N(H:帶寬(Hz),N:可能取的離散值個數)
2、連續信道容量:C=H*log2N*(1+S/N)(S:信號功率,N:雜訊功率,S/N:信噪比)
誤碼率是關於傳輸可靠性的指標(Pe=Ne/N),計算機網路中一般要求誤碼率地獄10-9
十一、數字數據的模擬信號編碼
模擬信號傳輸的基礎是:載波,載波具有三大要素:幅度、頻率和相位。
數字調制的三種基本形式:移幅鍵控法(ASK)、移頻鍵控法(FSK)、移相鍵控法(PSK)。
移幅鍵控法(ASK):效率低、能達到了速率為1200bps(數據傳輸速率)。
移頻鍵控法(FSK):可實現全雙工操作,也可達到1200bps.
移相鍵控法(PSK):利用二相或多於二相的相移,可以對傳輸速率起到加倍作用。
相位幅度調制PAM解決了相位數已達到上限的問題,實際上是PSK和ASK的結合。
模擬信道的頻帶范圍為300-3400Hz,所以,要用它來傳輸數字信號,就要把數字信號變為電話網所允許的30-3400Hz.
十二、數字數據的數字信號編碼
基帶傳輸就是在線路中直接傳送數字信號的電脈沖,要解決問題是:數字數據的數字信號表示以及收發兩端之間的信號同步兩方面、雙極性歸零脈沖負電流正電流。不歸零碼在傳輸中難以確定位的開始和結束,需要用其他方法使其同步,歸零碼的脈沖窄,所以他在信道上佔用的頻帶較寬(脈沖寬度與傳輸頻帶寬度成反比)
單極性碼服一積累直流分量,雙極性碼就不會。(導致結果:不能提供交流耦合,另外,它還會損壞連接點的電鍍層)
同步方法位同步法(同步傳輸)外同步法(接收端的同步信號事先由發送端送來)
自同步法(從數字信號中提取同步信號)(曼徹斯特編碼)
群同步法(非同步傳輸)字母音的非同步定時和字元中的比特之間的同步定時,一般用於低速數據傳輸的場合。
曼徹斯特編碼從高到低表示「1」,從低到高表示「0」,其數據傳輸速率只有調制速率的1/2.
群同步的傳輸中每個字元由下列四部分組成:1、1位起始位;2、5-8位數據位;3、1位奇偶校驗位;4、1-2位停止位,以「1」來表示。
十三、模擬數據的數字信號編碼常用的方法是脈碼調制PCM.脈碼調制是以采樣定理為基礎,
十四、信號數字化的轉化過程包括采樣、量化和編碼三個步驟。
數字傳輸的優點是抗干擾性強、保密性好。
十五、多路復用技術就是把多個信號放在一個信道上同時傳輸的技術,最常用的兩種多路復用技術是:頻分多路復用FDM和時分多路復用TDM.
頻分多路復用的原理是將物理信道的總帶寬分割成若干個與傳輸單個信號相同(或略寬)的子信道時分多路復用的原理是將一條物理信道按時間分成若干個時間片輪轉的分配多個信號使用,利用每個信號在時間上的交叉,傳輸多個數字信號。時分多路復用不僅局限於傳輸數字信號,也可同時交叉傳輸模擬信號。
對於光纖信道,頻分多路服用的一個變種大波分多路復用。
十六、T1載波利用脈碼調制PCM和時分多路復用此用戶發言已違反社區規定此用戶發言已違反社區規定此用戶發言已違反社區規定技術,數據傳輸速率為1.544Mbps.E1載波是一種PCM載波標准,其數據傳輸速率為2.048Mbps.
十七、非同步傳輸(群同步傳輸)一次只傳輸一個字元(由5-8位數據組成),每個字元用一位起始位(0)和一位停止位(1)來表示開始和停止;
同步傳輸時,在每個數據塊的開始處和結尾處各加一個幀頭和一個幀尾,加上幀頭、幀尾的數據稱為一幀。
十八、交換網路可分為電路交換網、報文交換網和分組交換網。
1、電路交換:在源節點與目的節點之間有一條利用中間節點構成的專用物理連接線路,直到數據傳輸結束;它要經歷電路建立、數據傳輸、電路拆除三個過程;電路交換的優點是數據傳輸可靠、迅速,缺點是電路空閑時會浪費;其特點是在數據傳送開始之前必須先設置一條專用的通路,在線路釋放之前,該通路由一對用戶完全佔用,電話交換網及技術應用是電路交換的典型例子。
2、報文交換:報文交換方式的傳輸單位是報文(一次性需發送的數據塊),其長度不限且可變;報文交換方式採用「存儲-轉發」方式;發送報文時,他先將一個目的地址附加到報文上,網路結點根據目的地址信息,把報文發送到下一個節點,一直逐個節點的傳送到目的節點,因此,這種交換方式無需事先通過呼叫建立連接,由於它需要緩沖存儲,故報文交換不能滿足實時通信的要求。
報文交換與電路交換相比較,有以下特點:1、電路利用率高,可分時共享二節點的通道,對電路的傳輸能力要求低;2、通信量大時仍然可接受報文,同時傳輸延時會增加;3、報文交換可把一個報文發送到多個目的地,電路交換卻很難;4、報文交換網路可以進行速度和代碼的轉換(不同速率的站也可相連接。報文交換的缺點主要表現為不能滿足實時和互動式的通信要求。
3、分組交換是將報文分成若干個分組,每一個分組長度有一個上限(為了提高交換速度而設上限),分組存儲在內存中,提高交換速度,它適用於互動式通信,如終端與主機通信。
分組交換又可分為虛電路分組交換和數據報分組交換,分組交換式計算機網路中使用最廣泛的一種交換技術。
虛電路方式:網路的源節點和目的節點之間在傳輸首先建立一條邏輯通路,分組中除數據外還要包含一個虛電路標識符,由於這條電路不是專用的,所以稱他為虛電路。虛電路技術的主要特點是:在數據傳輸之前必須通過虛呼叫設置一條虛電路。它適用於兩端之間長時間的數據交換。優點:可靠、保持順序;缺點:如有故障,則經過故障點的數據全部丟失
數據報方式中的每個分組是被單獨處理的,每個分組稱為一個數據報,每個數據報都攜帶地址信息。因為他們被單獨處理,所以每個分組走的路徑不一定相同,因此不能保證各個數據報按順序到達,有的甚至會丟失。在整個過程中,沒有虛電路的建立,但要為每個數據報做路由選擇,適用於少量數據。數據到特點是:在目的地需要重新組裝報文。優點:如有故障可繞過故障點、:不能保證按順序到達,丟失不能立即知曉。
十九、電路交換、報文交換、分組交換的比較:電路交換要設置一條完全的通路,並在傳輸過程中獨占,效率不高;報文從源到目的地採用存儲-轉發的方式,它不適合於實時通信;分組交換和報文交換相似,但規定了長度。區域網不僅使用電路交換,也使用分組交換,但不使用報文交換。因為不能滿足實時通信的要求。
二十、網路拓撲是指網路形狀,或是它在物理上的連通性。網路拓撲的主要結構有:星型拓撲、匯流排拓撲、環形拓撲、樹形拓撲、混合型拓撲、網型拓撲六種形式。
選擇網路拓樸結構時要考慮的因素:可靠性、費用、靈活性、響應時間和吞吐量。
二十一、星型拓樸是由中央結點和通過點到通信鏈路接到中央結點的各個站點組成。星型網常採用電路交換和報文交換,尤其以電路交換更為普遍。優點:控制簡單、故障診斷和隔離容易、方便服務。缺點:電纜長度和工作量大、中央結點負擔過重、各站點分布處理能力低。
二十二、匯流排拓撲採用一個信道作為傳輸媒體,站點通過介面連接到傳輸媒體上,發送信號到傳輸媒體上,而且能對所有其他站點接收。中線突出採用分布式控制策略來確定哪個站點可以發送,它主要採用分組交換方式。優點:所需電纜數量少、結構簡單,無源工作,可靠性高、易於擴充和減少用戶。缺點:傳輸距離有限、故障不易診斷和隔離、不具有實時功能。
二十三、環形拓撲網路由站點和連接站點的鏈路組成一個閉合環。環形拓撲採用分布式控制策略來進行控制。優點:電纜長度短、增減工作站簡單、可使用光纖。缺點:節點故障會引發全網故障、故障檢測困難、負載輕時,利用率較低。
二十四、樹形拓撲象一個倒著的大樹,由匯流排拓撲演變而來。樹形拓撲的優點是:易擴展、故障隔離較容易。缺點是對根的依賴性太大。
混合型拓撲是將單一拓撲結構混和起來。
二十五、傳輸媒體的特性包括:物理特性、傳輸特性、地理范圍、抗干擾性、相對價格。
二十六、傳輸媒體的選擇:拓撲結構、實際需要的通信容量、可靠性要求、能承受的價格。
二十七、基帶同軸電纜用於傳輸數字信號,阻抗50Ω,最大距離幾公里。寬頻同軸電纜即可傳輸數字信號也可傳輸模擬信號,阻抗為75Ω,寬頻電纜的最大距離可達幾十公里。
二十八、差錯控制是指在數據通信過程中發現和糾正差錯,把差錯盡可能小的限制在允許范圍內的技術和方法。
二十九、信道固有的、持續存在隨機雜訊為熱雜訊。熱雜訊引起的差錯稱為隨機錯,它所引起的某位碼元的差錯是孤立的,與前後碼元無關,它導致隨機錯通常較少。由外界特定的短暫原因所造成的雜訊稱為沖擊雜訊,它是傳輸中產生差錯的主要原因,他不會影響到一串碼元。
三十、利用差錯控制編碼進行差錯控制的方法有兩個:自動請求重發ARQ、前向糾錯FEC.FEC中,接收端不僅能發現差錯,而且能確定二進制碼元發生的位置從而糾正他。ARQ方式只使用檢錯碼,FEC方式必須使用糾錯碼。
三十一、編碼效率:R=h/n=k/(k+r)。k:碼字中的信息位數、r:外加的冗餘位數、n:編碼後的碼字長度。編碼效率R越大,信道中用來傳送信息碼元的有效利用率就越高。
三十二、奇偶校驗碼是一種通過增加冗餘位使得碼字中「1」的個數後為奇數或偶數的方法,它是一種檢錯碼。
垂直奇偶檢驗又稱縱向奇偶檢驗,它能檢測出每列中所有奇數位錯,但檢測不到偶數位錯,它的編碼效率是:R=P/(P+1),漏檢率接近二分之一。
水平奇偶校驗又稱橫向奇偶校驗,它不但可以檢測出各段同一位上的奇數位錯,而且還能檢測出突發長度水平垂直奇偶校驗又稱縱橫奇偶校驗,它能檢測出:A、所有三位或三位以下的錯誤;B、奇數位錯;C、突發長度。
三十三、循環冗餘校驗碼又叫多項式碼。K位要發送的加上R位冗餘位形成一個整體來發送,K位要發送的信息位對應一個(K+1)位的多項式,R位冗餘位對應一個(R-1)的多項式。循環冗餘校驗碼的特點:可檢測出所有的奇數位錯、可檢測出所有雙比特錯、可檢測出所有小於等於檢驗位長度的突發錯。(簡單應用)
三十四、海明碼是一種可以糾正一位差錯的編碼。(簡單應用)
三十五、1、雙絞線早就用於電話通信中的模擬信號傳輸,也用於數字信號的傳輸。對於模擬數據來說,大約每5-6公里需要一個放大器,對於數字信號來說,每2-3公里使用一個中繼器。雙絞線的帶寬可達268KHz,因而可使用頻分多路復用技術。在100Kbps速率下傳輸距離可達1公里,但10M和100M的傳輸速率下距離不超過100米。
2、同軸電纜中的基帶同軸電纜用於直接傳輸數字信號。寬頻同軸電纜用於頻分多路復用的模擬信號傳輸,也可用於不使用頻分多路復用的高速數字信號和模擬信號的傳輸。
3、在計算機網路中均採用二根光纖(一來一去)組成的傳輸系統。光纖的傳輸速率可達Gbps級,傳輸距離達數十公里。目前,一條光纖線路上只能傳輸一個載波,隨著技術的發展,會出現使用的多路復用光纖。光纖傳輸6-8公里的距離內不用中繼器。波分復用技術WDM。

⑶ 求網路工程師考試(軟考)教材《網路工程師教程(第三版)》各章復習重點。

第一章《計算機基礎知識》中介紹了計算機的基礎知識(全部在上午題出),這個部分的內容現在一般有8分左右,有一定難度,而且知識的覆蓋面很廣 但目前考察的難度有所降低,大部分的題目都是以前考過的真題(尤其是這個部分的計算機)..

第二章《計算機網路概論》主要講述了網路的七層模型,建議大家簡單地了解一下,書的後面有詳細的講解。

第三章《數據通信基礎》,這一章的考題主要集中在上午的考試,一般2分左右,本部分內容有難度,但從考試方面來看 不必研究太深,本章的考點有:
(1)熟練信道帶寬、誤碼率的公式(計算題);
(2)了解數據的編碼格式;
(3)熟悉數據交換的三種不同的方式;
(4)了解多路復用技術的概念以及原理;
(5)熟悉差錯控制的概念,特別需要掌握的是海明碼以及循環冗餘效驗碼。

第四章《廣域通信網》的重點有:
(1)HDLC協議的特點、幀結構、三種的基本配置方式以及三種幀的類型;
(2)幀中繼協議的特點、幀結構、關於擁塞控制的辦法;
(3)ISDN的特點、ATM層的特點,其中ATM高層的特點是比較重要的,同時ATM適配層也需要很好地掌握。

第五章《區域網和城域網》的重點有: (本部分內容有一定難度,大家不必在上面花太多時間)
(1)了解802.1到802.11各個標準的特點;
(2)對於CSMA/CD協議,了解它的工作原理;
(3)了解令牌環匯流排、令牌環網的概念以及工作原理;
(4)熟悉ATM區域網的工作原理,對於ATM區域網模擬要熟悉並掌握,這部分是比較重要的內容;
(5)在無線區域網這部分,因為技術比較新,也是以後網路分支發展的一個方向,大家要重點看,有可能在下午題出現

第六章《網路互連和互聯網》的重點在於: (有可能出現在下午題,這章一定要重點看,對後面學習很有幫助)
(1)了解中繼器、網橋、路由器、網關的工作原理;
(2)了解生成樹網橋(本人覺得這部分也是個重點,但考試很少考這部分內容);
(3)熟悉IP編址的方法、IP的分段和重裝配以及差錯控制和流控;
(4)對於ICMP協議,熟悉ICMP各報文的含義;
(5)了解ARP、RARP的幀格式、工作原理;
(6)了解外部網關協議的概念以及各個協議的區別;
(7)掌握NAT技術的概念以及實現原理(比較重要的知識點);
(8)了解三層交換技術的概念以及實現原理;
(9)了解FTP的命令。

第七章《網路安全》的重點在於:(很重要的一章,上午,下午都可能考到)
(1)了解網路安全的基本概念;
(2)了解DES加密演算法;
(3)了解IDEA加密演算法;
(4)熟悉RSA加密演算法(比較重要的);
(5)了解報文摘要MD5;
(6)熟悉數字簽名的原理技術(比較重要的);
(7)了解數字證書的概念、證書的獲取的概念;
(8)了解密鑰的管理體制;
(9)熟悉安全套接層SSL的概念;
(10)了解IPSec的感念以及它的安全結構的四個部分;
(11)了解虛擬專用網的概念,知道其實現原理。

第八章《網路操作系統》和第九章《網站設計和配置技術》的重點主要在於Windows2003和Linux 伺服器的配置,建議大家復習的時候能夠找一下對應的書籍看看,最好能在OS下練練命令的使用。 本章節是下午題必考內容,尤其是linux,5個伺服器的配置一定熟練掌握。

第十章《接入網技術》的重點有:
(1)了解SLIP、PPP和PPPOE原理的概念;
(2)熟悉XDSL的幾種接入技術,並知道它們分別的接入速度,特別是ADSL的接入原理、接入速度以及G.DMT 和G.Lite的區別;
(3)了解HFC的概念以及接入方法;
(4)了解寬頻無線接入技術的概念、實現原理(這是一個比較新的技術,本人覺得比較重要,建議大家還是看看這部分內容)。

第十一章《組網技術》的重點有: (下午題必考,尤其是路由器和交換機的配置,書上的每個配置例子都要記住!各種配置命令)幾個比較重要的實驗VLAN的配置、RIP協議的配置、OSPF協議的配置、IGRP協議的配置、ISDN的配置、PPP和DDP的配置、FR的配置、L2TP的配置與測試、IPSec的配置與測試等,建議大家好好看看這些實驗,有機會的話最好動手做一下。

第十二章《網路管理》的重點不是很多,建議大家在復習的時候不必花費太多的精力,熟悉SNMP的概念以及管理的分類(本章重點)、SNMP的操作和安全機制,這部分內容一般會在上午的考試中出題。

第十三章《網路需求分析和網路規劃》中的內容,大家在復習的時候大概看看就可以了,不必花費太多的時間。

下面強調幾點:

第一:真題很重要

第二:最新的考試動態是必不可少的。建議大家最好能夠按照網路工程師的考試大綱認真復習,因為考試大綱就是試題的方向。當時復習時,感覺走了不少彎路,沒有太重視考試大綱,覺得考試大綱不太重要,粗粗地看了一下,也沒有太多的用它來指導復習,結果逢章必看,逢章必學,導致有些不是很重要的章節卻花費了好多時間復習,其實有些內容根本不需要仔細地研究,泛泛地了解就可以了。

第三:大家要多了解一些新的技術,和網路有關系的,比如最近出現什麼新的病毒啦什麼的。~~~

第四:大家一定要堅持,軟考的成功重在堅持。

⑷ [計算機網路]Ch.3 數據鏈路層

數據鏈路層使用物理層提供的服務在通信信道上發送和接收比特。
(1) 向網路層提供一個定義良好的介面
(2) 處理傳輸錯誤
(3) 調節數據流,確保慢速的接收方不會被快速的發送方淹沒
提供的服務
(1) 無確認的無連接服務 (區域網)
(2) 有確認的無連接服務 (無線通信)
(3) 有確認的有連接服務 (電話)
無線通信,信道使用率很低但數據傳輸的誤碼率相對較高,確認是必要的

成幀:將原始的位流分散到離散的幀中。
成幀的方法有:
(1)字元計數法
(2)帶位元組/字元填充的標志位元組法
(3)比特填充的比特標志法
(4)物理層編碼違例法

位元組計數法:利用幀頭部的一個欄位來標識該幀中的字元數
缺點:簡單,無法恢復,已經很少使用

該方法考慮了錯誤之後重新開始同步的問題,用一些特殊位元組(FLAG)作為幀開始和結束標志,用轉義字元(ESC)來區分二進制數據中存在的特殊位元組。

採用冗餘編碼技術,如曼切斯特編碼,即兩個脈沖寬來表示一個二進制位
數據0:低-高電平對
數據1:高-低電平對
高-高電平對和低-低電平對沒有使用,可用作幀邊界

差錯的種類:

差錯的處理:

計算機網路中主要採用:

海明距離的意義 :如果海明距離為d,則一個碼字需要發生d個1位錯誤才能變成另外一個碼字
海明距離與檢錯和糾錯的關系:

糾正單比特錯的冗餘位下界, m為數據位數 r為校驗位數

將某一位數據位的編號展開成2的乘冪的和,那末每一項所對應的位即為該數據位的校驗位(收方使用)。
如: 11 = 1 + 2 + 8
29 = 1 + 4 + 8 + 16
校驗位1的檢驗集合為所有奇數位。
校驗位2的檢驗集合:2、3、6、7、10、11、…
校驗位4的檢驗集合:4、5、6、7、……
校驗位8的檢驗集合:8、9、10、11、……

海明碼糾錯過程(只糾錯1位)
首先將差錯計數器置「0」。
當海明碼數據到達接收端後,接收端逐個檢查各個校驗位的奇偶性。
如發現某一校驗位和它所檢測的集合的奇偶性不正確,就將該檢驗位的編號加到差錯計數器中。
待所有校驗位核對完畢:
若差錯計數器仍為「0」值,則說明該碼字接收無誤。
非「0」值,差錯計數器的值為出錯位的編號,將該位求反就可得到正確結果。

例子:

經計算需要的檢驗字個數的最小值 r應滿足 ( 所以r最小值為4,再根據校驗位的對應規則可得下表:

Data: 1011010
Even: 1011010 0 (偶校驗)
Odd: 1011010 1 (奇校驗)

使用CRC編碼時發送方和接收方必須預先商定一個生成多項式G(x),假設有一個m為的幀M(x),使用G(x)生成的幀的步驟如下:
假設G(x)的階為r, 那麼M(x)在末尾添加r個0,得到 m+r位的位模式 。
利用模2出發,用G(x)去除 ,得到對應的余數(總是小於等於r位)。
利用 減去(模2減法)第2步中得到的余數,得到的位模式就是即將被傳輸的帶校驗和的幀
Sender
在數據幀的低端加上r個零,對應多項式為XrM(x)
採用模2除法,用G(x)去除XrM(x),得余數
採用模2減法,用XrM(x)減去余數,得到帶CRC校驗和的幀
Receiver
用收到的幀去除以G(x)
為零:無錯誤產生。非零:發生了錯誤,重傳

在一定條件下運作:

缺點

缺點

對協議2的改進:

確認幀
只在接收無差錯時才發確認幀,出錯時不發確認幀。
重發
網路中採用檢錯碼,無法糾正錯誤,由重發原來幀的方式來恢復正確的幀。
計時器
控制何時重發,防止無限期等待(死鎖)。
幀序號
防止重發時接收端收到重復的幀,序號還用於接收時排序。
保證送給網路層的都是按序無重復的分組

幀格式:

****

與前三個協議不同,這是一個雙向傳遞的協議。 之後的三個協議都屬於滑動窗口協議。

滑動窗口協議
如果發送端可以連續發送一批數據幀,必須考慮接收端是否來得及接納與處理這么多的幀,這里就提出了網路流量控制問題

N回退協議 選擇重傳協議:
由於傳輸過程中存在延遲,即數據在傳播過程中需要時間,那麼如果使用上面所提及的協議,傳輸過程中有大量的時間存在阻塞狀態,所以為了充分利用帶寬,我們讓發送方一次發送w個幀。所以就存在如何處理在傳輸過程中出現的幀錯誤的問題

協議四的基本工作原理:
窗口設置

窗口滑動機制

特點

出錯情況
連續發送W個數據幀,其中有一幀出錯,但其後續幀被成功發送

接收方的接收策略: 丟棄錯幀,其後續幀因不是期望接收幀也被丟棄(接收窗口為1)。
發送方的重傳策略: 緩存在發送窗口中的出錯幀以及其後續幀全部重發

W<=2BD+1(個幀)
BD:帶寬-延遲乘積,bit乘積出來之後換算成幀的個數

該圖的發送方和接收方的窗口大小都是7,那麼也就是說發送方一次最多隻能發送7個幀,剛開始發送方只能發送序號為0~6的數據幀,圖中發送方收到序列號為第0和第1號幀的確認幀,那麼整個窗口向前滑動,發送方可以發送序列號為7和8 的數據幀,但是不幸的是2號數據幀並沒有收到確認幀,所以整個窗口並不會向前滑動,此時只能等待2號數據幀的計時器超時,那麼超時後發送方將會從2號數據幀開始發送,重復這個過程。
實現

出錯情況

原因:如果錯誤很少發生,那麼協議5可以很好的工作。一旦線路質量很差,那麼重傳幀需要浪費大量帶寬。而選擇重傳節約了帶寬,允許接收方緩存丟失幀之後的所有幀

接收方的接收策略: 丟棄錯幀,緩存後續正確接收幀
發送方的重傳策略: 只重發出錯幀。

基本概念:

選擇重傳策略:
接收方丟掉壞幀,但接受並緩存壞幀後面的所有好幀。

否定重傳策略
當接收方收到錯誤,他就發送一個否定確認(NAK)信息,而不需要等到相應的計數器超時,提高協議性能。

滑動窗口長度w的選擇
協議5(回退n幀) W = MAX_SEQ
協議6(選擇重傳) W= (MAX_SEQ + 1) / 2

發送方和接收方的窗口大小 W=((MAX_SEQ+1))/2,原因是 防止窗口重疊,在確認幀丟失的情況下而導致的數據錯誤

接收方在某個幀出錯後繼續接受和緩存後續發送的數據包,直到整個窗口的填滿後,把幀進行排序後才傳遞給網路層。

面向字元的數據鏈路協議
PPP 是一種在鏈路上傳輸分組的常用方法

3個主要特性:

PPP兩種認證協議: PAP and CHAP

PPP的幀格式

PPP成幀是面向位元組填充的:
具體細節可以參考上面的位元組填充法, 因為PPP重用了HDLC的技術,所以PPP使用標志字(0x7E 01111110)來標記幀的起始,使用0x7D來作為轉義字元, 具體操作如下:

接收方接收到幀後進行下面處理:
在幀中遇到0x7D 就把0x7D刪除,在把緊跟在0x7D 後的位元組和0x20進行異或運算,就得到對應的數據

LCP ( Link Control Protocol)提供了建立、配置、維護和終止點對點鏈接的方法

PPP的工作過程

⑸ 計算機網路自上而下中沒有講海明碼嗎

海明碼是通訊中用以糾偏的。它不是一種對字元的編碼方式,所以在計算機原理中是不講的,但在計算機和網路技術中會講到。這也是計算機科學與計算機技術中的差別。

閱讀全文

與海明碼在計算機網路哪一章講的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天籟2021怎樣連接網路 瀏覽:76
手機看網路電視直播哪個軟體好 瀏覽:592
計算機網路應用師初級題目 瀏覽:542
無線網路信號接受 瀏覽:572
目前湖北黃岡哪些城市有5g網路 瀏覽:278
網路營銷7大標準是什麼 瀏覽:898
網路准入控制系統哪個好 瀏覽:947
收音機信號網路轉換器 瀏覽:226
網路營銷名稱解析 瀏覽:447
移動網路會自動關閉嗎 瀏覽:187
查重網路資料庫包含哪些 瀏覽:638
藍牙和熱點分享網路哪個更耗電 瀏覽:340
蘭州手機網路哪個最快 瀏覽:638
演算法崗和空間網路安全 瀏覽:12
海明碼在計算機網路哪一章講的 瀏覽:798
永州經開區網路安全委員會 瀏覽:91
真我q35g網路在哪裡開啟 瀏覽:163
網路安卓電視軟體 瀏覽:297
國家網路安全的基礎性 瀏覽:113
多台路由器網路一直掉 瀏覽:97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