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計算機網路方面的計算機題,請幫忙回答,關於數據報的
題意不是很清楚.從「數據報」這一名詞,我推測你說的是IP層。
顯然,IP層的固定首部為20個位元組:
所以要發送的信息數據長度為:5000-20=4800(位元組)
分片為:4800/1600=3(^_^,太巧合了);
所以各數據片的數據長度為:1600位元組;
下面說說片偏移
首先你要明白片偏移是以8個位元組為單位的。
所以第一片的片偏移為:0;
第二片為:1600/8=200;
第三片為:1600/8+200=400;
最後說說MF標志:
MF全稱為more fragment,意思為還有分片嗎?
顯然有三個分片,所以MF分別為:
1,1,0。
最後給你補一點小知識:
IP首部還有一個叫DF的欄位,該欄位全稱為:don't fragment,意思是不能分片。如果該欄位為一,數據報就不會分片,如果出現題目超最大長度的現象,則返回的是ICMP差錯報告報文;顯然此題中數據報DF欄位為0,才能出現以上我討論的情況。
^_^,給分我吧。
㈡ 計算機網路中IP數據報的片偏移計算
偏移量實際指的是,分片中的數據的起始位置在原來不分片的數據中的位置,不用考慮頭部長度,再有就是偏移量的單位是8個位元組,這個8位元組是規定好的,不是計算出來的。也就是一個偏移量就是8個位元組,125個偏移量就是1000位元組。回到你這個題,三個分片是1000,1000,430,根據我前面說的,那麼第一個分片中的數據的偏移量就是這個分片中的數據的起始位置在原來不分片的數據中的位置,就是0,第二個分片數據的起始位置在原來數據是第1000個,也就是偏移了125個單位,
㈢ 計算機網路(三)——網路層
網路層的 目的 是實現在任意結點間進行數據報傳輸,它的目的與鏈路層、物理層不是一樣的嗎?但是通過它數據可以在更大的網路中傳輸。
為了能使數據更好地在更大的網路中傳輸,網路層主要實現三個功能: 異構網路互聯 、 路由與轉發 和 擁塞控制 。
我們知道,在物理層、鏈路層,可以使用不同的傳輸介質和拓撲結構將幾台、十幾台主機連接在一起形成一個小型的區域網,把這些組成結構不完全相同的區域網稱為異構網,因此將它們連接擴大成更大的網路,需要一個類似轉接頭的設備——路由器,路由器不僅僅可以連接異構網,還能隔離沖突域和廣播域,依照IP地址轉發。
下圖對集線器、網橋、交換機和路由器能否隔離沖突域和廣播域進行比較:
路由器作為連接多個網路的結點,不僅需要完成對數據的分組轉發,還要選擇傳輸路徑,因此路由器主要由 路由選擇 和 分組轉發 組成。
網路層最重要的功能是 路由與轉發 功能。路由也就是選擇一條合適的路,轉發則是在這條路上遵守協議。這有點像從某個多個國家的交界城市自駕,選其中一條路,那麼就遵守這個國家的交通協議。
數據通過一個又一個路由器到達目的地址,路由器怎麼知道數據應該從哪個埠出發才能到達目的地呢?這就需要構造路由表。
路由表有兩種構造方式: 靜態 和 動態 。
一個個小網路可以構成一個區域,足夠多的區域互連成一個網路,多個網路又形成巨大的互聯網。要想讓數據高效在網路中傳輸,採用「分而治之」的理念。
將互聯網分為許多較小的自治系統,系統有權決定自己內部採用什麼路由協議,這便是層次路由。通過層次路由便可以採用靈活的協議傳輸數據。數據在自治系統內傳輸採用 內部網關協議 而自治系統之間則採用 外部網關協議 。
內部網關協議有兩種協議: 路由信息協議(RIP) 和 開放最短路徑優先協議(OSPF)
外部網關協議則是邊界網關協議(BGP)。內部網關協議服務某個自治系統,范圍較小,所以盡可能有效地從源站送到目的站,也就是找到一條最佳路徑。而外部網關協議需要面對更大的網路范圍和網路環境,因此更關注的找到比較好的路徑,也就是不能兜圈子。
BGP工作原理:
將三種路由協議進行比較:
構建大規模、異構網路的互聯網除了硬體的支持外,還需要建立協議以實現數據報傳輸服務——IP協議。
目前IP協議有兩個版本:IPv4和IPv6。
現在主流的IP協議版本還是IPv4。
IP數據報主要由首部和數據部分組成,由TCP報文段封裝到數據部分,再在前端加上一些描述信息的首部,其格式如下圖:
IP協議使用分組轉發,當報文過大時需要分片。分片的思路如下:
如果把IP數據報看作是信,那麼首部中的源地址與目的地址則分別是發信地址和郵件地址。為了方便路由計算這些地址,並且使IP地址足夠使用,因此將IP地址進行分類。
IP地址的格式 : {<網路號>,<主機號>},網路號標志主機所連接的網路,主機號標志該主機,每個IP地址都是唯一的。
IP地址分類 如下:
通過分類,可以計算每個網路中最大的主機數:
網路地址轉換(NAT)是一種轉換機制,將專用網路地址轉換為公用地址,目的是為了對外隱藏內部管理的IP地址,這樣不僅可以保證網路安全,還可以解決IP地址不足問題。
當路由器接收到的目的地址是私有地址則一律不進行轉發,而如果是公用地址,則是用NAT轉換表將源IP及埠號映射成全球IP號,然後從WAN埠發送到網際網路上。
IP地址有A、B、C類網路號,如果把A類網路號分給一個廣播域,那麼這個廣播域可以接入16,777,212台主機,然而一個廣播域不可能融入這么多台主機,因為這樣會導致廣播域過飽和而癱瘓,而只給其分配一定數量的網路號,則會浪費大量的IP地址。因此在IP地址中增加一個「子網號欄位」,將IP地址劃分為三級,即IP地址={<網路號>,<子網號>,<主機號>},也就是從主機號中借用幾個比特號作為子網號,這個子網號是對內劃分的,對外仍舊表現為二級IP地址。
主機或路由器如何判斷一個網路是否進行子網劃分了呢?——利用子網掩碼。
CIDR是 無分類 域間路由器選擇,目的是消除A、B、C類網路劃分,這樣可以大幅度提高IP地址空間利用率。相比較子網掩碼劃分,它更加靈活。
上圖中,如果R1收到前綴為206.1的IP地址,它只需要轉發給R2,具體發往網路1還是網路2,則由R2計算得出。
通過IP地址,可以將數據從某個網路傳輸到目的網路,但是把信息發送給哪台主機呢?由於路由器的隔離,IP網路沒辦法使用廣播方式查找MAC地址,只有通過鏈路層的MAC地址以廣播方式定址。
因此,IP協議還包括三個協議—— ARP、DHCP和ICMP ,共同配合完成數據轉發。
IPv6是解決IP地址耗盡的根本手段。它與IPv4的報文形式差別如下圖:
IPv6與IPv4地址通信示意圖:
在通信過程中,如果分組過量而導致網路性能下降,會產生擁塞。
擁塞的控制方式:
㈣ 計算機高級網路的一個問題!!
1、
最大長度為1500位元組,1500*5>=7192,所以需要5個數據片。
片偏移以8個位元組為偏移單位。這就是說,每個分片的長度一定是8位元組(64位)的整數倍。
(1500-20-8)/8=184
所以偏移為:0、184、368、736、920
2、
通過IP地址與子網掩碼按位與運算,所得就是該IP地址所在的子網,由此得:消緩主機A所在的子網為:172.16.2.0,主機B所在的子網為:172.16.2.64
所以兩台主機不在同一網路上。
A主拿彎模機所在網路的范圍是172.16.2.0-172.16.2.63共64個地址,其中172.16.2.0表示所在網鬧穗絡,172.16.2.63為廣播地址,不能分配給主機,所以最多能有64-2=62台主機。
子網掩碼改為255.255.255.0,則主機A和B同在子網172.16.2.0中
A主機所在網路最多能有256-2=254台主機
㈤ 計算機網路工程
數據報長度為4000位元組,分組頭長度為20位元組,MTU長度為1500位元組,那麼可以分成3片,原始分組的數據編號為0~3999
第1分片:編號為0~1479的數據作為第一分片的數據,復制原分組頭(標志和片偏移值除外),原分組頭與第一分片的數據就構成了第一分片,由於是初始的分片,因此片偏移值為0
第2分片:編號為1480~2959的數據作為第2分片的數據,復制原分組頭(標志和片偏移值除外),原分組頭與第2分片的數據就構成了第2分片,由於該分片的第一個數據編碼號為1480,片偏移值是以8位元組為單位來計數的,因此片偏移值為185
第3分片:編號為2960~3999的位元組作為第3分片的數據,復制原分組頭(標志和片偏移值除外),原分組頭與第3分片的數據就構成了第3分片,由於該分片的第一個數據編碼號為2960,片偏移值是以8位元組為單位來計數的,因此第三分片的偏移值為370,第三分片的位元組長度小於MTU長度
圖就不畫了,
望才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