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計算機網路信息安全包括
在網路信息技術高速發展的今天,信息安全已變得至關重要。但目前在我國掌握信息安全技術的人才奇缺,因此,教育部最近在高校招生目錄之外新設立了「信息安全專業」。北京郵電大學是被國家批準的首批招收本專業本科生的院校之一,承辦本專業的信息工程學院在信息理論與技術方面有雄厚實力,所屬的「北京郵電大學信息安全中心」在網路信息安全與現代密碼學研究方面的成果豐碩。本專業的目標是培養系統掌握信息安全的基礎理論與方法,具備系統工程、計算機技術和網路技術等方面的專業知識和綜合能力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本專業的主幹學科包括: 網路信息安全技術、計算機科學與技術、信息與通信工程、電子科學與技術。
本專業除了學習數學、大學物理、英語等公共基礎課外,主要課程包括: 離散數學、信號與系統、通信原理、軟體工程、編碼理論、信息安全概論、資訊理論、數據結構、操作系統、微機原理與介面技術、通信網理論基礎、計算機網路基礎、信息系統工程、現代密碼學、網路安全、信息偽裝、入侵檢測、計算機病毒及其防治。
本專業重視實踐能力的培養,安排有計算機上機、課程設計、大型軟體設計、畢業設計等多種實踐環節,畢業設計的時間為一年。
本專業修業年限四年,學生在修完教學計劃所規定的全部課程並考試合格後,將被授予工學學士學位。
畢業生將主要服務於信息產業以及其他國民經濟管理部門從事各類信息安全系統、計算機安全系統的科研、設計、開發、教學、產業、管理等工作。此外,北郵信息安全中心擁有全國為數不多的密碼學碩士點和博士點,這也可為本科生提供繼續深造的機會。
公安局信息監查 私人 網站安全
病毒殺毒公司
01級信息安全的畢業生很少,好多都轉行了。02級的就業信息還沒統計出來,不過我從一些老師那裡得出的反饋知道,今年有些同學是進了瑞星這樣的專業搞信息安全的公司。
具體的就業方向也說不清楚,因為信息安全是一個朝陽行業,可發展的空間還是很大。
那天介紹專業時有些話我當著領導不好說,其實信息安全的就業是三個專業最好的,但考研則是最難的。另外信息安全的編程量還是比較大的,網路工程的編程量最小。
你說的記仇是怎麼回事,我不記得你啊。
軟體和網路都是傳統專業,就業面還是比較廣的。不過網路的課業比較輕松,是三個專業里最輕松的了。最累的不是大家想像中編程最多的軟體,而是信息,因為信息的編程難度最大。
我說信息的就業最好是根據去年、今年的反饋得出來的結論,不是自吹自擂。但是信息專業考研難也是事實,畢竟這個專業的碩士點很少,雲南學生的數學又不太好。
今年就有同學進了瑞星,還是轉專業的。(雖然說起來有點不夠厚道,但是一般轉專業的同學水平是比不上從高考直接讀上來的同學的。他們都能進,你們還不行嗎)
除了這些安全公司,應該說一般的企業還會需要配備安全人員的。但這一點是有前瞻性的預測,也就是這些企業現在沒意識到需要配備,但是過幾年隨著網路的發展,就很有可能意識到了。
信息安全屬於朝陽專業,100%的告訴你在哪裡就業是做不到的。但是話又說回來,只要自己有水平,到時候自然不愁工作,關鍵還是看自己。
·CISSP
CISSP是代表信息安全從業人員最高水平的資質證書,在全球業界具有極高的權威性和廣泛的認可度。目前,國內僅有150名CISSP持證者,物以稀為貴,因此,CISSP證書的含金量非常高。
推薦指數:★★★★★
·CIW
CIW認證注重考生對網路安全的全面了解及實際工作能力的提高,因此,CIW持證者特別受企業的青睞,身價不斷看漲,有關資料顯示,獲得CIW證書可使認證者的薪水平均增長12%。此外,CIW是網路安全業界公認的通用型、入門級證書。
推薦指數:★★★★
·CISP
雖然CISP是本土證書,但屬於國家級行業准入證書,是從事信息安全工作人員必備的「專業身份證」,因此,對持證者的職業發展大有幫助。
推薦指數:★★★★
·CCSE
由於Check Point公司在全球網路安全領域的優勢地位,使CCSE證書在業界具有一定的號召力,但由於是廠商認證,在通用性上稍有不足。
推薦指數:★★★
·NCSE
NCSE認證共設四個級別,適用面較廣,而且有助於考生穩扎穩打,逐步提升專業能力。但同樣是本土證書,NCSE在權威性上不如CISP。
推薦指數:★★★
哪些證書門檻較高
·CISSP
在信息安全認證考試中,CISSP的考試難度最大。CISSP採用全英文試題,需要考生具有扎實的英語基礎和豐富的專業英語詞彙,建議多上國內外著名的安全論壇看看。此外,考試時間較長,為6個小時,對考生的體力和耐力是一大考驗。
難度評級:★★★★★
·CIW
CIW的考試難度和思科考試差不多,難度偏高,而且都偏重實踐經驗。對考生來說,要想通過考試,多做實驗非常重要。
難度評級:★★★★
·CISP
CISP考試注重實踐性,對應試型考生來說,難度較大。備考CISP,參加培訓非常必要,對考生了解專業術語和理論知識很有必要幫助,此外還可看一些課外讀物。
難度評級:★★★
·CCSE
總體來看,CCSE考試不太難,但需要考生熟悉Check Point的操作系統,並需要有一定的實踐經驗。
難度評級:★★★
·NCSE
NCSE考試的難度不大,但考試中安排了操作環節,對動手能力不足的考生來說,有一定難度,所以平時應注意多進行上機練習。
難度評級:★★
特別提醒
信息安全職業行情看漲,導致專業認證需求水漲船高,越來越多的人想通過認證躋身熱門人才行列。對此,上海信息中心信息安全負責人喬梁提醒說,參加信息安全認證,需注意以下兩點:
一、入門門檻較高。信息安全認證對報考者的學歷、工作經驗、技術能力等均有較高要求,甚至需要一定的管理經驗。此外,一些國外認證採用全英文試卷,且涉及諸多專業術語。建議國內考生量力而為。
二、需要不斷學習。信息安全工作對從業人員的能力和知識更新要求極高,因此,考一張證書,並非就能一勞永逸,而是需要不斷學習和充實自己,及時把握信息安全的發展動態,才能成為真正的專業人士。
「十大熱門認證」
信息化安全占據三席
2004北美地區十大最熱門認證排行榜,僅關於信息化安全的認證就占據了其中三席:第一名:微軟MCSE:Security,第三名:美國計算機協會Security+認證,第七名:CISSP(Certified Information System Security Professional,信息系統安全認證專業人員)。可見,在北美地區安全類認證受到追捧。
第一名:MCSE:Security
2003年6月微軟發布該項認證時,大家都很看好這個由企業發布的專門的安全認證。它屬於升級考試,只需要在MCSE課程中多選2門安全升級課程,就可以得到MCSE:security。通過此認證,可以掌握微軟平台的的系統與安全知識,得到MCSE的title,開始網路安全的職業生涯。基於每年眾多的MCSE認證應考者,2004年,MCSE:Security的大熱想必是肯定的。
不過也有人覺得這項認證的含金量不高,對於應考者的資質要求也太低,與其他安全認證相比,企業在選擇安全人員的時候,很少會選擇只有一年經驗的候選人即便是擁有MCSE: Security的title。
不過對於網路安全知識的渴望,仍舊激發了大量網友的熱情,相比CISSP,MCSE: Security可以給你更多的實際的基礎知識。
第三名:美國計算機協會Security+認證
Security+是由全美計算機協會CompTIA頒發的證書,類似國內信息產業部的NCSE,也正是由於這個原因,所以在美國很多人都選擇這項帶有官方標準的安全認證,但是Security+的知識涵蓋面很廣,不是普通的入門考試,需要有一定的網路知識,CCNA或者MCSE的基礎准備。
第七名:CISSP
安全認證持續走紅,CISSP作為權威的安全認證,入選這個排行實至名歸。由於是非廠商跨平台的第三方認證,所以使得CISSP在企業市場越加受到歡迎。當然比起其他安全認證CISSP的要求也是最高的,一定程度上影響了人氣排名,否則這個認證的熱門程度也至少前五。
B. 農業部計算機信息網路系統安全保密管理暫行規定
第一章 總則第一條 為了加強對我部計算機信息網路的管理,保障計算機網路安全運行和網上信息交流的健康發展,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保守國家秘密法》和中央保密委員會有關精神,制定本規定。第二條 計算機網路系統的安全保密工作既要保障國家秘密的安全,又要促進信息處理技術的提高,有利於信息的共享與應用。加強計算機網路系統的安全保密工作,一靠組織管理,二靠技術進步。第三條 本規定適用於聯入農業部計算機信息網路的部機關各司局、直屬單位及各省有關部門。規定中所稱的「農業部區域網絡」,指通過光纜、同軸電纜、雙絞線等手段聯入網路的計算機系統;所稱「農業部遠程網路」,指以電話線路、公用數據線路與農業部計算機信息網路聯網的計算機系統。第二章 涉密信息保密第四條 在農業部計算機信息網路上存儲和傳輸的信息,應根據農業部、國家保密局有關「農業工作中國家秘密及其密級具體范圍的規定」精神,分清保密和非密的性質。需要在網路上存儲、傳輸的保密信息,應遵守有關的保密要求。信息提供部門負責按照相關保密規定,明確信息秘密等級、保密期限和提供范圍;網路技術安全管理部門(部信息中心或自管網路的管理部門,下同)負責實施相應的安全措施。第五條 秘密級別以上的信息只限在專用的、採取了保密措施的微機(加裝了干擾機或其他措施,下同)上編輯與傳輸。第六條 農業部計算機信息網路上不存儲和傳輸絕密級信息以及有關單位認為不宜上網的信息。其他保密信息可在「農業部區域網絡」上通過採取了保密措施的微機上閱看。保密信息如果需要在「農業部遠程網路」上傳遞,必須在傳遞的雙方同時加接保密機(或採取保密部門認可的其他措施),目前在沒有配備保密設施的情況下,「農業部遠程網路」不傳輸秘密以上級別的信息。第七條 網路上的資料庫內容涉及保密的數據資料時,要在資料庫設計時就提出保密要求和調用許可權,由網路技術安全管理部門負責進行安全保密設計。如果委託其他單位設計,須由設計單位提供源碼程序,經網路技術安全管理部門進行安全保密認證並進行保密設置後方可入網運行。第八條 在網路上編發信息的部門,要根據國家和農業部有關的保密文件,確定需要保密的信息內容、劃分編發等級、明確信息提供范圍。對於信源單位已提出保密要求的信息,信息編發部門要嚴格按照信源單位提出的保密要求和提供范圍確定網上編發級別;對於未明確密級但內容涉密的信息,要根據有關的保密規定,確定編發級別;對有涉密嫌疑又來源不明的信息不予編發。第九條 信息使用、加工處理部門及網路管理部門,不得通過不正當的手段,超越許可權查看、使用、復制保密信息,也不能擅自降低保密級別,把保密信息作為非保密信息傳播。第十條 「農業部區域網絡」與上級或其他部委聯網時的安全保密措施,按信息提供單位的要求執行。第三章 網路安全管理第十一條 網路建設和運行,必需有技術上的安全和保密控制措施,拒絕未經授權的訪問。第十二條 用戶口令是進入網路的重要關卡,授權用戶對自己的口令必須嚴格保密,不能轉告非授權用戶。計算機網路用戶的口令和採取的安全措施,屬於秘密級事項;有調閱機密內容許可權的用戶口令和網路系統級口令及安全措施屬於機密事項。第十三條 為了保證網路安全,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在「農業部區域網絡」上擅自聯接各類網路設備。所有網路設備的增減與變動,其技術方案必須經部網路技術安全管理部門(部信息中心,下同)認可並由其派出的技術人員予以安裝和維護,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私自改動和聯接。第十四條 各單位聯入「農業部區域網絡」,需要安裝主機、伺服器等設備時,必須預先報部信息體系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市場信息司,下同)核准,並由部網路技術安全管理部門進行安全和技術審核,分配網路地址和設置安全措施後,方可實施安裝。第十五條 本部各單位在「農業部區域網絡」覆蓋范圍外獨立建設的計算機信息網路,應事前報部信息體系領導小組辦公室批准,並接受部保密委員會組織的技術安全審查。第十六條 「農業部區域網絡」所覆蓋范圍內的各司局、直屬單位,如需要通過區域網與外單位進行信息(含數據)交換,應經由農業部計算機信息網路提供的統一網路信道進出。個別上級業務主管部門要求建立獨立的網路信息通道時,應事先報部保密委員會和部信息體系領導小組辦公室批准並經部網路技術安全管理部門進行內部技術安全審查。
C. 計算機網路安全問題及防範措施
對計算機信息構成不安全的因素很多, 其中包括人為的因素、自然的因素和偶發的因素。其中,人為因素是指,一些不法之徒利用計算機網路存在的漏洞,或者潛入計算機房,盜用計算機系統資源,非法獲取重要數據、篡改系統數據、破壞硬體設備、編制計算機病毒。人為因素是對計算機信息網路安全威脅最大的因素,垃圾郵件和間諜軟體也都在侵犯著我們的計算機網路。計算機網路不安全因素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 計算機網路的脆弱性
互聯網是對全世界都開放的網路,任何單位或個人都可以在網上方便地傳輸和獲取各種信息,互聯網這種具有開放性、共享性、國際性的特點就對計算機網路安全提出了挑戰。互聯網的不安全性主要有以下幾項:
(1)網路的開放性,網路的技術是全開放的,使得網路所面臨的攻擊來自多方面。或是來自物理傳輸線路的攻擊,或是來自對網路協議的攻擊,以及對計算機軟體、硬體的漏洞實施攻擊。
(2)網路的國際性,意味著對網路的攻擊不僅是來自於本地網路的用戶,還可以是互聯網上其他國家的黑客,所以,網路的安全面臨著國際化的挑戰。
(3)網路的自由性,大多數的網路對用戶的使用沒有技術上的約束,用戶可以自由地上網,發布和獲取各類信息。
2、操作系統存在的安全問題
操作系統是作為一個支撐軟體,使得你的程序或別的運用系統在上面正常運行的一個環境。操作系統提供了很多的管理功能,主要是管理系統的軟體資源和硬體資源。操作系統軟體自身的不安全性,系統開發設計的不周而留下的破綻,都給網路安全留下隱患。
(1)操作系統結構體系的缺陷。操作系統本身有內存管理、CPU 管理、外設的管理,每個管理都涉及到一些模塊或程序,如果在這些程序裡面存在問題,比如內存管理的問題,外部網路的一個連接過來,剛好連接一個有缺陷的模塊,可能出現的情況是,計算機系統會因此崩潰。所以,有些黑客往往是針對操作系統的不完善進行攻擊,使計算機系統,特別是伺服器系統立刻癱瘓。
(2)操作系統支持在網路上傳送文件、載入或安裝程序,包括可執行文件,這些功能也會帶來不安全因素。網路很重要的一個功能就是文件傳輸功能,比如FTP,這些安裝程序經常會帶一些可執行文件,這些可執行文件都是人為編寫的程序,如果某個地方出現漏洞,那麼系統可能就會造成崩潰。像這些遠程調用、文件傳輸,如果生產廠家或個人在上面安裝間諜程序,那麼用戶的整個傳輸過程、使用過程都會被別人監視到,所有的這些傳輸文件、載入的程序、安裝的程序、執行文件,都可能給操作系統帶來安全的隱患。所以,建議盡量少使用一些來歷不明,或者無法證明它的安全性的軟體。
(3)操作系統不安全的一個原因在於它可以創建進程,支持進程的遠程創建和激活,支持被創建的進程繼承創建的權利,這些機制提供了在遠端伺服器上安裝「間諜」軟體的條件。若將間諜軟體以打補丁的方式「打」在一個合法用戶上,特別是「打」在一個特權用戶上,黑客或間諜軟體就可以使系統進程與作業的監視程序監測不到它的存在。
(4)操作系統有些守護進程,它是系統的一些進程,總是在等待某些事件的出現。所謂守護進程,比如說用戶有沒按鍵盤或滑鼠,或者別的一些處理。一些監控病毒的監控軟體也是守護進程,這些進程可能是好的,比如防病毒程序,一有病毒出現就會被撲捉到。但是有些進程是一些病毒,一碰到特定的情況,比如碰到5月1日,它就會把用戶的硬碟格式化,這些進程就是很危險的守護進程,平時它可能不起作用,可是在某些條件發生,比如5月1日,它才發生作用,如果操作系統有些守護進程被人破壞掉就會出現這種不安全的情況。
(5)操作系統會提供一些遠程調用功能,所謂遠程調用就是一台計算機可以調用遠程一個大型伺服器裡面的一些程序,可以提交程序給遠程的伺服器執行,如telnet。遠程調用要經過很多的環節,中間的通訊環節可能會出現被人監控等安全的問題。
(6)操作系統的後門和漏洞。後門程序是指那些繞過安全控制而獲取對程序或系統訪問權的程序方法。在軟體開發階段,程序員利用軟體的後門程序得以便利修改程序設計中的不足。一旦後門被黑客利用,或在發布軟體前沒有刪除後門程序,容易被黑客當成漏洞進行攻擊,造成信息泄密和丟失。此外,操作系統的無口令的入口,也是信息安全的一大隱患。
(7)盡管操作系統的漏洞可以通過版本的不斷升級來克服, 但是系統的某一個安全漏洞就會使得系統的所有安全控制毫無價值。當發現問題到升級這段時間,一個小小的漏洞就足以使你的整個網路癱瘓掉。
3、資料庫存儲的內容存在的安全問題
資料庫管理系統大量的信息存儲在各種各樣的資料庫裡面,包括我們上網看到的所有信息,資料庫主要考慮的是信息方便存儲、利用和管理,但在安全方面考慮的比較少。例如:授權用戶超出了訪問許可權進行數據的更改活動;非法用戶繞過安全內核,竊取信息。對於資料庫的安全而言,就是要保證數據的安全可靠和正確有效,即確保數據的安全性、完整性。數據的安全性是防止資料庫被破壞和非法的存取;資料庫的完整性是防止資料庫中存在不符合語義的數據。
4 、防火牆的脆弱性
防火牆指的是一個由軟體和硬體設備組合而成、在內部網和外部網之間、專用網與網之間的界面上構造的保護屏障.它是一種硬體和軟體的結合,使Internet 與Intranet 之間建立起一個安全網關(Security Gateway),從而保護內部網免受非法用戶的侵入。
但防火牆只能提供網路的安全性,不能保證網路的絕對安全,它也難以防範網路內部的攻擊和病毒的侵犯。並不要指望防火牆靠自身就能夠給予計算機安全。防火牆保護你免受一類攻擊的威脅,但是卻不能防止從LAN 內部的攻擊,若是內部的人和外部的人聯合起來,即使防火牆再強,也是沒有優勢的。它甚至不能保護你免受所有那些它能檢測到的攻擊。隨著技術的發展,還有一些破解的方法也使得防火牆造成一定隱患。這就是防火牆的局限性。
5、其他方面的因素
計算機系統硬體和通訊設施極易遭受到自然的影響,如:各種自然災害(如地震、泥石流、水災、風暴、物破壞等)對構成威脅。還有一些偶發性因素,如電源故障、設備的機能失常、軟體開發過程中留下的某些漏洞等,也對計算機網路構成嚴重威脅。此外不好、規章制度不健全、安全管理水平較低、操作失誤、瀆職行為等都會對計算機信息安全造成威脅。
計算機網路安全的對策,可以從一下幾個方面進行防護:
1、 技術層面對策
對於技術方面,計算機網路安全技術主要有實時掃描技術、實時監測技術、防火牆、完整性保護技術、病毒情況分析報告技術和系統安全管理技術。綜合起來,技術層面可以採取以下對策:
(1)建立安全管理制度。提高包括系統管理員和用戶在內的人員的技術素質和職業修養。對重要部門和信息,嚴格做好開機查毒,及時備份數據,這是一種簡單有效的方法。
(2)網路訪問控制。訪問控制是網路安全防範和保護的主要策略。它的主要任務是保證網路資源不被非法使用和訪問。它是保證網路安全最重要的核心策略之一。訪問控制涉及的技術比較廣,包括入網訪問控制、網路許可權控制、目錄級控制以及屬性控制等多種手段。
(3)資料庫的備份與恢復。資料庫的備份與恢復是資料庫管理員維護數據安全性和完整性的重要操作。備份是恢復資料庫最容易和最能防止意外的保證方法。恢復是在意外發生後利用備份來恢復數據的操作。有三種主要備份策略:只備份資料庫、備份資料庫和事務日誌、增量備份。
(4)應用密碼技術。應用密碼技術是信息安全核心技術,密碼手段為信息安全提供了可靠保證。基於密碼的數字簽名和身份認證是當前保證信息完整性的最主要方法之一,密碼技術主要包括古典密碼體制、單鑰密碼體制、公鑰密碼體制、數字簽名以及密鑰管理。
(5)切斷途徑。對被感染的硬碟和計算機進行徹底殺毒處理,不使用來歷不明的U 盤和程序,不隨意下載網路可疑信息。
(6)提高網路反病毒技術能力。通過安裝病毒防火牆,進行實時過濾。對網路伺服器中的文件進行頻繁掃描和監測,在工作站上採用防病毒卡,加強網路目錄和文件訪問許可權的設置。在網路中,限制只能由伺服器才允許執行的文件。
(7)研發並完善高安全的操作系統。研發具有高安全的操作系統,不給病毒得以滋生的溫床才能更安全。
2、管理層面對策
計算機網路的安全管理,不僅要看所採用的安全技術和防範措施,而且要看它所採取的管理措施和執行計算機安全保護、法規的力度。只有將兩者緊密結合,才能使計算機網路安全確實有效。
計算機網路的安全管理,包括對計算機用戶的安全、建立相應的安全管理機構、不斷完善和加強計算機的管理功能、加強計算機及網路的立法和執法力度等方面。加強計算機安全管理、加強用戶的法律、法規和道德觀念,提高計算機用戶的安全意識,對防止計算機犯罪、抵制黑客攻擊和防止計算機病毒干擾,是十分重要的措施。
這就要對計算機用戶不斷進行法制教育,包括計算機安全法、計算機犯罪法、保密法、數據保護法等,明確計算機用戶和系統管理人員應履行的權利和義務,自覺遵守合法信息系統原則、合法用戶原則、信息公開原則、信息利用原則和資源限制原則,自覺地和一切違法犯罪的行為作斗爭,維護計算機及網路系統的安全,維護信息系統的安全。除此之外,還應教育計算機用戶和全體工作人員,應自覺遵守為維護系統安全而建立的一切規章制度,包括人員管理制度、運行維護和管理制度、計算機處理的控制和管理制度、各種資料管理制度、機房保衛管理制度、專機專用和嚴格分工等管理制度。
3、安全層面對策
要保證計算機網路系統的安全、可靠,必須保證系統實體有個安全的物理環境條件。這個安全的環境是指機房及其設施,主要包括以下內容:
(1)計算機系統的環境條件。計算機系統的安全環境條件,包括溫度、濕度、空氣潔凈度、腐蝕度、蟲害、振動和沖擊、電氣干擾等方面,都要有具體的要求和嚴格的標准。
(2)機房場地環境的選擇。計算機系統選擇一個合適的安裝場所十分重要。它直接影響到系統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選擇計算機房場地,要注意其外部環境安全性、可靠性、場地抗電磁干擾性,避開強振動源和強雜訊源,並避免設在建築物高層和用水設備的下層或隔壁。還要注意出入口的管理。
(3)機房的安全防護。機房的安全防護是針對環境的物理災害和防止未授權的個人或團體破壞、篡改或盜竊網路設施、重要數據而採取的安全措施和對策。為做到區域安全,首先,應考慮物理訪問控制來識別訪問用戶的身份,並對其合法性進行驗證;其次,對來訪者必須限定其活動范圍;第三,要在計算機系統中心設備外設多層安全防護圈,以防止非法暴力入侵;第四設備所在的建築物應具有抵禦各種自然災害的設施。
D. 計算機網路的由來
網際網路是Internet的中文譯名,它的前身是美國國防部高級研究計劃局(ARPA)用於軍事目的的通信網路。
20世紀60年代末,正處於冷戰時期。當時美國軍方為了自己的計算機網路在受到襲擊時,即使部分網路被摧毀,其餘部分仍能保持通信聯系,便由美國國防部的高級研究計劃局(ARPA)建設了一個軍用網,叫做「阿帕網」(ARPAnet)。阿帕網於1969年正式啟用,當時僅連接了4台計算機,供科學家們進行計算機聯網實驗用。這就是網際網路的前身。到70年代,ARPAnet經過獨斷發展,又設立了新的研究項目,最終形成「互聯網」。研究人員將之簡稱「Internet」。這個名詞就一直沿用到現在。
Internet的發展引起了商家的極大興趣,從而使Internet開始走向商業化。在最近幾年,網際網路更以驚人的速度向前發展,很快就達到了今天的規模。
中國互聯網路的發展
第一個階段:與INTERNET電子郵件的連通
第二個階段:與INTERNET實現全功能的TCP/IP連接
1994年4月
中國科技網
(科技)
1995年5月
中國公用計算機互聯網
(商業)
1995年11月
中國教育與科研計算機網
(教育)
1995年11月
中國金橋信息網
(商業)
計算機網路目前正處於迅速發展的階段,網路技術的不斷更新,進一步擴大了計算機網路的應用范圍。計算機網路具有以下幾個主要方面的應用。
(1)資源共享
利用網路將共用信息在網上發布,實現信息資源利用的最大化。
(2)信息傳輸
將信息利用互聯網傳輸,實現低成本、快捷、高效,無時空間限制的傳輸方式。
(3)遠程登錄
遠程登錄是指允許一個地點的用戶與另一個地點的計算機上運行的應用程序進行交互對話。
(4)傳送電子郵件
計算機網路可以作為通信媒介,用戶可以在自己的計算機上把電子郵件(E-mail)發送到世界各地,這些郵件中可以包括文字、聲音、圖形圖像等信息。
(5)電子數據交換
電子數據交換(EDI)是計算機網路在商業中的一種重要的應用形式。它以共同認可的數據格式,在貿易夥伴的計算機之間傳輸數據,代替了傳統的貿易單據,從而節省了大量的人力和財力,提高了效率。
(6)聯機會議
利用計算機網路,人們可以通過個人計算機參加會議討論。聯機會議除了可以使用文字外,還可以傳送聲音和圖像。
國際互聯網的新功能是層出不窮的,但一般來說,各種新功能的開發都是基於以上的幾個主要功能衍生、發展而來的。總之,計算機網路的應用范圍非常廣泛,它已經滲透到國民經濟以及人們日常生活的各個方面。
E. 有關計算機網路安全保密知識
隨著計算機網路在社會生活各個領域的廣泛應用,網路保密安全問題越來越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有關計算機網路安全保密知識,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一、計算機網路的概念
計算機網路是現代通信技術與計算機技術相結合的產物。計算機網路,是指把分布在不同地理區域的計算機,通過通信設備和線路連接,並配有相關的網路設備和軟體,從而形成網路通信和資源共享的有機系統。
一個計算機網路必須具備3個要素:一是至少有兩台以上具有獨立操作系統的計算機,且相互間有共享的硬體、軟體和信息資源。二是連接計算機的通信介質或通信信道。三是規范信息傳輸的網路協議。
二、計算機網路的分類
計算機網路常見的有:
1、區域網、區域網、廣域網
區域網:也稱局部網。用於有限距離內計算機之間數據的傳遞。距離一般在10公里范圍內,屬於單位專用網性質。區域網可連接到廣域網或公用網上,使區域網用戶享受外部網上提供的資源。
區域網:又稱城域網,比區域網大,通常覆蓋一個地區或一個城市,地理范圍從幾十公里到上百公里,可以是專用的,也可以是公用的。
廣域網:是跨越較大地域的網路,通常覆蓋一個國家。目前我國有九大廣域網,其中經營性的網路有5個:中國公用計算機互聯網、中國金橋信息網、中國聯通公用計算機互聯網、中國網通公用互聯網和中國移動互聯網等。非經營性的網路有4個中國教育科研計算機網、中國科學技術網、中國長城網和中國國際經貿互聯網等。
2、遠程通信網
用於兩地計算機之間數據傳輸的網路,也稱通信專網。
3、專用網和公用網
專用網是由某個部門或單位組建;使用的網路;公用網一般由電信部門組建,並由其管理和控制,網路內的傳輸線路和交換裝置可以對外出租使用。
三、網際網路的概念和特點
網際網路是一個計算機網路的集合,也稱為國際互聯網(Internet)。它以tCP/I P網路協議為基礎,把全世界眾多不同類型的計算機網路和成千上萬台計算機連接起來,使分散在各地的計算機網路和各台計算機上的硬體、軟體和信息等資源得以方便地交流和共享。網際網路具有以下特點:
一是開放性強。只要遵循規定的網路協議,可以自由連接,沒有時間、空間限制,沒有地理上的距離概念,任何人可以隨時隨地加入和使用網際網路。
二是資源龐大。網上的信息幾乎無所不包,是全球最大的“圖書館”和信息資料庫。
三是傳播速度快。電子郵件可以在幾分鍾、甚至幾秒鍾內發送到世界上不同角落的計算機上,並可以實現大量數據的快速處理、轉移。
四是使用便捷。只要有一台計算機、一個數據機和一根電話線,或者一塊網卡和一條專線,經向互聯網接入服務組織申請,就可接入網際網路。網際網路在全球得到迅速普及,日益成為世界的中樞神經系統。美國計算機和網路產業市場研究和咨詢公司的統計報告顯示:2005年全球上網人數已超過11億人。
五是容易泄密。數據在網上傳輸時,比較容易被截獲拷貝。
四、計算機網路的主要功能
l、收發電子郵件。
2、信息管理。
3、遠程登錄。允許用戶的計算機通過網路成為遠程的終端。
4、文件傳輸。
5、電子公告版。即允許一個用戶加入到多個討論小組討論某一課題。可以定期檢查每個討論課題中是否有新的內容。
五、計算機網路的不安全因素。
計算機網路本身不能向用戶提供安全保密功能,在網路上傳輸的信息、入網的計算機及其所存儲的信息會被竊取、篡改和破壞,網路也會遭到攻擊,其硬體、軟體、線路、文件系統和信息發送或接收的確認等會被破壞,無法正常工作,甚至癱瘓;其不安全因素主要表現在5個方面:
(一) 網路通信隱患。網路通信的核心是網路協議。創建這些的主要目的是為了實現網路互聯和用戶之間的可靠通信。但在實際網路通信中存在三大安全隱患:一是結構上的缺陷。創建初期,對網路通信安全保密問題考慮不足,這些協議結構上或多或少地存在信息安全保密的隱患。二是漏洞。包括無意漏洞和故意留下的“後門”。前者通常是程序員編程過程中的失誤造成的。後者是指開發者為了調試方便,在協議中留下的“後門”。協議“後門”是一種非常嚴重的安全隱患。三是配置上的隱患。主要是不當的網路結構和配置造成信息傳輸故障等。
(二) 計算機病毒。計算機病毒會給計算機系統造成危害:網上傳輸或存在計算機系統中的信息被篡改、假信息被傳播、信息完整性、可靠性和可用性遭到破壞。目前看,病毒傳播的主要途徑有:一是利用軟盤和光碟傳播;二是通過軟體傳播;三是通過網際網路,如電子郵件傳播;四是靠計算機硬體(帶病毒的晶元)或通過鑲嵌在計算機硬體的無線接收器件等途徑傳播。
(三) 黑客入侵。“黑客”的主要含義是非法入侵者。黑客攻擊網路的方法主要有:IP地址欺騙、發送郵件攻擊、網路文件系統攻擊、網路信息服務攻擊、掃描器攻擊、口令攻擊、嗅探攻擊、病毒和破壞性攻擊等。黑客通過尋找並利用網路系統的脆弱性和軟體的漏洞,刺探竊取計算機口令、身份標識碼或繞過計算機安全控制項機制,非法進入計算機網路或資料庫系統,竊取信息。現在全球每20秒就有一起黑客事件發生。美軍試驗表明,黑客對其非保密的計算機信息系統的攻擊成功率達88%,被查出的只佔5%。按黑客的動機和造成的危害,目前黑客分為惡作劇、盜竊詐騙、蓄意破壞、控制佔有、竊取情報等類型。其中,西方一些國家的情報部門秘密招聘黑客“高手”,編制專門的黑客程序,用於竊取別國(集團)網際網路或內部網上的涉密信息和敏感信息。對此,尤須引起我們高度注意。
(四) 軟體隱患。許多軟體在設計時,為了方便用戶的使用、開發和資源共享,總是留有許多“窗口”,加上在設計時不可避免存在許多不完善或未發現的漏洞,用戶在使用過程中,如果缺乏必要的安全鑒別和防護措施,就會使攻擊者利用上述漏洞侵入信息系統破壞和竊取信息。目前,不少單位的軟體是國外產品,這給信息安全保密帶來很大隱患。“視窗95”剛推出時,澳大利亞海軍就發現,該軟體有個神秘的“黑匣子”,只要進入互聯網,它就會悄悄地向微軟總部發送信息。而“視窗98”在用戶通過網際網路撥號注冊時,系統就能自動搜集用戶電腦中的信息,包括身份鑒別資料等。
(五) 設備隱患。主要指計算機信息系統中的硬體設備中存在在漏洞和缺陷:
1、 電磁泄漏發射。電磁泄漏發射是指信息系統的設備在工作時向外輻射電磁波的現象。計算機的電磁輻射主要有兩種途徑:一是被處理的信息會通過計算機內部產生的電磁波向空中發射,稱為輻射發射。二是這種含有信息的電磁波也可以經電源線、信號線、地線等導體傳送和輻射出去,稱為傳導發射。這些電磁輻射包含數據信息和視頻信息等內容。這些輻射出去的電磁波,任何人都可藉助儀器設備在一定范圍內收到它,尤其是利用高靈敏度的儀器可穩定清晰地獲取計算機正在處理的信息。日本的一項試驗結果表明:未加屏蔽的計算機啟動後,用普通電腦可以在80米內接收其顯示器上的內容。據報道,國際高靈敏度專用接收設備可在1公里外接收並還原計算機的輻射信息。早在20世紀80年代,國外情報部門就把通過接收計算機電磁輻射信息作為竊密的重要手段之一。
2、 磁介質的剩磁效應。存儲介質中的信息被刪除後,有時仍會留下可讀的痕跡;即使已多次格式化的磁介質(盤、帶)仍會有剩磁,這些殘留信息可通過“超導量子干涉器件”還原出來。在大多數的操作系統中,刪除文件只是刪除文件名,而原文件還原封不動地保留在存儲介質中,從而留下泄密隱患。
3、 預置陷阱。即人為地在計算機信息系統中預設一些陷阱,干擾和破壞計算機信息系統的正常運行。預置的陷阱一般分為硬體陷阱和軟體陷阱兩種。其中,硬體陷阱主要是“晶元搗鬼”,即蓄意更改集成電路晶元的內部設計和使用規程,以達到破壞計算機信息系統的目的。計算機信息系統中一個關鍵晶元的小小故障,就足以導致計算機以至整個信息網路停止運行。
我國不少計算機硬體、軟體,以及路由器、交換機等網路設備都依賴進口,給網路的安全保密留下了隱患。如我國電信部門90%的路由器是採用國外公司的產品,許多產品中留有“後門”,看似便於維護,也為竊取網路信息埋下了“通道”。發達國家利用對計算機核心技術的壟斷,迫使別國依賴其現成技術,以達到控制別國計算機信息系統的目的。美國基本上掌握了網路地址資源的控制權。美國國內網事實上已成為網際網路的骨幹網。網際網路上通信的80%通過美國,美國國家安全部門在美國網路樞紐上設置了偵察監視陣地,開展情報搜集工作。我國部分國內通信繞道美國,這是非常危險的。
六、計算機信息系統的安全保密
計算機信息系統安全保密,是指為防止泄密、竊密和破壞,對計算機信息系統及其所存儲的信息和數據、相關的環境與場所、安全保密產品進行安全保護,確保以電磁信號為主要形式的信息在產生、存儲、傳遞和處理等過程中的保密性、完整性、可用性和抗抵賴性。
F. 畫圖說明如何保證電子商務的保密性、完整性、不可抵賴性和身份的確定性
電子商務使用各種電子手段實現價值的業務活動主要是依靠網路,特別是互聯網,它已經成為一個主要的互聯網應用模式是一個必然的趨勢和金融和業務。建立一個安全的電子商務應用環境,並提供足夠的保護信息已經成為一個電子商務必須面對的一個問題。
重要的的電子商務技術特點是利用網路傳輸和處理商業信息,因此,電子商業安全主要包括兩個方面:網路安全和業務安全以及執行這些安全依靠一些具體的安全技術,遵守安全協議。
1網路安全問題
網路安全主要是指計算機和網路安全可能存在的問題,那就是要保護電子商務平台的可用性和安全性的網路安全是電子商務的基礎,問題的表現通常是:
1.1計算機網路安全問題帶來了潛在的安全隱患
電腦配置的操作系統還沒有涉及到網路安全,不管是什麼操作系統,就會存在一定的安全在默認安裝條件的問題,但只有操作系統安裝後,默認情況下,再配上一個長的密碼安全的想法是不可靠的,因為電腦軟體的漏洞和「後門」往往是網路攻擊的首選目標。
1.2入侵者風險降低的問題引起的網路安全,由於網路的全球性,開放性,共享發展,使任何人都可以自由訪問互聯網,其中還包括一名黑客,入侵者和病毒製造者的利潤增加刺激。他們的攻擊方法也越來越威脅到電子商務正變得越來越明顯。相對來說,攻擊的風險是非常小的,甚至是攻擊後消失得無影無蹤,使對方幾乎沒有實現的可能性報復他們的活動更加猖獗。 「雅虎」,「亞馬遜」曾受到攻擊的事件說明了這一點。 > 1.3安全設備所造成的不當使用網路安全問題
雖然絕大多數與網路安全設備的網站,有的甚至花費巨資,但由於安全設備因素或使用這些設備並沒有發揮應有的或預期。許多安全廠商的產品人員的技術背景要求很高,往往超出一般的網路管理人員,甚至是製造商最初做正確安裝到用戶的技術要求,配置,一旦系統的變化,需要改變的設置與安全有關的設備,很容易產生大量的安全問題。通常意義上的網路管理人員往往不能夠進行這樣的工作。
因此,在實施網路安全預防措施應做到:第一,加強主機本身的安全性,做好安全配置,及時安裝安全補丁,以減少漏洞;安裝防殺毒軟體和軟體防火牆,整體防病毒措施,加強內部網路使用的各種系統漏洞檢測軟體定期對網路系統的掃描分析,找出可能的安全隱患,並及時修復,建立和提高各級從路由器到用戶的訪問控制措施,安裝防火牆,加強授權管理和認證,相應的數據存儲技術,提高了數據備份和恢復措施;敏感的設備和數據,以建立必要的物理或邏輯隔離措施;一定強度的數據加密要在公共網路上傳輸的敏感信息;創建一個詳細的安全審計日誌,以便檢測並跟蹤入侵攻擊的同時,充分利用相關交易安全和計算機安全法法規已經公布的電子商務交易保駕護航。此外,在面對一般的網路管理員的技術水平,可以用於聯合開發和維護的網路建設和維護,不斷提高和完善自己的球隊的技術水平經過前期的建設和維護,使其成長逐漸對網路安全主管
網路管理員的高度重視意識形態安全問題是十分必要的技術階段的一代人的需求具有一定的滯後,並建立和實施了嚴格的和全面的網路安全系統和戰略往往可以暫時無法實現的技術取代,畢竟,這才是真正的網路安全的基礎。
通常包含了全方位的計算機網路安全體系結構的網路,訪問控制,安全,系統安全,用戶安全,信息加密,安全傳輸和管理安全的物理安全性。這一切的實現依賴於各種各樣的國家的最先進的計算機安全技術,身份認證,訪問控制,加密技術,防火牆技術,安全審計技術,安全管理,系統漏洞檢測技術,黑客跟蹤技術與安全核心系統,VPN安全隧道,身份認證,網路底層數據加密和網路入侵主動安全技術越來越先進和復雜,從不同的層面加強計算機網路的整體安全性,多渠道的嚴密的保安監視應用程序逐步建立防禦之間的攻擊和保護資源,增加的難度惡意入侵
為了確保電子商務活動的順利進行,必須提高網路系統的安全性提供了穩定可靠的,強大的支持。
2業務的安全問題
企業安全業務交易體現在網路媒體的安全問題,也就是實現電子商務的保密性信息,完整性,真實性和不可抵賴性。
在早期的電子盤交易中,使用了一些簡單的安全措施,如在網上交易最關鍵的數據,如信用卡號碼通過電話告知,以防止泄漏,網上交易量和交易額,然後確認交易等方式來確保其真實性和不可抵賴性。該方法不僅容易操縱,並有一定的局限性,無法實現真正的安全。
2.1企業安全中普遍存在一些安全風險
2.1.1竊取信息
在傳輸過程中不使用加密或加密強度是不夠的,純文本或幾乎明文傳輸的數據信息在網路上。入侵者通過移動設備或線截取法截取傳送的信息的數據包,通過比較,發現它們的格式和竊取的數據參數的分析規則,然後發送的信息的內容,導致泄漏貿易秘密的消費支出,帳戶密碼和其他信息。
2.1.2篡改信息
當入侵者掌握了信息的格式和規則,信息網路傳播截獲,然後發送到原先指定的目的地,通過各種技術方法和手段,從而破壞了信息的真實性。入侵者通過信息流的順序改變,改變的信息內容,刪除一些信息,甚至插入一些額外的信息,使接收方做出錯誤的判斷和決策。進一步
2.1.3信息假冒
掌握的數據和信息可以被篡改的格式由攻擊者可以冒充合法用戶訪問和發送消息,遠程收件人或發件人通常不容易區分的常見的方式偽造用戶和企業訂單接收到的文件,或程序的許可權。
2.1.4破壞
攻擊者已經侵入網路,已收到的許可權的信息在網路上,現在網路有機地甚至刪除其後果是非常嚴重的。
2.2業務安全要求
2.2.1業務信息的交易信息的保密性,需要遵循一定的保密規則,因為它的信息往往代表著國家,企業和個人的商業秘密。郵寄包或通過可靠的通信渠道發送商業信息,以達到保密的目的和要求,在傳統的基於紙張的貿易和電子商務的一個更為開放的互聯網環境,它是依靠網路本身形成基於開放的互聯網市場,它獲得了電子商務在這個新環境的支持,勢必將使用相應的技術和手段,擴大和改善信息的保密性。一般使用加密技術來實現的。
2.2.2信息的完整性
不可否認電子商務的出現到計算機,而不是最復雜的勞動在各個方面對企業的貿易,開放網路的形式,簡單的集成信息系統和自動化處理信息,如何保持各方的貿易信息誠信,團結,有一個問題,由於在數據輸入的偶然誤差(如電腦機,斷電等情況自動處理),可能會導致到貿易各方的信息不一致。此外,數據傳輸過程中人為或自然損耗的信息(如丟包),重復信息或信息傳播秩序差(如網路擁塞重發)可能會導致不同的交易方和誠信的貿易各種當事人之間的信息勢必會影響到交易的過程中,和業務戰略。保持雙方的貿易信息的完整性是電子商務的方式來獲得應用程序必須完整的基礎,一般通過提取信息消息摘要
2.2.3信息將出現在交易的不可抵賴性交易抵賴現象,如發件人發送操作完成後,否認如何確定誰發送消息,或反之亦然,接受接收到的信息是不承認已收到的新聞文章。收到任何在交易過程中交易信息在交易各方是他們的合作夥伴之一,對方是不是假的,和諧的保證成功的電子商務活動。信息可以保證數字簽名的郵件發送到獲得一般用來確定身份證書機構CA證書。我們不知道,遠在千里之外,使他們成為合作夥伴,畢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當然,在電子商務的發展,必然會出現的電子商務活動以及眾多的要求,如在簽署協議後的交易信息定義的老齡化,是否和相信電子商務技術和法律來規范人們的需求,並幫助他們實現,以確保的電子商務交易和公平的嚴重性。
電子商務安全技術
加密技術的一個重要手段,確保電子商務,電子商務的安全性,以確保安全使用加密技術的3.1加密技術敏感信息的加密,保證
3.1.1加密技術狀態
許多IT技術,加密技術層出不窮,為人們提供了很多電子商務的保密性,完整性,真實性和不可抵賴性服務。的選擇,但同時也帶來了一個問題 - 兼容性,不同的企業可能使用不同的標准。
另外,加密技術一直由國家控制的,如SSL出口美國的限制,美國國家安全局(NSA),美國的企業一般可以使用128位SSL,但只允許加密出口40以下演算法的關鍵。而40位的SSL加密強度,但它的安全系數明顯低於128位SSL很多美國以外的國家,是難以真正充分利用SSL在電子商務中,這不能不說是一個遺憾。目前,中國的上海電子商務安全證書管理中心的128位SSL演算法來彌補空缺,在全國,也帶來了廣闊的前景,為中國的電子商務的安全。
3.1.2常用的加密技術/>對稱密鑰的加密演算法:對稱密碼系統,而不是從傳統的簡單的換位密碼演變的加密模式序列和塊密碼可以分為兩大類。
非對稱加密演算法:也被稱為公鑰演算法,其特點是兩個關鍵的公鑰和私鑰,兩人必須成對使用,以完成整個過程的加密和解密的技術,特別適用於加密數據在分布式系統中被廣泛使用在網路中的公眾。公共密鑰,用於加密的數據作為數據源,並接受相應的私鑰解密數據託管。
不可逆的加密演算法:加密過程不需要密鑰和加密數據無法解密,只有輸入相同的數據在同一可逆加密演算法的比較,得到相同的加密數據。 ,因為它不具有一個鍵,所以沒有密鑰的保管和分配方面的問題,但由於其加密計算工作量,比通常僅在有限數量的數據,如在計算機系統中的密碼信息進行加密的情況下。
3.1.3電子商務的常用加密技術
數字摘要:也被稱為安全散列編碼方法的編碼方法使用單向散列函數將被加密的明文「摘要」成一串128bit的密文的密文,該字元串也被稱為數字指紋,具有固定的長度,並明確表示其結果密文的摘要是不一樣的,相同的明文其摘要一致。
數字簽名:數字簽名是數字摘要,公用密鑰演算法兩種加密方法結合起來使用,它是數據包的發送方從報文文本生成一個128位的散列值(消息摘要)的數字簽名作為報文的附件和報文的發送方用自己的私鑰對這個散列值進行加密來形成發送方的數字簽名,然後一起發送給收件人的第一個數據包都有一個128位的散列值的數據包的接收者從接收到的原始數據包(或消息摘要),然後使用發送方的公共密鑰來解密該數字簽名的報文附加的計算,如果兩個散列值是相同的,那麼接收方將能夠確認該數字簽名的寄件人可實現對原始報文的認證和不可抵賴性的數字簽名,有效地防止了拒絕簽名,以及非正當簽名者假冒
數字時間戳:在交易時所採取的安全措施文件由專門的機構提供的在線安全服務。時間戳的證書加密的文檔,其中包括:形成該文件的摘要需要添加一個時間戳,數字的時間標記的服務接收的數字簽名,該文件的日期和時間,數字時間戳服務的
數字證書:數字證書,也被稱為數字證書來確認用戶的身份和對網路資源的訪問,通過電子手段,主要是個人證書,企業證書(伺服器),軟體(開發者)憑證。
3.2認證技術在網路上通過的權威性和公正性的第三方 - 認證中心,應用程序用戶的身份信息(如姓名,身份證號等)捆綁他的公鑰一起上驗證
網路以確定用戶的身份。數字時間戳服務和前面提到的發行數字證書認證中心,也通過。
3.3支付網關技術支付網關,通常位於公眾之間的網路和傳統的銀行網路(或終端之間的收費系統),其主要功能:對數據包解密來自公眾網路,並在按照與銀行系統,內部通訊協議的數據重新打包,銀行體系內的接收傳回的響應消息,將數據轉換成公共網路傳輸的數據格式,和完整的通信,協議轉換和數據加密加密解密功能的支付網關技術,保護銀行的內部網路之外,支付網關還具有一鍵保護和證書管理,和其他功能(一些內部網關還支持存儲和列印數據擴展)。
電子商務安全協議技術
SSL協議4.1 SSL(安全套接層協議)也稱為安全套接字層協議,面向連接的協議,現在使用的主要協議之一但首先,我不是專為電子商務的協議,使用公開密鑰體制和X.509數字證書技術保護信息傳輸的SSL協議來發送和接收數據在應用層的談判前的保密性和完整性到應用層的加密演算法,連接密鑰和認證通信雙方,由於其獨立性,從應用層協議提供了一種安全的傳輸通道,往往在電子交易通道上的透明載入任何級別的應用程序協議(如HTTP ,FTP,Telnet等),以確保在應用層的數據傳輸的安全性。可用於以固定傳送信用卡號碼,但因為它是一個面向連接的協議,只適合點 - 到 - 點之間轉讓信息,它可以只提供認證的雙方不能滿足今天的主流中驗證方三方合作的商業模式,因此確保信息的不可抵賴性是有缺陷的。
4.2 SET協議(安全電子交易)
SET協議也稱為安全電子交易,電子交易,基於信用卡的應用規則來實現安全的措施相比,SSL協議,並做了一些改進。業務的安全問題常常為他們在交易中的交易信息保密,並不會被竊取,持卡人希望企業要真實有效的客戶訂單,並在交易過程中,交易雙方都希望的身份驗證為了防止被騙鑒於這種情況,對方Visa和MasterCard兩大信用卡組織,以及微軟等公司共同開發的SET協議,誰也不能保證安全資金支付的技術標准,通過一個開放的網路(包括互聯網),它採用公鑰密碼體制和X.509數字證書標准,主要用於保護網上購物的安全性信息。消費由於SET認證,商家和銀行來彌補缺乏SSL以確保交易數據的安全性,完整性,可靠性和交易的不可抵賴性,尤其是確保消費者銀行卡號暴露給商家的優點,因此它已成為舉世公認的信用卡/借記卡網上交易的國際安全標准。
另外安全超文本傳輸協議(SHTTP)和安全交易技術協議(STT)。電子商務協議規范。
5結束語
安全是電子商務的心臟和靈魂。電子商務網路安全和業務安全,網路安全和業務安全性的雙重要求是分不開的計算機網路安全作為基礎的商業交易的安全性,如空中樓閣,出了問題,業務安全,即使電腦網路本身再安全,仍然無法達到電子商務的具體的安全要求和電子商務技術和各種協議是可以實現的安全保證。
G. 網路安全與防範措施
網路安全與防範措施【1】
摘要:隨著計算機網路技術的快速發展,網路安全日益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
越來越多的計算機用戶足不出戶就可訪問到全球網路系統豐富的信息資源,經濟、文化、軍事和社會活動也強烈依賴於網路,一個網路化的社會已呈現在我們面前。
隨著網路應用的不斷增多,網路安全問題也越來越突出。
由於計算機網路聯接形式的多樣性、終端分布的不均勻性、網路的開放性和網路資源的共享性等因素,致使計算機網路容易遭受病毒、黑客、惡意軟體和其它不軌行為的攻擊。
為確保信息的安全與暢通,研究網路的安全與防範措施已迫在眉捷。
本文分析了影響網路安全的主要因素及攻擊的主要方式,從管理和技術兩方面就加強計算機網路安全提出了針對性的對策。
關鍵詞:網路安全;防範;隱患;措施
引言
隨著計算機技術的突飛猛進,計算機網路的新月異,網路已經深入到我們生活的各個角落。
計算機網路在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
然而,在我們每天通過互聯網路與朋友通信,和同行交流,通過互聯網了解新聞獲取信息的同時,我們對這個網路究竟了解多少,我們是否能意識到給我們生活、工作帶來快捷、便利的網路所潛伏的不安全因素。
1計算機網路安全的概念
計算機網路安全的具體定義會隨著使用者的變化而變化,使用者不同,對網路安全的認識和要求也就不同。
例如從普通使用者的角度來說,可能僅僅希望個人隱私或機密信息在網路上傳輸時受到保護,避免被偷聽、篡改和偽造;而網路提供商除了關心這些網路信息安全外,還要考慮如何應付突發的 自然 災害、軍事打擊等對網路硬體的破壞,以及在網路出現異常時如何恢復網路通信,保持網路通信的連續性。
從本質上來講,網路安全包括組成網路系統的硬體、軟體及其在網路上傳輸信息的安全性,使其不致因偶然的或者惡意的攻擊遭到破壞,網路安全既有技術方面的問題 ,也有管理方面的問題,兩方面相互補充,缺一不可。
人為的網路入侵和攻擊行為使得網路安全面臨新的挑戰。
2、計算機網路安全的隱患及攻擊形式
2.1計算機網路硬體安全隱患
計算機網路硬體設施是互聯網中必不可少的部分,硬體設施本身就有著安全隱患。
電子輻射泄露就是其主要的安全隱患問題,也就是說計算機和網路所包含的電磁信息泄露了,這增加了竊密、失密、泄密的危險;此外安全隱患問題也體現在通信部分的脆弱性上,在進行數據與信息的交換和通信活動時,主要通過四種線路,即光纜、電話線、專線、微波,除光纜外其它三種線路上的信息比較容易被竊取;除上述方面外,計算機的操作系統與硬體組成的脆弱性,也給系統的濫用埋下了隱患。
?另外,移動存儲介質。
移動存儲介質比如U盤、移動硬碟等,由於其自身具有方便小巧、存儲量大、通用性強、易攜帶等特點,應用比較廣泛,尤其是涉密單位,這給網路系統的信息安全造成很大的隱患。
2.2計算機軟體漏洞
黑客通過精心構造的惡意代碼,攻擊某些網站並上傳惡意代碼到被攻擊網站的伺服器。
用戶訪問被攻擊的網站時,可能導致用戶隱私信息泄露。
無論多強大的軟體在設計之初都難免存在缺陷或漏洞,操作系統軟體也不例外。
系統主機之間互異的操作系統具有相對的獨立性,同樣性質的漏洞,也會由於操作系統軟體設計開發過程的不同,而具有不一樣的表現形式。
攻擊者可以很「方便」的通過漏洞對計算機系統進行破壞,造成主機癱瘓、重要資料丟失等,嚴重影響系統的正常運行。
2.3黑客攻擊和計算機病毒攻擊
這是一種最嚴重的網路安全威脅。
攻擊者通過各種方式尋找系統脆弱點或系統漏洞,由於網路系統同構冗餘環境的弱點是相同的,多個系統同時故障的概率雖小,但被攻破可能性卻大,通過攔截、竊取等多種方式,向系統實施攻擊,破壞系統重要數據,甚至系統癱瘓,給網路安全帶來嚴重威脅。
網路病毒發病和傳播速度極快,而許多計算機用戶由於各種各樣的原因,沒有安裝殺毒軟體或不能及時更新殺毒軟體病毒庫,造成網路病毒泛濫,病毒程序輕者降低系統工作效率,重者導致系統崩潰、數據丟失,造成無可挽回的損失,不僅嚴重地危害到了用戶計算機安全,而且極大的消耗了網路資源,造成網路擁塞,給每一個用戶都帶來極大的不便。
2.4網路自身的安全缺陷
網路是一個開放的環境,TCP/IP是一個通用的協議,即通過IP地址作為網路節點的唯一標識,基於IP地址進行多用戶的認證和授權,並根據IP包中源IP地址判斷數據的真實和安全性,但該協議的最大缺點就是缺乏對IP地址的保護,缺乏對源IP地址真實性的認證機制,這就是TCP/IP協議不安全的根本所在。
通過TCP/IP協議缺陷進行的常見攻擊有:源地址欺騙、IP欺騙、源路由選擇欺騙、路由選擇信息協議攻擊、SYN攻擊等等。
3.網路安全的防範措施
3.1防火牆技術
防火牆是網路安全的屏障,配置防火牆是實現網路安全最基本、最經濟、最有效的安全措施之一。
防火牆是指一個由軟體或和硬體設備組合而成,處於企業或網路群體計算機與外界通道之間,限制外界用戶對內部網路訪問及管理內部用戶訪問外界網路的許可權。
當一個網路接上Inter net之後,系統的安全除了考慮計算機病毒、系統的健壯性之外,更主要的是防止非法用戶的入侵,而目前防止的措施主要是靠防火牆技術完成。
3.2數據加密技術
數據加密技術就是對信息進行重新編碼,從而隱藏信息內容,使非法用戶無法獲取信息的真實內容的一種技術手段。
數據加密技術是為提高信息系統及數據的安全性和保密性,防止秘密數據被外部破析所採用的主要手段之一。
數據加密技術按作用不同可分為數據存儲,數據傳輸、數據完整性的鑒別,以及密鑰的管理技術。
數據存儲加密技術是防止在存儲環節上的數據丟失為目的,可分為密文存儲和存取兩種,數據傳輸加密技術的目的是對傳輸中的數據流加密。
數據完整性鑒別是對介入信息的傳送、存取,處理人的身份和相關數據內容進行驗證,達到保密的要求,系統通過對比驗證對輸入的特徵值是否符合預先設定的參數,實現對數據的安全保護。
3.3防病毒技術
隨著計算機技術的不斷發展,計算機病毒變得越來越復雜和高級,對計算機信息系統構成極大的威脅。
在病毒防範中普遍使用的防病毒軟體,從功能上可以分為網路防病毒軟體和單機防病毒軟體兩大類。
單機防病毒軟體一般安裝在單台PC上,即對本地和本地工作站連接的遠程資源採用分析掃描的方式檢測、清除病毒。
網路防病毒軟體則主要注重網路防病毒,一旦病毒入侵網路或者從網路向其它資源傳染,網路防病毒軟體會立刻檢測到並加以刪除。
病毒主要由數據破壞和刪除、後門攻擊、拒絕服務、垃圾郵件傳播幾種方式的對網路進行傳播和破壞,照成線路堵塞和數據丟失損毀。
那麼建立統一的整體網路病毒防範體系是對計算機網路整體有效防護的解決辦法。
3.4伺服器訪問控制策略
伺服器和路由器這樣的網路基礎設備,避免非法入侵的有效方法是去掉不必要的網路訪問,在所需要的網路訪問周圍建立訪問控制。
另外對用戶和賬戶進行必要的許可權設置。
一是要限制資料庫管理員用戶的數量和給用戶授予其所需要的最小許可權。
二是取消默認賬戶不需要的許可權選擇合適的賬戶連接到資料庫。
3.5建立更安全的電子郵件系統
目前有些優秀的電子郵件安全系統具有強大的高准確率和低誤報率,獨特的策略模塊可以幫助用戶輕松地實現郵件系統的管理與維護,有的電子郵件系統判別垃圾郵件的准確率接近百分之百。
各用戶要多方分析、比較,選擇優秀的電子郵件安全系統保證網路的郵件系統安全,以改變郵件系統存在垃圾郵件、郵件病毒、郵件泄密等安全隱患的現狀。
3.6提高網路工作人員的素質,強化網路安全責任
為了強化網路安全的責任,還有一項重要任務――提高網路工作人員的管理素質。
要結合數據、軟體、硬體等網路系統各方面對工作人員進行安全教育,提高責任心,並通過相關業務技術培訓,提高工作人員的操作技能,網路系統的安全管理要加以重視,避免人為事故的發生。
由於網路研究在我國起步較晚,因此網路安全技術還有待提高和發展。
此外,為了保障網路能夠安全運行,我們還應該制定完善的管理措施,建立嚴格的管理制度,完善法規、法律,提高人們對網路安全的認識,加大對計算機犯罪的法律制裁。
4.結束語
計算機網路的安全性越來越受到重視,網路環境的復雜性、多變性,以及信息系統的脆弱性,決定了計算機網路不能僅僅依靠防火牆,而涉及到管理和技術等方方面面。
總的來說,網路安全不僅僅是技術問題,同時也是一個安全管理問題。
我們必須綜合考慮安全因素,制定合理的目標、技術方案和相關的配套法規等。
世界上不存在絕對安全的網路系統,隨著計算機網路技術的進一步發展,網路安全防護技術也必然隨著網路應用的發展而不斷發展。
需要仔細考慮系統的安全需求,建立相應的管理制度,並將各種安全技術與管理手段結合在一起,才能生成一個高效、通用、安全的計算機網路系統。
網路安全與防範措施【2】
[摘要]隨著計算機網路的普及,我們對網路的依賴程度越來越高。
網路的開放性使得網路信息的安全受到前所未有的威脅。
我們必須積極採取各種有效的防範措施以確保重要信息不受損失。
本文主要從分析計算機網路安全隱患入手來探究其防範措施。
[關鍵詞]計算機網路;網路安全;防範措施;防火牆
隨著高新科技的發展,信息技術已滲透各個領域,對行業現代化建設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特別是信息技術在生活中的廣泛滲透和發展,不但改變了傳統的生活模式、辦公方式、管理方式。
信息化已作為社會發展的核心內容,成為促進社會發展的助推器。
然而,隨著信息網規模的逐漸擴大和系統應用的不斷深入。
各種網路安全問題也隨之而來。
例如系統不穩定、網速緩慢或癱瘓:訪問登錄失敗、設備和信息安全事故、黑客和計算機病毒入侵等故障,嚴重影響,網路的正常使用,成為阻礙網路進一步深化和發展的瓶頸。
因此,研究網路安全防範技術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1計算機網路安全的概念
網路安全從本質上講就是網路上的信息安全,指網路系統的硬體、軟體及數據受到保護,免受破壞、更改和泄露,系統可靠正常地運行,網路服務小中斷;從用戶的角度來看,他們希望涉及個人和商業的信息在網路上傳輸時受到機密性、完整性和真實性的保護,避免其他人利用偷聽,篡改、抵賴等於段對自己的利益和隱私造成損害和侵犯;從網路運營商和管理者的角度來說,他們希望對本地網路信息的訪問、讀寫等操作受到保護和控制,避免出現病毒、非法存取、拒絕服務和網路資源的非法佔用和黑客的攻擊。
計算機安全主要是為數據處理系統建立和採取的技術和管理的安全保護,保護計算機硬體、軟體數據不因偶然和惡意的元兇而遭到破壞,更改和泄漏。
從本質上來講,網路安全包括組成網路系統的硬體,軟體及其住網路上傳輸信息的安全性,使其不致因偶然的或者惡意的攻擊遭到破壞。
網路安全既有技術方面的問題,也有管理方面的問題,兩方面相互補充,缺一不可。
2網路安全的隱患
對計算機信息構成不安全的因素很多,其中包括人為的因素、自然的因素和偶發的因素。
其中,人為因素是指一些不法之徒利用計算機網路存在的漏洞,或者潛入計算機房,盜用計算機系統資源,非法獲取重要數據、篡改系統數據、破壞硬體設備、編制計算機病毒。
人為因素是對計算機信息網路安全威脅最大的因素。
計算機網路不安全因素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2.1計算機網路的脆弱性
互聯網是對全世界都開放的網路,任何單位或個人都可以在網上方便地傳輸和獲取各種信息,互聯網這種具有開放性、共享性、國際性的特點就對計算機網路安全提出了挑戰。
在使用互聯網時應注意以下幾項不可靠的安全性。
2.1.1網路的開放性,網路的技術是全開放的,使得網路所面臨的攻擊來自多方面。
或是來自物理傳輸線路的攻擊,或是來自對網路通信協議的攻擊,以及對計算機軟體、硬體的漏洞實施攻擊。
2.1.2網路的國際性,意味著對網路的攻擊不僅是來自於本地網路的用戶,還可以是互聯網上其他國家的黑客,所以,網路的安全面臨著國際化的挑戰。
2.1.3網路的自由性,大多數的網路對用戶的使用沒有技術上的約束,用戶可以自由的`上網,發布和獲取各類信息。
2.2操作系統存在的安全問題
操作系統是一個支撐軟體,是計算機程序或別的運用系統在上面正常運行的一個環境。
操作系統提供了很多的管理功能,主要是管理系統的軟體資源和硬體資源。
操作系統軟體自身的不可靠安全性,是計算機系統開發設計的不周而留下的破綻,都給網路安全留下隱患。
2.2.1操作系統結構體系的缺陷。
操作系統本身有內存管理、CPU管理、外設的管理,每個管理都涉及一些模塊或程序,如果在這些程序裡面存在問題,比如內存管理的問題,外部網路的一個連接過來,剛好連接一個有缺陷的模塊,可能出現的情況是,計算機系統會因此崩潰。
所以,有些黑客往往是針對操作系統的不完善進行攻擊,使計算機系統,特別是伺服器系統立刻癱瘓。
2.2.2操作系統支持在網路上傳送文件、載入或安裝程序,包括可執行文件,這些功能也會帶來不安全因素。
網路很重要的一個功能就是文件傳輸功能,比如FTP,這些安裝程序經常會帶一些可執行文件,這些可執行文件都是人為編寫的程序,如果某個地方出現漏洞,那麼系統就可能會造成崩潰。
像這些遠程調用、文件傳輸,如果生產廠家或個人在上面安裝間諜程序,那麼用戶的整個傳輸過程、使用過程都會被別人監視到,所有的這些傳輸文件、載入的程序、安裝的程序、執行文件,都可能給操作系統帶來安全的隱患。
所以,建議盡量少使用一些來歷不明,或者無法證明它安全性的軟體。
2.2.3操作系統有守護進程的防護功能,它是系統的一些進程,總是在等待某些事件的出現。
所謂的守護進程,就是監控病毒的監控軟體,當有病毒出現就會被捕捉。
但是有些進程是一些病毒,碰到特定的情況就會把用戶的硬碟格式化,這些進程就是很危險的守護進程,平時可能不起作用,可是在某些條件下發生後,就會發生作用。
如果操作系統守護進程被人為地破壞掉就會出現這種不良的安全隱患。
3網路安全的防患措施
上面已經分析了網路安全所存在的一系列隱患,其中包括網路本身所具有的脆弱性和一些管理上的失當等原因。
而作為計算機用戶,應該積極地採取有效的措施進行防患,以避免嚴重後果發生的可能性。
網路安全採用的主要防範措施如下:
3.1提高安全意識,加大安全管理力度
(1)配備專業的安全管理人員。
安全管理要有專人負責,同時還要有技術人員去落實。
(2)控制對網路的訪問和使用。
控制用戶對網路的訪問和使用的目的是保證網路資源不被非法使用和非法訪問。
(3)增強防病毒意識。
查、殺病毒是確保網路系統安全的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
(4)及時做好數據備份工作,確保網路信息的安全。
3.2及時修補「漏洞」
網路軟體不可能無缺陷、無漏洞,這些漏洞和缺陷正是黑客攻擊的首選目標。
3.3利用網路安全技術
3.3.1防火牆技術
目前保護網路安全最主要的手段之一就是構築防火牆。
防火牆是一種形象的說法,其實它是一種計算機硬體和軟體相結合的技術,是在受保護網與外部網之間構造一個保護層,把攻擊者擋在受保護網的外面。
這種技術強制所有出入內外網的數據流都必須經過此安全系統。
它通過監測、限制或更改跨越防火牆的數據流,盡可能地對外部網路屏蔽有關受保護網路的信息和結構來實現對網路的安全保護。
因而防火牆可以被認為是一種訪問控制機制,用來在不安全的公共網路環境下實現局部網路的安全性。
3.3.2身份認證
身份認證是任何一個安全的計算機所必需的組成部分。
身份認證必須做到准確無誤地將對方辨認出來,同時還應該提供雙向的認證,即互相證明自己的身份,網路環境下的身份認證比較復雜,因為驗證身份的雙方都是通過網路而不是直接接觸,傳統的指紋手段等已無法使用,所以目前通常採用的是基於對稱密鑰加密或公開密鑰加密的方法,以及採用高科技手段的密碼技術進行身份驗證。
3.3.3訪問控制
訪問控制也叫接入控制,阻止非授權用戶進入網路,防止任何對計算機資源和通信資源的非授權訪問。
即根據用戶的身份賦予其相應的許可權,也就是說按事先確定的規則決定主體對客體的訪問是否合法。
訪問控制主要通過注冊口令、用戶分組控制、文件許可權控制三個層次來實現。
3.3.4基於密碼論的技術
密碼技術是集數學、計算機科學、電子與通信等諸多學科於一體的交叉學科,是保護信息安全的主要手段之一,它不僅具有保證信息機密性的信息加密功能,而且具有數字簽名、身份驗證、秘密分存、系統安全等功能。
(1)密鑰技術。
密鑰技術的任務是在一個密碼系統中控制密鑰的選擇和分配。
密鑰是一段數字信息,它與加密演算法相互作用,以控制信息的加密。
(2)數字簽名。
數字簽名是一種用於鑒別的重要技術。
數字簽名是一個數,它依賴於消息的所有位以及一個保密密鑰。
它的正確性可以用一個公開密鑰來檢驗。
數字簽名可以用於鑒別服務,也可以用於完整性服務和無拒絕服務。
當數字簽名用於無拒絕服務時,它是和公證一起使用的。
公證是通過可信任的第三方來驗證消息的。
(3)驗證技術。
驗證技術可分為基於共享密鑰的認證和基於公鑰的認證。
前者實際上是執行一種查詢―問答協議,發送方發送一個隨機數給接收方,接收方解密後以一種特殊形式轉換它並傳回結果,從而實現認證。
該協議的關鍵是如何建立共享密鑰。
3.3.5反病毒軟體
即使有防火牆、身份認證和加密措施,人們仍擔心遭到病毒和黑客的攻擊。
隨著計算機網路的發展,攜帶病毒和黑客程序的數據包和電子郵件越來越多,打開或運行這些文件,計算機就有可能感染病毒。
假如安裝有反病毒軟體,就可以預防、檢測一些病毒和黑客程序。
總之,網路安全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涉及技術、設備、管理和制度等多方面的因素,安全解決方案的制定需要從整體上進行把握。
網路安全解決方案是綜合各種計算機網路信息系統安全技術,將安全操作系統技術、防火牆技術、病毒防護技術、入侵檢測技術、安全掃描技術等綜合起來,形成一套完整的、協調一致的網路安全防護體系。
我們必須做到管理和技術並重,安全技術必須結合安全措施,並加強網路立法和執法的力度,建立備份和恢復機制,制定相應的安全標准。
此外,由於網路病毒、網路犯罪等技術是不分國界的,因此必須進行充分的國際合作,來共同對付日益猖獗的網路犯罪和網路病毒等問題,確保網路安全。
參考文獻:
[1]白斌.防火牆在網路安全中的應用[J].科技創新導報,2007(35).
[2]彭,高.計算機網路信息安全及防護策略研究[J].計算機與數字工程,2011(01).
[3]陳愛梅.基於防火牆技術的網路安全的研究[J].科協論壇(下半月),2008(05).
[4]郭勇.計算機網路安全淺析[J].科技廣場,20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