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網路連接 > 計算機網路結構物理層的傳輸方式

計算機網路結構物理層的傳輸方式

發布時間:2024-05-25 15:05:42

『壹』 計算機網路的數據鏈路層,物理層各自作用是

物理層
物理層的主要任務是實現通信雙方的物理連接,以比特流(bits)的形式傳送數據信息,並向數據鏈路層提供透明的傳輸服務。
物理層是構成計算機網路的基礎,所有的通信設備、主機都需要通過物理線路互聯。物理層建立在傳輸介質的基礎上,是系統和傳輸介質的物理介面,它是OSI模型的最低層。

數據鏈路層
數據鏈路層的功能就是利用物理層提供的比特流傳輸功能,實現在相鄰節點(node)間的透明、可靠的數據傳輸,具體要實現下列功能:鏈路管理、幀同步、差錯控制、流量控制。
根據網路規模的不同,數據鏈路層的協議可分為兩類:一類是針對廣域網(WAN)的數據鏈路層協議,如HDLC、PPP、SLIP等;一類是區域網(LAN)中的數據鏈路層協議,如MAC子層協議和LLC子層協議。

『貳』 網路的傳輸方式

1. 廣播式網路(broadcast networks)

特點:所有計算機共享一條通信信道,任何一台計算機發出的信息可以直接被其他所有計算機接收,不需要節點轉送,兩台以上的計算機同時發送信息會發生沖突
• 介質訪問控制方法:發現沖突,避免沖突,解決沖突(講前先聽,邊講邊聽)
用的是多路復用技術,把信道分成很多的子信道,不同的信號就不會產生沖突

2. 點到點式網路(point-to-point networks)
特點:一條線路連接兩個網路互連設備。一般情況下,兩台計算機間的傳輸要經過多台
網路互連設備;兩條計算機間的傳輸有多條路徑可選擇。
關鍵技術:路由選擇
• 路由表:給出大致的網路和范圍,然後再一層一層找下去

·集線器以廣播式方式工作
1.價格便宜,集線器相當於一個多路開關,時延小(因為不需要轉發)
2.A發一個信息,BCD都能收到,達不成只給一個節點發送數據的要求
3.如果帶寬是100M,那麼ABCD每個節點最多帶寬能達到25M
★集線器連接的兩個節點不能距離太遠,否則發現沖突查不出來。發送的數據的最後一位離開了發送節點時還沒聽到沖突就覺得沒有沖突,因此為了避免這樣的問題,對網路的跨度還是有一定的限度的

·交換機以點對點式方式工作
1.帶寬利用率高,如果帶寬是100M,那麼ABCD每個節點達到的最大帶寬是100M
2.安全性提高了
3.向外發送信息時要有源地址和目的地址,如果找不到目的地址時就會以廣播式方式工作
4.支持全雙工,A→交換機的同時,交換機→A (前提是交換機有兩個緩存)
5.網路跨度大於集線器
6.時延大於集線器
7.可以連接不同速率的節點,即ABCD的速率可以不一樣

A把數據給D時,90%的數據都沒有了

『叄』 按照網路的傳輸方式計算機網路可以分為

按照網路傳輸方式,計算機網路可分為點-點式網路和廣播式網路。按覆蓋的地理范圍進行分類,計算機網路可分為區域網、城域網與廣域網。

①點-點網路採用點-點通信信道,即通信僅限於相互有連接信道的一對計算機之間,類似於電話通信。

②廣播式網路採用廣播式信道,即將多個計算機連接到一條公共信道上,一個站點發送信息,信道上的其餘站點都可以接收到信息,類似於無線電廣播。

(3)計算機網路結構物理層的傳輸方式擴展閱讀:

按交換方式分,計算機網路可分為電路交換網、報文交換網和分組交換網。

按傳輸介質劃分:

1、有線網:指採用雙絞線來連接的計算機網路。

2、光纖網:採用光導纖維作為傳輸介質。

3、無線網:採用一種電磁波作為載體來實現數據傳輸的網路類型。

按通信方式劃分:

1、廣播式傳輸網路。

2、點到點式傳輸網路。

從邏輯功能上看,計算機網路是以傳輸信息為基礎目的,用通信線路將多個計算機連接起來的計算機系統的集合,一個計算機網路組成包括傳輸介質和通信設備。

從用戶角度看,計算機網路是這樣定義的:存在著一個能為用戶自動管理的網路操作系統。由它調用完成用戶所調用的資源,而整個網路像一個大的計算機系統一樣,對用戶是透明的。

『肆』 OSI模型中,數據是怎樣傳輸的

數據從自己電腦發送到對方電腦是經過從上到下應用層,表示層,會話層,傳輸層,網路層,數據鏈路層,到達最後的物理層,然後轉換成比特流,最後通過一定的傳輸介質,像雙絞線,同軸電纜,光纖傳到對方電腦上。在到達對方電腦的物理層時,同樣是一層一層往上傳應用層。

(4)計算機網路結構物理層的傳輸方式擴展閱讀:

OSI將計算機網路體系結構(architecture)劃分為以下七層:

物理層: 將數據轉換為可通過物理介質傳送的電子信號相當於郵局中的搬運工人。

數據鏈路層: 決定訪問網路介質的方式。

在此層將數據分幀,並處理流控制。本層指定拓撲結構並提供硬體定址,相當於郵局中的裝拆箱工人。

網路層: 使用權數據路由經過大型網路 相當於郵局中的排序工人。

傳輸層: 提供終端到終端的可靠連接 相當於公司中跑郵局的送信職員。

會話層: 允許用戶使用簡單易記的名稱建立連接 相當於公司中收寄信、寫信封與拆信封的秘書。

表示層: 協商數據交換格式 相當公司中簡報老闆、替老闆寫信的助理。

應用層: 用戶的應用程序和網路之間的介面。

『伍』 計算機網路——2.物理層

確定與傳輸媒體的 介面 的一些特性,解決在各種傳輸媒體上傳輸 比特流 的問題
1.機械特性 :介面的形狀尺寸大小。
2.電氣特性 :在介面電纜上的各條線的電壓范圍。
3.功能特性 :在某一條線上出現的某個電平電壓表示的意義。
4.過程特性 :對於不同功能的各種可能事件的出現順序。
傳輸媒體主要可以分為 導引型傳輸媒體 非導引型傳輸媒體
導引型傳輸媒體 :信號沿著固體媒體(銅線或光纖,雙絞線)進行傳輸, 有線傳輸
非導引型傳輸媒體 :信號在自由空間傳輸,常為 無線傳輸

數據通信系統:包括 源系統 (發送方), 傳輸系統 (傳輸網路), 目的系統 (接收方)。
一般來說源系統發出的信號(數字比特流)不適合直接在傳輸系統上直接傳輸,需要轉化(模擬信號)。
調制 :數字比特流-模擬信號
解調 :模擬信號-數字比特流

數據 ——運送消息的實體。
信號 ——數據的電氣化或電磁化的表現。
模擬信號 ——代表消息的參數的取值是 連續 的。
數字信號 ——代表消息的參數的取值是 離散 的。
碼元 ——在使用時間域代表不同離散值的基本波形。

信道 :表示向某一個方向傳送信息的媒體。
單向通信(單工通信) :只有一個方向的通信,不能反方向。
雙向交替通信(半雙工通信) :能兩個方向通信,但是不能同時。
雙向同時通信(全雙工通信) :能同時在兩個方向進行通信。
基帶信號 :來自信源的信號(源系統發送的比特流)。

基帶調制 :對基帶信號的波形進行變換,使之適應信道。調制後的信號仍是基帶信號。基帶調制的過程叫做 編碼
帶通調制 :使用載波進行調制,把基帶信號的頻率調高,並轉換為模擬信號。調制後的信號是 帶通信號

1.歸零制 :兩個相鄰信號中間信號記錄電流要恢復到 零電平 正脈沖表示1,負脈沖表示0 。在歸零制中,相鄰兩個信號之間這段磁層未被磁化,因此在寫入信息之前必須去磁。
2.不歸零制 正電平代表1,負電平代表0 ,不用恢復到零電平。難以分辨開始和結束,連續記錄0或者1時必須要有時鍾同步,容易出現直流分量出錯。
3.曼徹斯特編碼 :在每一位中間都有一個跳變。 低->高表示0,高->低表示1
4.差分曼徹斯特編碼 :在每一位的中心處始終都有跳變。位開始邊界有跳變代表0,沒有跳變代表1。 位中間的跳變代表時鍾,位前跳變代表數據

調幅( AM ):載波的 振幅 隨著基帶數字信號而變化。
調頻( FM ):載波的 頻率 隨著基帶數字信號而變化。
調相( PM ):載波的 初始相位 隨著基帶數字信號而變化。

失真 :發送方的數據和接收方的數據並不完全一樣。
限制碼元在信道上的傳輸速率的因素:信道能夠通過的 頻率范圍 信噪比

碼間串擾 :由於系統特性,導致前後碼元的波形畸變。
理想低通信號的最高碼元傳輸速率為 2W ,單位是波特,W是理想低通信道的 帶寬 ,理想帶通特性信道的最高碼元傳輸速率為W。
信噪比 :信號的平均功率與雜訊的平均功率的比值,單位是 dB 值=10log10(S/N)
信噪比對信道的 極限 信息傳輸速率的影響:速率 C=Wlog2(1+S/N)——香農公式 ,單位為 bit/s
信噪比越大,極限傳輸速率越高。實際速率比極限速率低不少。還可以用編碼的方式來提高速率(讓一個碼元攜帶更多的比特量)。

所謂 復用 就是一種將若干個彼此獨立的信號合並成一個可以在 同一信道 上同時傳輸的 復合信號 的方法。
比如,傳輸的語音信號的頻譜一般在300~3400Hz內,為了使若干個這種信號能在 同一信道(相當於共享信道,能夠降低成本,提高利用率) 上傳輸,可以把它們的頻譜調制到不同的頻段,合並在一起而不致相互影響,並能在接收端彼此分離開來( 分用 )。
信道復用技術就是將一個物理信道按照一定的機制劃分多個互不幹擾互不影響的邏輯信道。信道復用技術可分為以下幾種: 頻分復用,時分復用和統計時分復用,波分復用,碼分復用

1.頻分復用技術FDM(也叫做頻分多路復用技術): 條件是傳送的信號的帶寬是有限的,而 信道的帶寬要遠遠大於信號的帶寬 ,然後採用 不同頻率 進行調制的方法,是各個信號在信道上錯開。頻分復用的各路信號是在 時間 上重疊而在 頻譜 上不重疊的信號。將整個帶寬分為多份,用戶分配一定的帶寬後通信過程 自始至終都佔用 這個頻帶。另外,為保證各個子信道傳輸不受干擾,可以設立 隔離帶
2.時分復用技術TDM:採用同一物理連接的不同時段來傳輸不同的信號。 也就是在信道帶寬上劃分出幾個子信道後,A用戶在某一段時間使用子信道1,用完之後將子信道1釋放讓給用戶B使用,以此類推。將整個信道傳輸時間劃分成若干個時間片(時隙),這些時間片叫做 時分復用幀 。每一個時分用戶在每一個TDM幀中佔用 固定時序 的時隙。

4.波分復用技術WDM: 將兩種或多種不同波長的光載波信號在發送端經過 復用器匯合 在一起,並耦合到光線路的 同一根光纖 中進行傳輸,在接收端經過 分波器 將各種波長的光載波分離進行 恢復 。整個過程類似於頻分復用技術的共享信道。波分復用其實就是光的頻分復用。

1.比特時間,碼片
1比特時間就是發送 1比特 需要的時間,如數據率是10Mb/s,則100比特時間就等於10微秒。
每一個比特時間劃分為m個短的間隔,稱為碼片。每個站被指派一個唯一的m bit 的碼片序列(例如S站的8 bit 碼片序列是00011011)。
如果發送 比特1 ,則發送自己的m bit 碼片序列。如果發送 比特0 ,則發送該碼片序列的二進制反碼。
S站的碼片序列:(-1,-1,-1,+1,+1,-1,+1,+1) -1代表0,+1代表1
用戶發送的信號先受 基帶數字信號 的調試,又受 地址碼 的調試。就比如數據發送後受到基帶數字信號的調試之後變為10,然後又受到地址碼的調試後1就變為了00011011(上面的S站碼片序列),0就變成了11100100。
由於每個比特要轉換成m個比特的碼片序列,因此原本S站的數據率b bit/s要提高到mb bit/s,同時S站所佔用的頻帶寬度也提高到原本數值的m倍。這種方式是擴頻通信中的一種。
擴頻通信通常有兩大類:直接序列擴頻DSSS(上述方式);跳頻擴頻FHSS。
2.碼分多址(CDMA)
CDMA的重要特點 :每個站分配的碼片序列不僅必須 各不相同 ,並且還必須 相互正交 。在實用系統中使用的是 偽隨機碼序列
碼片的互相 正交 的關系:令向量S表示站S的碼片向量,令T表示其他任何站的碼片向量。兩個不同站的碼片序列正交,就是向量S和T的 規格化內積 等於0。

即S T=(S1 T1+S2 T2+......Sm Tm)/m(其實就相當於 兩個向量垂直 ,/m對結果其實也沒多大關系)
推論 1. 一個碼片向量和另一碼片反碼的向量的規格化內積值為0(如果ST=0,那麼ST'也=0)
2. 任何一個碼片向量和該碼片向量自己的規格化內積都是1,即S S=1
3. 一個碼片向量和該碼片向量的規格化內積值是-1,即S
S'=-1
CDMA的工作原理:
用一個列子來說明,假設S站的碼片序列為(-1,-1,-1,+1,+1,-1,+1,+1),S站的擴頻信號為Sx,即若數據比特=1那麼S站發送的是碼片序列本身Sx=S,若數據比特=0那麼S站發送的是碼片序列的反碼Sx=S』。T站的碼片序列為(-1,-1,+1,-1,+1,+1,+1,-1),T站的擴頻信號為Tx。因為所有的站都使用相同的頻率,因此每一個站都能夠收到所有的站發送的擴頻信號。所有的站收到的都是疊加的信號 Sx+Tx
當接收站打算收S站發送的信號時,就用S站的碼片序列與收到的信號求規格化內積,即S (Sx+Tx)=S Sx+S Tx。前者等於+1或0,後者一定等於0,具體看下面(參考上面的 CDMA的工作原理 ):
當數據比特=1時,Sx=S,那麼S
Sx=S S=1;同理 ,當數據比特=0時,Sx=S』,那麼S Sx=S S』=0
當數據比特=1時,Tx=S,那麼S
Tx=S T=0(參考上面 碼片序列的正交關系 );同理 ,當數據比特=0時,Sx=S』,那麼S Tx=S*T』=0

『陸』 網路五層結構

計算機網路五層結構是指應用層、傳輸層、網路層、數據鏈路層、物理層。

1、應用層

專門針對某些應用提供服務。

2、傳輸層

網路層只把數據送到主機,但不會送到進程。傳輸層負責負責進程與主機間的傳輸,主機到主機的傳輸交由網路層負責。傳輸層也稱為端到端送。

3、網路層

把包裡面的目的地址拿出來,進行路由選擇,決定要往哪個方向傳輸。

負責從源通過路由選擇到目的地的過程,達到從源主機傳輸數據到目標主機的目的。

4、數據鏈路層

通過物理網路傳送包,這里的包是通過網路層交過來的數據報。

只完成一個節點到另一個節點的傳送(單跳)。

5、物理層

通過線路(可以是有形的線也可以是無線鏈路)傳送原始的比特流。

只完成一個節點到另一個節點的傳送(單跳)。

(6)計算機網路結構物理層的傳輸方式擴展閱讀:

計算機網路是指將地理位置不同的具有獨立功能的多台計算機及其外部設備,通過通信線路連接起來,在網路操作系統,網路管理軟體及網路通信協議的管理和協調下,實現資源共享和信息傳遞的計算機系統。

計算機網路也稱計算機通信網。關於計算機網路的最簡單定義是:一些相互連接的、以共享資源為目的的、自治的計算機的集合。若按此定義,則早期的面向終端的網路都不能算是計算機網路,而只能稱為聯機系統(因為那時的許多終端不能算是自治的計算機)。但隨著硬體價格的下降,許多終端都具有一定的智能,因而「終端」和「自治的計算機」逐漸失去了嚴格的界限。若用微型計算機作為終端使用,按上述定義,則早期的那種面向終端的網路也可稱為計算機網路。

『柒』 網路數據是怎樣傳輸的

通過OSI七層協議進行傳輸,下面給出傳輸方式:
OSI 參 考 模 型與TCP/IP協議模型結構 OSI 參 考 模 型 也 稱 為異 質 系 統 互 聯 的 七 層 框 架 ---- ★ 物 理 層(Physical Layer) ---- 提 供 機 械、 電 氣、 功 能 和 過 程 特 性。 如 規 定 使 用 電 纜 和 接 頭 的 類 型, 傳 送 信 號 的 電 壓 等。 在 這 一 層, 數 據 還 沒 有 被 組 織, 僅 作 為 原 始 的 位 流 或 電 氣 電 壓 處 理。 ---- ★ 數 據 鏈 路 層(Data Link Layer) ---- 實 現 數 據 的 無 差 錯 傳 送。 它 接 收 物 理 層 的 原 始 數 據 位 流 以 組 成 幀( 位 組), 並 在 網 絡 設 備 之 間 傳 輸。 幀 含 有 源 站 點 和 目 的 站 點 的 物 理 地 址。 ---- ★ 網 絡 層(Network Layer) ---- 處 理 網 絡 間 路 由, 確 保 數 據 及 時 傳 送。 將 數 據 鏈 路 層 提 供 的 幀 組 成 數 據 包, 包 中 封 裝 有 網 絡 層 包 頭, 其 中 含 有 邏 輯 地 址 信 息 — — 源 站 點 和 目 的 站 點 地 址 的 網 絡 地 址。 ---- ★ 傳 輸 層(Transport Layer) 提 供 建 立、 維 護 和 取 消 傳 輸 連 接 功 能, 負 責 可 靠 地 傳 輸 數 據。 ---- ★ 會 話 層(Session Layer) ---- 提 供 包 括 訪 問 驗 證 和 會 話 管 理 在 內 的 建 立 和 維 護 應 用 之 間 通 信 的 機 制。 如 服 務 器 驗 證 用 戶 登 錄 便 是 由 會 話 層 完 成 的。 ---- ★ 表 示 層(Presentation Layer) ---- 提 供 格 式 化 的 表 示 和 轉 換 數 據 服 務。 如 數 據 的 壓 縮 和 解 壓 縮, 加 密 和 解 密 等 工 作 都 由 表 示 層 負 責。 ---- ★ 應 用 層(Application Layer) ---- 提 供 網 絡 與 用 戶 應 用 軟 件 之 間 的 接 口 服 務。 OSI/RM是ISO在網路通信方面所定義的開放系統互連模型,1978 ISO(國際化標准組織)定義了這樣一個開放協議標准。。有了這個開放的模型,各網路設備廠商就可以遵照共同的標准來開發網路產品,最終實現彼此兼容。 整個OSI/RM模型共分7層,從下往上分別是:物理層、數據鏈路層、網路層、傳輸層、會話層、表示層和應用層。 當接受數據時,數據是自下而上傳輸;當發送數據時,數據是自上而下傳輸。 (1)物理層 這是整個OSI參考模型的最低層,它的任務就是提供網路的物理連接。所以,物理層是建立在物理介質上(而不是邏輯上的協議和會話),它提供的是機械和電氣介面。主要包括電纜、物理埠和附屬設備,如雙絞線、同軸電纜、接線設備(如網卡等)、RJ-45介面、串口和並口等在網路中都是工作在這個層次的。 物理層提供的服務包括:物理連接、物理服務數據單元順序化(接收物理實體收到的比特順序,與發送物理實體所發送的比特順序相同)和數據電路標識。 (2)數據鏈路層 數據鏈路層是建立在物理傳輸能力的基礎上,以幀為單位傳輸數據,它的主要任務就是進行數據封裝和數據鏈接的建立。封裝的數據信息中,地址段含有發送節點和接收節點的地址,控制段用來表示數格連接幀的類型,數據段包含實際要傳輸的數據,差錯控制段用來檢測傳輸中幀出現的錯誤。 數據鏈路層可使用的協議有SLIP、PPP、X25和幀中繼等。常見的集線器和低檔的交換機網路設備都是工作在這個層次上,Modem之類的撥號設備也是。工作在這個層次上的交換機俗稱「第二層交換機」。 具體講,數據鏈路層的功能包括:數據鏈路連接的建立與釋放、構成數據鏈路數據單元、數據鏈路連接的分裂、定界與同步、順序和流量控制和差錯的檢測和恢復等方面。 (3)網路層 網路層屬於OSI中的較高層次了,從它的名字可以看出,它解決的是網路與網路之間,即網際的通信問題,而不是同一網段內部的事。網路層的主要功能即是提供路由,即選擇到達目標主機的最佳路徑,並沿該路徑傳送數據包。除此之外,網路層還要能夠消除網路擁擠,具有流量控制和擁擠控制的能力。網路邊界中的路由器就工作在這個層次上,現在較高檔的交換機也可直接工作在這個層次上,因此它們也提供了路由功能,俗稱「第三層交換機」。 網路層的功能包括:建立和拆除網路連接、路徑選擇和中繼、網路連接多路復用、分段和組塊、服務選擇和傳輸和流量控制。 (4)傳輸層 傳輸層解決的是數據在網路之間的傳輸質量問題,它屬於較高層次。傳輸層用於提高網路層服務質量,提供可靠的端到端的數據傳輸,如常說的QoS就是這一層的主要服務。這一層主要涉及的是網路傳輸協議,它提供的是一套網路數據傳輸標准,如TCP協議。 傳輸層的功能包括:映像傳輸地址到網路地址、多路復用與分割、傳輸連接的建立與釋放、分段與重新組裝、組塊與分塊。 根據傳輸層所提供服務的主要性質,傳輸層服務可分為以下三大類: A類:網路連接具有可接受的差錯率和可接受的故障通知率,A類服務是可靠的網路服務,一般指虛電路服務。 C類:網路連接具有不可接受的差錯率,C類的服務質量最差,提供數據報服務或無線電分組交換網均屬此類。 B類:網路連接具有可接受的差錯率和不可接受的故障通知率,B類服務介於A類與C類之間,在廣域網和互聯網多是提供B類服務。 (5)會話層 會話層利用傳輸層來提供會話服務,會話可能是一個用戶通過網路登錄到一個主機,或一個正在建立的用於傳輸文件的會話。 會話層的功能主要有:會話連接到傳輸連接的映射、數據傳送、會話連接的恢復和釋放、會話管理、令牌管理和活動管理。 (6)表示層 表示層用於數據管理的表示方式,如用於文本文件的ASCII和EBCDIC,用於表示數字的1S或2S補碼表示形式。如果通信雙方用不同的數據表示方法,他們就不能互相理解。表示層就是用於屏蔽這種不同之處。 表示層的功能主要有:數據語法轉換、語法表示、表示連接管理、數據加密和數據壓縮。 (7)應用層 這是OSI參考模型的最高層,它解決的也是最高層次,即程序應用過程中的問題,它直接面對用戶的具體應用。應用層包含用戶應用程序執行通信任務所需要的協議和功能,如電子郵件和文件傳輸等,在這一層中TCP/IP協議中的FTP、SMTP、POP等協議得到了充分應用 TCP/IP協議
TCP/IP協議並不完全符合OSI的七層參考模型。傳統的開放式系統互連參考模型,是一種通信協議的7層抽象的參考模型,其中每一層執行某一特定任務。該模型的目的是使各種硬體在相同的層次上相互通信。這7層是:物理層、數據鏈路層、網路層、傳輸層、話路層、表示層和應用層。而TCP/IP通訊協議採用了4層的層級結構,每一層都呼叫它的下一層所提供的網路來完成自己的需求。這4層分別為:
應用層:應用程序間溝通的層,如簡單電子郵件傳輸(SMTP)、文件傳輸協議(FTP)、網路遠程訪問協議(Telnet)等。
傳輸層:在此層中,它提供了節點間的數據傳送服務,如傳輸控制協議(TCP)、用戶數據報協議(UDP)等,TCP和UDP給數據包加入傳輸數據並把它傳輸到下一層中,這一層負責傳送數據,並且確定數據已被送達並接收。
互連網路層:負責提供基本的數據封包傳送功能,讓每一塊數據包都能夠到達目的主機(但不檢查是否被正確接收),如網際協議(IP)。
網路介面層:對實際的網路媒體的管理,定義如何使用實際網路(如Ethernet、Serial Line等)來傳送數據。
二、OSI 參 考 模 型與TCP/IP協議模型各層中的協議 TCP/IP協議中有FTP、SMTP、POP TCP/IP的通訊協議
這部分簡要介紹一下TCP/IP的內部結構,為討論與互聯網有關的安全問題打下基礎。TCP/IP協議組之所以流行,部分原因是因為它可以用在各種各樣的信道和底層協議(例如T1和X.25、乙太網以及RS-232串列介面)之上。確切地說,TCP/IP協議是一組包括TCP協議和IP協議,UDP(User Datagram Protocol)協議、ICMP(Internet Control Message Protocol)協議和其他一些協議的協議組。

閱讀全文

與計算機網路結構物理層的傳輸方式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小米如何停用數據網路 瀏覽:163
蘋果關不了共享位置網路異常 瀏覽:326
進修計算機網路技術專科學校 瀏覽:237
poe無線路由器網路無法連接 瀏覽:988
廣電網路有哪個號段 瀏覽:484
蘋果應用怎麼設置網路連接 瀏覽:400
網路連接父 瀏覽:117
榮耀連接無線網路的app在哪裡 瀏覽:642
電腦無線網路連接無處輸入密碼 瀏覽:977
深圳電子商務網路營銷全網推廣 瀏覽:524
網路型結構的優點有哪些 瀏覽:858
怎樣查找連接無線網路的密碼 瀏覽:412
瑞金醫院無線網路身份識證系統 瀏覽:815
望城區服裝網路營銷 瀏覽:484
軍人如何防範網路安全問題有幾條 瀏覽:16
汽車連接不到手機的移動網路 瀏覽:397
無線接收網路器 瀏覽:334
如何讓我的蘋果連入網路 瀏覽:589
手機怎麼網路超時呢 瀏覽:844
不可用於網路身份認證的有哪些 瀏覽:563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