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網路連接 > 計算機網路運輸層500題

計算機網路運輸層500題

發布時間:2024-02-26 07:06:47

㈠ 誰能幫我答幾道計算機網路選擇題2

21.計算機網路通信系統是( C)
A、電信號傳輸系統
B、文字通信系統
C、信號通信系統
D、數據通信系統
22.網路介面卡的基本功能包括:數據轉換、通信服務和( A)
A、數據傳輸 B、數據緩存
C、數據服務 D、數據共享
23.在OSI七層結構模型中,處於數據鏈路層與運輸層之間的是( A)
A、物理層 B、網路層 C、會話層 D、表示層
24.完成路徑選擇功能是在OSI模型的(D )
A、物理層 B、數據鏈路層 C、網路層 D、運輸層
25.在TCP/IP協議簇的層次中,解決計算機之間通信問題是在(C )
A、網路介面層 B、網際層 C、傳B輸層 D、應用層
26.在中繼系統中,中繼器處於(B )
A、物理層 B、數據鏈路層 C、網路層 D、高層
27網路終端屬於網路系統的( B)。
A.通信子網 B.資源子網
C.連接設備 D.網路的控制中心
28 下列關於虛電路交換不正確的是( A)。
A.虛電路交換各分組按發出順序到達目的站節點
B.虛電路交換用戶雙方獨占物理電路
C.永久虛電路沒有虛電路呼叫建立階段
D.虛電路交換屬於存儲轉發交換
29.PPP屬於網路軟體的( C)。
A.網路操作系統軟體 B.聯機服務軟體
C.協議軟體 D.通信軟體
30.以下關於物理層不正確的是(D )。
A.物理層不負責傳輸的檢錯和糾錯任務
B.物理層指為用戶提供的具體傳輸媒體
C.物理層實現實體之間的按位傳輸
D.物理層建立在通信媒體的基礎上

㈡ 計算機網路 考題

(老師欽點)1-05 網際網路的發展大致分為哪幾個階段?請指出這幾個階段最主要的特點
第一階段:
特點 從單個網路 ARPANET 向互聯網發展的過程
第二階段:從 1985年開始
特點 建成了三級結構的互聯網
第三階段:從1993年開始
特點 逐漸形成了多層次 ISP 結構的互聯網

(老師欽點)1-10 試在下列條件下比較電路交換和分組交換。要傳送的報文共x(bit),從源站到目的站共經過k段鏈路,每段鏈路的傳播時延為d(s),數據率為C(bit/s)。在電路交換時電路的建立時間為s(s)。在分組交換時分組長度為p(bit),且各結點的排隊等待時間可忽略不計。問在怎樣的條件下,分組交換的時延比電路交換的要小?

分組交換 : x/C+(k-1)p/C+kd
電路交換 : s+x/C+kd
當 x/C+(k-1)p/C+kd<s+x/C+kd時,
即 (k-1)p/C<s

1-17收發兩端之間的傳輸距離為1000km,信號在媒體上的傳播速率為2.3×10^8
試計算以下兩種情況的發送時延和傳播時延:
1) 數據長度為10^7 bit,數據發送速率為100kbit/s,傳播距離為1000km,信號在媒體上的傳播速率為2×10^8m/s。
2) 數據長度為10^3 bit,數據發送速率為1Gbit/s,傳輸距離和信號在媒體上的傳播速率同上。
從以上計算結果可得出什麼結論:

(1):發送延遲=10^7/(100×1000)=100s
傳播延遲=1000×1000/(2×10 8)=5×10 -3s=5ms
(2):發送延遲=10 3/(10 9)=10-6s=1us
傳播延遲=1000×1000/(2×10^8)=5×10-3s=5ms
若數據長度大而發送速率低,則在總的時延中,發送時延往往大於傳播時延。但若數據長度大而發送速率高,則傳播時延就可能是總時延中的主要部分。

(老師欽點)3-09. 一個PPP幀的數據部分(用十六進制寫出)是7D 5E FE 27 7D 5D 7D 5D 65 7D 5E。試問真正的數據是什麼(用十六進制寫出)?
答:7E FE 27 7D 7D 65 7E。(7D 5D和 7D 5E是位元組填充)

(老師欽點)3-19.乙太網使用的CSMA/CD協議是以爭用方式接入到共享信道。這與傳統的時分復用TDM相比優缺點如何
從網路上負載輕重,靈活性以及網路效率等方面進行比較
網路上負荷較輕時,CSMA/CD協議很靈活。但網路負荷很重時,TDM的效率就很高。

(老師欽點)3-33 112頁

(老師欽點)4-03 作為中間系統,轉發器、網橋、路由器和網關都有何區別?
1)轉發器、網橋、路由器、和網關所在的層次不同。
物理層中繼系統:轉發器 (repeater)。
數據鏈路層中繼系統:網橋 或 橋接器 (bridge)。
網路層中繼系統:路由器 (router)。
網路層以上的中繼系統:網關 (gateway)。

2)當中繼系統是轉發器或網橋時,一般並不稱之為網路互連,因為仍然是一個網路。
路由器其實是一台專用計算機,用來在互連網中進行路由選擇。一般討論的互連網都是指用路由器進行互連的互連網路。

4-09(老師欽點)
1)子網掩碼為 255.255.255.0 代表什麼意思?
2)一網路的現在掩碼為 255.255.255.248,問該網路能夠連接多少個主機?
3)一A 類網路和一 B 類網路的子網號subnet-id分別為16個1和8個1,問這兩個網路的子網掩碼有何不同?
4)一個B類地址的子網掩碼是255.255.240.0。試問在其中每一個子網上的主機數最多是多少?
5)一A類網路的子網掩碼為 255.255.0.255,它是否為一個有效的子網掩碼?
6)某個IP地址的十六進製表示為C2.2F.14.81,試將其轉換為點分十進制的形式。這個地址是哪一類IP地址?
7)C 類網路使用子網掩碼有無實際意義?為什麼?

1)C類地址對應的子網掩碼默認值。但也可以是A類或B類地址的掩碼,即主機號由最後8位決定,而路由器尋找網路由前24位決定。
2)255 - 248 = 7,6台主機,(000 111不行)
3)子網掩碼一樣,但子網數目不同
4)最多可有4094個,2^12 -2 = 4094 (不考慮全0 全1)
5)有效,但不推薦這樣使用
6)194.47.20.129,C類 (C類地址范圍 192.0.1 - 224.255.255 書121頁)
7)有。對於小網路這樣做還可進一步簡化路由表

(老師欽點)4-17 一個3200位長的TCP報文傳到IP層,加上160位的首部後成為數據報。下面的互聯網由兩個區域網通過路由器連接起來。但第二個區域網所能傳送的最長數據幀中的數據部分只有1200位。因此數據報在路由器必須進行分片。試問第二個區域網向其上層要傳送多少比特的數據(這里的「數據」當然指的是區域網看見的數據)?

1200*3 + 80+160 = 3840bit 共4片

(老師欽點)4-20. 設某路由器建立了如下路由表(這三列分別是目的網路、子網掩碼和下一跳路由器,若直接交付則最後一列表示應當從哪一個介面轉發出去)
目的網路 子網掩碼 下一跳
128.96.39.0 255.255.255.128 介面0
128.96.39.128 255.255.255.128 介面1
128.96.40.0 255.255.255.128 R2
192.4.153.0 255.255.255.192 R3
(默認) - R4
現共收到5個分組,其目的站IP地址分別為:
(1)128.96.39.10
(2)128.96.40.12
(3)128.96.40.151
(4)192.4.153.17
(5)192.4.153.90
試分別計算其下一跳

解:
(1)分組的目的站IP地址為:128.96.39.10。先與子網掩碼255.255.255.128相與,得128.96.39.0,可見該分組經介面0轉發。
(2)分組的目的IP地址為:128.96.40.12。與子網掩碼255.255.255.128相與得128.96.40.0,經查路由表可知,該項分組經R2轉發。
(3)分組的目的IP地址為:128.96.40.151,與子網掩碼255.255.255.128相與後得128.96.40.128,與子網掩碼255.255.255.192相與後得128.96.40.128,經查路由表知,該分組轉發選擇默認路由,經R4轉發。
(4)分組的目的IP地址為:192.4.153.17。與子網掩碼255.255.255.128相與後得192.4.153.0。與子網掩碼255.255.255.192相與後得192.4.153.0,經查路由表知,該分組經R3轉發。
(5)分組的目的IP地址為:192.4.153.90,與子網掩碼255.255.255.128相與後得192.4.153.0。與子網掩碼255.255.255.192相與後得192.4.153.64,經查路由表知,該分組轉發選擇默認路由,經R4轉發

(老師欽點)4-26 有如下的四個/24地址塊,試進行最大可能的聚合。
212.56.132.0/24
212.56.133.0/24
212.56.134.0/24
212.56.135.0/24

答:212=(11010100)2,56=(00111000)2
132=(10000100)2,
133=(10000101)2
134=(10000110)2,
135=(10000111)2
所以共同的前綴有22位,即1101010000111000 100001,聚合的CIDR地址塊是:212.56.132.0/22

(老師欽點)4-28 看一看

(老師欽點)4-31以下地址中的哪一個和86.32/12匹配?請說明理由。
(1)86.33.224.123;(2)86.79.65.216;(3)86.58.119.74;(4)86.68.206.154。

答案:
(1)與1111111111110000 00000000 00000000逐比特相「與」和86.32/12匹配
(2)與1111111111110000 00000000 00000000逐比特相「與」和86.32/12不匹配
(3)與1111111111110000 00000000 00000000逐比特相「與」和86.32/12不匹配
(4)與1111111111110000 00000000 00000000逐比特相「與」和86.32/12不匹配

(老師欽點)4-41假定網路中的路由器B的路由表有如下的項目(這三列分別表示「目的網路」、「距離」和「下一跳路由器」)
N17A
N22C
N68F
N84E
N94F
現在B收到從C發來的路由信息(這兩列分別表示「目的網路」和「距離」):
N24
N38
N64
N83
N95
試求出路由器B更新後的路由表(詳細說明每一個步驟)

解:路由器B更新後的路由表如下:
N17A無新信息,不改變
N25C相同的下一跳,更新
N39C新的項目,添加進來
N65C不同的下一跳,距離更短,更新
N84E不同的下一跳,距離一樣,不改變
N94F不同的下一跳,距離更大,不改變

(老師欽點)5—01 試說明運輸層在協議棧中的地位和作用,運輸層的通信和網路層的通信有什麼重要區別?為什麼運輸層是必不可少的?

答:
運輸層處於面向通信部分的最高層,同時也是用戶功能中的最低層,向它上面的應用層提供服務
運輸層為應用進程之間提供端到端的邏輯通信,但網路層是為主機之間提供邏輯通信(面向主機,承擔路由功能,即主機定址及有效的分組交換)。
各種應用進程之間通信需要「可靠或盡力而為」的兩類服務質量,必須由運輸層以復用和分用的形式載入到網路層。

(老師欽點)5—05 試舉例說明有些應用程序願意採用不可靠的UDP,而不用採用可靠的TCP。

答:
VOIP:由於語音信息具有一定的冗餘度,人耳對VOIP數據報損失由一定的承受度,但對傳輸時延的變化較敏感。
有差錯的UDP數據報在接收端被直接拋棄,TCP數據報出錯則會引起重傳,可能帶來較大的時延擾動。
因此VOIP寧可採用不可靠的UDP,而不願意採用可靠的TCP。

(老師欽點)5—14 UDP用戶數據報的首部十六進製表示是:06 32 00 45 00 1C E2 17.試求源埠、目的埠、用戶數據報的總長度、數據部分長度。這個用戶數據報是從客戶發送給伺服器發送給客戶?使用UDP的這個伺服器程序是什麼

解:
源埠1586,目的埠69,UDP用戶數據報總長度28位元組,數據部分長度20位元組。
此UDP用戶數據報是從客戶發給伺服器(因為目的埠號<1023,是熟知埠)、伺服器程序是TFFTP。

(老師欽點)5—19 試證明:當用n比特進行分組的編號時,若接收到窗口等於1(即只能按序接收分組),當僅在發送窗口不超過2n-1時,連接ARQ協議才能正確運行。窗口單位是分組。
見書上答案 434

(老師欽點)5—23 主機A向主機B連續發送了兩個TCP報文段,其序號分別為70和100。試問:
(1) 第一個報文段攜帶了多少個位元組的數據?
(2) 主機B收到第一個報文段後發回的確認中的確認號應當是多少?
(3) 如果主機B收到第二個報文段後發回的確認中的確認號是180,試問A發送的第二個報文段中的數據有多少位元組?
(4) 如果A發送的第一個報文段丟失了,但第二個報文段到達了B。B在第二個報文段到達後向A發送確認。試問這個確認號應為多少?

(1)第一個報文段的數據序號是70到99,共30位元組的數據。
(2)確認號應為100.
(3)80位元組。
(4)70 (快重傳)

(老師欽點)5—24 一個TCP連接下面使用256kb/s的鏈路,其端到端時延為128ms。經測試,發現吞吐量只有120kb/s。試問發送窗口W是多少?(提示:可以有兩種答案,取決於接收等發出確認的時機)。
書上 435

(老師欽點)5—39 TCP的擁塞窗口cwnd大小與傳輸輪次n的關系如下所示:.....
書上 436

6-35 SNMP使用UDP傳送報文。為什麼不使用TCP?
答:因為SNMP協議採用客戶/伺服器工作方式,客戶與伺服器使用request和response報文建立了一種可靠的請求/響應關系,因此不必再耗時建立TCP連接。而採用首部開銷比TCP小的UDP報文形式。

9-07.無線區域網的MAC協議有哪些特點?為什麼在無線區域網中不能使用CSMA/CD協議而必須使用CSMA/CA協議?

答:無線區域網的MAC協議提供了一個名為分布式協調功能(DCF)的分布式接入控制機制以及工作於其上的一個可選的集中式控制,該集中式控制演算法稱為點協調功能(PCF)。DCF採用爭用演算法為所有通信量提供接入;PCF提供無爭用的服務,並利用了DCF特性來保證它的用戶可靠接入。PCF採用類似輪詢的方法將發送權輪流交給各站,從而避免了沖突的產生,對於分組語音這樣對於時間敏感的業務,就應提供PCF服務。 由於無線信道信號強度隨傳播距離動態變化范圍很大,不能根據信號強度來判斷是否發生沖突,因此不適用有線區域網的的沖突檢測協議CSMA/CD。

802.11採用了CSMA/CA技術,CA表示沖突避免。這種協議實際上是在發送數據幀前需對信道進行預約。 這種CSMA/CA協議通過RTS(請求發送)幀和CTS(允許發送)幀來實現。源站在發送數據前,先向目的站發送一個稱為RTS的短幀,目的站收到RTS後向源站響應一個CTS短幀,發送站收到CTS後就可向目的站發送數據幀。

㈢ 計算機網路(5)| 運輸層

從通信和處理信息的角度看,運輸層是向它上面的應用層提供通信服務的,它屬於面向通信部分的最高層,同時也是用戶功能中的最低層。當網路的邊緣部分中的兩台主機使用網路的核心部分的功能進行端到端的通信時,只有主機的協議棧才有運輸層,而網路核心部分中的路由器在轉發分組時都只用到下三層的功能。

運輸層的兩個主要協議 TCP/IP 都是互聯網的正式標准,即:
(1)用戶數據報協議UDP
(2)傳輸控制協議TCP

TCP則是面向連接的服務。在傳送數據之前必須先建立連接,數據傳送結束後要釋放連接。TCP不提供廣播或者多播服務。由於TCP要提供可靠的面向連接的運輸服務,因此需要增加很多的開銷。

TCP/IP的運輸層用一個16位埠號來標志一個埠。埠號只有本地意義。它是為了標志本計算機應用層中的各個進程在和運輸層交互時的層間介面。

運輸層的埠號分為以下兩類:
(1)伺服器端使用的埠號: 它主要分為系統埠號0~1023和登記埠號1024~49151。

(2)客戶端使用的埠號: 49152~65535,這類埠號僅在客戶端進程運行時才動態選擇。當伺服器收到客戶端進程的報文時,就知道客戶端進程的埠號。因而可以把數據發送給客戶進程。

用戶數據報協議相比於IP的數據報服務就是只增加了復用、分用和差錯檢測功能。UDP的主要特點是:
(1)UDP是無連接的, 發送數據之前不需要建立連接,因此減少開銷和發送數據之前的時延。
(2)UDP使用盡最大努力交付, 即不保證可靠交付,因此主機不需要維持復雜的連接狀態表。
(3)UDP是面向報文的。 發送方的UDP對應用交下來的報文,添加首部後就向下交付給IP層。不對報文做任何處理,因此當報文過長時,IP層可能需要進行分片處理。
(4)UDP沒有擁塞控制, 網路出現的擁塞不會使源主機的發送速率減低。
(5)UDP支持一對一、一對多、多對一和多對多的交互通信。
(6)UDP的首部開銷小, 只有8個位元組。

UDP有兩個欄位:數據欄位和首部欄位。先介紹首部欄位,它是由4個欄位組成的,每個欄位只有2個位元組,總共有8個位元組。各個欄位的意義如下:
(1)源埠: 源埠號。在需要對方回信時選用。不需要時可用全0。
(2)目的埠: 目的埠號。在這終點交付報文時必須使用。
(3)長度: UDP用戶數據報的長度,其最小值是8(只有首部)。
(4)檢驗和: 檢測UDP用戶數據報在傳輸中是否有錯,有錯則丟棄。

當在傳送用戶數據報時,如果接收方UDP發現收到的報文中目的埠號不正確(即不存在對應於該埠號的應用進程),就丟棄該報文,並由網際控制報文協議ICMP發送「埠不可達」差錯報文給發送方。

TCP的主要特點如下:
(1)TCP是面向連接的運輸層協議。 應用程序在使用TCP協議之前,必須先建立TCP連接。傳送數據完畢後,必須釋放TCP連接。
(2)每一條TCP連接只能有兩個端點。 每一條TCP連接只能是點對點的。
(3)TCP提供可靠交付的服務。 通過TCP連接傳送的數據,無差錯、不丟失、不重復,並且按序到達。
(4)TCP提供全雙工通信。 TCP允許通信雙方的應用進程在任何時候都能發送數據。
(5)面向位元組流。 TCP中的流指的是流入到進程或進程流出的位元組序列。雖然應用程序和TCP的交互是一次一個數據塊,但TCP把應用程序交下來的數據看成一連串的無結構的位元組流。TCP不保證發送方發送的數據塊和接收方接收的數據塊一致,但保證程序接收到的位元組流和程序發送的位元組流一致。

TCP連接的端點叫做套接字或者插口。套接字是指將埠號拼接到IP地址之後,即:

每一條TCP連接唯一的被通信兩端的兩個端點所確定。即:

如圖所示,A發送分組M1,發送完畢就暫停發送,等待B的確認,B收到了M1就向A發死你確認。A在收到了對M1的確認之後,就再發送下一個分組M2,以此類推。

如圖所示,當B接收M1時檢測出了差錯,就丟棄M1,其他什麼也不做。而A只要超過了一段時間沒有收到確認,就會認為剛才發送的分組丟失了,因而重傳前面發送過的分組,這就叫做超時重傳,而實現超時重傳則需要A為每一個已發送的分組都設置一個超時計時器。
需要注意以下三點:
(1)A在發送完一個分組後,必須暫時保留已發送的分組的副本。
(2)分組和確認分組必須編號,這樣才能明確哪一個發出的分組收到了確認。
(3)超時計時器設置的重傳時間應當比數據在分組傳輸的平均往返時間更長。

如圖所示,B所發送的對M1確認丟失了,A在設定的超時重傳時間內沒有收到確認,所以無法知道自己發送的分組是怎樣出錯的,所以會重傳M1,而當B又收到了重傳的分組M1,這時應該採取兩個行動:
(1)丟棄這個重復分組M1。
(2)向A發送確認。

還有一種情況就是在傳輸過程中沒有出現差錯,但B對分組M1的確認遲到了,而A會收到重復的確認,A收下後就會丟棄,B仍然會收到重復的M1,並且同樣要丟棄重復的M1,並且重傳確認分組。

停止等待協議的優點是簡單,缺點則是信道的利用率太低。我們用TD表示A發送分組需要的時間,TA表示B發送確認分組需要的時間,RTT為往返時間,則:

為了提高傳輸的效率,發送方可以不使用低效率的停止等待協議,而是採用流水線傳輸的方式。即不必每發完一個分組就停下來等待對方的確認,這樣就可以使信道上一直有數據在不間斷的傳送。

如圖表示的是發送方維持的發送窗口,它指的是位於發送窗口內的5個分組都可以連續發送出去而不需要等待對方的確認。同時連續ARP協議規定,發送方每收到一個確認,就把發送窗口向前滑動一個分組的位置。

對於接收方採用的則是累計確認的方式,即接收方不必對收到的分組逐個發送確認。而是在收到幾個分組後,對按序到達的最後一個分組發送確認,這就表示:到這個分組為止的所有分組都已正確收到了。這種方式的優點是:容易實現,即使確認丟失也不必重傳(意思是發送方不必重傳)。但缺點是不能向發送方反映出接收方已經正確收到的所有分組信息。

TCP雖然是面向位元組流的,但傳送TCP的數據單元卻是報文段。一個TCP報文段可以分為首部和數據兩部分。

為了後面講述的方便,我們假設數據傳輸只在一個方向進行,即A發送數據,B給出確認。

TCP的滑動窗口是以位元組為單位的。如圖所示,現在假定A收到了B發來的確認報文段,其中的窗口是20位元組,而確認號是31,根據這2個數據,A就構造出自己的發送窗口。

發送窗口表示:在沒有收到B的確認的情況下,A可以連續把窗口內的數據都發送出去。凡是已經發送過的數據,在未收到確認之前都必須暫時保留,以便在超時重傳時使用。發送窗口後面的部分表示已發送且已經收到了確認。而發送窗口前沿的部分表示不允許發送的。

現在假定A發送了序號為31~41的數據。這時發送窗口位置並未改變但是發送窗口內靠後面有11個位元組表示已發送但是未收到確認。而發送窗口內靠前面的9個位元組時允許發送但未發送的。如圖所示:

而對於B,它的接收窗口大小是20,在接收窗口外面到30號位置的數據是接收並確認的,因此可以丟棄。在下圖中,B收到了32和33的數據,但它們不是按序到達的,因為並沒有收到31號數據。B只能對按序達收到的數據中的最高序號給出確認,因此B發送的確認報文欄位的確認號依然是31號。

現在假定B收到了序號為31的數據,並把31~33的數據交付主機,然後B刪除這些數據。接著把窗口向前移動3個序號,同時給a發送確認,其中的窗口值仍為20,但確認號變為34。表明B已經收到序號33為止的數據。

因為TCP的發送方在規定的時間內沒有收到確認就要重傳已經發送的報文段,但是重傳時間的選擇卻TCP最復雜的問題之一。為此TCP採用了一種自適應演算法,它記錄了一個報文段發出的時間以及收到相應的確認的時間。這兩個時間之差就是報文段的往返時間RTT,同時TCP保留了RTT的加權平均往返時間RTTs。而RTTD是RTT的偏差加權平均值,它與RTTs和新的RTT樣本之差有關。

超時重傳時間的演算法如下:
第一次測量時,加權平均往返時間取往返時間RTT,以後每次測量到一個新的RTT,按以下公式計算:

第一次測量時,RTT偏差的加權平均等於RTT的一半,以後的測里中,按以下公式計算:

綜上超時重傳時間RTO計算如下:

若收到的報文無差錯,只是未按序號,使用選擇確認SACK可是讓發送方發送那些未收到的數據,而不重復發送已經收到的那些數據。如果要使用選擇確認SACK,那麼在建立TCP連接時,就要在TCP首部的選項中加上「允許SACK」的選項,並且雙方必須都事先商量好。

流量控制就是指讓發送方的發送速率不要太快,要讓接收方來得及接收。而利用滑動窗口機制就可以很方便的在TCP連接上實現對發送方的流量控制。

如上圖所示,接收方B進行了三次流量控制。第一次把窗口減小到rwnd=300,第二次又減到rwnd=100,最後是rwnd=0,即不允許發送方再發送數據了。

但是我們應該考慮一種情況,就是當接收方B的存儲已滿時,會向發送方發送零窗口的報文段,接著B的存儲又有了一些空間,B再向A發送一個不為零的窗口值,但這個報文丟失了,結果就是雙方一直等待下去。所以為了解決這個問題,TCP為每一個連接設有一個持續計時器。只要TCP連接的一方收到對方的零窗口通知,就啟動持續計時器,當計時器到期後,就發送一個探測段文段,而對方就在確認這個探測段時給出了現在的窗口值。如果窗口仍然是0,那麼收到這個報文段的一方就重新設置持續計時器,反之則死鎖的僵局就可以打破了。

應用程序把數據傳送到TCP的發送緩存後,TCP在何時發送這些數據?,在TCP的實現中廣泛使用了Nagle演算法。具體演算法如下:
(1)若發送應用進程要把數據逐個位元組地送到TCP的發送緩存,則發送方就把第一個數據位元組先發出去,把後面到達的數據位元組都緩存起來。
(2)方發送方收到對第一個數據位元組的確認後,再把發送緩存中的所有數據組裝成一個報文發送出去,同時繼續對後續到來的數據進行緩存。
(3)只有收到對前一個報文段的確認後才繼續發送下一個報文段。

當數據到達快而網路速度慢時,這種方法可以明顯減少網路帶寬。Nagle還規定:當到達的數據達到窗口的一半或最大報文長度時就立即發送一個報文。

但還還需要考慮一個叫做糊塗綜合征的問題,具體內容是若接收方的緩存已滿,應用進程每次只從緩存中取1個位元組,然後向發送方確認,並把窗口設為1個位元組(緩存只空了1個位元組的空間),接著發送方發來1個位元組,接收方發回確認,仍然將窗口設為1,這樣進行下去,網路的利用率很低。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可以讓接收方等待一段時間,使得或者緩存已有足夠的空間或者等到接收緩存已有一半的空閑空間。此時,接收方就發出確認報文,並向發送方通知當前窗口的大小。

擁塞 是指在某一段時間內,若對網路中某一資源的需求超過了該資源所能提供的可用部分,網路的性能就會變壞的情況。而所謂的 擁塞控制 就是防止過多的數據注入到網路當中,這樣可以使網路中的路由器或者鏈路不致過載,它是一個全局性的過程,涉及到所有的主機和路由器,而流量控制往往是指點對點通信量的控制。擁塞控制所要做的都有一個前提,就是網路能夠承受現有的網路負荷。

TCP進行擁塞控制的演算法有4種:慢開始、擁塞避免、快重傳和快恢復。下面在討論這些演算法時我們假定:
(1)數據是單方向傳送的,對方只傳送確認報文。
(2)接收方總是有足夠大的緩存空間。

發送方維持一個擁塞窗口的狀態變數,其大小取決於擁塞程度,並且動態變化。發送方讓自己的發送窗口小於擁塞窗口(如果考慮接收方的接收能力的話,發送窗口可能小於擁塞窗口)。發送方控制擁塞窗口的原則是:只要網路沒有擁塞,擁塞窗口就再增大一點,以便把更多的分組發送出去,只要出現擁塞,就減小擁塞窗口,以減少注入到網路的分組數。

下面會從「慢開始演算法」講起來討論擁塞窗口的大小如何變化的。

慢開始的演算法思路是:當主機開始發送數據時,由於並不清楚網路的負荷情況,所以如果立即把大量數據位元組注入到網路中,就有可能引起網路擁塞。因此會採用由小逐漸增大發送窗口。即在通常開始發送報文時,先將擁塞窗口cwnd的值設為一個最大報文段MSS的數值,而在每收到一個新的報文段確認後,把擁塞窗口增加至多一個MSS的數值。

如上圖所示,開始時cwnd=1,發送方發送一個M1,接收方收到M1發送確認,發送方收到一個確認後將cwnd加1,此時cwnd=2,因此發送方發送M2和M3兩個報文段,接收方收到後返回兩個確認,因此cwnd增加兩次,此時cwnd=4,接著發送方發送M4~M7四個報文段。依次類推。因此使用慢開始演算法後,每經過一個傳輸輪次,擁塞窗口就加倍。

但是為了防止擁塞窗口cwnd增加過大導致網路擁塞,需要設置一個慢開始門限ssthresh,慢開始門限用法如下:
當cwnd<ssthresh時,使用上述的慢開始演算法。
當cwnd>ssthresh時,停止使用慢開始演算法,使用擁塞避免演算法。
當cwnd=ssthresh時,既可以使用慢開始演算法,也可以使用擁塞避免演算法。
這里的擁塞避免演算法是指讓擁塞窗口緩慢的增大,即每經過一個往返時間RTT就把發送方的擁塞窗口cwnd加1,而不是像慢開始階段那樣加倍增長。

需要注意的是無論在慢開始階段還是擁塞避免階段,只要發送方判斷網路出現擁塞(根據是沒有按時收到確認),立即把慢開始門限ssthresh設為出現擁塞時的發送窗口的一半。然後發送窗口cwnd重新設為1,執行慢開始演算法。目的是迅速減少主機發送到網路分組的分組數。

快重傳演算法要求接收方每收到一個失序的報文段後就立即發送重復確認,如下圖接收了M1和M2後,又接收到一個M4,M4屬於失序報文,則發送對M2的重復確認。發送方只要連續收到三次確認重復就立即重傳對方未收到的報文段M3。

與快重傳演算法配合的還有快恢復演算法,過程如下:
(1)當發送方連續收到三個重復確認時,就把慢開始門限ssthresh減半,這是為了防止網路擁塞,接著並不執行慢開始演算法。
(2)由於上圖這種情況很可能不是因為網路擁塞引起的,因此這里不執行慢開始演算法(即不把擁塞窗口cwnd設為1,這樣速度太慢),而是把cwnd值設置為慢開始門限ssthresh減半後的數值,然後開始執行擁塞避免演算法。

TCP的運輸連接有是三個階段:連接建立、數據傳送和連接釋放。在TCP的連接過程中要解決以下三個問題:
(1)要使每一方能夠確知對方的存在。
(2)要允許雙方協商一些參數(如最大窗口值、是否使用窗口擴大選項和時間戳選項以及服務質量)。
(3)能夠對運輸實體資源進行分配。

TCP建立連接的過程叫做握手,握手需要在客戶和伺服器之間交換3個TCP報文段。如圖是三報文握手建立的連接過程:

A最後還要發送一次確認的原因是為了防止已經失效的連接請求報文段突然又傳送到了B,因而產生錯誤。試想一種情況:如果只有第一次和第二次握手,第二次B向A發送的確認丟失了,此時B進入了連接建立狀態,A沒有收到確認,過一段時間後會再次向B發送連接請求,B收到後又會再次建立連接,白白浪費B的資源。

A在TIME-WAIT狀態等待2MSL(MSL,最長報文段壽命),主要是因為以下兩點考慮:首先是為了保證A發送的最後一個ACK報文段能夠到達B,因為這個ACK報文段可能丟失,此時B會重傳連接釋放報文,如果A已經關閉,則無法收到這個報文。其次,當A在發送完最後一個ACK報文段後,再經過時間2MSL,就可以使本連接持續時間內產生的所有報文段都從網路中消失。這樣,下一個新連接中不會出現這種舊的連接請求報文段。

在圖中每一個方框即TCP可能具有的狀態。每個方框中的大寫英文字元串時TCP標准所使用的的TCP連接狀態名。狀態之間的箭頭表示可能發生的狀態變遷。箭頭旁邊的字表明引起這種變遷的原因,或表明發生狀態變遷後又出現什麼動作,在圖中粗實線箭頭表示對客戶進程的正常變遷,粗虛線箭頭表示對伺服器進程的正常變遷,細線箭頭表示異常變遷。

㈣ 《計算機網路》模擬題====求助

參考答案:
C B D D B B D B D C
1、UDP TCP
2、資源共享
3、傳輸層 應用層
4、DNS 域名伺服器
5、誤碼率 帶寬
最近我在學習網路技術,有些是翻書查詢的。以上答案提供參考。

㈤ 大工課程考試計算機網路技術

① 本科課程 計算機網路技術題

1、外置數據機的____D______埠用來連接計算機的非同步通信埠。
A 電話機連接
B 電源線連接
C 電話線連接
D 數字終端設備連接
2、在OSI參考模型中,PDU是指_____B_____。
A 服務數據單元
B 協議數據單元
C 介面數據單元
D 控制數據信息
3、在____C______差錯控制方式中,系統只會重新傳輸出錯的那些數據幀。
A 連續工作
B 停止等待
C 選擇重發
D 拉回
4、以下哪一個選項按順序包括了OSI模型的各個層次 A
A 物理層,數據鏈路層,網路層,運輸層,會話層,表示層和應用層
B 物理層,數據鏈路層,網路層,運輸層,系統層,表示層和應用層
C 物理層,數據鏈路層,網路層,轉換層,會話後,表示層和應用層
D 表示層,數據鏈路層,網路層,運輸層,會話層,物理層和應用層
5、_____B_____可以通過交換機多埠間的並發連接,實現多結點間數據的並發傳輸。
A 令牌環網
B 交換式區域網
C 乙太網
D 令牌匯流排網
6、共享介質的乙太網採用的介質訪問控制方法是____D______。
A 並發連接
B 令牌
C 時間片
D CSMA/CD
7、在TCP/IP協議中,SMTP協議是一種____D______的協議。
A 主機-網路層
B 傳輸層
C 互聯層
D 應用層
8、以下哪種類型的地址是專門為傳輸層所使用的? C
A 站點地址
B 網路地址
C 應用程序埠地址
D 會話地址
9、在無線通信中,____C(Very High Frequency,VHF)______使用的頻段是甚高頻到特高頻。
A 調頻無線電通信
B 電視廣播
C 調頻無線電廣播
D 無線電話
10、在下列功能中,哪一項最好地描述了OSI模型的數據鏈路層? B
A 保證數據正確的順序、無錯和完整;
B 處理信號通過介質的傳輸;
C 提供用戶與網路的介面;
D 控制報文通過網路的路由選擇。
11、在應用層協議中,____B______既依賴TCP協議,又依賴UDP協議。
A HTTP
B DNS
C SNMP
D Tel
12、如果數據通信中曼徹斯特編碼的波形如圖所示,那麼它所表示的二進制比特序列的值為 沒圖沒法選


A 1101001011
B 1101001010
C 1101011001
D 0101001011

13、數據通信的任務是傳輸_____D_____代碼的比特序列。
A 十進制
B 幀結構
C 分組結構
D 二進制
14、在串列傳輸中,所有的數據字元的比特 C
A 在多根導線上同時傳輸
B 在同一根導線上同時傳輸
C 在傳輸介質上一次傳輸一位
D 以一組16位的形式在傳輸介質上傳輸
15、____C______由按規則螺旋結構排列的2根、4根或8根絕緣導線組成。
A 同軸電纜
B 光纜
C 雙絞線
D 衛星線路
16、在TCP/IP參考模型中,與OSI參考模型的物理層和數據鏈路層對應的是____C______。
A 應用層
B 傳輸層
C 互聯層
D 主機-網路層
17、當乙太網中的連網結點數增加一倍時,每個結點能分配到的平均帶寬大約為原來的_____B_____。
A 一倍
B 1/2
C 1/4
D 1/10
18、下列哪一個描述對於一個子網來說是正確的? C
A 它是一個自治系統
B 它由OSI模型的第1層和第未層組成
C 它具有除路由選擇之外的網路層功能
D 它由數據鏈路層的LLC和MAC組成
19、令牌環網與乙太網相比最主要的優點是____A______。
A 傳輸實時性強
B 價格低廉
C 傳輸可靠性高
D 易於維護
20、哪個TCP/IP協議監控和維護互聯網路?B
A MIB
B CMIS
C CMIP
D SNMP

② 求大工13春《計算機網路技術》在線作業1。 2答案

大工13春《計算機網路技術》在線作業1。
2答案
我可以幫你,90多分沒有問題,一般都是100分的

③ 大工11秋《計算機網路技術》在線作業123答案 跪求

在線作業1. CCAAB BCCBB BBABB ABBBA
在線作業專屬2. AAABC CABCB BBBBA BABBB
在線作業3. ACABB CBBBC BAABB BBBBB

④ 大工11秋《專業英語(計算機英語)》.《C/C++語言程序設計》.《管理溝通》.《計算機網路技術》在線答案...

《C/C++語言程序設計》1 《C/C++語言程序設計》2 《C/C++語言程序設計》3
c b c a d a
d b d a d b
a b a b b b
d b a b b b
a b b b b b
c a c b c a
c a a b d a
a a d a b b
c b d a a a
d b d b a b

《計算機網路技術》1 《計算機網路技術》2 《計算機網路技術》3
c b a b a b
c b a b c a
a a a b a a
a b b b b b
b b c a b b
b a c b c b
c b a a b b
c b b b b b
b b c b b b
b a b b c b

⑤ 大工11春《計算機網路技術》在線作業1-3答案 萬分感謝!

大工12春《計算機網路技術》在線作業1 100 分
單選CABAB ADADA
判斷AAAAA AABAB

⑥ 大工12春《計算機網路技術》在線作業3

你好我們提供代做。需要請留Q

⑦ 大工14秋《計算機網路技術》在線作業1-3答案

您看看是下面這套題嗎?大工14秋《計算機網路技術》在線作業1的參考答案:
一、單選題
1、A2、A3、B4、A5、D
1. 在同一系統中相鄰兩層的實體進行交互(即交換信息)的地方,通常稱為( )。A. 服務訪問點
B. 服務數據單元
C. 實體
D. 協議
2. 在HDLC中,幀被分為三種類型:信息幀、監控幀和( )。A. 無編號幀
B. 數據幀
C. 網路幀
D. 以上都不對
3. ( ),即通信的雙方都可以發送信息,但不能同時發送(也不能同時接收)。這種通信方式是一方發送另一方接收,過一段時間後再反過來。A. 單工通信
B. 半雙工通信
C. 全雙工通信
D. 以上都不是
4. 物理層的4個特性中,指明介面所用接線器的形狀和尺寸、引線數目和排列、固定和鎖定裝置等等的是( )。A. 機械特性
B. 電氣特性
C. 功能特性
D. 規程特性
5. 從網路的作用范圍進行分類,可以分為:廣域網,區域網和( )。A. 集中式網路
B. 分散式網路
C. 分布式網路
D. 城域網
6. 在OSI七層體系結構中,從上到下第一層為( )。A. 應用層
B. 表示層
C. 會話層
D. 物理層
7. 將模擬數據轉換為數字信號的過程,稱為( )。A. 調制
B. 解調
C. 轉換
D. 以上都不是
8. 將數字數據轉換為模擬信號的過程,稱為( )。A. 調制
B. 解調
C. 轉換
D. 以上都不是
9. 在TCP/IP體系結構中,從下到上第一層為( )。A. 應用層
B. 運輸層
C. 網際層
D. 網路介面層
10. 原理體系結構分為五層,即物理層、數據鏈路層、網路層、運輸層和( )。A. 會話層
B. 表示層
C. 應用層
D. 以上都不是

⑧ 跪求大工13秋《計算機網路技術》和大工13秋《計算機組成原理》在線作業在線作業123的答案

大工13秋《計算機組成原理》在線作業1、內2、容3的答案
1、ACBAD CACAB AABAB ABBAA

2、ABDCC CCAAB BABAA AAAAA
3、BACAD BDABC AAABA BABAA

㈥ 計算機網路作業問題,傳輸層問題,在線等

(1)當採用GBN協議時,由派弊GBN協議可扒胡得:
主機A共發送了9個報文段,首先發送報文段1,2,3,4,5,當報文2丟失後,重發報文段2,3,4,5共9個;
主機B共發送8個ACK,首先發送ACK1,2丟失,因此對於3,4,5都發送ACK1共4個ACK1,後對於重傳的2,3,4,5,則發送ACK2,ACK3,ACK4,ACK5,一共8個ACK。
當採用SR協議時,由SR協議可得:
主機A共發送了6個報文段,首先發送報文段1,2,3,4,5,當報文2丟失後,重發報文段2共6個報文段;
主機B共發送5個ACK,首先發送ACK1,ACK3,ACK4,ACK5,對於重發的報文段2,則發送ACK2共5個ACK。
當採用TCP協議時,由TCP協議可得:
主機A共發送了6個報文段,首先發送報文段1,2,3,4,5,當報文2丟失後,重發報文段2共6個報文段;
主機B共發送5個ACK,首塵此族先發送4個ACK2,重傳後發送一個ACK6一共5個ACK。
(2)採用TCP協議可在最短的時間間隔內成功交付5個報文段,因為TCP有快速重傳機制,即在未超時情況下就開始重傳丟失的2號報文段。

閱讀全文

與計算機網路運輸層500題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平涼優質網路公司有哪些 瀏覽:47
蘋果解鎖設備一直說遇到網路困難 瀏覽:241
網路機頂盒怎麼查看mac地址 瀏覽:88
網路安全和發現要 瀏覽:579
湖北招商幫網路怎麼樣 瀏覽:92
聯想g40自動關閉無線網路 瀏覽:421
惠州汽車網路營銷全網推廣 瀏覽:646
滄州營銷網路推廣哪個好 瀏覽:801
蘋果手機出境怎麼設置網路 瀏覽:419
網路盒子便宜的多少錢 瀏覽:209
電腦啟動之後網路掉線 瀏覽:456
如何加入電腦間的共享網路 瀏覽:115
適合在家做的網路工作有哪些 瀏覽:166
6月1日網路安全法 瀏覽:600
惠普筆記本如何解除無線網路 瀏覽:716
連接路由器無線網路顯示不可用 瀏覽:100
吳江區網路標志設計電話多少 瀏覽:846
維修網路手機號碼是多少 瀏覽:369
手機網路維修會不會盜走資料 瀏覽:912
塘廈網路信號改造 瀏覽:334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