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網路連接 > 中科院計算機網路中心田東

中科院計算機網路中心田東

發布時間:2023-09-10 09:38:48

A. Internet的發展、接入與信息服務

一、什麼是Internet

Internet,曾被譯為「國際互聯網」、「國際網」等,現在我們稱為「網際網路」,它是以美國ANSNET為主幹網,其他國家和地區的主幹網通過接入Internet主幹網而連入Internet,從而構成了一個全球范圍的互聯網路。Internet就是將世界各個地方已有的各種廣域網和區域網連接起來,形成一個跨越國界范圍的龐大的互聯網路。它實際並不是「一個」網路,而是將成千上萬個不同類型的網路連接起來,因此有「計算機網路的網路」之稱。

二、Internet的產生和發展

1.Internet的雛形——ARPAnet的誕生

Internet,這個人類歷史上如此偉大的工程,究竟誕生在什麼時候,各界說法不一,比較流行的說法是說它誕生於1969年10月29日,以ARPA(Advanced Research Project Agency,美國國防部高級研究計劃署)出資建成的ARPAnet上UCLA(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第一節點與SRI(斯坦福研究院)第二節點的連通,實現分組交換技術的遠程通訊作為正式誕生的標志。最初只有分布在四所大學的四台計算機接入,到1972年時,ARPAnet網上的網點數已達40多個。

在20世紀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初,隨著ARPAnet的發展,成功設計了TCP/IP協議,解決了異種網路的互聯。到1983年ARPAnet被分解為ARPAnet(民用網)和MIL NET(軍用網)。這使ARPAnet的公用部分從其軍用部分分離出來,而同年1月1日起,在ARPAnet中,NCP協議全面終止,所有參與ARPAnet的網路全部轉向TCP/IP協議。當時的Internet被定義成連接到ARPAnet的基於TCP/IP協議的網路。

2.NSFNET的形成

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簡稱NSF)於1985年首先將全美五大超級計算機中心利用通信干線連接起來,在1986年建成了NSFNET主幹網,逐漸成為全美最大的TCP/IP網路,從而取代ARPAnet成為了Internet的主幹網。

3.美國國內互聯網的形成

在1990年以前,NSF網路主要用於教育與科研。隨著WWW的產生和發展,計算機網路迅速發展到了金融和商業部門,美國政府已無法提供巨資資助Internet主幹網。

1990年ARPAnet停止運作的同時,由IBM、MCI、MERIT三家公司組建了ANS(advanced network and services)公司,建成了更快速的 ANSnet 主幹網,並逐漸取代了 NSFNET(1995年4月30日,NSFNET正式宣布停止運作)成為目前的Internet主幹。

4.Internet的全球化

1995年,ANSnet轉為民間公司經營,這一年被稱為Internet年。

由於Internet的開放性以及它很強的信息資源共享和交流能力,它從形成之日起就吸引了很多的用戶。目前,據不完全統計,全世界有214個國家和地區連入Internet,到2005年年底,全球網上用戶已超過10億。

5.Internet在中國的發展

Internet在我國的發展大致經歷了以下兩個階段:

第一階段(1987—1993)是與Internet電子郵件連通

1987年9月14日,錢天白教授發出我國第一封電子郵件「Across the Great Wall we can reach every corner in the world.(越過長城,走向世界)」揭開了中國人使用Internet的序幕。

此後清華大學、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等單位相繼實現了與Internet的電子郵件連通。

第二階段(1994至今)與Internet的全功能TCP/IP連接

1994年4月,中科院計算機網路信息中心,通過64 Kbps的國際專線連入美國,開通路由器,標志著我國正式全功能加入Internet。自1994年4月初我國正式加入Internet,成為第71個成員單位以來,入網用戶飛速增長,據中國互聯網路信息中心CNNIC公布的網上調查,截止到2006年12月31日,我國接入Internet的用戶數已達1.37億。

我國已建成了國內互聯網,目前建成的有十大網路主幹。其中非營利單位有四家:中國科技網、中國教育和科研計算機網、中國國際經濟貿易互聯網和中國長城互聯網。這十大互聯網路單位都擁有獨立的國際出口,它們的國際出口帶寬總和已達到256,696 M,連接的國家有美國、俄羅斯、法國、英國、德國、日本、韓國、新加坡等,其中各個主幹國際出口帶寬(以下數據來源於CNNIC發布的網上調查)如表6-2所示。

三、Internet的工作方式和特點

Internet好比一個貨運中心,當Internet傳輸數據或信息時,它會先在貨物里裝入集裝箱單(TCP協議),然後將它們分解,並在每個包中裝入一張單條(IP協議)。分解後的貨物經過的第一個「路口」就是路由器,它的作用就是檢查這些單條,確定無誤後就讓這些包走不同的路。上路後它們就根據單條(IP協議)上所記載的收信人的名稱地址,往收信人的地址送去。當所有的包都送到後,就按照集裝箱單(TCP協議),把它們重組成原來的模樣,文件的傳送就這樣完成了。如果在傳輸中其中的一部分丟失了,它就會根據TCP協議重發那一部分的數據,這樣就確保了數據的安全。Internet就是在TCP/IP協議的協調下,高速而有效的工作著。

表6-2 我國各大網路主幹國際出口帶寬

注意:表中「帶寬」是指網路傳輸的速度,通常用「bps」(bit percent second)為單位,即每秒多少二進制位;如56Kbps表示每秒傳輸56千位。而「Bps」(Byte percent second)通常是指每秒多少位元組。

Internet的運作有如下一些特點:

(1)採用了目前在分布式網路中最為流行的客戶機-伺服器模式,用戶在使用Internet的各種信息服務時可以通過安裝在自己主機上的客戶程序發出請求,與裝有相應伺服器程序的主機進行通信從而獲得所需要的信息。每台主機可以根據自己的條件和需要選擇運行不同的客戶程序和伺服器程序。凡是裝有伺服器程序的主機均可以對其它主機提供信息服務;凡是裝有客戶程序的主機均可以獲取其它主機所提供信息服務。

(2)採用TCP/IP協議,即傳輸控制協議/網際協議。

(3)靈活多樣的入網方式,這是Internet獲得高速發展的重要原因,任何計算機只要採用TCP/IP協議與Internet中的任何一台主機通信就可以成為Internet的一部分。

(4)把網路技術、多媒體技術和超文本技術融為一體,體現了當代多種信息技術互相融合的發展趨勢。

(5)收費低廉,Internet的發展獲益於政府對信息網路的大力支持。現在的Internet是非官方的,完全由民間組織管理和經營。

(6)有極為豐富的信息資源,而且多數是免費的。

四、Internet的接入

Internet是一個開放系統,任何一台計算機要想接入Internet,只要以某種方式與已經連入Internet的一台主機進行連接即可訪問Internet上的資源。

1.Internet的接入方式

(1)撥號接入 其主要過程如圖6-4所示。

圖6-4 撥號入網

在電話撥號接入Internet方式中,可以分為模擬終端方式和SLIP/PPP方式。

①模擬終端方式:這種方式將用戶計算機接上數據機(Modem),經公用電話交換網PSTN,通過電話撥號登錄到服務系統,實現與Internet的連接。在用戶計算機上需要一個支持串列通信的模擬終端軟體,當通信時,自己的計算機當作Internet主機的遠程終端。終端用戶沒有IP地址,目前國內上網已經很少用這種方式。

②SLIP/PPP方式:這種方式利用電話撥號上網,上網方式簡單,上網費用低,但速度慢,適合於傳輸信息量小的用戶。目前國內大多數用戶從撥號上網轉移至寬頻上網,寬頻上網已經成為最主要的上網方式。但仍有近三分之一的用戶是採用這種撥號方式接入Internet。

當採用這種方式上網時,是通過通信協議軟體把用戶計算機的串列口(Serial port)模擬成一塊網路通信卡,使用戶計算機能夠與Internet的其他主機系統直接通信。

串列線IP協議SLIP(Serial line internet protocol)和點對點傳輸協議PPP(Point-topoint)在功能上基本相同,SLIP是為在串列電話線上進行TCP/IP通信所開發的最原始的方法;PPP是由SLIP發展而來的。具體選擇哪一種方式,需要看用戶的ISP(網際網路接入供應商)能提供哪一種方式,但對個人用戶而言,國內ISP提供PPP方式更多一些。

在SLIP/PPP方式中,入網用戶的IP地址分配有靜態和動態兩種,大多數SLIP連接均有靜態IP地址。對於PPP連接,可在撥號上網時遠程主機系統為用戶分配一個動態IP地址,直到你與Internet斷開,主機回收IP資源,下次你撥號上網時,又重新分配一個給你。以這種方式上網需事先向提供接入的機構ISP申請IP地址(若採用動態分配則不需申請)、用戶名和口令等,在連接時必須輸入正確的用戶名、口令才能連接成功。

(2)專線接入 其主要過程如圖6-5所示。

一般適用於區域網的接入,區域網內計算機用戶可以通過此專線進入Internet,這種方式上網速度比較快,但價格也比較貴。比較流行的專線接入方式有以下兩種:

①DDN專線接入:DDN是光纖數字電路,速度從128 Kbps到2 Mbps,適合有大量數據傳輸的企業(如銀行、證券公司等)使用。速度快,性能穩定,價格也昂貴,主要面向集團企業。

圖6-5 專線接入

②光纖接入:這種方式傳輸速率目前可達100 Mbps~1000 Mbps,並具有高可靠性,損耗低,確保通信暢通無阻。

(3)寬頻接入 目前寬頻上網已經成為最主要的上網方式,據CNNIC的調查顯示,有近三分之二的用戶採用寬頻接入。寬頻接入方式可分為以下三種:

①ADSL專線接入:ADSL技術即非對稱數字用戶線,就是利用一對電話銅線,為用戶提供上下行非對稱的傳輸速率,上行為低速傳輸,上行傳輸可達1.5 Mbps,下行傳輸可達8 Mbps,但使用區域有限制,客戶端必須在局端的3公里直徑范圍內。目前我國大部分城市已開通了ADSL,逐漸取代了電話撥號上網,成為用戶上網的首選方式。

②HFC專線接線:這是目前與ADSL最具競爭力的一種寬頻接入,價格與ADSL相當,它是利用有線電視網的Cable modem技術,是一種基於光纖-同軸混合網(HFC)基礎上的一種技術,可在不影響有線電視廣播的頻帶內實現對Internet的接入與訪問,下行傳輸可達10 Mbps~36 Mbps,上行可達512 Kbps以上。目前我國各大城市均建有HFC網。

③小區寬頻(FTTx+LAN):小區內的交換機和終端交換機以光纖相連,採用光纜+雙絞線的方式對小區進行綜合布線,用戶理論上網速率可達10/100 Mbps。這種接入方式的特點在於其可靠性高、穩定性好、計費靈活等,是目前家庭用戶上網速度和質量較為理想的一種上網方式。

五、Internet的信息服務

1.電子郵件E-mail(Electronic mail)

電子郵件是網際網路最重要的服務之一。據有關資料表明,電子郵件E-mail的使用率是最高的,是Internet為用戶提供的一種快捷、簡單而又經濟的通信和信息交換方法,不用紙張,即可進行寫信、發信、讀信、回信、轉信。還可傳輸視頻、圖像、聲音等多媒體信息,訂閱各種電子雜志,參與學術討論等。

2.遠程登錄Telnet

遠程登錄是Internet最早最基本的服務功能。它是通過Internet登錄到網路上的另一台主機,分享主機提供的資源和服務,此時用戶計算機作為遠程計算機的終端。

例如,以遠程登錄方式使用Internet上的某台大型計算機處理用戶的海量數據。

3.文件傳輸FTP

在Internet上有許多有價值的信息、資料、公用的免費軟體等,允許用戶無償的復制,文件傳輸FTP服務允許用戶從一台計算機向另一台計算機復制文件。它與電子郵件不同的是,電子郵件對簡簡訊息的傳輸特別有用,而且一般僅限於兩人之間的通信。

例如,用FTP下載最新驅動軟體、免費軟體、上傳網頁等。

4.萬維網WWW(World Wide Web)

萬維網WWW是目前Internet上最為流行、最受歡迎的一種信息瀏覽服務。它是一種基於超文本(Hyper Text)方式的信息查詢工具,用戶通過WWW瀏覽器「所見即所得」的界面,簡便直觀地查詢並獲取分布於世界各地的成千上萬台WWW伺服器的信息。除了瀏覽超文本信息外,還能瀏覽多媒體信息。

WWW是20世紀90年代初出現的服務,它的出現被認為是Internet上的一個重要里程碑,它對Internet的發展起到巨大的推動作用。

5.新聞組Usenet(又稱Newsgroup)

新聞組是一種利用Internet進行專題討論的國際論壇,到目前為止Usenet仍是最大規模的網路新聞組。用戶可以接收、閱讀別人發到新聞組伺服器上的信息,自己也可發表見解到新聞組伺服器。在國內高校、科研院所和國外,有著大量的用戶利用新聞組討論問題。

6.電子公告牌BBS(Bulletin board system)

電子公告牌也是Internet上較常用的服務功能之一,是與新聞組類似的另一種服務。用戶可以利用BBS服務與網友聊天、組織沙龍、獲得幫助、討論問題及為別人提供服務。國內有大量的用戶群利用BBS討論問題。在我國還沒有多少人使用Internet時,BBS已為我國培養了大批網民。典型的BBS站點有清華大學的「水木清華站」、上海交大的「飲水思源站」等。

7.其他服務

除了上面所介紹的以外,Internet還有其他很多服務,如Gopher服務、Archie服務、Finger服務、WAIS服務、網上尋呼、網上炒股、網路電話(IP電話)、網路游戲、視頻點播(VOD)、網路電視、電子商務(網上購物、網上拍賣等)、網上聊天、網上醫療、遠程教育(如網校)等。

六、Internet網路地址

接入Internet的任何計算機都有一個唯一的網路地址。在使用Internet過程中,通常會遇到IP地址、域名地址。在弄清IP地址和域名地址之前,先了解一下物理地址。

1.物理地址

網路中每台主機都有一個可識別的真實的物理地址,通常是由網卡製造者製作在網卡上的無法改變的地址碼。由於網路技術和標准不同,網卡地址編碼格式也有所不同,例如,乙太網網卡採用48位二進制數編碼作為網卡物理地址。

2.IP地址

若直接採用物理地址作為Internet統一地址,則管理不便,跨網路通信困難;因此,Internet採用由網路層(IP層)通過上層軟體完成「統一」物理地址的方法,IP協議提供一種全網統一的地址格式,在統一管理下進行地址分配,保證一個地址對應一台Internet上的主機,而且這個地址在全網際網路是唯一的。

IP地址採用層次型結構,在邏輯上由兩部分組成,即網路標識(Netid)和主機標識(Hostid)。每個IP地址由32位二進制數組成(4個位元組),為了方便用戶理解和記憶,採用一種叫「點分十進制」的標記法,即將4個位元組的二進制數值轉換為四個十進制數值,每個數值小於255,數值中間用「·」隔開。例如:

二進制IP地址:11011110 10110010 10110100 00011000

用點分十進製表示為:222.178.180.24

每個IP地址按節點計算機所在網路規模的大小和應用的不同分為A、B、C、D、E五類,常用的是前三類,其餘留作備用和試驗用。表6-3列出了IP地址的類別與規模。

表6-3 A、B、C類IP地址空間

3.域名地址

由於IP地址只是一串數字,沒有任何意義,對用戶來說記憶起來十分困難,就像日常生活中,很少用身份證號去識別一個人,而使用姓名更方便。因此,Internet引入域名服務系統DNS(Domain Name System),負責將域名地址轉換為IP地址,Internet上的主機只能識別IP地址。

域名系統採用分層次統一管理,是一種樹型目錄結構。域名地址的格式如下:

主機名.主機所屬單位名.網路名.頂級域名

域名也可以少於或多於四個部分。

頂級域名由國際標准硬性規定,劃分採用兩種模式,即組織模式和地理模式,前七個域對應於組織模式,由3個字母組成;其餘的域對應於地理模式,這類域名代表國家或地區,由兩個字母組成。如表6-4。

表6-4 頂級域名代碼及意義

為加強域名管理,緩解域名資源的緊張,全球域名最高管理機構ICANN 已經於2001年11月作出決議,在傳統的7個頂級域名(com,net,org,e,gov,.mil,int)外,增加7個新的頂級域名。新增加7個新的頂級域名依次是:.biz,.info,.name,.pro,.aero,.coop,.museum。其中前4個是非限制性域,後3個是限制性域,如.aero需是航空業公司注冊,.museum需是博物館注冊,.coop需是集體企業(非投資人控制,無須利潤最大化)注冊。其中前面4個的用途如下:

.biz——用來替代.com的頂級域名,適用於商業公司;(註:biz是business的習慣縮寫);

.info——用來替代.com的頂級域名,適用於提供信息服務的企業;

.name——專用於個人的頂級域名;

.pro——專用於醫生、律師、會計師等專業人員的頂級域名。(註:pro是professional的縮寫)

網路名是第二級域名,表示主機所在單位類型,在我國還代錶行政區域。若代錶行政區域,則由兩個字母組成。例如:bj(北京地區)、cq(重慶地區)、sh(上海地區)、ha(河南地區)等。

主機所屬單位名一般表示所屬域或單位。如:tsinghua表示清華大學、pku代表北京大學、sina表示新浪網公司、swnu表示西南師范大學。

下面是域名與IP地址對照實例:

中國教育科研網的域名地址是www.e.cn,而IP地址為202.112.0.36,屬C類。

北京大學的域名地址是www.pku.e.cn,IP地址為162.105.129.12,屬B類。

清華大學域名地址是www.tsinghua.e.cn,IP地址為166.111.4.100,屬B類。

美國密執安州大學的域名地址是www.msu.e,IP地址為35.9.2.152,屬A類。

從形式上看,一台主機的域名很像IP地址,IP地址用了3個句點分隔4個十進制數,而域名地址是用幾個句點分隔的字元串表示,但是域名的每一部分與IP地址的每一部分間沒有任何關系。

B. 網路語言中的外來詞

網路語言中的英語借詞研究

--------------------------------------------------------------------------------

來源:英特網 時間:2005-3-26 12:19:09

一 網路語言簡述

自1994年4月20日中科院計算機網路信息中心通過美國Sprint公司接入國際互聯網(Internet)至今10年來,中國互聯網事業蓬勃發展,並快速應用普及。

據中國互聯網路信息中心(CNNIC)2004年7月20日在北京發布的「第十四次中國互聯網路發展狀況統計報告」,截止到2004年6月30日,我國上網用戶總數為8700萬,上網計算機達到3630萬台。目前,中國的網民人數佔全國人口總數的6.7%,佔全球網民的11%,數量已相當可觀。隨著以網路為媒介的交際的發展,網路語言(Cyber-language)應運而生,並呈現出勃勃生機。

(一)網路語言的概念及分類

「網路語言是人們在互聯網上進行信息交流和信息處理的交際符號,它是信息時代的產物。」[1] 網路語言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網路語言可分為三類:一是與網路有關的專業術語,如滑鼠、防火牆、瀏覽器等;二是與網路有關的特別用語,如網民、網蟲、黑客等;三是網民在聊天室和BBS上的常用詞語和符號,常用詞語如美眉、菜鳥、東東等;[2]符號如「:- D」(開口大笑)。狹義的網路語言僅指第三類。本文討論的網路語言指廣義的網路語言。秦秀白(2003)進一步從語體學角度對網路語言和網路話語做了區分,指出「網話」是語言的一種功能變體。[3]

(二)網路語言的性質

網路語言是一種CMC(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語言,即「以計算機為媒介的交際」語言。網路語言是一種新興的媒體語言,主要活躍於BBS、聊天室、電子郵件、網路雜志及Weblog等空間。網路語言可被看作是虛擬空間的社會方言。社會方言是社會內部不同年齡、性別、職業、階級、階層的人們在語言使用上表現出來的一些變異,是言語社團的一種標志。[4]我國的網民主要由一些特定的人群混合組成,他們可能以男性、年輕人、學生、低收入者為主體(據「第十四次中國互聯網路發展狀況統計報告」)。因此,網路語言可以說是網民這一特定社團的社會方言,是受網路與網民影響的一種語言變異。

二 借詞簡述

「外來詞也叫借詞,指的是從外族語言里借來的詞。」[5] 除了「借詞」、「外來詞」之外,有些學者還使用「外來語」、「借語」、「借字」等說法。一些學者如王力、周振鶴等將「借詞」與「外來詞」看作名異實同的概念。而高名凱、劉正琰等學者則主張將「借詞」與「外來詞」區別開來。[6]對於「借詞」 或「外來詞」的概念和范圍我國學術界歷有爭論,至今也未有統一意見。人們爭議的焦點在於:其概念是指把外語詞中音義全部搬入,還是指搬入外語詞中形音義中的任何一個因素。對於其范圍的界定,分歧表現在意譯詞和日語漢字詞的歸屬問題。張錦文(2003)將「借詞」分為三類:一是「外語詞」,即直接借用外文單詞或字母構成的詞;二是「混成詞」,即借用西文字母加上漢語字素構成的詞;三是「外來詞」,即完全音譯、完全意譯、半音譯半意譯的詞。[7]在這里,「借詞」與「外來詞」是從屬關系,「借詞」的范圍要比「外來詞」的范圍大。本文無意糾纏於術語與概念之中而偏離文章的主題。文章使用「借詞」這一術語,以張錦文的分類方法為主要依據,擬從一個較為寬泛的視野進行探討。

近十年來隨著中國互聯網的發展,對外交流的日益頻繁以及中西語言文化的接觸和碰撞,很多英語借詞湧入網路語言中,形成鮮明的語言特色,有獨特的研究價值。

三 網路語言中英語借詞的構成

網路語言的特殊之處主要體現在詞彙方面,而從英語中借用詞彙是網路語言的突出特點。結合前文中對網路語言及借詞的分類,網路語言中的英語借詞的構成可歸納為以下幾種方式:

(一)直接借用英文單詞和字母

這種方式可分為直接借用英文單詞、直接借用英文數字以及借用英語單詞與字母的組合三種。

直接借用英文單詞的如: Chat room(網路聊天室)、Click(點擊)、download(下載)、Java(一種程序設計語言)、Modem(數據機)、Yahoo(雅虎網站)等。

直接借用英文字母又可分為三種:一是借用英文單詞或片語的首字母縮寫或諧音縮寫形式,通常用大寫字母,如:THX(Thanks)、UR(Your)、BF(Boy Friend)、 BTW(By the way)、TMR(Tomorrow)、ASAP(As soon as possible)、 AFAIK(As far as I know)、IC(I see)、CU(See you)、CUL(See you later)等。二是借用字母和數字的組合形式,其中的數字或表示數字意義(一般是漢語發音),或是英語字母、單詞的諧音(一般是英語發音)。如:Y2K(Year 2 Kilo)、3G(The Third Generation)、B2B(Business to Business)、B4(Before)、I H8 U(I hate you)。三是借用符號與英文單詞或字母的組合形式。如:.com(網路)、.services(網路服務)等。

此外,還有一種形式是英語單詞與字母的組合,有的中間有連字元。如Pocket PC(Pocket Personal Computer)、P to P(Point to Point)、E-mail、Web-J(Web-Jockey)等。

(二)借用英文字母或單詞同漢字的組合

在這種方式中,英文字母或單詞的位置可以是在漢字前面,也可以放在漢字後面或漢字之間,有的英文字母或單詞會連帶著數字或符號。如:CIH病毒、E化、E時代、IP電話、USB介面、Cookie信息、Internet外設、Java特效、Xday一代、手持PC、移動QICQ、後PC時代、中國C網、e時代i管理、MP3手機、BIG5碼、E-mail地址、.com經濟、中國.com等。

(三)外來詞

這里所說的外來詞主要包括:完全音譯詞(或者叫純音譯詞)、半音譯半意譯詞、音義兼譯詞和意譯詞。

完全音譯詞指模仿外語詞的讀音並採用與其讀音相同或相近的漢語文字記錄。如比特(Beta)、拷貝(Copy)、烘陪雞(Homepage)、瘟都死(Windows)等。

半音譯半意譯詞即譯詞部分模仿讀音、部分體現詞義。如:網際網路(Internet )等。

音義兼顧詞指譯詞兼顧原詞的音和義。如:黑客(hacker)、脫口秀(talkshow)等。

意譯詞是根據英語單詞的意義,轉化成漢語文字的形體。如:點擊(Click)、沖浪(Surf)、鏈接(Link)、電子公告牌(BBS)、附件(Attachment)、網頁(Web page)、收藏夾(Favorite)、在線(online)、灌水(add water)等。

四 網路語言中英語借詞的特點

網路語言中英語借詞的特點是受網路語言、網路交際方式以及借詞自身的構成方式等因素所決定的,其特點鮮明,大體可歸納為以下四點:

(一)簡潔性

由於網路交際需要通過敲打鍵盤進行字元輸入和從屏幕上閱讀字元來實現,所以,很難做到思維和交流的同步,往往造成對話的延遲和脫節。[8] 加之鍵盤輸入速度、網路費用等方面的影響,網民只有採用縮略簡約的語言形式,才能方便、及時地進行信息交流。英語借詞的簡潔性是適應網路交際的需要而形成的。如:用「B4」代替「before」, 「DL」代替「download」,「IE」代替「Internet Explorer」,「ISP」代替「Internet Service Provider」,「VG」代替「Very good」,「HRU」代替「How are you」,「FAQ」代替「Frequently Asked Questions」等。網路語言中英語借詞體現出的簡潔、明了、縮略的特點,有人也稱之為語言的經濟性。[9]

(二) 新奇性

我國的網民多數是年輕人,年輕人喜歡與眾不同,標新立異,因此,他們喜歡用新奇有趣的語言來張顯個性,引人注意。如在英語借詞中, 「貓」、「鼠」「伊妹兒」、「烘焙雞」、「菜鳥」、「灌水」、「.com一族」等說法就非常新穎、奇特。

(三)濃厚的專業技術色彩

網路語言中大量的英語借詞是信息技術專業術語,具有鮮明的專業技術色彩。如:信息技術(IT)、電子商務(e-commerce)、URL(統一資源定位格式)、WAP(無線應用協議)、CRM(客戶關系管理)、VDTs乾眼症、POP協議、Flash動畫、自由軟體等。

(四)不穩定性

網路語言中的部分借詞在構詞方式上不太穩定。借詞中的字母的大小寫不定,如:有時用「E」有時用「e」;詞形不定,如:有時用「DL」,有時用「download」;「to」可以用英文讀音相近的「2」代替,也可以用符號「-」代表,[10]例如,「B to B」、「B2B」、「B-B」都表示「business to business」(商家到商家)。另外,借詞中存在著譯詞沒有固定的詞形,多種翻譯方式並存的現象。如:「網際網路」、「英特網」、「互聯網」、「國際互聯網」、「全球互聯網」、「國際計算機互聯網」等都指「Internet」; 「下線」、「離線」、「脫線」、「離線」、「下網」都指「offline」。而「Login」的翻譯既有「登錄」,又有「登陸」;「download」的音譯有「當」和「盪」兩種。

五 網路語言中英語借詞的修辭功能

網路語言中的英語借詞除了具有表義功能外,還有獨特的修辭效用。

(一)表情色彩

「表情色彩是語言單位的表情意義所制約而產生的色彩,用來描繪感情和形象,表達說寫者對說寫對象的感情和態度。它們是說寫者對客觀事物的主觀評價。可分為感情色彩、態度色彩和形象色彩三種。」[11]網路語言中的外來詞往往會表現出幽默、詼諧、諷刺等情感和態度。如:將「homepage」(主頁)音譯為「烘陪雞」、「modem」(數據機)音譯為「貓」、「e-mail」音譯為「伊妹兒」顯得幽默、詼諧,形象可親。而「黑客」(hacker)則表現出對「採取非法手段躲過計算機網路系統的訪問控制,進入計算機網路的人」的憎惡之情。另外,網路語言交際中往往出現漢英語碼轉換的現象,在漢語中夾雜著英語詞,這體現出以年輕人為主體的上網人群對西方語言文化的認同以及追求新奇、追求時尚的心態。下面這段「網話」中的借詞「bug」、 「BTW」、「case」、「E」等使用就是很好的例證。

「某某公司:本人在貴公司的烘陪雞上盪了一個軟體不能用,想必不會是貓的問題,可能貴公司的東東里bug太多,現特發上一張帖子奉告,雖然是小case,也請貴公司予以重視。BTW,如有可能,請將修正後的軟體E我。大蝦。」[12]

(二)語體色彩

「語體色彩是語言單位的環境色彩,是語言使用受言語環境制約而產生的。在語言體系的同義手段中,經常出現於某種言語環境、運用於某類語體的語言單位,即具有該種語體色彩。」 [13]網路交流主要是書面形式的交流,因此,網路語體是一種書面語體。但是,網路環境下的交流需要快速、簡潔,這就使得網路語言具有口語化的傾向。於根元認為「從總體上看,網路語言的語體是口語化的書面體。」[14]英語借詞作為網路語言的重要組成部分,其語體色彩也主要體現出口語化的書面語體的特點。也可以說英語借詞的語體色彩具有書面體、口語體共同存在、相互滲透的特點。如:虛擬現實(Virtual Reality)、共享軟體(shareware)、OA(辦公自動化)、Y2K(千年蟲問題)、ISDN(綜合業務數字網)、HTML(超文本置標語言)等屬於專業技術術語的借詞反映了書面語體中的科學體色彩。而「貓」、「伊妹兒」、「灌水」、「防火牆」、「瘟都死」等借詞則具有口語體色彩。

(三)聯想色彩

「聯想色彩是語言單位的派生色彩,主要從詞語的形、音、義的聯想而產生。」[15]有些英語借詞能引發人的聯想,增強它們的表現力。如:MUD(Multiple User Dungeon)被翻譯為「泥巴」(英文單詞「mud」即為此義)就有聯想色彩。MUD是一種網路游戲,這種游戲多人參與,越玩越想玩,讓參與者不能自拔。看到「泥巴」人們會聯想到這種游戲會讓人沉迷其中,就象被泥巴粘住一樣。又如看到「Yahoo!」(雅虎網站)人們會聯想到英國19世紀的作家斯威佛特的小說《格列佛游記》。在小說中,作家描述了宇宙中最理想的動物種類,它具備人類所能想像得到的一切優點,而且它們的體形象跑得飛快的奔馬,這種動物的名字就叫「Yahoo」。[16]這種聯想使人對Yahoo網站產生一種速度快、近乎完美的感覺。

六 對待網路語言及其英語借詞的態度

網路語言正在逐步走進大眾媒體並滲透到年輕人的日常生活用語之中,這將會對越來越多的人的交流方式產生影響。人們對待網路語言的態度各有不同。申小龍持肯定態度,認為「網路語言的出現是一種進步,是一種非常有益的發展趨勢,是漢語有生命力的表現」。[17]有人持否定態度,認為「網路語言破壞漢語的純潔」。[18]網路語言的隨意性和另類書寫方式必然會導致人們對語言文字規范的思考。有人主張對待網路語言應採取寬容態度,用適當的方式去規范,如王先霈則認為「不要強調純潔,而要強調規范—動態的、有彈性的規范」。[19]應該看到,網路語言中的英語借詞確實存在諸如音譯混亂、隨意縮略、英文縮略語同漢語拼音縮略語形近易混、詞形不固定以及讀音不規范等問題。這些問題應該引起我們的重視。對網路語言中的英語借詞我們應當持一種開放性和建設性的態度,一方面要承認它們存在的合理性,另一方面要進行必要的干預,採取一定的規劃措施。我們不應該因為網路語言中大量夾雜著英語借詞而過分擔心。相反,「網路語言的使用和流行加上改革開放後語言環境的巨大變化,外來詞的大量引進,使當代漢語面臨著自五四以來最大最深刻的一次變革,我們應該積極歡呼迎接它的到來。」[20]

網路空間改變了人們的交際方式,擴大了人們的交往范圍和自由度。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網路語言將會對人們的交際行為產生更加深遠的影響。網路語言是一個開放的符號系統,它的開放性、包容性和創新性將會使更多的英語借詞進入其中並發揮必要的功能。網路語言中的英語借詞是漢語語言的補充和發展,它反映了以英語為主要信息載體的互聯網媒體在語言接觸和語言傳播中對漢語的沖擊,反映了以英語為母語的國家的語言文化對中國語言文化的影響,也反映了網路信息時代中國社會文化的發展和變化。研究網路語言中的英語借詞對網路語境下的語言交際和跨文化交際的發展有促進作用,對網路語言的健康發展、語言文字規范、語言教學以及新型詞典的編纂等都有現實意義,應該引起語言文字工作者的重視。

參考文獻

1.戚曉傑. 網路語言探微[J]. 語文建設,2001,(8):14-15.

2. 李 軍.淺談網路語言對現代漢語的影響[J]. 社會科學戰線,2002,(6):265-266.

3.秦秀白. 網語和網話[J]. 外語電化教學, 2003,(6):1。

4. 葉蜚聲,徐通鏘. 語言學綱要[M]. 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7.181.

5. 黃伯榮,廖序東. 現代漢語[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330.

6. 高 燕. 漢語外來詞研究五十年[J]. 松遼學刊,2002,(1):88.

7. 張錦文. 關於漢語借詞的分類問題[J]. 辭書研究,2003,(3):70.

8. 江南,庄園. 網路語言規范與建設構想[J]. 揚州大學學報,2004,(2):52.

9.趙玉英. 網路語言與語言的經濟性[J]. 外語電化教學,2003,(6):16-19.

10. 武麗梅. 網路語言中的字母詞構詞特點分析[J]. 廣州大學學報,2003,(1):40-41.

11.王德春 陳晨. 現代修辭學[M]. 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1.264.

12. 勁松,麒珂. 網路語言是什麼語言[J]. 語文建設,2000,(11):14.

13. 王德春陳晨. 現代修辭學[M]. 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1.227.

14 於根元. 網路語言概說 M].北京:中國經濟出版社,2001,58.

15 王德春陳晨. 現代修辭學[M]. 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1.268.

16 於根元. 中國網路語言詞典[Z].北京:中國經濟出版社,2001.303.

17 仲偉麗. 網路新語文運動—專訪申小龍:革命來了[J]. e時代周刊2003,(56).

18 閃 雄. 網路語言破壞漢語的純潔[J]. 語文建設,2000,(10):15.

19 王先霈. 語言是否應該「純潔」,是否能夠「純潔」[J]. 湖北大學學報,2003.(5):3.

20 錢乃榮.中國語言文學導論[M].上海:上海大學出版社,2001.437-438

原文載於《寧夏大學學報》(社科版)2004年第6期

C. 中國第一個使用互聯網的人是誰

錢天白。1987年9月20日,錢天白先生通過國際互聯網向前西德卡爾斯魯厄大學發出了中國第一封電子郵件——《穿越長城,走向世界》錢天白先生為我國互聯網創始人。1990年11月28日,他代表CANET在美國的國際互聯網中心正式注冊了中國的頂級域名CN,他也成為頂級域名CN的行政管理者,標志著中國網路在國際上有了自己的位置。

錢教授之於中國網路事業,就等同於詹天佑之於中國的鐵路運輸事業。是他,發出了中國第一封電子郵件,從此揭開了中國人使用Internet的序幕;是他代表中國正式注冊登記了中國的頂級域名CN;是他,改變了中國的CN頂級域名伺服器放在國外的歷史,中國的互聯網才能迅速發展到繁榮局面。

(3)中科院計算機網路中心田東擴展閱讀

為了推廣Internet,錢天白可以說是不遺餘力。除了以上提到的三件輝煌大事以外,他還在國家信息基礎設施建設方面投入了大量精力。作為中科院計算機網路信息中心客座研究員、CNNIC工作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國務院信息辦安全專家組成員,他為CNNIC的籌備、運行、管理。

我國第一個域名管理政策法規的制定以及我國信息網路的安全運行作出了重大貢獻。他主持建成了我國第一個在Internet中正式注冊並投入正常運行的CANET網路中心。作為我國在Internet中的代表,他負責國際國內網路互連的技術協調工作,同時致力於推動我國國家級科研教育計算機網的規劃建設工作。

D. Internet在我國的發展現狀

Internet在中國的現狀和發展

解放軍廣州通信學院 高持白

Internet網又稱國際互聯網,它是目前國際上最大的信息網路,而且其發展勢頭越來越猛。目前,Internet 已經覆蓋了包括我國在內的160多個國家和地區,聯接的網路與日俱增,主機已達800多萬台,終端用戶達8000多萬台,並且以每月15% 的速度增長。有人預計,到2000年,Internet用戶數將達2億以上。近幾年,我國國民經濟持續高速發展,通信事業更是走在前面。在這種情況下,Internet在我國得到了很快發展,截止1998年底,我國的上網用戶人數已達210萬。Internet 進入我國的最早起因是國際間的科研合作。1986年中國學術網(CAnet)由德國Karisruhe大學聯接進入Internet。1991年6月租用AT&T公司的國際衛星信道建立與位於美國斯坦福的SLAC實驗室間的64Kb/s高速通信線路,並於1993年3月開通由高能所到美國斯坦福線性加速器中心的高速計算機通信專線進入Internet,1994年5月高能所的計算機正式進入Internet。中國國家計算與網路設施(NCFC),即中關村教育研究示範網己於1994年7月與Internet聯接。
一、 Internet在中國的網路互聯單位

當前我國計算機信息網路於Internet聯網的主要有信息產業部的中國公用計算機互聯網路(Chinanet)、國家教委的中國教育和科研計算機網(CERnet)、中科院的中國科學技術計算機網(CASnet)和信息產業部的中國金橋互聯網(Chinagb或GBnet)等4個國家級的網路互聯單位。
1.中國公用計算機互聯網路(Chinanet)

Chinanet由信息產業部負責管理,網路結構分為全國骨幹網、各省(區、市)地區及接入網三個層次。該網現有三個國際出入口,一處經信息產業部北京國際出入口局出入境;一處經信息產業部上海國際出入口局出入境;一處經信息產業部廣州國際出入口局出入境。該網覆蓋全國,主要服務對象集中在科研、教育領域和部分信息服務公司。該網的下級接入網路單位用戶或個人用戶的接入申請,由各地郵電管理部門審批。目前,通過專線接入Chinanet的團體用戶有20多家,通過電話撥號方式接入Chinannet的個人用戶已超過10000個。
2.中國教育和科研計算機網(CERnet)

CERnet由國家教委主管,它是1994年11月批准立項的國家重點工業性試驗項目。該網的國家網路中心設在清華大學,其國防出入口租用信息產業部北京國防出入口局提供的數字數據信道,通過美國Sprint公司接入Internet,速率為128Kb/s。該網的下級接入網路單位用戶或個人用戶的入網申請,按照分層負責的原則,分別由國家教委國家網路中心、地區網路中心和各校園網管理機構進行審批。
CREnet的用戶分別通過光纖、微波、乙太網、數字數據網(DDN)、撥號線等方式接入主網。目前,該網路已覆蓋了除西藏、台灣和港奧之外的所有省(市區),包括東北、華北、西北、西南、華中、華南、華東南部、華東北部等八大地區的108所高等院校。其中東北地區11所及廣東省高教廳、華中地區16所、華東南部地區10所、華東北部地區23所,今後將聯接全國1090所正規高校。
CERnet的國家網路中心配有美國SUN公司的Spare1000伺服器兩台,Cisco公司的7000系列路由器多台,還配有IBM公司的超級計算機,以及多種高性能工作站。目前有清華大學、北京大學、郵電大學、西安交通大學、成都電子科大、華中理工大學、東北大學、東南大學、交通大學、華南理工大學等10個結點,並配有相應的伺服器和路由器。CERnet網上經常開機的伺服器約有1100台,接受服務的主機已超過3000台,最終用戶有30000個。每天下載信息約為1123M位元組。向外發送約為522M位元組。該網目前是國內最大的Internet互聯網。
3.中國科學技術計算機網(CASnet)

CASnet由中科院主管,是由國家計委批准立項、中科院牽頭實施,是由世界銀行貸款支持的國家重點學科發展基礎設施建設項目。
CASnet 由兩級結構組成,在北京地區的院所組成核心院所網,其它地區組成外圍院所網。全網共設置了27個主結點,分別設在北京及各地的12個分院。另外,中科院信息網路中心(NCFC)還承擔國家域名服務的功能。
CASnet的核心院所網經100Mb/s高速網路接入,外圍院所網以低於10Mb/s速率的遠程網路技術進行聯接。網路覆蓋了北京、沈陽、上海、武漢、廣州,成都 、西安、新疆等13個地區的全部上網院所114個。
CASnet的網路(NCFC)裝有10多台用於網路控制、網路服務、資料庫服務的小型機和工作站,以及一台超級計算機和一些路由器。CASnet有子網63個,聯網的計算機有3000多台,最終用戶總計10400個,每天信息流量約為1200M位元組。
4.中國金橋互聯網(Chinagb或GBnet)

Chinagb由信息產業部主管,網路結構是天地一體、互為備份,進行全程全域管理的經濟信息網。其中心結點設在北京,在24個發達城市建有分中心,各點之間由傳輸速率為64Kb/s到2Mb/s的信息相聯。金橋網經中國教育和科研計算機網網路中心、中科院網路信息中心、高能物理所網路中心專線開展了國際聯網試驗,在建設過程中曾進行過256Kb/s速率的短期直接國際聯網實驗。目前經信息產業部國際出入口局提供信道已正式開通國際鏈路。金橋網路經確認為信息產業部的互聯網單位。
Chinagb用戶主要採用衛星小站方式和微波方式入網,部分用戶採用專線和拔號線方式入網。金橋網的用戶分為三類:(1)政府類:國家經貿委、國家科委、國家教委、人事部、水利部、信息產業部、國家環保局、國家氣象局、國家信息中心、24個省市信息中心;(2)文教類:人民日報社、中科院、高能所、清華大學、環境與發展研究所;(3)大中型國有企業:中國航空工業總公司、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中電進出口總公司、中國遠洋運輸總公司、中國華能技術開發公司等。共計約160個接入單位,1600個最終用戶,網路覆蓋國內經濟發達地區。
Chinagb網路中心配有大型EDI(電子數據交換機)2台,中型數字程式控制交換機1台,各類UNIX伺服器工作站17台,衛星通信主站設備一套,各分中心配有衛星小站設備和相應的伺服器、數字程式控制交換機、信息服務終端及電視會議設備等。
二、Internet對我國經濟發展的意義

1.Internet為我國進一步政策開放建立了新的橋梁。

我國實行改革開放政策的目的是為了放眼世界、開闊思路、吸收國外的先進技術和經驗,以及吸引國外的資金,從而促進我國生產力的發展。為此,必須利用各種對外聯系的先進手段,而交通、電訊是傳統的重要手段,先進的計算機網路則以其他手段所不能替代的功能和性能,成為與世界交流的新的手段。通過Internet這個全球性計算機網路,我國的科技界和教育界將與世界各國建立更為緊密的聯系,可以及時跟蹤世界科技的最新發展,加強與國外科技界的合作研究,有利於我國的科技工作跟蹤世界的先進水平,也使我國的經濟與世界經濟建立更為緊密的聯系。
最重要的是,目前國際上的大企業和商業集團,都向電子化邁進,非常注重全球計算機網路的應用,如果我們不朝這個方向努力,我們的企業在參與國際競爭中,新會被拉開距離,從而再一次失去趕超的機會。通過Internet我們可以宣傳我國對外開放的政策,宣傳我國企業的產品發布對外招商引資信息等,它最容易成為對外宣傳我們國家的窗口。
Internet通過免費為公眾提供大量信息,吸引了眾多用戶,為信息的共享提供了典範效應。網上用戶既有獲得各種免費信息和免費軟體的權力,自然也會感受到為別人提供信息的責任,使信息真正成為社會的財富,給社會帶來更多的經濟利益,因此,通過Internet將為我國的經濟活動中的信息共享和交流創造有利的條件。
2.Internet的引入將推動我國信息基礎設施的建設,提高全社會信息應用的能力。

建設信息高速公路的首要任務是提高全民族的信息意識,提高全社會信息應用的能力。Internet將成為目前完成這項任務的有效手段。
Internet對我國信息網路建設中的「條塊分割」是一個沖擊。大力推進信息技術在我國的應用,是國民經濟信息化的關鍵環節。我國目前信息網路的應用由於種種原因,與發達國家相比還十分落後,網路的發展差不多要落後十年。Internet的引入將會大大改變目前的狀況,迅速縮小我們與發達國家在信息網路方面的差距。Internet的網路技術比較成熟,有了一個全球性的聯網基礎,對於建立大規模,跨地區的計算機聯網是十分方便和相對容易的。引入這些技術後,可將不同行業,不同部門,不同地區連接起來,互通信息,打破我國傳統計劃經濟影響下(條塊分割),「老死不相往來」的局面,就會大大加快我國計算機網路的建設速度和周期,從而成為我國國民經濟信息化的一個突破口。
Internet的應用將為我國培養出一代具有較強信息應用能力的人才。Internet為我國計算機網路信息應用教育提供了一個相當理想的環境和工具。通過Internet上應用操作,我們的大學生,中學生甚至小學生們將受到生動的、潛移默化的計算機網路和信息應用知識與觀念的教育,使它們成為具有較強信息應用能力的人才,為將來我國進入信息化社會打下基礎,這點對我國國民經濟信息化具有長遠的戰略意義。
Internet在我國的引入將促進我國信息基礎設施的建設,當我們正為國家中、高速信息幹道建成後如何組織充分的信息流而發愁時,Internet的引入使我們為之一振。以Internet廣泛的信息結點和網上巨量的信息資源為基礎,它的信息流量是目前其它任何一個信息網路所無法相比的。如果Internet能在我國充分發展,將會大大擴展我國數據通信領域的發展空間,締造一個成熟的市場。這樣,目前我國數據通信資源利用率不高的局面將會消除,新的問題將是遠程數據通信能力和本地數據通信線路滿足不了迅速發展的要求。反過來,就會促進我國國家信息基礎設施的建設,提高我國通信業的技術水平和管理水平,使我國國民經濟信息化邁出堅定的步伐。
三、大力促進Internet在我國的發展是當務之急

既然Internet對我國國民經濟的發展和國民經濟信息化有巨大的推動作用,而且,我國Internet的發展與國際相比已屬落後之列,現在我們必須抓住機遇大力促進Internet在我國的發展。
同改革開放的道理一樣,在我們引進Internet這個先進網路技術的同時,Internet上一些不良的影響也會帶給我國。例如,網路的安全問題,不良的文化,敵視我國政治制度的政治傾向等。這些必須引起足夠的重視,用適當的措施去消除它、限制它。但應該看到,目前主要矛盾是我國Internet的發展與國際上相比有較大差距。如果它能迅速地發展,將會給我國的國民經濟信息化帶來新的轉機。所以,從各個方面採取有效的措施,鼓勵和促進Internet在我國的發展應該是目前我國Internet發展的指導方針。管理是必要的,但管理的目的是促進和保證健康發展。它的不良影響與它對我國產生巨大的社會和經濟效益相比是十分微小的,實際上從我國目前Internet的發展和應用水平來看,由於應用水平低,使用范圍小,上面提到了網路安全和不良文化影響在我國還不成為問題,只有Internet取得進一步的發展,這些問題才會突出出來。
為了加快推廣Internet的使用,必須採取措施大力培養人才。大學是培養人才的地方,在高科技的推廣和普及上應發揮自己的優勢。有必要在大學中開設各種有關Internet的講座,使廣大教師、研究生和大學生學會使用Internet。還可以有計劃地開設普及型與提高型不同層次的培訓班,甚至將該內容納入學校教育計劃。同時,各種新聞媒介也應以各種通俗易懂的方式來介紹Internet的知識,在各行各業中早日推廣和普及Internet的使用,使其在信息化社會中發揮它的作用。

中國Internet發展與現狀

作者:admin 文章來源:本站原創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04-10-16

隨著全球信息高速公路的建設,中國政府也開始推進中國信息基礎設施(CII, China Information Infrastructure)的建設,連接Internet成為最關注的熱點之一。到目前為止,Internet在中國取得了基本發展。

早在1987年中科院高能物理所首先通過租用線路實現國際遠程聯網,並於1988年實現了與歐洲和北美地區的E-mail通信。1994年5月,以「中國科學院——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為核心的「中國國家計算機網路設施」(The National Computing and Network Facility of China 簡稱NCFC,國內也稱中關村網)與Internet聯通,表明Internet已經在我國開放。到2000年底,我國已有9個互聯網與Internet相聯,其中,有6個是經營性的,它們是:

1. 中國公用計算機互聯網路(中國電信),簡稱ChinaNet,由中國電信主管。

2. 網通公用互聯網(中國網通),簡稱CNCnet。

3. 中國聯通數據網(中國聯通),簡稱UNINET。

4. 國家公用經濟信息通信網(金橋網),簡稱CHINAGBN ,由信息產業部吉通公司主管。

5. 中國移動互聯網,簡稱CMNET。

6. 中國衛星。

有3個是非經營性的,它們是:

1. 中國教育科研網,簡稱CERNet,由教育部主管。

2. 中國科學技術網,簡稱CSTNet,由中國科學院網路中心主管。

3. 利用軍隊資源組建的網路。

其中中國科學技術網、中國教育科技網、中國公用計算機互聯網、中國金橋信息網資歷較老,基礎雄厚,被稱為中國Internet的四大骨幹網。

我國的Internet業務發展很快,據中國互聯網路信息中心(CNNIC)的統計報告,我國的Internet上網用戶1997年底62萬戶,到2000年6月底,發展到1690萬戶;上網計算機已達到650萬台;CN下注冊的域名總數為99734;WWW站點數量達到27289個;國際線路總帶寬達到1234MB。截止2002年6月30日,上網用戶數已達4580萬戶,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了72.8%;上網計算機數達到了1613萬台;CN下注冊的域名數為126146個;WWW站點數量為293213;國際出口帶寬總量為10576.5M,比去年同期增長了2.25倍。

中國Internet發展現狀

--------------------------------------------------------------------------------

中國互聯網路信息中心
我國Internet上網計算機、用戶人數、用戶分布、信息流量分布、域名注冊等方面情況
的統計信息,對國家動態掌握Internet在我國的發展狀況,提供決策依據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同樣,這方面的統計信息也是廣大的Internet用戶所關心的,企業可以根據這些數據來決定
何時上網、上網的方式、使用網路的規模。但過去我國沒有做這方面的統計工作,許多統計
數字依賴於估計或國外的一些統計報告,這樣就造成了統計不及時、統計結果准確性較差。
為了改變這種狀況,經國務院信息辦和CNNIC工作委員會研究,決定由CNNIC聯合四個互聯網路
單位來實施這項工作。
最近CNNIC與四個互聯網路單位和《計算機世界》報合作,進行了1997年中國互聯網路發
展情況統計。本次統計參照國際慣例,採用網上計算機自動搜尋、網上聯機調查和通過報紙
發放用戶問卷等多種方式。統計方法先進,抽樣范圍廣,保證了統計結果的准確性。這也是第
一次對我國Internet發展狀況作出的全面、准確的權威性統計報告。
本次統計數據的截止日期是1997年10月31日。

1.我國上網計算機總數為29.9萬台,其中,直接上網計算機4.9萬台,撥號上網計算機25萬
台。

2.我國上網用戶數為62萬,其中,大部分用戶是通過撥號上網,直接上網與撥號上網的用
戶數之比約為1比3。

3.CN下注冊的域名數如下表所示:
@@43F01000.GIF;表1@@
各類域名所佔的比例如下圖所示:
@@43F01001.GIF;圖1@@

4.我國WWW站點數約為1500個。

5.我國國際出口線路的總容量為26.64Mbps,連接的國家和地區有美國、德國、法國、日
本、香港等。分布如下表所示:
@@43F01002.GIF;表2@@

6.網上各種信息流量的比例如下表所示:
@@43F01003.GIF;表3@@

7.問卷調查結果。
CNNIC在網上放置聯機調查主頁,並在四個互聯網路單位及國內8家知名ISP的主頁上做了
鏈接,放置時間兩個月;同時在《計算機世界》報刊登用戶問卷。通過上述兩種方式,共收回
有效問卷1802份(計算機世界將為50名獲獎者贈送報紙光碟),其中聯機填寫的問卷佔38%,通
過《計算機世界》報填寫的問卷佔62%。得出如下統計結果:
(1)參加本次問卷調查的用戶中,男性佔87.7%,女性佔12.3%。
(2)用戶的年齡段分布情況。
@@43F01004.GIF;表4@@
其中年齡在21~35歲之間的青年人佔78.5%,佔了大多數,這說明青年用戶是目前上網用
戶的主體。
(3)用戶所屬的省、自治區、直轄市分布情況:
@@43F01005.GIF;表5@@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上網用戶所佔的比例,從一個側面反映了我國Internet的發展與
經濟和文化的發展有著密切的關系。
(4)用戶所從事的職業分布情況:
@@43F01006.GIF;表6@@
(5)用戶家庭人均月收入分布情況如下:
@@43F01007.GIF;表7@@
(6)用戶可以上網的地點情況。可在單位上網的用戶占:46.7%,可在家上網的用戶占:2.
3%,在單位和家都可上網的用戶占:28%。
(7)上網所使用的平台情況如下:
@@43F01008.GIF;表8@@
(8)用戶每周的上網時間。:
@@43F01009.GIF;表9@@
(9)用戶希望在網上獲得的信息來看:39.6%的用戶希望在網上獲得商業資訊,32.8%的用
戶希望在網上獲得金融信息,80.4%的用戶希望在網上獲得科技信息, 42%的用戶希望在網上
獲得社會新聞, 24.8%的用戶希望在網上獲得休閑信息。大部分上網用戶都對科技信息比較
感興趣,這也與上網用戶從事職業的比例有關系,從事科研、教育、計算機行業的用戶及學生
佔54.7%,真正的消費型用戶占的比例較小。
(10)對目前Internet最令人失望的因素的回答:
@@43F01010.GIF;表10@@
看來,網上速度太慢和收費太貴是影響中國Internet發展的兩大障礙。

閱讀全文

與中科院計算機網路中心田東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魅族手機總是跳出無網路服務 瀏覽:188
網路有錢的人都在哪裡 瀏覽:553
電腦下載網路軟體 瀏覽:109
掃描槍網路不好怎麼辦 瀏覽:981
移動網路電影收費 瀏覽:744
計算機網路技術組織機構 瀏覽:250
能發網路獎狀的軟體 瀏覽:335
武侯新城網路安全培訓 瀏覽:162
為什麼手機網路總顯示不可用 瀏覽:969
路由器網路燈閃爍是因為什麼 瀏覽:875
應用網路許可權在哪裡開啟 瀏覽:330
釘釘為何出現網路異常 瀏覽:578
椒江稅務局網路密碼 瀏覽:965
如何練習無線網路連接 瀏覽:187
計算機網路科學出版社 瀏覽:869
手機怎麼給移動網路限速 瀏覽:510
如何制止網路侵犯 瀏覽:434
手機網路共享總是斷怎麼回事 瀏覽:947
手機網路站點出現異常怎麼辦 瀏覽:509
廣西有哪些網路公司涉嫌傳銷 瀏覽:342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