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謝邀 】
在選購路由器時我們需要注意以下這些參數:
1、CPU及其主頻
路由器的CPU往往是很容易被用戶忽略的點,畢竟用戶在選購的時候大多隻關注廠商對路由器功能上的介紹,而對路由的內部配置的了解卻有所欠缺,此外,一些廠商也不會把這些詳細的信息標注出來。然而,CPU恰恰就決定著路由器在高負載下的穩定性和抗延遲的能力、大量設備同時使用下的表現,以及使用其他功能時的表現。
2、RAM、ROM和Flash大小
其意義和電腦內存差不多,RAM和ROM越大則意味著路由器有更多的空間對數據進行緩存,也就意味著路由器為多個設備同時提供網路支持的能力越強,運行起來更流暢,使用壽命也就越長。而Flash大小對深度用戶更重要,如果Flash只有2M大小,那連刷個第三方固件都幾乎沒辦法。一般路由只有4至8M,個人推薦16M以上的。我個人用慣的是WAVLINK睿因這個品牌的路由,因為感覺WAVLINK睿因的性價比比較高,目前最低配的路由A12的Flash快閃記憶體都是16M的,價格平常也就100元上下。還有就是,WAVLINK睿因路由器的內存普遍都比較大,領先於同檔次下的絕大多數品牌路由。
WAVLINK睿因無線路由A12
3、頻段與帶寬
這是路由器最基礎的參數。頻段主要分為2.4GHz和5GHz,現在的很多路由器二者都有,但是兩個頻段的特點是不同的。前者信號覆蓋廣,穿牆能力強,但信道內設備多,信號容易受干擾,後者速度相對更快,但穿牆能力較弱。選擇路由器自然是能有5G就更好,並且最好還是支持雙頻合一技術的,不用手動切換頻段。
帶寬指的是信道的寬度,帶寬就相當於高速公路的路面寬度,路越寬就越不容易堵車,帶寬越大,數據傳輸發生擁堵的可能性則越小,傳輸速率則相對較穩定。某些協議能夠將相鄰信道同時使用,以增加帶寬。
4、協議與網口
這也是基礎參數,指的是802.11g、802.11n、802.11ac等無線協議。11g速度只有54Mbps,11n可達300Mbps,通過MIMO、OFDM等技術可以高達600Mbps,11ac通過2.4G+5G混合,使得最高速率可達1000Mbps以上,選擇高速的無線協議總歸是沒錯的。
至於網口,不少用戶已經用上了100M以上的寬頻,所以選擇1000M有線網口的路由還是很重要的,否則普通的100M網口的路由,實際帶寬也就90M,無法跑滿百兆寬頻。
5、發射功率和天線增益
這兩個基礎參數大大影響了無線信號強度和覆蓋范圍,如果你房子夠大或者牆多的話,需要高功率和高增益的路由才能實現流暢上網,否則信號不好很容易造成網路卡頓和高延遲。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國家地區的規定不同,一般國內路由器的發射功率都被限制在了最高20dBm(100mW)。至於天線增益,低端路由器能有5dBi就不錯了,所以不要迷信什麼「穿牆王」。如果沒有什麼太高的要求,試著使用我上面推薦的那款WAVLINK睿因的無線路由A12就不錯,天線配置是2根5dBi的全向外置天線。
此外,這里需要提醒一下的是,天線多不代表信號就一定強,主要還是看方案。
6、散熱
為保證無線路由的穩定運行,路由器的機身要有合理的布局和良好的散熱。否則,路由器很容易出現過熱引起的「死機」。穩定運行,更多的還要考驗廠家對路由器調教的功力,畢竟路由器要一直工作的,將路由器加入定時休眠或定時重啟的功能可以減輕運行的壓力。
7、做工、設計
和電腦硬體一樣,功能都到了比較強的水準以後,就開始追求做工和設計了,外觀要時尚。而做工則在於路由內部,包括黑色沉金PCB、干擾屏蔽罩、高端晶振、網路濾波器之類的。
8、特殊需求
比如說USB存儲、USB供電、遠程app控制等等,都是比較實用的功能,但其中最吸引人的還是要有「第三方固件支持」,例如是否支持刷梅林、DD-WRT、Open-WRT等等。有了第三方固件的支持,就可以使用非常全面的功能,比如掛個「梯子」、搞個「多撥」等。還有就是可以看看路由是否支持自身進行迭代升級,這樣即便有不足的地方也有可能後期改進。
所以,在選擇路由的時候,要注意原廠固件是否好用、功能是否齊全,有些品牌的高端路由都有自家獨占的功能,例如WAVLINK睿因的路由器有著其他品牌路由絕對沒有的特色功能——touchlink觸摸免密連網功能,這項技術是WAVLINK睿因多個自主創新技術中的一種。當然,如果原廠固件和功能都不怎麼樣的話,就要看你選擇的這個路由器型號有沒有第三方固件支持,這是很重要的。
最後,最讓人關心的就是價格了,高配低價的產品才有高性價比,但一般都是高價才有高配。路由太差則體驗不好,太貴的又劃不來,所以大家在挑路由時,根據自己的網路情況和居住環境來選才是最合適的。
【 思考費腦,碼字傷手,相遇不易 】
【 如果這個回答對你有所幫助的話,就點個關注,鼓勵鼓勵弟弟我唄 】
【 感謝各位大哥大姐 】
2. 路由器的性能參數怎麼測試
在企業級路由器上一般採用包轉發率來衡量一個路由器性能的好壞,其單位一般為PPS,即每秒轉發的數據包數量,數據越高性能越好;
在寬頻路由器上一般使用WAN介面的帶寬衡量其性能好壞,一般有10/100/1000M帶寬。另外實際能夠傳輸的數據速率與運營商的承諾速率有關,一般來說承諾速率要小於理論帶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