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網路連接 > 計算機網路持久連接

計算機網路持久連接

發布時間:2023-09-06 05:53:42

『壹』 什麼計算機網路計算機網路的發展歷經了哪幾個階段

計算機網路是指將地理位置不同的具有獨立功能的多台計算機及其外部設備,通過通信線路連接起來,在網路操作系統,網路管理軟體及網路通信協議的管理和協調下,實現資源共享和信息傳遞的計算機系統。發展階段如下:

第一階段 (以單計算機為中心的聯機終端系統)

特點:計算機網路主要是計算機技術和信息技術相結合的產物,它從20世紀50年代起神棗讓步至今已經有50多年的發展歷程,在20世紀50年代以前,因為計算機主機相當昂貴,而通信線路和通信設備相對便宜,為了共享計算機主機資源和進行信息的綜合處理,形成了第一代的以單主機為中心的聯機終端系統。

在第一代計算機網路中,因為所有的終端共享主機資源,因此終端到主機都單獨佔一條線路,所以使得線路利用率低,而且因為主機既要負責通信又要負責數據處理,因此主機的效率低,而且這種網路組織形式是集中控制形式,所以可靠性較低,如果主機出問題,所有終端都被迫停止工作。

面對這樣的情況,當時人們提出這樣的改進方法,就是在遠程終端聚集的地方設置一個終端集中器,把所有的終端聚集到終端集中器,而且終端到集中器之間是低速線路,而終端到主機是高速線路,這樣使得主機只要負責數據處理而不要負責通信工作,大大提高了主機的利用率。

計算機網路的應用包括但不限於以下幾個方面:

1、互聯網:將全球范圍內的計算機與設備連接起來,提供各種在線服務,例如電子郵件、即時通訊、社交媒體、在線購物等。

2、區域網(LAN)和廣域網(WAN):用於連接組織內部的計算機和設備,使得員工可以共享資源、協同工作。

3、無線網路:包括WiFi、藍牙、移動通信網路等,使得人們可以在移動設備上訪問互聯網,並進行各種在線活動。

4、雲計算:通過網路連接遠程伺服器,提供各種計算和存儲資源,為用戶提供各種在線服務。

5、物聯網:通過網路連接各種智能設備,例如感測器、智能家居、智能汽車等,實現設備之間的互相通信和控制。

6、VPN(虛擬私人網路):通過加密技術建立安全的網路連接,實現遠程訪問或者遠程辦公等功能。

『貳』 為什麼電腦連接wifi總是只能持續一段時間

我們在使用無線網路時,wifi速度慢、時斷時續是為什麼呢?本人給大家講解Wifi信號弱的原因 :
一、產生原因
1、附近wifi信號干擾多,打開wifi搜索功能,發現有很多的wifi信號,就說明wifi的競爭很激烈,通道只有那麼多,競爭大了,信號自然就弱了。
2、資源有限wifi就像一個母親,用自己的努力讓每個孩子都過上好日子(每個設備都暢通的連上網),但是也架不住孩子多呀(同時連接多台設備),所以有時就會出現偏心的狀況(有些設備連接不穩定)。
3、設備陳舊老化無線路由器在信號傳輸上起很大的作用,通常老路由器使用的是效率比較低的802.11g標准,生產工藝相對過時,跟不上時代的快速發展,過熱、信號不佳、驅動更新跟不上,功率輸出低等問題,都會導致信號不好。
4、路由器擺放位置路平坦人走路就快,但是需要翻牆越障礙,時不時還有別的人來干擾一下,抵達時間就慢甚至到達不了終點。wifi信號也一樣,牆體、傢具電器都是無線信號需要越過的障礙,微波爐、冰箱等向外發射電磁輻射,也給wifi帶去干擾,導致信號不好。
5、路由器從來不關路由器內部是有緩存區的,隨著時間的推移,路由器一直保持工作狀態,緩存的數據就越來越多,傳輸數據的速度也越來越慢,不僅如此,當路由器一直處於工作狀態,路由器就始終在散熱,當熱量累積,溫度過高,也會影響路由器的工作效率。
二、解決WiFi信號小妙招
1、調整 WiFi 信道wifi信道若不特意設置,一般默認使用通道6或者「自動」,網不好時可以嘗試更改wifi信道,1、6、12、13挨著試一遍,哪個上網快用哪個。
2、定期修改wifi密碼有時候網速慢,不是自己連接的設備太多,而是有人在蹭你家的wifi,這時就要定期修改wifi密碼,並卸載一些偷網的app,如「wifi萬能鑰匙「之類的。
3、定時更換老舊設備路由器使用時間過長導致的wifi速度慢,只需要及時更換新款設備就可以了。
4、路由器科學擺放路由器擺放在家中最中間離地1米以上的位置,保證信號傳播過程中不被物體遮擋,遠離如電磁爐、冰箱等電子設備,這樣路由器發射的訊號強度就能以同樣的強度向四周擴散。路由器天線的位置同樣有講究,如果天線是兩條,那麼兩條天線最好垂直擺放,一條橫著、一條豎著。這樣不管你的筆記本或者電子類產品是橫著放、還是豎著放,都能與天線方向保持平行,網速自然就好啦~
5、路由器不用時保持關閉狀態每日不使用路由器時,將路由器關掉,可以減少內部緩存的增加,同時讓路由器得到休息、冷卻,再次使用時,路由器就不會處於過熱的狀態,不僅讓速度更快,還能減緩內部零件的使用頻率,增加路由器的使用壽命。除了以上這些情況,有些時候,我們在家使用電子產品時,發現家中各種產品連網沒有問題,只有電腦連不上,有可能就是電腦出現故障,這時就需要請專業人士進行維修。大家還知道其他加快網速的方法嗎?

『叄』 計算機網路連接原理是什麼(越詳細越好)

連接原理是TCP/IP原理..
我目前也正在學.

TCP/IP的通訊協議

這部分簡要介紹一下TCP/IP的內部結構,為討論與互聯網有關的安全問題打下基礎。TCP/IP協議組之所以流行,部分原因是因為它可以用在各種各樣的信道和底層協議(例如T1和X.25、乙太網以及RS-232串列介面)之上。確切地說,TCP/IP協議是一組包括TCP協議和IP協議,UDP(User Datagram Protocol)協議、ICMP(Internet Control Message Protocol)協議和其他一些協議的協議組。

TCP/IP整體構架概述

TCP/IP協議並不完全符合OSI的七層參考模型。傳統的開放式系統互連參考模型,是一種通信協議的7層抽象的參考模型,其中每一層執行某一特定任務。該模型的目的是使各種硬體在相同的層次上相互通信。這7層是:物理層、數據鏈路層、網路層、傳輸層、話路層、表示層和應用層。而TCP/IP通訊協議採用了4層的層級結構,每一層都呼叫它的下一層所提供的網路來完成自己的需求。這4層分別為:

應用層:應用程序間溝通的層,如簡單電子郵件傳輸(SMTP)、文件傳輸協議(FTP)、網路遠程訪問協議(Telnet)等。

傳輸層:在此層中,它提供了節點間的數據傳送服務,如傳輸控制協議(TCP)、用戶數據報協議(UDP)等,TCP和UDP給數據包加入傳輸數據並把它傳輸到下一層中,這一層負責傳送數據,並且確定數據已被送達並接收。

互連網路層:負責提供基本的數據封包傳送功能,讓每一塊數據包都能夠到達目的主機(但不檢查是否被正確接收),如網際協議(IP)。

網路介面層:對實際的網路媒體的管理,定義如何使用實際網路(如Ethernet、Serial Line等)來傳送數據。

TCP/IP中的協議

以下簡單介紹TCP/IP中的協議都具備什麼樣的功能,都是如何工作的:

1. IP

網際協議IP是TCP/IP的心臟,也是網路層中最重要的協議。

IP層接收由更低層(網路介面層例如乙太網設備驅動程序)發來的數據包,並把該數據包發送到更高層---TCP或UDP層;相反,IP層也把從TCP或UDP層接收來的數據包傳送到更低層。IP數據包是不可靠的,因為IP並沒有做任何事情來確認數據包是按順序發送的或者沒有被破壞。IP數據包中含有發送它的主機的地址(源地址)和接收它的主機的地址(目的地址)。

高層的TCP和UDP服務在接收數據包時,通常假設包中的源地址是有效的。也可以這樣說,IP地址形成了許多服務的認證基礎,這些服務相信數據包是從一個有效的主機發送來的。IP確認包含一個選項,叫作IP source routing,可以用來指定一條源地址和目的地址之間的直接路徑。對於一些TCP和UDP的服務來說,使用了該選項的IP包好象是從路徑上的最後一個系統傳遞過來的,而不是來自於它的真實地點。這個選項是為了測試而存在的,說明了它可以被用來欺騙系統來進行平常是被禁止的連接。那麼,許多依靠IP源地址做確認的服務將產生問題並且會被非法入侵。

2. TCP

如果IP數據包中有已經封好的TCP數據包,那麼IP將把它們向『上』傳送到TCP層。TCP將包排序並進行錯誤檢查,同時實現虛電路間的連接。TCP數據包中包括序號和確認,所以未按照順序收到的包可以被排序,而損壞的包可以被重傳。

TCP將它的信息送到更高層的應用程序,例如Telnet的服務程序和客戶程序。應用程序輪流將信息送回TCP層,TCP層便將它們向下傳送到IP層,設備驅動程序和物理介質,最後到接收方。

面向連接的服務(例如Telnet、FTP、rlogin、X Windows和SMTP)需要高度的可靠性,所以它們使用了TCP。DNS在某些情況下使用TCP(發送和接收域名資料庫),但使用UDP傳送有關單個主機的信息。

3.UDP

UDP與TCP位於同一層,但對於數據包的順序錯誤或重發。因此,UDP不被應用於那些使用虛電路的面向連接的服務,UDP主要用於那些面向查詢---應答的服務,例如NFS。相對於FTP或Telnet,這些服務需要交換的信息量較小。使用UDP的服務包括NTP(網落時間協議)和DNS(DNS也使用TCP)。

欺騙UDP包比欺騙TCP包更容易,因為UDP沒有建立初始化連接(也可以稱為握手)(因為在兩個系統間沒有虛電路),也就是說,與UDP相關的服務面臨著更大的危險。

4.ICMP

ICMP與IP位於同一層,它被用來傳送IP的的控制信息。它主要是用來提供有關通向目的地址的路徑信息。ICMP的『Redirect』信息通知主機通向其他系統的更准確的路徑,而『Unreachable』信息則指出路徑有問題。另外,如果路徑不可用了,ICMP可以使TCP連接『體面地』終止。PING是最常用的基於ICMP的服務。

5. TCP和UDP的埠結構

TCP和UDP服務通常有一個客戶/伺服器的關系,例如,一個Telnet服務進程開始在系統上處於空閑狀態,等待著連接。用戶使用Telnet客戶程序與服務進程建立一個連接。客戶程序向服務進程寫入信息,服務進程讀出信息並發出響應,客戶程序讀出響應並向用戶報告。因而,這個連接是雙工的,可以用來進行讀寫。

兩個系統間的多重Telnet連接是如何相互確認並協調一致呢?TCP或UDP連接唯一地使用每個信息中的如下四項進行確認:

源IP地址 發送包的IP地址。

目的IP地址 接收包的IP地址。

源埠 源系統上的連接的埠。

目的埠 目的系統上的連接的埠。

埠是一個軟體結構,被客戶程序或服務進程用來發送和接收信息。一個埠對應一個16比特的數。服務進程通常使用一個固定的埠,例如,SMTP使用25、Xwindows使用6000。這些埠號是『廣為人知』的,因為在建立與特定的主機或服務的連接時,需要這些地址和目的地址進行通訊。

『肆』 操作系統是如何將socket接受的數據發送給應用層的

在正篇開始之前,我先提問幾個問題,不知道你是否全都了解:

(1) 網路請求是通過http發送的嗎?

(2) http與tcp之間的關系?

(3) 網路請求是怎麼發送的,通過什麼形式去發送的?

在過往對於http與tcp的理解其實只是一個簡單模糊的概念,仔細想想其實http只是一種協議,tcp只是用於建立一個持久連接,它們都不是用於網路發送數據的根本,真正發送數據的是我們的物理層,http協議只是作為一個標識的作用,簡單來說是定位到某一主機。

下面來介紹一下計算機網路體系結構

計算機網路分為7層,分別是物理層,數據鏈路層,網路層,傳輸層,會話層,表示層以及應用層,由於7層太多所以後面經過演變之後定為5層,把應用層,會話層,表示層給合統稱為應用層,我們客戶端的每一步操作,舉個例子,當我們點擊發送按鈕請求網路的時候,這時候會通過應用層逐漸往下傳遞直到物理層,物理層會提供一個互聯網網路介面,這時候才真正通過互聯網開始傳輸數據,這里最主要介紹的是傳輸層以及物理層,其它的網路一下,傳輸層是第一個端到端的層次,也是進程——進程的層次。

主要功能是實現端到端的可靠數據傳輸、復用與分解、連接控制、流量控制和擁塞控制(這些東西都是定義去網路一下,比如說流量控制,其實就是控制數據的發送量,你不能一次性發送很多數據,原因想一下就知道了),客戶端的每一步操作都會在這5層體現出來,查下定義之後就會一目瞭然(比如說在我們終止會話,這時候就是由會話層管理,實體間交換數據的語法,解決格式和數據表示的差別是由表示層來完成等),在我們建立連接的時候比如說發送一個http請求(原理跟後面的socket數據傳輸模塊是一樣的),我們會先建立一個tcp連接,然後發送http請求,這時候數據會經過傳輸層,傳輸層里攜帶了發送數據的報文(比如ip地址,埠號之類的,數據內容),向下傳遞到物理層,物理層最後會提供一個互聯網網路介面去發送數據,數據是以比特流的形式發送,發送到交換機上面(交換機是什麼,去網路查一下,不做解釋),交換機是有多個的,當我們數據非常大的時候,數據會被分解發送到多個交換機上面,傳到對方客戶端或者伺服器的時候數據會重新整合起來,上面的是一個簡單的http請求,下面來介紹一下Socket。

1.Socket的整體流程:

udp客戶端:創建套接字,發送數據,接收數據,關閉套接字。

udp服務端:創建套接字,綁定地址和埠號,接收數據,發送數據,關閉套接字。

tcp客戶端:創建套接字,建立連接,發送數據,接收數據,關閉套接字。

tcp服務端:創建套接字,綁定地址和埠號,設置監聽,建立連接,發送數據,接收數據,關閉套接字。

這些理解起來很容易,我們客戶端是要發送數據的,服務端需要接收數據,所以服務端要綁定地址和埠號,而tcp是需要三次握手的所以要有監聽。

2.Socket三次握手

第一次握手,客戶端發送請求給服務端(詢問是否可以建立連接)。

第二次捂手,服務端回應給客戶端一個確認,接受連接或者拒絕連接

第三次握手,經過確認之後,客戶端回應給服務端(意思是我要開始發送數據了,下一步就開始發送了)。

理解三次握手,為什麼要三次,第一次握手確認客戶端可以發送請求,第二次握手確認服務端可以接收並且發送,第三部確認客戶端可以接收。

3.Scoket四次揮手

第一次揮手,客戶端向伺服器發送斷開連接請求

第二次揮手,服務端回應客戶端(意思是,稍等等我數據傳完(處理完的意思),在斷開)

第三次揮手,服務端回應客戶端斷開請求(可以斷開了)

第四次揮手,客戶端與服務端請求斷開。

tcp連接是面向連接的,數據發送可靠,udp是面向無連接的,數據發送過後就不管了,下面介紹一下tcp為什麼數據可靠

具體方法如下:

差錯檢測:我們發送數據的時候剛剛說過是由物理層提供的互聯網網路介面以比特流的形式進行發送,那麼這個時候差錯檢測利用差錯編碼實現數據包傳輸過程中的比特差錯檢測,保證數據正確性

確認:接收方向發送方反饋接收狀態。ACK(肯定確認);NAK(否定確認)

重傳:當沒有接收到反饋狀態。ACK(肯定確認);NAK(否定確認)的時候,或者請求超時的時候進行重新發送

計時器:內部檢測,一個定時器,當數據在一定時間沒有接收到確認的時候就認為發送失敗,進行重傳操作。

序號:剛剛說了重傳有兩種情況,那麼當重傳是因為網路超時引起的,那麼這個時候計時器進行了一次重傳,然後上次超時後並沒有發送失敗這個時候也發送成功了,這個時候就會造成數據錯亂,那麼序號就起了一個作用,就是給數據進行排序,以至於不錯亂。

下面來說一下tcp可靠傳輸協議滑動窗口協議

左邊的代表的是接收的數據,中間代表的是正在處理的,右邊代表的是沒有處理的,在我們發送數據的時候比如56789這些數據發送,56成功了,這時候窗口就會往右移動,接收的時候呢,當我們接收比如56,接收成功了,這時候窗口往右移動,這里有一個需要注意一下,比如說當我們5沒有發送成功或者說5沒有接收成功,而6發送成功了,這時候窗口是不會往右移動的,它會等待5發送成功後在往右移動,浮動窗口協議里還有GBN協議和SR協議,這兩個的主要區別是,GBN協議的發送窗口只能發送一個,比如上面中間准備發送的5678就只能存在5一個,但是接收窗口是可以有多個的,SR協議是可以發送窗口與接收窗口都是可以多個的。

最後總結一下http請求與socket的差異,socket是套接字,用於將報文傳輸到傳輸層,http請求在發送的時候會建立tcp連接,所以http也會分為http持久性連接和非持久性連接,至於網路傳輸都是要經過物理層才能傳輸,數據經過多個交換機進行分解,傳到伺服器的時候在進行整合。

網卡接收到數據根據數據頭,將數據寫到對應的內存,並發出中斷,系統接收到中斷,然後通知應用吧?

VC中客戶端socket與伺服器連接後,需要執行一個封狀的操作

朝伺服器發送一些數據(命令),然後返回結果

假設全部才字元串,類似這樣的函數

CString SendCommand (CString cmd,socket sk)

要求在執行這個函數的時候能同時響應用戶界面操作

也就是要用非同步方式

而且這個socket已經建立好,有RecvTheard在處理

我目前是用Event實現的,很別扭:

m_hevtReadStore=CreateEvent(NULL,false,FALSE,NULL);

//m_tcp是封裝的socket基本操作類

『伍』 計算機網路

應用層(數據):確定進程之間通信的性質以滿足用戶需要以及提供網路與用戶應用
表示層(數據):主要解決用戶信息的語法表示問題,如加密解密
會話層(數據):提供包括訪問驗證和會話管理在內的建立和維護應用之間通信的機制,如伺服器驗證用戶登錄便是由會話層完成的
傳輸層(段):實現網路不同主機上用戶進程之間的數據通信,可靠
與不可靠的傳輸,傳輸層的錯誤檢測,流量控制等
網路層(包):提供邏輯地址(IP)、選路,數據從源端到目的端的
傳輸
數據鏈路層(幀):將上層數據封裝成幀,用MAC地址訪問媒介,錯誤檢測與修正
物理層(比特流):設備之間比特流的傳輸,物理介面,電氣特性等

IP 地址編址方案將IP地址空間劃分為 A、B、C、D、E 五類,其中 A、B、C 是基本類,D、E 類作為多播和保留使用,為特殊地址。
A 類地址:以 0 開頭,第一個位元組范圍:0~127 。
B 類地址:以 10 開頭,第一個位元組范圍:128~191 。
C 類地址:以 110 開頭,第一個位元組范圍:192~223。
D 類地址:以 1110 開頭,第一個位元組范圍:224~239 。
E 類地址:以 1111 開頭,保留地址。

物理地址(MAC 地址),是數據鏈路層和物理層使用的地址。
IP 地址是網路層和以上各層使用的地址,是一種邏輯地址。
其中 ARP 協議用於 IP 地址與物理地址的對應。

網路層的 ARP 協議完成了 IP 地址與物理地址的映射。

TC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傳輸控制協議,是一種面向連接的、可靠的、基於位元組流的傳輸層通信協議。
主要特點如下:

FTP :定義了文件傳輸協議
Telnet :它是一種用於遠程登陸
SMTP :定義了簡單郵件傳送協議
POP3 :它是和 SMTP 對應,POP3 用於接收郵件
HTTP :從 Web 伺服器傳輸超文本到本地瀏覽器的傳送協議。

防止了伺服器端的一直等待而浪費資源

伺服器端准備為每個請求創建一個鏈接,並向其發送確認報文,然後等待客戶端進行確認後創建。如果此時客戶端一直不確認,會造成 SYN 攻擊,即SYN 攻擊,英文為 SYN Flood ,是一種典型的 DoS/DDoS 攻擊。

TCP 協議是一種面向連接的、可靠的、基於位元組流的運輸層通信協議。TCP 是全雙工模式,這就意味著:

TIME_WAIT 表示收到了對方的 FIN 報文,並發送出了 ACK 報文,就等 2MSL後即可回到 CLOSED 可用狀態了。如果 FIN_WAIT_1 狀態下,收到了對方同時帶 FIN 標志和 ACK 標志的報文時,可以直接進入到 TIME_WAIT 狀態,而無須經過 FIN_WAIT_2 狀態。
如果不等,釋放的埠可能會重連剛斷開的伺服器埠,這樣依然存活在網路里的老的 TCP 報文可能與新 TCP 連接報文沖突,造成數據沖突,為避免此種情況,需要耐心等待網路老的 TCP 連接的活躍報文全部死翹翹,2MSL 時間可以滿足這個需求(盡管非常保守)!

建立連接後,兩台主機就可以相互傳輸數據了。如下圖所示:

因為各種原因,TCP 數據包可能存在丟失的情況,TCP 會進行數據重傳。如下圖所示:

TCP 協議操作是圍繞滑動窗口 + 確認機制來進行的。
滑動窗口協議,是傳輸層進行流控的一種措施,接收方通過通告發送方自己的窗口大小,從而控制發送方的發送速度,從而達到防止發送方發送速度過快而導致自己被淹沒的目的。
TCP 的滑動窗口解決了端到端的流量控制問題,允許接受方對傳輸進行限制,直到它擁有足夠的緩沖空間來容納更多的數據。

計算機網路中的帶寬、交換結點中的緩存及處理機等都是網路的資源。在某段時間,若對網路中某一資源的需求超過了該資源所能提供的可用部分,網路的性能就會變壞,這種情況就叫做擁塞。

通過擁塞控制來解決。擁堵控制,就是防止過多的數據注入網路中,這樣可以使網路中的路由器或鏈路不致過載。注意,擁塞控制和流量控制不同,前者是一個 全局性 的過程,而後者指 點對點 通信量的控制。

擁塞控制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四種:

1)慢開始
不要一開始就發送大量的數據,先探測一下網路的擁塞程度,也就是說由小到大逐漸增加擁塞窗口的大小。

2)擁塞避免
擁塞避免演算法,讓擁塞窗口緩慢增長,即每經過一個往返時間 RTT 就把發送方的擁塞窗口 cwnd 加 1 ,而不是加倍,這樣擁塞窗口按線性規律緩慢增長。

3)快重傳
快重傳,要求接收方在收到一個 失序的報文段 後就立即發出 重復確認 (為的是使發送方及早知道有報文段沒有到達對方),而不要等到自己發送數據時捎帶確認。
快重傳演算法規定,發送方只要一連收到三個重復確認,就應當立即重傳對方尚未收到的報文段,而不必繼續等待設置的重傳計時器時間到期。

4)快恢復
快重傳配合使用的還有快恢復演算法,當發送方連續收到三個重復確認時,就執行「乘法減小」演算法,把 ssthresh 門限減半。

UDP(User Data Protocol,用戶數據報協議),是與 TCP 相對應的協議。它是面向非連接的協議,它不與對方建立連接,而是直接就把數據包發送過去。
主要特點如下:

DNS :用於域名解析服務
SNMP :簡單網路管理協議
TFTP:簡單文件傳輸協議

TCP 只支持點對點通信;UDP 支持一對一、一對多、多對一、多對多的通信模式。
TCP 有擁塞控制機制;UDP 沒有擁塞控制,適合媒體通信,對實時應用很有用,如 直播,實時視頻會議等

既使用 TCP 又使用 UDP 。

HTTP 協議,是 Hyper Text Transfer Protocol(超文本傳輸協議)的縮寫,是用於從萬維網伺服器傳輸超文本到本地瀏覽器的傳送協議。
主要特點如下:

請求報文包含三部分:
a、請求行:包含請求方法、URI、HTTP版本信息
b、請求首部欄位
c、請求內容實體
響應報文包含三部分:
a、狀態行:包含HTTP版本、狀態碼、狀態碼的原因短語
b、響應首部欄位
c、響應內容實體

GET: 對伺服器資源的簡單請求。
POST: 用於發送包含用戶提交數據的請求。
HEAD:類似於 GET 請求,不過返回的響應中沒有具體內容,用於獲取報頭。
PUT:傳說中請求文檔的一個版本。
DELETE:發出一個刪除指定文檔的請求。
TRACE:發送一個請求副本,以跟蹤其處理進程。
OPTIONS:返回所有可用的方法,檢查伺服器支持哪些方法。
CONNECT:用於 SSL 隧道的基於代理的請求。

1.明文發送,內容可能被竊聽
2.不驗證通信方的身份,因此可能遭遇偽裝
3.無法證明報文的完整性,可能被篡改

綜上所述:
需要 IP 協議來連接網路,TCP 是一種允許我們安全傳輸數據的機制,使用 TCP 協議來傳輸數據的 HTTP 是 Web 伺服器和客戶端使用的特殊協議。HTTP 基於 TCP 協議,所以可以使用 Socket 去建立一個 TCP 連接。

HTTPS ,實際就是在 TCP 層與 HTTP 層之間加入了 SSL/TLS 來為上層的安全保駕護航,主要用到對稱加密、非對稱加密、證書,等技術進行客戶端與伺服器的數據加密傳輸,最終達到保證整個通信的安全性。

埠不同:HTTP 與 HTTPS 使用不同的連接方式,埠不一樣,前者是 80,後者是 443。
資源消耗:和 HTTP 通信相比,HTTPS 通信會由於加解密處理消耗更多的 CPU 和內存資源。
開銷:HTTPS 通信需要證書,而證書一般需要向認證機構申請免費或者付費購買。

SSL 協議即用到了對稱加密也用到了非對稱加密

1)客戶端發起 https 請求(就是用戶在瀏覽器里輸入一個 https 網址,然後連接到 server
的 443 埠)
2)服務端的配置(採用 https 協議的伺服器必須要有一套數字證書,可以自己製作,
也可以向組織申請,這套證書就是一對公鑰和私鑰,這是非對稱加密)。
3)傳輸證書(這個證書就是公鑰,只是包含了很多信息)
4)客戶端解析證書(由客戶端 tls 完成,首先驗證公鑰是否有效,若發現異常,則彈出
一個警示框,提示證書存在問題,若無問題,則生成一個隨機值(對稱加密的私鑰),然後用證書對隨機值進行加密)
5)傳輸加密信息(這里傳輸的是加密後的隨機值,目的是讓服務端得到這個隨機值,以後客戶端和服務端的通信就可以通過這個隨機值來進行加密了)
6)服務端解密信息(服務端用私鑰(非對稱加密)解密後得到了客戶端傳來的隨機值(對稱加密的私鑰),然後把通信內容通過該值(對稱加密的私鑰隨機值)進行對稱加密。所謂對稱加密就是,將信息和私鑰(對稱加密的私鑰)通過某種演算法混在一起,這樣除非知道私鑰(對稱加密的私鑰),不然無法獲取內容,而正好客戶端和服務端都知道這個私鑰(對稱加密的私鑰),所以只要加密演算法夠彪悍,私鑰夠復雜,數據就夠安全)
7)傳輸加密的信息
8)客戶端解密信息,用隨機數(對稱加密的私鑰)來解。

默認情況下建立 TCP 連接不會斷開,只有在請求報頭中聲明 Connection: close 才會在請求完成後關閉連接。
在 HTTP/1.0 中,一個伺服器在發送完一個 HTTP 響應後,會斷開 TCP 鏈接。但是這樣每次請求都會重新建立和斷開 TCP 連接,代價過大。所以雖然標准中沒有設定,某些伺服器對 Connection: keep-alive 的 Header 進行了支持。意思是說,完成這個 HTTP 請求之後,不要斷開 HTTP 請求使用的 TCP 連接。這樣的好處是連接可以被重新使用,之後發送 HTTP 請求的時候不需要重新建立 TCP 連接,以及如果維持連接,那麼 SSL 的開銷也可以避免.

如果維持持久連接,一個 TCP 連接是可以發送多個 HTTP 請求的。

HTTP/1.1 存在一個問題,單個 TCP 連接在同一時刻只能處理一個請求,在 HTTP/1.1 存在 Pipelining 技術可以完成這個多個請求同時發送,但是由於瀏覽器默認關閉,所以可以認為這是不可行的。在 HTTP2 中由於 Multiplexing 特點的存在,多個 HTTP 請求可以在同一個 TCP 連接中並行進行。

TCP 連接有的時候會被瀏覽器和服務端維持一段時間。TCP 不需要重新建立,SSL 自然也會用之前的。

有。Chrome 最多允許對同一個 Host 建立六個 TCP 連接。不同的瀏覽器有一些區別。

如果圖片都是 HTTPS 連接並且在同一個域名下,那麼瀏覽器在 SSL 握手之後會和伺服器商量能不能用 HTTP2,如果能的話就使用 Multiplexing 功能在這個連接上進行多路傳輸。不過也未必會所有掛在這個域名的資源都會使用一個 TCP 連接去獲取,但是可以確定的是 Multiplexing 很可能會被用到。

如果發現用不了 HTTP2 呢?或者用不了 HTTPS(現實中的 HTTP2 都是在 HTTPS 上實現的,所以也就是只能使用 HTTP/1.1)。那瀏覽器就會在一個 HOST 上建立多個 TCP 連接,連接數量的最大限製取決於瀏覽器設置,這些連接會在空閑的時候被瀏覽器用來發送新的請求,如果所有的連接都正在發送請求呢?那其他的請求就只能等等了

『陸』 【計算機網路】http協議的持久連接的非流水線方式和非持久連接有區別么

有區別。
非持續連接是每訪問一個對象就要建立一次TCP連接,TCP連接的三次握手加上HTTP的響應報文總共所需時間是2RTT,文件傳送結束後斷開TCP連接。
而持續連接的非流水線方式特點是(既然是持續連接TCP連接就不斷開),每訪問一個對象要等到收到前一個響應後才能發出下一個請求,因此客戶每訪問一個對象要用去一個RTT時間。
綜上,持續連接的非流水線方式比非持續連接節省了建立TCP連接的一個RTT時間。

閱讀全文

與計算機網路持久連接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網路安全教育日活動心得 瀏覽:552
付網路平台費用哪個二級科目 瀏覽:444
13是什麼意思網路流行語 瀏覽:42
手機網路不關耗流量嗎 瀏覽:743
查看所用網路信號頻率 瀏覽:329
網路開賭博群怎麼舉報 瀏覽:144
對小紅書網路營銷微觀環境 瀏覽:359
空軍計算機網路技術需要幾級 瀏覽:179
網路電視接收信號 瀏覽:53
電腦乙太網沒有網路怎麼回事 瀏覽:217
魅族手機總是跳出無網路服務 瀏覽:190
網路有錢的人都在哪裡 瀏覽:555
電腦下載網路軟體 瀏覽:111
掃描槍網路不好怎麼辦 瀏覽:982
移動網路電影收費 瀏覽:745
計算機網路技術組織機構 瀏覽:251
能發網路獎狀的軟體 瀏覽:337
武侯新城網路安全培訓 瀏覽:163
為什麼手機網路總顯示不可用 瀏覽:970
路由器網路燈閃爍是因為什麼 瀏覽:877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