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我國第一個連上網際網路的網路是()
答案是C。。。連接網際網路的第一條線路是中國科學院下屬的一個研究所──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1993年3月)高能物理研究所的網路是供科學用的網路,但是由於受到部門和網路本身的限制不能滿足更多科學家的需要。為此,中國科學院計算機網路信息中心在北京中關村地區建設了一個超級計算機中心,1994年4月與網際網路接通,它就是中國科技網(CSTNET) 相信我 沒錯的。。嘿
⑵ 我國目前已經接入Internet的四大網路是什麼啊,它們相對應的英文名字又是什麼
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最早在1987年就開始通過國際網路線路接入Internet。1994年隨著「巴黎統籌委員會」的解散,美國政府取消了對中國政府進入Internet的限制,我國互聯望建設前面展開,到1997年底,已建成中國公用計算機網互聯網(ChinaNET)、中國教育科研網(CERNET)、中國科學技術網(CSTNET)和中國金橋信息網(ChinaGBN)等,並與Internet建立了各種連接。
下面我們分別看一下我國現有四大網路的基本情況。
(1)公用計算機互聯網ChinaNET
ChinaNET是原郵電部組織建設和管理的。原郵電部與美國Sprint Link公司在1994年簽署Internet互連協議,開始在北京、上海兩個電信局進行Internet網路互聯工程。目前,ChinaNET在北京和上海分別有兩條專線,作為國際出口。
ChinaNET由骨幹網和接入網組成。骨幹網是ChinaNET的主要信息通路,連接各直轄市和省會網路接點,骨幹網已覆蓋全國各省市、自治區,包括8個地區網路中心和31個省市網路分中心。接入網是又各省內建設的網路節點形成的網路。
(2)中國教育科研網CERNET
中國教育和科研計算機網CERNET是1994年由國家計委、遠國家教委批准立項、遠國家教委主持建設和管理的全國性教育和科研計算機互聯網路。該項目的目標是建設一個全國性的教育科研基礎設施,把全國大部分高校連接起來,實現資源公享。它是全國最大的公益性互聯網路。
CERNET已建成由全國主幹網、地區網和校園網在內的三級層次結構網路。CERNET分四級管理,分別是全國網路中心;地區網路中心和地區主結點;省教育科研網;校園網。CERNET全國網路中心設在清華大學,負責全國主幹網的運行管理。地區網路中心和地區主結點分別設在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北京郵電大學、上海交通大學、西安交通大學、華中科技大學、華南理工大學、電子科技大學、東南大學、東北大學等10所高校,負責地區網的運行管理和規劃建設。
到2001年,CERNET主幹網的傳輸速率已達到2.5Gbps。CERNET已經有28條國際和地區性信道,與美國、加拿大、英國、德國、日本和香港特區聯網,總帶寬在100Mbps以上。CERNET地區網的傳輸速率達到155Mbps,已經通達中國大陸的160個城市,聯網的大學、中小學等教育和科研單位達895個(其中高等學校800所以上),聯網主機100萬台,網路用戶達到749萬人。
CERNET還是中國開展下一代互聯網研究的試驗網路,它以現有的網路設施和技術力量為依託,建立了全國規模的IPV6試驗床。1998年CERNET正式參加下一代IP協議(IPv6)試驗網6BONE,同年11月成為其骨幹網成員。CERNET在全國第一個實現了與國際下一代高速網INTERNET 2的互聯,目前國內僅有CERNET的用戶可以順利地直接訪問INTERNET2。
CERNET還支持和保障了一批國家重要的網路應用項目。例如,全國網上招生錄取系統在2000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和錄取工作中發揮了相當好的作用。
CERNET的建設,加強了我國信息基礎建設,縮小了與國外先進國家在信息領域的差距,也為我國計算機信息網路建設,起到了積極的示範作用。
(3)中國科學技術網:(Chin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Network)(CSTNet)
中國科技信息網(簡稱China STINET)是國家科學技術委員會聯合全國各省、市的科技信息機構,採用先進信息技術建立起來的信息服務網路,旨在促進全社會廣泛的信息共享、信息交流。中國科技信息網路的建成對於加快中國國內信息資源的開發和利用,促進國際間的交流與合作起到了積極的作用,以其豐富的信息資源和多樣化的服務方式為國內外科技界和高技術產業界的廣大用戶提供服務。
中國科技信息網是利用公用數據通信網為基礎的信息增值服務網,在地理上覆蓋全國各省市,邏輯上聯接各部、委和各省、市科技信息機構,是國家科技信息系統骨幹網,同時也是國際Internet的接入網。中國科技信息網從服務功能上是INTRANET和INTERNET的結合。其INTRANET功能為國家科委系統內部提供了辦公自動化的平台以及國家科委、地方省市科委和其它部委科技司局之間的信息傳輸渠道;其INTERNET功能則為主要服務於專業科技信息服務機構,包括國家、地方省市和各部委科技信息服務機構。
中國科技信息網自1994年與INTERNET接通之後取得了迅速發展,目前已經在全國20餘個省市建立網路節點。
(4)國家公用經濟信息通信網路(金橋網)(CHINAGBN)
金橋網是建立在金橋工程的業務網,支持金關、金稅、金卡等「金」字頭工程的應用。它是覆蓋全國,實行國際聯網,為用戶提供專用信道、網路服務和信息服務的基幹網,金橋網由吉通公司牽頭建設並接入Internet。
⑶ 網際網路發展史
Internet的發展歷史
網際網路的來歷
網際網路是Internet的中文譯名,它的前身是美國國防部高級研究計劃局(ARPA)主持研製的ARPAnet。
20世紀60年代末,正處於冷戰時 期。當時美國軍方為了自己的計算機網路在受到襲擊時,即使部分網路被摧毀,其餘部分仍能保持通信聯系,便由美國國防部的高級研究計劃局(ARPA)建設了 一個軍用網,叫做「阿帕網」(ARPAnet)。阿帕網於1969年正式啟用,當時僅連接了4台計算機,供科學家們進行計算機聯網實驗用。這就是網際網路的 前身。
到70年代,ARPAnet已經有了好幾十個計算機網路,但是每個網路只能在網路內部的計算機 之間互聯通信,不同計算機網路之間仍然不能互通。為此, ARPA又設立了新的研究項目,支持學術界和工業界進行有關的研究。研究的主要內容就是想用一種新的方法將不同的計算機區域網互聯,形成「互聯網」。研究人員稱之為「internetwork」,簡稱「Internet」。這個名詞就一直沿用到現在。
在研究實現互聯的過程中,計算機軟體起了主要的作用。1974年,出現了連接分組網路的協議,其中就包括了TCP/IP——著名的網際互聯協議IP和傳輸控制協議TCP。這兩個協議相互配合,其中,IP是基本的通信協議,TCP是幫助IP實現可靠傳輸的協議。
TCP/IP有一個非常重要的特點,就是開放性,即TCP/IP的規范和Internet的技術都是公開的。目的就是使任何廠家生產的計算機都能相互通信,使Internet成為一個開放的系統。這正是後來Internet得到飛速發展的重要原因。
ARPA在1982年接受了TCP/IP,選定Internet為主要的計算機通信系統,並把其它的軍用計算機網路都轉換到TCP/IP。1983年,ARPAnet分成兩部分:一部分軍用,稱為MILNET;另一部分仍稱ARPAnet,供民用。
1986年,美國國家科學基金組織(NSF)將分布在美國各地的5個為科研教育服務的超級計算 機中心互聯,並支持地區網路,形成NSFnet。裂模1988 年,NSFnet替代ARPAnet成為Internet的主幹網。NSFnet主幹網利用了在ARPAnet中已證明是非常成功的TCP/IP技術,准 許各大學、 *** 或私人科研機構的網路加入。1989年,ARPAnet解散,Internet從軍用轉向民用。
Internet的發展引起了商家的極大興趣。1992年,美國IBM、MCI、MERIT三 家公司聯合組建了一個高級網路服務公司(ANS),建立了一個新的網路,叫做ANSnet,成為Internet的另一個主幹網。它與NSFnet不 同,NSFnet是由國家出資建立的,而ANSnet則是ANS 公司所有,從而使Internet開始走向商業化肆灶緩。
1995年4月30日,NSFnet正式宣布停止運作。而此時Internet的骨幹網已經覆蓋了全球91個國家,主機已超過400萬台。在最近幾年,網際網路更以驚人的速度向前發展,很快就達到了今天的規模。
[編輯本段]
網際網路的過去
Internet最早來源於美國國防部高級研究計劃局DARPA(Defense advanced Research Projects Agency)的前身ARPA建立的ARPAnet,該網於1969年投入使用。從60年代開始,ARPA就開始向美國國內大學的計算機系和一些私人有限公司提供經費, 以促進基於分組交換技術的計算機網路的研究。1968年,ARPA為ARPAnet網路......
簡述互聯網的發展史
隨著1946年世界上第一台電子計算機問世後的十多年時間內,由於價格很昂貴,電腦數量極少。早期所謂的計算機網路主要是為了解決這一矛盾而產生的,其形式是將一台計算機經過通信線路與若乾颱終端直接連接,我們也可以把這種方式看做為最簡單的區域網雛形。
最早的Internet,是由美國國防部高級研究計劃局(ARPA)建立的。現代計算機網路的許多概念和方法,如分組交換技術都來自ARPAnet。ARPAnet不僅進行了租用線互聯的分組交換技術研究,而且做了無線、衛星辯廳網的分組交換技術研究-其結果導致了TCP/IP問世。
1977-1979年,ARPAnet推出了目前形式的TCP/IP體系結構和協議。1980年前後,ARPAnet上的所有計算機開始了TCP/IP協議的轉換工作,並以ARPAnet為主幹網建立了初期的Internet。1983年,ARPAnet的全部計算機完成了向TCP/IP的轉換,並在UNIX(BSD4.1)上實現了TCP/IP。ARPAnet在技術上最大的貢獻就是TCP/IP協議的開發和應用。1985年,美國國家科學基金組織NSF採用TCP/IP協議將分布在美國各地的6個為科研教育服務的超級計算機中心互聯,並支持地區網路,形成NSFnet。1986年,NSFnet替代ARPAnet成為Internet的主幹網。1988年Internet開始對外開放。1991年6月,在連通Internet的計算機中,商業用戶首次超過了學術界用戶,這是Internet發展史上的一個里程碑,從此Internet成長速度一發不可收拾。
中國互聯網發展歷程
CNNIC披露由中國發出的第一封電子郵件原文
第一封從中國發出的電子郵件的列印件
本報訊(記者張瑾)昨天,中國互聯網路信息中心(CNNIC)在網上發布了新版的《中國互聯網發展大事記》。在該大事記修訂過程中,技術人員首次核實並確認了我國發出的第一封電子郵件的時間和原文內容。
確認的結果顯示,第一封從我國發出的電子郵件「Across the Great Wall we can reach every corner in the world.(越過長城,走向世界)」,是北京市計算機應用技術研究所於1987年9月14日21時07分發往德國的。通過與德國卡爾斯魯厄大學檔案館聯系,CNNIC查到了這封郵件的列印件。
附全文:
1. 1986年,北京市計算機應用技術研究所實施的國際聯網項目--中國學術網(Chinese Academic Network,簡稱CANET)啟動,其合作夥伴是德國卡爾斯魯厄大學(University of Karlsruhe)。
2. 1987年9月,CANET在北京計算機應用技術研究所內正式建成中國第一個國際互聯網電子郵件節點,並於9月14日發出了中國第一封電子郵件:"Across the Great Wall we can reach every corner in the world.(越過長城,走向世界)",揭開了中國人使用互聯網的序幕。這封電子郵件是通過義大利公用分組網ITAPAC設在北京側的PAD機,經由義大利ITAPAC和德國DATEX―P分組網,實現了和德國卡爾斯魯厄大學的連接,通信速率最初為300bps。
3. 1988年初,中國第一個X.25分組交換網CNPAC建成,當時覆蓋北京、上海、廣州、沈陽、西安、武漢、成都、南京、深圳等城市。
4. 1988年12月,清華大學校園網採用胡道元教授從加拿大UBC大學(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引進的採用X400協議的電子郵件軟體包,通過X.25網與加拿大UBC大學相連,開通了電子郵件應用。
5. 1988年,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採用X.25協議使該單位的DECnet成為西歐中心DECnet的延伸,實現了計算機國際遠程連網以及與歐洲和北美地區的電子郵件通信。
6. 1989年5月,中國研究網(CRN)通過當時郵電部的X.25試驗網(CNPAC)實現了與德國研究網(DFN)的互連。CRN的成員包括:位於北京的電子部第15研究所和電子部電子科學研究院、位於成都的電子部第30研究所、位於石家莊的電子部第54研究所、位於上海的復旦大學和上海交通大學、位於南京的東南大學等單位。CRN提供符合X.400(MHS)標準的電子郵件、符合FTAM標準的文件傳送、符合X.500標準的目錄服務等功能,並能夠通過德國DFN的網關與Internet溝通。
7. 1989年10月,國家計委利用世界銀行貸款重點學科項目--國內命名為:中關村地區教育與科研示範網路,世界銀行命名為:National puting and Networking Facility of China(簡稱NCFC)正式立項,11月,該項目正式啟動。NCFC是由世界銀行貸款"重點學科發展項目"中的一個高技術信息基礎設施項目,由國家計委、中國科學院、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會、國家教委配套投資和支持。項目由中國科學院主持,聯合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共同實施。當時立項的主要目標就是通過北京大學、清華大學......
計算機internet發展史
計算機於1946年問世,有人說是由於戰爭的需要而產生的,我們認為計算機產生的根本動力是人們為創造更多的物質財富,是為了把人的大腦延伸,讓人的潛力得到更大的發展。正如汽車的發明是使人的雙腿延伸一樣,計算機的發明事實上是對人腦智力的繼承和延伸。近10年來,計算機的應用日益深入到社會的各個領域,如管理、辦公自動化等。由於計算機的日益向智能化發展,於是人們乾脆把微型計算機稱之為「電腦」了。
計算機產生的動力是人們想發明一種能進行科學計算的機器,因此稱之為計算機。它一誕生,就立即成了先進生產力的代表,掀開自工業革命後的又一場新的科學技術革命。
要追溯計算機的發明,可以由中國古時開始說起,古時人類發明算盤去處理一些數據,利用撥弄算珠的方法,人們無需進行心算,通過固定的口訣就可以將答案計算出來。這種被稱為「計算與邏輯運算」的運作概念傳入西方後,被美國人加以發揚光大。直到十六世紀,發明了一部可協助處理乘數等較為復雜數學算式的機械,被稱為「棋盤計算器」,但這時期只屬於純計算的階段,要到十九世紀才有急速的發展。
第一代電子管計算機(1945-1956)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美國 *** 尋求計算機以開發潛在的戰略價值。這促進了計算機的研究與發展。1944年霍華德.艾肯(1900-1973)研製出全電子計算器,為美國海軍繪制彈道圖。這台簡稱 Mark I 的機器有半個足球場大,內含500英里的電線,使用電磁信號來移動機械部件,速度很慢(3-5秒一次計算)並且適應性很差只用於專門領域,但是,它既可以執行基本算術運算也可以運算復雜的等式。
1946年2月14日,標志現代計算機誕生的ENIAC(The Electronic Numerical Integrator And puter)在費城公諸於世。ENIAC代表了計算機發展史上的里程碑,它通過不同部分之間的重新接線編程,還擁有並行計算能力。ENIAC由美國 *** 和賓夕法尼亞大學合作開發,使用了18,000個電子管,70,000個電阻器,有5百萬個焊接點,耗電160千瓦,其運算速度比Mark I快1000倍,ENIAC是第一台普通用途計算機。 40年代中期,馮.諾依曼(1903-1957)參加了賓夕法尼亞大學的小組,1945年設計電子離散可變自動計算機EDVAC(Electronic Discrete Variable Automatic puter),將程序和數據以相同的格式一起儲存在存儲器中。這使得計算機可以在任意點暫停或繼續工作,機器結構的關鍵部分是中央處理器,它使計算機所有功能通過單一的資源統一起來。
1946年,美國物理學家莫奇利任總設計師,研製成功
世界上第一台電子管計算機ENIAC(圖中左為莫奇利)第一代計算機的特點是操作指令是為特定任務而編制的,每種機器有各自不同的機器語言,功能受到限制,速度也慢。另一個明顯特徵是使用真空電子管和磁鼓儲存數據。第一台電子管計算機(ENIAC)佔地170平方米,重30噸,有1.8萬個電子管,用十進制計算,每秒運算500
第二代晶體管計算機(1956-1963)
1948年,晶體管的發明大大促進了計算機的發展,晶體管代替了體積龐大電子管,電子設備的體積不斷減小。1956年,晶體管在計算機中使用,晶體管和磁芯存儲器導致了第二代計算機的產生。第二代計算機體積小、速度快、功耗低、性能更穩定。首先使用晶體管技術的是早期的超級計算機,主要用於原子科學的大量數據處理,這些機器價格昂貴,生產數量極少。
1960年,出現了一些成功地用在商業領域、大學和 *** 部門......
中國網際網路發展史
1987年,北京大學的錢天白教授向德國發出第一封電子郵件。當時中國還未加入互聯網。
※1991年10月,在中美高能物理年會上,美方發言人懷特·托基提出把中國納入互聯網路的合作計劃。
※1994年3月,中國終於獲准加入互聯網,並在同年5月完成全部中國聯網工作。
※1995年5月,張樹新創立第一家互聯網服務供應商————瀛海威,中國的普通百姓開始進入互聯網路。
※2000年4-7月,中國三大門戶網站搜狐、新浪、網易成功在美國納斯達克掛牌上市 。
※2002年第二季度,搜狐率先宣布盈利,宣布互聯網的春天已經來臨。
※2006年底,市值最高的中國互聯網公司騰訊的價值已經達到了60億美金。
⑷ 我國計算機網路建設始於哪一年
我國計算機網路建設始於:1994年4月20日,20年了。
我國計算機網路的發展歷史
20世紀80年代初,我國開始在一些重要的國民經濟領域建設計算機網路。最初建成的是鐵
路、銀行、氣象等十二大網路,其中最早投入使用的鐵道部MIs系統,使用200台中小型機、2萬台微機及4000台終端,把12個鐵路局、56個分局、
70個網路節點連成了一個網路,
1986年,北京計算機應用技術研究所實施的國際聯網項目——中國學術網(ANET)啟動,其合作夥伴是德國卡爾斯魯厄大學。
1987年9月14日21207,時任北京計算機應用技術研究所研究員的錢天白向德國卡爾斯魯厄大學發出第一封電子郵件:越過長城,通向世界。簡短的一句話標志著中國開始通過網路和世界溝通,揭開了中國人使用互聯網的序幕,錢天白也成為中國第一個「互聯網用戶」。
1990
年11月28日,錢天白代表中國正式在斯坦福網路信息研究中心注冊登記了中國的頂級域名「CN」,並且開通了使用「cN」的國際電子郵件服務,從此中國的
網路有了自己的身份標識。由於當時中國尚未實現與國際互聯網的全功能連接,中國頂級域名伺服器暫時建在了德國卡爾斯魯厄大學。
1992年7月,我國實現了全國電子信箱系統聯網,定名為中國公用電子信箱系統我國互聯網最初應用范圍僅限於科研、教育領域。在這一階段中,最有代表性的是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的IHEP網路和北京中關村的NCFC網路。
高
能物理研究所的網路於1988年初步建成,是國內最早的具有現代化高性能的計算機網路,當年便實現了與歐洲核子研究中心的國際計算機網的連接。1990年
5月起,開始向其他單位提供非營業性的網路服務。1991年3月,該網又與美國斯坦福大學直線加速器實驗室(SLAC)計算機網路建立了連接,隨後在技術
設備上不斷改進提高,採用了高速通信信道,1993年3月,與美國能源科學網實現連接。
中關村網路於1990年4月由國家科委正式立項,利用世界
銀行貸款及國內配套資金在北京中關村開始建立國內規模最大的全光纜計算機網路,其名稱為「中關村地區教育與科研示範網路」,簡稱「中關村網路」。它包括一
個主幹網和中國科學院、北京大學、清華大學3個院校網,總投資為7000萬元人民幣,1993年12月主幹網開通。
1994年4月20日,中國科
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網路與中關村網路正式接入國際互聯網,開通了網路全功能服務,開啟了我國互聯網發展的新時代。1994年4月至1995年4月,從網路
管理模式上看,可稱為非開放性的學術網路階段。高能物理研究所為了滿足一些單位使用互聯網的需要,進一步開展了用戶入網的工作,使更多的單位和個人可以共
享世界信息資源。1994年5月15日,高能物理研究所設立了國內第一個web伺服器,推出中國第一套網頁,內容除介紹中國高科技發展。此後,該欄目開始
提供包括新聞、經濟、文化、商貿等更為廣泛的圖文並茂的信息,並改名為《中國之宙》。也是在1994年5月,國家智能計算機研究開發中心開通曙光BBS
站,這是中國內地的第一個論壇。
1994年8月,郵電部與美國sprint電信公司簽署協議,由sprint協助建立中國公有計算機互聯網(ChiMNet),經過9個月的努力,首先在北京和上海建立國際節點,完成了國際互聯網與國內公用數據網(China DDN)的互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