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計算機網路的目錄
第1章概論
1.1計算機網路概述
1.1.1計算機網路的基本概念
1.1.2計算機網路的功能
1.1.3計算機網路的發展和現狀
1.1.4計算機網路的標准化工作及相關組織
1.1.5計算機網路的組成
1.2計算機網路的分類
1.2.1按網路的覆蓋范圍分類
1.2.2按傳輸媒體分類
1.2.3按使用范圍分類
1.2.4按拓撲結構分類
1.2.5根據網路的通信方式分類
1.3計算機網路的體系結構
1.3.1基本概念
1.3.2ISO/OSI參考模型
1.3.3OSI通信原理
1.3.4OSI/RM的缺點
1.3.5TCP/IP的體系結構
1.3.6OSI與TCP/IP參考模型的比較
1.3.7五層協議的體系結構
小結
習題
第2章數據通信和物理層
2.1數據通信的基本概念
2.1.1數據通信系統的基本模型
2.1.2信息、數據與信號
2.1.3模擬與數字
2.1.4DTE和DCE
2.2數據通信系統的性能指標
2.2.1數據傳輸速率
2.2.2帶寬
2.2.3波特率
2.2.4時延
2.2.5時延帶寬積
2.2.6利用率
2.2.7誤碼率
2.3信道容量
2.3.1奈奎斯特准則
2.3.2香農定理
2.4數據傳輸方式
2.4.1單工模式、半雙工模式和全雙工模式
2.4.2並行傳輸和串列傳輸
2.4.3同步傳輸和非同步傳輸
2.4.4基帶傳輸和頻帶傳輸
2.5數據編碼與數據調制
2.5.1數字數據的數字信號編碼
2.5.2數字數據的模擬信號編碼
2.5.3模擬數據的數字信號編碼
2.6信道復用技術
2.6.1頻分多路復用
2.6.2時分多路復用
2.6.3波分多路復用
2.6.4碼分多路復用
2.7數字傳輸系統
2.7.1准同步數字系列
2.7.2同步光纖網和同步數字系列
2.8物理層的傳輸介質
2.8.1導向傳輸介質
2.8.2非導向傳輸介質
2.9物理層的功能、模型與特性
2.9.1物理層的功能
2.9.2物理層的特性
2.9.3物理層介面標准舉例
2.9.4RS-232串列介面標准
小結
習題
第3章數據鏈路層
3.1數據鏈路層概述
3.1.1數據鏈路層的基本功能
3.1.2數據鏈路層的服務
3.2幀同步功能
3.2.1字元計數法
3.2.2字元填充的首尾定界符法
3.2.3比特填充的首尾定界符法
3.3流量控制功能
3.3.1停等協議
3.3.2後退N幀ARQ協議
3.3.3選擇重發ARQ協議
3.3.4滑動窗口協議
3.4差錯控制功能
3.4.1差錯的特性
3.4.2檢錯及糾錯原理
3.4.3檢錯碼
3.4.4糾錯碼
3.5數據鏈路層協議
3.5.1高級數據鏈路控制規程
3.5.2Internet數據鏈路控制協議PPP
小結
習題
第4章區域網技術
4.1區域網概述
4.2區域網體系結構
4.2.1IEEE 802區域網參考模型
4.2.2介質訪問控制子層
4.2.3邏輯鏈路控制子層
4.3乙太網介質訪問控制技術
4.3.1ALOHA
4.3.2CSMA
4.3.3CSMA/CD
4.4乙太網幀格式和數據封裝
4.4.1乙太網幀格式
4.4.2乙太網數據封裝
4.4.3乙太網中地址
4.5常見乙太網
4.5.1傳統乙太網
4.5.2100Mbit/s Ethernet
4.5.3Gigabit Ethernet
4.5.410 Gigabit Ethernet
4.6交換式乙太網
4.6.1交換機
4.6.2交換式乙太網及其特點
4.7虛擬區域網
4.7.1虛擬區域網的概念
4.7.2VLAN對傳統區域網的優勢
4.7.3虛擬區域網的類型
4.7.4虛擬區域網的協議標准
4.7.5虛擬區域網中的鏈路類型
4.8其他區域網
4.8.1令牌環
4.8.2令牌匯流排
4.8.3FDDI網
4.9無線區域網
4.9.1無線區域網的概念和特點
4.9.2主要無線區域網的標准
4.9.3無線區域網的體系結構
4.9.4無線區域網的介質訪問控制方式
4.9.5無線區域網的組建
4.9.6無線區域網的安全
小結
習題
第5章廣域網
5.1廣域網概述
5.2計算機網路的數據交換技術
5.2.1電路交換
5.2.2存儲轉發交換
5.3廣域網接入技術
5.3.1DSL接入技術
5.3.2幀中繼網
5.3.3ATM網
小結
習題
第6章網路層
6.1網路層概述
6.1.1網路層的功能
6.1.2網路層提供的服務
6.2IPv4協議
6.2.1IPv4協議簡介
6.2.2IPv4地址及子網劃分
6.2.3IP數據報格式
6.2.4IP數據報分片與重組
6.2.5IP數據報轉發
6.2.6無類別域間路由
6.2.7網路地址轉換
6.3網路層的協議
6.3.1ARP和RARP
6.3.2ICMP
6.4路由演算法和路由協議
6.4.1路由協議的分類
6.4.2路由信息協議
6.4.3最短路由優先路由演算法(SPF)
6.4.5開放最短路徑優先演算法(OSPF)
6.4.6邊界網關協議
6.5網路層設備
6.5.1路由器的組成和功能
6.5.2路由表
6.5.3路由轉發
6.6IPv6協議
6.6.1IPv4協議的設計缺陷
6.6.2IPv6數據報格式
6.6.3IPv6地址結構
6.6.4IPv4到IPv6的過渡技術
小結
習題
第7章傳輸層
7.1概述
7.1.1傳輸層功能
7.1.2傳輸層服務
7.2傳輸協議的要素
7.2.1傳輸層編址
7.2.2建立傳輸連接
7.2.3釋放傳輸連接
7.2.4流量控制和緩存
7.3TCP/IP的運輸層
7.3.1用戶數據報協議UDP
7.3.2用戶數據報格式
7.4傳輸控制協議TCP
7.4.1TCP概述
7.4.2TCP報文段的首部
7.4.3TCP數據編號與確認
7.4.4TCP可靠性保證
7.4.5TCP流量控制
7.4.6TCP擁塞控制
7.4.7TCP運輸連接管理
小結
習題
第8章應用層
8.1應用層的基本概念
8.1.1主要的應用層協議
8.1.2網路應用模式
8.2域名系統
8.2.1Internet的域名結構
8.2.2域名伺服器
8.2.3域名解析過程
8.2.4DNS的報文格式
8.3文件傳送協議
8.3.1FTP的工作原理
8.3.2FTP的數據格式
8.3.3FTP的命令和應答
8.3.4簡單文件傳輸協議
8.4遠程登錄協議Telnet
8.4.1Telnet工作原理
8.4.2Telnet語法與遠程登錄實現
8.5電子郵件
8.5.1電子郵件系統的組成結構
8.5.2電子郵件格式與MIME
8.5.3SMTP與POP3
8.6萬維網
8.6.1萬維網工作原理
8.6.2統一資源定位符
8.6.3超文本傳送協議
8.7動態主機配置協議
8.7.1DHCP的常用術語
8.7.2DHCP的工作過程
8.8簡單網路管理協議
8.8.1SNMP網路管理系統組成
8.8.2SNMP
8.8.3管理信息結構
8.8.4管理信息庫
小結
習題
第9章網路安全
9.1網路安全概述
9.1.1常見的網路攻擊方法
9.1.2網路安全服務
9.1.3網路安全機制
9.2數據加密技術
9.2.1對稱密鑰密碼體制與DES演算法
9.2.2公開密鑰密碼體制與RSA演算法
9.3數字簽名和報文摘要
9.3.1數字簽名
9.3.2報文摘要
9.4計算機病毒
9.4.1計算機病毒的概念
9.4.2計算機病毒的特徵
9.4.3計算機病毒的分類
9.4.4計算機病毒的防治
9.5防火牆技術
9.5.1防火牆基本概念
9.5.2防火牆體系結構
9.5.3防火牆的局限性
小結
習題
參考文獻
② 計算機專業課程表
專業課有:數據結構,資料庫原理,操作系統,軟體工程,計算機網路,編譯原理,C語言,JAVA,數字電路,模擬電路,單片機,網路技術......
基礎課有:高數,離散數學,概率與數理統計,英語......
③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是學什麼的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是一個計算機系統與網路兼顧的計算機學科寬口徑專業,旨在培養科學型和工程型相結合的計算機專業高水平工程技術人才。
就業方向
該專業畢業生能夠在網路通信類科研院所、政府機構、銀行、電力企業、計算機網路公司、通信公司等各類企事業單位從事計算機網路的科學研究、系統設計、系統防護、系統管理與維護和應用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科的系統開發、設計和系統集成等工作。
培養目標
掌握數學與自然科學基礎知識以及與計算系統相關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具備包括計算思維在內的科學思維能力和設計計算解決方案、實現基於計算原理的系統的能力,能通過繼續教育或其他的終身學習途徑拓展自己的能力,了解和緊跟學科專業發展,在計算系統研究、開發、部署與應用等相關領域具有就業競爭力的高素質專門技術人才。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④ 計算機網路可以向用戶提供哪些服務
1、訪問遠程信息:如瀏覽Web頁面獲得藝術、商務、烹飪、政府、健康、歷史、愛好、娛樂、科學、運動、旅遊等等信息。
2、個人之間的通信:如即時消息(instant messaging)運用QQ、MSN、YY、聊天室、對等通信(peer-to-communication)通過中心資料庫共享,各大網盤,但是容易造成侵犯版權。
3、互動式娛樂:如視頻點播、即時評論及參加活動電視直播網路互動、網路游戲。
計算機網路基礎知識要點
NAT網路地址轉換屬接入廣域網(WAN)技術,是一種將私有(保留)地址轉化為合法IP地址的轉換技術,它被廣泛應用於各種類型Internet接入方式和各種類型的網路中。原因很簡單,NAT不僅完美地解決了lP地址不足的問題,而且還能夠有效地避免來自網路外部的攻擊,隱藏並保護網路內部的計算機。
DHCP動態主機設置協議(Dynamic Host Configuration Protocol)是一個區域網的網路協議,使用UDP協議工作,主要有兩個用途:給內部網路或網路服務供應商自動分配IP地址,給用戶或者內部網路管理員作為對所有計算機作中央管理的手段。
⑤ 關於計算機網路的問題!急!!
1、簡述我國計算機網路發展的三個階段。
答: Internet在中國的發展歷程可以大略地劃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為1987—1993年,也是研究試驗階段。在此期間中國一些科研部門和高等院校開始研究InternetInternet技術,並開展了科研課題和科技合作工作,但這個階段的網路應用僅限於小范圍內的電子郵件服務。
第二階段為1994年至1996年,同樣是起步階段。1994年4月,中關村地區教育與科研示範網路工程進入Internet,從此中國被國際上正式承認為有Internet的國家。之後,Chinanet、CERnet、CSTnet、Chinagbnet等多個Internet絡項目在全國范圍相繼啟動,Internet開始進入公眾生活,並在中國得到了迅速的發展。至1996年底,中國Internet用戶數已達20萬,利用Internet開展的業務與應用逐步增多。
第三階段從1997年至今,是Internet在我國快速最為快速的階段。國內Internet用戶數97年以後基本保持每半年翻一番的增長速度。據中國Internet絡信息中心(CNNIC)公布的統計報告顯示,截至2009年7月17日,我國上網用戶總人數為3.38億人,居世界第一。
//////////////////////////////////////////////////////////////////////
2、試將TCP/IP和OSI的體系結構進行比較。討論其異同處。
答:
(1)OSI和TCP/IP的相同點是二者均採用層次結構,而且都是按功能分層。
(2)OSI和TCP/IP的不同點:
①OSI分七層,自下而上分為物理層、數據鏈路層、網路層、運輸層、會話層、表示層和應用層,而TCP/IP分四層:網路介面層、網間網層(IP)、傳輸層(TCP)和應用層。嚴格講,TCP/IP網間網協議只包括下三層,應用程序不算TCP/IP的一部分。
②OSI層次間存在嚴格的調用關系,兩個(N)層實體的通信必須通過下一層(N-1)層實體,不能越級,而TCP/IP可以越過緊鄰的下一層直接使用更低層次所提供的服務(這種層次關系常被稱為「等級」關系),因而減少了一些不必要的開銷,提高了協議的效率。
③OSI只考慮用一種標準的公用數據網將各種不同的系統互聯在一起,後來認識到互聯網協議的重要性,才在網路層劃出一個子層來完成互聯作用。而TCP/IP一開始就考慮到多種異構網的互聯問題,並將互聯網協議IP作為TCP/IP的重要組成部分。
④OSI開始偏重於面向連接的服務,後來才開始制定無連接的服務標准,而TCP/IP一開始就有面向連接和無連接服務,無連接服務的數據報對於互聯網中的數據傳送以及分組話音通信都是十分方便的。
⑤OSI與TCP/IP對可靠性的強調也不相同。對OSI的面向連接服務,數據鏈路層、網路層和運輸層都要檢測和處理錯誤,尤其在數據鏈路層採用校驗、確認和超時重傳等措施提供可靠性,而且網路和運輸層也有類似技術。而TCP/IP則不然,TCP/IP認為可靠性是端到端的問題,應由運輸層來解決,因此它允許單個的鏈路或機器丟失數據或數據出錯,網路本身不進行錯誤恢復,丟失或出錯數據的恢復在源主機和目的主機之間進行,由運輸層完成。由於可靠性由主機完成,增加了主機的負擔。但是,當應用程序對可靠性要求不高時,甚至連主機也不必進行可靠性處理,在這種情況下,TCP/IP網的效率最高。
⑥在兩個體系結構中智能的位置也不相同。OSI網路層提供面向連接的服務,將尋徑、流控、順序控制、內部確認、可靠性帶有智能性的問題,都納入網路服務,留給末端主機的事就不多了。相反,TCP/IP則要求主機參與幾乎所有網路服務,所以對入網的主機要求很高。
⑦OSI開始未考慮網路管理問題,到後來才考慮這個問題,而TCP/IP有較好的網路管理。
//////////////////////////////////////////////////////////////////////
3、假定有一個長度為500MB的數據塊(1M=220bit;B是位元組,1B=8bit),在帶寬為10Mb/s的信道上(M指106)的發送時延為多少?若將數據使用光纖傳送到1000km遠的計算機需要的總時延為多少?(光在光纖中的傳播速率約為2.0X105km/s)
答:發送時延 = 數據長度/信道帶寬 = (500MB x 8)/ 10Mb/s = 40秒
傳播時延 = 傳輸距離/信號傳播速度 = 1000km/2.0X105km = 5 x 10的-3次方秒
本題中的時延 = 發送時延 + 傳播時延 約等於40秒
此外,實際情況中還存在信號排隊時延未在題中列出!
//////////////////////////////////////////////////////////////////////
電路交換、報文交換和分組交換的特點和比較
(1)電路交換:由於電路交換在通信之前要在通信雙方之間建立一條被雙方獨占的物理通路(由通信雙方之間的交換設備和鏈路逐段連接而成),因而有以下優缺點。
優點:
①由於通信線路為通信雙方用戶專用,數據直達,所以傳輸數據的時延非常小。
②通信雙方之間的物理通路一旦建立,雙方可以隨時通信,實時性強。
③雙方通信時按發送順序傳送數據,不存在失序問題。
④電路交換既適用於傳輸模擬信號,也適用於傳輸數字信號。
⑤電路交換的交換的交換設備(交換機等)及控制均較簡單。
缺點:
①電路交換的平均連接建立時間對計算機通信來說嫌長。
②電路交換連接建立後,物理通路被通信雙方獨占,即使通信線路空閑,也不能供其他用戶使用,因而信道利用低。
③電路交換時,數據直達,不同類型、不同規格、不同速率的終端很難相互進行通信,也難以在通信過程中進行差錯控制。
(2)報文交換:報文交換是以報文為數據交換的單位,報文攜帶有目標地址、源地址等信息,在交換結點採用存儲轉發的傳輸方式,因而有以下優缺點:
優點:
①報文交換不需要為通信雙方預先建立一條專用的通信線路,不存在連接建立時延,用戶可隨時發送報文。
②由於採用存儲轉發的傳輸方式,使之具有下列優點:a.在報文交換中便於設置代碼檢驗和數據重發設施,加之交換結點還具有路徑選擇,就可以做到某條傳輸路徑發生故障時,重新選擇另一條路徑傳輸數據,提高了傳輸的可靠性;b.在存儲轉發中容易實現代碼轉換和速率匹配,甚至收發雙方可以不同時處於可用狀態。這樣就便於類型、規格和速度不同的計算機之間進行通信;c.提供多目標服務,即一個報文可以同時發送到多個目的地址,這在電路交換中是很難實現的;d.允許建立數據傳輸的優先順序,使優先順序高的報文優先轉換。
③通信雙方不是固定佔有一條通信線路,而是在不同的時間一段一段地部分佔有這條物理通路,因而大大提高了通信線路的利用率。
缺點:
①由於數據進入交換結點後要經歷存儲、轉發這一過程,從而引起轉發時延(包括接收報文、檢驗正確性、排隊、發送時間等),而且網路的通信量愈大,造成的時延就愈大,因此報文交換的實時性差,不適合傳送實時或互動式業務的數據。
②報文交換只適用於數字信號。
③由於報文長度沒有限制,而每個中間結點都要完整地接收傳來的整個報文,當輸出線路不空閑時,還可能要存儲幾個完整報文等待轉發,要求網路中每個結點有較大的緩沖區。為了降低成本,減少結點的緩沖存儲器的容量,有時要把等待轉發的報文存在磁碟上,進一步增加了傳送時延。
(3)分組交換:分組交換仍採用存儲轉發傳輸方式,但將一個長報文先分割為若干個較短的分組,然後把這些分組(攜帶源、目的地址和編號信息)逐個地發送出去,因此分組交換除了具有報文的優點外,與報文交換相比有以下優缺點:
優點:
①加速了數據在網路中的傳輸。因為分組是逐個傳輸,可以使後一個分組的存儲操作與前一個分組的轉發操作並行,這種流水線式傳輸方式減少了報文的傳輸時間。此外,傳輸一個分組所需的緩沖區比傳輸一份報文所需的緩沖區小得多,這樣因緩沖區不足而等待發送的機率及等待的時間也必然少得多。
②簡化了存儲管理。因為分組的長度固定,相應的緩沖區的大小也固定,在交換結點中存儲器的管理通常被簡化為對緩沖區的管理,相對比較容易。
③減少了出錯機率和重發數據量。因為分組較短,其出錯機率必然減少,每次重發的數據量也就大大減少,這樣不僅提高了可靠性,也減少了傳輸時延。
④由於分組短小,更適用於採用優先順序策略,便於及時傳送一些緊急數據,因此對於計算機之間的突發式的數據通信,分組交換顯然更為合適些。
缺點:
①盡管分組交換比報文交換的傳輸時延少,但仍存在存儲轉發時延,而且其結點交換機必須具有更強的處理能力。
②分組交換與報文交換一樣,每個分組都要加上源、目的地址和分組編號等信息,使傳送的信息量大約增大5%~10%,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通信效率,增加了處理的時間,使控制復雜,時延增加。
③當分組交換採用數據報服務時,可能出現失序、丟失或重復分組,分組到達目的結點時,要對分組按編號進行排序等工作,增加了麻煩。若採用虛電路服務,雖無失序問題,但有呼叫建立、數據傳輸和虛電路釋放三個過程。
總之,若要傳送的數據量很大,且其傳送時間遠大於呼叫時間,則採用電路交換較為合適;當端到端的通路有很多段的鏈路組成時,採用分組交換傳送數據較為合適。從提高整個網路的信道利用率上看,報文交換和分組交換優於電路交換,其中分組交換比報文交換的時延小,尤其適合於計算機之間的突發式的數據通信。
//////////////////////////////////////////////////////////////////////
模擬數據:也稱為模擬量,相對於數字量而言,指的是取值范圍是連續的變數或者數值。
模擬信號:指的是在時間和數值上都是連續變化的信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