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觀我國互聯網發展的歷程,我們可以將其劃分為以下4個階段:
第一代:遠程終端連接,時間:20世紀60年代早期,面向終端的計算機網路:主機是網路的中心和控制者,終端(鍵盤和顯示器) 分布在各處並與主機相連,用戶通過本地的終端使用遠程的主機。只提供終端 和主機之間的通信,子網之間無法通信。
第二代:計算機網路階段(區域網),時間:20世紀60年代中期,多個主機互聯,實現計算機和計算機之間的通信。包括:通信子網、用戶資源 子網。終端用戶可以訪問本地主機和通信子網上所有主機的軟硬體資源。實現了電路交換和分組交換。
第三代:計算機網路互聯階段(廣域網、Internet),1981年國際標准化組織(ISO)制訂:開放體系互聯基本參考模型(OSI/RM),實現不同廠家生產的計算機之間實現互連。TCP/IP協議的誕生。
第四代:信息高速公路(高速,多業務,大數據量),寬頻綜合業務數字網:信息高速公路 ATM技術、ISDN、千兆乙太網。交互性:網上電視點播、電視會議、可視電話、網上購物、網上銀行、網路圖書館等高速、可視化。
B. 計算機網路的發展經歷了哪四代
計算機網路的發展可分為以下四個階段。
(1)面向終端的計算機通信網:其特點是計算機是網路的中心和控制者,終端圍繞中心計算機分布在各處,呈分層星型結構,各終端通過通信線路共享主機的硬體和軟體資源,計算機的主要任務還是進行批處理,在20世紀60年代出現分時系統後,則具有互動式處理和成批處理能力。
(2)分組交換網:分組交換網由通信子網和資源子網組成,以通信子網為中心,不僅共享通信子網的資源,還可共享資源子網的硬體和軟體資源。網路的共享採用排隊方式,即由結點的分組交換機負責分組的存儲轉發和路由選擇,給兩個進行通信的用戶段續(或動態)分配傳輸帶寬,這樣就可以大大提高通信線路的利用率,非常適合突發式的計算機數據。
(3)形成計算機網路體系結構:為了使不同體系結構的計算機網路都能互聯,國際標准化組織ISO提出了一個能使各種計算機在世界范圍內互聯成網的標准框架—開放系統互連基本參考模型OSI.。這樣,只要遵循OSI標准,一個系統就可以和位於世界上任何地方的、也遵循同一標準的其他任何系統進行通信。
(4)高速計算機網路:其特點是採用高速網路技術,綜合業務數字網的實現,多媒體和智能型網路的興起。
(2)我們現在處於第幾代計算機網路擴展閱讀:
第一代計算機網路---遠程終端聯機階段;
第二代計算機網路---計算機網路階段;
第三代計算機網路---計算機網路互聯階段;
第四代計算機網路---國際互聯網與信息高速公路階段;
計算機網路的分類與一般的事物分類方法一樣,可以按事物所具有的不同性質特點(即事物的屬性)分類。計算機網路通俗地講就是由多台計算機(或其它計算機網路設備)通過傳輸介質和軟體物理(或邏輯)連接在一起組成的。
總的來說計算機網路的組成基本上包括:計算機、網路操作系統、傳輸介質(可以是有形的,也可以是無形的,如無線網路的傳輸介質就是空間)以及相應的應用軟體四部分。
時延是指數據(一個報文或分組,甚至比特)從網路(或鏈路)的一端傳送到另一端所需的時間。時延是個很重要的性能指標,它有時也稱為延遲或遲延。網路中的時延是由以下幾個不同的部分組成的。
① 發送時延。
發送時延是主機或路由器發送數據幀所需要的時間,也就是從發送數據幀的第一個比特算起,到該幀的最後一個比特發送完畢所需的時間。
因此發送時延也叫做傳輸時延。發送時延的計算公式是:
發送時延=數據幀長度(bit/s)/信道帶寬(bit/s)
由此可見,對於一定的網路,發送時延並非固定不變,而是與發送的幀長(單位是比特)成正比,與信道帶寬成反比。
② 傳播時延。
傳播時延是電磁波在信道中傳播一定的距離需要花費的時間。傳播時延的計算公式是:
傳播時延=信道長度(m)/電磁波在信道上的傳播速率(m/s)
電磁波在自由空間的傳播速率是光速,即3.0×10km/s。電磁波在網路傳輸媒體中的傳播速率比在自由空間要略低一些。
③ 處理時延。
主機或路由器在收到分組時要花費一定的時間進行處理,例如分析分組的首部,從分組中提取數據部分,進行差錯檢驗或查找適當的路由等,這就產生了處理時延。
④ 排隊時延。
分組在經過網路傳輸時,要經過許多的路由器。但分組在進入路由器後要先在輸入隊列中排隊等待處理。在路由器確定了轉發介面後,還要在輸出隊列中排隊等待轉發。這就產生了排隊時延。
這樣,數據在網路中經歷的總時延就是以上四種時延之和:
總時延=發送時延+傳播時延+處理時延+排隊時延
C. 計算機網路的發展經過幾個階段
計算機網路的發握晌棚展過程大致可以分為4個階段:
第一代面向終端的計算機網謹鄭絡;
第段則二代計算機通信網路;
第三代:計算機互聯網路;
第四代:寬頻綜合業務數字網(信息高速公路)。
D. 我們現在使用的計算機,一般都屬於第二代計算機,這個答案錯還是對
錯的。
按邏輯元件使用年代劃分,屬於第四代。按採用的微電子器件分,屬於六代。這是目前主要的兩種分代方法。
第一代:1946-1956年電子管計算機的時代.1946年第一台電子計算機問世美國賓西法尼亞大
學,它由馮·諾依曼設計的.佔地170平方 ,150KW.運算速度慢還沒有人快.是計算機發展歷史上的一個里程碑.(ENIAC)(electronic numerical integator and calculator)全稱叫「電子數值積分和計算機」.
第二代:1956-1964年晶體管的計算機時代:操作系統.
第三代:1964-1970年集成電路與大規模集成電路的計算機時代
(1964-1965)(1965-1970)
第四代:1970-現在:超大規模集成電路的計算機時代.
若按計算機所採用的微電子器件的發展,可以將電子計算機分成以下幾代。
(1)第一代計算機。第一代是電子管計算機時代(1946~1959年),運算速度慢,內存容量小,使用機器語言和匯編語言編寫程序。主要用於軍事和科研部門的科學計算。
(2)第二代計算機。第二代是晶體管計算機時代(1959~1964年),其主要特徵是採用晶體管作為開關元件,使計算機的可靠性得到提高,而且體積大大縮小,運算速度加快,其外部設備和軟體也越來越多,並且高級程序設計語言應運而生。
(3)第三代計算機。第三代計算機是小規模集成電路(Small Scale Integration,SSI)和中規模集成電路(Medium Scale Integration,MSI)計算機時代(1964~1975年),它是以集成電路作為基礎元件,這是微電子與計算機技術相結合的一大突破,並且有了操作系統。
(4)第四代計算機。第四代計算機是大規模集成電路(Large Scale Integration,LSI)和超大規模集成電路(Very Large Scale Integration,VLSI)計算機時代(1975~1990年)。
(5)第五代計算機。第五代計算機是超大規模集成電路(Ultra Large Scale Integration,ULSI)計算機時代(1990~2005年),其主要標志有兩個:一個是單片集成電路規模達100萬個晶體管以上;另一個是超標量技術的成熟和廣泛應用。
(6)第六代計算機。第六代計算機(2005年以後)是極大規模集成電路計算機,單片集成電路規模可達一億到十億個晶體管。
E. 網路有幾代變革
1、第一代計算機網路——遠程終端聯機階段。
2、第二代計算機網路——計算機網路階段。
3、第三代計算機網路——計算機網路互聯階段。
4、第四代計算機網路——國際互聯網與信息高速公路階段。
計算機網路的分類與一般的事物分類方法一樣,可以按事物所具有的不同性質特點(即事物的屬性)分類。計算機網路通俗地講就是由多台計算機(或其它計算機網路設備)通過傳輸介質和軟體物理(或邏輯)連接在一起組成的。
總的來說計算機網路的組成基本上包括:計算機、網路操作系統、傳輸介質(可以是有形的,也可以是無形的,如無線網路的傳輸介質就是空間)以及相應的應用軟體四部分。
F. 計算機網路發展的四個階段是如何劃分的
計算機網路發展的四個階段:第一代計算機網路---遠程終端聯機階段;第二代計算機網路---計算機網路階段;第三代計算機網路---計算機網路互聯階段;第四代計算機網路---國際互聯網與信息高速公路階段。
1、第一階段:計算機技術與通信技術相結合,形成了初級的計算機網路模型。此階段網路應用主要目的是提供網路通信、保障網路連通。這個階段的網路嚴格說來仍然是多用戶系統的變種。
2、第二階段:在計算機通信網路的基礎上,實現了網路體系結構與協議完整的計算機網路。此階段網路應用的主要目的是:提供網路通信、保障網路連通,網路數據共享和網路硬體設備共享。這個階段的里程碑是美國國防部的ARPAnet網路。
3、第三階段:計算機解決了計算機聯網與互連標准化的問題,提出了符合計算機網路國際標準的「開放式系統互連參考模型(OSIRM)」,從而極大地促進了計算機網路技術的發展。此階段網路應用已經發展到為企業提供信息共享服務的信息服務時代。
4、第四階段:計算機網路向互連、高速、智能化和全球化發展,並且迅速得到普及,實現了全球化的廣泛應用。代表作是Internet。
(6)我們現在處於第幾代計算機網路擴展閱讀:
計算機網路類型:
1、區域網
(LocalAreaNetwork;LAN)通常我們常見的「LAN」就是指區域網,這是我們最常見、應用最廣的一種網路。區域網隨著整個計算機網路技術的發展和提高得到充分的應用和普及,幾乎每個單位都有自己的區域網,有的甚至家庭中都有自己的小型區域網。
2、城域網
(MetropolitanAreaNetwork;MAN)這種網路一般來說是在一個城市,但不在同一地理小區范圍內的計算機互聯。城域網多採用ATM技術做骨幹網。ATM是一個用於數據、語音、視頻以及多媒體應用程序的高速網路傳輸方法。
3、廣域網
(WideAreaNetwork;WAN)這種網路也稱為遠程網,所覆蓋的范圍比城域網(MAN)更廣,它一般是在不同城市之間的LAN或者MAN網路互聯,地理范圍可從幾百公里到幾千公里。
4、互聯網
互聯網,英文是internet,又稱國際網路,屬於傳媒領域。指的是是網路與網路之間所串連成的龐大網路,這些網路以一組通用的協議相連,形成邏輯上的單一巨大國際網路。互聯網始於1969年美國的阿帕網。通常internet泛指互聯網,而Internet則特指網際網路。
G. 到目前為止使用的計算機都屬於第幾代
第四代。
第一代:電子管計算機,1946-1956年。
第二代:晶體管計算機,1956-1964年。
第三代:集成電路與大規模集成電路計算機,1964-1970年。
第四代:超大規模集成電路計算機,1970-現在。
第五代計算機叫人工智慧及神經網路計算機。美國搞了一半不搞了,把資料給了日本,讓日本繼續,結果把日本坑的不要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