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網路延時是什麼意思
網路延時(網路延時)指一個數據包從用戶的計算機發送到網站伺服器,然後再立即從網站伺服器返回用戶計算機的來回時間。通俗的講,就是數據從電腦這邊傳到那邊所用的時間。
(1)理解計算機網路端到端時延擴展閱讀:
網路延時高可能有以下幾個原因:
1. 本機到伺服器之間路由跳數過多。由於光/電的傳輸速度非常快,他們在物理介質中的傳播時間幾乎可以忽略不計,但是路由器轉發數據包的處理時間是不可忽略的。當本機到伺服器鏈路中有太多路由轉發處理時,網路延時就會很明顯。
2. 網路帶寬不夠。排除其它因素,如果客戶端和伺服器端直接通過一個路由器連接,但帶寬只有10Kbps,卻同時有多個應用需要傳輸遠超帶寬的數據量200Kbps,這時候會造成大量數據丟失,從而表現為響應延時。
3. 處理帶寬不夠。排除其它因素,如果客戶端和伺服器端直接通過一個路由器連接,且帶寬足夠,但伺服器端處理能力不足,也會造成響應延時。
Ⅱ 計算機網路發送時延和傳播時延怎麼算
總時延 = 排隊時延 + 處理時延 + 傳輸時延 + 傳播時延
1. 排隊時延
分組在路由器的輸入隊列和輸出隊列中排隊等待的時間,取決於網路當前的通信量。
2. 處理時延
主機或路由器收到分組時進行處理所需要的時間,例如分析首部、從分組中提取數據、進行差錯檢驗或查找適當的路由等。
3. 傳輸時延
主機或路由器傳輸數據幀所需要的時間。
(2)理解計算機網路端到端時延擴展閱讀
網路延時高可能有以下幾個原因:
1. 本機到伺服器之間路由跳數過多。由於光/電的傳輸速度非常快,他們在物理介質中的傳播時間幾乎可以忽略不計,但是路由器轉發數據包的處理時間是不可忽略的。當本機到伺服器鏈路中有太多路由轉發處理時,網路延時就會很明顯。
2. 網路帶寬不夠。排除其它因素,如果客戶端和伺服器端直接通過一個路由器連接,但帶寬只有10Kbps,卻同時有多個應用需要傳輸遠超帶寬的數據量200Kbps,這時候會造成大量數據丟失,從而表現為響應延時。
3. 處理帶寬不夠。排除其它因素,如果客戶端和伺服器端直接通過一個路由器連接,且帶寬足夠,但伺服器端處理能力不足,也會造成響應延時。
Ⅲ 計算機網路中的四種延遲分別是什麼
計算機網路中的四種延遲分別是:節點處理延遲、排隊延遲、發送延遲、傳播延遲。
1、節點處理延遲
數據更改在一個伺服器上完成與該更改出現在另一個伺服器上之間所用的時間(例如在發布伺服器上進行更改和該更改出現在訂閱伺服器上之間的時間)。
延遲是指幀從網路上一個埠進入到從另一個埠出去,所花費的時間。
2、網路延遲
網路延遲是指各式各樣的數據在網路介質中通過網路協議(如TCP/IP)進行傳輸,如果信息量過大不加以限制,超額的網路流量就會導致設備反應緩慢,造成網路延遲。
3、排隊延遲
時延是指數據從網路的一端傳送到另一端所需的時間。排隊時延是指分組在經過網路傳輸時,要經過許多的路由器。但分組在進入路由器後要在輸入隊列中排隊等待處理。在路由器確定了轉發介面後,還要在輸出隊列中排隊等待轉發。
4、時延
時延是指一個報文或分組從一個網路的一端傳送到另一個端所需要的時間。它包括了發送時延,傳播時延,處理時延,排隊時延。(時延=發送時延+傳播時延+處理時延+排隊時延)一般,發送時延與傳播時延是我們主要考慮的。對於報文長度較大的情況,發送時延是主要矛盾;報文長度較小的情況,傳播時延是主要矛盾。
時延是指數據包第一個比特進入路由器到最後一比特從路由器輸出的時間間隔。在測試中通常使用測試儀表發出測試包到收到數據包的時間間隔。時延與數據包長相關,通常在路由器埠吞吐量范圍內測試,超過吞吐量測試該指標沒有意義。
(3)理解計算機網路端到端時延擴展閱讀:
定義:在傳輸介質中傳輸所用的時間,即從報文開始進入網路到它開始離開網路之間的時間。
如何定義網路延遲程度:
(網路延遲PING值越低速度越快)
1~30ms:極快,幾乎察覺不出有延遲,玩任何游戲速度都特別順暢
31~50ms:良好,可以正常游戲,沒有明顯的延遲情況
51~100ms:普通,對抗類游戲能感覺出明顯延遲,稍有停頓
>100ms:差,無法正常游戲,有卡頓,丟包並掉線現象
計算方法:1秒=1000毫秒(例:30ms為0.03秒)
參考資料來源:
網路-時延
網路-排隊延遲
網路-網路延遲
網路-延遲
Ⅳ 請問為啥乙太網端到端的單程時延要小於爭用期的一半25.6us
參照謝希仁 計算機網路第七版p87和 p89
這個爭用期實際上是最壞的結果,為了保證 發送端能夠知道自己發的數據有沒有發生碰撞。
在乙太網上的信號的傳播速度約為2x10^8m/s, 那麼傳播1km 要5μs ,這個 25.6接近5km了.乙太網沒有這么長的。
當然還有其他的考慮
Ⅳ 網路時延由哪幾部分組成沒部分的含義是什麼
網路時延主要由發送時延,傳播時延,處理時延組成。
發送時延是指結點在發送數據時使數據塊從結點進入到傳輸媒體所需的時間,也就是從數據塊的第一個比特開始發送算起,到最後一個比特發送完畢所需的時間。發送時延又稱為傳輸時延,它的計算公式是:
發送時延=數據塊長度/信道帶寬
信道帶寬就是數據在信道上的發送速率,它也常稱為數據在信道上的傳輸速率。
傳播時延是指從發送端發送數據開始,到接收端收到數據(或者從接收端發送確認幀,到發送端收到確認幀),總共經歷的時間。
傳播時延 = d/s
d = 物理鏈路的長度
s = 介質的信號傳播速度 (~2x108 m/sec)
處理時延是指計算機處理數據所需的時間,與計算機CPU的性能有關。
Ⅵ 計算機網路中的強化碰撞為什麼還要等一個單程端到端的時延t
T(B)+T(J)表示發送佔用的時間,此時信號會在信道上傳播。
『單程端到端的傳播時延』表示最後一位發送之後,從發送端到接收端所用的時間。他也佔用信道。
Ⅶ 網路時延是什麼
時延是指一個報文或分組從網路的一端傳送到另一端所耗費的時間,時延由節點處理時延、排隊時延、發送時延、傳播時延組成。
Ⅷ 計算機網路的題目,通信信道帶寬為1Gb/s, 端到端傳播時延為10ms, ,tcp的發送窗口為65535位元組。
答案是:
發送時延=數據長度/信道帶寬=65535*8bit/1Gb/s=0.52428*10^3 s=0.52428ms;
傳播往返時延=2*10=20ms (發送數據和接收確認);
所以每發送一個窗口大小的流量需要,總時延=發送時延+傳播往返時延=0.52428+20=20.52428ms。
故每秒鍾可以產生1000/20.52428=48.7個窗口,
因此最大數據吞吐量=65535*8*48.7=255443769bit/s=25.5Mb/s
信道的利用率=25.5(Mb/s)/1(Gbit/s)=2.55%
Ⅸ 網路延遲怎麼回事
簡單來講就是網路延遲 = 傳輸延遲 + 處理延遲 + 緩沖隊列延遲。
現實生活中的延遲大部分是緩沖隊列延遲,就是使用同一個基站的人太多了。排隊時延的最為復雜和令人感興趣的成分是排隊時延。事實上,排隊時延在計算機網路中的重要程度和人們感興趣的程度,從發表的數以千計的論文和大量的專著可見一斑。 與其他三項時延(即{displaystyle d_{proc},}{displaystyle d_{proc},},{displaystyle d_{prop},}{displaystyle d_{prop},}和{displaystyle d_{trans},}{displaystyle d_{trans},})不同的是,排隊時延對不同的分組是不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