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網路連接 > 計算機網路的特點模型

計算機網路的特點模型

發布時間:2023-05-09 17:13:01

① 簡述計算機網路的OSI體系結構模型和TCP/IP體系結構模型的內容及其特點

OSI採用的是7層體系結構
而TCP/IP則將OSI的第5層的會話層和第6層的表示層全都劃分到期自身的第5層---應用層
而OSI則是將這三層獨立分開..
經歷很長一段制定周期,將OSI復雜煩瑣標准制定出來後,而TCP/IP卻已經在互聯網路上搶佔了相當大的范圍,而幾乎也找不出廠家生產出符合OSI標準的產品。
OSI只是取得了理論成果,但市場化方面完全失敗了。
大行其道的TCP/IP取得了市場的成功,至今開始流行。
在討論計算機網路基礎知識時候,可以將兩個協議對照參考...
OSI是基於硬體的分層,TCP/IP是邏輯上的劃分
osi是用於同種網路間的互聯,而tcp/ip是用於不同網路間的互聯,一開始兩者的定位就不同,
所以二者的應用范圍也不同,
OSI
Application
Layer
Presentation
Layer
Session
Layer
Transport
Layer
Network
Layer
Data
Link
Layer
Physical
Layer
TCP
/
IP
Application
Layer
Transport
Layer
Network
Layer
Data
Link
Layer
Host
to
network,
Physical
Layer
No
specific
protocol

② 計算機網路OSI參考模型的特點

OSI將計算機網路體系結構(architecture)劃分為以下七層:

* 7 應用層 —— Application Layer
* 6 表示層 —— Presentation Layer
* 5 會話層 —— Session Layer
* 4 傳輸層 —— Transport Layer
* 3 網路層 —— Network Layer
* 2 數據鏈路層 —— Data Link Layer
* 1 物理層 —— Physical Layer

「OSI/RM」是英文「Open Systems Interconnection Reference Model」的縮寫。

[編輯] 第7層 應用層

主條目:應用層

應用層能與應用程式介面溝通,以達至展示給用戶。

[編輯] 第6層 表示層

主條目:表示層

表示層能為不同的用戶端提供數據和信息的語法轉換內碼,使系統能解讀成正確的數據。同時,也能提供壓縮解壓、加密解密。

[編輯] 第5層 會話層

主條目:會話層

會話層用於為通訊雙方制定通訊方式,並建立、拆除會話(雙方通訊)。

[編輯] 第4層 傳輸層

主條目:傳輸層

傳輸層用於控制資料流量,並且進行偵錯及錯誤處理,以確保通訊順利。而傳送端的傳輸層會為封包加上序號,方便接收端把封包重組為有用的資料或檔案。

[編輯] 第3層 網路層

主條目:網路層

網路層為資料傳送的目的地定址,再選擇出傳送資料的最佳路線。

[編輯] 第2層 數據鏈路層

主條目:數據鏈路層

網路上資料封包如何傳送的方式

[編輯] 第1層 物理層

主條目:物理層

物理層定義了所有電子及物理設備的規范。其中特別定義了設備與物理媒介之間的關系,這包括了針腳、電壓、線纜規范、集線器、中繼器、網卡、主機適配器(在SAN中使用的主機適配器)以及其他的設備的設計定義。因為物理層傳送的是原始的比特數據流,即設計的目的是為了保證當發送時的信號為二進制「1」時,對方接收到的也是二進制「1」而不是二進制「0」。因而就需要定義哪個設備有幾個針腳,其中哪個針腳發送的多少電壓代表二進制「1」或二進制「0」,還有例如一個比特需要持續幾微秒,傳輸信號是否在雙向上同時進行,最初的連接如何建立和最終如何終止等問題。

為了更好理解物理層與數據鏈路層之間的區別,可以把物理層認為是主要是與某個單一設備與傳輸媒介之間的交互有關,而數據鏈路層則更多地關注使用同一個通訊媒介的多個設備(例如,至少兩個設備)之間的互動。物理層的作用是告訴某個設備如何傳送信號至一個通訊媒介,以及另外一個設備如何接收這個信號(大多數情況下它並不會告訴設備如何與通訊媒介相連接)。有些過時的物理層標准如RS-232倒是的確使用物理線纜來控制通訊媒介的接入。

物理層的主要功能和提供的服務如下:

* 在設備與傳輸媒介之間建立及終止連接。
* 參與通訊過程使得資源可以在共享的多用戶中有效分配。例如,沖突解決機制和流量控制。
* 對信號進行調制或轉換使得用戶設備中的數字信號定義能與信道上實際傳送的數字信號相匹配。這些信號可以經由物理線纜(例如銅纜和光纜)或是無線信道傳送。

③ 計算機網路OSI參考模型

1、應用層:提供IOS用戶服務,如HTTP等應用程序。

2、表示層:代表應用進程協商數據表示,完成數據轉換、格式化和文本壓縮。

3、會話層:在兩進程間提供、維護和結束會話連接,有一路交互、兩路交替和兩路同時三種模式。

4、傳輸層:建立、維護和拆除傳送連接。

5、網路層:控制分組傳送系統的操作、路由選擇、用戶控制、網路互連等功能。侍則仿

6、鏈路層:在網盯坦絡層實體間實現數據接收的功能,提供數據鏈路流控。

7、物理層:規定建立、維護和拆除物理鏈路所需的機械、電氣、和規程的特性。

需要注意,物理層老纖只關注物理鏈路上的比特流,並不關注具體的物理媒介(如光纜、雙絞線等)和傳輸手段。

④ 簡述計算機網路的OSI體系結構模型和TCP/IP體系結構模型的內容及其特點

OSI(開放系統互聯模型)分7層,
而TCP/IP模型一般分四層或五層(最底層網路接入層可以分為兩層物理層和數據鏈路層),
現在網路層次術語仍然使用OSI模型所定義的層次結構,
但現在建立的大多數網路所使用的網路標准和協議是根據TCP/IP模型的。
OSI是早期的網路模型,相比較TCP/IP模型更符合現在的網路結構。

⑤ 計算機網路的發展分哪四個階段,特點

四個階段是:

1、以單機算計為中心的多終端聯機系統:20世紀50~60年代,計算機網路進入到面向終端的階段,以主機為中心,通過計算機實現與遠程終端的數據通信。

特點:主機不僅負責數據處理還負責通信處理的工作,終端只負責接收顯示數據或者為主機提供數據。便於維護和管理,數據一致性號,但主機負荷大,可靠性差,數據傳輸速率低。

2、分組交換網的誕生:在20世紀60年代中期由若乾颱計算機相互連接成一個系統,即利用通信線路將多台計算機連接起來,實現了計算機與計算機之間的通信。這是計算機網路發展的第二個階段是以分組交換網為中心的網路階段。

這一階段主要有兩個標志性成果:提出分組交換技術形成TCP/IP協議雛形這個時期,主機只負責數據處理,而數據通信的部分由分組交換網完成。

3、網路體系結構標准化:20世紀70年代末至20世紀80年代初,微型計算機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各機關和企事業單位為了適應辦公自動化的需要,迫切要求將自己擁有的為數眾多的微型計算機、工作站、小型計算機等連接起來,以達到資源共享和相互傳遞信息的目的。

但是,這一時期計算機之間的組網是有條件的,在相同網路中只能存在同一廠家生產的計算機,其他廠家生產的計算機無法接人。這個情況就阻礙了網路的互聯發展,促使了網路標准化的產生。1984年ISO公布了OSI/RM-開發系統互聯參考模型,ARPANET為基礎,形成了TCP/IP網路體系結構,風靡全球。

4、面向全球互連的高速計算機網路:20世紀90年代以後,隨著數字通信的出現,計算機網路進入到第4個發展階其主要特徵是綜合化、高速化、智能化和全球化。

(5)計算機網路的特點模型擴展閱讀:

20世紀60年代,出現了允許多人共用一台計算機的計算機系統,多個終端同時連接同一台計算機。分時系統能夠令人產生「一人一機」的錯覺,當時的PC計算機還沒有普及。分時系統的特點包括:及時性、獨占性、交互性、多路性。

1、及時性:沒有及時性,就沒法讓多用戶產生「一人一機」的錯覺了。

2、獨占性:分時系統本身最重要的特點。題外話,操作系統對進程的抽象就是讓每個進程在某個CPU時間片有「獨占性」,好像此時此刻只有一個進程佔用計算機的硬體資源。

3、交互性:人機交互,不必多說。還有不支持交互的系統或者計算機?那它有何用?計算機的作用就是要為人類提供服務。

4、多路性:這樣才能連接過多個終端。

⑥ 計算機網路的發展可分為哪幾個階段每個階段各有什麼特點

計算機網路的發展可分為以下四個階段

1、面向終端的計算機通信網:其特點是計算機是網路的中心和控制者,終端圍繞中心計算機分布在各處,呈分層星型結構,各終端通過通信線路共享主機的硬體和軟體資源,計算機的主要任務還是進行批處理,在20世紀60年代出現分時系統後,則具有互動式處理和成批處理能力。

2、分組交換網:分組交換網由通信子網和資源子網組成,以通信子網為中心,不僅共享通信子網的資源,還可共享資源子網的硬體和軟體資源。網路的共享採用排隊方式,即由結點的分組交換機負責分組的存儲轉發和路由選擇,給兩個進行通信的用戶段續(或動態)分配傳輸帶寬,這樣就可以大大提高通信線路的利用率,非常適合突發式的計算機數據。

3、形成計算機網路體系結構:為了使不同體系結構的計算機網路都能互聯,國際標准化組織ISO提出了一個能使各種計算機在世界范圍內互聯成網的標准框架—開放系統互連基本參考模型OSI.。

4、高速計算機網路:其特點是採用高速網路技術,綜合業務數字網的實現,多媒體和智能型網路的興起。

特點:

第一階段為面向終端的計算機網路,特點是由單個具有自主處理功能的計算機和多個沒有自主處理功能的終端組成網路。

第二階段為計算機-計算機網路,特點是由具有自主處理功能的多個計算機組成獨立的網路系統.。

第三階段為開放式標准化網路,特點是由多個計算機組成容易實現網路之間互相連接的開放式網路系統.。

第四階段為網際網路的廣泛應用與高速網路技術的發展,特點是網路系統具備高度的可靠性與完善的管理機 。

(6)計算機網路的特點模型擴展閱讀:

計算機網路可以從不同的角度進行分類:

1、根據網路的交換功能分為電路交換、報文交換、分組交換和混合交換;

2、根據網路的拓撲結構可以分為星型網、樹型網、匯流排網、環型網、網狀網等;

3、根據網路的通信性能可以分為資源共享計算機網路、分布式計算機網路和遠程通信網路;

4、根據網路的覆蓋范圍與規模可分為區域網、城域網和廣域網;

5、根據網路的使用范圍分為公用網和專用網。

計算機網路也稱計算機通信網。一些相互連接的、以共享資源為目的的、自治的計算機的集合。若按此定義,則早期的面向終端的網路都不能算是計算機網路,而只能稱為聯機系統(因為那時的許多終端不能算是自治的計算機)。

但隨著硬體價格的下降,許多終端都具有一定的智能,因而「終端」和「自治的計算機」逐漸失去了嚴格的界限。若用微型計算機作為終端使用,按上述定義,則早期的那種面向終端的網路也可稱為計算機網路。

⑦ 1、什麼是計算機網路網路的特點是什麼

朋友您好:
網路:把許過計算機連接起來就組成了網路;
互聯網:網路的網路,即,把網路通過路由設備連接起來組成更大的網路;
網際網路:是最大的互聯網;
計算機網路:計算機網路的精確定義並未統一,關於計算機網路最簡單的定義是:一些互相連接的、自治的計算機的集合;

網路的特點:
1)連通性;
2)共享;
連通性:就是計算機網路使上網用戶時間都可以交換信息,就好像這些用戶的計算機都可以彼此直接連通一樣。用戶的距離也似乎因此變得更近了。
共享性:所謂共享就是資源共享。資源共享的定義是多方面的,可以是信息共享,軟體共享,也可以是硬體共享。

計算機網路有多種類別---按照作用范圍來分:
1)廣域網;
2)城域網;
3)區域網;
廣域網:廣域網是網際網路的核心部分,其任務是通過長距離(例如:跨越不同的國家)運送主機發送的數據。
城域網:城域網的作用范圍一般是一個城市,可以跨越幾個街區甚至整個城市;
區域網:區域網一般用微型計算機或工作站通過高速通信線路(速率通常在10Mb/s以上),但地理上這局限在一個較小的范圍(如:1KM左右),在區域網發展早期,一個學校或工廠往往只擁有一個區域網,但現在區域網已經非常廣泛的使用。一個學校或企業大都擁有許多個互聯的語句網(這樣的網路通常稱為校園網或企業網)。

計算機網路還涉及很多有意思的歷史和概念,朋友可以通過網路了解了解互聯網的發展歷史,以及OSI/RM(開放的系統互連參考模型),以及TCP/IP協議。

祝朋友學習愉快!^_^

⑧ 計算機網路按覆蓋范圍分類可分為哪三類,各有什麼特點

1、計算機網路按覆蓋范圍分類可分為廣域網,城域網,區域網。

2、廣域網特點

區域網是將小區域內的各種通信設備互連在一起的通信網路。

1)覆蓋的地理區域大,通常在幾公里至幾千、幾萬公里,網路可跨越市、地區、省、國家、洲洋乃至全球。

2)廣域網連接常借用公用網路。

3)傳輸速率比較低,一般在64kbps-2Mbps,最高可達到45Mbps,但隨著廣域網技術的發展,廣域網的傳輸速率正在不斷地提高,目前通過光纖介質,採用POS(光纖通過SDH)技術,使傳輸速率達到155Mbps,甚至更高。

4)網路拓撲結構復雜。

3、城域網特點

是在一個城市范圍內所建立的計算機通信網,簡稱MAN。這是80年代末,在LAN的發展基礎上提出的,在技術上與LAN有許多相似之處,而與廣域網(WAN)區別較大。

1)傳輸速率高。

2)用戶投入少,接入簡單。

3)技術先進、安全。

4、區域網特點

是指在某一區域內由多台計算機互聯成的計算機組。一般是方圓幾千米以內。

1)覆蓋的地理范圍較小,一般為 10 m~10 km(如一幢辦公樓,一個企業內等),通常為一個單位所擁有。

2)具有較高的數據傳輸率(通常為1~20Mbps,高速區域網可達100Mbps)。

3)具有較低的誤碼率,一般在10-8到10-11之間。

4)具有較低的時延。

5)通常多個站共享一個傳輸媒體(同軸電纜,雙絞線,光纖)。

6)通常使用分組交換技術。

7)通常使用的拓撲結構為匯流排型、環型或樹型。

8)可支持的工作站數可達幾千個,各工作站間地位平等而非主從關系。

9)支持多種媒體訪問協議(令牌環、令牌匯流排和 CSMA/CD)。

10)能進行廣播(一站發所有站收)或組播(一站發一組站收)。

⑨ 計算機網路的結構有哪些參考模型說明OSI模型的組成。

計算機網路結構主要有TCP/IP和OSI參考模型。

網路的拓撲結構是拋開網路物理連接來討論網路系統的連接形式,網路中各站點相互連接的方法和形式稱為網路拓撲。拓撲圖給出網路伺服器、工作站的網路配置和相互間的連接,它的結構主要有星型結構、匯流排結構、樹型結構、網狀結構、蜂窩狀結構、分布式結構等。

星型結構

星型結構是指各工作站以星型方式連接成網。網路有中央節點,其他節點(工作站、伺服器)都與中央節點直接相連,這種結構以中央節點為中心,因此又稱為集中式網路。它具有如下特點:結構簡單,便於管理;控制簡單,便於建網;網路延遲時間較小,傳輸誤差較低。但缺點也是明顯的:成本高、可靠性較低、資源共享能力也較差。

環型結構

環型結構由網路中若干節點通過點到點的鏈路首尾相連形成一個閉合的環,這種結構使公共傳輸電纜組成環型連接,數據在環路中沿著一個方向在各個節點間傳輸,信息從一個節點傳到另一個節點。

環型結構具有如下特點:信息流在網中是沿著固定方向流動的,兩個節點僅有一條道路,故簡化了路徑選擇的控制;環路上各節點都是自舉控制,故控制軟體簡單;由於信息源在環路中是串列地穿過各個節點,當環中節點過多時,勢必影響信息傳輸速率,使網路的響應時間延長;環路是封閉的,不便於擴充;可靠性低,一個節點故障,將會造成全網癱瘓;維護難,對分支節點故障定位較難。

匯流排型結構

匯流排結構是指各工作站和伺服器均掛在一條匯流排上,各工作站地位平等,無中心節點控制,公用匯流排上的信息多以基帶形式串列傳遞,其傳遞方向總是從發送信息的節點開始向兩端擴散,如同廣播電台發射的信息一樣,因此又稱廣播式計算機網路。各節點在接受信息時都進行地址檢查,看是否與自己的工作站地址相符,相符則接收網上的信息。

匯流排型結構的網路特點如下:結構簡單,可擴充性好。當需要增加節點時,只需要在匯流排上增加一個分支介面便可與分支節點相連,當匯流排負載不允許時還可以擴充匯流排;使用的電纜少,且安裝容易;使用的設備相對簡單,可靠性高;維護難,分支節點故障查找難。

分布式結構

分布式結構的網路是將分布在不同地點的計算機通過線路互連起來的一種網路形式,分布式結構的網路具有如下特點:由於採用分散控制,即使整個網路中的某個局部出現故障,也不會影響全網的操作,因而具有很高的可靠性;網中的路徑選擇最短路徑演算法,故網上延遲時間少,傳輸速率高,但控制復雜;各個節點間均可以直接建立數據鏈路,信息流程最短;便於全網范圍內的資源共享。缺點為連接線路用電纜長,造價高;網路管理軟體復雜;報文分組交換、路徑選擇、流向控制復雜;在一般區域網中不採用這種結構。

樹型結構

樹型結構是分級的集中控制式網路,與星型相比,它的通信線路總長度短,成本較低,節點易於擴充,尋找路徑比較方便,但除了葉節點及其相連的線路外,任一節點或其相連的線路故障都會使系統受到影響。

網狀拓撲結構

在網狀拓撲結構中,網路的每台設備之間均有點到點的鏈路連接,這種連接不經濟,只有每個站點都要頻繁發送信息時才使用這種方法。它的安裝也復雜,但系統可靠性高,容錯能力強。有時也稱為分布式結構。

蜂窩拓撲結構

蜂窩拓撲結構是無線區域網中常用的結構。它以無線傳輸介質(微波、衛星、紅外等)點到點和多點傳輸為特徵,是一種無線網,適用於城市網、校園網、企業網。

在計算機網路中還有其他類型的拓撲結構,如匯流排型與星型混合。匯流排型與環型混合連接的網路。在區域網中,使用最多的是匯流排型和星型結構。

OSI七層模型介紹
OSI是一個開放性的通行系統互連參考模型,他是一個定義的非常好的協議規范。OSI模型有7層結構,每層都可以有幾個子層。下面我簡單的介紹一下這7層及其功能。

OSI的7層從上到下分別是

7 應用層
6 表示層
5 會話層
4 傳輸層
3 網路層
2 數據鏈路層
1 物理層

其中高層,既7、6、5、4層定義了應用程序的功能,下面3層,既3、2、1層主要面向通過網路的端到端的數據流。下面我給大家介紹一下這7層的功能:

(1)應用層:與其他計算機進行通訊的一個應用,它是對應應用程序的通信服務的。例如,一個沒有通信功能的字處理程序就不能執行通信的代碼,從事字處理工作的程序員也不關心OSI的第7層。但是,如果添加了一個傳輸文件的選項,那麼字處理器的程序員就需要實現OSI的第7層。示例:telnet,HTTP,FTP,WWW,NFS,SMTP等。

(2)表示層:這一層的主要功能是定義數據格式及加密。例如,FTP允許你選擇以二進制或ASII格式傳輸。如果選擇二進制,那麼發送方和接收方不改變文件的內容。如果選擇ASII格式,發送方將把文本從發送方的字元集轉換成標準的ASII後發送數據。在接收方將標準的ASII轉換成接收方計算機的字元集。示例:加密,ASII等。

(3)會話層:他定義了如何開始、控制和結束一個會話,包括對多個雙向小時的控制和管理,以便在只完成連續消息的一部分時可以通知應用,從而使表示層看到的數據是連續的,在某些情況下,如果表示層收到了所有的數據,則用數據代表表示層。示例:RPC,SQL等。

(4)傳輸層:這層的功能包括是否選擇差錯恢復協議還是無差錯恢復協議,及在同一主機上對不同應用的數據流的輸入進行復用,還包括對收到的順序不對的數據包的重新排序功能。示例:TCP,UDP,SPX。

(5)網路層:這層對端到端的包傳輸進行定義,他定義了能夠標識所有結點的邏輯地址,還定義了路由實現的方式和學習的方式。為了適應最大傳輸單元長度小於包長度的傳輸介質,網路層還定義了如何將一個包分解成更小的包的分段方法。示例:IP,IPX等。

(6)數據鏈路層:他定義了在單個鏈路上如何傳輸數據。這些協議與被討論的歌種介質有關。示例:ATM,FDDI等。

(7)物理層:OSI的物理層規范是有關傳輸介質的特性標准,這些規范通常也參考了其他組織制定的標准。連接頭、針、針的使用、電流、電流、編碼及光調制等都屬於各種物理層規范中的內容。物理層常用多個規范完成對所有細節的定義。示例:Rj45,802.3等。

⑩ OSI參考模型特點及功能

(1)物理層(Physical Layer)

物理層是OSI參考模型的最低層,它利用傳輸介質為數據鏈路層提供物理連接。它主要關心的是通過物理鏈路從一個節點向另一個節點傳送比特流,物理鏈路可能是銅線、衛星、微波或其他的通訊媒介。

(2)數據鏈路層(Data Link Layer)

數據鏈路層是為網路層提供服務的,解決兩個相鄰結點之間的通信問題,傳送的協議數據單元稱為數據幀。

數據幀中包含物理地址(又稱MAC地址)、控制碼、數據及校驗碼等信息。該層的主要作用是通過校驗、確認和反饋重發等手段,將不可靠的物理鏈路轉換成對網路層來說無差錯的數據鏈路。

此外,數據鏈路層還要協調收發雙方的數據傳輸速率,即進行流量控制,以防止接收方因來不及處理發送方來的高速數據而導致緩沖器溢出及線路阻塞。

(3)網路層(Network Layer)

網路層是為傳輸層提供服務的,傳送的協議數據單元稱為數據包或分組。該層的主要作用是解決如何使數據包通過各結點傳送的問題,即通過路徑選擇演算法(路由)將數據包送到目的地。

另外,為避免通信子網中出現過多的數據包而造成網路阻塞,需要對流入的數據包數量進行控制(擁塞控制)。當數據包要跨越多個通信子網才能到達目的地時,還要解決網際互連的問題。

(4)傳輸層(Transport Layer)

傳輸層的作用是為上層協議提供端到端的可靠和透明的數據傳輸服務,包括處理差錯控制和流量控制等問題。

該層向高層屏蔽了下層數據通信的細節,使高層用戶看到的只是在兩個傳輸實體間的一條主機到主機的、可由用戶控制和設定的、可靠的數據通路。

傳輸層傳送的協議數據單元稱為段或報文。

(5)會話層(Session Layer)

會話層主要功能是管理和協調不同主機上各種進程之間的通信(對話),即負責建立、管理和終止應用程序之間的會話。

會話層得名的原因是它很類似於兩個實體間的會話概念。例如,一個交互的用戶會話以登錄到計算機開始,以注銷結束。

(6)表示層(Presentation Layer)

表示層處理流經結點的數據編碼的表示方式問題,以保證一個系統應用層發出的信息可被另一系統的應用層讀出。

如果必要,該層可提供一種標准表示形式,用於將計算機內部的多種數據表示格式轉換成網路通信中採用的標准表示形式。數據壓縮和加密也是表示層可提供的轉換功能之一。

(7)應用層(Application Layer)

應用層是OSI參考模型的最高層,是用戶與網路的介面。該層通過應用程序來完成網路用戶的應用需求,如文件傳輸、收發電子郵件等。

特點:
(1)網路中各節點都有相同的層次;
(2)不同節點的同等層具有相同的功能;
(3)同一節點內相鄰層之間通過介面通信;
(4)每一層使用下層提供的服務,並向其上層提供服務;
(5)不同節點的同等層按照協議實現對等層之間的通信。

閱讀全文

與計算機網路的特點模型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蘋果手機怎麼看無線網路網速 瀏覽:188
中國移動網路機頂盒怎麼設置簡潔 瀏覽:557
家裡多個網路埠只有一個有信號 瀏覽:743
蘋果11手機網路劫持 瀏覽:240
手機怎樣調試網路接入 瀏覽:33
無線網路網速測試 瀏覽:90
網路電視怎樣輸入英文密碼 瀏覽:99
為什麼電腦沒有網路限速 瀏覽:494
廣東網路空間安全考研哪裡好 瀏覽:586
網路信號多少錢一gb 瀏覽:712
移動網路一直跳不穩定 瀏覽:410
公共網路設備哪個好 瀏覽:846
真正無線網路視頻 瀏覽:65
自學電腦網路書籍推薦 瀏覽:972
網路可以用來干什麼 瀏覽:245
手機開熱點和usb網路共享哪個快6 瀏覽:139
國網公司網路安全三同步是指 瀏覽:74
小米手機出現有線網路斷斷續續 瀏覽:830
蘋果新系統網路關聯設置 瀏覽:653
直播需要多大的無線網路 瀏覽:130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