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網路連接 > 定計算機網路技術

定計算機網路技術

發布時間:2023-05-03 18:30:33

A. 計算機及網路技術的定義

計算機及網路技術的定義

在學習和工作的日常里,許多人都有過寫論文的經歷,對論文都不陌生吧,論文一般由題名、作者、摘要、關鍵詞、正文、參考文獻和附錄等部分組成。怎麼寫論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下面是我整理的計算機及網路技術的定義,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1、計算機網路技術概述

1.1計算機網路技術的定義

計算機網路技術即是指一台或者是多台計算機可以在分布在不一致的地方實現通信線路的連接,對網路管理軟體及網路通信協議的使用相互協調和管理的一種計算機技術實現信息資源的共享,實現計算機操作系統的轉移。一般說來,計算機網路技術實際上是使得計算機的功能憑借計算機網路讓計算機技術和通信技術兩者相互整合,讓其作用得到最大效應的運用。從而使得計算機的有效性更高,也能實現資源共享的目的。

1.2計算機網路技術發展歷程

1.2.1遠程終端連接階段

計算機網路技術發展的最開始的是遠程終端連接階段,它是一種不同的計算機網路終端,終端與主機相連,用戶可以控制遠程主機,主機網路控制中心,終端一般分布在滑鼠和E盤裡面。主機控制數據處理和存儲終端用戶數據,以及主機和終端之間的通信,終端中的所有數據不進行存儲。

1.2.2計算機網路階段

在1960年左右,人們已經開始運用計算機了。當計算機不斷更新時,計算機網路系統從單一的計算機網路發展到多個計算機網路。計算機網路通過一個通信線連接到不同區域的計算機,使互聯網用戶繼續使用本地的網路資源,並可以在計算機網路系統中使用資源,使得信息可以進行交互和分享。

1.2.3網路互連階段

現代網路是以互聯網為代表的網路的形成,主要是採用網路協議將在不同的區域內的網路相互連接,所以是規模更大,更復雜的網路。互聯網路可以使網路擴大通信范圍,使用戶能夠訪問一些不同的網路系統,它可以實現共享這樣的信息和資源的深度交流。

1.2.4信息高速公路階段

20世紀90年代,美國提出了「信息基礎設施」的錯覺,使高速公路上的信息將得到相應的推廣,計算機技術實現了高速化和一體化發展。

1.3計算機網路技術功能

計算機網路技術的功能是:首先資源可以共享,計算機網路技術資源包括計算機軟體資源、資料庫資源和計算機硬體資源。二是協同合作,這種合作是指計算機與計算機之間的用戶或系統之間,計算機設備的任務量是比較大的,如果計算機有少量的任務,由他來分擔工作量,提高網路的可用性和可靠性。三是數據通信。計算機網路通信是指計算機與計算機之間的通信,即使在計算機和用戶之間。

2、計算機網路技術的應用

2.1LAN網路

LAN網路的投資比較少,見效比較快,在我國以及西方發達國家都得到了廣泛的應用。目前,LAN產品以乙太網比較著名。首先,乙太網(Ethernet),目前,區域網中的乙太網(Ethernet)依然有著非常重要的位置,是常用的粗同軸電纜網路結構支持網路結構,支持細同軸電纜和雙絞線支持網路結構的乙太網結構的三種主要類型。網路結構是在90年代的乙太網的主流,其結構可靠性高,布局非常靈活,易於擴展和管理。隨著網路伺服器和高速乙太網高速傳輸的需求日益增加,快速乙太網的網路結構應運而生,其傳輸速率可以達到100mps,可與原有的乙太網兼容;此外,HP公司的100VG-AnyLAN和乙太網可以匹配。

2.2Internet

Internet作為國際互聯網,是世界上最大的國際計算機網路。可以為網路用戶提供電子郵件服務、遠程登錄服務和文件傳輸服務,和互聯網也可以提供各種信息技術,如WWW,gppher等,提供網路用戶訪問其他的大部分信息的便捷途徑。目前,由於互聯網的優越的應用性能,它在世界上得到了飛快的發展。

2.3ATM

ATM網路也有非同步傳輸模式,這是一種在網路中傳輸和交換的'模型,對模型、區域網和廣域網也都很支持,無縫連接是為區域網和廣域網提供的。需要使用專用的的網路適配器和轉換器,而且還可以與系統的通信環境或專用電話線進行遠程甚至非遠程數據傳輸。目前,空管網路技術已經變得越來越成熟,許多國家也建立了自己的ATM網路,並制定了國際標准,使得該網的使用越來越廣泛。

2.4無線網路

無線網路技術的應用非常大,目前市場上一般都是區域網,個人通信和無線家庭網路三個,無線通信技術可以分為紅外技術和射頻無線網路技術兩種。紅外技術是更便宜,速度更快,不受國家頻率限制,抗干擾性更為突出,但還是沒有辦法穿過牆壁或地板和其他地方,所以有效的范圍是有限的;目前,無線網路技術已廣泛應用於醫學、軍事等領域。對於很多用戶來說都是有幫助的,然而,當無線網路與互聯網的結合發生後,無線網路技術得到了飛速的發展。

3、結語

從目前的階段出發,當計算機網路技術不斷地發展起來,人們的工作和生活都跟計算機網路無法分離,人與人之間的溝通和交流會越來越方便和快捷,這樣人與人之間的距離越來越近。為了將計算機網路技術的應用水平和應用效率也逐步提高了,如此就需要對先進的計算機網路技術進行研究,開發和引進,能夠將虛擬網路技術和虛擬專用撥號網技術進行不斷地推廣,這樣計算機網路得技術含量就得到了提高,而且給人們也能提高便利,快捷,效率高,質量高的服務。

參考文獻

[1]曹社香,單士華.計算機網路技術對測控技術發展的促進作用[J].電子技術與軟體工程,2013(20):45-46.

[2]季澤洋.計算機網路技術在企業信息化過程中的應用研究[J].中國商貿,2014(01):113-114.

[3]程向前.計算機網路技術與應用課程改革方案[J].計算機教育,2011(14):28-32+37.

[4]譚同燦.計算機網路技術的應用及其發展[J].計算機光碟軟體與應用,2012(03):106-107.

;

B. 計算機網路技術裡面學的包括哪些

計算機網路技術這個專業並不難。注重實踐上手操作。太深入的理論知識有限。主要學習網路環境的搭建維護管理,優化安全等相關知識。學成之後可以掌握公司企業醫院,學校政府部門等大型網路環境的管理工作。

C. 計算機網路技術學什麼

院校專業:

基本學制:四年 | 招生對象: | 學歷滾滑:中專 | 專業代碼:080901

培養目標

培養目標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德、智、體等方面全面發展,掌握數學與自然科學基礎知識以及計算 機、網路與信息系統相關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具有較強的專業能力和良 好的綜合素質,能勝任計算機科學研究、計算機系統設計、開發與應用等工作的高級專門人才。

培養要求:

1.掌握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基本理論,具有良好的人文社會科學素 養、職業道德和心理素質,社會責任感強;

2.掌握從事本專業工作所需的數學(特別是離散數學)和其他相關的自然科學知識以及一 定的經濟學與管理學知識;

3.系統掌握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科的基礎理論和專業知識,理解本學科的基本概念、知識 結構、典型方法,建立數字化、演算法、模塊化與層次化等核心專業意識;

4.掌握計算學科的基本思維方法和研究方法,具有良好的科學素養和一定的工程意識,並 具備綜合運用所掌握的知識、方法和技術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5.具有終身學習意識以及運用現代信息技術獲取相關信息和新技術、新知識的能力;

6.了橋首解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科的發展現狀和趨勢,具有創新意識,並具有技術創新和產品 創新的初步能力;

7.了解與本專業相關的職業和行業的重要法律法規及方針政策,理解工程技術與信息技術 應用相關的倫理基本要求;

8.具有一定的組織管理能力、表達能力、獨立工作能力、人際交往能力和團隊合作能力;

9.具有一定的外語應用能力,能閱讀本專業的外文材料,具有一定的大消臘國際視野和跨文化交 流、競爭與合作能力;

10.掌握體育運動的一般知識和基本方法,形成良好的體育鍛煉習慣。

主幹學科: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核心知識領域:離散結構、基本演算法、程序設計、數據結構、計算機組成、操作系統、計算機網 絡、資料庫系統、軟體工程等。

核心課程示例(括弧內為理論學時+實驗或者習題課學時):

示例一:高級語言程序設計(40+48學時)、計算機導論(24+6學時)、集合論與圖論(48學 時)、匯編語言程序設計(32+8學時)、電路44+16學時)、數理邏輯(32學時)、電子技術基礎(32 +20學時)、數字邏輯設計(36+12學時)、數據結構與演算法(40+24學時)、近世代數(32學時)、計 算機組成原理(48+60學時)、軟體工程(48 +16學時)、形式語言與自動機(32學時)、數理邏輯 (32學時)、資料庫系統(40+24學時)、操作系統(40+16學時)、計算機網路(36+30學時)、演算法 設計與分析(32學時)、計算機體系結構(48學時)。

示例二:計算概論(72學時)、數據結構與演算法(72學時)、數字邏輯設計(54學時)、集合論 與圖論(54學時)、代數結構與組合數學(54學時)、數理邏輯(54學時)、微機原理(54學時)、計 算機組織與體系結構(54學時)、電路分析原理(72學時)、數字集成電路(72學時)、信號與系統 (54學時)、微電子與電路基礎(54學時)、電子線路(72學時)、演算法設計與設計(72學時)、腦與 認知科學(36學時)、人工智慧導論(54學時)、編譯技術及實習(54+72學時)、操作系統及實 習(54+72學時)、微機實驗(0+72學時)、程序設計實習(0+72學時)、數字邏輯電路實驗(O+ 72學時)、數字邏輯設計實驗(0+72學時)、電子線路實驗(0+72學時)、基礎電路實驗(0+72 學時)。

示例三:電路分析基礎(68學時)、數字電路與邏輯設計(60+30學時)、模擬電子技術基礎 (60+30學時)、信號與系統(68學時)、電路信號與系統實驗(15 +15學時)、計算機導論(16學 時)、計算機通信與網路(56+20學時)、軟體工程(30+16學時)、資料庫系統(40 +12學時)、編譯 原理(52+16學時)、人工智慧(46學時)、操作系統(54+24學時)、程序設計基礎(44+32學時)、 數據結構(54+24學時)、離散數學(一)(54學時)、計算機組織與體系結構(76+20學時)、微機 系統(50+20學時)、離散數學(二)(30學時)。

主要實踐性教學環節:課程實驗、課程設計、專業實習、畢業設計(論文)等。

主要專業實驗:程序設計實驗、數據結構實驗、計算機組成實驗、操作系統實驗、資料庫實驗、 計算機網路實驗。

修業年限:四年。

授予學位:工學學士或理學學士。

職業能力要求

職業能力要求

專業教學主要內容

專業教學主要內容

《C++程序設計》、《Java語言程序設計》、《資料庫系統原理》、《計算機網路原理》、《計算機系統結構》、《數據結構》、《操作系統》、《軟體工程》、《離散數學》 部分高校按以下專業方向培養:NET、JAVA、大數據、雲計算、軟體工程、金融信息化、嵌入式軟體、傳媒設計與製作、計算機網路技術、移動互聯網信息與技術。

專業(技能)方向

專業(技能)方向

IT類企業:技術開發、程序設計、軟體工程、硬體工程、產品經理、產品運營、產品設計; 政府、科研單位:網路安全、網路開發、系統維護、配置管理。

職業資格證書舉例

職業資格證書舉例

繼續學習專業舉例

就業方向

就業方向

發展前景:

用人單位對畢業生選擇餘地增加,導致對畢業生的要求將越來越高。在今後的一段時間內,由於中國經濟發展可能會面臨不平衡,中國計算機專業畢業生的就業仍將存在結構性的矛盾,最終導致計算機專業畢業生在職業選擇時會出現「冷熱」不均的現象。經濟發達地區或工資待遇高的地區,仍將成為學生職業的首選,致使畢業生的需求顯得相對過剩。用人單位在選擇畢業生時有充分的選擇餘地,致使用人單位對畢業生的要求會越來越高,不僅要求畢業生具有一定的專業素養和綜合素質,而且還要具備一定的職業能力,包括核心技能、行業通用技能和職業專門技能。因此,提升計算機專業學生的綜合素質、培養職業能力日顯突出和必要。

對應職業(崗位)

對應職業(崗位)

其他信息:

計算機網路技術專業是通信技術與計算機技術相結合的產物。其主要學習的課程有組網技術與網路管理、網路操作系統、網路資料庫、網頁製作、計算機網路與應用、網路通信技術、網路應用軟體、JAVA編程基礎、伺服器配置與調試、網路硬體的配置與調試、計算機網路軟體實訓。

材料補充:

計算機網路技術是通信技術與計算機技術相結合的產物。計算機網路是按照網路協議,將地球上分散的、獨立的計算機相互連接的集合。連接介質可以是電纜、雙絞線、光纖、微波、載波或通信衛星。計算機網路具有共享硬體、軟體和數據資源的功能,具有對共享數據資源集中處理及管理和維護的能力。本專業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具有良好職業道德和人文素養 ,掌握計算機系統與信息處理知識,具備資料庫管理、數據處理、大數據應用系統搭建、大數據分析處理的能力,從事信息產業、商務服務業信息採集、處理及分析工作的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

D. 計算機網路技術包括什麼專業

計算機網路技術是一門專業。

計算機網路技術是指培養適應生產、建設、管理、服務第一線需要的德、智、體、美全面發展,掌握計算機網路技術基礎知識,培養具有一定計算機網路基本理論和開發技術,

具備從事程序設計、Web的軟體開發、計算機網路的組建、網路設備配置、網路管理和安全維護能力的網路高技術應用型人才。

主要課程:

資料庫原理與SQLSERVER,Oracle資料庫管理、面向對象程序設計,網路安全管理與維護技術,HTML與JavaScript,網路後期維護與運營,網路規劃、設計方向:Linux系統及網路管理、網路伺服器配置與管理、路由器交換機配置與管理、

構建企業網路、網路綜合布線技術、網路測試與故障診斷、網路入侵的檢測與防範;網站設計方向:ASP動態網站建設、JAVA網路程序開發,php伺服器端腳本語言,Dreamwearver firework Flash網頁設計,div+css網頁布局。

(4)定計算機網路技術擴展閱讀:

核心課程

組網技術與網路管理、網路操作系統、網路資料庫、網頁製作、計算機網路與應用、網路通信技術、網路應用軟體、JAVA編程基礎、伺服器配置與調試、網路硬體的配置與調試、計算機網路軟體實訓等,以及各校的主要特色課程和實踐環節。

就業方向

就業方向 :計算機系統維護、網路管理、程序設計、網站建設、網路設備調試、網路構架工程師、網路集成工程師、網路安全工程師、數據恢復工程師、網路安全分析師等崗位。

E. 計算機網路技術是什麼

計算機網路技術,是通信技術與計算機技術相結合的產物。計算機網路是按照網路協議,將地球上分散的、獨立的計算機相互連接的集合,實現資源共享和信息傳遞的系統。連接介質可以是電纜、雙絞線、光纖、微波、載波或通信衛星。計算機網路具有共享硬體、軟體和數據資源的功能,具有對共享數據資源集中處理及管理和維護的能力。一般按網路范圍劃分為區域網(LAN)、城域網(MAN)、廣域網(WAN)。

計算機網路

計算機網路包括計算機和網路兩部分.其中計算機又稱電子計算機,俗稱電腦,是一種能夠按照程序運行,自動、高速處理海量數據的現代化智能電子設備。由硬體和軟體所組成,沒有安裝任何軟體的計算機稱為裸機。常見的形式有台式計算機、筆記本計算機、大型計算機等,較先進的計算機有生物計算機、光子計算機、量子計算機等。而網路就是用物理鏈路將各個孤立的工作站或主機相連在一起,組成數據鏈路,從而達到資源共享和通信的目的。所以計算機網路是指將地理位置不同的多台自治計算機系統及其外部網路,通過通信介質互聯,在網路操作系統和網路管理軟體及通信協議的管理和協調下,實現資源共享和信息傳遞的系統。

計算機網路可按網路拓撲結構、網路涉轄范圍和互聯距離、網路數據傳輸和網路系統的擁有者、不同的服務對象等不同標准進行種類劃分。一般按網路范圍劃分為:

(1)區域網(LAN);

(2)城域網(MAN);

(3)廣域網(WAN)。區域網的地理范圍一般在10千米以內,屬於一個部門或一組群體組建的小范圍網,例如一個學校、一個單位或一個系統等。廣域網涉轄范圍大,一般從幾十千米至幾萬千米,例如一個城市,一個國家或者洲際網路,此時用於通信的傳輸裝置和介質一般由電信部門提供,能實現較大范圍的資源共享。城域網介於LAN和WAN之間,其范圍通常覆蓋一個城市或地區,距離從幾十千米到上百千米。

按網路的交換方式分類:(1)電路交換(2)報文交換(3)分組交換。電路交換方

F. 計算機網路技術是什麼

計算機網路技術,是通信技術與計算機技術相結合的產物。計算機網路是按照網路協議,將地球上分散的、獨立的計算機相互連接的集合,實現資源共享和信息傳遞的系統。連接介質可以是電纜、雙絞線、光纖、微波、載波或通信衛星。計算機網路具有共享硬體、軟體和數據資源的功能,具有對共享數據資源集中處理及管理和維護的能力。一般按網路范圍劃分為區域網(LAN)、城域網(MAN)、廣域網(WAN)。

計算機網路

計算機網路包括計算機和網路兩部分.其中計算機又稱電子計算機,俗稱電腦,是一種能夠按照程序運行,自動、高速處理海量數據的現代化智能電子設備。由硬體和軟體所組成,沒有安裝任何軟體的計算機稱為裸機。常見的形式有台式計算機、筆記本計算機、大型計算機等,較先進的計算機有生物計算機、光子計算機、量子計算機等。而網路就是用物理鏈路將各個孤立的工作站或主機相連在一起,組成數據鏈路,從而達到資源共享和通信的目的。所以計算機網路是指將地理位置不同的多台自治計算機系統及其外部網路,通過通信介質互聯,在網路操作系統和網路管理軟體及通信協議的管理和協調下,實現資源共享和信息傳遞的系統。

計算機網路可按網路拓撲結構、網路涉轄范圍和互聯距離、網路數據傳輸和網路系統的擁有者、不同的服務對象等不同標准進行種類劃分。一般按網路范圍劃分為:

(1)區域網(LAN);

(2)城域網(MAN);

(3)廣域網(WAN)。區域網的地理范圍一般在10千米以內,屬於一個部門或一組群體組建的小范圍網,例如一個學校、一個單位或一個系統等。廣域網涉轄范圍大,一般從幾十千米至幾萬千米,例如一個城市,一個國家或者洲際網路,此時用於通信的傳輸裝置和介質一般由電信部門提供,能實現較大范圍的資源共享。城域網介於LAN和WAN之間,其范圍通常覆蓋一個城市或地區,距離從幾十千米到上百千米。

按網路的交換方式分類:(1)電路交換(2)報文交換(3)分組交換。電路交換方式類似於傳統的電話交換方式,用戶在開始通信前,必須申請建立一條從發送端到接收端的物理信道,並且在雙方通信期間始終佔用該通道。報文交換方式的數據單元是要發送的一個完整報文,其長度並無限制。報文交換採用存儲--轉發原理,這點有點像古代的郵政通信,郵件由途中的驛站逐個存儲轉發一樣。報文中含有目的地址,每個中間節點要為途經的報文選擇適當的路徑,使其能最終到達目的端。

分組交換方式也稱包交換方式,1969年首次在ARPANET上使用,現在人們都公認ARPANET是分組交換網之父,並將分組交換網的出現作為計算機網路新時代的開始。採用分組交換方式通信前,發送端現將數據劃分為一個個等長的單位(即分組)這些分組逐個由各中間節點採用存儲--轉發方式進行傳輸,最終達到目的端。由於分組長度有限制,可以在中間節點機的內存中進行存儲處理,其轉發速度大大提高。除以上幾種分類外,還可以按所採用的拓撲結構將計算機網路分為星型網、匯流排網、環形網、樹形網和網形網;按其所採用的傳輸介質分為雙絞線網、同軸電纜網、光纖網、無線網;按信道的帶寬分為窄帶網和寬頻網;按不同的途徑分為科研網、教育網、商業網、企業網、校園網等。

計算機網路由一組結點和鏈絡組成。網路中的結點有兩類:轉接結點和訪問結點。通信處理機、集中器和終端控制器等屬於轉接結點,它們在網路中轉接和交換傳送信息。主計算機和終端等是訪問結點,它們是信息傳送的源結點和目標結點。

計算機網路技術實現了資源共享。人們可以在辦公室、家裡或其他任何地方,訪問查詢網上的任何資源,極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促進了辦公自動化、工廠自動化、家庭自動化的發展,計算機網路是服務現代科技的開端。

21世紀已進入計算機網路時代。計算機網路極大普及,計算機應用已進入更高層次,計算機網路成了計算機行業的一部分。新一代的計算機已將網路介面集成到主板上,網路功能已嵌入到操作系統之中,智能大樓的興建已經和計算機網路布線同時、同地、同方案施工。隨著通信和計算機技術緊密結合和同步發展,我國計算機網路技術飛躍發展。

G. 計算機網路技術是是什麼

計算機網路技術,是通信技術與計算機技術相結合的產物。計算機網路是按照網路協議,將地球上分散的、獨立的計算機相互連接的集合,實現資源共享和信息傳遞的系統。連接介質可以是電纜、雙絞線、光纖、微波、載波或通信衛星。計算機網路具有共享硬體、軟體和數據資源的功能,具有對共享數據資源集中處理及管理和維護的能力。一般按網路范圍劃分為區域網(LAN)、城域網(MAN)、廣域網(WAN)。

H. 什麼是計算機網路技術

計算機網路是由具有自主功能的計算機組成的御慶.通過通信介質和通信設孝拆族備連接起來,在網路軟體的作用下計算機之間可以交換信息,每台計算機即使脫離網路,也能夠獨自運行,這就是自主的概念,也就是說,網路當中的計算機不能相互控制或被控制。計算機網路在物理組成上可以分成兩個部分:負責信息處理的計算機設備和負責數據通信的通信線路及通信設備。與此對應,計算機網路在邏輯上可以作為兩個子網:資源子網和通信子網。網路硬體系統和網路軟體系統是計算機網路系統賴以存在的基礎。 網路硬體是構成計算機網路系統的物質基礎。構造一台計算機網路系統,首先要將計算機及其附屬硬體設備與網路中的其他計算機系統連接起來。隨著計算機技術和網路技術的發展,網路硬體日趨多樣化,提供的功能更強大更復雜。 構成計算機網路資源子網的硬體設備是各種計算機設備,包括伺服器、客戶計算機和各種附屬硬體設備,主要用於信息處理、信息共享和信息存儲服務。 構成計算機網路通信子網的硬體設施除了各種數據傳輸線路外,主要是用以實現網路連接和數據通信的各種數據通信設備,它們主要有集線器(Hub)、網路交換機(Switch)、網橋(Bridge)、路由器(Router)和網關(Gateway)等。 為了保障系統的正常運轉和服務,計算機網路系統需要通過專門軟體,對網路中的各種資源進行全面的管理、調度和分配,並保障系統的安全。網路軟體是實現網路功能的必巧弊不可缺的支撐環境。 網路軟體通常指以下五種類型的軟體:網路協議和協議軟體、網路通信軟體、網路操作系統軟體、網路管理軟體及網路應用軟體。

I. 計算機網路技術包括那些

第一方面看你的興趣在哪!第二在看你的專業,主要如果你對著個專業沒有興趣的話那是根本學不下去的!所以首先要看興趣!建議呢學習互聯網專業!!!

1、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主要培養具有良好的科學素養,系統地、較好地掌握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包括計算機硬體、軟體與應用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與方法,能在科研部門、教育單位、企業、事業、技術和行政管理部門等單位從事計算機教學、科學研究和應用的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科的高級科學技術人才。

2、軟體工程專業:

軟體工程專業是一門研究用工程化方法構建和維護有效的、實用的和高質量的軟體的學科。它涉及程序設計語言、資料庫、軟體開發工具、系統平台、標准、設計模式等方面。主要課程涉及高級語言程序設計、離散數學、數據結構、演算法分析與設計、軟體工程、統一建模語言、軟體測試、Web技術、操作系統、資料庫系統、微型計算機介面技術、編譯原理、計算機通信與網路、電工電子技術基礎、數字電路與邏輯設計、通信原理、Java程序設計、軟體開發方法、軟體項目管理等。

3、網路工程專業:

該專業主要培養掌握網路工程的基本理論與方法以及計算機技術和網路技術等方面的知識,能運用所學知識與技能去分析和解決相關的實際問題,可在信息產業以及其他國民經濟部門從事各類網路系統和計算機通信系統研究、教學、設計、開發等工作的高級網路科技人才。

4、動漫設計專業:

本專業培養掌握計算機圖形 / 圖像、動漫設計與製作的基本理論知識和相關應用領域知識,熟悉圖形 / 圖像製作環境、具有動漫設計、動漫製作、繪畫、廣告設計、網頁設計等技能、並具有熟練計算機技術操作能力的技術應用型人才,主要課程涉及基礎素描、基礎色彩、Maya、3Dmax、影視特效、電視廣告、三維動畫、影視後期合成、動漫藝術設計 建築設計基礎、矢量卡通角色繪制、游戲場景設計製作、影視動畫設計製作、游戲角色進階設計合成、 廣告特效動畫設計、影視後期特技、卡通造型數字手繪、互動式3D場景游戲設計、影視剪輯輸出與包裝等。

5、信息安全專業:

信息安全是一門涉及計算機科學、網路技術、通信技術、密碼技術、信息安全技術、應用數學、數論、資訊理論等多種學科的綜合性學科。從廣義來說,凡是涉及到網路上信息的保密性、完整性、可用性、真實性和可控性的相關技術和理論都是網路安全的研究領域。

現在學習計算機,以上幾個專業都非常不錯,出來之後都可以做軟體開發、程序設計等,發展前景是非常不錯的,就業薪資也是非常高的,現在的企業對於計算機專業的需求量也是高的,不用過多擔心就業問題。、

女生可以學設計類專業。例如:動漫遊戲設計、影視動畫設計、家居設計、室內設計、UI設計等專業都是非常適合女生學習的。設計師需要非常有時尚感,對色彩的把握要非常的敏銳,在這方面,女生天生就有優勢,所以女生學UI設計會更容易入門一些。而且女生有天生心思細膩的優勢,更容易注意到其他人不易發覺的細節。女生學習設計類專業後,學成之後,可以輕松就業,從事於平面設計、UI設計、視覺設計總監、VI視覺設計、平面廣告設計師、網頁設計師、商業插畫設計師等崗位。

J. 計算機網路技術

第一章 計算機網路概述
1.1 計算機網路的定義和發展歷史
1.1.1 計算機網路的定義
計算機網路是現代通信技術與計算機技術相結合的產物,是在地理上分散的通過通信線路連接起來的計算機集合,這些計算機遵守共同的協議,依據協議的規定進行相互通信,實現網路各種資源的共享。
網路資源:所謂的網路資源包括硬體資源(如大容量磁碟、列印機等)、軟體資源(如工具軟體、應用軟體等)和數據資源(如資料庫文件和資料庫等)。
計算機網路也可以簡單地定義為一個互連的、自主的計算機集合。所謂互連是指相互連接在一起,所謂自主是指網路中的每台計算機都是相對獨立的,可以獨立工作。
1.1.2 計算機網路的發展歷史
課後小結:
1. 計算機網路的定義.
2. 網路資源的分類.
課後作業:預習P2-P8.

第二講
教學類型:理論課
教學課題:1.2~1.3
教學目標:1.了解計算機網路的功能和應用;2. 了解計算機網路的系統組成
教學重點、難點:計算機網路的功能和應用;網路的系統組成
教學方法:教師講解、演示、提問;
教學工具:多媒體幻燈片演示

1.2 計算機網路的功能和應用
1. 計算機網路的功能
(1)實現計算機系統的資源共享
(2)實現數據信息的快速傳遞
(3)提高可靠性
(4)提供負載均衡與分布式處理能力
(5)集中管理
(6)綜合信息服務
2.計算機網路的應用
計算機網路由於其強大的功能,已成為現代信息業的重要支柱,被廣泛地應用於現代生活的各個領域,主要有:
(1)辦公自動化
(2)管理信息系統
(3)過程式控制制
(4)互聯網應用(如電子郵件、信息發布、電子商務、遠程音頻與視頻應用)
1.3計算機網路的系統組成
1.3.1 網路節點和通信鏈路
從拓撲結構看,計算機網路就是由若干網路節點和連接這些網路節點的通信鏈路構成的。計算機網路中的節點又稱網路單元,一般可分為三類:訪問節點、轉接節點和混合節點。
通信鏈路是指兩個網路節點之間承載信息和數據的線路。鏈路可用各種傳輸介質實現,如雙絞線、同軸電纜、光纜、衛星、微波等。
通信鏈路又分為物理鏈路和邏輯鏈路。
1.3.2 資源子網和通信子網
從邏輯功能上可把計算機網路分為兩個子網:用戶資源子網和通信子網。
資源子網包括各種計算機和相關的硬體、軟體;
通信子網是連接這些計算機資源並提供通信服務的連接線路。正是在通信子網的支持下,用戶才能利用網路上的各種資源,進行相互間的通信,實現計算機網路的功能。
通信子網有兩種類型:
(1)公用型(如公用計算機互聯網CHINANET)
(2)專用型(如各類銀行網、證券網等)
1.3.3 網路硬體系統和網路軟體系統
計算機網路系統是由計算機網路硬體系統和網路軟體系統組成的。
網路硬體系統是指構成計算機網路的硬設備,包括各種計算機系統、終端及通信設備。
常見的網路硬體有:
(1)主機系統; (2)終端; (3)傳輸介質; (4)網卡;(5)集線器; (6)交換機; (7)路由器
網路軟體主要包括網路通信協議、網路操作系統和各類網路應用系統。
(1)伺服器操作系統
常見的有:Novell公司的NetWare、微軟公司的 Windows NT Server及 Unix系列。
(2)工作站操作系統
常見的有: Windows 95、Windows 98及Windows 2000等。
(3)網路通信協議
(4)設備驅動程序
(5)網路管理系統軟體
(6)網路安全軟體
(7)網路應用軟體
課後小結:
1. 計算機網路的功能和應用
2. 網路的系統組成
課後作業:預習P8-P10

第三講
教學類型:理論課
教學課題:1.4計算機網路的分類
教學目標:1.掌握計算機網路的分類;2. 了解計算機網路的定義和發展;3. 了解計算機網路的功能和應用;4. 了解計算機網路的系統組成
教學重點、難點:掌握計算機網路的分類
教學方法:教師講解、演示、提問;
教學工具:多媒體幻燈片演示
1.4 計算機網路的分類
1.4.1 按計算機網路覆蓋范圍分類
由於網路覆蓋范圍和計算機之間互連距離不同,所採用的網路結構和傳輸技術也不同,因而形成不同的計算機網路。
一般可以分為區域網(LAN)、城域網(MAN)、廣域網(WAN)三類。
1.4.2按計算機網路拓撲結構分類
網路拓撲是指連接的形狀,或者是網路在物理上的連通性。如果不考慮網路的的地理位置,而把連接在網路上的設備看作是一個節點,把連接計算機之間的通信線路看作一條鏈路,這樣就可以抽象出網路的拓撲結構。
按計算機網路的拓撲結構可將網路分為:星型網、環型網、匯流排型網、樹型網、網型網。
1.4.3 按網路的所有權劃分
1.公用網
由電信部門組建,由政府和電信部門管理和控制的網路。
2.專用網
也稱私用網,一般為某一單位或某一系統組建,該網一般不允許系統外的用戶使用。
1.4.4 按照網路中計算機所處的地位劃分
(1)對等區域網
(2)基於伺服器的網路(也稱為客戶機/伺服器網路)。
課後小結:
1. 計算機網路的定義;2. 計算機網路的功能和應用;3. 計算機網路的分類
課後作業:(P10)1 、4、5、6

第四講
教學類型:理論課
教學課題:1.1計算機網路的定義和發展
教學目標:1. 了解數據通信的基本概念;2. 了解數據傳輸方式
教學重點、難點:數據傳輸方式
教學方法:教師講解、演示、提問;
教學工具:多媒體幻燈片演示
教學內容與過程
導入:由現在的網路通訊中的一些普通關鍵詞引入新課
講授新課:(多媒體幻燈片演示或板書)
第二章 數據通信基礎
2.1 數據通信的基本概念
2.1.1 信息和數據
1.信息
信息是對客觀事物的反映,可以是對物質的形態、大小、結構、性能等全部或部分特性的描述,也可表示物質與外部的聯系。信息有各種存在形式。
2.數據
信息可以用數字的形式來表示,數字化的信息稱為數據。數據可以分成兩類:模擬數據和數字數據。
2.1.2 信道和信道容量
1.信道
信道是傳送信號的一條通道,可以分為物理信道和邏輯信道。
物理信道是指用來傳送信號或數據的物理通路,由傳輸及其附屬設備組成。
邏輯信道也是指傳輸信息的一條通路,但在信號的收、發節點之間並不一定存在與之對應的物理傳輸介質,而是在物理信道基礎上,由節點設備內部的連接來實現。
2.信道的分類
信道按使用許可權可分為專業信道和共用信道。
信道按傳輸介質可分為有線信道、無線信道和衛星信道。
信道按傳輸信號的種類可分為模擬信道和數字信道。
3.信道容量
信道容量是指信道傳輸信息的最大能力,通常用數據傳輸率來表示。即單位時間內傳送的比特數越大,則信息的傳輸能力也就越大,表示信道容量大。
2.1.3 碼元和碼字
在數字傳輸中,有時把一個數字脈沖稱為一個碼元,是構成信息編碼的最小單位。
計算機網路傳送中的每一位二進制數字稱為「碼元」或「碼位」,例如二進制數字10000001是由7個碼元組成的序列,通常稱為「碼字」。
2.1.4 數據通信系統主要技術指標
1.比特率:比特率是一種數字信號的傳輸速率,它表示單位時間內所傳送的二進制代碼的有效位(bit)數,單位用比特每秒(bps)或千比特每秒(Kbps)表示。
2.波特率:波特率是一種調制速率,也稱波形速率。在數據傳輸過程中,線路上每秒鍾傳送的波形個數就是波特率,其單位為波特(baud)。
3.誤碼率:誤碼率指信息傳輸的錯誤率,也稱誤碼率,是數據通信系統在正常工作情況下,衡量傳輸可靠性的指標。
4.吞吐量:吞吐量是單位時間內整個網路能夠處理的信息總量,單位是位元組/秒或位/秒。在單信道匯流排型網路中,吞吐量=信道容量×傳輸效率。
5.通道的傳播延遲:信號在信道中傳播,從信源端到達信宿端需要一定的時間,這個時間叫做傳播延遲(或時延)。
2.1.5 帶寬與數據傳輸率
1.信道帶寬
信道帶寬是指信道所能傳送的信號頻率寬度,它的值為信道上可傳送信號的最高頻率減去最低頻率之差。
帶寬越大,所能達到的傳輸速率就越大,所以通道的帶寬是衡量傳輸系統的一個重要指標。
2.數據傳輸率
數據傳輸率是指單位時間信道內傳輸的信息量,即比特率,單位為比特/秒。
一般來說,數據傳輸率的高低由傳輸每一位數據所佔時間決定,如果每一位所佔時間越小,則速率越高。
2.2 數據傳輸方式
2.2.1 數據通信系統模型
2.2.2 數據線路的通信方式
根據數據信息在傳輸線上的傳送方向,數據通信方式有:
單工通信
半雙工通信
雙工通信
2.2.3 數據傳輸方式
數據傳輸方式依其數據在傳輸線原樣不變地傳輸還是調制變樣後再傳輸,可分為基帶傳輸、頻帶傳輸和寬頻傳輸等方式。
1.基帶傳輸
2.頻帶傳輸
3.寬頻傳輸
課後小結:
1. 什麼是信息、數據?
2. 什麼是信道?常用的信道分類有幾種?
3. 什麼是比特率?什麼是波特率?
4. 什麼是帶寬、數據傳輸率與信道容量?
課後作業:(P20)二1、2、3、4、5、6

第五講
教學類型:理論課
教學課題:2.2~2.4
教學目標:1.理解數據交換技術;2. 理解差錯檢驗與校正技術
教學重點、難點:數據交換技術、差錯檢驗與校正技術
教學方法:教師講解、演示、提問;
教學工具:多媒體幻燈片演示
教學內容與過程:
導入:由現在的網路通訊中的一些普通關鍵詞引入新課
講授新課:(多媒體幻燈片演示或板書)
2.3 數據交換技術
通常使用四種交換技術:
電路交換
報文交換
分組交換
信元交換。
2.3.1 電路交換
電路交換(也稱線路交換)
在電路交換方式中,通過網路節點(交換設備)在工作站之間建立專用的通信通道,即在兩個工作站之間建立實際的物理連接。一旦通信線路建立,這對端點就獨占該條物理通道,直至通信線路被取消。
電路交換的主要優點是實時性好,由於信道專用,通信速率較高;缺點是線路利用率低,不能連接不同類型的線路組成鏈路,通信的雙方必須同時工作。
電路交換必定是面向連接的,電話系統就是這種方式。
電路交換的三個階段:
電路建立階段
數據傳輸階段
拆除電路階段
2.3.2 報文交換
報文是一個帶有目的端信息和控制信息的數據包。報文交換採取的是「存儲—轉發」(Store-and-Forward)方式,不需要在通信的兩個節點之間建立專用的物理線路。
報文交換的主要缺點是網路的延時較長且變化比較大,因而不宜用於實時通信或互動式的應用場合。
在 20 世紀 40 年代,電報通信也採用了基於存儲轉發原理的報文交換(message switching)。
報文交換的時延較長,從幾分鍾到幾小時不等。現在,報文交換已經很少有人使用了。
2.3.3 分組交換
分組交換也稱包交換,它是報文交換的一種改進,也屬於存儲-轉發交換方式,但它不是以報文為單位,而是以長度受到限制的報文分組(Packet)為單位進行傳輸交換的。分組也叫做信息包,分組交換有時也稱為包交換。
分組在網路中傳輸,還可以分為兩種不同的方式:數據報和虛電路。
分組交換的優點
高效 動態分配傳輸帶寬,對通信鏈路是逐段佔用。
靈活 以分組為傳送單位和查找路由。
迅速 必先建立連接就能向其他主機發送分組;充分使用鏈路的帶寬
可靠 完善的網路協議;自適應的路由選擇協議使網路有很好的生存性
2.3.4 信元交換技術
(ATM,Asynchronous Transfer Mode,非同步傳輸模式)
ATM是一種面向連接的交換技術,它採用小的固定長度的信息交換單元(一個53Byte的信元),話音、視頻和數據都可由信元的信息域傳輸。
它綜合吸取了分組交換高效率和電路交換高速率的優點,針對分組交換速率低的弱點,利用電路交換完全與協議處理幾乎無關的特點,通過高性能的硬體設備來提高處理速度,以實現高速化。
ATM是一種廣域網主幹線的較好選擇。
2.4 差錯檢驗與校正
數據傳輸中出現差錯有多種原因,一般分成內部因素和外部因素。
內部因素有噪音脈沖、脈動噪音、衰減、延遲失真等。
外部因素有電磁干擾、太陽噪音、工業噪音等。
為了確保無差錯地傳輸,必須具有檢錯和糾錯的功能。常用的校驗方式有奇偶校驗和循環冗餘碼校驗。
2.4.1 奇偶校驗
採用奇偶校驗時,若其中兩位同時發生錯誤,則會發生沒有檢測出錯誤的情況。
2.4.2 循環冗餘碼校驗。
這種編碼對隨機差錯和突發差錯均能以較低的冗餘充進行嚴格的檢查。
課後小結:
1. 數據通信的的一些基本知識
2. 三種交換方式的基本工作原理
3. 兩種差錯校驗方法:奇偶校驗和循環冗餘校驗
課後作業:(P20)二7、8、9

第六講
教學類型:復習課
教學課題:第一章與第二章
教學目標:通過復習掌握第一、二章的重點
教學重點、難點:第一、二章的重點
教學方法:教師講解、演示、提問;
教學工具:多媒體幻燈片演示
教學內容:第一、二章的內容

第七講
教學類型:測驗一

第八講
教學類型:理論課
教學課題:第三章 計算機網路技術基礎
教學目標:1. 掌握幾種常見網路拓撲結構的原理及其特點;2. 掌握ISO/OSI網路參考模型及各層的主要功能
教學重點、難點:1. 掌握幾種常見網路拓撲結構的原理及其特點;2. 掌握ISO/OSI網路參考模型及各層的主要功能
教學方法:教師講解、演示、學生認真學習並思考、記憶;教師講授與學生理解協調並重的教學法
教學工具:多媒體幻燈片演示
教學內容與過程
導入:提問學生對OSI的七層模型和TCP/IP四層模型的理解。
引導學生總結重要原理並認真加以研究。
教師總結歸納本章重要原理的應用,進入教學課題。
講授新課:(多媒體幻燈片演示或板書)
第三章 計算機網路技術基礎
3.1 計算機網路的拓撲結構
3.1.1 什麼是計算機網路的拓撲結構
網路拓撲是指網路連接的形狀,或者是網路在物理上的連通性。
網路拓撲結構能夠反映各類結構的基本特徵,即不考慮網路節點的具體組成,也不管它們之間通信線路的具體類型,把網路節點畫作「點」,把它們之間的通信線路畫作「線」,這樣畫出的圖形就是網路的拓撲結構圖。
不同的拓撲結構其信道訪問技術、網路性能、設備開銷等各不相同,分別適應於不同場合。它影響著整個網路的設計、功能、可靠性和通信費用等方面,是研究計算機網路的主要環節之一。
計算機網路的拓撲結構主要是指通信子網的拓撲結構,常見的一般分為以下幾種:
1.匯流排型;2.星型;3.環型;4.樹型;5.網狀型
3.1.2 匯流排型拓撲結構
匯流排結構中,各節點通過一個或多個通信線路與公共匯流排連接。匯流排型結構簡單、擴展容易。網路中任何節點的故障都不會造成全網的故障,可靠性較高。
匯流排型結構是從多機系統的匯流排互聯結構演變而來的,又可分為單匯流排結構和多匯流排結構,常用CSMA/CD和令牌匯流排訪問控制方式。
匯流排型結構的缺點:
(1)故障診斷困難;(2)故障隔離困難;(3)中繼器等配置;(4)實時性不強
3.1.3 星型拓撲結構
星型的中心節點是主節點,它接收各分散節點的信息再轉發給相應節點,具有中繼交換和數據處理功能。星型網的結構簡單,建網容易,但可靠性差,中心節點是網路的瓶頸,一旦出現故障則全網癱瘓。
星型拓撲結構的訪問採用集中式控制策略,採用星型拓撲的交換方式有電路交換和報文交換。
星型拓撲結構的優點:
(1)方便服務;(2)每個連接只接一個設備;(3)集中控制和便於故障診斷;(4)簡單的訪問協議
星型拓撲結構的缺點:
(1)電纜長度和安裝;(2)擴展困難;(3)依賴於中央節點
3.1.4 環型拓撲結構
網路中節點計算機連成環型就成為環型網路。環路上,信息單向從一個節點傳送到另一個節點,傳送路徑固定,沒有路徑選擇問題。環型網路實現簡單,適應傳輸信息量不大的場合。任何節點的故障均導致環路不能正常工作,可靠性較差。
環型網路常使用令牌環來決定哪個節點可以訪問通信系統。
環型拓撲結構的優點:
(1)電纜長度短;(2)適用於光纖;(3)網路的實時性好
環型拓撲結構的缺點:
(1)網路擴展配置困難;(2)節點故障引起全網故障;(3)故障診斷困難;(4)拓撲結構影響訪問協議
3.1.5 其他類型拓撲結構
1.樹型拓撲結構
樹型網路是分層結構,適用於分級管理和控制系統。網路中,除葉節點及其聯機外,任一節點或聯機的故障均隻影響其所在支路網路的正常工作。
2.星型環型拓撲結構
3.1.6 拓撲結構的選擇原則
拓撲結構的選擇往往和傳輸介質的選擇和介質訪問控制方法的確定緊密相關。選擇拓撲結構時,應該考慮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幾點:
(1)服務可靠性; (2)網路可擴充性; (3)組網費用高低(或性能價格比)。
3.2 ISO/OSI網路參考模型
建立分層結構的原因和意義:
建立計算機網路的根本目的是實現數據通信和資源共享,而通信則是實現所有網路功能的基礎和關鍵。對於網路的廣泛實施,國際標准化組織ISO(International Standard Organization),經過多年研究,在1983年提出了開放系統互聯參考模型OSI/RM(Reference Model of 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這是一個定義連接異種計算機的標准主體結構,給網路設計者提供了一個參考規范。
OSI參考模型的層次
OSI參考模型共有七層,由低到高分別是:物理層、數據鏈路層、網路層、傳輸層、會話層、表示層和應用層。
1.OSI參考模型的特性
(1)是一種將異構系統互聯的分層結構;
(2)提供了控制互聯系統交互規則的標准骨架;
(3)定義了一種抽象結構,而並非具體實現的描述;
(4)不同系統上的相同層的實體稱為同等層實體;
(5)同等層實體之間的通信由該層的協議管理;
(6)相鄰層間的介面定義了原語操作和低層向上層提供的服務;
(7)所提供的公共服務是面向連接的或無連接的數據服務;
(8)直接的數據傳送僅在最低層實現;
(9)每層完成所定義的功能,修改本層的功能並不影響其它層。
2.有關OSI參考模型的技術術語
在OSI參考模型中,每一層的真正功能是為其上一層提供服務。在對這些功能或服務過程以及協議的描述中,經常使用如下一些技術術語:
(1)數據單元
服務數據單元SDU(Service Data Unit)
協議數據單元PDU(Protocol Data Unit)
介面數據單元IDU(Interface Data Unit)
服務訪問點SAP(Service Access Point)
服務原語(Primitive)
(2)面向連接和無連接的服務
下層能夠向上層提供的服務有兩種基本形式:面向連接和無連接的服務。
面向連接的服務是在數據傳輸之前先建立連接,主要過程是:建立連接、進行數據傳送,拆除鏈路。面向連接的服務,又稱為虛電路服務。
無連接服務沒有建立和拆除鏈路的過程,一般也不採用可靠方式傳送。不可靠(無確認)的無連接服務又稱為數據報服務。
3.2.1 物理層
物理層是OSI模型的最低層,其任務是實現物理上互連系統間的信息傳輸。
1.物理層必須具備以下功能
(1)物理連接的建立、維持與釋放;2)物理層服務數據單元傳輸;(3)物理層管理。
2.媒體和互聯設備
物理層的媒體包括架空明線、平衡電纜、光纖、無線信道等;
通信用的互聯設備如各種插頭、插座等;區域網中的各種粗、細同軸電纜,T型接/插頭,接收器,發送器,中繼器等都屬物理層的媒體和連接器。
3.2.2 數據鏈路層
數據鏈路可以粗略地理解為數據信道。數據鏈路層的任務是以物理層為基礎,為網路層提供透明的、正確的和有效的傳輸線路,通過數據鏈路協議,實施對二進制數據正確、可靠的傳輸。
數據鏈路的建立、拆除、對數據的檢錯、糾錯是數據鏈路層的基本任務。
1.鏈路層的主要功能
(1)鏈路管理;(2)幀的裝配與分解;(3)幀的同步;(4)流量控制與順序控制;(5)差錯控制;(6)使接收端能區分數據和控制信息;(7)透明傳輸;(8)定址
2.數據鏈路層的主要協議
(1)ISO1745-1975;(2)ISO3309-1984;(3)ISO7776
3.鏈路層產品
獨立的鏈路產品中最常見的是網卡,網橋也是鏈路產品。
數據鏈路層將本質上不可靠的傳輸媒介變成可靠的傳輸通路提供給網路層。在IEEE802.3情況下,數據鏈路層分成兩個子層:一個是邏輯鏈路控制,另一個是媒體訪問控制。
3.2.3 網路層
網路層是通信子網與資源子網之間的介面,也是高、低層協議之間的介面層。網路層的主要功能是路由選擇、流量控制、傳輸確認、中斷、差錯及故障的恢復等。當本地端與目的端不處於同一網路中,網路層將處理這些差異。
1.網路層的主要功能
(1)建立和拆除網路連接;
(2)分段和組塊;
(3)有序傳輸和流量控制;
(4)網路連接多路復用;
(5)路由選擇和中繼;
(6)差錯的檢測和恢復;
(7)服務選擇
2.網路層提供的服務
OSI/RM中規定,網路層中提供無連接和面向連接兩種類型的服務,也稱為數據報服務和虛電路服務。
3.路由選擇
3.2.4 傳輸層
傳輸層是資源子網與通信子網的介面和橋梁。傳輸層下面三層(屬於通信子網)面向數據通信,上面三層(屬於資源子網)面向數據處理。因此,傳輸層位於高層和低層中間,起承上啟下的作用。它屏蔽了通信子網中的細節,實現通信子網中端到端的透明傳輸,完成資源子網中兩節點間的邏輯通信。它是負責數據傳輸的最高一層,也是整個七層協議中最重要和最復雜的一層。
1.傳輸層的特性
(1)連接與傳輸;(2)傳輸層服務
2.傳輸層的主要功能
3.傳輸層協議
3.2.5 會話層
會話層、表示層和應用層一起構成OSI/RM的高層,會話層位於OSI模型面向信息處理的高三層中的最下層,它利用傳輸層提供的端到端數據傳輸服務,具體實施服務請求者與服務提供者之間的通信,屬於進程間通信的范疇。
會話層還對會話活動提供組織和同步所必須的手段,對數據傳輸提供控制和管理。
1.會話層的主要功能;
(1)提供遠程會話地址;
(2)會話建立後的管理;
(3)提供把報文分組重新組成報文的功能
2.會話層提供的服務
(1)會話連接的建立和拆除;
(2)與會話管理有關的服務;
(3)隔離;
(4)出錯和恢復控制
3.2.6 表示層
表示層為應用層服務,該服務層處理的是通信雙方之間的數據表示問題。為使通信的雙方能互相理解所傳送信息的含義,表示層就需要把發送方具有的內部格式編碼為適於傳輸的比特流,接收方再將其解碼為所需要的表示形式。
數據傳送包括語義和語法兩個方面的問題。OSI模型中,有關語義的處理由應用層負責,表示層僅完成語法的處理。
1.表示層的主要功能
(1)語法轉換;(2)傳送語法的選擇;(3)常規功能
2.表示層提供的服務
(1)數據轉換和格式轉換;
(2)語法選擇;
(3)數據加密與解密;
(4)文本壓縮
3.2.7 應用層
OSI的7層協議從功能劃分來看,下面6層主要解決支持網路服務功能所需要的通信和表示問題,應用層則提供完成特定網路功能服務所需要的各種應用協議。
應用層是OSI的最高層,直接面向用戶,是計算機網路與最終用戶的介面。負責兩個應用進程(應用程序或操作員)之間的通信,為網路用戶之間的通信提供專用程序。
課後小結:
1.計算機網路的拓撲結構的分類
2.OSI參考模型的層次
課後作業:預習P37~P39

第九講
教學類型:理論課
教學課題:3.3~3.4
教學目標:
1. 掌握共享介質方式的CSMA/CD和令牌傳遞兩種數據傳輸控制方式的基本原理
2. 了解幾種常見的網路類型
教學重點、難點:理解數據傳輸控制方式
教學方法:教師講解、演示、提問;
教學工具:多媒體幻燈片演示
教學內容與過程
導入:提問學生對OSI的七層模型和TCP/IP四層模型的理解。
引導學生總結重要原理並認真加以研究。
教師總結歸納本章重要原理的應用,進入教學課題。
講授新課:(多媒體幻燈片演示或板書
3.3 數據傳輸控制方式
數據和信息在網路中是通過信道進行傳輸的,由於各計算機共享網路公共信道,因此如何進行信道分配,避免或解決通道爭用就成為重要的問題,就要求網路必須具備網路的訪問控制功能。介質訪問控制(MAC)方法是在區域網中對數據傳輸介質進行訪問管理的方法。
3.3.1 具有沖突檢測的載波偵聽多路訪問
沖突檢測/載波偵聽(CSMA/CD法)
CSMA/CD是基於IEEE802.3標準的乙太網中採用的MAC方法,也稱為「先聽後發、邊發邊聽」。它的工作方式是要傳輸數據的節點先對通道進行偵聽,以確定通道中是否有別的站在傳輸數據,若信道空閑,該節點就可以佔用通道進行傳輸,反之,該節點將按一定演算法等待一段時間後再試,並且在發送過程中進行沖突檢測,一旦有沖突立即停止發送。通常採用的演算法有三種:非堅持CSMA、1-堅持CSMA、P-堅持CSMA。
目前,常見的區域網,一般都是採用CSMA/CD訪問控制方法的邏輯匯流排型網路。用戶只要使用Ethernet網卡,就具備此種功能。

閱讀全文

與定計算機網路技術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網路卡重啟貓還是路由器 瀏覽:289
電信網路恢復出廠設置後沒反應 瀏覽:451
中鐵網路安全宣傳周知識競賽 瀏覽:721
江門食品網路營銷更優惠 瀏覽:268
中國移動m301h無線網路 瀏覽:152
華為手機移動共享網路打不開 瀏覽:579
陽江安裝網路多少錢 瀏覽:808
無線路由亮燈找不到網路 瀏覽:404
華為網路異常更換上網環境 瀏覽:233
哈弗f5車載網路沒信號 瀏覽:825
電腦網路轉不動 瀏覽:273
電腦網路tp地址怎麼查詢 瀏覽:821
網路評書哪個最好聽 瀏覽:141
高陵網路軟體開發 瀏覽:219
路由器連接不上網路拒絕接入 瀏覽:756
網路犯罪一般是指什麼 瀏覽:50
網路連接得上但不可用 瀏覽:15
怎樣設置家中網路的密碼 瀏覽:298
無線網路防火場設置 瀏覽:53
網路套餐為什麼這么多 瀏覽:401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