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網路連接 > 截斷二進制計算機網路

截斷二進制計算機網路

發布時間:2023-04-07 23:37:14

❶ 一道計算機網路計算題

我雖然不會,但是,我可以幫你做個分析,根據題目,同時發送數據,產生了碰撞,這是很常見的沖突解決鋒芹方法很多,現在用的是截斷二進制指數退避演算法,好接下來,就得研究這種演算法的規則:

在CSMA/CD協議中,一旦檢測到沖突,為降低再沖突的概率,需要等待巧悄一個隨機時間,然後再使用CSMA方法試圖傳輸。為了保證這種退避維持穩定,採用了二進制指數退避演算法的技術,其演算法過程如下:
1. 將沖突發生後的時間劃分為長度為2t的時隙
2. 發生第一次沖突後,各個站點等待0或1個時隙在開始重傳
3. 發生第二次沖突後,各個站點隨機地選擇等待0,1,2或3個時隙在開始重傳孝基渣 4. 第i次沖突後,在0至2的i次方減一間隨機地選擇一個等待的時隙數,在開始重傳
5. 10次沖突後,選擇等待的時隙數固定在0至1023(2的10次方減一)間 6. 16次沖突後,發送失敗,報告上層。
然後看題目的要求,試計算一個站成功發送數據之前的平均重傳次數I。
這里有一個前提是2個 站的乙太網。現在算一次的概率,有0.5,2次的概率是0.5*(1-1/2),3次是0.5*1/2*(1-1/4),4次,就是0.5*1/2*1/4*(1-1/8)一直到10次,以後全是0.5*1/2...(1-1/2(9次方))。。。直到16次完成了。失敗,現在求平均值,可以得到平均次數就是,我沒有去算,必須做估算,呵呵,思路就是這樣

我不是計算器,現在就剩下做加法了1*0.5+2*(概率)+3*(概率)+...你連所有次數的概率都知道了,求平均次數,那還不會呀,我記得好像學高中數學的時候就有了

怎麼解決過程中提示:將截斷字元串或二進制數據

報這個錯誤 是因為你插入的字元串長度超過了你定義的字元串長度\x0d\x0a就是你那個nchar 你上面定義了3個這樣的類型 \x0d\x0a要一高沒個個的排除了 看你的表files 對應的字森念世段哪個欄位比你傳入的字元串長度短就是了\x0d\x0a還有就是變數的賦值也不能超過變數定義的長度 \x0d\x0a\x0d\x0a總結一下,有兩原因:\x0d\x0a一、變數的賦值不能超過變數定義的長度\x0d\x0a二、表files 對應的欄位的長度要和變數傳入的字元串此肢長度相同

❸ 計算機網路(三)數據鏈路層

結點:主機、路由器

鏈路:網路中兩個結點之間的物理通道,鏈路的傳輸介質主要有雙絞線、光纖和微波。分為有線鏈路、無線鏈路。

數據鏈路:網路中兩個結點之間的邏輯通道,把實現控制數據傳輸協議的硬體和軟體加到鏈路上就構成數據鏈路。

幀:鏈路層的協議數據單元,封裝網路層數據報。

數據鏈路層負責通過一條鏈路從一個結點向另一個物理鏈路直接相連的相鄰結點傳送數據報。

數據鏈路層在物理層提供服務的基礎上向網路層提供服務,其最基本的服務是將源自網路層來的數據可靠地傳輸到相鄰節點的目標機網路層。其主要作用是加強物理層傳輸原始比特流的功能,將物理層提供的可能出錯的物理連接改造成為 邏輯上無差錯的數據鏈路 ,使之對網路層表現為一條無差錯的鏈路。

封裝成幀就是在一段數據的前後部分添加首部和尾部,這樣就構成了一個幀。接收端在收到物理層上交的比特流後,就能根據首部和尾部的標記,從收到的比特流中識別幀的開始和結束。首部和尾部包含許多的控制信息,他們的一個重要作用:幀定界(確定幀的界限)。

幀同步:接收方應當能從接收到的二進制比特流中區分出幀的起始和終止。

組幀的四種方法:

透明傳輸是指不管所傳數據是什麼樣的比特組合,都應當能夠在鏈路上傳送。因此,鏈路層就「看不見」有什麼妨礙數據傳輸的東西。

當所傳數據中的比特組合恰巧與某一個控制信息完全一樣時,就必須採取適當的措施,使收方不會將這樣的數據誤認為是某種控制信息。這樣才能保證數據鏈路層的傳輸是透明的。

概括來說,傳輸中的差錯都是由於雜訊引起的。

數據鏈路層編碼和物理層的數據編碼與調制不同。物理層編碼針對的是單個比特,解決傳輸過程中比特的同步等問題,如曼徹斯特編碼。而數據鏈路層的編碼針對的是一組比特,它通過冗餘碼的技術實現一組二進制比特串在傳輸過程是否出現了差錯。

較高的發送速度和較低的接收能力的不匹配,會造成傳輸出錯,因此流量控制也是數據鏈路層的一項重要工作。數據鏈路層的流量控制是點對點的,而傳輸層的流量控制是端到端的。

滑動窗口有以下重要特性:

若採用n個比特對幀編號,那麼發送窗口的尺寸W T 應滿足: 。因為發送窗口尺寸過大,就會使得接收方無法區別新幀和舊幀。

每發送完一個幀就停止發送,等待對方的確認,在收到確認後再發送下一個幀。

除了比特出差錯,底層信道還會出現丟包 [1] 問題

「停止-等待」就是每發送完一個分組就停止發送,等待對方確認,在收到確認後再發送下一個分組。其操作簡單,但信道利用率較低

信道利用率是指發送方在一個發送周期內,有效地發送數據所需要的時間占整個發送周期的比率。即

GBN發送方:

GBN接收方:

因連續發送數據幀而提高了信道利用率,重傳時必須把原來已經正確傳送的數據幀重傳,是傳送效率降低。

設置單個確認,同時加大接收窗口,設置接收緩存,緩存亂序到達的幀。

SR發送方:

SR接收方:

發送窗口最好等於接收窗口。(大了會溢出,小了沒意義),即

傳輸數據使用的兩種鏈路

信道劃分介質訪問控制將使用介質的每個設備與來自同一通信信道上的其他設備的通信隔離開來,把時域和頻域資源合理地分配給網路上的設備。

當傳輸介質的帶寬超過傳輸單個信號所需的帶寬時,人們就通過在一條介質上同時攜帶多個傳輸信號的方法來提高傳輸系統的利用率,這就是所謂的多路復用,也是實現信道劃分介質訪問控制的途徑。多路復用技術把多個信號組合在一條物理信道上進行傳輸,使多個計算機或終端設備共享信道資源,提高了信道的利用率。信道劃分的實質就是通過分時、分頻、分碼等方法把原來的一條廣播信道,邏輯上分為幾條用於兩個結點之間通信的互不幹擾的子信道,實際上就是把廣播信道轉變為點對點信道。

頻分多路復用是一種將多路基帶信號調制到不同頻率載波上,再疊加形成一個復合信號的多路復用技術。在物理信道的可用帶寬超過單個原始信號所需帶寬的情況下,可將該物理信道的總帶寬分割成若千與傳輸單個信號帶寬相同(或略寬)的子信道,每個子信道傳輸一種信號,這就是頻分多路復用。

每個子信道分配的帶寬可不相同,但它們的總和必須不超過信道的總帶寬。在實際應用中,為了防止子信道之間的千擾,相鄰信道之間需要加入「保護頻帶」。頻分多路復用的優點在於充分利用了傳輸介質的帶寬,系統效率較高;由於技術比較成熟,實現也較容易。

時分多路復用是將一條物理信道按時間分成若干時間片,輪流地分配給多個信號使用。每個時間片由復用的一個信號佔用,而不像FDM那樣,同一時間同時發送多路信號。這樣,利用每個信號在時間上的交叉,就可以在一條物理信道上傳輸多個信號。

就某個時刻來看,時分多路復用信道上傳送的僅是某一對設備之間的信號:就某段時間而言,傳送的是按時間分割的多路復用信號。但由於計算機數據的突發性,一個用戶對已經分配到的子信道的利用率一般不高。統計時分多路復用(STDM,又稱非同步時分多路復用)是TDM 的一種改進,它採用STDM幀,STDM幀並不固定分配時隙,面按需動態地分配時隙,當終端有數據要傳送時,才會分配到時間片,因此可以提高線路的利用率。例如,線路傳輸速率為8000b/s,4個用戶的平均速率都為2000b/s,當採用TDM方式時,每個用戶的最高速率為2000b/s.而在STDM方式下,每個用戶的最高速率可達8000b/s.

波分多路復用即光的頻分多路復用,它在一根光纖中傳輸多種不同波長(頻率)的光信號,由於波長(頻率)不同,各路光信號互不幹擾,最後再用波長分解復用器將各路波長分解出來。由於光波處於頻譜的高頻段,有很高的帶寬,因而可以實現多路的波分復用

碼分多路復用是採用不同的編碼來區分各路原始信號的一種復用方式。與FDM和 TDM不同,它既共享信道的頻率,又共享時間。下面舉一個直觀的例子來理解碼分復用。

實際上,更常用的名詞是碼分多址(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CDMA),1個比特分為多個碼片/晶元( chip),每一個站點被指定一個唯一的m位的晶元序列,發送1時發送晶元序列(通常把o寫成-1) 。發送1時站點發送晶元序列,發送o時發送晶元序列反碼。

純ALOHA協議思想:不監聽信道,不按時間槽發送,隨機重發。想發就發

如果發生沖突,接收方在就會檢測出差錯,然後不予確認,發送方在一定時間內收不到就判斷發生沖突。超時後等一隨機時間再重傳。

時隙ALOHA協議的思想:把時間分成若干個相同的時間片,所有用戶在時間片開始時刻同步接入網路信道,若發生沖突,則必須等到下一個時間片開始時刻再發送。

載波監聽多路訪問協議CSMA(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協議思想:發送幀之前,監聽信道。

堅持指的是對於監聽信道忙之後的堅持。

1-堅持CSMA思想:如果一個主機要發送消息,那麼它先監聽信道。

優點:只要媒體空閑,站點就馬上發送,避免了媒體利用率的損失。

缺點:假如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的站點有數據要發送,沖突就不可避免。

非堅持指的是對於監聽信道忙之後就不繼續監聽。

非堅持CSMA思想:如果一個主機要發送消息,那麼它先監聽信道。

優點:採用隨機的重發延遲時間可以減少沖突發生的可能性。

缺點:可能存在大家都在延遲等待過程中,使得媒體仍可能處於空閑狀態,媒體使用率降低。

p-堅持指的是對於監聽信道空閑的處理。

p-堅持CSMA思想:如果一個主機要發送消息,那麼它先監聽信道。

優點:既能像非堅持演算法那樣減少沖突,又能像1-堅持演算法那樣減少媒體空閑時間的這種方案。

缺點:發生沖突後還是要堅持把數據幀發送完,造成了浪費。

載波監聽多點接入/碰撞檢測CSMA/CD(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 with collision detection)

CSMA/CD的工作流程:

由圖可知,至多在發送幀後經過時間 就能知道所發送的幀有沒有發生碰撞。因此把乙太網端到端往返時間為 稱為爭周期(也稱沖突窗口或碰撞窗口)。

截斷二進制指數規避演算法:

最小幀長問題:幀的傳輸時延至少要兩倍於信號在匯流排中的傳播時延。

載波監聽多點接入/碰撞避免CSMA/CA(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 with collision avoidance)其工作原理如下

CSMA/CD與CSMA/CA的異同點:

相同點:CSMA/CD與CSMA/CA機制都從屬於CSMA的思路,其核心是先聽再說。換言之,兩個在接入信道之前都須要進行監聽。當發現信道空閑後,才能進行接入。

不同點:

輪詢協議:主結點輪流「邀請」從屬結點發送數據。

令牌:一個特殊格式的MAC控制幀,不含任何信息。控制信道的使用,確保同一時刻只有一個結點獨占信道。每個結點都可以在一定的時間內(令牌持有時間)獲得發送數據的權利,並不是無限制地持有令牌。應用於令牌環網(物理星型拓撲,邏輯環形拓撲)。採用令牌傳送方式的網路常用於負載較重、通信量較大的網路中。

輪詢訪問MAC協議/輪流協議/輪轉訪問MAC協議:基於多路復用技術劃分資源。

隨機訪問MAC協議: 用戶根據意願隨機發送信息,發送信息時可獨占信道帶寬。 會發生沖突

信道劃分介質訪問控制(MAC Multiple Access Control )協議:既要不產生沖突,又要發送時佔全部帶寬。

區域網(Local Area Network):簡稱LAN,是指在某一區域內由多台計算機互聯成的計算機組,使用廣播信道。其特點有

決定區域網的主要要素為:網路拓撲,傳輸介質與介質訪問控制方法。

區域網的分類

IEEE 802標准所描述的區域網參考模型只對應OSI參考模型的數據鏈路層與物理層,它將數據鏈路層劃分為邏輯鏈路層LLC子層和介質訪問控制MAC子層。

乙太網(Ethernet)指的是由Xerox公司創建並由Xerox、Intel和DEC公司聯合開發的基帶匯流排區域網規范,是當今現有區域網採用的最通用的通信協議標准。乙太網絡使用CSMA/CD(載波監聽多路訪問及沖突檢測)技術。 乙太網只實現無差錯接收,不實現可靠傳輸。

乙太網兩個標准:

乙太網提供無連接、不可靠的服務

10BASE-T是傳送基帶信號的雙絞線乙太網,T表示採用雙絞線,現10BASE-T 採用的是無屏蔽雙絞線(UTP),傳輸速率是10Mb/s。

計算機與外界有區域網的連接是通過通信適配器的。

在區域網中,硬體地址又稱為物理地址,或MAC地址。MAC地址:每個適配器有一個全球唯一的48位二進制地址,前24位代表廠家(由IEEE規定),後24位廠家自己指定。常用6個十六進制數表示,如02-60-8c-e4-b1-21。

最常用的MAC幀是乙太網V2的格式。

IEEE 802.11是無線區域網通用的標准,它是由IEEE所定義的無線網路通信的標准。

廣域網(WAN,Wide Area Network),通常跨接很大的物理范圍,所覆蓋的范圍從幾十公里到幾千公里,它能連接多個城市或國家,或橫跨幾個洲並能提供遠距離通信,形成國際性的遠程網路。

廣域網的通信子網主要使用分組交換技術。廣域網的通信子網可以利用公用分組交換網、衛星通信網和無線分組交換網,它將分布在不同地區的區域網或計算機系統互連起來,達到資源共享的目的。如網際網路(Internet)是世界范圍內最大的廣域網。

點對點協議PPP(Point-to-Point Protocol)是目前使用最廣泛的數據鏈路層協議,用戶使用撥號電話接入網際網路時一般都使用PPP協議。 只支持全雙工鏈路。

PPP協議應滿足的要求

PPP協議的三個組成部分

乙太網交換機

沖突域:在同一個沖突域中的每一個節點都能收到所有被發送的幀。簡單的說就是同一時間內只能有一台設備發送信息的范圍。

廣播域:網路中能接收任一設備發出的廣播幀的所有設備的集合。簡單的說如果站點發出一個廣播信號,所有能接收收到這個信號的設備范圍稱為一個廣播域。

乙太網交換機的兩種交換方式:

直通式交換機:查完目的地址(6B)就立刻轉發。延遲小,可靠性低,無法支持具有不同速率的埠的交換。

存儲轉發式交換機:將幀放入高速緩存,並檢查否正確,正確則轉發,錯誤則丟棄。延遲大,可靠性高,可以支持具有不同速率的埠的交換。

❹ 速達5000工業版:彈出警告:將截斷字元串或二進制數據,請問是什麼意思

這是數據溢出的現象。
數據溢出是指,數據值世隱唯超出它所佔的存儲地址能表示的范圍。
如一個變數A,佔用一個位元組,則它所能表示的范圍是-128~127,或者0~255,(總共256個數值),到底是前者還是搜培攜巧後者,這取決於它是否需要帶上正負符號。
如果在運行時,給變數A賦值300,則會發生溢出,因為一個位元組裝下那麼大的數字,計算機內數值使用二進製表示,一個位元組為8位二進制數字,300的二進制數值為100101100,有9位,一個位元組只能存儲8位,所以將最高位截斷處理,才可以將300存儲到變數A中。

❺ 學長學姐有木有計算機網路試卷,求助攻

試卷網路有的是啊。下面是我當年整理的知識點。沒刪除的習慣就留下來了。

◆分組交換的主要特點:採用存儲轉發技術。通常我們把要發送的整塊數據稱為一個報文。在發送報文之前,先把較長的報文劃分成為一個個更小的等長數據段,在每一個數據段前面,加上些必要的控制信息組成的首部後,就構成了一個分組。
分組交換的優點:1.高效,在分組傳輸的過程中動態分配傳輸帶寬,對通信鏈路是逐段佔用;2.靈活,為每一個分組獨立地選擇轉發路由;3.迅速,以分組作為傳送單位,可以不先建立連接就能向其他主機發送分組;4.可靠,保證可靠性的網路協議,分布式多路由的分組交換網,使網路有很好的生存性。
◆三種交換方式在數據傳送階段的主要特點:1.電路交換,整個報文的比特流連續地從源點直達終點。好像在一個管道中傳送;2.報文交換,整個報文先傳送到相鄰結點,全部存儲下來後查找轉發表,轉發到下一個結點;3.分組交換,單個分組傳送到相鄰結點,存儲下來後查找轉發表,轉發到下一個結點。
若要連續傳送大量數據,且其傳送時間遠大於連接建立時間,則電路交換的傳輸速率較快。報文交換和分組交換不需要預先分配傳輸帶寬,在傳送突發數據時可提高整個網路的信道利用率。由於一個分組的長度往往遠小於整個報文的長度,因此分組交換比報文交換的時延小,同時也具有更好的靈活性。
◆時延:數據在網路中經歷的總時延1.發送時延=數據幀長度(b)/發送速率(b/s):是主機或路由器發送數據幀所需要的時間。2.傳播時延=信道長度(m)/電磁波在信道上的傳播速率(m/s):是電磁波在信道中傳播一定的距離需要花費的時間。3.處理時延4.排隊時延
◆TCP/IP的四層協議:應用層、運輸層、網際層、網路介面層。
◆五層協議的體系結構:應用層:是體系結構中的最高層。應用層的任務是通過應用進程間的交互來完成特定網路應用。應用層協議定義的是應用進程間通信和交互的規則。這里的進程就是指主機中正在運行的程序。網際網路中的應用層協議很多,如支持萬維網應用的HTTP協議,支持電子郵件的SMTP協議,支持文件傳送的FTP協議。應用層交互的數據單元稱為報文。
運輸層:任務是負責向兩個主機中進程之間的通信提供通用的數據傳輸服務。應用進程利用該服務傳送應用層報文。運輸層有復用和分用的功能。1.傳輸控制協議TCP:提供面向連接的、可靠的數據傳輸服務,其數據傳輸的單位是報文段。2.用戶數據報協議UDP:提供無連接的、盡最大努力的數據傳輸服務,其數據傳輸的單位是用戶數據報。
網路層:網路層負責為分組交換網上的不同主機提供通信服務。在發送數據時,網路層把運輸層產生的報文或用戶數據封裝成分組或包進行傳送。在TCP/IP體系中,由於網路層使用IP協議,因此分組也叫做IP數據報,或簡稱為數據報。
數據鏈路層:數據鏈路層常簡稱為鏈路層。在兩個相鄰結點之間傳送數據時,數據鏈路層將網路層交下來的IP數據報組裝成幀,在兩個相鄰結點間的鏈路上傳送幀。每一幀包括數據和必要的控制信息。
物理層:在物理層上所傳數據的單位是比特。物理層要考慮用多大的電壓代表1或0,以及接收方如何識別發送方所發送的比特。
物理層的主要任務:描述為確定與傳輸媒體的介面有關的一些特性。1.機械特性,指明介面所用的接線器的形狀和尺寸,引腳數目和排列,固定和鎖定裝置。2.電氣特性,指明在介面電纜的各條線上出現的電壓的范圍。3.功能特性,指明某條線上出現的某一點評的電壓表示何種意義。4.過程特性,指明對於不同功能的各種可能時間的出現順序。
◆頻分復用FDM:用戶在分配到一定的頻帶後,在通信過程中自始至終都佔用這個頻帶,所有用戶在同樣的時間佔用不同的帶寬資源。
時分復用TDM:是將時間劃分為一段段等長的時分復用幀,每一個時分復用的用戶在每一個TDM幀中佔用固定序號的時隙。TDM信號也稱為等時信號。時分復用的所有用戶是在不同的時間佔用同樣的頻帶寬度。這兩種復用方法的優點是技術比較成熟,但缺點是不夠靈活。時分復用更有利於數字信號的傳輸。
統計時分復用STDM:是一種改進的時分復用,它能明顯的提高信道的利用率。集中器常使用這種統計時分復用。使用STDM幀來傳送復用的數據,但每一個STDM幀中的時隙數小於連接在集中器上的用戶數。各用戶有了數據就隨時發往集中器的輸入緩存,然後集中器按順序依次掃描輸入緩存,把緩存中的輸入數據放入STDM幀中。對沒有數據的緩存就跳過去。當一個幀的數據放滿了,就發送出去。STDM幀不是固定分配時隙,而是按需動態地分配時隙。

◆數據鏈路層的三個基本問題:封裝成幀、透明傳輸和差錯檢測。
封裝成幀:是在一段數據的前後分別添加首部和尾部,這樣就構成了一個幀。接收端在收到物理層上交的比特流後,就能根據首部和尾部的標記,從收到的比特流中識別幀的開始和結束。(分組交換的一個重要概念:所有在網際網路上傳送的數據都是以分組為傳送單位的。網路層的IP數據報傳送到數據鏈路層就成為幀的數據部分。在幀的數據部分的前面和後面分別添加上首部和尾部,構成了一個完整的幀。)
透明傳輸:當傳送的幀是用文本文件組成的幀時,其數據部分顯然不會出現像SOH或EOT這樣的幀定界控制字元。可見不管從鍵盤上輸入什麼字元都可以放在這樣的幀中傳輸過去,因此這樣的傳輸就是透明傳輸。
差錯檢測:現實的通信鏈路都不會是理想的。比特在傳輸過程中可能會產生差錯。為了保證數據傳輸的可靠性,在計算機網路傳輸數據時,必須採用各種差錯檢測措施。目前在數據鏈路層廣泛使用了循環冗餘檢驗CRC。
◆PPP協議應滿足的需求:簡單(互操作性提高了),封裝成幀(PPP協議必須規定特殊的字元作為幀定界符),透明性(PPP協議必須保證數據傳輸的透明性),多種網路層協議(PPP協議必須能夠在同一條物理鏈路上同時支持多種網路層協議),多種類型鏈路,差錯檢測,檢測連接狀態,最大傳送單元,網路層地址協商,數據壓縮協商。
PPP協議由三部分組成:1.一個將IP數據報封裝到串列鏈路的方法;2.一個用來建立、配置和測試數據鏈路連接的鏈路控制協議LCP;3.一套網路控制協議NCP,其中的每一個協議支持不同的網路層協議。
PPP協議的幀格式:F(7E) A(FF) C(03) 協議 信息部分 FCS F(7E)
PPP協議的工作狀態:1.當用戶PC通過數據機呼叫路由器時,路由器就能夠檢測到數據機發出的載波信號。在雙方建立了物理層連接後,PPP就進入了鏈路建立狀態,其目的是建立鏈路層的LCP連接。2.這是LCP開始協商一些配置選項,即發送LCP的配置請求幀。這是個PPP幀,其協議欄位置為LCP對應的代碼,而信息欄位包含特定的配置請求。
鏈路的另一端可以發送一下幾種響應中的一種:(1配置確認幀,所有選項都接受2配置否認真,所有選項都理解但不能接受3配置拒絕幀,選項有的無法識別或不能就收,需要協商。
LCP配置選項包括鏈路上的最大幀長、所使用的鑒別協議的規約,以及不適用PPP幀中的地址和控制欄位。)3.協商結束後雙方就建立了LCP鏈路,接著就進入 鑒別 狀態。在這一狀態,只允許傳送LCP協議的分組。鑒別協議的分組以及檢測鏈路質量的分組。若使用口令鑒別協議PAP則需要發起通信的一方發送身份識別符和口令。系統可允許用戶充實若干次,如果需要更好的安全性,則可使用更加復雜的口令握手鑒別協議CHAP。若鑒別身份失敗,則轉到鏈路終止狀態。若鑒別成功,則進入網路層協議狀態。
位元組填充:每個0x7E位元組轉變為2位元組序列(0x7D,0x5E)若出現0x7D則轉變為(0x7D,0x5D)。
★CSMA/CD協議的要點:1.多點接入,說明這是匯流排型網路,許多計算機以多點接入的方式連接在一跟匯流排上。2.載波監聽,用電子技術檢測匯流排上有沒有其他計算機也在發送。不管在發送前還是發送中,每個站都必須不停地檢測信道。3.碰撞檢測,邊發送邊監聽,即適配器邊發送數據邊檢測信道上的信號電壓的變化情況,以便判斷自己在發送數據時其他站是否也在發送數據。當幾個站同時在匯流排上發送數據時,匯流排上的信號電壓變化幅度將會增大。當適配器檢測到的信號電壓變化幅度超過一定的門限值時,就認為匯流排上至少有兩個站同時在發送數據,表明產生了碰撞。碰撞檢測也稱為沖突檢測。
◆截斷二進制指數退避:乙太網使用,來確定碰撞後重傳的時機。1.協議規定了基本退避時間為爭用期2τ,具體為51.2μs;2.從離散的整數集合中隨機取出一個數記為r,重傳應推後的時間是r倍的爭用期;3.當重傳16次仍不成功時,則丟棄該幀並向高層報告。

◆透明網橋:網橋剛剛連接到乙太網時轉發表是空的。若網橋收到一個幀則自學習演算法處理。
若某個站A發出的幀從介面X進入了某網橋,那麼從這個介面出發沿相反方向一定可把一個幀傳送到A。所以網橋只要每收到一個幀,就記下其源地址和進入網橋的介面,作為轉發表中的一個項目。(在建立轉發表時是把幀首部中的源地址寫在地址欄下面。在轉發幀時是根據收到的幀首部中的目的地址在轉發,就把地址欄下面已經記下的源地址當作目的地址,而把記下的進入介面當作轉發介面。)
◆乙太網採用的協議CSMA/CD:是具有沖突檢測的載波監聽多點接入CSMA/CD。要點是發送前先監聽,邊發送邊監聽,一旦發現匯流排上出現了碰撞,就立即停止發送。按退避演算法等待一會兒再發送。乙太網上各站點都平等地爭用乙太網信道。
◆使用網橋可以在數據鏈路層擴展乙太網:網橋在轉發幀時,不改變幀的源地址。網橋的優點是:對幀進行轉發和過濾,增大吞吐量;擴大了網路物理范圍;提高了可靠性;可互連不同物理層、不同MAC子層和不同速率的乙太網。網橋的缺點是:增加了時延;可能會產生廣播風暴。
◆IP地址的編址方法:1.分類的IP地址2.子網的劃分3.構成超網。
分類的IP地址:將IP地址劃分為若干個固定類,每一類地址都由兩個固定長度的欄位組成,其中第一個欄位是網路號,標志主機所連接到的網路;第二個欄位是主機號,標志該主機或路由器。
分組轉發演算法:1.從數據報的首部提取目的主機的IP地址D,得出目的網路地址為N。2.先判斷是否為直接交付,對路由器直接相連的網路逐個進行檢查:個網路的的子網掩碼和D逐位相與若,看結果是否和相應的網路地址匹配,若匹配則為直接交付,結束任務,否則間接交付,執行3。3.若路由器中有目的地址為D的特定主機路由,則把數據報傳送給路由表所指的下一跳路由器。否則執行4。4.對路由表的每一行。用其中的子網掩碼和D逐位相與,其結果為N,若N與該行的目的網路地址匹配,則傳送到下一跳路由器,否則執行5。5.若有默認路由器,則傳給默認路由器。否則執行6。6.報告轉發分組出錯。
劃分子網:從兩級IP地址到三級IP地址。IP地址空間的利用率有時很低,給每一個物理網路分配一個網路號會使路由表變得太大因而使網路性能變壞,兩級IP地址不夠靈活。
◆無分類編址CIDR:最主要的特點1.CIDR消除了傳統的A類、B類和C類地址以及劃分子網的概念,因而可以更加有效地分配IPv4的地址空間;2.CIDR把網路前綴都相同的連續的IP地址組成一個CIDR地址塊。
◆網際控制報文協議ICMP:網際層使用,ICMP允許主機或路由器報告差錯情況和提供有關異常情況的報告。ICMP是網際網路的標准協議,但不是高層協議。分為ICMP差錯報告報文(終點不可達、源點抑制、時間超過、參數問題、改變路由)和ICMP詢問報文(回送請求和回答、時間戳請求和回答)。
◆距離向量演算法:對每一個相鄰路由器發送過來的RIP報文進行步驟:1.對地址為X的相鄰路由器發來的RIP報文,先修改所有項目,把下一跳欄位中的地址都改為X,把所有的距離欄位值加1,。每個項目都有三個關鍵數據,到目的網路N,距離d,下一跳路由器X。2.對每一個項目,若原路由表中沒有N,則添加到路由表中,否則,若下一跳路由器是X,則把收到的項目替換原路由表中的項目,否則,若收到的項目中距離d小於路由表中,則更新,否則什麼也不做。3.若3分鍾還沒有收到相鄰路由器的更新路由表,則把此相鄰路由器記為不可達的路由器,即把距離置為16。4.返回。
◆開放最短路徑優先OSPF協議的基本特點:並不表示其他的路由選擇協議不是最短路徑優先,所有的在自治系統內部使用的路由選擇協議都是要尋找最短的路徑。主要特徵是使用分布式的鏈路狀態協議。//和RIP協議相比:1.向本自治系統中所有路由器發送信息。2.發送的信息就是與本路由器相鄰的所有路由器的鏈路狀態,但這只是路由器所知道的部分信息。3.只有當鏈路狀態發生變化時,路由器才向所有路由器用洪泛法發送此信息。//OSPF不用UDP而是直接用IP數據報傳送。其他特點:1.OSPF對於不同類型的業務可計算出不同的路由。2.如果到同一個目的網路有多條相同代價的路徑,那麼可以將通信量分配給這幾條路徑,叫做多路徑間的負載平衡。3.所有在OSPF路由器之間交換的分組都具有鑒別的功能,因而保證了僅在可信賴的路由器之間交換鏈路狀態信息。4.OSPF支持可變長度的子網劃分和無分類的編址CIDR。
★TCP/IP運輸層的兩個主要協議:都是網際網路的正式標准:用戶數據報協議UDP、傳輸控制協議TCP。
UDP和TCP的比較:同:都有復用和分用及檢錯的功能。不同:UDP:無連接、盡最大努力交付、面向報文、無擁塞控制、支持一對一一對多多對一和多對多的交互通信、首部開銷小。TCP:面向連接、每一條TCP連接都只能是點對點、提供可交付的服務、提供全雙工通信、面向位元組流。
★TCP擁塞控制:慢開始:在主機剛剛開始發送報文段時可先將擁塞窗口cwnd設置為一個最大報文段MSS的數值。在每收到一個對新的報文段的確認後,將擁塞窗口增加至多一個MSS的數值。用這樣的方法逐步增大發送端的擁塞窗口cwnd,可以分組注入到網路的速率更加合理。
擁塞避免:當擁塞窗口值大於慢開始門限時,停止使用慢開始演算法而改用擁塞避免演算法。擁塞避免演算法使發送的擁塞窗口每經過一個往返時延RTT就增加一個MSS的大小。
快重傳:發送端只要一連收到三個重復的ACK即可斷定有分組丟失了,就應該立即重傳丟手的報文段而不必繼續等待為該報文段設置的重傳計時器的超時。
快恢復:當發送端收到連續三個重復的ACK時,就重新設置慢開始門限 ssthresh
與慢開始不同之處是擁塞窗口 cwnd 不是設置為 1,而是設置為ssthresh若收到的重復的AVK為n個(n>3),則將cwnd設置為ssthresh若發送窗口值還容許發送報文段,就按擁塞避免演算法繼續發送報文段。若收到了確認新的報文段的ACK,就將cwnd縮小到ssthresh
乘法減小:是指不論在慢開始階段還是擁塞避免階段,只要出現一次超時(即出現一次網路擁塞),就把慢開始門限值 ssthresh 設置為當前的擁塞窗口值乘以 0.5。當網路頻繁出現擁塞時,ssthresh 值就下降得很快,以大大減少注入到網路中的分組數。
加法增大:是指執行擁塞避免演算法後,在收到對所有報文段的確認後(即經過一個往返時間),就把擁塞窗口 cwnd增加一個 MSS 大小,使擁塞窗口緩慢增大,以防止網路過早出現擁塞。
◆萬維網:是一個大規模的、聯機式的信息儲藏所。用鏈接的方法能非常方便地從網際網路上的一個站點訪問另一個站點,從而主動地按需獲取豐富的信息。萬維網使用統一資源定位符URL來標志萬維網上的各種文檔,並使每一個文檔在整個網際網路的范圍內具有唯一的標識符URL。萬維網客戶程序與萬維網伺服器程序之間的交互遵守嚴格的協議,這就是超文本傳送協議HTTP。HTTP是一個應用層協議,它使用TCP連接進行可靠的傳送。萬維網使用超文本標記語言HTML,使得萬維網頁面的設計者可以很方便地用鏈接訪問。
HTTP的操作過程:是面向事務的應用層協議,是萬維網上能夠可靠地交換文件的重要基礎。每個網點都有一個伺服器進程,它不斷地監聽TCP的埠80,以便發現是否有瀏覽器向它發出連接建立請求。一旦監聽到並建立了TCP連接後,瀏覽器就向萬維網伺服器發出瀏覽某個頁面的請求,伺服器接著就返回所請求的頁面作為響應。最後釋放TCP連接。請求和響應的交互必須按照規定的格式和遵循一定的規則,就是超文本傳送協議HTTP。HTTP是無狀態的。
HTTP/1.0和HTTP/1.1的差別:HTTP/1.0協議是無狀態的。缺點是每請求一個文檔會有兩倍的RTT開銷。萬維網伺服器往往同時服務於大量客戶,所以這種非持續連接會使萬維網伺服器負擔很重。HTTP/1.1協議使用持續連接。萬維網伺服器在發送響應後仍然在一段時間內保持這條連接,使同一個客戶(瀏覽器)和該伺服器可以繼續在這條連接上傳送後續的 HTTP 請求報文和響應報文。HTTP/1.1的持續連接:非流水線方式和流水線方式。
HTTP的報文結構:HTTP是面向文本的,有請求報文和響應報文兩類。都是由三個部分組成(開始行、首部行、實體主體)。請求報文的第一行請求行只有方法、請求資源的URL以及HTTP的版本三個內容。

復制的也不知道有沒有字元丟失

❻ 截斷二進制指數後退演算法

#計算機網路技術基礎#IEEE 802.3採用截斷二進制指數後退演算法。規定凳陵信重發次數i的上限為汪陵(16),但以後T值不再增加,隨機棗輪等待的(時間片2T)最大時,隙數就被固定。

❼ 計算機上網路介面層的功能是由什麼完成的

計算機網路系統是由計算機系統、數據通信和網路系統軟體組成的,從硬體來看主要有下列組成部分:

(1)終端:用戶進入網路所用的設備,如電傳打字機、鍵盤顯示器、計算機等。在區域網中,終端一般由微機擔任,叫工作站,用戶通過工作站共享網上資源。

(2)主機:有於進行數據分析處理和網路控制的計算機系統,其中包括外部設備、操作系統及其它軟體。在區域網中,主機一般由較高檔的計算機(如486和586機)擔任,叫伺服器,它應具有豐富的資源,如大容量硬碟、足夠的內存和各種軟體等。

❽ 用C語言寫一道題!!!求解答!!

#使用python解答的代碼
importmath
#計算機網路截斷二進制2台跡敬主機同時發送數據的平均重傳次數
sum=0
rate=1
succ=0
fail=1#前i-1次傳送失敗
s2=1#第i次傳送成功的概率
forxinrange(1,17):
fail*=rate
ifx<10:
rate=math.pow(0.5,x)#每一次姿慧慎傳送失敗的概率
else:
碧咐rate=math.pow(0.5,10)
succ=1-rate#每一次傳送成功的概率
s2=fail*succ
sum+=x*s2
print(sum)

❾ 截斷二進制指數退避演算法

做京東筆試題時遇到這問題

截斷二進制指數退避(truncated binary exponential backoff)演算法就是是用來解決乙太網碰撞問題的一種演算法。

1.確定基本退避時間,它就是爭用期。乙太網把爭用期定為51.2us。對於10Mb/s乙太網,在爭用期內可發送512bit,即64位元組。也可以說爭用期是512比特時間。1比特時間就是發送1比特所需要的時間。所以這種時間單位與數據率密切相關。

2.從離散的整數集合[0,1,…,]中隨機取出一個數,記為r。重傳應推後的時間就是r倍的爭用期。上面的參數k按下面的公式計算:

k=Min[重傳次數,10]

可見當重傳次數不超過10時,參數k等於重傳次數;但當重傳次數超過10時,k就不在增大而一直等於10。

3.當重傳達16次仍不能成功時(這表明同時打算發送的數據站太多,以致連續發生沖突),則丟棄該,並向高層報告。

例如,在第1次重傳時,k=1,隨機數r從整數{0,1}中選一個數。因此重傳推遲的時間是0或爭用期,在這兩個時間中隨機選擇一個。 整數范圍的選擇為2的k次方個數

若再發生碰撞,則重傳時,k=2,隨機數r就從整數{0,1,2,3}中選一個數。因此重傳推遲的時間是此空在0,2  ,4  和6  這4個時間中隨機抽取一個。

同樣,若在發生碰撞,則重傳時k=3,隨機數r就從整數{0,1,2,3,4,5,6,7}中選一個數。以此類推。

若連續多次發生沖突,就表明可能有較多的站參森清瞎與爭用信道。但使用退避演算法可使重傳需要推遲的平均時間隨重傳次數而增大(這也稱為動態退避),因而減小發生碰撞的概率,有利於整個系統的穩定。

乙太網在發送數據時,如果幀的前64位元組之內沒有發生沖突,那麼後續的數據就不會發正並生沖突。換句話說,如果發生沖突就立即中止發送,這時已經發送出去的數據一定小於64位元組,因此乙太網規定了最短有效的幀長為64位元組,凡長度小於64位元組的幀都是由於沖突而異常中止的無效幀。收到了這種無效幀就應當立即丟棄。

閱讀全文

與截斷二進制計算機網路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裝網路機頂盒多少錢一個月 瀏覽:474
蘋果手機進群顯示網路出錯 瀏覽:179
電信手機怎麼調4g網路 瀏覽:887
藍牙互聯對方沒網路能傳送軟體嗎 瀏覽:732
打行動電話網路無法連接 瀏覽:279
網路怎麼樣修改可以快 瀏覽:654
哈佛f7網路卡在哪裡 瀏覽:440
網路安全在哪個城市就業 瀏覽:552
寬頻電信網路信號差怎麼辦 瀏覽:326
找茬網路版哪些 瀏覽:342
最便宜網路多少錢 瀏覽:57
數碼電視無線網路遙控器哪裡買 瀏覽:535
監控顯示網路非移動網路 瀏覽:157
買茶葉有哪些網路 瀏覽:867
如何通過網路調取醫院病人病歷 瀏覽:844
網路看命和心理咨詢哪個剛好 瀏覽:821
5g網路家庭覆蓋多少米 瀏覽:706
移動網路櫃取快遞 瀏覽:997
網路不穩定怎麼搞 瀏覽:76
簡單設置一下就讓網路快10倍 瀏覽:270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