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網路連接 > 計算機網路實驗7

計算機網路實驗7

發布時間:2023-03-20 03:20:38

計算機網路7層協議數據的傳輸速度單位分別是什麼

在傳輸層的數據叫段, 網路層叫包,數據鏈路層叫幀,物理層叫比特流,這樣的叫法叫PDU(協議數據單元)。

網路七層協議:OSI是一個開放性的通行系統互連參考模型,他是一個定義的非常好的協議規范。OSI模型有7層結構,每層都可以有幾個子層。 OSI的7層從上到下分別是:

7 應用層 6 表示層 5 會話層 4 傳輸層 3 網路層 2 數據鏈路層 1 物理層 其中高層,

即7、6、5、4層定義了應用程序的功能,

下面3層,即橡拍3、2、1層主要面向通過網路的端到端的數據流。

協議分層的作用:

(1)人們可以很容易的討論和學習協議的規范細節。

(2)層間的標准介面方便了工程模塊化。

(3)創建了一個更好的互連環境。

(4)降低了復雜度,使程序更容易修改,產品開發的速度更快。

(5)每層利用緊鄰的下層服務,更容易記住各層的功能。

大多數的計算機慎如擾網路都採用層次式結構,即將一個計算機網路分為若干層次,處在高層次的系統僅是利用較低層次的系統提供的介面和功能,不需了解低層實現該功能所採用的演算法和協議;較低層次也僅是使用從高層系統傳送來的參數,這就是層次間的無關性。因為有了這種無關性,層次間的每個模塊可以用一個新的模塊取代,只要新的模塊與舊的模塊具有相同的功能和介面,即使它們使用的演算法和協議都不一樣。

網路中的計算機與終端間要想寬旦正確的傳送信息和數據,必須在數據傳輸的順序、數據的格式及內容等方面有一個約定或規則,這種約定或規則稱做協議。

❷ 現代計算機網路的技術基礎有哪些

第1章 計算機網路基礎知識
1.1 計算機網路的產生與發展
1.2 計算機網路概述
1.2.1 計算機網路的基本概念
1.2.2 通信子網和資源子網
1.3 計算機網路的功能
1.4 計算機網路的分類和拓撲結構
1.4.1 計算機網路的分類
1.4.2 計算機網路的拓撲結構
1.5 計算機網路的應用
小結
習題1
第2章 數據通信技術
2.1 數據通信的基本概念
2.1.1 信息、數據與信號
2.1.2 模擬信號與數字信號
2.1.3 基帶信號與寬頻信號
2.1.4 信道及信道的分類
2.1.5 數據通信的技術指標
2.1.6 通信方式
2.2 傳輸介質的主要特性和應用
2.2.1 傳輸介質的主要類型
2.2.2 雙絞線
2.2.3 同軸電纜
2.2.4 光纖
2.2.5 雙絞線、同軸電纜與光纖的性能比較
2.3 無線與衛星通信技術
2.3.1 電磁波譜
2.3.2 無線通信
2.3.3 微波通信
2.3.4 衛星通信
2.4 數據交換技術
2.4.1 電路交換
2.4.2 存儲轉發交換
2.5 數據傳輸技術
2.5.1 基帶傳輸技術
2.5.2 頻帶傳輸技術
2.5.3 多路復用技術
2.6 數據編碼技術
2.6.1 數據編碼的類型
2.6.2 數字數據的模擬信號編碼
2.6.3 數字數據的數字信號編碼
2.6.4 脈沖編碼調制
2.7 差錯控制技術
2.7.1 差錯產生的原因與差錯類型
2.7.2 誤碼率的定義
2.7.3 差錯的控制
小結
習題2
第3章 計算機網路體系結構與協議
3.1 網路體系結構與協議概述
3.1.1 網路體系結構的概念
3.1.2 網路協議的概念
3.1.3 網路協議的分層
3.1.4 其他相關概念
3.2 OSI參考模型
3.2.1 OSI參考模型的概念
3.2.2 OSI參考模型各層的功能
3.2.3 OSI參考模型中的數據傳輸過程
3.3 TCP/IP參考模型
3.3.1 TCP/IP概述
3.3.2 TCP/IP參考模型各層的功能
3.4 OSI參考模型與TCP/IP參考模型
3.4.1 兩種模型的比較
3.4.2 OSI參考模型的缺點
3.4.3 TCP/IP參考模型的缺點
3.4.4 網路參考模型的建議
小結
習題3
第4章 區域網
4.1 區域網概述
4.2 區域網的特點及其基本組成
4.3 區域網的主要技術
4.3.1 區域網的傳輸介質
4.3.2 區域網的拓撲結構
4.3.3 介質訪問控制方法
4.4 區域網體系結構與IEEE 802標准
4.4.1 區域網參考模型
4.4.2 IEEE 802區域網標准
4.5 區域網組網技術
4.5.1 傳統乙太網
4.5.2 IBM令牌環網
4.5.3 交換式乙太網
4.6 快速網路技術
4.6.1 快速乙太網組網技術
4.6.2 吉比特乙太網組網技術
4.6.3 ATM技術
4.7 VLAN
4.7.1 VLAN概述
4.7.2 VLAN的組網方法
4.8 WLAN
4.8.1 WLAN概述
4.8.2 WLAN的實現
4.8.3 WLAN組網實例——家庭無線區域網的組建
小結
習題4
第5章 廣域網接入技術
5.1 廣域網概述
5.2 常見的廣域網接入技術
5.2.1 數字數據網(DDN)
5.2.2 綜合業務數字網(ISDN)
5.2.3 寬頻綜合業務數字網(B-ISDN)
5.2.4 分組交換數據網(PSDN)
5.2.5 幀中繼(Frame Relay)
5.2.6 數字用戶線路xDSL
小結
習題5
第6章 網路互聯技術
6.1 網路互聯的基本概念
6.1.1 網路互聯概述
6.1.2 網路互聯的要求
6.2 網路互聯的類型和層次
6.2.1 網路互聯的類型
6.2.2 網路互聯的層次
6.3 典型網路互連設備
6.3.1 中繼器
6.3.2 網橋
6.3.3 網關
6.3.4 路由器
6.4 路由協議
6.4.1 路由信息協議(RIP)
6.4.2 內部路由協議(OSPF)
6.4.3 外部路由協議(BGP)
6.5 路由器的基本配置
6.5.1 路由器的介面
6.5.2 路由器的配置方法
小結
習題6
第7章 Inter基礎知識
7.1 Inter的產生和發展
7.1.1 ARPANET的誕生
7.1.2 NSFNET的建立
7.1.3 全球范圍Inter的形成與發展
7.2 Inter概述
7.2.1 Inter的基本概念
7.2.2 Inter的特點
7.3 Inter的主要功能與服務
7.3.1 Inter的主要功能
7.3.2 Inter的主要服務
7.4 Inter的結構
7.4.1 Inter的物理結構
7.4.2 Inter協議結構與TCP/IP
7.4.3 客戶機/伺服器的工作模式
7.5 Inter地址結構
7.5.1 IP地址概述
7.5.2 IP地址的組成與分類
7.5.3 特殊類型的IP地址
7.5.4 IP地址和物理地址的轉換
7.6 子網和子網掩碼
7.6.1 子網
7.6.2 子網掩碼
7.6.3 A類、B類、C類IP地址的標准子網掩碼
7.6.4 子網掩碼的確定
7.7 域名系統
7.7.1 域名系統的層次命名機構
7.7.2 域名的表示方式
7.7.3 域名伺服器和域名的解析過程
7.8 IPv4的應用極其局限性
7.8.1 什麼是IPv4
7.8.2 IPv4的應用
7.8.3 IPv4的局限性
7.9 IPv6簡介
7.9.1 IPv6的發展歷史
7.9.2 IPv4的缺點及IPv6的技術新特性
7.9.3 IPv4與IPv6的共存局面
7.9.4 從IPv4過渡到IPv6的方案
7.9.5 IPv6的應用前景
小結
習題7
第8章 Inter接入技術
8.1 Inter接入概述
8.1.1 接入到Inter的主要方式
8.1.2 ISP
8.2 電話撥號接入Inter
8.2.1 SLIP/PPP概述
8.2.2 Winsock概述
8.3 區域網接入Inter
8.4 ADSL接入技術
8.4.1 ADSL概述
8.4.2 ADSL的主要特點
8.4.3 ADSL的安裝
8.4.4 PPP與PPPoE
8.5 Cable Modem接入技術
8.5.1 CATV和HFC
8.5.2 Cable Modem概述
8.5.3 Cable Modem的主要特點
8.6 光纖接入技術
8.6.1 光纖接入技術概述
8.6.2 光纖接入的主要特點
8.7 無線接入技術
8.7.1 無線接入概述
8.7.2 WAP簡介
8.7.3 當今流行的無線接入技術
8.8 連通測試
小結
習題8
第9章 Inter的應用
9.1 Inter應用於家庭
9.1.1 家庭用戶連入Inter
9.1.2 使用瀏覽器瀏覽Inter
9.1.3 家庭娛樂
9.2 Inter應用於電子商務
9.2.1 電子商務及其起源
9.2.2 電子商務的特點
9.2.3 電子商務的內容
9.3 Inter應用所帶來的社會問題
9.4 Inter應用的發展趨勢與研究熱點
小結
習題9
第10章 移動IP與下一代Inter
10.1 移動IP技術
10.1.1 移動IP技術的概念
10.1.2 與移動IP技術相關的幾個重要術語
10.1.3 移動IP的工作原理
10.1.4 移動IP技術發展的3個階段
10.2 第三代Inter與中國
10.2.1 什麼是第三代Inter
10.2.2 第三代Inter的主要特點
10.2.3 中國的下一代互聯網
小結
習題10
第11章 網路操作系統
11.1 網路操作系統概述
11.1.1 網路操作系統的基本概念
11.1.2 網路操作系統的基本功能
11.1.3 網路操作系統的發展
11.2 Windows NT Server操作系統
11.2.1 Windows NT Server 的發展
11.2.2 Windows NT Server的特點
11.3 Windows 2000 Server操作系統
11.3.1 Windows 2000 Server簡介
11.3.2 Windows 2000 Server的特點
11.4 Windows Server 2003操作系統
11.4.1 Windows Server 2003簡介
11.4.2 Windows Server 2003的特點
11.5 NetWare操作系統
11.5.1 NetWare操作系統的發展與組成
11.5.2 NetWare操作系統的特點
11.6 UNIX操作系統
11.6.1 UNIX操作系統的發展
11.6.2 UNIX操作系統的特點
11.7 Linux操作系統
11.7.1 Linux操作系統的發展
11.7.2 Linux操作系統的特點
小結
習題11
第12章 網路安全
12.1 網路安全的現狀與重要性
12.2 防火牆技術
12.2.1 防火牆的基本概念
12.2.2 防火牆的主要類型
12.2.3 防火牆的主要產品
12.3 網路加密技術
12.3.1 網路加密的主要方式
12.3.2 網路加密演算法
12.4 數字證書和數字簽名
12.4.1 電子商務安全的現狀
12.4.2 數字證書
12.4.3 數字簽名
12.5 入侵檢測技術
12.5.1 入侵檢測的基本概念
12.5.2 入侵檢測的分類
12.6 網路防病毒技術
12.6.1 計算機病毒
12.6.2 網路病毒的危害及感染網路病毒的主要原因
12.6.3 網路防病毒軟體的應用
12.6.4 網路工作站防病毒的方法
12.7 網路安全技術的發展前景
12.7.1 網路加密技術的發展前景
12.7.2 入侵檢測技術的發展趨勢
12.7.3 IDS的應用前景
小結
習題12
第13章 網路管理
13.1 網路管理概述
13.1.1 網路管理的基本概念
13.1.2 網路管理體系結構
13.2 網路管理的功能
13.3 MIB
13.3.1 MIB的結構形式
13.3.2 MIB的訪問方式
13.4 SNMP
13.4.1 SNMP的發展
13.4.2 SNMP的設計目標
13.4.3 SNMP的工作機制
13.5 網路管理工具
13.5.1 HP Open View
13.5.2 IBM TME 10 NetView
13.5.3 Cisco Works 2000
13.5.4 3Com Transcend
13.6 網路管理技術的發展趨勢
小結
習題13
第14章 網路實驗
14.1 實驗1 理解網路的基本要素
14.2 實驗2 雙絞線的製作與應用
14.3 實驗3 使用「超級終端」進行串列通信
14.4 實驗4 網路連接性能的測試
14.5 實驗5 組建一個小型對等網
14.6 實驗6 服務
14.7 實驗7 使用電子郵件
14.8 實驗8 DHCP伺服器的安裝與配置
14.9 實驗9 DNS伺服器的安裝與配置

❸ 我想知道網路系統管理這個專業都要學習哪些課程

網路系統管理是網路系統管理專業教學計劃中一門必修專業課程。根據培養基層應用型人才的需要,本課程的教學目標與任務是通過本課程的學習,使學生對計算機網路從整體上有一個較清晰的了解,對當前計算機網路的主要種類、常用的網路協議、網路體系結構有較清晰的概念,能設計簡單的網路,是計算機網路得以正常運行和充分發揮效能的不可缺少的保障。

課程任務:網路系統管理的概念較多,因此要強調基本概念,對計算機網路中所使用的專用設備主要要求學生了解。計算機網路的發展非常迅速,新的技術不斷出現,在強調基本概念的基礎上,應盡可能地講述較新的內容,使所學的內容不致很快地過時。本課程工程性較強,教學中應使理論聯系實際。

課程要求:

1. 網路基礎知識

2.網路規劃與布線

3.組網准備

4.組建對等網

5.組建多媒體網路

6.組建游戲網路

7.配置伺服器管理區域網

8.配置企業網

9.系統安全與網路安全

10.網路監控

11.系統工具及系統災難性恢復

12.區域網維護

第x章
章節名稱

第一章
網路基礎知識

實驗一
認識計算機網路

第二章
網路規劃與布線

實驗二
網路規劃與布線實驗

第三章
組網准備

實驗三
組網工具、環境、方案設計實驗

第四章
組建對等網

實驗四
組建對等網實驗

第五章
組建多媒體網路

第六章
組建游戲網路

實驗五
組建多媒體網路與游戲網路實驗

第七章
配置伺服器管理區域網

實驗六
伺服器管理實驗

第八章
配置企業網

實驗七
企業網設計與配置實驗

第九章
系統安全與網路安全

第十章
網路監控

實驗八
網路安全、監控實驗

第十一章
系統工具及系統災難性恢復

第十二章
區域網維護

實驗九
區域網維護實驗

❹ 計算機教案

作為一名教職工,時常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綱與課堂教學的紐帶和橋梁。來參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計算機教案4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計算機教案 篇1

電子計算機與多媒體

教學目標 :

1、學會本課的生字新詞。

2、引導學生聯系課文內容理解詞語。

3、理清課文的脈絡,整體感知課文的內容。

教學過程 :

一、揭示課題。

1、導語 :同學們,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在我們的生活中又走進了一位新朋友。他簡直是無所不能,既能給我們的生活增添無窮的樂趣,又能在我們的學習生活中給與莫大的幫助與支持。你們知道這位時代的驕子是什麼嗎?對!就是電子計算機。

2、板書課題:

3、同學們對電子計算機有哪些了解呢?今天我們共同學習課文,深入了解它們。

二、檢查學生預習情況。

1、反饋生字詞的預習情況。

具體要求:請一個學生或者小組匯報的形式,談談自學生字詞的收獲。

(1)自讀課文,找出課文中的生字,說說應該注意什麼?

多媒體:

誕生:

埃尼阿克:

嗅覺:

(2)再次朗讀課文,聯系課文內容,結合字典中的解釋,理解課文中詞語的含義。

繁衍:逐漸增多或增廣。

角色:本來比喻生活中某種類型的人物,課文中把電子計算機比作人,說明計算機已經成為人類社會中不可缺少的東西。

信息:在日常生活中,它可以理解為「音信,消息」;在科學研究中,它指的是用符號傳送的內容,而這些內容是接收符號者事先不知道的。

傳真:通過有線電或無線電裝置把照片、圖表、書信、文件等的真跡傳送到遠方的通訊方式。

信息高速公路:指電腦與電腦連接起來形成的電腦網路

2、檢查學生朗讀課文的情況,指名分段朗讀,集體糾正讀音。

3、課前,同學們都閱讀查找了有關電子計算機和多媒體的有關資料。哪個同學願意舉例說一說電腦在生活中的用途呢?(組織學生交流搜集的有關資料。)

三、自學課文,初步了解課文的內容,理清課文的脈絡。

1、自由讀課文。思考:預習中向我們提出了哪些問題?你能試著在課文中找出相關的答案嗎?(預習中給同學們提出了四個問題:什麼是多媒體?多媒體與計算機有什麼關系?課文向我們介紹了有關多媒體的哪些知識?你對電子計算機越來越「神」是怎樣理解的?)

2、學生分小組討論,試著解決問題。

(1)多媒體指的是能夠傳遞信息的物體。

(2)目前,具有多媒體功能的電腦設備已經走入了尋常百姓家。人們可以使用它看電視、聽廣播、打電話、發傳真、看vcd、聽cd、唱卡拉ok……還可以在家中上網。

3、指導學生分段,歸納段意。

思考:默讀課文,想想課文中哪幾個自然段向我們介紹了「」的知識呢?

(課文的2——5自然段向我們介紹了多媒體與計算機的知識。)

追問:課文的一、六自然段分別向我們介紹了哪些知識?

(第一自然段簡單地向我們介紹了計算機發展的歷史進程以及重要的地位。第六自然段講的是計算機的技術將會發展的非常迅速,而且會越來越「神」)

4、再次朗讀課文,目的在於讓學生進一步理清文章的層次。

四、作業

1、書寫本課的生字新詞。

2、查找有關計算機與多媒體的資料,為下節課的學習做准備。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

1、了解計算機與多媒體的簡單知識以及二者之間的關系。

2、激發學生熱愛科學、主動學習的興趣。

3、學會運用舉例說明的方法。

學過程 :

一、深入學習,理解課文的內容。

1、將學生分成學習小組,以小組為單位自學課文。把自己感興趣的問題或者不懂的問題記錄下來。

2、引導學生將各組提出的問題篩選、分類,歸並成幾個大的問題,請學生寫在紙上,投影出示。

可能出現的問題:

(1)第一台電子計算機是怎樣誕生的?

(2)人們為什麼把電子計算機稱為「電腦」?

(3)多媒體是怎麼回事?有哪些功能?

(4)電腦與計算機有什麼關系呢?

(5)計算機越來越神。她會神到什麼程度呢?

3、選擇自己感興趣的問題,再次深入默讀課文,進行獨立思考。然後與組內的同學進行交流。

4、匯報解決以上的.問題。

思考題一

學生甲:世界第一台電子計算機於1946年誕生於美國華盛頓的史密森博物館,她的名字叫「埃尼阿克」

學生乙:我想介紹我查找的一份課外資料。世界上第一台計算機發明於二戰之中。因為它是為美國海軍繪制彈道圖用的。它有半個足球場那麼大,裡面含有500英里的電線,是用電磁信號移動機械部件。它的運行速度很慢,3——5秒運行一次,適應性也很差,只適用於專門的領域。他只是一台普通用途的計算機。

學生丁:短短幾十年裡,計算機已經奇跡般地繁衍了四代。第一代是使用真空電子管運行的計算機。十一年以後,就出現了第二代晶體管計算器。七年後,又更新產生了第三代集成電路計算機。十年後,又發明了現在較大規模集成電路計算機。幾十年的時間,計算機有了如此大的發展,而且一次比一次先進,一次比一次用途廣泛。以至於成為現代社會的天之驕子。

思考題二

學生甲:在發明之初,計算機確實是用來進行計算的機器。用它進行比較復雜的數學計算。但是,隨著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如今電子計算機早已經不單純地運用在計算方面了。科學家們把計算機做成像人的大腦一樣的機器,迅速的對外界傳來的信息做出相應的判斷和處理。因此,人們把它稱之為電腦。

教師追問:通過你對電腦的了解,你能說說電子計算機可以做那些信息處理嗎?

學生丁:電子計算機可以幫助人們進行各種數據的存儲,可以進行文字處理和表格處理,還可以進行圖片、動畫……處理。

教師小結:電子計算機的功能可真多,真不愧「電腦」的稱呼呀。

思考題三

學生甲:媒體指的是能夠傳遞信息的物體。過去,媒體傳遞信息的功能比較單一。例如電話之能夠傳遞聲音,電報只能傳遞文字信息。當今人們希望有一種具有「十八般武藝」的設備,能夠傳遞多種信息。這樣的設備被稱之為多媒體。

學生乙:作者運用中國的「媒人」的作用來舉例說明了什麼叫媒體,形象生動,通俗易懂。

教師追問:在你的家庭中有哪些多媒體呢?

學生丁:可以看電視、聽廣播、打電話、發傳真……還可以上網……現在還有許多的多媒體家庭中還沒有,但是我相信在不久的將來一定會有的。

思考題四

學生甲:作者通過人體各種器官與大腦的關系的闡述,說明了電腦與多媒體的關系正如人的大腦與各器官的關系一樣。

學生乙:作者在這里運用了比喻的說明方法。把電腦比成了「司令部」,說明了電腦與多媒體的關系,使我們了解了電腦的重要作用。

思考題五

學生甲:電子計算機發展的速度相當快,差不多每十年就產生一代新的電子計算機。計算機的發展會越來越神。

學生乙:具有多功能的電腦的用途非常廣泛。作者運用了列舉的方法,使我們更加清楚地了解了電腦的重要作用。

學生丁:多媒體電腦功能巨大。作者運用了一句諺語概括地說明「秀才不出門,盡知天下事」。這句話告訴我們只要擁有一台多媒體電腦,不用走出家門,就能夠了解天下發生的一切事情。

5、再次朗讀課文,體會文章的內容。

二、思維拓展練習

1、同學們,通過剛才的學習,我們對計算機發展的進程有了一定的認識與了解。那麼,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社會的不斷進步,計算機能夠神到什麼程度呢?請你展開大膽的想像,設計出新型的電腦。把自己的設計方案及草圖畫在紙上。

2、朗讀課文。匯報交流。

附:板書設計

教案點評:

隨著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電腦的功能越來越多了。擁有電腦的家庭也越來越多了,電腦對學生來講並不陌生。通過認真閱讀課文和交流,學生能比較輕松地了解課文中向我們介紹的有關計算機的知識。教師在第二課時用了較充裕的時間安排學生之間互相介紹自己用計算機操作方面的知識演示給大家,並展示了自己使用電腦製作的作品,這樣做,激發了學生學習使用計算機的慾望,使計算機真正為我們服務。

探究活動:

召開《電腦新暢想》博覽會。會上展示未來世界的電腦新產品。激發學生的想像力、創造力。舉辦博覽會的過程:

1、設計博覽會主題及會徽,籌備博覽會組委會。

2、進行博覽會宣傳及招標。

3、各參展單位布置展台,設計實施宣傳方案。

4、徵集最佳暢想獎、最佳設計獎、最佳宣傳獎……

5、舉辦發獎儀式。

計算機教案 篇2

第一課時

一、教學目標:

1.理清課文寫作思路。

2.了解課文在介紹各種功用時所運用的說明方法。

3.分析說明內容之間的銜接轉換及其好處。

二、重難點:

1.運用恰當的說明方法介紹電子計算機的多種功能。

2.用准確、簡明、通俗、易懂的語言說明生疏、深奧的科學知識。

三、教學過程:

1.導入新課:

電腦在我們現代人的生活中越來越普及。比如我們老師現在也得學電腦,不用電腦,就不能開多媒體課。可想電腦在現代生活的重要性,電腦就是電子計算機,今天就讓我們來閱讀著名物理學家錢偉長寫的科學小品〈〈電子計算機的多種功能〉〉。

2.聽錄音,注意生字生詞,並給課文分段。

(1)給下列字注音:

汞害gong存貯zhu屏幕ping

梗概geng渥太華wo網路luo

(2)理清課文思路:

第一部分(1):引出說明對象。

第二部分(2—7):介紹電子計算機的多種功能和發展狀況。

功能:計算

計算機網路

作實驗

畫工程圖

用於教育

第三部分(8):總結全文.

3.分析課文的說明方法:

列數字:教科研人員的計算機網路。

舉例子:瑞典銀行的計算機網路。美國、西歐、日本的計算機的終端台數。

作比較:人工做實驗和計算機做實驗所需要的時間。

4.分析說明內容之間的銜接及其好處。

「計算機能用來計算。這只是它的一種功能……..七分之六的工作量作其他用途。」

「比較普通的計算機網路。」

「計算機的另一個用途是做實驗。」

「計算機還可以畫工程圖。」

「在國外,計算機用於教育方面的也不少。」

文章用這些句子來轉換,過渡自然,行文條理十分清晰,給讀者以結構緊湊,一氣呵成之感。

5.體會課文語言的准確性。

板書:

一(1)引出說明對象

二(2—7)電子計算機:類型:通用計算機

專用計算機

計算器

功能:計算列數字

計算機網路舉例子、列數字

作實驗舉例子、作比較

畫工程圖舉例子、作比較

用於教育舉例子

三.(8)總結全文。

第二課時

一、教學目標:

1.比較〈〈電子計算機的多種功能〉〉與〈〈宇宙里有些什麼〉〉。

2.課文拓展閱讀。

二、重難點:

拓展學生的課外閱讀,進一步落實學生對說明方法的感性認識。

三、教學過程:

1.復習舊課:

(1)電子計算機有哪幾種功能?

(2)幻燈片練習:改錯別字、填詞閱讀第6、7兩段

2.較對課後練習、作業本。

3.課外拓展閱讀(說明文)。

說明文

一、初中階段說明文閱讀的要求是:

1、能指明說明對象的特徵。

2、指出說明順序。

3、劃出文章段落層次。概括段落、層意。

4、.辨析主要的說明方法。

5、理解說明性語言平實、簡明、准確的特點。

二、分析說明對象的特徵的方法:

1、有些說明文或說明文語段中有直接提示說明對象特徵的中心句。劃到這些中心句,也就把握住了說明對象的特徵,如《中》。

2、有些說明文語段沒有直接提示說明對象特點的中心句。這時可以根據文段中的具體情況來歸納,一般可按以下幾個步驟:

(1)明確說明對象。

(2)理解說明內容。

(3)分析這些內容反映出說明對象的特徵。

三、說明文的順序:

說明文特別強調言之有序,常見的說明順序有:時間順序、空間順序、邏輯順序。時間順序和記敘的時間相似。空間順序:要特別注意弄清空間的位置。邏輯順序:常以推理過程來表現,以「事理說明文」為多。

四、判斷說明方法:

1、初中階段應掌握的說明方法有:列數字、舉例子、下定義、分類別、作比較、打比方、引言論、作解釋等。

2、判斷說明方法要注意與修辭方法的區別。

3、說明文中說明方法兼用或套用的情況很多、判定時不能故此失彼。

4、理解說明方法在語境中的作用:

首先我們應該領會這一說明方法的意圖,如「打比方」是為了通俗,形象地說明所介紹的內容;列數字、舉例子是為了真切地說明事物;作比較可以增強說明事物的效果。

五、說明文的語言:

說明文的語言特點主要體現在平實、簡明、准確上。常見的設題形式有對詞語的增刪、替換、移位等進行比較辨析的;有對文句中的限制、修飾成分進行分析,理解其表達上的積極作用;有分析「大約」、「可能」等成分看似模糊的詞語;有理解重要代詞所指代的具體內容等。

回答這類題目時,一定要結合上下文,聯系段(篇)的內容進行理解,同時還要注意從正反不同的角度去思考。不能把話講絕,以防答題偏頗。

計算機教案 篇3

第一章計 算機基礎知識

1.1計算機概述

1.2計算機系統教學目的使學生了解計算機基礎知識,掌握計算機系統的概念教學重點1.了解計算機系統的組成以及各部分的主要功能

2.掌握鍵盤的使用,學會標准指法操作教學難點計算機系統的組成及各部分的主要功能建議學時理論:2上機:2教學教具多媒體教學系統教學方法理論:使用多媒體教學方法講授(.PPT);上機:指導上機實驗演示設計

板書設計1.1計算機概述

1.2計算機系統教學過程課程導入

主要內容介紹什麼是計算機,計算機的特點,計算機的應用與發展:

什麼是計算機;

計算機的發展;

計算機的分類;

計算機的主要應用;

計算機硬體系統:

結合具體實例進行講解;

計算機軟體系統:

舉例說明計算機的軟體系統,使學生對這一抽象概念有較深刻的印象。

詳細內容及要求一、教學內容:1、了解計算機的發展;

2、了解計算機系統的組成以及各部分的主要功能;

3、掌握鍵盤的使用,熟練掌握標准指法操作;

4、了解計算機中數據的表示編碼。

二、教學基本要求

了解計算機的特點、發展史(包括微型計算機的發展史)、類型、應用領域及前景;(教案 ) 掌握計算機軟體系統及硬體系統構成,了解微機的硬體系統,包括掌握微機系統硬體組成及主要性能指標。了解微機的軟體系統,包括掌握機器指令與計算機語言(機器語言,匯編語言,高級語言)的概念、系統軟體與應用軟體的概念;數據在計算機中的表示及編碼,包括了解二進制數概念、計算機內採用二進制數的優點。

三、重點與難點

重點:計算機的發展史和應用領域,計算機軟體系統及硬體系統構成,數據在計算機中的表示及編碼

難點:計算機基本工作原理,數據在計算機中的表示及編碼。

四、課時分配:講授4學時、實驗2學時

五、教學方法:講授(ppt)

六、教學過程:

第一講、計算機概述(1學時)

1、什麼是計算機(概念)

2、計算機發展過程階段年份物理器件軟體特徵應用范圍第一代46-57電子管機器語言、匯編語言科學計算第二代58-64晶體管高級語言科學計算、數據處理、工業控制第三代65-70小規模集成電路操作系統科學計算、數據處理、工業控制、文字處理、圖形處理第四代70至今大規模集成電路資料庫網路等各個領域3、計算機技術發展的趨勢巨型化、高性能、開放式、多媒體化、智能化、網路化

4、計算機的分類:

1)、根據規模大小分類:巨型機、大型機、中型機、小型機、微機、

2)、根據用途分類:通用計算機、專用計算機

5、計算機的主要應用

科學計算、數據處理、計算機控制、計算機輔助系統、人工智慧、辦公自動化系統中的應用

註:記住一些專用名字的縮寫

計算機教案 篇4

一、導入

小朋友們,通過我們前面的學習,計算機的功能確實非常強大,你一定很想知道計算機是由什麼組成的,又是靠什麼來進行工作的吧?那我們今天就來學習計算機的組成。

二、新授

1、認識計算機

從外表上看,一台比較完整的計算機由主機、顯示器、鍵盤、滑鼠及音箱、列印機組成。

一般的計算機有了主機、顯示器、鍵盤、滑鼠就可以進行工作了。

請學生分別認識以上設備,並能記住它們的名字。然後教師提問,對學生掌握情況進行檢查。

2、計算機的硬體系統

(1)理解什麼是硬體系統

計算機由很多部件組成,每個部件完成不同的工作。各個部件協同工作,相互配合,計算機才能完成各種工作,顯示出強大的功能。這些組成計算機的各個部件,我們就稱為「硬體」。

(2)部分計算機硬體及功能列舉

主機:主機是計算機的「司令部」,人的各種指令輸放計算機後,主機負責整理、分析、處理,然後輸出。

拆開主機箱,讓學生認識

對硬碟、光碟、優盤、軟盤進行比較講解。

三、總結

❺ 計算機網路實驗題

具體實驗哥們你自己做吧,就稍微講點。
實驗1,安裝自己弄,ICMP的話ping命令就是ICMP的。wirashark上面有過濾條目的,可以選擇要過濾的協議,因為網路信息非常多。注意將wireshak的網卡模式設置成混雜模式的。選擇某個分組就可以查看更具體的信息,雷冕的內容自己分析。
實驗2,WIN+R組合鍵,輸入cmd打開CLI,輸入ipconfig /all查看網卡網路信息。
實驗3,繼續輸入arp可以查看相關命令參數,再不懂網上查具體的命令例子。
實驗4,自己分析吧。不然沒意義

❻ 求高手幫忙《計算機網路應用基礎》7

1. B 環形網需要維護令牌,控制復螞判雜,信道利用歲悄率低乎物渣
2. D
3. BD
4. D
5. ABD
6. BC
7. D
8. D
9. B
10. D

❼ 計算機網路與通信的分組交換

20世紀60年代,美蘇冷戰期間,美國國防部領導的遠景研究規劃局ARPA提出要研製一種嶄新的網路對付來自前蘇聯的核攻擊威脅。因為當時,傳統的電路交換的電信網雖已經四通八達,但戰爭期間,一旦正在通信的電路有一個交換機或鏈路被炸,則整個通信電路就要中斷,如要立即改用其他迂迴電路,還必須重新撥號建立連接,這將要延誤一些時間。這個新型網路必須滿足一些基本要求:
1:不是為了打電話,而是用於計算機之間的數據傳送。
2:能連接不同類型的計算機。
3:所有的網路節點都同等重要,這就大大提高了網路的生存性。
4:計算機在通信時,必須有迂迴路由。當鏈路或結點被破壞時,迂迴路由能使正在進行的通信自動地找到合適的路由。
5:網路結構要盡可能地簡單,但要非常可靠地傳送數據。
根據這些要求,一批專家設計出了使用分組交換的新型計算機網路。而且,用電路交換來傳送計算機數據,其線路的傳輸速率往往很低。因為計算機數據是突發式地出現在傳輸線路上的,比如,當用戶閱讀終端屏幕上的信息或用鍵盤輸入和編輯一份文件時或計算機正在進行處理而結果尚未返回時,寶貴的通信線路資源就被浪費了。
分組交換是採用存儲轉發技術。把欲發送的報文分成一個個的「分組」,在網路中傳送。分組的首部是重要的控制信息,因此分組交換的特徵是基於標記的。分組交換網由若干個結點交換機和連接這些交換機的鏈路組成。從概念上講,一個結點交換機就是一個小型的計算機,但主機是為用戶進行信息處理的,結點交換機是進行分組交換的。每個結點交換機都有兩組埠,一組是與計算機相連,鏈路的速率較低。一組是與高速鏈路和網路中的其他結點交換機相連。注意,既然結點交換機是計算機,那輸入和輸出埠之間是沒有直接連線的,它的處理過程是:將收到的分組先放入緩存,結點交換機暫存的是短分組,而不是整個長報文,短分組暫存在交換機的存儲器(即內存)中而不是存儲在磁碟中,這就保證了較高的交換速率。再查找轉發表,找出到某個目的地址應從那個埠轉發,然後由交換機構將該分組遞給適當的埠轉發出去。各結點交換機之間也要經常交換路由信息,但這是為了進行路由選擇,當某段鏈路的通信量太大或中斷時,結點交換機中運行的路由選擇協議能自動找到其他路徑轉發分組。通訊線路資源利用率提高:當分組在某鏈路時,其他段的通信鏈路並不被當前通信的雙方所佔用,即使是這段鏈路,只有當分組在此鏈路傳送時才被佔用,在各分組傳送之間的空閑時間,該鏈路仍可為其他主機發送分組。可見採用存儲轉發的分組交換的實質上是採用了在數據通信的過程中動態分配傳輸帶寬的策略。
1.3計算機網路的分類4
計算機網路的分類與的一般的事物分類方法一樣,可以按事物的所具有的不同性質特點即事物的屬性分類。計算機網路通俗地講就是由多台計算機(或其它計算機網路設備)通過傳輸介質和軟體物理(或邏輯)連接在一起組成的。總的來說計算機網路的組成基本上包括:計算機、網路操作系統、傳輸介質(可以是有形的,也可以是無形的,如無線網路的傳輸介質就是空氣)以及相應的應用軟體四部分。
要學習網路,首先就要了解當前的主要網路類型,分清哪些是我們初級學者必須掌握的,哪些是現有的主流網路類型。
1.3.1按地理范圍劃分4
1.3.2按拓撲結構劃分7
1.3.3按資源共享方式劃分9
1.3.4區域網的分類10
1.4計算機網路結構12
1.4.1通信子網與資源子網12
1.4.2主機和終端12
1.4.3現代網路的結構特點12
1.5我國建立的計算機數據通信網簡介13
1.5.1電話網上的數據傳輸13
1.5.2中國公用分組交換網13
1.5.3中國公用數字數據網14
1.6計算機網路的標准15
1.6.1世界重要的標准化組織15
1.6.2網際網路的標准化16
小結16
習題16
第2章數據通信基礎18
2.1數據通信基礎知識18
2.1.1數據通信模型18
2.1.2並行傳輸和串列傳輸18
2.1.3同步傳輸和非同步傳輸19
2.1.4傳輸方式20
2.1.5模擬傳輸和數字傳輸20
2.2數據通信中的基本概念21
2.2.1頻率、頻譜和帶寬21
2.2.2數據傳輸速率24
2.2.3基帶傳輸和寬頻傳輸25
2.3傳輸介質25
2.3.1雙絞線25
雙絞線(Twisted Pair)是由兩條相互絕緣的導線按照一定的規格互相纏繞(一般以逆時針纏繞)在一起而製成的一種通用配線,屬於信息通信網路傳輸介質。雙絞線過去主要是用來傳輸模擬信號的,但現同樣適用於數字信號的傳輸。
雙絞線是綜合布線工程中最常用的一種傳輸介質。
雙絞線是由一對相互絕緣的金屬導線絞合而成。採用這種方式,不僅可以抵禦一部分來自外界的電磁波干擾,而且可以降低自身信號的對外干擾。把兩根絕緣的銅導線按一定密度互相絞在一起,一根導線在傳輸中輻射的電波會被另一根線上發出的電波抵消。「雙絞線」的名字也是由此而來。
雙絞線一般由兩根22-26號絕緣銅導線相互纏繞而成,實際使用時,雙絞線是由多對雙絞線一起包在一個絕緣電纜套管里的。典型的雙絞線有四對的,也有更多對雙絞線放在一個電纜套管里的。這些我們稱之為雙絞線電纜。在雙絞線電纜(也稱雙扭線電纜)內,不同線對具有不同的扭絞長度,一般地說,扭絞長度在3.81cm至14cm內,按逆時針方向扭絞。相鄰線對的扭絞長度在1.27cm以上,一般扭線的越密其抗干擾能力就越強,與其他傳輸介質相比,雙絞線在傳輸距離,信道寬度和數據傳輸速率等方面均受到一定限制,但價格較為低廉。
2.3.2同軸電纜27
同軸電纜從用途上分可分為基帶同軸電纜和寬頻同軸電纜(即網路同軸電纜和視頻同軸電纜)。同軸電纜分50Ω基帶電纜和75Ω寬頻電纜兩類。基帶電纜又分細同軸電纜和粗同軸電纜。基帶電纜僅僅用於數字傳輸,數據率可達10Mbps。
同軸電纜由里到外分為四層:中心銅線(單股的實心線或多股絞合線),塑料絕緣體,網狀導電層和電線外皮。中心銅線和網狀導電層形成電流迴路。因為中心銅線和網狀導電層為同軸關系而得名。
同軸電纜傳導交流電而非直流電,也就是說每秒鍾會有好幾次的電流方向發生逆轉。
如果使用一般電線傳輸高頻率電流,這種電線就會相當於一根向外發射無線電的天線,這種效應損耗了信號的功率,使得接收到的信號強度減小。
同軸電纜的設計正是為了解決這個問題。中心電線發射出來的無線電被網狀導電層所隔離,網狀導電層可以通過接地的方式來控制發射出來的無線電。
同軸電纜也存在一個問題,就是如果電纜某一段發生比較大的擠壓或者扭曲變形,那麼中心電線和網狀導電層之間的距離就不是始終如一的,這會造成內部的無線電波會被反射回信號發送源。這種效應減低了可接收的信號功率。為了克服這個問題,中心電線和網狀導電層之間被加入一層塑料絕緣體來保證它們之間的距離始終如一。這也造成了這種電纜比較僵直而不容易彎曲的特性。
2.3.3光纖27
光纖是光導纖維的簡寫,是一種利用光在玻璃或塑料製成的纖維中的全反射原理而達成的光傳導工具。前香港中文大學校長高錕和George A. Hockham首先提出光纖可以用於通訊傳輸的設想,高錕因此獲得2009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微細的光纖封裝在塑料護套中,使得它能夠彎曲而不至於斷裂。通常,光纖的一端的發射裝置使用發光二極體(light emitting diode,LED)或一束激光將光脈沖傳送至光纖,光纖的另一端的接收裝置使用光敏元件檢測脈沖。
在日常生活中,由於光在光導纖維的傳導損耗比電在電線傳導的損耗低得多,光纖被用作長距離的信息傳遞。
通常光纖與光纜兩個名詞會被混淆。多數光纖在使用前必須由幾層保護結構包覆,包覆後的纜線即被稱為光纜。光纖外層的保護層和絕緣層可防止周圍環境對光纖的傷害,如水、火、電擊等。光纜分為:光纖,緩沖層及披覆。光纖和同軸電纜相似,只是沒有網狀屏蔽層。中心是光傳播的玻璃芯。
在多模光纖中,芯的直徑是15μm~50μm, 大致與人的頭發的粗細相當。而單模光纖芯的直徑為8μm~10μm。芯外麵包圍著一層折射率比芯低的玻璃封套, 以使光線保持在芯內。再外面的是一層薄的塑料外套,用來保護封套。光纖通常被紮成束,外面有外殼保護。 纖芯通常是由石英玻璃製成的橫截面積很小的雙層同心圓柱體,它質地脆,易斷裂,因此需要外加一保護層。
2.4無線通信與衛星通信技術30
2.4.1電磁波譜30
2.4.2無線電波的傳輸32
2.4.3衛星通信32
2.4.4微波傳輸(地面微波)33
2.4.5紅外線及毫米波(室內通信)33
2.5編碼和調制技術33
2.5.1數字數據編碼為數字信號34
2.5.2數字數據調制為模擬信號36
2.5.3模擬數據轉換為數字信號39
2.5.4模擬數據轉換為模擬信號40
2.6數據交換技術41
2.6.1數據交換技術的類別41
2.6.2數據交換技術的比較45
2.7多路復用技術47
2.7.1頻分多路復用47
2.7.2同步時分多路復用48
2.7.3非同步時分多路復用48
2.7.4密集波分多路復用49
2.7.5碼分多址訪問52
2.8光纖通信54
2.8.1光纖通信的特點54
2.8.2光纖通信中的編碼技術55
2.9移動通信及蜂窩無線通信57
2.9.1模擬蜂窩電話57
2.9.2數字蜂窩無線通信58
2.9.3第三代移動通信60
2.10差錯控制的基礎知識62
2.10.1差錯產生的原因與差錯類型62
2.10.2差錯控制的方法62
小結64
習題64
第3章計算機網路體系結構66
3.1計算機網路體系結構66
3.1.1ISO/OSI參考模型的產生66
3.1.2各層功能概述68
3.1.3層間關系69
3.2TCP/IP的體系結構71
3.2.1TCP/IP與OSI參考模型的比較71
3.2.2TCP/IP的分層結構72
小結73
習題73
第4章物理層協議75
4.1物理層協議的基本概念75
4.1.1物理層的功能75
4.1.2物理層的服務76
4.1.3物理層對數據鏈路層提供的服務76
4.1.4常用的物理層標准77
4.2同步數字序列和同步光纖網79
4.2.1SDH/SONET的產生79
4.2.2SONET/SDH的傳輸速率80
4.2.3SONET數字體系第一級STS-1/OC-1的幀格式81
4.2.4SDH中的信元傳輸81
小結85
習題85
第5章數據鏈路層86
5.1數據鏈路層的功能與協議86
5.2流量控制方法88
5.3差錯控制方法90
5.3.1自動請求重發協議91
5.3.2差錯控制方法——循環冗餘校驗碼92
5.4高級數據鏈路控制協議94
5.4.1面向字元和面向位的鏈路控制協議94
5.4.2HDLC協議的基本概念95
5.4.3HDLC協議的幀格式96
5.4.4HDLC協議的主要內容97
5.5網際網路中的點對點協議99
5.5.1PPP的工作原理100
5.5.2PPP的應用102
小結103
習題103
第6章介質訪問控制子層和區域網105
6.1區域網參考模型105
6.2邏輯鏈路控制子層協議106
6.3介質訪問控制子層協議107
6.4CSMA/CD介質訪問控制方法108
6.4.1CSMA/CD協議的工作原理108
6.4.2MAC子層的幀格式112
6.5區域網協議標准114
6.5.1IEEE 802協議標准114
6.5.2IEEE 802.3乙太網標准115
6.6虛擬區域網122
6.6.1VLAN的作用123
6.6.2VLAN的連接和劃分124
6.6.3VLAN的標准802.1Q和802.1P126
6.6.4VLAN之間的通信127
6.7無線區域網129
6.7.1無線區域網的優點130
6.7.2無線區域網的組成結構130
6.7.3CSMA/CA協議的工作原理133
小結134
習題134
第7章網路層協議138
7.1網路層提供的服務138
7.1.1網路層為傳輸層提供的服務138
7.1.2網路層的兩種傳輸方式139
7.2網路層路由演算法139
7.2.1路由演算法的要求和分類139
7.2.2最短路徑演算法140
7.2.3擴散法141
7.2.4距離向量路由演算法142
7.2.5鏈路狀態路由演算法143
7.3擁塞控制145
7.3.1擁塞控制的一般概念145
7.3.2擁塞控制的方法和演算法147
7.4網際網路中的網際協議149
7.4.1IP數據報的格式149
7.4.2IP地址151
7.4.3劃分子網和子網掩碼153
7.4.4專用地址與網際網路地址轉換NAT技術157
7.5地址解析159
7.5.1IP地址與物理地址的映射159
7.5.2地址解析協議161
7.5.3反向地址解析協議163
7.6無分類域間路由選擇163
7.7網際網路控制報文協議165
7.7.1差錯報告報文166
7.7.2ICMP的查詢報文168
7.8IPv6和ICMPv6169
7.8.1IPv6概述169
7.8.2IPv6基本報頭格式171
7.8.3IPv6的地址結構172
7.8.4IPv6的擴展報頭174
7.8.5IPv4向IPv6的過渡簡介177
7.8.6ICMPv6177
7.9網際網路的路由選擇協議180
7.9.1內部網關路由協議180
7.9.2開放式最短路徑優先協議186
7.9.3單區域中OSPF的工作原理189
7.9.4多區域中OSPF的工作原理195
7.9.5邊界網關協議197
7.10虛擬專用網201
7.10.1VPN的基本概念201
7.10.2VPN連接和路由202
7.10.3VPN中的隧道技術204
7.11IP多播和IGMP206
7.11.1IP多播的用途207
7.11.2IGMP207
7.11.3多播地址208
7.11.4分布路由和多播路由協議210
小結211
習題211
第8章傳輸層協議214
8.1傳輸控制協議的基本功能214
8.1.1傳輸層的功能和服務214
8.1.2傳輸層的幾個重要概念215
8.2傳輸控制協議217
8.2.1TCP報文段的報頭217
8.2.2TCP的特性220
8.2.3TCP的流量控制222
8.2.4TCP的差錯控制223
8.2.5TCP的擁塞控制224
8.3用戶數據報協議225
8.3.1UDP概述225
8.3.2UDP通信過程和埠號226
8.3.3UDP用戶數據報的報頭格式227
8.3.4UDP的通信過程228
8.4服務質量保證230
8.4.1QoS的技術要求230
8.4.2QoS保證的相關技術231
8.4.3綜合服務和區分服務235
8.4.4多協議標簽交換協議238
小結242
習題242
第9章應用層協議245
9.1域名系統245
9.2TCP/IP應用層協議247
9.2.1文件傳輸協議247
9.2.2電子郵件248
9.2.3萬維網249
9.2.4遠程終端協議251
9.2.5信息檢索252
9.2.6簡單網路管理協議252
9.3博客和播客253
9.3.1新聞與公告服務253
9.3.2博客服務和播客服務254
9.4即時通信服務與網路電視服務256
9.4.1即時通信軟體256
9.4.2網路電視服務256
9.5對等連接軟體259
9.5.1P2P概述259
9.5.2P2P網路模型259
9.5.3P2P文件共享程序261
9.5.4P2P網路模型存在的問題和展望262
9.6動態主機配置協議262
9.6.1DHCP的用途262
9.6.2DHCP的工作流程263
小結264
習題264
第10章網路安全技術266
10.1網路安全概述266
10.1.1網路安全的概念266
10.1.2網路安全的分層理論267
10.1.3網路安全策略269
10.2信息加密技術270
10.2.1密碼技術基礎270
10.2.2加密演算法271
10.2.3數字簽名274
10.3報文鑒別275
10.4防火牆技術276
10.5入侵檢測278
10.5.1入侵檢測的概念278
10.5.2入侵檢測系統模型278
10.5.3入侵檢測原理279
10.6網路安全協議280
10.6.1網路層安全協議簇280
10.6.2安全套接字層282
10.6.3電子郵件安全283
小結285
習題285
第11章聯網設備287
11.1網路介面卡287
11.1.1網卡的分類287
11.1.2網卡的工作原理290
11.2數據機292
11.2.1Modem的基本工作原理292
11.2.2電纜電視Modem293
11.2.3ADSL技術294
11.3中繼器和集線器296
11.4網橋296
11.4.1網橋的功能296
11.4.2網橋的路徑演算法298
11.5交換機301
11.5.1交換機的功能和應用301
11.5.2交換機的工作原理303
11.5.3交換機的工作方式305
11.5.4交換機的模塊結構305
11.6路由器309
11.6.1路由器的工作原理309
11.6.2路由器的結構310
11.6.3路由器的功能311
11.6.4網關312
11.7三層交換機313
11.7.1三層交換機的產生313
11.7.2Switch Node的總體結構314
小結314
習題315
第12章網路實驗316
12.1網路實驗室介紹316
12.1.1網路實驗室拓撲結構316
12.1.2RACK實驗櫃的組成結構317
12.1.3配線架插座的說明317
12.1.4實驗室的布局318
12.1.5訪問控制伺服器簡介319
12.1.6基於Web的RCMS訪問管理319
12.2雙絞線製作實驗320
12.2.1雙絞線網線的製作標准320
12.2.2雙絞線網線製作實驗321
12.3交換機基礎配置實驗323
12.3.1交換機配置的基礎知識323
12.3.2交換機的基礎配置實驗329
12.3.3VLAN實現交換機埠隔離實驗332
12.3.4生成樹協議的應用實驗334
12.4路由器基礎配置實驗338
12.4.1路由器配置的基本知識339
12.4.2路由器的基本配置實驗342
12.4.3路由器的靜態路由配置實驗347
12.4.4路由器的動態路由——RIP配置實驗350
12.4.5配置PPP的PAP認證實驗354
習題358
參考文獻360

❽ 計算機網路技術實驗心得體會,要詳細點!!!寫的好一百分送上,每個實驗寫一篇啊

【導言】隨著時代的發展,教育自身也在不斷改進。尤其實施新課程以來,無論是教育目標、教育內容,還是教育觀念、教育方式和行為,以及教育評價,都發生著巨大的變革,對教師也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我們認為,加強教師教育教學理論修養,夯實文化底蘊,提高教育教學技能,是全面實施新課程的基本保證。近年來,我們充分利用計算機網路技術和現代信息技術手段優化校本培訓結構,實行「研訓一體化」為核心的教師繼續教育校本培訓,實現優質資源最大限度共享,優化教師學習研究的條件和環境,增加教師有效學習容量,提高教師研究質量,使教師不斷「超越自我」,促進自身的專業發展和研究水平的提升,不斷改善自身的教育教學行為,從而達到實現教師教育現代化、深化新一輪的課程改革和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目的。
一、課題的提出
當今世界,經濟全球化,信息網路化,科學技術加速發展,教育改革彼伏此起,一浪高於一浪。為了適應這種發展趨勢,世界各國加強教師教育,推進教師專業化發展。
在美國,中小學教師絕大多數是本科學歷,師資培訓主要有兩種觀點和趨勢:一是讓本科畢業生進入研究生院,接受專門的教師職業培訓,目的在於使這些學生具有寬廣的知識背景。小學教師要學習本科段文科課程;中學教師要學習所教專業的學術性課程,接受培訓的師范生將獲得文科碩士學位;另一種趨勢是:只對本科畢業生進行幾個星期的短期培訓,之後,直接讓他們在實際教學中獲得相關知識和經驗。但不管哪種方式進入教師行業的教師,每隔五年都要進行一次脫產學習,接受新的知識和技能,經過考核合格以後,才能再進入新的崗位。
作為職業教師,必須意識到自己是教育者,對人類發展要有深刻的理解,對兒童的教育有深遠影響,為此,必須有厚實的專業知識,廣博的文化知識,以及基於這些素質的實踐中的領導組織能力,有能力培養兒童熱情地生活、學習和自我思考,並有豐富的人文精神。在學校,教師應象有著不同品質和豐富個性的人力資源小組一樣,互相合作和協調,從而使作為一個組織的學校教育活動能得到持續發展。每位教師的技能和品質不是固定不變的,而是會隨著他們的經驗的增長而變化、豐富,教師有必要依據職業、專業、能力、素質和興趣,終身不斷地提高,促進教師素質提高的主要途徑有兩條:一是教師自己每天的教育實踐以及認真的自我研修;二是任命機構組織進行的教師培訓。在當今的環境下,要求教師有統一的理想是不可能的,以終身的品質提高為基礎,確保所有教師普遍掌握基本的技能,擁有基本素質以及促進個人發展和其專業能力的發展非常重要,只有這樣,學校才會有活力,其教育才會有能力。

我國教師教育在九五期間取得很大發展。教師數量迅速增加,教師結構得到了有效調整。1995年到2000年,小學專任教師從560萬增加到590萬,教師學歷合格率不斷提高,1995年到2000年,小學教師學歷不達標的由11.15%下降到3.14%;現在正加快實現小學教師由中等師范學歷向大專學歷過渡,這個過渡將在2010年完成。近年來各級政府和學校都採取有力措施,提高教師隊伍的學歷達標率。但是我國教師教育培訓工作中還存在不少問題,不能適應時代要求和教育發展的需要,加強和改進教師教育工作是當前教育改革的重點。提高教師隊伍的整體素質是教育改革發展中一個永恆的主題。實現這個任務要靠教師教育。「校本培訓」是教師繼續教育的最主要、最經濟,也是最有效的一種形式。
近幾年來,國內對校本培訓的理論與實踐的研究與探索已經取得了初步成效。同時全國已經有相當數量的地區具備了比較好的教育城域網路和現代信息技術的基礎。但是,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如何運用計算機網路技術和現代信息技術手段優化的校本培訓還是一個嶄新的領域,另外,當前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正向縱深發展,廣大教師是實施新課程的主力軍,搞好教師新課程培訓至關重要,因而,在目前的情況下,我們進行這方面的實驗研究,探索現代信息技術環境下校本培訓的路子,對於教師教育的信息化和現代化,構建科學的、具有現代信息技術的教師教育評價與管理體系,使課程改革落到實處,促進教師發展、學校教育教學質量提高,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二、研究的意義
信息化時代的教師教育和科研工作必須登上信息化平台,才能獲得跨越式發展。以教師的發展為本,教師教育應該運用計算機網路技術和現代信息技術開展教師繼續教育校本培訓作為突破口,只有這樣,才能開創教師教育的新局面,全面提高我校教師的教學和科研水平,才能帶來教師教育的高效益,才能大面積地提高教師的整體素質。通過本課題研究和實驗,必然促使實現優質教育資源最大限度的共享,有利於實現教師教育現代化,從而促使教師「超越自我」,促進自身的專業發展,不斷提高科學研究的質量和水平,必然有利於推進當前基礎教育課程改革,促進教師盡快適應新一輪課改的需要,不斷改善教師自身的教學行為,為即將全面鋪開使用課程標准和實驗教材提供成功的實踐經驗和奠定良好的理論基礎;有利於構建教師繼續教育和教育科研的評價與管理體系,從而加快基礎教育發展步伐,為全面推進素質教育提供高質量的師資隊伍。
三、實驗研究的內容
本課題研究的是一項綜合性的實踐研究。利用計算機網路技術和現代信息技術手段教師繼續教育,充分使用現代遠程教育手段,實現優質資源最大限度共享,優化教師學習研究的條件和環境,增加教師有效學習容量,提高教師研究質量,使教師不斷「超越自我」,促進自身的專業發展和研究水平的提升,不斷改善自身的教育教學行為,從而達到實現教師教育現代化、深化新一輪的課程改革和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目的。

研究的基本內容:如何創建有利於學校組織、教師個人繼續教育校本培訓的信息技術環境;如何構建信息環境下校本培訓模式;構建一支素質的教師隊伍。
研究重點:本課題研究的重點是如何在教師教育活動中實現優質教育資源共享以及建立運用現代信息技術環境下校本培訓的新模式。
研究難點:如何在現代信息技術環境下建立教師繼續教育和科學研究有效結合的新模式,以及對這種模式有效運轉的管理機制和評價辦法。
四、研究假設及界定
1、研究假設:通過運用現代信息技術優化教師繼續教育,豐富教育教學內容,改變教育教學方式,有利於教師確立正確的教育觀、教學觀、人才觀和學生觀。通過組織在現代信息技術環境下的校本培訓,把教師從繁重的復雜性的勞動中解放出來,潛心於教育科研,使教師獲得並掌握全新的學習方法,提高教師知識的佔有量,為教師提供創造性的教學方法,進一步深化教學改革,促進教師學習現代碼教學理論,提高業務素質以及教學能力,研究能力、信息能力。
2、假設界定:全校教師均為該項課題的研究對象。
五、實驗周期
本課題實驗研究為期3年(2002年1月——2005年12月)
1、准備階段:(2002年1月-2002年7月)
主要工作:
(1)成立學校實驗課題級和實驗領導機構,分析課題研究所具備的條件,包括硬、軟體:實驗硬體、科研經費來源、實驗的手段、方法等。
(2)制訂落實課題研究方案。
(3)落實實驗人員、經費的籌劃以及實驗教師的培訓。
(4)診斷教師教學現狀、現代教育技術水平及文化底蘊。
2、實施階段(2002年8月-2004年12月)
主要工作:
(1)按實驗計劃開展研究,研究解決實驗過程中的有關問題,按實驗目標要求檢查驗收實驗階段性成果,做到每學期一小結,每學年一總結,並把實驗情況向上級主管部門匯報。
(2)建立健全實驗研究檔案,指定專人負責收集整理編寫實驗研究有關資料,做好實驗配套資料的建設工作,確保實驗順利進行。
(3)組織實驗教師到區內外先進實驗點參觀學習,取長補短,共同提高。
(4)探索網路技術優化教師繼續教育的基本途徑及方法。
3、總結階段(2005年1月——2005年12月)
主要工作:
(1)繼續完善深化網路技術在優化教師繼續教育的模式。

(2)做好兩個階段及實驗周期全程的實驗研究總結、撰寫實驗研究報告等工作。
(3)收集資料及數據,迎接上級主管部門的評估驗收。
六、研究方法
1、文獻法。本課題研究屬於應用研究。積極吸收並充分利用國內外有關教師教育、培訓、學習的有關理論經驗,以及加強教師隊伍建設,提高教師素質的研究成果是本課題的重要研究方法。
2、綜合分析法。對信息技術環境與學校組織、教師個人、校本培訓以及教學科研與教師培訓之間的關系進行理論分析、弄清楚現代信息技術對提高校本培訓、促進學校組織發展、教師個人發展、推進教育改革的影響和作用。
3、行動研究法。本課題研究的方法主要是在學校現有的網路環境基礎上,不斷開發,不斷完善,以現代信息技術為手段,分步實施,實現優質資源共享,發揮最大的教育效益。
七、研究過程的基本做法
(一)建立校本培訓的組織結構和運作管理
為了使校本培訓工作順利落實,讓教師們真正學有成效,學校建立了教師學習情況考核評估制度,主要是:
1、成立機構明確職責
成立培訓領導小組,由校長負總責,一名副校長負責組織實施。調動教導處、學科教研組等部門的力量,不斷完善有創新性、有活力的制度體系,包括課程制度、教學制度、教研製度、學習制度、財務制度、評價制度和獎勵制度等學校常規管理制度,從人力、物力、財力等方面給教師提供學習和研究的保障。明確領導的職責:
①制定培訓計劃及撰寫培訓總結;
②組織教師自學指定的教材內容,參加校本培訓學習以及校本教研;
③聘請校外教育教學專家及校內外輔導教師;
④落實培訓場地、時間、內容、主講教師和培訓設施;
⑤負責籌措培訓經費,培訓經費納入學校年度經費預算;
⑥負責教師自學和校內集中培訓的檢查、考核,登記學分;
⑦建立校本培訓教師電子檔案庫。
2、實行月考核制度
為了增強學習效果,實行「每月考核,達標有獎,落後受罰」的制度,進行同事互評、教研組評、學校領導小組評,教師之間互相幫助、互相監督、共同提高。學校領導小組每月對教師的學習情況進行考核的內容包括「名言錦句」、「教法集錦」、「教學後記」、「課例評議」等,考核的形式分為網頁製作、書面撰寫或背誦、現場評議三種。校本培訓考核合格者,學校給予適當的獎勵,下月兌現;按有關規定折算繼續教育學分,記入繼續教育證書;實行教師培訓與職稱評審、年度考核、評優評模「三掛鉤」制度。
3、定期交流總結
實施「2+1」工程。「2」就是教師每月自薦兩篇教學隨筆(後記)。教科室每月檢查評比並從中精選優秀者或展示,或宣讀,使資源共享,疑義相析。「1」指的是教師每學期至少閱讀一本理論書籍,並在學期結束時寫一篇讀書心得體會並進行交流。
加強課堂研究。成立以校長室為龍頭,教科室、教導處、教研組長、骨幹教師為主的隨堂聽課小組,採用「推門課、預約課、邀請課」等多種聽課形式進行互動式的聽課評課研討活動。每月每人聽課不少於4節。
舉辦「教研組風采展示」。教研組在集體備課的基礎上,精心准備「5個1」(一堂課、一份說課、評課、教案和一份教研組風采介紹),最後抽簽決定,由教研組的老師分別從上課、說課、評課和教研組風采介紹四個方面來展示所在教研組。對管理層面來說,針對「5個1」評出5個單項獎和1個綜合獎項。因為上課、說課、評課的人選都是臨時抽簽決定的,每個人都有可能代表教研組展示整體教研水平,為了集體的榮譽也為了個人的發展,教師們都會全身心參與整個活動,這極有利於實現個體發展和集體發展的有機統一。
召開總結交流會。每學期組織一次評估驗收活動,對每一位教師的發展情況作出評價。同時,要求教師交流自己在本學期的發展情況和體會。對成績優秀者給予表彰,對績效少的給予督促指導。
(二)開展形式多樣的培訓學習活動
在進行現代教育技術裝備的同時,我們加強對教師進行現代教育技術培訓,我校主要立足於校本培訓。在培訓中要求做到兩個結合:學習與應用相結合,應用與科研相結合,邊學邊用,在應用中鞏固提高。著重抓好三個覆蓋率:教師覆蓋率、學科覆蓋率、課時覆蓋率,要求人人都會使用計算機等現代教育技術裝備進行教學,會製作多媒體課件,各科的大部分課時都要使用計算機等多媒體上課。幾年來,學校舉辦計算機和網路操作技術培訓班9期,每期受訓人數都達到100%。還請專家到校培訓8次,外派教師參加各級培訓800多人次。現在全部任課教師都會製作多媒體課件,一半教師會製作網頁,20%教師具有網路開發能力。在城西小學,如果哪個教師還不會使用計算機,說明他是個「科盲」,那是羞恥的事,所以大家學計算機都很勤奮用功。
先進的教學裝備為學校實施現代化管理和教育教學提供了優越的條件,也為教師繼續教育和專業發展提供了廣闊便捷的平台。現在,教師們上課已不是單純使用課本、黑板、粉筆這些傳統的教學工具,而普遍使用了計算機、液晶投影機、實物展示儀等現代化裝備,根據教學內容需要給出文字、畫面、聲音等信息,學生們學得饒有興趣,課堂氣氛很活躍。教師們備課也用計算機備課。校建立了校園網站,的校園新聞、學校通知、教育科研、教師教案、繼續教育、家校連線等各方面內容,琳琅滿目,豐富多彩。計算機網路等裝備成為教師開展教育教學工作,深入推進素質教育的利器、瞭望外界的窗口、學習探索的寶庫、提高專來技能和學校辦學水平的平台。
為了提高校本培訓的質量,學校針對不同層次的教師情況,開展了「四個一」系列活動:「成長期」教師參與一項課題研究、讀一本與課題研究或素質教育相關的理論專著、執教一節研究課、撰寫一篇研究論文;「高原期」教師讀一本教育理論專著、執教一節示範課、進行一次說評課、舉行一次專題講座,並進行了常規月、教學開放月、新課程沙龍等校本培訓活動。
在活動中,注重引導教師向未來延伸,適時運用現代教育技術,注重知識結構不同層次教師整體素質的逐步提高。評價制度的改革也在運行之中,對教師的評價定位於教師有無創新的意識、創新的能力,是否善於把自己的創新意識和能力體現在課堂教學上。通過營造競爭進取氛圍,注重活動的創新性、實效性,為不同層次的教師提供揚長舞台和展示自己才能的機會。活動的開展提升著教師素質,一個科研型、創新型的教師群體已日漸形成。
八、實驗研究的成效
(一)構建了網路技術優化教師繼續教育模式。
經過一系列嘗試探索,取得了較好的階段性成果,形成了一個促進教師專業化發展的有效模式。這個模式的內涵是:以信息技術為平台,通過校本培訓、校本教研,達到提高教師教育教學理論水平,夯實教師的文化底蘊,強化教師的課堂教學技能的教師專業化發展目標。模式是:構建一個網路學習平台——這是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的前提;整合三種學習方式:個人自學研修、小組合作交流、專家引領輔導——這是實現教師專業發展的途徑;從四個方面檢驗教師的學習效果:名言錦句、教法集錦、教學後記、課例評析——這是評價教師專業發展的指標。以上我們稱為教師專業化發展校本研訓一體化「一三四模式」。流程圖如下:

1、構建一個網路學習平台
在信息技術迅猛發展的今天,跨時空、大信息量、交互性和個性化,是網路環境下的現代化教育模式的優勢;豐富的信息資源和方便的獲取方式,是網路環境下的現代化教育模式的特徵;培養出一批能夠適應網路環境下的現代化教育模式,並能參與網路教育建設的優秀教師隊伍,是網路環境下的現代化教育發展的關鍵。基於這種理性的思考,從1996年開始,我校著於進行現代教育技術裝備建設,在我市是比較早的學校。經過幾年自力更生,艱苦奮斗,共投入資金300多萬元,現在已具備較完善的規模。學校構建了計算機校園網,並與網際網路連接,安裝了雙向可控
多媒體教學系統,擁有計算機197台,60個工作站的計算機教室2間,多媒體語言實驗室1間,專用多媒體教室 4間,各個教師辦公室全部配備了計算機,30多個教室都配備了計算機、液晶投影機、實物展示儀、29寸彩色電視機,建立了教育信息資源庫,有教學素材300多G,教師自製和網上下載的課件素材1500多件,以及各科教學光碟、軟盤、錄像帶一大批。學校的現代化教學裝備達到了普及實驗教學縣(市)雙一類標准,是全市乃至全區教學裝備最好的中小學之一,被自治區教育廳定為全區「校校通」網路工程首批試點學校、現代教育技術實驗學校,並成為國家教育部「朝陽行動計劃」項目學校、英特爾未來教育項目學校。
計算機校園網、騰圖衛星資源系統為實施校本培訓鋪設了一條寬廣通暢的平台。校園新聞、通知、公告、喜訊、電子教材、教案、教學資源等等一應俱全,每天瀏覽學校的網站已經成為了每個教師的必修課,學校的網站也已經成為學校實現現代化管理的必備平台,給我們學校的管理工作帶來很大的便捷,也實實在在的為教育教學提供了服務。
2、整合三種學習方式
(1)個人自學研修
學校結合當時的教育教學中心工作,向教師推薦有關學習書目,並購買學慣用書給教師自學。如2004年,把學習、實踐、驗證新課程理念作為校本培訓重點內容,要求教師閱讀名教授、名專家的名著名篇尤其是最新著作,例如朱慕菊的《走進新課程》、肖川的《教育的理想與信念》、邢永富的《現代教育思想》、黃亢美的《小學語文創新教育探引》和《小學語文新理念教例評析》等書。同時要求教師上網查找閱讀有關這方面內容的文章。要求教師在領會作者精闢見解的基礎上,摘抄一些精彩深刻的句子(名言警句)加以反復熟讀背誦。每個月至少背熟10段,一年就有100段,四五年就有四五百段。長此以往,日積月累,教師們就能將先進的教育理論內化為自己的教育思想,將自己的教育理論基礎夯實,並用來支撐自己的教育教學工作。中國古代文人歷來提倡讀書要反復熟讀背誦經典名篇名句,城西小學這樣做,無疑是繼承這個優良傳統。
(2)小組合作交流
有個專家說得好:學習是共同合作的探險,而非一趟孤獨之旅。在教師個人自學研修的基礎上,學校要求教師互相研討交流,以達到互相促進、共同提高的目的。對於教師的合作學習,我們的做法是:
①科組教研活動。以年級教研組為單位,圍繞課堂教學改革,提高教學技能和教學能力的目標,開展基本功訓練、說課、聽課、評課、分析研討、寫教學反思等活動,促進全體教師思想上和業務上的交流,從理論上和實踐上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
②學科培訓活動。分學科組織教師集中輔導學習,堅持每周一集中,做到「四定」:定時間、定地點、定人員、定內容,每次培訓都要收到一定成效。
③開辟論壇交流。學校網站為教師開辟了培訓學習論壇,舉行「我的成長故事」、「學習新課標,心得體會大家談」、「與新課標同行,在新課改中成長」等主題言談。教職工及學生都可以登陸到網站上互相交流。論壇成了信息反饋的集散地。
通過靈活多樣的合作學習,教師們不但能「教」會「評」,還會「寫」,養成「學習理論——探索實踐——提高理論」的良好科研習慣。
(3)專家引領輔導
為了有效地提高教師的教育理論水平,城西小學採取「走出去,請進來」的方式讓教師們聆聽教授、專家的新思維新觀點。近幾年,派出教師參加全國性專家學術講座8次、省級講座15次、地區及縣市講座20多次。廣西電教館原館長盧光華、廣西電教館教研部原主任潘志誠、廣西教育學院黎君教授、廣西小學教育研究中心黃亢美、李紅、湯建芬等老師先後到校講學,作了現代教育技術教學應用模式、教師教育心理、小學語文新課程標准等專題講座。教師們從教授、專家面對面的輔導引領中獲得了大量新信息新知識,解決了教育教學中的許多問題和困惑,拓寬了視野,提高了理論水平。
3、四個方面檢驗學習效果。
如何檢驗教師理論學習的效果?如何評價教師的專業發展情況?我們創建了一套評價指標,這就是:
(1)收集背誦「名言警句」:就是前面所說的,要求教師閱讀名教授、名專家的名著名篇後,將自己認為值得欣賞的名言警句摘錄下來,每個月至少10段,反復熟讀背誦。
(2)積累優秀「教法集錦」:要求教師在聽優質課或閱讀教學書刊時,將別人教學的精彩片斷,或者自己上課的精彩環節記錄下來,每個片斷都加上自己的評點,每個月5例以上,其中要熟記2例。雖然是別人的東西,積累多了也會借鑒轉化為自己的東西。
(3)加強教學反思,堅持寫「教學後記」:包括教學後記、批改後記、測驗後記、教育後記、管理後記等。要求每上完一課書,每次教育學生,都要及時進行反思,用教育理論來觀自己的教學得失,撰寫教學心得。每個月要完成5篇,文字長短不拘。通過一系列反思,使教師反思後知困,知困後思進取。
(4)堅持進行「課例評析」,強化鞏固學習效果:要求教師每月評析5個課例,可以評一課書或一堂課,要以教育理論和新課程標准為依據,提出自己的見解,剖析有一定深度。課例評析是前三種學習、反思得來的東西的綜合運用。現在,學校每次舉行研究課、優質課、說課,參加聽課的教師都能評析得頭頭是道,並且能引用某某教授、專家的觀點,說出自己評析的依據。
學校要求教師將這四項學習研修的內容和心得放到自己的繼續教育網頁上,供大家互相交流切磋,同時作為檢驗教師理論學習和評價其專業發展情況的依據。對每一項學習內容都提出具體任務指標,各人完成任務的情況都記入繼續教育學分登記冊。經過這樣長期不斷的學習——實踐——再學習——再實踐,就能逐步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逐步夯實自己的理論基礎,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學能力,實現專業發展的目標。
(二)提高了教師的教學和科研能力。
我校利用計算機網路技術優化教師繼續教育,雖然短短幾年,卻收到了明顯的效果,取得了可喜成績。
教師們熟練地運用計算機等現代教學裝備進行教學,發揮這些先進裝備功能的優勢,極大地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慾。教師們以現代教育理論為指導,以現代教育技術為手段,以教育科研為突破口,構建了新的教學模式,使課堂教學效果得到了很大提高。現在,城西小學已經有相當一部分教師基本上實現了由經驗型向科研型轉變,由普通型向特長型轉變。
近幾年,學校承擔國家、省、地市級教育科研課題20項,已有2項國家級、5項省級、1項地級課題成果通過專家評審驗收。教師撰寫的教育教學科研論文有700多篇獲獎,其中20多篇在省級以上報刊書籍發表,製作的CAI課件(或網頁)有30多件獲省級以上獎勵。反映學校教師科研水平的《素質教育的探索與實踐》一書已於2002年在光明日報出版社出版。教師編寫的《廣西社會科學•貴港版》(小學六年級上冊)教材經自治區教材審查委員會審定後,已由廣西灕江出版社出版。
(三)培養了一批骨幹教師。
經過幾年校本培訓,教師們的教育教學能力和素質有了很大提高,一批教學尖子脫穎而出。目前,學校有全國千名中小學骨幹校長培養對象1人,省級普通話測試員2人,自治區優秀教師2人,地級骨幹教師4人,市級骨幹教師16人,縣市教師繼續教育講師團成員5人,20多人次被評為自治區教育科研先進個人。2002年至今,有30多名教師在全國、自治區、地市、縣市優質課比賽中獲獎。
(四)提升了學校的辦學水平。
教師素質的提高也提升了學校的辦學水平。幾年來,學校被評為全國「電化教育特色學校」、「信息技術人才幼苗培養基地」、「社會公認特色育人成功學校」、「中國少年科學院科普基地」,自治區「現代教育技術實驗學校」、「創新教育研究與實驗先進學校」,貴港市「教育質量百佳學校」、「素質教育示範學校」、「教師繼續教育先進學校」。
九、實驗研究的啟迪
學校利用計算機網路優化校本培訓,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的做法(「一三四模式」)具有很強的現實意義。當教育改革進行到一定時候,實施素質教育就成為深入推進教育改革的關鍵。近年開始的中小學課程改革,又成為進一步推進素質教育的核心。課程改革的目的是為了促進學生的成長發展,培養大批能夠適應現代社會需要的高素質人才。課程改革能否取得成功取決於教師。這就要求教師不僅要具有良好的師德,而且要具備較強的能夠適應現代教育發展需要的專業技能。目前全國各地都在摸索探討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的模式,可謂百花齊放,異彩紛呈。我校立足於本校較好的辦學條件,發揮信息技術的優勢,利用計算機網路所具有的信息量大、及時快捷、交互性強、資源共享等特點,組織教師認真學習現代教育理論,學習、借鑒、探索先進的教學方法,使教師的專業技能得以在較高水平上發展,從而提升了學校的辦學水平,在基礎教育中起到了引領作用。學校在探索教師專來發展道路的時間還不長,但成效是明顯的,模式還須進一步完善,並須要上級專家給予論證和指導幫助。

❾ 求高手幫忙《計算機網路應用基礎》7

TTFTFTFTTT
T為正確

閱讀全文

與計算機網路實驗7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聯通信號好還是電信網路好 瀏覽:875
劍靈網路延遲怎麼辦 瀏覽:567
蘋果網路鎖美國繳費解鎖 瀏覽:718
網路電視開機診斷請輸入密碼 瀏覽:10
震旦228e網路掃描怎麼設置 瀏覽:213
賽爾號網路連接 瀏覽:28
面授班和網路教育哪個好 瀏覽:182
如何進行網路保險的營銷 瀏覽:380
網路電視機播放器哪個好 瀏覽:620
ipad網路連接失敗 瀏覽:917
5g網路出來了wifi還快嗎 瀏覽:466
怎麼找到保存的網路密碼 瀏覽:358
廣電精靈電視網路設置 瀏覽:143
校園網路安全與遠程接入 瀏覽:580
wifi修改網路會怎麼樣 瀏覽:389
網路信息培訓哪個好 瀏覽:669
網路安全攻防戰基本書籍 瀏覽:323
網路與自媒體是什麼專業 瀏覽:197
北京進口網路營銷設置 瀏覽:116
華為怎麼關閉網路時間設置 瀏覽:52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