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網路連接 > 超級計算機網路中心管理

超級計算機網路中心管理

發布時間:2023-02-11 04:44:00

⑴ 計算機信息中心 是干什麼

這個是中國科學院計算機網路信息中心的介紹,你可以理解一下:
1、戰略定位
中國科學院信息化持續建設、運行與服務的支撐單位,國家互聯網基礎資源的運行管理機構,先進網路與高端應用技術的研發基地,國內外先進科技網路的重要組成部分。

2、創新理念
CNIC創新價值鏈:「需求牽引服務、服務帶動研發、研發提升服務,服務促進應用」。

3、三期創新工作總目標
(1)全面支撐我院信息化持續發展,重點支撐信息化基礎設施(Cyber-Infrastructure)建設、運行與服務,提供先進的服務平台和技術保障,支撐和推動我院信息化應用的發展。
(2)繼續做好國家授權的中國互聯網路信息中心(CNNIC)的管理與運行服務,重點加強國家互聯網基礎資源——域名的建設、管理與服務,提升國際互聯網地址資源的競爭能力。
(3)面向國家科技戰略需求,提供一流的網路設施、科學計算環境、科學資料庫等公共資源與技術服務,成為國家科技創新體系中基礎設施的重要組成部分。
(4)瞄準國際前沿,積極開展廣泛的國際合作,通過研發提升支撐服務的能力和水平,力爭在某些方向或領域起到引領作用。

4、科技創新目標
創新三期計算機網路信息中心主要職責是為全院提供一流的信息化支撐與服務,其科技創新目標主要體現在服務水平與質量上。為此,計算機網路信息中心設定創新三期服務指標為:

(1) 國家域名服務

CN域名注冊量進入全球國家和地區域名(ccTLD)排名前5,成為中國主流域名
繼續完善和優化7×24小時服務
注冊服務的可用性達到99.99%(不包含計劃內停機)
解析服務的可用性達到100%,解析服務的響應時間平均低於50毫秒
(2) 中國科技網服務

用戶服務滿意度達到95%以上
網路服務可用性99.99%
繼續完善和優化7×24小時服務,正常服務率99%
實現一流的網路監控與管理,包括提供定點、定時、日、月度、季度、年度等全面、及時的運行監測報告
(3) 科學資料庫服務

完善共享服務的門戶網站,提供7×24小時服務,正常服務率達到95%。
上網服務數據量達到60TB,每年度提供數據訪問達到100萬人次,形成一批長期使用的用戶群
實現對科學資料庫共享服務監控與分析,提供定期(月度、季度和年度)的運行狀況報告
面向「1+10」創新基地重大科研項目和e-science示範應用的需求,提供直接、專項的科學數據服務與技術支持
建立科學資料庫技術支撐平台,技術支持需求在一個工作日內反饋,及時提供外派技術支持,每年在全院范圍內提供2-3次技術培訓
(4)高性能計算服務

超級計算機提供7×24小時服務,平均利用率達到65%

⑵ 「天河一號」滿負荷運行 中國五個超級計算機在忙啥

天津國家超級計算機中心(2009年)
國家超級計算天津中心是由國家科技部於2009年5月批准成立的第一家超算中心,由天津濱海新區和國防科技大學共同建設。
天津超算中心座落在天津經濟技術開發區(泰達)外包服務園5號樓,佔用房屋面積約8,500平方米,共建有2個大型機房共約4,000平米,其中一個機房用於安放「天河一號」超級計算機,第二個機房用於雲計算和系統擴充。另外建有變電站、製冷站,變電站供電能力為13,600KVA,製冷站供冷能力為9,600KW,具有較強的配套保障能力。
天津超算中心的主業務計算機是 「天河一號」超級計算機,是由科技部863計劃「高效能計算機及網格服務環境」重大項目支持,由國防科技大學與濱海新區於2009年9月聯合研製成功第一期系統;後經採用自主CPU和自主的高速互聯通信系統,以及全面優化,於2010年10月,研製完成了「天河一號」二期系統。「天河一號」超級計算機在2010年11月世界超級計算機Top 500排名中榮獲世界第一。
天津超算中心高性能計算的主要應用領域包括:生物醫葯、石油地震勘探數據處理、動漫與影視渲染、新材料新能源、高端裝備設計與模擬、航空航天、流體力學、天氣預報、氣候預測、海洋環境模擬分析等等。

深圳國家超級計算機中心(2009年)
2009年5月批准成立,2011年6月安裝調試,同年11月,超算中心投入運行啟動儀式;2012年6月,正式向社會提供高性能計算業務的商業服務;截止至2014年5月,計算資源使用率已超過55%,高性能計算用戶達到1,056個,雲計算個人用戶超過1,750,000人,機構達到13,221家。
國家超級計算深圳中心(深圳雲計算中心)是國家在深圳布局建設、深圳建市以來單個投資額最大的重大科技基礎項目。該項目是國家863計劃,廣東省和深圳市重大項目,同時也是深圳落實《珠江三角洲改革發展規劃綱要(2008-2020)》和《深圳市綜合配套改革方案》的具體行動。
國家超級計算深圳中心(深圳雲計算中心)主機系統於2010年5月經世界超級計算組織實測確認,運算速度達每秒1,271萬億次,排名世界第二。同時配備高達17.2PB的海量存儲及來源於各大運營商、教育網的豐富網路帶寬資源。
國家超級計算深圳中心(深圳雲計算中心)立足深圳、面向全國、服務華南、港、澳、台及東南亞地區,開展各種大規模科學計算和工程模擬、動漫渲染等計算業務,同時以其強大的數據處理和存儲能力為社會提供雲計算服務,將建成功能齊全、平台豐富、高效節能、國際一流的高性能計算研究開發中心和雲計算服務中心。

長沙國家超級計算機中心(2011年)
國家超級計算長沙中心2011年試運行,2014年11月4日,揭牌正式運營。繼天津和深圳之後獲批建設的第三家國家級超級計算中心。與國內其他超級計算中心不同的是,長沙超算中心完全依託高校運營。

選址:湖南大學校區內,採用國防科技大學「天河一號」高性能計算機,按每秒1000萬億次運算能力規劃建設,總投資7.2億元。國家超級計算長沙中心一期工程規劃建築面積30000平方米,計劃於2011年底全部建成竣工,建成後運算能力將達每秒300萬億次,由湖南大學負責運營,國防科技大學提供計算設備和技術支持,堅持公益性與經營性相結合原則,為社會和公眾提供高性能計算應用服務。
該中心自2011年試運行以來,已為氣象、國土、水利、衛生/醫療、交通等公共服務部門提供了高性能的計算平台服務。該中心與國內高性能計算、雲計算和動漫渲染領域機構建立了戰略合作關系,已在省內外一些大型企業平台進行試用,正式運營後,將面向全國裝備製造企業提供大規模模擬設計公共服務。
於2010年11月奠基開工,按照「政府主導、軍地合作、省校共建、市場運作」的模式積極推進項目建設。項目主機設備於2011年6月在國防科大全面上網試運行,項目主體建築工程於2013年7月竣工一次驗收合格,同時,主機設備從國防科大搬遷至湖南大學新址,並完成安裝調試,已具備了正式啟動運營的基本條件。

濟南國家超級計算機中心(2011年)
國家超級計算濟南中心是科技部批准成立的全國4個千萬億次超級計算中心之一,總投資6億元,建設主體為山東省科學院,並由其下屬單位山東省計算中心負責建設、管理和運營。
濟南中心於2011年3月正式啟動建設,當年10月27日落成揭牌並對外提供計算服務。濟南中心的建設成功,標志著我國已成為繼美國、日本後第三個能夠採用自主處理器構建千萬億次超級計算機系統的國家。經國家權威機構測試,濟南中心的神威藍光超級計算機系統持續性能為0.796PFlops(PetaFlops,千萬億次浮點運算/秒),LINPACK效率為74.4%,性能功耗比超過741MFlops/W(百萬次浮點運算/秒·瓦),組裝密度和性能功耗比居世界先進水平,系統綜合水平處於當今世界先進行列。
濟南中心依託山東省科學院組建了一支集技術研發、計算服務和技術支持於一體的科研和服務團隊,並與國內外專家、應用單位等密切合作,面向海洋科學、現代農業、油氣勘探、氣候氣象、葯物篩選、金融分析、信息安全、工業設計、動漫渲染等領域提供計算和技術支持服務,承接國家、省部等重大科技或工程項目,為我國科技創新和經濟發展提供平台支撐。中心定位:公益性高性能計算技術和咨詢服務機構。
濟南國家超級計算機中心能分析霧霾
雖然霧霾問題依舊存在,最終的結果並不能夠令人滿意,但是面對霧霾,所有人背後的一系列努力還是應該讓大家知道。以霧霾的預報為例,如今的技術水平已經可以比較准確預測出未來三天,甚至更長時間的空氣質量,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大氣邊界層物理與大氣化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副研究員唐曉博士在日前召開的2015英特爾高性能計算峰會上講到,而當前所發布的各項預警措施也正是基於空氣質量預報做出的判斷。
盡管看起來霧霾預報可能沒有天氣預報那麼成熟,但你可能不知道的是霧霾預報背後的難度。
據唐曉介紹,大氣污染是個很復雜的過程,不僅僅要看天氣,更重要的是要搞清其中的化學反應過程。舉個簡單的例子,90年代我國的大氣污染叫煤煙型污染,而現在叫復合型污染。那時候燃煤,二氧化硫的一次排放濃度很高,有害但並不容易被肉眼所觀察,而現在你會明顯觀察到大氣污染的影響,這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一次排放污染物通過化學反應轉化為細顆粒物,也就是PM2.5,PM2.5對大氣能見度影響很大。唐曉表示,這其中有化學轉化、也有和氣象過程的相互作用。
正因為涉及的因素多,所以最終結果難料,你得分析有多少發生了這種變化,有多少發生了那種變化,有多大部分隨氣象條件擴散了……而這個過程一方面需要龐大的計算能力,另一方面需要一個精確的計算模型。時至今日,在系統模型方面,多年摸索我國已構建了符合我國情況的模型,同時,中國環境監測總站早幾年就和曙光、英特爾一起合作,建立了一個高性能計算平台,用於灰霾預報預警。
要說這樣一個系統已經能夠滿足需要了,估計誰也不敢這么講。就像唐曉在接受采訪時所講的,隨著科學研究的需求越來越高,他們需要更加細致的監測,也就是說最終會有更多的數據產生,而且是以數量級的形式增長;另一方面化學一次排放物的化學反應這塊的計算要求是非常高的,因為其根本不是一兩個獨立的化學反應,而是幾百個可能互相反應的化學變化。這對於最終的計算需求量都是相當大的。
霧霾預報所面臨的挑戰其實可以理解為當前各種需要超大規模計算能力的應用所處困境的縮影,需求空間還很大,但是當前的技術水平還十分有限,比如科大訊飛曾在采訪中就表示,如果按計算能力來講,即便是當前最快的超級計算機也無法滿足他們的實際需求。因此,退而求其次,在計算能力之外,應該想一些優化、改進之策。這可以歸結為英特爾舉辦高性能計算峰會的一個重要目的,「給大家創造一個交流溝通的平台,有什麼好的建議、實踐拿出來分享。」
此次大會除了霧霾,還有來自天體觀測、深度學習、海洋氣候領域的實踐分享……無疑,高性能計算正在越來越多的影響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筆者也衷心希望技術能夠讓生活更美好,比如就霧霾問題上,不僅僅是做到預報,而且能夠針對性的給出每個區域、甚至每個工廠一些更有意義的、且更容易執行的方案,畢竟經濟發展還是重中之重。

廣州國家超級計算機中心(2013年)
國家超級計算廣州中心由廣東省人民政府、廣州市人民政府、國防科技大學、中山大學共同建設,是廣州市重點建設的科技一號工程,是助推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支撐國家創新型城市和智慧廣州建設的重大戰略性基礎設施,成為融高性能計算、海量數據處理、信息管理服務於一體的世界一流超算中心,為廣州、廣東乃至全國的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強大引擎。廣州中心坐落在風景秀麗的廣州大學城中山大學校區,總建築面積42332平方米(地上5層,約32332平方米),其中機房及附屬用房面積約17500平方米,包括主機房、存儲機房、高低壓配電房、冷卻設備用房及附屬用房等功能用房。
自從2014年4月使用「天河二號」的累計用戶數接近700家,支撐國家級課題超過100項,十萬核以上應用20多個,百萬核以上應用9個。 「天河二號」 2015年可用計算資源的輸出量已經超過兩個天津超算「天河一號A」飽和運行的年可用資源總量。應用范圍覆蓋材料科學與工程計算、生物計算與個 性化醫療、數字設計與製造、能源及相關技術數字化設計、天文宇宙科學、地球科學與環境工程、金融、經濟、智慧城市大數據和雲計算等各大應用領域,尤其是在宇宙科學研究、污染治理、大型飛機設計製造、高速列車設計製造、大型基因組組裝和基因測序、生物醫學、高通量葯物篩選等事關國計民生的大科學、大工程中發揮了重要的支撐和推動作用。

⑶ 有關於網際網路

網際網路
過去
Internet最早來源於美國國防部高級研究計劃局DARPA(Defense advanced Research Projects Agency)的前身ARPA建立的ARPAnet,該網於1969年投入使用。從60年代開始,ARPA就開始向美國國內大學的計算機系和一些私人有限公司提供經費,以促進基於分組交換技術的計算機網路的研究。1968年,ARPA為ARPAnet網路項目立項,這個項目基於這樣一種主導思想:網路必須能夠經受住故障的考驗而維持正常工作,一旦發生戰爭,當網路的某一部分因遭受攻擊而失去工作能力時,網路的其它部分應當能夠維持正常通信。最初,ARPAnet主要用於軍事研究目的,它有五大特點:
⑴支持資源共享;
⑵採用分布式控制技術;
⑶採用分組交換技術;
⑷使用通信控制處理機;
⑸採用分層的網路通信協議。
1972年,ARPAnet在首屆計算機後台通信國際會議上首次與公眾見面,並驗證了分組交換技術的可行性,由此,ARPAnet成為現代計算機網路誕生的標志。 ARPAnet在技術上的另一個重大貢獻是TCP/IP協議簇的開發和使用。
1980年,ARPA投資把TCP/IP加進UNIX(BSD4.1版本)的內核中,在BSD4.2版本以後,TCP/IP協議即成為UNIX操作系統的標准通信模塊。
1982年,Internet由ARPAnet,MILNET等幾個計算機網路合並而成,作為Internet的早期骨幹網,ARPAnet試驗並奠定了Internet存在和發展的基礎,較好地解決了異種機網路互聯的一系列理論和技術問題。
1983年,ARPAnet分裂為兩部分:ARPAnet和純軍事用的MILNET。該年1月,ARPA把TCP/IP協議作為ARPAnet的標准協議,其後,人們稱呼這個以ARPAnet為主幹網的網際互聯網為Internet,TCP/IP協議簇便在Internet中進行研究,試驗,並改進成為使用方便,效率極好的協議簇。與此同時,區域網和其它廣域網的產生和蓬勃發展對Internet的進一步發展起了重要的作用。其中,最為引人注目的就是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NSF(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建立的美國國家科學基金網NSFnet。
1986年,NSF建立起了六大超級計算機中心,為了使全國的科學家、工程師能夠共享這些超級計算機設施,NSF建立了自己的基於TCP/IP協議簇的計算機網路NSFnet。NSF在全國建立了按地區劃分的計算機廣域網,並將這些地區網路和超級計算中心相聯,最後將各超級計算中心互聯起來。地區網的構成一般是由一批在地理上局限於某一地域,在管理上隸屬於某一機構或在經濟上有共同利益的用戶的計算機互聯而成,連接各地區網上主通信結點計算機的高速數據專線構成了NSFnet的主幹網,這樣,當一個用戶的計算機與某一地區相聯以後,它除了可以使用任一超級計算中心的設施,可以同網上任一用戶通信,還可以獲得網路提供的大量信息和數據。這一成功使得NSFnet於1990年6月徹底取代了ARPAnet而成為Internet的主幹網。

⑷ 最開始的Internet是怎樣的

1970年,美國第一個分組交換網創建。該網將在洛杉磯的加利福尼亞大學、位於聖芭芭拉的加利福尼亞大學、斯坦福大學和位於鹽湖城的猶他州州立大學連接在一起。

這就是Internet的開端——四所大學被ARPA提供的分組交換網路連接起來。如果任何一個連線失敗,信息仍能由其它網路。鏈路傳輸,這滿足了發展計算機網路的最初要求,即經得住一次毀滅性的打擊——實際上可能是自然災害或戰爭的打擊後,信息傳輸能夠迅速恢復。

1972年,第一次國際電腦通信會議在華盛頓召開,來自全世界的代表參加了此次會議,會議在不同電腦和網路之間的通信協議上達成一致。會議成立了Internet工作組,負責創立一個協議,以使世界上幾乎所有的電腦網路之間能夠互相通信。

80年代後半期,許多一流的科學家向美國政府強烈呼籲,擔憂美國人在高性能計算機領域的領先地位受到外國競爭的威脅,這種擔憂導致了國家科學基金會網(NSF)的建立。它鏈接所有美國的超級計算機中心。NSF網點由目前最先進的傳輸線路鏈接,每個網點作為本地網路中心點。數年後,重要地點的數量超過了14個鏈接,NSF網劃分為兩個地區:東部和西部。NSF網的目的是為全國研究人員提供高性能的計算服務,今天,NSF網繼續提供這種服務。

在NSF網形成的同時,現存網路經歷了多次演變,新的網路不斷產生。

1982年,研究人員能夠撥號進人CS網,讀取和發送電子郵件到CS網點,或ARPA網點,因而產生了Internet的物理實現。

1983年,ARPA網的軍用部分脫離母網,建立了自己的網路--Milnet。ARPA網——網路之父,逐步被NSF網所替代。到1990年,ARPA網已退出了歷史舞台。

1989年,Bit同並入CS網,CS網在十幾年前就已建立,然而,在以後的兩年中CS網關閉,且並入NSF網。從這一點上講所有的網路都並入NSF網,沒有人會預料能出現新的、獨立的網路。商業機構,特別是研究和開發產品的機構,能創立大量的網路,它們中的大多數能鏈接到Internet。

另一方面,正在開發的、獨立的網路,因為沒有任何規定說不能在某個時候創建你自己所喜歡的網路,並且將其並入巨大的Internet,事實上,這些小型的、局部的或國際的網路能為大多數人帶來很大利益。這是因為用戶的分組能快速傳送,使用NSF網上高速傳送線路能將數據從大陸的一端傳送到另一端。

互聯網打破了傳統的國際信息交流中政治、經濟、文化、語言上的差異和隔閡,促進了各國之間的交流。但由於無法對這種交流進行限制,發達國家也更容易向發展中國家進行政治和思想的滲透。同時它也為製造假新聞提供了方便。在這里沒有新聞審查和核實系統,任何新聞都可通過它傳播,而且由於傳輸速度和范圍都超過傳統傳媒,所以造成的影響更大。

互聯網固然是個信息寶庫,在促進各國交流和發展科技、經濟上起了巨大作用,但其負面影響也不容忽視。目前,應主要從三個方面來對付這些問題。第一,通過法律加強管理,並採取法律手段制止和懲罰利用互聯網犯罪。第二,通過技術手段進行防範,如對商業用戶採取特別的信用卡核准、數據編碼加密等。對保密的計算機系統採取與互聯網隔開的措施,以確保其安全。第三,增強用戶安全意識,如設計更精密的口令系統、經常變換口令等。

⑸ 在中國的Internet建設中,建立了那幾個骨幹網

1.中國公用計算機互聯網路(Chinanet)

Chinanet由信息產業部負責管理,網路結構分為全國骨幹網、各省(區、市)地區及接入網三個層次。該網現有三個國際出入口,一處經信息產業部北京國際出入口局出入境;一處經信息產業部上海國際出入口局出入境;一處經信息產業部廣州國際出入口局出入境。該網覆蓋全國,主要服務對象集中在科研、教育領域和部分信息服務公司。該網的下級接入網路單位用戶或個人用戶的接入申請,由各地郵電管理部門審批。目前,通過專線接入Chinanet的團體用戶有20多家,通過電話撥號方式接入Chinannet的個人用戶已超過10000個。
2.中國教育和科研計算機網(CERnet)

CERnet由國家教委主管,它是1994年11月批准立項的國家重點工業性試驗項目。該網的國家網路中心設在清華大學,其國防出入口租用信息產業部北京國防出入口局提供的數字數據信道,通過美國Sprint公司接入Internet,速率為128Kb/s。該網的下級接入網路單位用戶或個人用戶的入網申請,按照分層負責的原則,分別由國家教委國家網路中心、地區網路中心和各校園網管理機構進行審批。
CREnet的用戶分別通過光纖、微波、乙太網、數字數據網(DDN)、撥號線等方式接入主網。目前,該網路已覆蓋了除西藏、台灣和港奧之外的所有省(市區),包括東北、華北、西北、西南、華中、華南、華東南部、華東北部等八大地區的108所高等院校。其中東北地區11所及廣東省高教廳、華中地區16所、華東南部地區10所、華東北部地區23所,今後將聯接全國1090所正規高校。
CERnet的國家網路中心配有美國SUN公司的Spare1000伺服器兩台,Cisco公司的7000系列路由器多台,還配有IBM公司的超級計算機,以及多種高性能工作站。目前有清華大學、北京大學、郵電大學、西安交通大學、成都電子科大、華中理工大學、東北大學、東南大學、交通大學、華南理工大學等10個結點,並配有相應的伺服器和路由器。CERnet網上經常開機的伺服器約有1100台,接受服務的主機已超過3000台,最終用戶有30000個。每天下載信息約為1123M位元組。向外發送約為522M位元組。該網目前是國內最大的Internet互聯網。
3.中國科學技術計算機網(CASnet)

CASnet由中科院主管,是由國家計委批准立項、中科院牽頭實施,是由世界銀行貸款支持的國家重點學科發展基礎設施建設項目。
CASnet 由兩級結構組成,在北京地區的院所組成核心院所網,其它地區組成外圍院所網。全網共設置了27個主結點,分別設在北京及各地的12個分院。另外,中科院信息網路中心(NCFC)還承擔國家域名服務的功能。
CASnet的核心院所網經100Mb/s高速網路接入,外圍院所網以低於10Mb/s速率的遠程網路技術進行聯接。網路覆蓋了北京、沈陽、上海、武漢、廣州,成都 、西安、新疆等13個地區的全部上網院所114個。
CASnet的網路(NCFC)裝有10多台用於網路控制、網路服務、資料庫服務的小型機和工作站,以及一台超級計算機和一些路由器。CASnet有子網63個,聯網的計算機有3000多台,最終用戶總計10400個,每天信息流量約為1200M位元組。
4.中國金橋互聯網(Chinagb或GBnet)

Chinagb由信息產業部主管,網路結構是天地一體、互為備份,進行全程全域管理的經濟信息網。其中心結點設在北京,在24個發達城市建有分中心,各點之間由傳輸速率為64Kb/s到2Mb/s的信息相聯。金橋網經中國教育和科研計算機網網路中心、中科院網路信息中心、高能物理所網路中心專線開展了國際聯網試驗,在建設過程中曾進行過256Kb/s速率的短期直接國際聯網實驗。目前經信息產業部國際出入口局提供信道已正式開通國際鏈路。金橋網路經確認為信息產業部的互聯網單位。
Chinagb用戶主要採用衛星小站方式和微波方式入網,部分用戶採用專線和拔號線方式入網。金橋網的用戶分為三類:(1)政府類:國家經貿委、國家科委、國家教委、人事部、水利部、信息產業部、國家環保局、國家氣象局、國家信息中心、24個省市信息中心;(2)文教類:人民日報社、中科院、高能所、清華大學、環境與發展研究所;(3)大中型國有企業:中國航空工業總公司、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中電進出口總公司、中國遠洋運輸總公司、中國華能技術開發公司等。共計約160個接入單位,1600個最終用戶,網路覆蓋國內經濟發達地區。
Chinagb網路中心配有大型EDI(電子數據交換機)2台,中型數字程式控制交換機1台,各類UNIX伺服器工作站17台,衛星通信主站設備一套,各分中心配有衛星小站設備和相應的伺服器、數字程式控制交換機、信息服務終端及電視會議設備等。

如何配置超級計算機

把各種部件連成一台完整的超級電腦的方法如下:
1.首先要確定硬體部件和所需要的資源
需要一個頭節點(head node),至少一打的計算節點(compute node),一台乙太網交換機,一個電源分配單元(power distribution unit)和一個伺服器機架。計算一下電力消耗,冷卻需求和佔地需求。同樣,你需要確定你的私有網路的IP地址段,節點的命名,預計使用的軟體包以及搭建 服務集群所用的技術(後面會有更多解釋)。
2.建立計算節點
需要自己組裝計算節點,或者你也可以使用預配置的伺服器。
●選擇一款能夠最大化空間、冷卻和能源消耗效率的機架式伺服器;
●或者,可以使用一打左右閑置的過時伺服器——它們集合在一起工作的性能要比它們獨立運行時的總和還多,而且還能省你一大筆錢!整個系統的處理器、網路適配器、主板應該是同一型號的,這樣才能達到最佳運行效能。當然了,還要給每個節點配內存和硬碟,並且至少給頭節點配一台光碟機。
3.將伺服器裝在機架上
安裝的時候從下面開始,這樣可以避免機架頭重腳輕。你可能會需要朋友的幫助才能完成這件事——這么多的伺服器將非常的重,把它們放到機架的滑軌上會非常困難。
4.在機架頂端安裝乙太網交換機
現在來配置交換機:允許9000位元組的大的幀,將IP地址設置為你在第一步裡面確定的靜態地址,關閉例如SMTP嗅探這樣不必要的路由協議。
5.安裝能源分配單元
根據目前你的節點的最大需求,可能220V就能滿足你的高性能計算需求了。
6. 一切都安裝妥當之後,就可以開始配置環節了
Linux是高性能計算集群(HPC Cluster)操作系統的事實標准,這不僅因為Linux是科學計算的理想環境,也是由於在數以百計甚至千計的節點上安裝的時候,Linux不會產生任何花費。設想一下,在如此多的節點上安裝Windows會花掉你多少錢呢?
●從更新主板BIOS的固件開始,將所有節點的BIOS固件都更新至最新的版本;
●在每個節點上都安裝好你喜歡的Linux發行版,頭節點需要安裝隊圖形界面的支持。比較流行的選擇,包括CentOS、OpenSuse、Scientific Linux、RedHat以及SLES;
●使用Rocks Cluster Distribution來搭建計算集群。除了它已經安裝好計算集群需要使用的所有工具外,Rock還提供了一種通過PXE和RedHat的「Kick Start」來進行批量部署的方案。
7. 安裝消息傳送界面、資源管理器以及其他必須的庫
如果上一步里你沒有選擇Rock做為你的節點的操作系統,那麼現在你需要手動設置並行計算機制所必需的軟體。
●首先,你需要一個便攜的bash管理系統,例如Torque Resource Manager,這些軟體允許你劃分以及分配計算任務;
●如果安裝了Torque Resource Manager,那麼你還需要Maui Cluster Scheler來完成設置;
●其次,需要安裝消息傳送界面(message passing interface),用來在不同的計算節點的進程之間共享數據。
最後,不要忘了用多線程的數學庫及編譯器來編寫計算任務。
8.將所有的計算節點接入網路
頭節點負責將任務分配到計算節點,計算節點再把結果返回回來,節點間的消息傳遞也是如此,所以當然是越快越好了。
●使用私有網路將集群中的所有節點互聯起來;
●頭節點其實還充當區域網里的NFS、PXE、DHCP以及NTP伺服器;
●將該網路從公網中分離出來,這樣可以保證該網路中的廣播報文不會影響到其他的網路;
9.對集群進行測試
在你把你強大的Top500計算集群交付給客戶之前,你還要測試一下它的性能。HPL(High Performance Lynpack)評測軟體包是測試集群的計算速度的常見選擇。你需要從源代碼編譯它,編譯的時候根據你選擇的架構,打開所有可能的優化選項。

⑺ 中國科學院計算機網路信息中心是屬於企業還是事業單位

中國科學院計算機網路信息中心(CNIC)是中國科學院下屬的科研事業單位, 是中國科學院信息化持續建設、運行與服務的支撐單位,國家互聯網基礎資源的運行管理機構,先進網路與高端應用技術的研發基地,國內外先進科技網路的重要組成部分。CNIC成立於1995年4月,是在中國科技網(CSTNET)和科學資料庫的建設過程中發展起來的科研支撐服務機構。CNIC擁有七個業務中心,其中包括中國科技網網路中心、科學數據中心、超級計算中心、ARP運行支持中心、中國互聯網路信息中心(CNNIC)、協同工作環境研究中心和網路科普教育中心。擁有三個支撐部門,其中包括:e-Science應用推進總體組、e-Science呼叫服務中心和期刊編輯部。CNIC以中國科技網的發展、e-Science的環境建設與應用示範、ARP的運行維護和應用支持、中國互聯網基礎資源的管理等為支撐服務的主要方向,結合中國科學院信息化應用的需要,組織並完成其他重點項目的建設。

中國科技網網路中心管理運行的CSTNET是中國最早的頂級互聯網路,兼具全國公益性網路和中國科學院科研網路雙重特徵,負責運行管理國內最具權威的科研機構的網路。CSTNET擁有多條國際線路,通往美國、俄羅斯、韓國、日本等國家的國際線路出口帶寬為5510M,到中國香港地區為2.5G,到中國台灣地區為1G,並與中國電信、中國網通、中國教育網、北京國家互聯網交換中心等國內主要互聯網運行商分別通過1G至2.5G鏈路實現高速互聯。「中美俄科技與教育環球高速網路(GLORIAD)」是以在網路上合作開展的科學研究應用為目的,以中、美、俄、韓、加和荷六國為主建立的全球性高速互聯網路,在建立了香港開放交換節點 HK OEP(HK Light)和北京開放交換節點BJOEP的基礎上,成員單位已達11個,在國際上具有重大的影響和意義。

CSTNET作為中國第一家實現Internet全功能接入的互聯網路,秉承永遠爭第一、始終求完美的服務目標,始終用心勾勒著中國科技的網路天地。在今後發展中,CSTNET將進一步為用戶提供更加安全可靠的網路服務平台,力爭成為各項科研事業發展的強大的信息化引擎;同時,將廣泛開展國際交流與合作,力爭向世界展示CSTNET的獨特魅力,讓引領科技的中國互聯網路——CSTNET享譽世界。

科學數據中心是全院重要科學數據資源的長期保存與服務中心,是全院科學資料庫建設、管理、共享與應用的綜合服務中心。其主要負責中國科學院科學資料庫公共基礎設施建設、管理與運行維護;負責中國科學院重要數據資產的長期數字化保存和管理,面向全院乃至全國提供綜合性數據服務,特別是為e-Science提供數據應用服務;為全院科學資料庫建設、應用與服務的統計分析、監督評估提供支撐,並成為全院科學資料庫對外宣傳的窗口;組織科學數據相關的規范標准與共享政策的制定與推廣實施,開展科學數據管理、共享與應用的共性技術研究與開發,提供IT技術支持、服務與培訓,並組織開展國際、國內的交流與合作;跟蹤國際發展趨勢,開展全院科學資料庫發展戰略研究。

超級計算中心是隸屬於中國科學院計算機網路信息中心(CNIC)的支撐服務單位,旨在為院內外科研單位提供超級計算服務和技術支持,主要從事超級計算機的運行維護、並行計算技術研究與實現及其應用服務和支撐,為大規模計算復雜技術和企業應用提供解決方案。「十一五」期間,結合國家863計劃重大專項和中國科學院信息化建設的部署,院超級計算中心的計算能力超過百萬億次,實現了院超級計算能力的跨越式發展。

超級計算中心以保障高性能計算環境的正常運行與維護以及為用戶提供高質量和快捷的計算服務與技術支持為工作核心。超級計算中心將持續規范管理,加強運行、維護與服務,挖掘、培育和推廣應用,建立可持續發展的運行機制和支撐服務體系,建成高性能計算與應用技術培訓基地,建設成為科學院e-Science強大的科學計算支撐平台和國家級的科學計算中心及國際知名的高性能計算中心。

ARP運行支持中心(簡稱ARP中心)是中國科學院科研管理信息化方面的技術支撐與服務機構。承擔了中國科學院ARP系統實施部署、測試驗收、試運行保障任務,並著力在科研管理與信息技術融合、政府行業信息化、信息資源指標體系建設與信息挖掘服務等方面投入大量的研究工作。

ARP中心的發展方向和任務是:信息系統分析、系統平台建設、應用系統開發、技術支撐與信息服務;承擔ARP系統的建設、運行和技術支撐服務;研究開發基於網路平台的政府、企業辦公自動化系統;從事網路信息資源採集、挖掘和發布技術研究。

CNNIC是經國務院主管部門批准,於1997年6月3日組建的非營利性的管理和服務機構,行使國家互聯網路信息中心的職責。CNNIC是信息產業部批準的我國域名注冊管理機構,是我國國家級IP地址分配中心,為我國互聯網發展提供IP地址、CN域名、中文域名、通用網址等互聯網地址服務,並以專業技術為全球用戶提供不間斷的域名注冊、域名解析和Whois查詢服務。

在「十一·五」期間,將CNNIC建設成世界一流的互聯網路信息中心,服務信息化和諧社會建設。在業務量上居於世界各國前列,系統運維環境和技術水平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在相關互聯網標准制定中有較高的參與度,在國際重要同業組織中擁有較高聲譽和影響力,管理上規范、高效、專業,為員工提供具有一流競爭力的發展空間。

協同工作環境研究中心的定位是研發和建設支撐e-Science活動的協同工作環境,為我院的科研人員開展e-Science應用提供信息技術工具和相應的支撐服務,進而積極推動基於協同的新型科技活動方式和e-Science應用的發展。協同工作環境研究中心的核心業務包括:協同工作環境的建設和服務;e-Science應用的咨詢與支持服務。

協同工作環境研究中心在「十一·五」期間的主要目標是研究和建設e-Science虛擬實驗室,探索相應的服務模式。從長遠來看,協同工作環境研究中心將逐步建成成熟、穩定、可持續的虛擬實驗室運行服務模式和體系,並在虛擬實驗室相關軟體的基礎上,進一步研究和發展適應更大范圍、具有更高質量的協同工作環境,形成商業級的產品和服務。

網路科普教育中心的主要職責是:落實「十一五」院信息化部署,本著「整體規劃,集成提升,發揮優勢,服務公眾」的原則,依託網路中心的信息基礎設施,宣傳中科院知識創新,服務科學傳播和教育,做好網路環境下的科普(虛擬博物館建設)和國家數字科技館(標准及體驗館)兩個項目的建設工作,力爭將網路中心建設成為新型網路科普應用的示範基地、科學院網路科普資源統籌規劃、集中存儲與集成服務中心,面向科普活動需求,提供多層次特色服務,並最終成為國家級網路科學傳播平台。

e-Science應用推進總體組的主要職責是:建立開放式的項目管理機制和集中的信息平台,積極探索e-Science應用的各類科研示範,從而支撐我院e-Science的廣泛應用。

e-Science呼叫服務中心的主要職責是:整合現有超級計算中心、科學數據中心和協同工作環境研究中心的相關支撐服務職能及資源,建立統一呼叫服務平台向全院用戶提供支撐e-Science應用相關的信息及技術支撐服務。
 
期刊編輯部的主要職責是:出版發行面向全院的管理支撐類期刊:「中國科學院信息化工作動態」;出版發行面向全院的技術支撐類期刊:「e-Science技術與應用」。

近年來,CNIC廣泛開展國際合作,在APNIC、ICANN、APAN、歐盟等國際組織中占據相應得國際地位,承辦了2007年的APAN會議、中美高級網路技術研討會、GRIDs@Work2007聯合研討會等國際會議。與美國紐約科學計算中心等單位合作建立了「中美聯合科學計算中心」。CNIC與美國、德國、日本、韓國,以及台灣、香港等國家和地區的相關單位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系,開展了多項國際合作與研究交流。

CNIC現有人員總數520名,碩士以上學歷佔58%。其中,研究和工程技術人員290名,副高級以上專業技術人員97名。研究生156 名,是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準的碩士、博士研究生培養教育機構。

CNIC曾榮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2項、三等獎1項, 獲中國科學院科技進步特等獎1項、一等獎2項,北京市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 申請專利17項,獲得計算機軟體著作權16項。

計算機網路信息中心將努力使自己成為全院信息化基礎設施建設的核心、全院信息化人才培養的基地、全院信息化支撐體系的龍頭、全院信息化發展戰略的思想庫。

⑻ 超級計算機中心到底有什麼用

耗資約2億美元,佔地面積相當於兩個網球場的美國超級計算機「頂點」,在華盛頓時間6月8日,終於讓美國能源源部下屬的橡樹嶺國家實驗室揚眉吐氣了一把。這台超級計算機浮點運算速度峰值達每秒20億億次,世界最強。超級計算機是妥妥的「大國重器」,可以說,誰掌握了超算能力,誰就在科技領域,拿下一個重要的制高點。

超級計算機的用途,對所有的國家都意義重大。

美國橡樹國家實驗室直言不諱,「超級計算機領域的領導地位和國家安全的影響有直接關聯。每個國家都認識到,成為這個領域的領軍人物對下游產生影響。」

日本製造商正默默用超級計算機開發和改進無人駕駛汽車、機器人和醫療診斷服務等。日本知道,只有通過超級計算機的研發,才有機會成為全球人工智慧研究中心。而中國在人工智慧領域也已經進入到第一梯隊。

⑼ 超級計算機有那些應用領域啊

超級計算機的應用領域如下:

1、科學計算

早期的計算機主要用於科學計算,目前的科學計算仍然是計算機應用的一個重要領域。如高能物理、工程設計、地震預測、氣象預報、航天技術等。

2、過程檢測與控制

利用計算機對工業生產過程中的某些信號自動進行檢測,並把檢測到的數據存入計算機,再根據需要對這些數據進行處理,這樣的系統稱為計算機檢測系統,特別是儀器儀表引進計算機技術後所構成的智能化儀器儀表,將工業自動化推向了一個更高的水平。

3、信息數據管理

利用計算機來加工、管理與操作任何形式的數據資料,如企業管理、物資管理、報表統計、帳目計算、信息情報檢索等,近年來,生產企業也開始採用製造資源規劃軟體(MRP),商業流通領域則逐步使用電子信息交換系統(EDI)。

4.計算機輔助系統

計算機輔助設計(CAD)是指利用計算機來幫助設計人員進行工程設計,以提高設計工作的自動化程度,節省人力和物力。目前,此技術已經在電路、機械、土木建築、服裝等設計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

閱讀全文

與超級計算機網路中心管理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vivo微信網路許可權在哪裡 瀏覽:236
華為電力貓子路由器網路降速 瀏覽:580
雲南第一屆公安網路安全大會 瀏覽:780
網路共享餐廳提案 瀏覽:964
如何關閉中國電信彈出網路 瀏覽:242
湖北廣電網路的網是多少 瀏覽:471
網路監控路由器接線圖 瀏覽:228
在哪看手機網路速度 瀏覽:817
使用不了移動網路是什麼原因 瀏覽:780
蘋果手錶se無法連接聯通蜂窩網路 瀏覽:621
lol進游戲網路連接異常 瀏覽:275
小米智能插座2連接不上網路 瀏覽:860
網卡密碼忘記連接不上網路 瀏覽:576
湖南長沙網路安全製造會 瀏覽:610
群暉如何關閉共享網路 瀏覽:14
電腦網路通暢打不開 瀏覽:521
網路機頂盒手機遙控軟體 瀏覽:127
戰術冷卻的網路密碼是什麼 瀏覽:345
移動網路機頂盒二級密碼 瀏覽:144
我的手機網路怎麼變成1g了 瀏覽:391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