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率、帶寬、吞吐量、時延、時延帶寬積、往返時間rtt、利用率
計算機發送出的信號都是數字形式的。比特(bit)是計算機中的數據量的單位,也是資訊理論中使用的信息量單位。英文字bit來源binary
digit(一個二進制數字),因此一個比特就是二進制數字中的一個1或0。網路技術中的速率指的是鏈接在計算機網路上的主機在數字信道上傳送數據的速率,也稱為數據率(data
rate)或者比特率(bit
rate)。速率的單位是b/s(比特每秒)或者bit/s,也可以寫為bps,即bit
per
second。當數據率較高時,可以使用kb/s(k=10^3=千)、mb/s(m=10^6=兆)、gb/s(g=10^9=吉)或者tb/s(t=10^12=太)。現在一般常用更簡單並不是很嚴格的記法來描述網路的速率,如100m乙太網,而省略了b/s,意思為數據率為100mb/s的乙太網。這里的數據率通常指額定速率。
㈡ 計算機網路有哪些常用的性能指標
計算機網路常用性能指標有:
1、速率:連接在計算機網路上的主機在數字信道上傳送數據的速率。
2、帶寬:網路通信線路傳送數據的能力。
3、吞吐量:單位時間內通過網路的數據量。
4、時延:數據從網路一端傳到另一端所需的時間。
5、時延帶寬積:傳播時延帶寬。
6、往返時間RTT:數據開始到結束所用時間。
7、利用率信道:數據通過信道時間。
(2)計算機網路數字信道擴展閱讀:
計算機網路中的時延是由一下幾個不同的部分組成的:
(1)發送時延
發送時延是主機或路由器發送數據幀所需要的時間,也就是從發送數據幀的第一個比特算起,到該幀的最後一個比特發送完畢所需的時間。因此發送時延也叫做傳輸時延。發送時延的計算公式是:
發送時延=數據幀長度(bit)/發送速率(bit/s)
(2)傳播時延
傳播時延是電磁波在信道中傳播一定的距離需要花費的時間。傳播時延的計算公式是:
傳播時延=信道長度(m)/電磁波在信道上大的傳播速率(m/s)
電磁波在自由空間的傳播速率是光速。即3.0*10^5km/s。
發送時延發生在機器內部的發送器中,與傳輸信道的長度沒有任何關系。傳播時延發生在機器外部的傳輸信道媒體上,而與信道的發送速率無關。信號傳送的距離越遠,傳播時延就越大
(3)處理時延
主機或路由器在收到分組時需要花費一定時間進行處理,例如分析分組的首部,從分組中提取數據部分、進行差錯檢驗或查找合適的路由等,這就產生了處理時延。
(4)排隊時延
分組在進行網路傳輸時,要經過許多路由器。但分組在進入路由器後要先在輸入隊列中排隊等待,在路由器確定了轉發介面後,還要在輸出隊列中排隊等待轉發。這就產生了排隊時延。排隊時延的長短取決於網路當時的通信量。當網路的通信量很大時會發生隊列溢出,使分組丟失,這相當於排隊時延無窮大。
這樣數據在網路中經歷的總時延就是以上四種時延之和:總時延=發送時延+傳播時延+處理時延+排隊時延。
一般來說,小時延的網路要優於大時延的網路。
㈢ 計算機網路:數字數據在數字信道傳輸時為什麼要進行編碼有幾種編碼方法採用什麼裝置來延長傳輸距離
為什要編碼?首先信息可能是有冗餘的,通過編碼可以減少這部分無用的冗餘,這是信源編碼。其次,數字信息在數字信道中傳輸也會有雜訊、干擾等影響,為了抵抗這些雜訊和干擾,需要對信息進行冗餘編碼,保證在丟失少量數據的情況下,不影響信息的正常傳輸,這是信道編碼
編碼方法有兩種:如1所談的信源編碼和信道編碼
通過中繼器可以延長數據傳輸距離,因為它會對數據重新解碼再編碼。
㈣ 計算機網路的「寬頻」是數字信道的 A.最高數據率B.最快傳播速度C.頻帶寬D.物理尺寸
計算機網路的「寬頻」是數字信道的C.頻帶寬
「寬頻」意思是相對更寬的頻帶(頻率范圍)
㈤ 計算機機網路中最常用的信道可分為哪兩類各自所用的傳輸介質有哪些
計算機網路中最常用的信道就是模擬信道和數字信道。
當然也可以准確點說是物理信道和無線信道兩種。
其中物理信道主要是以光纖、雙絞線、同軸電纜為主要的傳輸介質。
其中無線信道主要就是以微波、紅外線和短波。我們用到的通信衛星就是使用的微波中繼站。
㈥ 計算機網路-物理層-通信基礎
一個數據通信系統可劃分為三大部分,即源系統(或發送端、發送方)、傳輸系統(或傳輸網路)和目的系統(或接收端、接收方)。
源系統一般包括以下兩個部分:
源點(source):源點設備產生要傳輸的數據,例如,從計算機的鍵盤輸入漢字,計算機產生輸出的數字比特流。源點又稱為源站,或 信源 。
發送器:通常源點生成的數字比特流要通過發送器編碼後才能夠在傳輸系統中進行傳輸。典型的發送器就是 調制器 。現在很多計算機使用內置的數據機(包含調制器和解調器),用戶在計算機外面看不見數據機。
目的系統一般也包括以下兩個部分:
接收器:接收傳輸系統傳送過來的信號,並把它轉換為能夠被目的設備處理的信息。典型的接收器就是 解調器 ,它把來自傳輸線路上的模擬信號進行解調,提取出在發送端置入的消息,還原出發送端產生的數字比特流。
終點(destination):終點設備從接收器獲取傳送來的數字比特流,然後把信息輸出(例如,把漢字在計算機屏幕上顯示出來)。終點又稱為目的站,或 信宿 。
在源系統和目的系統之間的傳輸系統可以是簡單的傳輸線,也可以是連接在源系統和目的系統之間的復雜網路系統。
通信的目的是傳送消息(message)。 如話音、文字、圖像、視頻等都是消息。 數據(data)是運送消息的實體。 根據RFC4949給出的定義,數據是使用特定方式表示的信息,通常是有意義的符號序列。這種信息的表示可用計算機或其他機器(或人)處理或產生。 信號(signal)則是數據的電氣或電磁的表現。 根據信號中代表消息的參數的取值方式不同,信號可分為以下兩大類:
(1) 模擬信號,或連續信號一代表消息的參數的取值是連續的。 例如在上圖中,用戶家中的數據機到電話端局之間的用戶線上傳送的就是模擬信號。
(2) 數字信號,或離散信號一代表消息的參數的取值是離散的。 例如在上圖中,用戶家中的計算機到數據機之間,或在電話網中繼線上傳送的就是數字信號。在使用時間域(或簡稱為時域)的波形表示數字信號時,代表不同離散數值的基本波形就稱為 碼元① 。在使用二進制編碼時,只有兩種不同的碼元,一種代表0狀態而另一種代表1狀態。
① 碼元 是指用一個固定時長的信號波形(數字脈沖)表示一位k進制數字,代表不同離散數值的基本波形,是數字通信中數字信號的計量單位,這個時長內的信號稱為k進制碼元,而該時長稱為碼元寬度。一個瑪元所攜帶的信息量是不固定的,而是由調制方式和編碼方式決定的。
信道按傳輸信號形式的不同,可分為傳送模擬信號的模擬信道和傳送數字信號的數字信道兩大類;信道按傳輸介質的不同可分為無線信道和有線信道。
信道上傳送的信號有基帶信號和寬頻信號之分。來自信源的信號常稱為基帶信號(即基本頻帶信號)。像計算機輸出的代表各種文字或圖像文件的數據信號都屬於基帶信號。基帶信號將數字信號1和0直接用兩種不同的電壓表示,然後送到數字信道上傳輸(稱為基帶傳輸);寬頻(帶通)信號將基帶信號進行調制後形成頻分復用模擬信號,然後送利模擬信道上傳輸(稱為寬頻傳輸)。
信道一般都是用來表示向某一個方向傳送信息的媒體。因此, 一條通信電路往往包含一條發送信道和一條接收信道 。從通信的雙方信息交互的方式來看,可以有以下三種基本方式:
(1) 單向通信 又稱為單工通信,即只能有一個方向的通信而沒有反方向的交互。無線電廣播或有線電廣播以及電視廣播就屬於這種類型。
(2) 雙向交替通信 又稱為半雙工通信,即通信的雙方都可以發送信息,但不能雙方同時發送(當然也就不能同時接收)。這種通信方式是一方發送另一方接收,過一段時間後可以再反過來。
(3) 雙向同時通信 又稱為全雙工通信,即通信的雙方可以同時發送和接收信息。單向通信只需要一條信道,而雙向交替通信或雙向同時通信則都需要兩條信道(每個方向各一條)。顯然,雙向同時通信的傳輸效率最高。
速率也稱數據率,指的是數據傳輸速率,表示單位時間內傳輸的數據量。可以用碼元傳輸速率和信息傳輸速率表示。
1)碼元傳輸速率。又稱波特率,它表示單位時間內數字通信系統所傳輸的碼元個數(也可稱為脈沖個數或信號變化的次數),單位是波特(Bud)。1波特表示數字通信系統每秒傳輸一個碼元。碼元可以是多進制的,也可以是二進制的,碼元速率與進制數無關。
2)信息傳輸速率。又稱信息速率、比特率等,它表示單位時間內數字通信系統傳輸的二進制碼元個數(即比特數),單位是比特/秒(b/s)。
注意:波特和比特是兩個不同的概念,碼元傳輸速率也稱調制速率、波形速率或符號速率。但碼元傳輸速率與信息傳輸速率在數量上卻又有一定的關系。若一個碼元攜帶比特的信息量,則M波特率的碼元傳輸速率所對應的信息傳輸速率為Mn比特/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