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網路連接 > 計算機網路協議棧名詞解釋

計算機網路協議棧名詞解釋

發布時間:2023-01-14 03:39:43

① 網路協議名詞解釋是什麼

網路協議:為計算機網路中進行數據交換而建立的規則、標准或約定的集合。

一個網路協議至少包括三要素:

語法:用來規定信息格式;數據及控制信息的格式、編碼及信號電平等。

語義:用來說明通信雙方應當怎麼做;用於協調與差錯處理的控制信息。

定時:(時序)定義了何時進行通信,先講什麼,後講什麼,講話的速度等。比如是採用同步傳輸還是非同步傳輸。

網路協議種類

1、TCP/IP協議,是這三大協議中最重要的一個,是互聯網的基礎協議,任何和互聯網有關的操作都離不開TCP/IP協議。但TCP/IP協議在區域網中的通信效率不高,使用它在瀏覽「網上鄰居」中的計算機時,會出現不能正常瀏覽的現象。

2、NetBEUI,即NetBios增強用戶介面。它是NetBIOS協議的增強版本,曾被許多操作系統採用。NETBEUI協議在許多情形下很有用,是WINDOWS98之前的操作系統的預設協議。NetBEUI協議是一種短小精悍、通信效率高的廣播型協議。

3,、IPX/SPX協議,是Novell開發的專用於NetWare網路中的協議,但大部分可以聯機的游戲都支持IPX/SPX協議。雖然這些游戲通過TCP/IP協議也能聯機,但顯然還是通過IPX/SPX協議更省事,因為根本不需要任何設置。

② 計算機網路協議棧:IP協議

IP協議就是網際協議,工作在第三層,即網際層。

IP不提供可靠的傳輸服務,它不提供端到端的或(路由)結點到(路由)結點的確認,對數據沒有差錯控制,它只使用報頭的校驗碼,它不提供重發和流量控制。如果出錯可以通過ICMP報告,ICMP在IP模塊中實現。

IP的責任就是把數據 從源傳送到目的地 。它不負責保證傳送可靠性,流控制,包順序和其它對於主機到主機協議來說很普通的服務。

IP地址

IP地址是 IP協議 提供的一種統一的 地址格式 ,它為互聯網上的每一個網路和每一個 網卡 分配一個 邏輯地址 ,以此來屏蔽 物理地址 的差異。

公有地址與私有地址

IP地址有兩種類型,一種是公有地址由Inter NIC(Internet Network Information Center 網際網路 信息中心)負責。這些IP地址分配給注冊並向Inter NIC提出申請的組織機構。通過它直接訪問 網際網路 ;另一種是私有地址留給組織機構內部使用。其中以下IP段用於給私有地址使用:

其中以下三個范圍是組織內部使用的IP范圍:

A類 10.0.0.0--10.255.255.255

B類 172.16.0.0--172.31.255.255

C類 192.168.0.0--192.168.255.255。其他地址都是作為可以訪問網際網路的IP。(拓展:CIDR、DNS相關概念)

IP地址的分配方式

靜態分配、動態分配(DHCP)、零配置保留地址

LAN、WAN、IP路由

路由器有兩個作用,一個作用是連通不同的網路,另一個作用是選擇信息傳送的線路。選擇通暢快捷的近路,能大大提高通信速度,減輕網路系統通信負荷,節約網路系統資源,提高網路系統暢通率,從而讓網路系統發揮出更大的效益來。路由器可以在無網路或有網路時可以讓幾台電腦同時互聯,並且進行區域網連接。

一般的家用路由器有兩種埠,一個是LAN,另一個是WAN;其中WAN一般連接互聯網,而LAN連接區域網;(拓展:VLAN、VXLAN)

LAN網路工作在第二層,主要通過MAC地址尋找目標網卡,二層網路通過網橋和二層交換機構建網路。

WAN網路工作在第三層,跨LAN通過路由器進行路由,基於IP地址尋找目標區域網,然後基於ARP協議獲取目標IP地址對應的MAC地址。

子網的劃分

子網用來判斷兩個網卡是否屬於同一個網路(公有地址是否屬於同一個二層網路、私有地址在一個區域網內是否屬於同一個網路),同一個網路的網卡可以ping通,具體根據子網掩碼來確認。(172.16.0.1,255.255.255.255)便標志著區域網內部唯一的主機172.16.0.1,如地址(10.0.0.0,255.255.255.0)則表示從10.0.0.0到10.0.0.254的子網,其中10.0.0.255是廣播地址。

DNS

@TODO

區域網內是如何通過IP協議工作的?

區域網是如何通過IP協議訪問互聯網的?

VPN是如何訪問私網的?

虛擬機的網路模型

Docker單機網路模型

Docker多機網路模型

四、區域網與互聯網

ifconfig:查看mac電腦網路信息

可以看到本機的網路IP是192.168.199.108,對應的是C類私有Ip,說明我的電腦運行在一個區域網;這也是為什麼需要連VPN才能訪問公司網路的原因(因為你當前主機所在的區域網和公司所在的區域網是不同的網路,雖然可能擁有一樣的區域網IP),那麼為啥本機可以連互聯網呢,這就需要明白一件事,可能整個區域網都使用同一個互聯網IP進行訪問互聯網,只是在區域網和互聯網之間會存在NAT設備做轉換,在訪問互聯網時將你的IP協議請求地址改為互聯網IP,同時維護一個本次消息和你自身區域網IP的映射(根據轉換的地址分為SNAT和DNAT兩種)

五、路由

路由器和主機一樣擁有IP地址,只是從設備上更專業,本質上大部分電腦也擁有路由轉發的功能,對於mac電腦而言開啟ip4路由轉發功能的命令如下:sysctl -w net.inet.ip.forwarding=1,開啟這個配置mac和路由器一樣擁有路由的功能了。

netstat -nr:查看mac電腦路由表信息

路由表主要是為了確認要訪問的地址要去哪個網關Gateway找,如果Gateway就是本身說明本機就知道目標地址在哪裡,可以直連,比如第二、第三排(127開頭的都是本機),169.254開頭的本機不知道IP對應的機器在哪裡需要走link#9這個網關(直接發給link#9這個網關),如果Gateway里顯示的直接說mac地址猜測三本機知道那些IP對應的主機的物理地址(Max顯示比較怪,Linux的route -n顯示的更好理解)

如果路由表裡記錄的目標IP沒有相應的路由記錄那麼會走default路由,也就是交給192.168.199.1

traceroute:查看mac電腦跟蹤路由信息(應該類似ping)

本質上是先通過DNS服務獲取網路對應的IP地址,結果發現網路有多個互聯網地址,選擇了180.101.49.12可以看到我的mac所連的子網的網關就是192.168.199.1,因為本機路由表沒有網路的路由,所以交給了默認路由192.168.199.1(hiwifi,無線網)這個hiwifi連的是一個區域網,之後便連到了互聯網的IP了,116.233.176.1不屬於任何私有地址,之後不斷路由最終到了網路在互聯網暴露的IP地址,之後通過網路的網關最終訪問了網路某個集群的服務。

六、虛擬機如何聯通網路

七、Linux計算機網路支持

1.Linux的Netflix與Iptables

2.Linux計算機網路虛擬化-網路命名空間

3.Linux計算機網路虛擬化-虛擬的計算機網路協議棧

八、Docker Single-host Network

1.none

2.host

3.container

4.bridge

九、Docker Multi-host Network

③ 計算機網路名詞解釋知識點簡答題整理

基帶傳輸:比特流直接向電纜發送,無需調制到不同頻段;

基帶信號:信源發出的沒有經過調制的原始電信號;

URL :統一資源定位符,標識萬維網上的各種文檔,全網范圍唯一;

傳輸時延:將分組的所有比特推向鏈路所需要的時間;

協議:協議是通信設備通信前約定好的必須遵守的規則與約定,包括語法、語義、定時等。

網路協議:對等層中對等實體間制定的規則和約定的集合;

MODEM :數據機;

起始(原始)伺服器:對象最初存放並始終保持其拷貝的伺服器;

計算機網路:是用通信設備和線路將分散在不同地點的有獨立功能的多個計算機系統互相連接起來,並通過網路協議進行數據通信,實現資源共享的計算機集合;

解調:將模擬信號轉換成數字信號;

多路復用:在一條傳輸鏈路上同時建立多條連接,分別傳輸數據;

默認路由器:與主機直接相連的一台路由器;

LAN :區域網,是一個地理范圍小的計算機網路;

DNS :域名系統,完成主機名與 IP 地址的轉換;

ATM :非同步傳輸模式,是建立在電路交換和分組交換基礎上的一種面向連接的快速分組交換技術;

Torrent :洪流,參與一個特定文件分發的所有對等方的集合;

Cookie :為了辨別用戶、用於 session 跟蹤等而儲存在用戶本地終端的數據;

SAP :服務訪問點;

n PDU : PDU 為協議數據單元,指對等層之間的數據傳輸單位;第 n 層的協議數據單元;

PPP :點對點傳輸協議;

Web caching :網頁緩存技術;

Web 緩存:代替起始伺服器來滿足 HTTP 請求的網路實體。

Proxy server :代理伺服器;

Go-back-n :回退 n 流水線協議;允許發送方連續發送分組,無需等待確認,若出錯,從出錯的分組開始重發;接收方接收數據分組,若正確,發 ACK ,若出錯,丟棄出錯分組及其後面的分組,不發任何應答;

Packet switching :分組交換技術;

CDMA :碼分多路復用技術;各站點使用不同的編碼,然後可以混合發送,接收方可正確提取所需信息;

TDM :時分多路復用,將鏈路的傳輸時間劃分為若干時隙,每個連接輪流使用不同時隙進行傳輸;

FDM :頻分多路復用,將鏈路傳輸頻段分成多個小的頻段,分別用於不同連接信息的傳送;

OSI :開放系統互連模型,是計算機廣域網體系結構的國際標准,把網路分為 7 層;

CRC :循環冗餘檢測法,事先雙方約定好生成多項式,發送節點在發送數據後附上冗餘碼,使得整個數據可以整除生成多項式,接收節點收到後,若能整除,則認為數據正確,否則,認為數據錯誤;

RIP :路由信息協議;

Socket (套接字):同一台主機內應用層和運輸層的介面;

轉發表:交換設備內,從入埠到出埠建立起來的對應表,主要用來轉發數據幀或 IP 分組;

路由表:路由設備內,從源地址到目的地址建立起來的最佳路徑表,主要用來轉發 IP 分組;

存儲轉發:分組先接收存儲後,再轉發出去;

虛電路網路:能支持實現虛電路通信的網路;

數據報網路:能支持實現數據報通信的網路;

虛電路:源和目的主機之間建立的一條邏輯連接,創建這條邏輯連接時,將指派一個虛電路標識符 VC.ID ,相關設備為它運行中的連接維護狀態信息;

毒性逆轉技術: DV 演算法中,解決計數到無窮的技術,即告知從相鄰路由器獲得最短路徑信息的相鄰路由器到目的網路的距離為無窮大;

加權公平排隊 WFQ :排隊策略為根據權值大小不同,將超出隊列的數據包丟棄;

服務原語:服務的實現形式,在相鄰層通過服務原語建立交互關系,完服務與被服務的過程;

透明傳輸:在無需用戶干涉的情況下,可以傳輸任何數據的技術;

自治系統 AS :由一組通常在相同管理者控制下的路由器組成,在相同的 AS 中,路由器可全部選用同樣的選路演算法,且擁有相互之間的信息;

分組丟失:分組在傳輸過程中因為種種原因未能到達接收方的現象;

隧道技術:在鏈路層或網路層通過對等協議建立起來的邏輯通信信道;

移動接入:也稱無線接入,是指那些常常是移動的端系統與網路的連接;

面向連接服務:客戶機程序和伺服器程序發送實際數據的分組前,要彼此發送控制分組建立連接;

無連接服務:客戶機程序和伺服器程序發送實際數據的分組前,無需彼此發送控制分組建立連接;

MAC 地址:網卡或網路設備埠的物理地址;

擁塞控制:當網路發生擁塞時,用響應的演算法使網路恢復到正常工作的狀態;

流量控制:控制發送方發送數據的速率,使收發雙方協調一致;

Ad Hoc 網路:自主網路,無基站;

往返時延:發送方發送數據分組到收到接收方應答所需要的時間;

電路交換:通信節點之間採用面向連接方式,使用專用電路進行傳輸;

ADSL :非同步數字用戶專線,採用不對稱的上行與下行傳輸速率,常用於用戶寬頻接入。

多播:組播,一對多通信;

路由器的組成包括:輸入埠、輸出埠、交換結構、選路處理器;

網路應用程序體系結構:客戶機 / 伺服器結構、對等共享、混合;

集線器是物理層設備,交換機是數據鏈路層設備,網卡是數據鏈路層設備,路由器是網路層設備;

雙絞線連接設備的兩種方法:直連線和交叉線,同種設備相連和計算機與路由器相連都使用交叉線;不同設備相連用直連線;

MAC 地址 6 位元組, IPv4 地址 4 位元組, IPv6 地址 16 位元組;

有多種方法對載波波形進行調制,調頻,調幅,調相;

IEEE802.3 乙太網採用的多路訪問協議是 CSMA/CD ;

自治系統 AS 內部的選路協議是 RIP 、 OSPF ;自治系統間的選路協議是 BGP ;

多路訪問協議:分三大類:信道劃分協議、隨機訪問協議、輪流協議;

信道劃分協議包括:頻分 FDM 、時分 TDM 、碼分 CDMA ;

隨機訪問協議包括: ALOHA 、 CSMA 、 CSMA/CD(802.3) 、 CSMA/CA(802.11) ;

輪流協議包括:輪詢協議、令牌傳遞協議

ISO 和 OSI 分別是什麼單詞的縮寫,中文意思是什麼?用自己的理解寫出 OSI 分成哪七層?每層要解決的問題和主要功能是什麼?

答:ISO:international standard organization 國際標准化組織;OSI: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 reference model 開放系統互連模型;

OSI分為 應用層、表示層、會話層、傳輸層、網路層、數據鏈路層、物理層;

層名稱解決的問題主要功能

應用層實現特定應用選擇特定協議;針對特定應用規定協議、時序、表示等,進行封裝。在端系統中用軟體來實現,如HTTP;

表示層壓縮、加密等表示問題;規定數據的格式化表示,數據格式的轉換等;

會話層會話關系建立,會話時序控制等問題;規定通信的時序;數據交換的定界、同步、建立檢查點等;

傳輸層源埠到目的埠的傳輸問題;所有傳輸遺留問題:復用、流量、可靠;

網路層路由、擁塞控制等網路問題;IP定址,擁塞控制;

數據鏈路層相鄰節點無差錯傳輸問題;實現檢錯與糾錯,多路訪問,定址;

物理層物理上可達;定義機械特性,電氣特性,功能特性等;

網際網路協議棧分層模型及每層的功能。

分層的優點:使復雜系統簡化,易於維護和更新;

分層的缺點:有些功能可能在不同層重復出現;

​​



假設一個用戶 ( 郵箱為: [email protected]) 使用 outlook 軟體發送郵件到另一個用戶 ( 郵箱為: [email protected]) ,且接收用戶使用 IMAP 協議收取郵件,請給出此郵件的三個傳輸階段,並給出每個階段可能使用的應用層協議。

用戶 [email protected] 使用outlook軟體發送郵件到 163 郵件伺服器

163郵件伺服器將郵件發送給用戶 [email protected] 的yahoo郵件伺服器

用戶 [email protected] 使用IMAP協議從yahoo郵件伺服器上拉取郵件

第1、2階段可以使用SMTP協議或者擴展的SMTP協議:MIME協議,第3階段可以使用IMAP、POP3、HTTP協議

三次握手的目的是什麼?為什麼要三次(二次為什麼不行)?

為了實現可靠數據傳輸,TCP協議的通信雙方,都必須維護一個序列號,以標識發送出去的數據包中,哪些是已經被對方收到的。三次握手的過程即是通信雙方相互告知序列號起始值,並確認對方已經收到了序列號起始值的必經步驟。

如果只是兩次握手,至多隻有連接發起方的起始序列號能被確認,另一方選擇的序列號則得不到確認。

選擇性重傳 (SR) 協議中發送方窗口和接收方窗口何時移動?分別如何移動?

發送方:當收到ACK確認分組後,若該分組的序號等於發送基序號時窗口發生移動;向前移動到未確認的最小序號的分組處;

接收方:當收到分組的序號等於接收基序號時窗口移動;窗口按交付的分組數量向前移動;

簡述可靠傳輸協議 rdt1.0, rdt2.0, rdt2.1, rdt2.2 和 rdt3.0 在功能上的區別。

rdt1.0:經可靠信道上的可靠數據傳輸,數據傳送不出錯不丟失,不需要反饋。

rdt2.0(停等協議):比特差錯信道上的可靠數據傳輸,認為信道傳輸的數據可能有比特差錯,但不會丟包。接收方能進行差錯檢驗,若數據出錯,發送方接收到NAK之後進行重傳。

rdt2.1:在rdt2.0的基礎上增加了處理重復分組的功能,收到重復分組後,再次發送ACK;

rdt2.2:實現無NAK的可靠數據傳輸,接收方回發帶確認號的ACK0/1,

收到出錯分組時,不發NAK,發送接收到的上一個分組的ACK;

rdt3.0:實現了超時重發功能,由發送方檢測丟包和恢復;

電路交換和虛電路交換的區別?哪些網路使用電路交換、報文交換、虛電路交換和數據報交換?請各舉一個例子。

電路交換時整個物理線路由通訊雙方獨占;

虛電路交換是在電路交換的基礎上增加了分組機制,在一條物理線路上虛擬出多條通訊線路。

電路交換:電話通信網

報文交換:公用電報網

虛電路交換:ATM

數據報交換:Internet

電路交換:面向連接,線路由通信雙方獨占;

虛電路交換:面向連接,分組交換,各分組走統一路徑,非獨占鏈路;

數據報交換:無連接,分組交換,各分組走不同路徑;

交換機逆向擴散式路徑學習法的基本原理:

交換表初始為空;

當收到一個幀的目的地址不在交換表中時,將該幀發送到所有其他介面(除接收介面),並在表中記錄下發送節點的信息,包括源MAC地址、發送到的介面,當前時間;

如果每個節點都發送了一幀,每個節點的地址都會記錄在表中;

收到一個目的地址在表中的幀,將該幀發送到對應的介面;

表自動更新:一段時間後,沒有收到以表中某個地址為源地址的幀,從表中刪除該地址;

非持久 HTTP 連接和持久 HTTP 連接的不同:

非持久HTTP連接:每個TCP連接只傳輸一個web對象,只傳送一個請求/響應對,HTTP1.0使用;

持久HTTP連接:每個TCP連接可以傳送多個web對象,傳送多個請求/響應對,HTTP1.1使用;

Web 緩存的作用是什麼?簡述其工作過程:

作用:代理原始伺服器滿足HTTP請求的網路實體;

工作過程:

瀏覽器:與web緩存建立一個TCP連接,向緩存發送一個該對象的HTTP請求;

Web緩存:檢查本地是否有該對象的拷貝;

若有,就用HTTP響應報文向瀏覽器轉發該對象;

若沒有,緩存與原始伺服器建立TCP連接,向原始伺服器發送一個該對象的HTTP請求,原始伺服器收到請求後,用HTTP響應報文向web緩存發送該對象,web緩存收到響應,在本地存儲一份,並通過HTTP響應報文向瀏覽器發送該對象;

簡要說明無線網路為什麼要用 CSMA/CA 而不用 CSMA/CD ?

無線網路用無線信號實施傳輸,現在的技術還無法檢測沖突,因此無法使用帶沖突檢測的載波偵聽多路訪問協議CSMA/CD,而使用沖突避免的載波偵聽多路訪問協議CSMA/CA;

簡述各種交換結構優缺點,並解釋線頭 HOL 阻塞現象。

內存交換結構:以內存為交換中心;

       優點:實現簡單,成本低;

       缺點:不能並行,速度慢;

匯流排交換結構:以共享匯流排為交換中心;

       優點:實現相對簡單,成本低;

       缺點:不能並行,速度慢,不過比memory快;

縱橫制:以交叉陣列為交換中心;

       優點:能並行,速度快,比memory和匯流排都快;

       缺點:實現復雜,成本高;

線頭HOL阻塞:輸入隊列中後面的分組被位於線頭的一個分組阻塞(即使輸出埠是空閑的),等待交換結構發送;

CSMA/CD 協議的中文全稱,簡述其工作原理。

帶沖突檢測的載波偵聽多路訪問協議;

在共享信道網路中,發送節點發送數據之前,先偵聽鏈路是否空閑,若空閑,立即發送,否則隨機推遲一段時間再偵聽,在傳輸過程中,邊傳輸邊偵聽,若發生沖突,以最快速度結束發送,並隨機推遲一段時間再偵聽;

奇偶校驗、二維奇偶校驗、 CRC 校驗三者比較:

奇偶校驗能檢測出奇數個差錯;

二維奇偶校驗能夠檢測出兩個比特的錯誤,能夠糾正一個比特的差錯;

CRC校驗能檢測小於等於r位的差錯和任何奇數個差錯;

GBN 方法和 SR 方法的差異:

GBN:一個定時器,超時,重發所有已發送未確認接收的分組,發送窗口不超過2的k次方-1,接收窗口大小為1,採用累計確認,接收方返回最後一個正確接受的分組的ACK;

SR:多個定時器,超時,只重發超時定時器對應的分組,發送窗口和接收窗口大小都不超過2的k-1次方,非累計確認,接收方收到當前窗口或前一窗口內正確分組時返回對應的ACK;

④ 在計算機網路中,什麼是協議

TCP/I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Internet Protocol)傳輸控制協議/互聯網協議

開放系統互聯協議中最早的協議之一,它為連接不同操作系統和不同硬體體系結構的互聯網路提供通信支持,是一種網路通用語言。TCP/IP協議定義了在互聯網路中如何傳遞、管理信息(文件傳送、收發電子郵件、遠程登錄等),並制定了在出錯時必須遵循的規則。

IPX/SPX(Internet Packet eXchange/Sequenced Packet eXchange)互聯網信息交換包/順序信息交換包

IPX和SPX是Novell NetWare協議棧的一部分,用於網路伺服器和工作站之間傳輸數據;IPX和SPX兩層協議造就了Novell網路的特色,幾乎成了Novell網的代名詞。

NetBIOS(Network Basic Input/Output System)網路基本輸入/輸出系統

網路會話層協議,管理數據交換和網路訪問。它向API(Application Program Interface,應用程序介面)提供一組協調性命令,利用下一層網路服務將信息逐個節點地進行傳送,從而把應用程序與下層的網路操作系統加以隔離。

NetBEUI(NetBIOS Extended User Interface)NetBIOS用戶擴展介面

用於LAN Manager、LAN Server、Windows for Workgroups和Windows NT等的NetBIOS增強版本,它確定了傳送幀格式並增加了許多功能。

開放系統互聯(OSI)模型是由國際標准化組織(ISO)於1984年提出的一種標准參考模型,是一種關於由不同供應商提供的不同設備和應用軟體之間的網路通信的概念性框架結構。現在它被公認為是計算機通信和 internet 網路通信的一種基本結構模型。當今使用的大多數網路通信協議都是基於 OSI 模型結構。OSI 模型將通信處理過程定義為七層,並將網路計算機間的移動信息任務劃分為七個更小的、更易管理的任務組。各個任務或任務組被分配到 ISO 參考模型各層。各層相對獨立(self-contained),從而使得分配到各層的任務能夠獨立實現。這樣當其中一層提供的某解決方案更新時,它不會影響其它層。

ISO 定義了基於 OSI 模型的 internet 網路通信協議組,基本上由歐洲國家提出。

主要協議

應用層(Application)

--------------------------------------------------------------------------------

ACSE:關聯控制服務元素 (ACSE:Association Control Service Element)
CMIP:通用管理信息協議 (CMIP:Common Management Information Protocol)
CMIS:通用管理信息服務 (CMIS:Common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ervice)
CMOT:TCP/IP 上的 CMIP (CMOT:CMIP over TCP/IP)
FTAM:文件傳輸訪問和管理 (FTAM:File Transfer Access and Management)
ROSE:遠程操作服務元素 (ROSE:Remote Operation Service Element)
RTSE:可靠傳輸服務元素協議 (RTSE:Reliable Transfer Service Element Protocol)
VTP:ISO虛擬終端協議 (VTP:ISO Virtual Terminal Protocol ISO)
X.400:信息處理服務協議 (X.400:Message Handling Service Protocols)
X.500:目錄訪問服務協議 (X.500:Directory Access Service Protocol - DAP)

表示層(Presentation Layer)

--------------------------------------------------------------------------------

ASN.1: 抽象語法標記 (ASN.1:Abstract Syntax Notation One)
ISO-PP:ISO表示層協議 (ISO-PP:OSI Presentation Layer Protocol)

會話層(Session Layer)

--------------------------------------------------------------------------------

ISO-SP:ISO會話層協議 (ISO-SP:OSI Session Layer Protocol)

傳輸層 (Transport Layer)

--------------------------------------------------------------------------------

ISO-TP:OSI傳輸層協議 - TP0、TP1、TP2、TP3、TP4 (ISO-TP:OSI Transport Protocols - TP0、TP1、TP2、TP3、TP4)

網路層 (Network Layer)

--------------------------------------------------------------------------------

CONP:面向連接網路協議 (CONP:Connection-Oriented Network Protocol)
ES-IS:終端系統和中間系統路由交換協議 (ES-IS:End System to Intermediate System Routing Exchange protocol)
IDRP:域間路由選擇協議 (IDRP:Inter-Domain Routing Protocol)
IS-IS:中間系統到中間系統協議 (IS-IS:Intermediate System to Intermediate System)
ISO-IP CLNP:無連接網路協議 (ISO-IP CLNP:Connectionless Network Protocol)

數據鏈路層 (Data Link)

--------------------------------------------------------------------------------

HDLC:高級數據鏈路控制協議 (HDLC:High Level Data Link Control protocol)
LAPB:平衡鏈路訪問過程 (LAPB:Link Access Procere Balanced for X.25平衡鏈路訪問過程)

⑤ 詳解圖解計算機網路177 個名詞

大家好,我是偉哥。上篇《60 張圖詳解 98 個常見的網路概念》有一段時間了,現在重新匯總整理,把最近提到的網路名詞也加上。同時為了方便閱讀,增加了大量的配圖,讓網路小白也能輕松理解。考慮到 177 個網路名詞加上 123 張圖,文章的篇幅就很長了,有必要分類整理下,於是按照網路分層結構,加上分層的擴展內容,把所有名詞分成了 15 個小類,方便查閱。

1、 電路交換 :在通信開始前,通信雙方要在網路上建立專屬信道來發送數據,信道至少會持續到通信結束才會斷開。


2、 包交換 :又叫做分組交換,是將數據分為多個消息塊(即數據包),再通過網路對每個數據塊進行單獨傳輸選路。


3、 網路協議 :為在網路中傳輸數據而對數據定義的一系列標准或規則。


4、 協議棧 :網路協議的具體定義或具體實現。


5、 萬維網 ( WWW ):可以通過 URL 地址進行定義、通過 HTTP/HTTPS 協議建立連接、通過互聯網進行訪問的網頁資源空間。


6、 區域網 ( LAN ):在一個有限區域內實現終端設備互聯的網路。

7、 城域網 ( MAN ):規模大於區域網,覆蓋區域小到一個方圓數千米的大型園區,大到一個城市圈的網路。

8、 廣域網 ( WAN ):跨越大范圍地理區域建立連接的網路。


9、 互聯網 ( Internet ):通過各種互聯網協議為全世界成千上萬的設備建立互聯的全球計算機網路系統。


10、 物聯網 ( IoT ):通過內置電子晶元的方式,將各種物理設備連接到網路中,實現多元設備間信息交互的網路。


11、 雲計算 ( Cloud Computing ):通過互聯網為計算機和其它設備提供處理資源共享的網路。


12、 大數據 ( Big Data ):通過匯總的計算資源對龐大的數據量進行分析,得出更加准確的預測結論,並用來指導實踐。

13、 SDN :指控制平面和數據平面分離,並通過提升網路編程能能力,使網路管理方式更優。


14、 數據平面/轉發平面 :指網路設備中與判斷如何轉發數據和執行數據轉發相關的部分。

15、 控制平面 :指網路設備中與控制設備完成轉發工作的相關部分。

1、 操作系統 :一種安裝在智能設備上,為操作智能設備消除硬體差異,並為程序提供可移植性的軟體平台。


2、 圖形用戶界面 ( GUI ):指用戶在大部分情況下可以通過點擊圖標等可視化圖形來完成設備操作的軟體界面。

3、 命令行界面 ( CLI ):指用戶需要通過輸入文本命令來完成設備操作的軟體界面。


4、 RAM :隨機存取存儲器的簡稱,也叫做內存。安裝在數通設備上與安裝在計算機中的作用相同,即用於存儲臨時文件,斷電內容消失。

5、 Flash :安裝在數通設備上,與計算機硬碟的功能類似,用來存放包括操作系統在內的大量文件。

6、 NVRAM :非易失隨機存取存儲器的簡稱。用來保存數通設備的啟動配置文件,斷電不會消失。


7、 Console 介面 :即控制台介面,通過 Console 線纜連接自己的終端和數通設備的 Console 介面,使用終端模擬軟體對數通設備進行本地管理訪問。


1、 OSI 模型 :為規范和定義通信網路,將通信功能按照邏輯分為不同功能層級的概念模型,分為 7 層。


2、 TCP/IP 模型 :也叫做互聯網協議棧,是目前互聯網所使用的通信模型,由 TCP 協議和 IP 協議的規范發展而來,分為 4 層。


3、 應用層 :指 OSI 模型的第 7 層,也是 TCP/IP 模型的第 4 層,是離用戶最近的一層,用戶通過應用軟體和這一層進行交互。理論上,在 TCP/IP 模型中,應用層也包含了 OSI 模型中的表示層和會話層的功能。但表示層和會話層的實用性不強,應用層在兩種模型中區別不大。


4、 傳輸層 :指 OSI 模型的第 4 層,也是 TCP/IP 模型的第 3 層,在兩個模型中區別不大,負責規范數據傳輸的功能和流程。

5、 網路層 :指 OSI 模型的第 3 層,這一層是規范如何將數據從源設備轉發到目的設備。


6、 數據包 :經過網路層協議封裝後的數據。


7、 數據鏈路層 :OSI 模型的第 2 層,規范在直連節點或同一個區域網中的節點之間,如何實現數據傳輸。另外,這一層也負責檢測和糾正物理層在傳輸數據過程中造成的錯誤。


8、 數據幀 :經過數據鏈路層協議封裝後的數據。


9、 物理層 :OSI 模型的第 1 層,這一層的服務是規范物理傳輸的相關標准,實現信號在兩個設備之間進行傳輸。


10、 互聯網層 :TCP/IP 協議中的第 2 層,功能與 OSI 模型中的網路層類似。

11、 網路接入層 :TCP/IP 協議中的第 1 層,作用是定義數據如何在兩個直連節點或同一個區域網的節點之間傳輸,TCP/IP 模型中的這一層結合了 OSI 模型中數據鏈路層和物理層的功能。

12、 封裝 :發送方設備按照協議標準定義的格式及相關參數添加到轉發數據上,來保障通信各方執行協議標準的操作。


13、 解封裝 :接收方設備拆除發送方設備封裝的數據,還原轉發數據的操作。


14、 頭部 :按照協議定義的格式封裝在數據上的協議功能數據和參數。

1、 雙絞線 :將兩根互相絕緣的導線按一定規格纏繞在一起,以便它們互相沖抵干擾,從而形成的通信介質。


2、 光纖 :為實現數據通信,利用全反射原理傳輸光線的玻璃纖維載體。


3、 IEEE 802.3 :IEEE 組織定義的乙太網技術標准,即有線網路標准。


4、 IEEE 802.11 :IEEE 組織定義的無線區域網標准。


5、 奇偶校驗 :接收方對比接收的數據與原始數據時,檢測數據的二進制數位中 「 1 」 的奇偶個數是否相同,從而判斷數據與發送時是否一致的校驗方式。

6、 校驗和 :接收方對比接收的數據與原始數據的校驗和是否相同,判斷數據與發送時是否一致的校驗方式。

7、 循環冗餘校驗 :接收方通過多項式除法判斷數據與發送時是否一致的校驗方式。

8、 共享型乙太網 :所有連網設備處在一個沖突域中,需要競爭發送資源的乙太網環境。


9、 二進制 :逢 2 進位、只有 0 和 1 表示數字的計數系統。

10、 十六進制 :逢 16 進位、用 0 ~ F 表示數字的計數系統。


11、 沖突域 :通過共享媒介連接在一起的設備,共同構成的網路區域。在這個區域內,同時只能一台設備發送數據包。

12、 交換型乙太網 :連網設備互相之間不需要競爭發送資源,而是分別與中心設備兩兩組成點到點連接的乙太網環境。


13、 MAC 地址 :長度 48 位,固化在設備硬體上,用十六進製表示的數據鏈路層地址。


14、 廣播域 :在這個區域中,各個節點都可以收到其它節點發送的廣播數據包。

⑥ 《計算機網路》解釋以下名詞:協議棧、客戶、伺服器、客戶-伺服器方式。

協議棧怎麼說呢就是指分層結構中定義硬體、軟體在不同的級別如何協調工作的一組協議。
如TCP/IP協議棧中包括網路層的IP協議,傳輸層的TCP、UDP協議,應用層的HTTP、FTP協議等等等等。
==============
客戶的定義就多了,對於各行各業都沒有固定的意思,我摘抄了三種:
1、客戶指的是購買或者使用本站的產品或者服務的群體
2、指咨詢項目交付成果的使用者,同時也是該項目的定購人和支付人。
3、客戶指的是產品和服務的受益者。
==============
伺服器的接司就多啦:自己慢慢看:http://www.oaprinter.com/club/dispbbs.asp?boardid=63&id=16828
==============
客戶-伺服器(C/S)方式這個就更簡單啦:請看這個地方:http://www.c111.net/htm/bbs/index.php?mods=topicdisplay&forumid=2&postid=37&p=1

⑦ 計算機網路——理解TCP/IP網路協議棧

SYN包用於初始化包序號,用來解決網路包亂序問題。
ACK包用於確認收到,用來解決不丟包的問題。

Understanding TCP/IP Network Stack
The Send Case

The Steps for Sending a Single Ethernet Frame

The Steps for Receiving a Single Ethernet Frame

For these steps, it's presumed that the OS has already created buffer descriptors that point to free regions in host memory and that the NIC has read these buffer descriptors into local NIC memory via DMA.

IO有兩種操作,同步IO和非同步IO。同步IO指的是,必須等待IO操作完成後,控制權才返回給用戶進程。非同步IO指的是,無需等待IO操作完成,就將控制權返回給用戶進程。

四個網路分析工具:ping、tcpmp、netstat和lsof
ping

tcpmp
tcpmp可以將網路中傳送的數據包的「頭」完全截獲下來提供分析。它支持針對協議、主機、網路或埠的過濾,並提供and、or、not等邏輯語句進行篩選。

表達式是一個正則表達式,表達式中一般包含幾個關鍵字,如下:

netstat
用於顯示與IP、TCP、UDP和ICMP協議相關的統計數據,一般用於檢驗本機各埠的網路連接情況。netstat是在內核中訪問網路及相關信息的程序,它能提供TCP連接、對TCPhenomenonUDP的監聽及獲取進程內存管理的相關報告。

lsof
losf(list open file)是一個列出當前系統打開文件的工具。

⑧ 協議棧是什麼意思

協議棧(Protocol Stack)是指網路中各層協議的總和,其形象的反映了一個網路中文件傳輸的過程:由上層協議到底層協議,再由底層協議到上層協議。使用最廣泛的是英特網協議棧,由上到下的協議分別是:應用層(HTTP,FTP,TFTP,TELNET,DNS,EMAIL等),運輸層(TCP,UDP),網路層(IP),鏈路層(WI-FI,乙太網,令牌環,FDDI,MAC等),物理層。

⑨ 什麼是tcp/ip協議棧

TCP/IP協議,或稱為TCP/IP協議棧,或互聯網協議系列。 TCP/IP協議棧 (按TCP/IP參考模型劃分) 應用層 FTP SMTP HTTP ... 傳輸層 TCP UDP 網路層 IP ICMP ARP 鏈路層 乙太網 令牌環 FDDI ... 包含了一系列構成互聯網基礎的網路協議。 這些協議最早發源於美國國防部的DARPA互聯網項目。 TCP/IP字面上代表了兩個協議:TCP傳輸控制協議和IP互聯網協議。 時間回放到1983年1月1日,在這天,互聯網的前身Arpanet中,TCP/IP協議取代了舊的網路核心協議NCP(Network Core Protocol),從而成為今天的互聯網的基石。最早的的TCP/IP由Vinton Cerf和Robert Kahn兩位開發,慢慢地通過競爭戰勝了其它一些網路協議的方案,比如國際標准化組織ISO的OSI模型。TCP/IP的蓬勃發展發生在上世紀的90年代中期。當時一些重要而可靠的工具的出世,例如頁面描述語言HTML和瀏覽器Mosaic,導致了互聯網應用的飛束發展。 隨著互聯網的發展,目前流行的IPv4協議(IP Version 4,IP版本四)已經接近它的功能上限。IPv4最致命的兩個缺陷在於: 地址只有32位,IP地址空間有限; 不支持服務等級(Quality of Service, Qos)的想法,無法管理帶寬和優先順序,故而不能很好的支持現今越來越多的實時的語音和視頻應用。因此IPv6 (IP Version 6, IP版本六) 浮出海面,用以取代IPv4。 TCP/IP成功的另一個因素在與對為數眾多的低層協議的支持。這些低層協議對應與OSI模型 中的第一層(物理層)和第二層(數據鏈路層)。每層的所有協議幾乎都有一半數量的支持TCP/IP,例如: 乙太網(Ethernet),令牌環(Token Ring),光纖數據分布介面(FDDI),端對端協議( PPP),X.25,幀中繼(Frame Relay),ATM,Sonet, SDH等。 TCP/IP協議棧組成 整個通信網路的任務,可以劃分成不同的功能塊,即抽象成所謂的 」層」 。用於互聯網的協議可以比照TCP/IP參考模型進行分類。TCP/IP協議棧起始於第三層協議IP(互聯網協議) 。所有這些協議都在相應的RFC文檔中討論及標准化。重要的協議在相應的RFC文檔中均標記了狀態: 「必須「 (required) ,「推薦「 (recommended) ,「可選「 (elective) 。其它的協議還可能有「 試驗「(experimental) 或「 歷史「(historic) 的狀態。 必須協議 所有的TCP/IP應用都必須實現IP和ICMP。對於一個路由器(router) 而言,有這兩個協議就可以運作了,雖然從應用的角度來看,這樣一個路由器 意義不大。實際的路由器一般還需要運行許多「推薦「使用的協議,以及一些其它的協議。 在幾乎所有連接到互聯網上的計算機上都存在的IPv4 協議出生在1981年,今天的版本和最早的版本並沒有多少改變。升級版IPv6 的工作始於1995年,目的在與取代IPv4。ICMP 協議主要用於收集有關網路的信息查找錯誤等工作。 推薦協議 每一個應用層(TCP/IP參考模型 的最高層) 一般都會使用到兩個傳輸層協議之一: 面向連接的TCP傳輸控制協議和無連接的包傳輸的UDP用戶數據報文協議 。 其它的一些推薦協議有: TELNET (Teletype over the Network, 網路電傳) ,通過一個終端(terminal)登陸到網路(運行在TCP協議上)。 FTP (File Transfer Protocol, 文件傳輸協議) ,由名知義(運行在TCP協議上) 。 SMTP (Simple Mail Transfer Protocol,簡單郵件傳輸協議) ,用來發送電子郵件(運行在TCP協議上) 。 DNS (Domain Name Service,域名服務) ,用於完成地址查找,郵件轉發等工作(運行在TCP和UDP協議上) 。 ECHO (Echo Protocol, 回繞協議) ,用於查錯及測量應答時間(運行在TCP和UDP協議上) 。 NTP (Network Time Protocol,網路時間協議) ,用於網路同步(運行在UDP協議上) 。 SNMP (Simple Network Management Protocol, 簡單網路管理協議) ,用於網路信息的收集和網路管理。 BOOTP (Boot Protocol,啟動協議) ,應用於無盤設備(運行在UDP協議上)。 可選協議 最常用的一些有 支撐萬維網WWW的超文本傳輸協議HTTP, 動態配置IP地址的DHCP(Dynamic Host Configuration Protocol,動態主機配置協議), 收郵件用的POP3 (Post Office Protocol, version 3, 郵局協議) , 用於加密安全登陸用的SSH (Secure Shell,用於替代安全性差的TELNET) , 用於動態解析乙太網硬體地址的ARP (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地址解析協議) 。 範例: 不同計算機運行的不同協議 一個簡單的路由器上可能會實現ARP, IP, ICMP, UDP, SNMP, RIP。 WWW用戶端使用ARP, IP, ICMP, UDP, TCP, DNS, HTTP, FTP。 一台用戶電腦上還會運行如TELNET, SMTP, POP3, SNMP, ECHO, DHCP, SSH, NTP。 無盤設備可能會在固件比如ROM中實現了ARP, IP, ICMP, UDP, BOOT, TFTP (均為面向數據報的協議,實現起來相對簡單)。

⑩ 名詞解釋:計算機網路通信協議,希望專業點哦

網路協議的定義:為計算機網路中進行數據交換而建立的規則、標准或約定的集合。例如,網路中一個微機用戶和一個大型主機的操作員進行通信,由於這兩個數據終端所用字元集不同,因此操作員所輸入的命令彼此不認識。為了能進行通信,規定每個終端都要將各自字元集中的字元先變換為標准字元集的字元後,才進入網路傳送,到達目的終端之後,再變換為該終端字元集的字元。當然,對於不相容終端,除了需變換字元集字元外。其他特性,如顯示格式、行長、行數、屏幕滾動方式等也需作相應的變換。
常用的網路協議
一:NETBEUI NETBEUI是為IBM開發的非路由協議,用於攜帶NETBIOS通信。NETBEUI缺乏路由和網路層定址功能,既是其最大的優點,也是其最大的缺點。因為它不需要附加的網路地址和網路層頭尾,所以很快並很有效且適用於只有單個網路或整個環境都橋接起來的小工作組環境。 因為不支持路由,所以NETBEUI永遠不會成為企業網路的主要協議。NETBEUI幀中唯一的地址是數據鏈路層媒體訪問控制(MAC)地址,該地址標識了網卡但沒有標識網路。路由器靠網路地址將幀轉發到最終目的地,而NETBEUI幀完全缺乏該信息。 網橋負責按照數據鏈路層地址在網路之間轉發通信,但是有很多缺點。因為所有的廣播通信都必須轉發到每個網路中,所以網橋的擴展性不好。NETBEUI特別包括了廣播通信的記數並依賴它解決命名沖突。一般而言,橋接NETBEUI網路很少超過100台主機。 近年來依賴於第二層交換器的網路變得更為普遍。完全的轉換環境降低了網路的利用率,盡管廣播仍然轉發到網路中的每台主機。事實上,聯合使用100-BASE-T Ethernet,允許轉換NetBIOS網路擴展到350台主機,才能避免廣播通信成為嚴重的問題。 二:IPX/SPX IPX是NOVELL用於NETWARE客戶端/伺服器的協議群組,避免了NETBEUI的弱點。但是,IPX具有完全的路由能力,可用於大型企業網。它允許有許多路由網路。包括32位網路地址,在單個環境中帶來了新的不同弱點。 IPX的可擴展性受到其高層廣播通信和高開銷的限制。服務廣告協議(ServiceAdvertising Protocol,SAP)將路由網路中的主機數限制為幾千。盡管SAP的局限性已經被智能路由器和伺服器配置所克服,但是,大規模IPX網路的管理員仍是非常困難的工作。 三:TCP/IP 每種網路協議都有自己的優點,但是只有TCP/IP允許與Internet完全的連接。TCP/IP是在60年代由麻省理工學院和一些商業組織為美國國防部開發的,即便遭到核攻擊而破壞了大部分網路,TCP/IP仍然能夠維持有效的通信。ARPANET就是由基於協議開發的,並發展成為作為科學家和工程師交流媒體的Internet。 TCP/IP同時具備了可擴展性和可靠性的需求。不幸的是犧牲了速度和效率(可是:TCP/IP的開發受到了政府的資助)。 Internet公用化以後,人們開始發現全球網的強大功能。Internet的普遍性是TCP/IP至今仍然使用的原因。常常在沒有意識到的情況下,用戶就在自己的PC上安裝了TCP/IP棧,從而使該網路協議在全球應用最廣。 TCP/IP的32位定址功能方案不足以支持即將加入Internet的主機和網路數。因而可能代替當前實現的標準是IPv6。

參考http://ke..com/view/860535.htm

閱讀全文

與計算機網路協議棧名詞解釋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石家莊四院的無線網路 瀏覽:419
漯河網路營銷課程 瀏覽:755
創維電視連wifi無網路 瀏覽:830
網路推廣哪個層次最好 瀏覽:323
淘寶老是提示當前處於移動網路 瀏覽:469
無線網怎麼關閉網路 瀏覽:243
小米網路電話怎麼設置 瀏覽:47
崑山企業網路電話軟體 瀏覽:979
拍攝網路電影哪個好 瀏覽:353
普通網路速度上限是多少 瀏覽:593
網路營銷數據從哪裡來 瀏覽:161
柯尼卡怎麼共享網路 瀏覽:629
網路機頂盒裝哪些應用 瀏覽:833
更換id密碼需要網路嗎 瀏覽:986
什麼是網路女主播 瀏覽:951
4g移動網路首選類型 瀏覽:803
買新的路由器網路快嗎 瀏覽:149
移動路由器聯通網路可不可以使用 瀏覽:113
網路教育手機報名不了嗎 瀏覽:363
網路安全態勢可視化 瀏覽:805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