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9年美國國防部創建了第一個分組交換網ARPAnet只是一個單個的分組交換網。
產生的原因:20世紀60年代,美蘇冷戰期間,美國國防部領導的遠景研究規劃局ARPA提出要研製一種嶄新的網路對付來自前蘇聯的核攻擊威脅。
因為當時,傳統的電路交換的電信網雖已經四通八達,但戰爭期間,一旦正在通信的電路有一個交換機或鏈路被炸,則整個通信電路就要中斷,如要立即改用其他迂迴電路,還必須重新撥號建立連接,這將要延誤一些時間。
(1)電腦網路來源擴展閱讀
計算機網路的分類與一般的事物分類方法一樣,可以按事物所具有的不同性質特點(即事物的屬性)分類。計算機網路通俗地講就是由多台計算機(或其它計算機網路設備)通過傳輸介質和軟體物理(或邏輯)連接在一起組成的。
總的來說計算機網路的組成基本上包括:計算機、網路操作系統、傳輸介質(可以是有形的,也可以是無形的,如無線網路的傳輸介質就是空間)以及相應的應用軟體四部分。
Ⅱ 網路的來源
現代互聯網(Internet),它的前身是美國國防部高級研究計劃局(ARPA)用於軍事目的的通信網路。
20世紀60年代末,正處於冷戰時期。當時美國軍方為了自己的計算機網路在受到襲擊時,即使部分網路被摧毀,其餘部分仍能保持通信聯系,便由美國國防部的高級研究計劃局(ARPA)建設了一個軍用網,叫做「阿帕網」(ARPAnet)。阿帕網於1969年正式啟用,當時僅連接了4台計算機,供科學家們進行計算機聯網實驗用。這就是網際網路的前身。到70年代,ARPAnet經過獨斷發展,又設立了新的研究項目,最終形成「互聯網」。研究人員將之簡稱「Internet」。這個名詞就一直沿用到現在。
Internet的發展引起了商家的極大興趣,從而使Internet開始走向商業化。在最近幾年,網際網路更以驚人的速度向前發展,很快就達到了今天的規模。
Ⅲ 什麼是網路的來源
目前遍及全世界的國際互聯網,最初的來源是美國國防部的一個軍事網路。當初設計它時,並沒有想到要把網路拉到全世界,只是單純地希望如果有一天核戰爭爆發,能有一種網路在受到毀滅性攻擊之後,仍然可以通行全世界,具有迅速恢復暢通的能力。 從ARPANET到NSFNET 70年代,美國國防部開始進行DARPA計劃,開始架設高速且有彈性的網路,重點是當美、前蘇兩地間的網路如果斷線時,資料仍可經由別的國家繞道,到達目的地。而這項計劃的成果就是ARPANET。之後隨冷戰的解凍,ARPANET也慢慢開放給民間使用。但是美國基於軍事安全上的考慮,另外成立了國家科學基金會(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建立NSFNET,專門負責全球性民間的網路交流。這就是美國的INTERNET。 從英文上來說,Internet與INTERNET是完全不一樣的意思。INTERNET:指的就是美國的NSFNET,也就是Internet國際互聯網,單在美國的這個部分。 Internet:則泛指「全世界」各國家利用ICP/IP通訊協定所建立的各種網路(范圍包括全世界而不單指某一地)。目前你使用電腦撥號上網,就是Internet國際互聯網喔! 雖然美國政府擁有Internet的很多許可權,但是為了科技的發展,美國本身並沒有對網路上的任何行為收取大量的權利金(因為國際互聯網是美國政府出錢研究開發的),所以很多的研究機構,得以以很低的成本加入Internet技術與服務的研究開發,Internet也因此得以發展成全世界最廣的網路。 所有的服務都是通過Internet的嗎? 其實不是喔!出於安全性的考慮,有些資料,例如金融、電信、國家機密等通常不採用一般的Internet網路傳輸。例如:電信的服務,因為資料量相當大,電信局通常會自己維護一個電信網路。同樣地,銀行的財務系統也是獨立的網路,通常是向電信局租的。金融系統必須非常重視安全性與速度,如果接到Internet上的話,就可能會發生黑客入侵的現象,這樣就可能會造成個人或銀行財產上的損失。 其實世界上存在著各種不同的網路,並不僅限於我們所認識的Internet,例如各銀行間有自己的財政系網路;航空業也有自己互通訊息的網路;軍事單位有戰管的網路;先進的歐美國家,一直都有先進的網路技術在開發,這些也都是一個一個的網路。「國際互聯網」在其中只是一個規模最大、最熱門、也是最開放的一個。
Ⅳ 筆記本電腦網路來源有哪些
那就可以接收有線和無線信號普遍配有RJ45網線插座跟無線網卡的電腦,移動,長鴻,有線和無線的都就那幾家電信,中海,聯通
Ⅳ 如何查找自己電腦里的圖片在網路上的來源
下載一個onsee1.07 軟體。這樣右擊圖片會出現onsee圖片達人,然後有圖片來源選項
Ⅵ 計算機網路的起源來自哪裡
自1946年電子計算機問世以來的很長一段時間里,計算機不僅非常龐大,而且極其昂貴,只有極少數的公司才買得起。那時,人們上機既費時,又費力,很不方便。為了克服這種困難,人們就想到能不能把計算題目要用的數據和程序利用電話線路送到計算機上,而計算結果再通過電話線路送回來?最早實現這個想法的是美國軍事部門。
1950年,美國在其北部和加拿大境內建立了一個地面防空系統,簡稱賽其(SAGE)系統。它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將計算機與通信設備結合起來,是計算機網路的雛形。
賽其系統還不能算是真正的計算機網路,因為由通信線路所連接的,一端是計算機,另一端只是個數據輸入輸出設備,或稱終端設備。人們將這種系統稱為聯機終端系統,簡稱聯機系統。聯機系統很快就得到了推廣應用。按照這種方式,人們只要將一個終端通過通信線路與計算機聯起來,就可以在遠地通過終端利用計算機,好像人就在機房裡面一樣。
除了在科學計算上的應用外,聯機系統在商業上也得到了大量的應用。如用於航空公司的自動訂票系統。航空公司在各售票點的窗口都裝一台終端,通過通信線路連到總部的大型計算機上。這樣,總部的計算機隨時可知道每個航班已經發售了多少票,各終端上的售票員也隨時可知道哪些航班還有餘票,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服務質量。
在發展聯機系統的同時,人們也在探索能不能將計算機通過通信線路連接起來,使得一些計算機上的用戶能夠利用其他計算機強大的計算能力、昂貴的外部設備和豐富的信息資源。20世紀60年代,美國國防部高級研究計劃局資助計算機網路的研究,於1969年12月建立了只有4台主計算機的ARPA網路。這是世界上第一個計算機網路,它就是今天網際網路的前身。ARPA網的成功引發了計算機網路研究的熱潮,這些研究為計算機網路的發展奠定了理論基礎。
隨後,以IBM和數字設備公司(DEC)為代表的各大計算機廠商幾乎都推出了自己的網路產品,但是計算機網路的普及是俗稱個人計算機出現以後的事了。
Ⅶ 計算機網路的起源也發展
網際網路起源於20世紀60年代中期由美國國防部高級研究計劃局(Advanced Research Project Agency, ARPA)資助的ARPAnet。該計劃局是1957年成立,主要針對前蘇聯的Sputnik(第一個人造地球衛星)的發射做出的反應,其任務是打造美國國防及軍事應用科技在世界上的領先地位。ARPA主持研究了用於軍事研究的計算機實驗網路ARPAnet。該網路的設計思想是:要求網路能夠在遭受嚴重破壞的條件丅(如某些節點不能工作或某些線路中斷),仍然能夠保持運行。因此,ARPAnet被設計成可在計算機間提供許多線路(即「路由」)的網路,使計算機能夠通過其中任一線路而不是只通過其中某一固定線路來發送信息。「包交換」的含義就是把數據分解成不同部分,每部分經由不同路徑發送,最後再重新組合成完整的數據。 在1969年底,建立起一個由4台計算機(節點)互連的分組交換試驗網路ARPA網。這四個節點分別是斯坦福研究院(SRI)、加州大學巴巴拉分校(UCSB)、加州大學洛杉機分校(UCLA)和猶他大學。1976年,ARPA網發展到57個節點,連接了100多台不同類型的計算機,網路用戶發展到2000多個。 1982年,ARPA網被分成兩部分,一部分作為軍用,稱為MILnet;另一部分作為民用,即早期的Internet。為了將不同的計算機區域網和廣域網實現互連,即解決網路之間相互通信的問題,ARPA提供基金支持工業界和學術界從事新的研究項目,最後ARPA網決定採用網路互連協議IP(Internet Protocol)來取代網路控制協議NCP(Network Control Protocol)。如果把Internet的發展劃分階段的話,1968~1984年的這個時期可以看作是Internet的提出、研究和試驗階段,這時的Internet以ARPA網為主幹網。由於ARPA網採用離散結構,不設中央網路控制設備,實現了網路渠道的多樣性,從而減少了系統徹底崩潰的可能性,網路的生存能力得到保證,實現了ARPA的最初構想。
後來,Internet的發展超出了人們的想像。從1984年到1992年可以看作是Internet的實用發展階段。為了使全美國的科學家和工程師能夠共享那些過去只有軍事領域和少數人才能使用的超級計算機設施,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NSF(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於1985年提供巨資建設了全美6個超級計算中心(分別是匹滋堡超級計算機中心、康奈爾超級計算機中心、約翰�6�1馮諾依曼超級計算機中心、國家超級計算機中心、聖地亞哥超級計算機中心、國家大氣研究中心),同時建設了將這些超級計算中心和各科研機構互連的高速信息網路NSFnet。1986年NSFnet成功地成為Internet的第二個骨幹網(並取代ARPAnet,1990年ARPA網停止運行)。NSFnet對Internet的推廣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它使得Internet不再是僅有科學家、工程師、政府部門使用的網路,而是進入了以資源共享為中心的實用服務階段。
到1991年底,由於Internet發展太快,NSFnet主幹網已無法滿足需要,且美國政府也負擔不起整個Internet。於是基金會要求私營公司承擔某些責任,IBM、MCI和Merit組建了高級網路服務公司ANS。ANS建立一個新的廣域網,取代NSFnet,成為目前T3級Internet主幹網——ANSnet。1992年以後Internet開始進入它的商業化發展階段,開始向全世界擴展。在Internet商業化的過程中,萬維網(WWW)的出現,使Internet的使用更加簡單、方便,開創了Internet發展的新時期。
Ⅷ 網路是怎麼由來的
網路(Internet),它的前身是美國國防部高級研究計劃局(ARPA)用於軍事目的的通信網路。
網路始於1969年的美國。是美軍在ARPA(阿帕網,美國國防部研究計劃署)制定的協定下,首先用於軍事連接,後將美國西南部的加利福尼亞大學洛杉磯分校、斯坦福大學研究學院、UCSB和猶他州大學的四台主要的計算機連接起來。這個協定由劍橋大學的BBN和MA執行,並於1969年12月開始聯機。
ARPA網和NSF網最初都是為科研服務的,它的主要目的為用戶提供共享大型主機的寶貴資源。隨著接入主機數量的增加,越來越多的人把internet作為通信以及交流的工具。一些公司還陸續在internet上開展很多商業活動。
隨著internet的商業化,其在通信、信息檢索、客戶服務等方面的巨大潛力被挖掘出來,使internet有了質的飛躍,並最終走向全世界。
(8)電腦網路來源擴展閱讀:
網路的定義:
網路是由若干節點和連接這些節點的鏈路構成,表示諸多對象及其相互聯系。
在1999年之前,人們一般認為網路的結構都是隨機的。但隨著Barabasi和Watts在1999年分別發現了網路的無標度和小世界特性並分別在世界著名的《科學》和《自然》雜志上發表了他們的發現之後,人們才認識到網路的復雜性。
網路會藉助文字閱讀、圖片查看、影音播放、下載傳輸、游戲、聊天等軟體工具從文字、圖片、聲音、視頻等方面給人們帶來極其豐富的生活和美好的享受。
Ⅸ 計算機網路的起源
網路的起源: 20世紀50年代初,美國為了自身的安全,在美國本土北部和加拿大境內,建立了一個半自動地面防空系統,簡稱SAGE系統。譯成中文叫賽其系統。 在賽其系統中,美國在加拿大邊境帶設立了警戒雷達。在北美防空司令部的信息處理中心有數台大型字電子計算機。警戒雷達將天空中的飛機目標的方位,距離和高度等信息通過雷達錄取設備自動錄取下來,並轉換成二進制的數字信號;然後通過數據通信設備將它傳送到北美防空司令部的信息處理中心;大型計算機自動地接收這些信息,並經過加工處理計算出飛機的飛行航向、飛行速度和飛行的瞬時位置,還可以判別出是否入侵的敵機,並將這些信息迅速傳到空軍和高炮部隊,使它們有足夠的時間作戰斗准備。 在賽其系統中,雷達錄取設備採集到的飛機目標信息自動送到通信設備,賽其信息處理中心的大型計算機自動地將通信設備送來的信息接收下來。這種將計算機與通信設備結合使用在人類的歷史上還有首次,因此也可以說是一種創新。沒有計算機與通信技術相結合的嘗試,也就不會有現在這樣先進的計算機網路。